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日本近現代著名短篇小說

日本近現代著名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27 15:10:21

A. 請大家給我推薦幾本日本的童話和小說。

初中也沒關系,其實讀書趁年輕,大了就沒時間了,呵呵,不必讀太幼稚的,那是騙人的。正統的日本文學,有人說就是在性,死,愛間糾纏,其實差不多,建議讀下古典的《源氏物語》,要是近現代的,川端康成的雪國,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三島由紀夫的春雪,金閣寺,都不錯,選好譯者,最好是上海譯文的,一般不錯,這些都蠻有深度的,多看幾遍就好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B. 請大家介紹幾個日本有名的作家,不勝感激!

江戶川亂步(1894——1965)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16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求學期間當過印刷廠徒工、圖書館管理員。酷愛寫小說。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志青睞,一炮打響。此後從事偵探小說與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代表作為《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侍人幻戲》、《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成為日本婦孺皆知的英雄。1954年建立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獎品為一尊福爾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協會首屆理事長。小說又豐富的想像力,風格怪異,情節曲折離奇。與朋友創辦了刊登偵探推理小說的雜志《寶石》。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偵探小說三十年》,總結和評價自己一生的創作。

松本清張(1910-1992)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生於福岡縣。出身貧苦,高小畢業後當勤雜工、印刷工。後到《朝日新聞》報社廣告部搞設計。受芥川龍之介和菊池寬影響,40歲時致力於小說創作。1954年以《一部『小倉日記』傳》獲芥川獎。早期作品以寫社會小人物為主,後轉向推理小說。代表作有《點與線》、《隔牆有眼》、《零的焦點》、《日本的黑霧》、《女人的代價》、《惡棍》、《砂器》、《謀殺情人的畫家》。不追求離奇驚險,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動機,揭示社會黑幕,有一定社會意義。由於其作品的獨特風格,1963年被推選為日本推理小說理事長,並譽為「推理小說的清張時代」。另著有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現代小說多部,多次獲各種文藝獎,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高木彬光(1920——)

本名誠一。日本著名小說家。青森市人。畢業於東京大學。1948年發表處女作《刺青殺人事件》,從此走上專業作家道路。1961年發表《破戒裁判》塑造了一個辯護律師的形象。又先後出版《檢查官霧島三郎》、《零的蜜月》、《白晝的死亡》、《誘拐》、《告密者》、《成吉思汗之謎》、《都市之狼》、《鬼面謀殺案》等。在法律題材上大大開拓推理小說的新領域,塑造了檢查官、法醫、警官的鮮明形象。作品以邏輯性強、文筆活潑、構思嚴密著稱。

仁木悅子(1928——)

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後遷居富山縣。4歲時得結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癱瘓,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勵下學習文化,以刻苦努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寫出推理小說《貓知道》。1957年獲江戶川亂步獎,後拍成電影。與一翻譯家結婚。之後又發表《林中小屋》、《殺人線路圖》、《有刺的樹》、《黑色緞帶》、《枯葉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風格爽朗、明快,構思精巧,可讀性強。以兄妹偵探著稱於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並以日本女小說家的風格影響了當時的讀者。

西村京太郎(1930——)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矢島喜八郎。畢業於都立電機工業高校。畢業後做過許多工作,如卡車司機、保安人員、保險公司職員、私人偵探等。1965年發表《天使的傷痕》引起注目,並從事專業寫作。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雷曼湖諜影》、《藍色特快上謀殺案》、《瘋狂之戀》、《約會中的陰謀》、《危險的撥號盤》等。塑造的人物各具個性,故事情節曲折緊張,懸念迭出不窮。筆下的偵探通常是無意涉及兇殺現場,於是成為破案主角。

森村誠一(1933——)

日本傑出的推理小說家。生於奇玉縣。青山學院英美文學專業畢業。曾在大飯店當服務員,這段生活對其誒後寫作生涯頗有影響。1969年以《摩天大廈的死角》獲江戶川亂步獎。辭掉飯店工作後,從事專業創作。在推理小說領域中,敢於揭露日本社會上層黑暗與腐敗。代表作《人性的證明》、《野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三部曲,注重挖掘犯罪者的精神世界,開拓了推理小說的身會深度;風格富有懸念,寫人物細膩入微。還發表紀實性小說《食人魔窟》,揭露了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用活人做細菌實驗之暴行,在當時震動很大。推理小說風靡日本,被評為最暢銷書作家之一。

夏樹靜子(193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出光靜子,另有筆名五十嵐靜子。生於東京。畢業於慶大英文系。學生時代就涉足推理小說創作,婚後一度中斷。1969年又活躍在推理小說舞台上。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代表作有《住宅的悲劇》、《天使不見了》、《變性者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案件的假象》等。人物栩栩如生,文風細膩入微;尤其擅長刻畫女性的心理活動,有很強的故事性與文學性,揭示了日本社會風氣的衰頹。

赤川次郎(194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1948年生於靜崗縣。少年時喜愛讀書,由好讀書而走上文學道路。曾先後獲日本大眾推理小說獎和角川文學獎。1984年日本評選出20本暢銷書,赤川次郎的小說佔7部。《偵探物語》、《愛情物語》、《少女的故事》、被編成電影,深受日本青年讀者的歡迎。其觀察敏銳,善於捕捉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准確把握當代日本青年人的復雜心理,文風明快開朗,懸念迭起。被譽為日本80年代暢銷書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推理小說家的後起之秀。

三島由紀夫

三島由紀夫(1925~1970) 日本作家。本名平岡公威。官僚家庭出身。6歲起在學習院受教育長達13年之久。在校期間,思想上受日本浪漫派的影響,同時開始用現在的筆名發表習作。1944年考入東京大學法學部,1946年經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薦,發表短篇小說《煙草》,從此正式進入文壇。1947年大學畢業後考取高等文官,分配到大藏省(財政部)銀行局任職,8個月後辭職,成為專業作家。1949年發表《虛偽的告白》,奠定了作家地位。在他進入文壇的20年中,總共寫了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300多篇,僅新潮社一家就出版了他的全集36卷。戲曲集《近代能樂》(1956)曾在一些國家公演,受到歡迎,他生前曾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三島由紀夫的文學活動,大致以6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表現出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前期主要受20世紀初法國作家雷蒙·拉迪凱(1903一1923)和19世紀英國作家王爾德(1854~1900)的影響,大多描寫青年男女的性苦悶和浪漫的愛情故事,以不少筆墨刻畫變態心理和風流韻事。代表作有《虛假的告白》(1949)、《潮騷》(1954)、《志賀寺上人之戀》(1954)、《金閣寺》(1956)等。

1970年11月,三島由紀夫煽動軍隊組織武裝政變失敗,切腹自殺。他是一個在政治思想上謬誤多端、在藝術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復雜人物。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出生在愛媛縣森林中的一個小山村,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文科,熱中於閱讀薩特、加繆、福克納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於1957年5月發表《奇妙的工作》。在這一年裡,大江還相繼發表了習作《死者的奢華》、《人羊》和《他人的腳》等短篇小說。自此,大江作為學生作家開始嶄露頭角,1958年又發表了《飼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說,其中《飼育》獲得第39屆芥川獎,使得這位學生作家被視為文學新時期的象徵和代表;而稍後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摘嫩菜打孩子》,則更是決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學旗手的位置上。1959年3月,大江從東京大學法文專業畢業,同年,作者接連發表了長篇小說《我們的時代》和隨筆《我們的性的世界》等作品,開始從性意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試圖表現都市青年封閉的內心世界。
對於大江健三郎的創作生涯來說,1963年是個非常重要的年頭。在這一年裡,他的長子大江光出世了。原本這應該是一樁喜事,卻給這位28歲的青年作家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嬰兒的頭蓋骨先天缺損,腦組織外溢,雖然治療免於夭折,卻留下了無法治癒的後遺症。也是在這一年的夏天,大江健三郎還去廣島參加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的有關調查,走訪了許多爆炸中的倖存者,可以認為,這兩件都與死亡相連接的事給這位作家帶來了難以言喻的苦惱和極為強烈的震撼,使他把小的「死」(殘疾病兒大江光的死的威脅)與大的「死」(全人類所面臨的核武器爆炸的死的威脅)聯系在一起,認為死亡的危險正經常性地顯露出來。這種思考又使得作者在生活中不得不時時意識到死亡,並且將這種生活態度自覺不自覺地與文學創作結合起來,發表了《個人的體驗》(1964)和《核時代的森林隱遁者》(1968)等一系列以殘疾人和核問題為主要題材的作品,具有較濃厚的人道主義傾向。就其文藝特色而言,在更成熟地借鑒西方現代派文學技巧的同時,充分運用日本文學傳統中的想像,把現實與虛構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還有《日常生活的冒險》(1964)、《洪水淹沒我的靈魂》(1968)等長篇小說。此外,大江在隨筆和文學評論領域也非常活躍,著有《廣島日記》(1965)、《作為同時代的人》(1973)和《小說方法》(1978)等作品和文論。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現、當代小說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郁伴其一生,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等創辦《文藝時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其他作品還有《淺草紅團》(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鶴》(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勛章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在工作室自殺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C. 哪位大師給介紹幾本日本小說

不知道你是想看古代的還是近現代的,所以重點介紹近代的。
樋口一葉,我很喜歡,她的作品主要有《青梅竹馬》《十三夜》等。
自然主義的我不是很喜歡,但島崎藤村的作品還不錯。
森鷗外的《舞姬》;是一定要看的。
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心》、《三四郎》都是日本小說中的經典。
白樺派的話,志賀直哉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也是不可不看的。代表作是《羅生門》。
川端康成是我很喜歡的,《雪國》、《伊豆的舞女》、《古都》都很不錯。
谷崎潤一郎的《細雪》、《春琴抄》也很好。

古代中比較好的,就是紫氏部的《源氏物語》;無名氏的《平家物語》
近代比較好的,則是村上春樹,雖然《挪威的森林》是他的代表作,卻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部,個人是比較喜歡《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比較有村上feel。
安部公房的小說也是很好的。

D. 求日本短篇小說《潮霧》的中譯文

潮霧
有島武郎著 周作人譯

發酵於南洋,洗著本州的東海岸向北走去的黑潮,從津輕的岬端變了向,向東方流去,為樺太的冰所鎖閉的海水,變了寒冷沉重的一脈的水流,掠過根室釧路的海口,向西南奔突進去。這兩個潮流相撞的地方,便起濃霧。北人所稱的潮霧,便是這個了。
六月的某日,在傍晚時候,有一隻幾乎不大能稱為輪船的小小的輪船,出了室蘭往函館去。
他立在這船的甲板上。吹下來的西風的對面,是太陽沉沒的地方。駒岳隱在雲里,當然看不見了。便是禮文華嶺也很朦朧,幾乎疑是魔女頭發一般的繚亂的初夏之雲的一部。太陽用了光明之鞭。將聚集了將要咬住的雲打開,漸漸沉沒下去。受鞭的雲,浴著眩目的血潮,餘下的血潮,將嚇得引退的無數的鱗雲染成黃紅紫的顏色。
太陽也隨即疲倦了,自己身上也受著叢雲的血煙,變成燒爛了的洋銅模樣。在堅實的堆積著的雲之死骸的中間,因了臨終的苦悶,獨樂一般的軲轆軲轆的旋轉著沉沒下去。正如垂死的人之趨死,太陽亦趨於夜。他屏息凝視著。
太陽在瞬息間,少許不見了。在瞬息間,一半不見了。在瞬息間,全個不見了。海水蒼茫的一望是青碧。保持著微黃的緩和的呼吸,天空也傳遞海的嘆息。
這一瞬間,萬象絕聲了。黃昏乃是無聲。在那裡沒有叫喚的晝,也沒有微語的夜。臨終的可怕的沉默,管領了天與海。天與海成了沉默這事物了。
鍋爐的騷音呢?這樣的並不是音,更不是聲了。太陽永久的死了。再生的事未必有吧?他戰栗著這樣想。
回顧過來的方向,只有大黑島燈台的燈光,在彷彿聖者涅盤的光景之中,伶俐似的忽明忽滅。室蘭已經不見了。
這燈台的燈光也就從眼界中消失了。現在是夜了。側了耳朵聽著,飄然遠引的夜的微語,或從海上,或從空中,都可以聽到。什麼事都可以有,什麼事也都可以沒有的夜,似意志又似運命的夜,這夜將永久的捲住自己了吧,他這樣想,悚然的凝立在前樓(Forecastle)上,連時刻的過去也忘記了。正如在白晝,因時的進行而光明益增,在夜間,也因時的進行而黑暗益深。四周更沒有人氣了。船客們怎能在艙底里平安的睡著呢?因為今朝太陽上來了,明天太陽也將上來,有誰能夠保證。剛才看見太陽的沉沒的人,便是見了太陽之死了。雖是這樣。他們卻坦然。他們究竟將自己的運命託付於什麼么呢?於神么,於佛么,於無知么?他們以為明天早晨這船是一定到函館的吧。連想都未必想,卻比神們還要勇敢,安心著一樣的不作一聲的睡著。
他這樣的想,拂著為夜露所濕的肩頭,回顧船橋這方面。暗黑的中間,有一個不睡的人,立在那裡。這是船長。那人移動他受了夜的渲染的朦朧的姿態,仰天運用著六分儀。他被牽引了也仰視天空。使人想到永遠的那樣的高,又覺得逼近眉宇的那樣的低的夜的天空上,無數的星放著磷光,遼遠的擴張著。
他又想起來了。在大海中心漂流的小舟,由那些幾千萬哩外的星引導前進。人類之力將這卑賤的勞役吩咐給星了。船長自信能以一個六分儀使役星辰。於是對於幾百,至少也是幾十生命的責任,輕輕的擱在他肩上。所有的船客完全信賴那宿在船長頭里的數千年的人智的積蓄,並不抱些許的疑慮。人類信賴自己的智識,這是人類的誇耀。對於這個表示躊躇的我,正可以說是憂懼的懦夫了。
每半點鍾,寂寞的鍾聲發響,若乾的時光又過去了。似乎船已經駛進暖潮了。他不堪這無風的苦熱,從船首走往船尾。他便倚了在那裡的手舵,立著觀看。拂拂的涼風掠了耳朵過去。他細了眼,受這風涼的撫弄。
這樣的,若乾的時光過去了。
突然他覺得臉上寒冷了,從以前的假寐里醒了轉來。風習習的從東方來,拂著船尾,向船首吹去。他全身冷透了,幾乎至於顫抖。抬眼看時,東方的天空,即在眼前張了幕一般,為漆黑的東西所遮掩。在那邊彷彿海面忽然的高了,更沒有一顆星發光。那黑的東西刻刻增高,漸漸的近前。現在轉了東風,潮霧襲來了,他這樣覺到了的時候,那本來黑色的東西,成了彷彿黑珍珠的銀灰色,閃閃發光,逼近在大約二三町(注一)的距離,與海相接的部分,正如被風所吹的幕的下裾似的飄著,惡夢般的凄厲的走進前來。漸漸近來了。突然的一塊吹斷的濃霧,裹住了他。他的眼昏了。但是這個便向船首飛去了。接連著第二塊來了,也隨即飛去。第三第四也過去了,但更沒有計算的工夫,他終於被包裹在噎人的寒冷的白色之中了。眼前圓圓的開展著的海,漸漸將圓周縮小,末後便在當面一尺之前也望不見了。他張皇著用手摸索,捏住手舵,包著的帆布已經濕透,十分緊漲。桅頂掛著的燈,漸漸陰暗,變成若有若無的一點圓光了。
(注一)一町為三百六十尺
他望著船長的所在的地方。他想求助於宿在他頭里的幾千年間的人智的積蓄。然而一塊的霧不是已將幾千年的人們的努力同塵土一般都踏壞了么?此刻連姿態都看不見了的船長,大約也心裡著急,茫然的在船橋上面,草藳人一樣的立著吧。
暫時之間船仍如沒事一般向前進行。但是不到十分鍾,便變了徐行了。突然的劈開了這不可思議的灰色的暗黑,報時的鍾聲接連的發響了。鎖閉在任意渦卷過去的濃霧里,這鍾聲很陰沉的寂寞的響。
船這樣的警戒著,又前進了十分鍾左右,他不再覺得腳下的翻車(Propeller)的震動了。船足既停的船體,同時彷彿茶道(注二)的第三口時候的茶碗模樣,很不愉快的搖盪,隨即停止,只跟著波浪漂流下去了。
(注二)照古法點茶,儀式甚繁,飲第三口時,旋轉茶碗飲盡,故雲。
他的心臟砰的一跳,汽笛突然叫了起來,這正如牽到屠所去的牛的吼聲似的汽笛。低下去,又吼起來,低下去,又吼起來;吼叫停止,蕭寂的鍾聲接連的發響。
他的肺臟里,覺得似乎灌進了許多水氣去,比空氣更其多。他實在噎了,而且咳嗽。水滴從頭發傳到領里,耳鼻同冰一樣的冷了。太陽不會再生了,他這樣想的豫覺,竟是很可悲的證實來了。他覺得若幹人的男女都群盲一般摸索著走近前來,感到說不出的悲哀,心裡這樣想。
汽笛將船里的人叫醒了。於是被叫醒了的人都爬上甲板來了。
在鍾聲和汽笛聲的隙間所有的船客的哀嘆與愁訴的聲音,彷彿水泡的破裂一樣,都聽到了。
潮霧從東邊的天空吹來。他所乘的船,不過是沉在霧之大河的水底的一片病葉罷了。船客已經達於極度的不安了。(船)比箭還快的流過去,濃霧的盡頭不知道何時才來。瘋狂似的啜泣,很凄慘的從女人與小孩中間,發了出來。送葬似的寂寞的鍾聲,接連的響。彷彿有不使一切的人都醉了便不肯干休的樣子,船停著只是傾側動搖。
在他的心裡,只有在為死所捕的人們才有的一種凄厲的斷念漸漸的起來了。
這時候,正如奇跡一般,風變了方向了,向西走著的霧似乎止步了,暫時像是向後退去;頃刻中,人人的眼睛都微微的回復了視力。天空朦朧的明亮,在人們的周圍,小小的世界逐漸擴張開去。遠而且高的微笑似的青空的一片,也可以望見了。這時候潮霧正如夢醒一樣,消滅得沒有一點蹤跡,比張皇的心更是張皇[的去了。]
霧晴了,夜也已經天亮了。蔚藍的海,蔚藍的天空,以及新的早晨的太陽。
然而在潮霧過去之後。看見宛如壓在船的右舷上的矗立的惠山的峭壁的時候,船員和船客都只有呀的一聲悚然的立著。在濃霧中漂流時,不知不覺的到了這樣的危地,便是船員也沒有覺察出。倘若這霧的放晴再遲五分鍾,倘若船不是有靈魂,自己出驚轉了方向,這惡魔似的峭壁必定已經將船咬碎了吧!
輪船在函館下了錨,船客很高興的喜笑著,望著岸邊,從舷梯走下去了。他們似乎已經完全忘卻了曾經遇見什麼事,從容的張了眼,毫不為奇似的望著周圍。
他卻不能這樣。他彷彿是初見太陽似的仰視太陽,初見函館似的看著函館。新的世界又在他的前面展布開去了。於是他[眼裡]含淚了。

E.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近代作家嗎

芥川龍之介出生於1892年的東京,以寫短篇小說見長,雖然出版過的只有小說,但他對戲劇、俳句與詩歌也略有興趣。
大學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今東京大學)。畢業後多次參加夏目漱石每周四舉行的「木曜會」且非常受他的賞識,此後便在文壇出名,曾當過英文教師和記者。
經歷上世紀二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和身邊親戚朋友的不幸遭遇,他於1927年在書房中寫下《續·西方之人》後,服過量安眠葯自殺。

F. 日本近代文人伊藤左千夫代表了怎樣的浪漫主義風格

伊藤左千夫(1864~1913),本名伊藤幸次郎,進入歌壇後,改號春園,名左千夫。日本近代短歌創作的巨匠,也是日本著名小說家。他的代表作《野菊之墓》面世後,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被文學評論界放在了與川端康成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同樣高的位置,並將稱之為「日本純愛小說的開山之作」。
1864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九十九里町成東町。他寫的小說多為自傳體小說。1906年發表《野菊之墓》,一舉成名。

行文風格
伊藤左千夫與眾不同的鄉村生活體驗,和濃郁的漢學文化的熏陶為他帶來了獨特的心靈感觸,也賦予了他的作品如詩般的田園牧歌式的柔美情懷,無不滲透著他對淳樸生活的品悟,在其很多作品中滲透著他濃郁的思鄉情結。
他的作品中所談及的是蘊含在生活之中一分一毫的細節,卻不顯冗雜,象徵著細膩、易碎、傷感、靈動的靈魂,像是清泉之下流溢多彩的生命,平靜之下是豐富多變的內心體驗,常為一葉一花,月盈月虧而感傷或是欣喜。
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劇烈的情感變化,只不過是一些小事,微細卻不零碎,情感的脈絡在其筆下纖毫畢現。

3個人作品
伊藤左千夫一生共創作了近三十篇中短篇小說,根據山本英吉的分類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四類:一是以故鄉千葉縣的農村田園生活為背景的自傳式作品;二是取材於自己東京生活片斷的作品;三雖不是自身親身經歷,但也是親眼目睹、帶有自然主義色彩的作品;四是從《萬葉集》中取材的歷史題材的作品。[3]
其中《野菊之墓》《鄰居家的新娘》《春潮》屬於第一類;
而《奈奈子》、《水災雜記》等屬第二類;
而《老獸醫》則屬於第三類。
以上三類作品就是左千夫創作中最為傑出的部分。
其餘的作品還有:
1. 市川的桃花
2. 河口湖
3.水籠
4. 紅黃録
5. 古代之少女
6. 水害雑録
7. 守の家
8. 竹の里人一
9. 茶の湯の手帳
10. 隣の嫁
11. 落穂
12. 新萬葉物語
13.告げ人
14. 浜菊
15.廃
16. 侄子
17.萬葉集新釈
18. 八幡の森
19.分家
20.分家01 (前篇)
21.分家02 (後篇)
22.分家続篇

G. 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品中比較有爭議的短篇小說是《提示:作品有冒頭文》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H. 有哪些好看的冷門的小說

近年來,IP的火爆程度眾所周知,暢銷書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而有些書,天生不是用來討好大眾的,但卻在作者的筆力之下,自成絢爛世界。翻開這些冷門作品,或許你能感受到滾燙的思想,在地底三千尺,迎來一場游園驚夢。


今天,精讀君就為大家推薦9本冷門又好看的小說,拯救書荒期的你。


一、國內小說


本書看點:

◎小說講述的是一群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年齡各異的人們,懷著各自的苦惱和疑惑踏上了印度之旅。

◎作者遠藤周作,《深河》成為一部在眾聲喧嘩的現代性語境中富有多義性、包容性的集大成之作。

◎一位神甫背著一位異教徒,去完成一位異教徒的心願,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震撼的呢?——李家同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I. 求日本近代著名短篇小說作家,主要有哪幾位啊

星新一 德富蘆花 江國香織 江口渙...抱歉我只能找到這點了(PS:樓下的你好像打錯了,不是『新星一』)

熱點內容
游戲人生小說9e 發布:2025-07-04 13:18:43 瀏覽:585
總裁在上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7-04 13:17:46 瀏覽:192
女攻視角重生gl小說文 發布:2025-07-04 13:14:09 瀏覽:71
重生之都市修神小說 發布:2025-07-04 13:08:20 瀏覽:184
夏肆周桃小說免費觀看 發布:2025-07-04 13:05:49 瀏覽:766
靜讀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13:02:38 瀏覽:962
女主蘇曦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13:01:40 瀏覽:280
愛愛多的小說總裁 發布:2025-07-04 12:34:10 瀏覽:105
男女主發展超快的小說甜甜的短篇 發布:2025-07-04 12:32:14 瀏覽:67
此情無處訴相思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4 12:30:56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