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長集
❶ 有好看的短篇小說沒
好看的短篇小說有:
1、變色龍(小說)《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是哆嗦。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已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9]該作已被收入初中語文課本。【詳細》》】
2、百萬英鎊(小說)《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詳細》》】
3、裝在套子里的人(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國作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並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出氣」。可以說是專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靈,使他懼怕一切變革,頑固僵化,他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但更是受害者。【詳細》》】
4、鼻子(小說)《鼻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16年,後選入小說集《羅生門》之中。該作描寫一個老和尚因鼻子過長而苦惱不已,想方設法要對身體器官進行矯形。經過一番頗富戲劇性的折騰,老和尚的鼻子終於如願以償地縮短了。然而,老和尚還沒來得及享受「手術」成功帶來的喜悅,就開始心生悔意。導致這心理驟變的原因說來十分簡單——鼻子修復後,老和尚遭到了眾人更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跡終於發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復了原來那副形狀。【詳細》》】
5、狂人日記(小說)《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詳細》》】
6、我的叔叔於勒(小說)《我的叔叔於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這篇小說,通過菲利普一家對待於勒態度的前後變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資產階級愛虛榮、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和人的關系,是「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是「冷酷的現金交易」,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和腐朽。【詳細》》】
7、項鏈(小說)《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於188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詳細》》】
❷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短篇小說集
馬爾克斯《流光如水》、《巨翅老人》、《瘋狂時期的大海》。
卡爾維諾《恐龍》、《月亮的距離》。
海明威《雨中貓》、《白象般的群山》、《殺手》。
博爾赫斯《第三者》、《無禮的掌禮官上野介》、《南方》。
納博科夫《菲雅爾塔的春天》、《奧勒留》。
昆德拉《愛德華和他的上帝》(似乎是這篇名,忘了)。
村上春樹《盲柳與睡女》、《象的失蹤》。
川端康成《睡美人》(這玩意更像中篇了……)
莫泊桑《項鏈》、《首飾》。
契訶夫《農民》。
麥克尤恩《立體幾何》。
巴別爾《鹽》。
皮里尼亞克《紅木》。
塞林格《捕捉香蕉魚的季節》和《給艾斯美的故事》名氣極大,但如果非要我選,《木匠們,把房梁抬高些》最好。
卡佛的《真跑了那麼多英里嗎》很好,但我很鍾意他寫他父親那篇,非常真情流露。
魯爾福《烈火平原》。
魯迅《鑄劍》。
汪曾祺《受戒》。
張愛玲《鴻鸞喜》。
余華《朋友》。
沈從文《丈夫》。
❸ 求幾篇外國的短篇小說集,是要小說集!
篇名:等著的轎車體裁:小小說作者:歐·亨利黃昏來臨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來到了小公園的那個安靜的角落,坐在一張長椅子上開始讀書。她的臉看起來很秀氣,那件灰色衣服卻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也是這個時候來到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個小夥子知道這些情況。這個小夥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這時,姑娘手中的書滑到了地上。小夥子順勢撿起書,有禮貌地遞了過去,隨便地講了幾句關於天氣的寒暄話,就靜靜地站在一旁。姑娘看了一眼小夥子簡朴的衣著,一張並不引人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臉。「如果你願意,就請坐吧。」她深沉地低聲說,「光線太暗了,無法看書,我現在想聊聊天兒。」「你知道嗎?」他說,「你是我一生中見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見到你了。」「不論你是誰,」姑娘冷冰冰地說,「你得記住,我是一位小姐。」「實在冒昧,」小夥子說,「都是我的不是。你也不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園里有這么多的姑娘,你也知道——當然,你不知道,但是……」「換個話題談談吧。當然,我知道了。講講這些來往的遊客吧,他們去哪兒?為什麼那麼匆忙?他們感到幸福嗎?」小夥子一時還沒搞清,自己究竟應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我所以到這里來坐,只是因為我能接近這么眾多的遊客。我跟你講話,是因為我想找一個天性善良的人,一個沒有銅臭、不是唯利是圖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麼厭惡錢哪——錢,錢,錢!我討厭我周圍的那些男人。我不喜歡自得其樂,看不上珍珠寶石,也懶得遊山玩水。」「我可總是這么認為,」小夥子說,「錢是個好東西。」「當你有了成百萬塊錢,你就可以兜風、看戲、跳舞、赴宴。可我對這一切膩透了!」姑娘回答。小夥子很有興趣地看著姑娘。他說:「我可很喜歡研究和探聽富人們的生活。」「有時候,」姑娘繼續說,「我想,如果我要戀愛的話,就要愛一個普通的小夥子。——你的職業是什麼?」「我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這個世界上出人頭地。你剛才說的當真是這個意思:你會愛上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當然啦!」她回答。「我在飯店工作。」小夥子說。姑娘心裡一驚,問道:「該不會是個跑堂兒的吧?」「我就是這個飯店的出納員,你看見那裡耀眼的有『飯店』兩字的霓虹燈招牌了嗎?」姑娘看了看手錶,站起身來問:「你怎麼不上班!」「我上夜班。」小夥子答道,「離上班時間還有一小時呢!我能再見到你嗎?」「不知道,也許可以。我得馬上走了。哦,今晚我要去赴宴,還有一個音樂會呢。你進來時,可能看到公園門口有一輛白色小轎車吧?」「是的,我看到了。」小夥子回答。「我正是坐這輛車來的,司機正在等我呢,再見!」「現在天已黑了,」小夥子說,「這公園里壞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小轎車。」「你還是在長凳上坐十分鍾再走吧。」說完,姑娘就朝著公園大門走去。小夥子盯著姑娘漂亮的身影,然後起身跟在她的後面。姑娘走到公園大門口,轉過頭看了一眼那輛小轎車,就走了過去。她橫穿馬路,走進那個有耀眼的「飯店」兩字的霓虹燈招牌的飯店。店裡的出納櫃台上一個紅頭發姑娘看見她來了,就離開了座位,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紅頭發姑娘的工作。小夥子把手插進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著。然後,他走近那輛轎車,鑽了進去,對司機說:「去夜總會,亨利。」
❹ 有哪些好看的短篇小說類的書籍可以推薦
本·方登的這本書《與絕跡之鳥的短暫邂逅》一讀完,我就幾乎已經篤定它進入了我最喜歡的短篇系列了。真的,這本短篇小說集很好看。
本·方登這個人,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去年李安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其原著《漫長的中場休息》就出自本·方登之手。和《漫長的中場休息》一樣,《與絕跡之鳥的短暫邂逅》這本書所描寫的故事,大多數都是軍旅或者戰爭題材的。
在《與絕跡之鳥的短暫邂逅》這本書中,短篇小說《良人難尋》講的是丈夫在海地執行任務時,迷上了伏都教,和伏都教的女神在精神層面上結了婚。妻子難以容忍丈夫精神上出軌,兩個人的愛情出現一些摩擦。這個故事讀起來有點像中國傳統的恐怖片,但是意義明顯更加深刻:精神出軌是對愛情的背叛嗎?
同時我們也能感受到,在美國頻繁的戰事中,精神錯亂的軍人別無選擇,只能在當地的文化中尋找慰藉,讓自己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務,繼續活著。
❺ 老舍的短篇小說
❻ 巴金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集
1、《英雄的故事》,1953
2、《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3、《復仇》,1931,新中國書局
4、《光明》,1932,新中國書局
5、《電椅》,1933,新中國書局
6、《抹布》,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7、《將軍》,1934,生活書局
8、《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9、《沉落》(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10、《發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11、《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12、《還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13、《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14、《豬與雞》,1959,作家出版社
15、《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49年之後再無長篇小說面世。妻子蕭珊,1944年5月結婚。1983年3月起,巴金連續五次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職直到去世為止。
(6)短篇小說長集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一、真善思想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於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
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系,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處女作的《滅亡》則把他反專制的憎和對人類的愛的這兩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後的《家》則更為直接的體現了他對限制個人自由的封建的主義的無情的控訴。
後期,《火》《第四病室》《憩園》《寒夜》,都體現了對40年代中國社會黑暗的揭露與批判。《火》對抗戰的直接描寫,《第四病室》對社會底層黑暗的揭露,《憩園》對不平等社會的反思,《寒夜》對社會黑暗的控訴。
到了晚期的巴金對於「善」的思考則更加帶有更明確的社會內涵,這個內涵,主要是通過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來體現,即反對文化專制、反對長官意志、反對粉飾現實、懺悔自己精神上的軟弱,認為整個民族都應該懺悔和反思。於是他也響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館 。
二、批判封建
巴金的封建批判思想主要體現在對封建家庭的批判。在《家》中,巴金把封建家庭看作是黑暗專制的王國,又把高老太爺一類的家長視為「封建統治的君主」,很顯然,他是明確地把「家」與「國」、「家長」和「國君「對應地聯系在一起了,就是說,他己看清了中國封建社會里「國」與「家」的同質結構關系。
所謂君君巨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的等級關系,就是這一同質結構的最好說明。在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國是擴大了的家,家是縮小了的國。不論在家還是在國,所實行的都是專制的家族統治,人處其中,受到同質結構關系的約制,使人性扭曲,個性不得張揚和發展。
所以,巴金「禮教的監牢」和「狹的籠」這些家的喻象也是指向封建國家的,他所創作的家庭小說是對整個家族制度進行批判的
❼ 短篇小說合集txt全集下載
《短篇小說》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由莫里斯·盧布朗所寫的短篇小說。
❽ 有什麼好看的短篇小說
《七十七夜》
【簡介】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題材.
還有,向 電鋸驚魂 和 乙一 致敬= -.
《百鬼集》
【簡介】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隻惡鬼。她叫白鬼,她有一支筆,帶著一個飄渺的願望,穿梭在不同的空間之中。記錄著許多「鬼」的風花雪月……
女主獨白:白鬼,既是我的名,也是我手中這支筆的名。收齊一百隻鬼後,它將替我圓一場千年遺夢。俗世沉浮,歲月荏苒,我不知穿梭過多少時空,看過多少悲歡離合,漸漸忘了故人,沒了情感,只是心中那個夙願從未改變……
ps.本書由多個短篇構成。
[以下兩篇都是看過許多人推薦的。]
《黃雀紀事》幾個不同的人說同一件事,不到最後不知道真相。
【簡介】
黃雀島上沒落豪族的兩姐妹
妹妹逃婚,姐姐被迫代嫁
從表面上看是這樣一個故事,但在不同人的眼中這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但有時候,誰是那黃雀,誰是那蟬,卻難說得很。
《我忘記了自己自殺的理由》強推,這個也是不到最後不知道真相。
【簡介】
我從頂樓一躍而下,正好摔在一個眼鏡男面前,他顯然被嚇壞了,瞪大雙眼死死盯著我。
我被他盯得很不爽,看什麼看,沒看過帥哥跳樓啊。
結果這孫子手一松,懷里抱的書本散了一地,還有張考卷飛到了我臉上,迅速被血液浸透。
我在心裡將那孫子的祖宗操了個遍,然後忽然意識到,我忘了自己自殺的理由。
❾ 莫泊桑的短篇\中篇\長篇小說各有哪些
短篇:《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長篇:《俊友》
他以《羊脂球》(1880)入選《梅塘晚會》短篇小說集,一躍登上法國文壇,其創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間,他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一生》(1883)、《俊友》(1885)、《溫 泉》(1886)、《 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我們的心》(1890)。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要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欺騙議會和民眾,發動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國主義戰爭;抨擊了統治集團的腐朽、貪婪、爾虞我詐的荒淫無恥。莫泊桑還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❿ 有哪些令人愛不釋手的短篇小說集
汪曾祺;初讀汪曾祺,是在高中。在烏漆墨黑的高中書庫里,找到了我第一本的汪曾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說選》,綠色封面,窄窄的一冊,翻開一股霉味。在此之前,我對汪曾祺一無所知,但竟然打開書就放不下來了。記得一回在數學課上,偷偷在課桌底下讀《黃油烙餅》一篇,讀到結尾,竟然眼眶隱隱有點濕潤。後來讀《歲寒三友》,也是胸中一股子感動在流轉,想說點什麼,終究說不出口,只得推門而出,平復一下。此後,我就追讀汪先生的書。那時復旦旁邊還有不少書店,其中一家有一架子的三聯精選叢書,叢書里就有一本汪先生的《晚翠文談新編》,編選得真是很好,印象中應該是三聯老領導范用先生編的。收錄的都是汪先生論文談藝的文字。怎麼說呢?一讀就知是行家之言。所謂行家之言,在我看來,就是不提假問題。比起提不出問題,假問題更可怕,後者尤其在所謂學術圈中泛濫成風。汪先生談文章,就是直接,很通透的直接,並且沒有學者通常具有的「知識的傲慢」,那種智力上的優越感,輕盈,體貼,並且有風度。恐怕這都源自汪先生平日的涵茹積漸。其中又尤以汪先生談語言令我印象深刻,譬如里頭記一故事,有兩個遠洋輪上的水手,特別想念上海,想念上海的泡飯,說回上海首先要「殺殺博博吃兩碗泡飯!」汪先生說,這里的「殺殺博博」四字真是過癮,替換不得。
我也從那時認定汪先生是一個有趣好玩的人。他能在最凡俗庸常的日常生活與語言中,找到靈光閃躍處,我常想,汪先生的文章也恰比這「殺殺搏搏」四字,雖然總是跳脫溫情,時有春陽暖照的感覺,但讀來照樣別有一種快感,好像炎炎酷暑里飲下一碗綠豆湯,甜滋滋,涼沁沁的。但汪先生不總是三月春風般的。我有收藏舊書舊雜志的癖好,曾在一本《收獲》上讀到汪先生一篇很短的小說《丑臉》,真有一種上海人說「辣辣一記耳光」之感,收煞處堪比陳小手。推薦篇目:陳小手、八千歲、受戒、歲寒三友,異稟,金冬心,鑒賞家,聊齋新義,大淖記事,釣魚巷,小娘娘,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