建國後當代文學短篇小說
⑴ 短篇小說的當代短篇小說
當代短篇小說以劉心武《班主任》開反思先河為發端,成為當代文學極其重要的一種創作體裁,而阿城的《棋王》、李國文的《月蝕》則使短篇小說的思想內涵大幅提升,一時間短篇小說的影響里甚至超過長篇,王蒙、鐵凝、張賢亮、張承志、池莉、方方、等一批小說名家涉足短篇創作,誕生了大量精品,九十年代的短篇小說繁花似錦,其中以王阿成、陳村為代表的新寫實主義、新結構主義等作家,成為短篇創作主流,世紀之交短篇小說作為主流文學滲入網路時代的輕騎兵,最先得到網路讀者群的接受,在傳統期刊發表的優秀短篇如賈平凹《廢都》(短篇,與其長篇小說《廢都》同名)、徐坤《狗日的足球》、唐偉《我腦有病》、王安憶《月色撩人》等被網路版《建國後小說999篇》以及《當代優秀小說選》等網友自編集收錄、傳播,並獲得超過傳統期刊效應的廣泛影響,這使得以前對網路不屑一顧的純文學隊伍認識到網路的巨大傳播和影響能力,眾多傳統媒介作家開始進入了期刊、網路的雙軌創作並因此獲得成功。
⑵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哪些女作家短篇小說寫的好
1、 張抗抗
短篇小說集: 《夏》 1981年11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白罌粟》 1986年10月北方文藝出版社 中篇小說集: 《張抗抗中篇小說集》 1982年7月中國青年出版社 《塔》 1985年5月四川文藝出版社 《陀羅廈》 1992年7月華藝出版社 《永不懺悔》 1994年10月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 《永不懺悔》 1995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銀河》 1996年12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2、鐵凝
3、張潔 中短篇小說集《方舟》、《祖母綠》、《張潔集》、《上火》,《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誰生活得更美好》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條件尚未成熟》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4、 梅娘:《蚌》、《魚》和《蟹》
⑶ 求好看的中國現當代短篇小說推薦
其實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就非常值得欣賞,尤其是他晚年的80年代後的作品,比如你提到的《受戒》,還有《大淖記事》、《徙》、《歲寒三友》、《鑒賞家》、《八千歲》、《雲致秋行狀》等等。都是用散文化的筆調來寫小說,用平白樸實的語言來講文化,這些都是對民族文字、語言有貢獻的作品,有必要看。
還有的京派作家的像是老舍的,「荷花澱」派的孫犁的,還有像廢名的,都寫過很多非常經典的短篇值得去看(如《斷魂槍》、《荷花澱》等等,網上都查得到)
也可以看看一些短篇小說年選之類的,都是年輕一代作家寫的,風格和內容也不盡相同,各有所取。
⑷ 中國短篇經典文學著作有哪些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余華的《活著》,沈復的《浮生六記》,孫犁的《荷花澱》,汪曾祺《受戒》。
⑸ 中國當代的優秀文學作品有哪些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2、《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
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3、《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4、《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現代文學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5、《圍城》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⑹ 列舉建國後創作的反映革命年代和現代生活的優秀文學作品5ge
1.詩歌
歌頌新中國,歌頌新生活,是建國初期詩歌的共同主題。在頌歌詩潮中,老一輩詩人更感到連綿戰火之後自由與獨立的可貴,他們的頌歌流露出激越的感激之情。郭沫若的《新華頌》,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日》,馮至的《我的感謝》,以及艾青、臧克家等的不少詩作都是其中的代表。在《新華頌》中,老詩人寫道:"人民中國,屹立亞東。/光芒萬道,輻射寰空。/艱難締造慶成功,/五星紅旗遍地紅。"詩句雖然流於浮泛,但作為當代詩歌的開篇之作,無論從表達內容還是形式的散文化上,都具有先行的意義。此外,艾青的"禮炮震動著整個地殼,全世界都慶賀新中國的誕生",石方禹的"祖國,我因你的名字滿身光彩"等詩句,都生動地展示了建國之初人們普遍的感受和心情。
對舊時代苦難與斗爭的回憶,對祖國和平與幸福的捍衛,也成為本時期詩歌表現的重要內容。李季的長詩《報信姑娘》寫了一位為救游擊隊偵察員而犧牲自己的女英雄。李冰的《劉胡蘭》也有一定影響。喬林的《白蘭花》和馮至的《韓波砍柴》,在描寫舊時代苦難生活的作品中,顯示出較為突出的藝術成就。
在抗美援朝題材的詩作中,未央的《槍給我吧》、《祖國,我回來了》,是廣為傳誦的名作。李瑛的《在朝鮮戰場上有這樣一個人》,田間的《給一位女郎》,張永枚的《新春》,都熱情歌頌了中華兒女的獻身精神和中朝人民的戰斗友誼。
此時的詩歌還全面反映並歌頌了和平建設時期的新生活。李季的《玉門詩抄》、《生活之歌》,表現了石油戰線的勞動者們忘我的精神,作者也因此有了"石油詩人"的美譽。在表現新生活的作品中,"生活抒情詩"尤其引人注目。聞捷的《吐魯番情歌》、《果子溝山謠》是這類作品的最成功代表。李瑛的《戈壁日出》,邵燕祥的《到遠方去》,嚴陣的《江南曲》,樑上泉的《高原牧笛》,公劉的《西盟的早晨》,也都頗具特色、
老詩人艾青把目光投向世界,創作了一組國際題材的詩歌組詩《南美洲的旅行》和《大西洋》,在熾烈的感情下蘊含深邃的哲理,傳達出詩人對世界和人類命運的關注。
2.散文像新生活帶來詩歌創作的繁榮一樣,大量優秀的散文作品也涌現出來。"朝鮮通迅"是建國後散文的第一批成果。影響最大的是魏巍的作品,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感情真摯,格調高昂,一時間舉國傳頌。其他如巴金的《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楊朔的《鴨綠江南北》,劉白羽的《朝鮮在戰火中前進》,老舍的《無名高地有了名》等,都從不同角度謳歌了志願軍英雄和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此類題材的作品結集有《朝鮮通訊報告選》、《志願軍一日》、《志願軍英雄傳》等。
反映工農業建設蓬勃發展的報告文學也很突出,如艾蕪的《屋裡的春天》,柳青的《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靳以的《到佛子嶺去》,秦兆陽的《王永淮》,李若冰的《在柴達木盆地》等,並結集有《祖國在前進》、《經濟建設通訊報告選》。
抒情散文也獲得了很大發展。冰心的《小桔燈》,楊朔的《香山紅葉》,陶鑄的《松樹的風格》,劉白羽的《日出》,秦牧的《社稷壇抒情》,碧野的《天山景物記》等作品,或歌頌理想、情操,或描繪河山、景物,均以新的時代精神、優美的文筆和灑脫的風格成為當代散文中的精品
眾多質量上乘的作品的出現,使當代散文創作呈現出第一次高潮,為60年代初期散文創作的大豐收奠定了基礎。
3.小說
建國初,小說創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各類題材中佔比重最大的是描寫民主革命斗爭的,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柳青的《銅牆鐵壁》,孔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馬加的《開不敗的花朵》,高雲覽的《小城春秋》,孫犁的《風雲初紀》,徐光耀的《小兵張嘎》等。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有:趙樹理的《三里灣》,孫犁的《鐵木前傳》,康濯的《水滴石穿》,劉澍德的《橋》等。表現工業題材的有: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周立波的《鐵水奔流》,草明的《火車頭》等。瑪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和李喬的《歡笑的金沙江》,則顯示了建國後少數民族文學的最初成果。
《保衛延安》和《三里灣》代表了50年代初期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保衛延安》首次成功地以長篇形式表現軍事題材,為當代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小說描繪了解放戰爭中保衛延安的幾次戰役,氣勢恢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懷的形象,這是解放軍高級將領第一次出現在當代文學作品裡。趙樹理的《三里灣》第一次描寫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小說顯示了作家深厚的藝術功底,以大故事套小故事,寫人們的日常生活事件,真實地反映出合作化運動初期各類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觀念,揭示了合作化運動引起的農村生產關系、家庭關系、婚戀觀和道德觀的變化,同時也表明實現農村變革的艱巨性、復雜性。"糊塗塗"、"常有理"、"惹不起"、"能不夠"等人物形象,因為來源於生活,使人倍覺親切。這在建國初的小說創作中是很難得的。
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是"十七年"表現工業題材的優秀中篇小說。作品以寶成鐵路建設為背景,寫了一對經歷過硝煙戰火的老戰友,在和平建設時期面對新問題所產生的不同心態。作者把對人物心靈的探幽置於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大環境中去觀照,既使人物思想沖突有現實依據,又展示了廣闊的時代風貌。作品情緒昂揚,以抒情筆調為主,同時又蘊含深刻的哲理,其現實針對性也是很明顯的。
孫犁的《鐵木前傳》寫的是鐵匠傅老剛和木匠黎老東及其兒女兩代人的生活故事,反映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農村各階層人民的思想情感。小說以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一部詩的小說或小說的詩"。
⑺ 1949至今的當代小說有哪些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華:《芙蓉鎮》
3、魏巍:《東方》
4、莫應豐:《將軍吟》
5、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6、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1985年)獲獎名單:
1、劉心武:《鍾鼓樓》
2、張潔:《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黃河東流去》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88年)獲獎名單:
1、路遙:《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劉白羽:《第二個太陽》
4、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5、孫力 余小惠:《都市風流》
榮譽獎
1、肖克:《浴血羅霄》
2、徐興業:《金甌缺》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4年)獲獎名單:
1、陳忠實:《白鹿原》
2、劉斯奮:《白門柳》
3、劉玉明:《騷動之秋》
4、王火:《戰爭和人》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0年)獲獎名單:
1、阿來:《塵埃落定》
2、王安憶:《長恨歌》
3、張平:《抉擇》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2005年)獲獎名單:
1、熊召政:《張居正》
2、張潔:《無字》
3、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4、柳建偉:《英雄時代》
5、宗璞:《東藏記》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08年)獲獎名單:
1.麥加《暗算》
2.賈平凹《秦腔》
3.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屆,2011年
2011年矛盾文學獎共5部:
張煒的《你在高原》
劉醒龍的《天行者》
莫言的《蛙》
畢飛宇的《推拿》
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
ps : 推薦 平凡的世界 少年巴比倫
⑻ 有什麼好看的中國現當代的短篇小說,希望能提供一下作者和小說的名字謝謝
最近在看《世紀末的華麗》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台灣女作家朱天文的作品,適合女生讀。
亦舒的書都不錯推薦《我的前半生》
巴金的《家》《春》《秋》挺有意思的,不過不是短篇。大家之作不是都枯燥。
張恨水的書也都不錯。
以上的書比較文學一點
潮流一點的話,韓寒郭敬明不用說了,張悅然,笛安什麼的也行。韓寒的《長安亂》挺有意思
言情小說的話,匪我思存,田畈,顧漫,唐七公子,人海中的書比較有保證,文筆不錯,內容也不白痴不惡俗。
不知道滿意不。。。
⑼ 當代文學時期(1949-現今)有那些著名的作家、作品 作品請註明長篇OR中篇OR短篇
1、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同時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魯迅著有短篇小說集《吶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詩集《野草》(1927),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
魯迅的雜文集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集》等15部。《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燈下漫筆》、《祝福》、《葯》、《阿Q正傳》等被選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蘇揚州人,原名自華,字佩弦。現代作家、學者和民主戰士。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選入教材。
3、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他深入研究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經典,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讀和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談藝錄》(1948)、《管錐編》(1979)、《宋詩選注》(1958)。同時,他還著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1941),短篇小說《人獸鬼》(1946),長篇小說《圍城》(1947)等。無論他的散文或小說,都具有機智雋永的特點。《讀(伊索寓言)》被選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選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詩作《再別康橋》被選入教材。
6、聞一多<1899--1946),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詩作《水》被選入教材。
7、艾青,現代著名詩人。詩作《我愛這土地)被選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浙江海寧人。詩人,其詩作《贊美》被選入教材。
9、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他的小說集《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小說集。散文《故都的秋》被選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散文《燈》被選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是我國現代傑出的無產階級文學家,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作品《<魯迅詩稿>序》被選入教材。
12、沈從文(1902--1988),湖南風凰人,現代作家。作品《邊城》(節選)被選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劇作《雷雨》片段被選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筆名,北京人,滿族。代表作有小說《駱駝樣子》、《四世間堂》,劇作《茶館》、《龍須溝》等。其劇作《茶佑》被選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劇作家,物理學家。代表作有《一隻馬蜂》《壓迫》等。劇作《三塊錢國幣》被選入教材。
⑽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
1、《官場現形記》 李伯元
2、《孽海花》 曾 朴
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趼人
4、《南社叢刻》 南社編刻
5、《人境廬詩草》 黃遵憲
6、《老殘游記》 洪都百煉生(劉鶚)
7、《嘗試集》 胡 適
8、《女神》 郭沫若
9、《沉淪》 郁達夫
10、《吶喊》 魯 迅
11、《繁星》》 冰 心
12、《雨天的書》 周作人
13、《志摩的詩》 徐志摩
14、《寄小讀者》 冰 心
15、《彷徨》 魯 迅
16、《野草》 魯 迅
17、《死水》 聞一多
18、《背影》 朱自清
19、《在黑暗中》 丁 玲
20、《倪煥之》 葉紹鈞
21、《啼笑姻緣 張恨水
22、《緣緣堂隨筆 豐子愷
23、《新月詩選》》 陳夢家編
24、《魯迅雜感選集》 魯迅著,何凝(瞿秋白)選編
25、《望舒草》 戴望舒
26、《烙印》 減克家
27、《子夜》 茅 盾
28、《家》(《激流三部曲》之一 巴 金
29、《邊城》 沈從文
30、《南行記》 艾 蕪
31、《死水微瀾》 李劼人
32、《大堰河》 艾 青
33、《湘行散記》 沈從文
34、《畫夢錄》 何其芳
35、《上海屋檐下》 夏 衍
36、《萍蹤憶語》 韜 奮
37、《包身工》 夏 衍
38、《駱駝樣子》 老 舍
39、《黃河大合唱(組詩)》 光未然
40、《呼蘭河傳》 蕭 紅
41、《屈原》 郭沫若
42、《十四行集》 馮 至
43、《給戰斗者》 田 間
44、《速寫三篇》 張天翼
45、《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46、《傳 奇》 張愛玲
47、《小城風波》 沙 汀
48、《風雪夜歸人》 吳祖光
49、《白毛女》 延安魯藝工作團集體 創作:賀敬之、丁毅、 王斌執筆。馬可、張 魯、翟維作曲
50、《穆旦詩集》(1939—1945) 穆旦(查良掙)
51、《財主底兒女們》(上下) 路 翎
52、《果園城記》 師 陀
53、《王貴與李香香》 李 季
54、《圍城》 錢鍾書
55、《人生采訪》 蕭 乾
56、《雅舍小品》 梁實秋
57、《曹禺劇本選》 曹 禺
58、《保衛延安》 杜鵬程
59、《紅旗譜》 梁斌
60、《射鵰英雄傳》 金 庸
61、《茶館》 老 舍
62、《關漢卿》 田 漢
63、《青春之歌》 楊 沫
64、《白洋綻紀事》 孫 犁
65、《城南舊事》 林海音
66、《阿詩瑪》 李廣田、公劉整理
67、《創業史》 柳 青
68、《紅岩》 羅廣斌、楊益言
69、《燕山夜話》 馬南邨
70、《毛澤東詩詞選》 毛澤東
71、《李自成》(第一卷) 姚雪垠
72、《台北人》 白先勇
73、《家變》 王文興
74、《將軍族》 陳映真
75、《郭小川詩選》 郭小川
76、《哥德巴赫猜想》 徐 遲
77、《解放區短篇小說選》 多 人
78、《百合花》 茹志鵑
79、《四世同堂》 老 舍
80、《隨想錄》(1—5) 巴 金
81、《重放的鮮花》 多 人
82、《傅雷家書》 傅 雷
83、《幹校六記》 楊 絳
84、《芙蓉鎮》 古 華
85、《白色花》 綠原、牛漢編
86、《九葉集》 辛笛等
87、《汪曾祺短篇小說選》 汪曾祺
88、《棋王》 阿 城
89、《北方的河》 張承志
90、《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張賢亮
91、《活動變人形》 王 蒙
92、《平凡的世界》 路 遙
93、《北島詩選》 北 島
94、《紅高粱家族》 莫 言
95、《古船》 張 煒
96、《南渡記》 宗璞
97、《餘光中詩選》 劉登翰等選編
98、《蒲橋集》 汪曾祺
99、《白鹿原》 陳忠實
100、《舒婷的詩歌》 舒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