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短篇小說集
Ⅰ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滅亡》《家》《春》《秋》《霧》《雨》《電》《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陽》《海底夢》《春天裡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
短篇小說集
《復仇》《光明》《電椅》《抹布》《將軍》《沉默》《神·鬼·人》《淪落》《發的故事》《長生塔》《小人小事》《還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與玉姬》《李大海》
散文集
《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摘》《生之懺愧》《憶》《短簡》《控訴》《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無題》《廢園外》《旅途雜記》《懷念》《靜夜的悲劇》《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華沙城的節日》《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大歡樂的日子》《談契訶夫》《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友誼集》《贊歌集》《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爝火集》《創作回憶錄》《序跋集》《懷念集》《家書———巴金蕭珊書信集》《再思錄》《隨想錄》
文學譯著
《薇娜》《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骷髏的跳舞》《丹東之死》《草原故事》《秋天裡的春天》《過客之花》《門檻》《叛逆者之歇》《夜未央》《遲開的薔薇》《父與子》《處女地》《快樂王子》《笑》《六人》《紅花》《癩蛤蟆與玫瑰花》《木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
Ⅱ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1,中長篇小說:《滅亡》、《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雨》、《電》、《憩園》《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陽》、《海底夢》、《春天裡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抗戰三部曲》。
2,散文合集:《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滴》、《生之懺悔》、《憶》、《短簡》、《控訴》、《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無題》、《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
3,短篇小說集:《復仇集》、《光明集》、《電椅集》、《抹布集》、《將軍集》、《沉默集》、《神·鬼·人》等。
4,文學譯著:《薇娜》、《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骷髏的跳舞》、《丹東之死》、《草原故事》等。
(2)復仇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1,就題材而論,巴金的長篇小說以描寫家庭生活為主,並且帶有強烈的自傳性。他的短篇小說則題材多樣,涉及范圍相當之廣。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會,家庭是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2,巴金的創作實踐表明,他最喜歡通過描寫家庭生活情景來反映社會生活的狀況及其發展變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為著。《激流》通過描寫高公館的由盛轉衰及其分崩離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漸沒落的過程,表現了封建專制制度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謳歌了青年們的覺醒和反抗。
3,巴金的語言風格特徵明顯,總體來說他的語言是熱烈、明快、樸素的,然而就情感對語言的影響。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
參考資料:巴金_網路
Ⅲ 巴金的作品
著作書目: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
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
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
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Ⅳ 汪曾祺的《復仇》是什麽意思
《復仇》這篇文章很好地說明汪曾祺先生所要表達的大愛,當年還在成長的孩子們不要因為上一代的仇恨而蒙蔽了雙眼,仇恨已然終止,留給你們的是祈福和希望。這是一位性情通達、隨遇而安的作家給予整個民族的良知和信心。
沒有恨意的復仇者主人公復仇者和和尚都是沒有名字的,通篇下來都是「復仇者」和「和尚」,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到卡夫卡的筆下的小說主人公K先生。
同樣沒有具體名字的兩個主人公,不是因為作者不願意給他們一個簡單的名字,而是沒有必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他們太多的同類,作者本身寫的就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
(4)復仇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復仇》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講述了一個「遺腹子」為父報仇大半生最終放棄報仇的故事,更深層次上作者是要通過這個故事來表達自己內心對整個民族的良知,希望民族的下一代能夠放下仇恨,謹記祈福和希望。
本文從作品的主人公「復仇者」和寫作者汪曾祺老先生兩個方面,通過對作品內容本身的分析和對王老先生生平性格的了解,去分析《復仇》的表意內涵,以及一個作家的大愛。
Ⅳ 短篇小說,關於復仇的,多人的
《庶女有毒》
庶女有毒,
相府庶女,苦熬八年,終於一朝為後,鳳臨天下
世事難料,夫君竟然對嫡姐一見鍾情,廢她皇後之位,迫死她親生子!
冷宮中,她咬碎牙齒,一口飲盡毒酒!
對天發誓,若有來生,再不與人為善,絕不入宮,誓不為後!
丞相府里,庶女重生,惡女歸來:
嫡母惡毒?巧計送你上黃泉!
嫡姐偽善?狠狠撕開你美人皮!
庶妹陷害?直接丟去亂葬崗!
既然不讓我好好過日子,誰也別想活!
本打算離那些禍害發光體越遠越好
誰知男人心,海底針,撈不上,猜不透
發誓要徹底遠離的男人卻為她要死要活
上輩子的死敵表示暗戀她很多年了
還不幸被一隻天底下最俊俏的無賴纏上
她重活一世只想低調做人,這些人卻恨不得拉她接受萬民膜拜。
看來,她這輩子的清靜生活——還很遙遠……
你會愛這篇的~~~~
《重生豪門千金》
相親當日被繼姐陷害過敏身亡,靈魂出竅竟發現原本慈眉善目的繼母與繼姐早就預謀好一切,繼姐是爸爸的親生女兒,媽媽當年重病時被繼母刺激導致身亡,自己在國外被人設計吸毒被人引誘失身墮胎,父親千方百計只是想得到她的財產正式入主顧家......真相一點一點被揭開,自己最敬愛的人原來是要置自己於死地.......
顧長卿恨極了這些人,從深淵夢魘中醒來,卻發現,什麼,我居然回到了14歲,沒有太多的驚訝,什麼都還沒有發生,那麼是不是說........那麼我發誓要所有害過我的人沒有好下場。
這篇中其實我最喜歡男女主角跳《只差最後一步》那兒~
有一篇是末世的小說《末世女配升級記》寫的還不錯~
唐嫣
一次意外『悲催』了
穿越到她看過的末世小說里,成了一名炮灰女配,驕縱、刻薄……一無是處,面對血腥殘暴的世界,女主頂著無敵萬能光環,她如何夾縫生存……
《重生復仇千金》
內容介紹:
重生了,上一世,所有害我的人,欠我的人,我不會指望著老天爺的報應,我會親手討回來!
我會笑著看他們哭,你們不是情深義重?相親相愛,我會一步一步的讓你們從愛人,變成仇人。
《重生妻子的復仇》思小朵
內容介紹:
重生前,身在豪門的她冷傲自持,為家族和面子死撐著那破裂的婚姻。
重生後,她成了珠寶界龍頭大亨的女兒,她依舊冷傲高貴,自主自我,不再讓自己活的不痛快不自由。
卻發誓要復仇,利用自己的專長毀掉前夫和小三,讓那些傷害過她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為自己討回公道!
《豪門重生手記》作者:御井烹香
文案:人不死一次,很難知道自己賤在哪
豪門中的豪門,貴女中的貴女,焦清蕙這一輩子沒嘗過第二的滋味,到死她都是第一
不過,人都死了,第一又有什麼用?這輩子她也就輸這一次,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既然不想死,那就得好好活,活得好。許多事從前不計較,算她犯賤,再來一次,這些事,就和從前不一樣了.
《重生之擅始善終》作者:淳於流落
文案:
每個優秀的男人總會遇到壹個或幾個張霧善,她門第極佳,容貌中上,見識壹般,性格惡劣。最後他總會離開她,由於她的另外壹個名字叫做女配角。
前生似此,今生亦然。
可誰說女配角就不能活得風生水起,閃閃發光?
說那麼多,其實就是壹個爹不親爺不愛哥不疼的任性千金重生後似何活出自我的故事。
《重生之高門嫡女》
簡介:
那些人,氣死了她的外祖母,謀殺了她的親兄弟,踐踏了她的愛情,連她唯一的生機也要被他們親手扼殺…因為她輕信了狼子野心的繼母和妹妹;因為她誤信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妄言;因為,她的高貴身份是他們心心念念要斬除的根源…葬身江水之時,歐陽暖一字一句、咬牙切齒:「日月在上、鬼神在下,歐陽暖死得冤枉,來生化為厲鬼,也不會放過你們!」
再一次睜眼,歐陽暖回到了十二歲,正是她額頭受傷的那一年,也是親生弟弟落水而亡的那一年,更是自己出嫁的三年前…
這一生,且看她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保護曾經愛她的人,滅了那些居心叵測的蟲,走出一片金光璀璨的輝煌人生。
Ⅵ 關於巴金的小作品
著作書目: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
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
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
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其他回答 共 6 條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局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書店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回答者:henanhebiyuan - 秀才 二級 8-21 20:51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 ·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抗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抗戰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龍·虎·狗》等。在抗戰後期和抗戰結束後,巴金創作轉向對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批判,對行將崩潰的舊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訴和抨擊,藝術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長篇小說《寒夜》便是這方面的力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金曾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筆會中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並主編《收獲》雜志。他熱情關注和支持旨在繁榮文學創作的各項活動,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文學交流活動,首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報告文學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說集《巴金近作》、隨筆集《隨想錄》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選》。《創作回憶錄》等多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內,新編的《巴金全集》於1986年起陸續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多年來他還出版了大量譯作。巴金小說創作最為著稱的是取材於舊家庭的崩潰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這方面寫得最成功、影響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動過幾代青年讀者的心靈,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於在娓娓動聽的敘述和真摯朴實的描寫中,傾瀉自己感情的激流,細膩獨到,自有一種打動人的藝術力量。
給你一個有關巴金的網站:http://www.bajin.com/
巴金作品總目
創作集: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局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書店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書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Ⅶ 急!!!!!!!!有關復仇的小說 跪求
復仇是小說家鍾愛的主題:
在古希臘悲劇中,有埃斯庫羅斯創作的《奧瑞斯特亞》三部曲,作品寫希臘國王阿伽門農在特洛伊戰後歸國,被王後及其情人殺害;奧瑞斯武斯為父報仇殺了生母,被報仇神追趕,於是奧瑞斯武斯請求雅典娜援救,後者決定將此案交雅典市民審判。在阿
波羅的辯護和雅典娜的協助下,奧瑞斯武斯被判無罪。正義的復仇仍要由法律裁定是否負有責任,這開啟了用法律裁判取代血腥仇殺的先例,
索福克勒斯的悲劇《埃阿斯》,寫的是希臘英雄埃阿斯,因未得到阿基琉斯
的武器而感到榮譽受辱,竟殺人復仇。盡管山於神的干預使他殺的是牲畜,清
醒後他卻羞愧得自殺以謝罪。
莎士比亞時期,復仇劇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劇種,他的喜劇《威尼斯商人》寫夏洛克欲按契約割肉殺人,既飽含被欺辱壓迫的猶太民族的積憤,又反映出高利貸者的貪婪殘忍,屬有爭議的復仇;悲劇《奧瑟羅》則寫的是被壞人利用了的復仇,並且主人公的復仇泄怨正是毀滅了自己最親愛的人而使他悔恨莫及;以《羅密歐與朱麗汗卜》一劇為代表的「仇人子女相愛」母題,則提出了對世仇積怨的控訴,以不該發生的愛情悲劇倡導一種釋仇解怨的道德新原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代表劇作,劇作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對謀殺他的父親、騙娶他的母親並篡奪了王位的叔父進行復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體現作者人文主義理想的典型形象。劇作通過描寫他與現實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和他在復仇過程中的猶豫彷徨、憂傷苦悶及其慘遭失敗的悲劇結局,
巴爾扎克的小說《家族復仇》在塑造新興的資產階級執法者拿破崙·波拿巴形象時,把家族復仇作為封建制度的殘余來加以控訴和批判,「仇人子女相愛」母題在此有了新的發展。
《基督山伯爵》是很經典的復仇小說,法國作家大仲馬著,寫的是鄧蒂斯雪恨遭陷害囚禁14年之辱的故事
《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說作品,貫穿小說的復仇情結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在小說結尾,希斯克力夫放棄了復仇計劃,但是由他瘋狂復仇所帶來的悲劇卻永遠無法被人們遺忘。
由<<史一記>>以迄<<新唐書>>,共載有「六十七則獨立的冤魂復仇故事」,其實,如果將那些血親,俠義等等復仇故事都加以類似統計的話,其數量顯然更為可觀。據史家統計,僅一記載兩漢歷史的史書(包括散佚在後世類書中的片斷)中即有17例為父(從父,養父)報仇的,有8例為兄弟(從兄弟)報仇的,其他像為母,為夫,為子,為舅等血親復仇的實例都有。
在《史記》的《游俠列傳》和《刺客列傳》中,復仇者每每以「俠」的形象出現,而復仇之舉往往是俠士最有光彩的生命行為。諸如「豫讓吞炭」、「聶政毀容」、「荊柯刺秦」等,
有突破性的倒是小說《水滸傳》,作品寫了林沖報愛妻遭辱、自身被陷之恨,宋江殺閻婆惜,楊志殺尋釁的無賴,石秀殺潘巧雲等等,
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內容取材自春秋時代的晉國的歷史事件—「下宮之難」。此劇描繪忠臣、義士、節婦、孝子,無不凜然如生;忠憤之氣,貫徹全篇。故事描寫晉國重臣趙盾被屠岸賈陷害滅門,其友程嬰、杵臼拚死救助其子趙朔的遺腹子趙武。趙武後來長大成人,報仇雪恨,滅屠氏宗族。後來傳到法國,伏爾泰將其改編為五幕劇本《中國孤兒) 。
魯迅的故事新編中《鑄劍》取自搜神記中的復仇故事,汪增琪也有一篇叫《復仇》的小說,是他文學生涯中標志性的作品。
此外,中國文學中最足以充當諸如此類復仇敘事樣板的是20世紀中期前後的「紅色經典」創作,譬如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復仇的火焰》,劇作《白毛女》,小說《紅旗譜》、《新兒女英雄傳》、《暴風驟雨》等。
說道復仇主題,不能不提武俠小說,這個現代文學的一個分支,幾乎每一部的主題都是復仇,連大宗師金庸先生也不能例外,從《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到《連城訣》(插一句,金庸的《連城訣》有不少情節設計都是模仿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而來)以及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俠客行、碧血劍,甚至越女劍和白馬嘯西風這樣的短篇,無不由復仇貫穿始終。雖然主題俗套,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復仇主題創作的深層次開掘和多方面超越,這主要表現在:他不僅在復仇主題創作中掙脫了儒家漢族本位的狹隘民族觀念,而且將古典文化與現代精神融入復仇主題,成功地挖掘出復仇主題中蘊含的深層人性意識,將復仇主題創作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其他還有很多,不能盡錄,
Ⅷ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一、巴金的作品: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店 .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
《霧》(「愛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
《雨》(「愛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
《電》(「愛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0,開明書店 .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
《談契訶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
二、作者簡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