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說
❶ 《黑暗的心》故事情節是什麼
《黑暗的心》的故事情節是:
《黑暗的心》記錄了船長馬洛在一艘停靠於倫敦外的海船上所講的剛果河的故事。馬洛的故事除了涉及馬洛自己年輕時的非洲經歷之外。
要講述了他在非洲期間所認識的一個叫庫爾茲的白人殖民者的故事,一個矢志將文明進步帶到非洲的理想主義者,後來墮落成貪婪的殖民者的經過。
(1)約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黑暗的心》作者簡介:
《黑暗的心》作者約瑟夫·康拉德,康拉德講述的世界,和他講述的方法與視角,都不會讓人失望。從文學上來說,印象主義、象徵主義,還有書里的敘事方法都很有特點和開創性。
從題材來說,屬於有時代痕跡的,能夠呈現(沒有明確支持或反對)非洲殖民地情況的作品。他用深邃的洞察力描繪了一幅作品。
但他自己不完全在這幅畫里。他也是一個觀察者,比徹底融入時代的人站得遠了些,因此察覺出了它的荒謬。
但是也沒有那麼遠,所以有些內容現在看也有點荒謬。他站在這幅畫和我們中間,後人就開始連他一起觀察了,這就形成了一種奇特、復雜、迷人的狀況。
❷ 《康拉德小說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青春》([英] 約瑟夫·康拉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AR1cVD8ctgcTFh8I_4qbmw
書名:青春
作者:[英] 約瑟夫·康拉德
譯者:方平 等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12
頁數:745
作者簡介: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波蘭出生的英國作家,被譽為英國現代八大作家之一。我國作家老舍稱他為「近代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造者」。康拉德的一生充滿了變化,他的足跡遍及全球,經歷極其豐富。他從祖國波蘭獲得了愛國熱忱,從法國汲取了文學素養,在英國接觸了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學得了寫作語言,而他所到過的亞非地區則構築了他的海洋小說的背景。康拉德的小說風格獨特,在敘述故事,描寫原始與文明的對立及陸與海的沖突的同時著力刻劃受環境影響的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本書選收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九篇,使讀者對這位英國著名作家的創作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❸ 美國小說《台風》的作者
康拉德,J.Joseph Conrad(1857~1924),英國小說家。真名特奧多·約瑟夫·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原籍波蘭。1857年12月3日生於一個鄉紳家庭。父親是貴族,具有愛國主義思想,1862年因參加波蘭民族獨立運動曾被沙俄政府流放。他在父母死去後由母舅撫養,自幼喜歡讀法國文學作品,幻想擺脫社會的束縛,追求自由的冒險生活。1874年前往馬賽學習航海,後在英國商船隊擔任水手、船長,在海上生活達20年。曾到過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地。20歲時開始學習英語,以後又用英語進行創作。1884年加入英國籍。
1895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阿爾邁耶的愚蠢》出版,得到好評。這是根據他在馬來地區的見聞寫成,以後馬來地區一直是他描寫東方生活小說的背景。1894年之後,他因為健康等原因脫離海上生活,定居倫敦,成為專業作家。康拉德共發表了13部長篇小說,28篇短篇小說,2卷回憶錄以及政論、書信等。有些評論家把他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階段,認為從《阿爾邁耶的愚蠢》到《台風》(1902)是他的思想和藝術深入發展的時期,稱為「深淵中的漫步」時期;從《諾斯特羅莫》(1904)到《勝利》(1915),他的思想和藝術已臻成熟,特別強調人的孤獨與憂郁,稱為「空虛的人」時期;從《陰影線》(1917)到《流浪者》(1923)是「回憶與總結」時期。 康拉德的代表作有《水仙號上的黑傢伙》(1898)、《黑暗的中心》(1899)、《吉姆老爺》(1900)、《諾斯特羅莫》(1904)、《特務》(1907)、《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等。
康拉德的創作兼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手法,擅長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行文流暢,有時略帶嘲諷。他曾說他要用文字使讀者聽到、感覺到,更重要的是看到他所表達的東西,讀者將因此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鼓舞、安慰、恐懼、陶醉等,還將看到真理之所在。康拉德把福樓拜和莫泊桑的現實主義手法引入英國小說,又從英國小說那裡繼承了探索道德問題的傳統。康拉德的散文寫得豐富多彩,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1924年8月3日,康拉德因心臟病發作逝世。他死後聲譽逐年提高。美國評論家門肯稱他為「唯一的一位寫過小說的藝術家」。中國作家老舍也曾給他以高度的評價,稱他為「一個近代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造者」。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被認為是個海洋作家。康拉德的筆下經常出現真正的男子漢形象,他們常常會面對無情的世界——在茫茫大海、狂風暴雨中,在利慾熏心的塵世中,他們面臨著危險、恐懼、屈辱、慾望、責任感等多重選擇。確實,在康拉德的筆下,海洋尊嚴、偉大、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一次次驚險的航程中又有著異國情調的點綴,浪漫氣氛的渲染,讀來令人神往,遐想不已。不過,康拉德更善於把大海作為一種獨特的背景,揭示出他的人物——那些遠離陸地上資產階級社會的狹隘和束縛的人們,他們的內心世界中深藏的種種願望和情感,在這個背景下得到了更加淋漓盡致的表現。《水仙號上的黑傢伙》、《台風》等作品,都著重刻劃了人們在驚濤駭浪中的心理狀態。
《台風》的故事是從一艘運載著一群中國勞工的輪船在返回福州的途中開始的。他們遇到了台風,由於船很堅固,本身又有動力,可以正面與台風對抗,所以船並未翻覆。同時,船之所以最終渡過難關,更重要的是因為船長麥威沉著、冷靜的指揮與船員們誓死捍衛輪船的拼搏精神。這便是康拉德筆下的「男子漢」形象。故事背後蘊藏更多的是對人性力量的挖掘與彰顯。麥威船長的勇氣不但讓他在面對困難時臨危不亂,同時還給船員們帶來一種必勝的信念。
❹ 康拉德 《黑暗的心》描述的是什麼
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
作者: 英國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是公認的二十世紀文學經典、剝蔥皮一樣把殖民主義者的心態一層層刻畫得淋漓盡致。本書具有鮮明的現代主義特色。作者康拉德用了馬洛這樣一個敘述者,讓他以回憶者的身份出現在故事裡,他的敘述穿梭於過去與現在、自己和庫爾茲及聽眾之間,讓讀者分享著他的各種情緒,這種敘述角度的交替,開創了一種新的敘述模式,代替了傳統的線性敘述方法。另外,小說中隱喻、象徵等修辭手段的運用還使作品極具可讀性。「黑暗的心」本身就含有雙層寓意:既指地理意義上的黑色的非洲腹地,也指殖民者黑暗的內心。本書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大大豐富了作品的意蘊,深化了小說的主題,使小說的思想內容、藝術風格不亞於20世紀任何一部現代主義小說。
❺ 黑暗深處約瑟夫、康拉德的讀後感
黑暗深處有什麼?這是個很恐怖的問題,誰知道黑暗深處會有什麼?也許什麼都沒有,也許有美好的東西,也許是可怕的東西,因為看不到,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但是很奇怪,對這黑暗中的千萬種可能總是下意識的覺得是不祥的所在。
約瑟夫·康拉德以及他的這本《黑暗深處》保持著一種神秘的低調,對於康拉德的生平介紹只是在編後記中有短短的介紹:約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英國著名小說家,全名為特奧多·約翰夫·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1857年12月3日出生於波蘭貝迪舍捷夫城一個貴族家庭,其父因參加波蘭民族獨立運動被沙俄政府流放西伯利亞。康拉德十一歲時父母雙亡,由舅父撫養。1874年他前往法國馬賽學習航海,後在英國商船隊擔任水手、船長,在海上生活達二十年,曾到過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地。二十歲時開始學習英語,以後又用英國進行創作,1884年加入英國籍。1894年,他因健康等原因脫離海上生活,回到英國。1895年,他根據馬來地區見聞寫成的第一部小說《阿爾邁耶的愚蠢》出版,獲得好評。從1896年起,他一直在肯特郡的阿什福定居,專心從事文學創作。1924年8月3日,康拉德因心腦病發作逝世。
這就是康拉德的一生,編者以一種極簡潔的語氣給他的生命畫上了句號,我想,他便回到了黑暗深處了吧?
忘記了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我找到了這本書,找是一定找了的,用了一些時間,但找它的目的卻徹徹底底的忘了,因為在此之前我對康拉德一無所知。
《黑暗深處》其實是一本小說集,其中有五個故事,分別是《青春》、《羅曼親王》、《文明的前哨》、《告密的人》和《黑暗深處》,有一些故事是有連續性的,大部分講的都是航海或者殖民的故事,故事中充滿著人文關懷,這在十九世紀末是難能可貴的吧?於是不禁會讓人想:他到底是個怎樣的船長呢?
這本書費了我一段時間,但其實並沒有讀完,因為一些事情給耽隔住了,於是便再也沒有耐心讀下去了,因為讀康拉德的文字確實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並不是那種可以一氣呵成讀完的。所以《黑暗深處》最後到底講了些什麼我還是一無所知,我不知道黑暗深處到底是空無一物還是華麗或者骯臟,反正一切皆有可能,在編後記的最後一段中,編者這樣寫到:「收入本集子的中篇小說《黑暗深處》被公認為康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小說在藝術地再現十九世紀末歐洲殖民-主義者在非洲野蠻掠奪殖民地人民殘酷景象的同時,還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它告訴世人,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犯罪可能性並調動自身的力量克服它,方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也許吧,也許我有勇氣、有耐心的時候會去直面一下黑暗深處吧。
❻ 康拉德的代表作有哪些
康拉德共發表了13部長篇小說和多部短篇小說等。代表作有描寫海員生活的長篇小說《水仙號上的黑傢伙》、贊美水手的忠誠和勇敢的《吉姆爺》、抨擊俄國專政制度的《在西方的眼睛下》等。
❼ 康拉德的概述如何
波蘭裔英國作家,真名是約瑟夫·康拉德·科爾仁尼耶夫斯基。他生於一個波蘭革命者和作家的家庭,幼年顛沛流離,沒有受到系統的學校教育。1874年開始在一艘商船卜的工作,直到1898年他轉而專心從事寫作為止。康拉德共發表了13部長篇小說和多部短篇小說等。代表作有描寫海員生活的長篇小說《水仙號上的黑傢伙》、贊美水手的忠誠和勇敢的《吉姆爺》、抨擊俄國專政制度的《在西方的眼睛下》等。他擅長描寫海洋生活,但他關注的不是驚險事件,而是這些事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在他的筆下,船是一種有靈魂的東西,是人跟大自然搏鬥時最忠誠勇敢的朋友和助手。他的作品往往帶有悲觀神秘的色彩,擅長心理刻畫,主人公多是特殊環境中的異常人物,處於孤獨之中。
約瑟夫·康拉德像
❽ 約瑟夫·康拉德的主要作品
1889年開始業余小說創作。他一共寫了13部長篇小說、28篇短篇小說和兩篇回憶錄,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長篇小說《水仙號上的黑水手》(1897年)、《吉姆老爺》(後來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吉姆老爺》)(1900年)、《諾斯特羅莫》(1904年)、《間諜》(1907年)、《機緣》(1914年)、《勝利》(1914年),中篇小說《黑暗的心》(後來被改編成電影《現代啟示錄》)(1902年),以及短篇小說《青春》(1902年)等。
❾ 《美國佬都是騙子》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美國佬都是騙子》([英] 約瑟夫·康拉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BlPIG-sTBXJKsC1YrD_w
提取碼:odne
書名:美國佬都是騙子
作者:[英] 約瑟夫·康拉德
譯者:胡寶貴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1
頁數:235
內容簡介:
《美國佬都是騙子》是一部現代短篇小說集,共收錄短篇小說作品十一篇,分別出自英國和愛爾蘭現當代文壇上的九位著名作家之手,時間跨度大致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書在手,即能欣賞到諸多年代、諸多成名作家的傳世之作,這可說是本書的一個特色;除譯文之外,左頁還附上了英文原文,便於有興趣的讀者直接欣賞英語語言之美,這也是本書的另一特色。
作者簡介:
康拉德(1857—1924),二十世紀英國文壇上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作品根據題材可分為航海小說、叢林小說和社會政治小說。代表作有《水仙號上的黑傢伙》(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1897)、《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1899)、《吉姆老爺》(Lord Jim,1900)等。
❿ 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有哪五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