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話或文言短篇小說
『壹』 明朝晚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有「三言」和「二拍」,其中「二拍」的作者是誰
“二拍”指成書於明朝後期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它們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凌濛初。由於這兩部作品的題材和風格都與馮夢龍作品“三言”十分相近,因此被後世合稱為“三言二拍 ”,成為明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
在凌濛初的兩部短篇小說集中,愛情故事佔了不少的篇幅。作者對於這些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愛情的男性和女性,是抱有一種同情和肯定的態度的。與此同時,作品中也揭露了官場的黑暗,抨擊貪官污吏的罪行,這些都是他思想進步性的具體表達。但與此同時,對於這些問題他也給不出解決的方案,只能寄希望於因果報應、惡有惡報之類的迷信辦法來解決問題。
此外,他還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商人形象,作為“士農工商”的最末位,商人在封建王朝的地位不高。但在“二拍”中,商人卻占據了大量的篇幅,這也證明明朝末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商人的地位逐漸上升。“二拍”也因此具有了明末風俗實錄的價值。
『貳』 明代最優秀的短篇小說是那一篇,為什麼
明代後期的短篇小說,無疑以「擬話本」形式的白話小說「三言」和「二拍」最為
引人注目。但過去因為對所謂「影元人寫本」的《京本通俗小說》的真實情況沒有搞清
楚,導致對這些小說集的理解和評價都產生了較大的偏差(參見本書宋元中短篇小說部
分)。現在看來,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成熟,既繼承了話本小說的傳統,也受到文言小
說發展的影響;同時,從「三言」開始,就已經是以創作為主的了,收錄前人舊作也往
往經過較大程度修改乃至改編。
在馮夢龍以前,已有話本小說的匯編和刊行,現存有明嘉靖年間洪楩所刊《六十家
小說》的殘余部分,即《清平山堂話本》,有完篇二十七種、殘篇兩種。其中收有幾篇
明以前的舊作,其餘都是明人的作品。雖然這部小說集的藝術水準距「三言」、「二拍」
頗遠,卻反映了話本小說作為書面讀物而受社會歡迎的情況,實是「三言」、「二拍」
的先聲。而文言小說不僅為「三言」、「二拍」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素材,它的一些優秀
之作本身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成就並表現出新的時代特點,不僅成為「三言」、
「二拍」中一些重要作品的基礎(如《珠衫》之於《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負情儂傳》
之於《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遼陽海神傳》之於《疊居奇程客得助》),而且直接推
進了白話小說的成熟。
『叄』 明清時期的短篇小說的代表有
明清時期的短篇小說的代表有:李漁的《無聲戲》﹑《十二樓》。馮夢龍編輯的《喻世明言》(初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樂小舍拚生覓偶》、《玉堂春落難逢夫》等。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志人志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准備了條件。元末明初,在話本的基礎上,產生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記載的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
小說是伴隨城市商業經濟的繁榮而發展起來的。宋代前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帶來了都市的繁榮,為民間說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場所和觀眾,不斷擴大的市民階層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這種發展,從而產生出新的文學樣式——話本。話本是說話人所用的底本,有講史﹑小說﹑公案﹑靈怪等不同家數,已初具小說規模,在以後的流傳過程中又不斷加入新的創作,逐漸成熟。明代經濟的發展和印刷業的發達,為小說脫離民間口頭創作進入文人書面創作,提供了物質條件。明代中葉,白話小說作為成熟的文學樣式正式登上文壇。
『肆』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了哪些時代內容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時代內容有三種:
1、反映了明代社會生活的新特點,主要是市民(商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施潤澤灘闕遇友》中小手工業者勞動致富,《轉運漢巧遇洞庭紅》中商人牟利致富的心理。
2、愛情婚姻小說中表現出的新思想、新觀念。正面表現市民階層在愛情婚姻問題上的新觀念、新追求,如《賣油郎獨占花魁》;描寫情與禮的矛盾,或以悲劇結局來揭露控訴禮教對婦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或以喜劇結局來否定禮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3、揭露社會黑暗和封建統治階級丑惡:直接描寫惡霸壓迫人民,如《灌園叟晚逢仙女》;通過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揭露其兇殘陰險本性,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4)明代白話或文言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繁榮的原因:
1、宋元「說話」藝術的直接影響;
2、明中葉以後商品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
3、和市民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的一些帶有個性解放特點的新思潮,如對情和人慾的肯定、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商人社會地位的肯定、對傳統貞操觀念的蔑視、對男女平等的追求等,在思想界和社會上的傳播;
4、印刷術的進步、印刷業的發達為通俗小說的刊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伍』 明代白話文小說哪部僅次於紅樓夢
明代白話文小說《金瓶梅》僅次於紅樓夢。
《金瓶梅》和《紅樓夢》,一個是我國文言小說的代表,一個是白話小說的巔峰。
《金瓶梅》,我國明代長篇世情章回小說,成書約在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
作品通過描寫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跡到敗落的興衰史,展開了一個時代的廣闊圖景,徹底暴露出人間的骯臟與丑惡。西門慶一方面憑借經濟實力來交通權貴,行賄鑽營,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依靠政治地位來貪贓枉法,為所欲為,擴大非法經營,從而成為集財、權、勢於一身的地方一霸。作品還通過西門慶的社會活動,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官府權貴與豪紳富商狼狽為奸、魚肉百姓、無惡不作的現實,從客觀上表明了這個社會的無可救葯。
《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中國思想觀念和文學觀念的一個重要轉折,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影響到《紅樓夢》的創作
『陸』 明清時期我國小說作品有哪些
明清時期,我國古典小說的創作達到高峰。明代短篇小說的成就,除了對宋元話本的總結整理外,較突出的是「三言兩拍」五部擬話本短篇白話小說集的問世。所謂「擬話本」則是模擬宋元話本的創作,明代中葉馮夢龍編選擬寫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白話小說集,通稱「三言」,每部包括小說40篇,共120篇。這些作品,有一些是對宋元話本的加工,而大部分則是明代的民間創作或由馮氏自己創作的。「三言」題材廣泛,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和反傳統勢力的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識。「三言」在藝術上,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描寫,都比前代的小說創作大大邁進了一步。繼「三言」之後,明末出現了凌瀠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通稱「二拍」。「初刻」收小說四十篇,「二刻」收小說39篇,雜劇一出。「二拍」的思想和藝術價值雖不如「三言」,但對後世也有很大影響。「二拍」之後,直至清代,還有不少文人創作擬話本短篇小說,出了一些專集,乾隆以後擬話本才漸趨衰落而絕跡。今存者有明代《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人中畫》《三刻拍案驚奇》等等。清代有《照世杯》《豆棚閑話》《西湖佳話》《十二樓》(又名《覺世名言》)等等。明末清初由署名「抱瓮老人」編選的《今古奇觀》,是一部話本小說選集,共40回,它從「三言兩拍」中選錄40篇小說而編成的,數百年來流傳甚廣。除了白話短篇小說外,明清兩代還出現了大批文言短篇小說,如明代瞿佑的《剪燈新話》4卷,李昌祺的《剪燈余話》4卷,趙弼的《效顰集》3卷,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20卷等,但成就最大的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這部優秀的短篇小說集收入作品491篇,其內容大都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經作者藝術加工成為大放異彩的文言小說。小說通過談狐說鬼的形式,表達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憤懣,反映了作者的愛憎。全書作品構思巧妙,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各篇情節曲折動人,語言精煉,確為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藝術高峰。《聊齋志異》的流傳極為廣泛,現有手稿本、抄本、刻本及各家評注本傳世。
『柒』 明代著名小說集的代表作有哪些
明代小說 明代文人創作的小說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四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和公案小說, 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 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 《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 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余象斗著《皇明諸司公案》等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 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合稱「三言」。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 湖二集》等十多種。 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
『捌』 明清小說的發展及特點
1、發展: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志人志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准備了條件。元末明初,在話本的基礎上,產生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記載的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
2、特點: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其歷史影響:
自宋迄清,產生長篇小說三百餘部,短篇小說數以萬計。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民群眾認識社會和文娛生活的主要文學樣式。
發跡於講唱的中國白話小說形成了單線結構,重視情節,通過動態刻畫人物,語言生動上口,風格獨特,而大規模的文人和群眾密切融和的創作方法也為世界文學提供了少見的範例。
這些白話小說不僅對中國後世的文學、戲劇、電影有巨大影響,也對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文學創作產生過巨大影響,其中的優秀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玖』 明代著名小說有那些
明代小說
明代文人創作的小說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四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和公案小說,
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
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
《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
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余象斗著《皇明諸司公案》等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
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合稱「三言」。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
湖二集》等十多種。
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
『拾』 明清白話小說都有哪些
1.歷史演義小說
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最典型的歷史演義小說,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代表了歷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它的影響下,歷史演義大量出現,內容差不多從遠古傳說時代到漢晉唐宋都有所作。較著名的有《列國志傳》、 《全漢志傳》、 《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等,其中以馮夢龍改編的《新列國志》成就較高,影響也較大。
2.英雄傳奇小說
以描寫理想化的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為主,虛構的成分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是它的代表作品,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藝術趨於成熟。明中葉以後,產生了不少英雄傳奇小說,較著名的是萬曆年間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傳》和無名氏所作的《楊家府演義》。此外,郭勛的《皇明英烈傳》和袁於令的《隋史遺文》也是明後期影響較大的英雄傳奇作品。
3.神魔小說
這類小說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響,內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滿奇異的幻想。吳承恩的《西遊記》是神魔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 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是影響較大的一部。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董說的《西遊補》等也流傳較廣。
4.世情小說
它是以社會現實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為題材,刻畫種種世態人情的小說。以《金瓶梅》為代表。《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它開始擺脫了歷史故事、歷史傳說對小說創作的束縛,轉向現實題材,開始對日常生活作細致的描寫,這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瓶梅》之後,世情小說表現出兩種傾向:一種是在世情描繪中宣揚因果報應思想,如成書於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緣傳》等。另一種則演化為才子佳人小說,如成書於明末清初的《玉嬌梨》、《好逑傳》等。
5.公案小說
明後期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興起,是社會黑暗、政治腐敗的反映。較著名的公案小說有李春芳的《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和無名氏的《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等。這類小說在歌頌清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公案小說一般都追求故事情節的離奇曲折而忽視人物性格的著力刻畫,藝術上顯得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