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散人短篇小說
㈠ 幻劍靈旗的作品點評
解脫塵絲仗他幻劍
擎開世網奉我靈旗
浮沉道力未能堅,世網攫人只自憐。 誰解古今都是幻,大槐南畔且流連。
——胡大川幻想詩之一
以胡大川幻想詩為開篇,加上一段帶有古龍風格的文字
他是誰?
有人說他是天下第一劍客,有人說他只配名列第三。
齊勒銘就是齊勒銘;天下只有一個齊勒銘,用不著替他加上任何銜頭。這名字的本身就有令人眩目的光輝,只說這三個字已經足夠。
這女人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情人?
都是,都不是。他與她有夫妻之實,卻無夫妻之名;他們曾經患難扶持,不能說是「逢場作戲」,但他心裡愛的還是他的前妻。 這就構成了《幻劍靈旗》的開篇,羽生先生在《幻劍靈旗》一書中繼續他武俠創作生涯後期的探索。根據私家偵探等朋友考證的資料,《劍網塵絲》和《幻劍靈旗》在連載時本為一部小說《劍網塵絲》,至初版時才分為兩部小說出版。從故事的完整性看,作為一部書似乎更為合理一點,因為《劍網塵絲》的故事並不完整,留下了許多未了的懸念及謎團,人生、情感、道路千絲百結,未被解開,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一部小說是不完整的,但是出版時還是作兩部書出版,究竟是出自羽生先生的想法還是出版社的意思目前不得而知,只能留待以後有心人如私家偵探或其他朋友進行考證。同時個人感覺作為兩部書出版也還是有其合理性。如葯師丹楓所提的「覺得劍網像金庸,幻劍則像古龍」的看法著眼於小說前後表現妯來的風格差異,而將其分為兩部小說也言之成理,個人一直認為羽生先生對後期小說的創作應該是付出心力的,如果說此前是在傳統武俠吸取養分的話,那麼後期的武俠創作也大膽借鑒同時期著名作家的創作手法,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的風格多變是不足為奇的。個人另有一個想法是根據小說的第一主角變換而將連載的小說一分為二,感覺中《劍網塵絲》的主角從衛天元至楚天舒,再到齊勒銘,很難確定誰是第一主角,然齊勒銘之後,小說的重心無可爭議地轉到了上官飛鳳身上,可以說後半部分小說基本是圍繞著上官飛鳳開展的,放在連載的《劍網》中,上官飛鳳或許難以稱得上第一主角,但是在獨立成篇的《幻劍靈旗》中,上官飛鳳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或許本部小說也命名《幻劍靈旗》,正是為了突出上官飛鳳在書中的地位,書中的主線正是圍繞她為取得衛天元的愛情所運用的手段,已一已之力主導並最終結束衛天元、楚天舒、姜雪君、齊漱玉和她自己那一局愛情的殘棋。從這個意義上看,或許作為兩部獨立的小說更為合理一點。
花落水流幾番離合絲連藕斷難說恩仇 《劍網塵絲》已齊勒銘被穆娟娟捏碎琵琶骨而結束,穆娟娟深愛著齊勒銘,她的一生可說是為他而生,失去齊勒銘更甚於失去自己的生命,最快樂的莫過於同心愛的人廝守終生,她最大的恐懼是齊勒銘離她而去,為此她採取了最為激烈的手段捏碎了齊勒銘的琵琶骨,讓他終生無法離開她。她對未來的憧憬是「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我一生一世服侍你,你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安安樂樂過下輩子,這不勝於你在江湖流浪,時刻都得提心吊膽過日子嗎」,只要能夠服侍齊勒銘,就是她最大的滿足。然而人在江湖,豈能輕易讓你抽身而退,而另覓世外桃源。尤其是齊勒銘這般處在巔峰的人物,更需在這無盡的江湖路上走下去。而對於江湖人來說,失去武功等如失去了一切,從絕對的強者淪為任人宰割的弱者之痛苦是任何人所難以承受的。穆娟娟好夢未醒之時,足跡尚未踏出北京城,齊勒銘的仇家已至,名震江湖的武林五老向劉勒銘揮起復仇的劍,華山派將齊列為殺害前任掌門的頭號嫌疑人,穆娟娟萬沒想到,她不惜一切代價已留住愛人的做法竟將兩人推上不歸路,那一刻她的心中應是充滿著悔恨,身在江湖卻不曾讀懂江湖的殘酷,只能憑著那一份同生同死的心,陪伴齊勒銘共度患難。而這時,失去武功的齊勒銘不改的是那一份狂傲,越是生死關頭越是表現出他那獨特的個性,他曾是天下第一高手之子,他也曾是闖下滔天大禍的叛逆者;他曾是武功天下第一,如今卻品味著武功盡失的痛苦;他有著深愛的人,也有著愛他的人,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即便失去生命又如何。何況失去武功的痛苦已使他意氣消沉,面對死亡的來臨,他顯得多麼鎮定然又讓人感受到一份凄涼。然戲劇性的是,穆娟娟廢了他的武功倒令他與武當五老的那一場過節得以化解,這倒也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話,而穆娟娟與他同生共死的決心使他從那份不得不的無奈中走出來,真正認識到穆娟娟才是他的真愛,而後上官飛鳳又讓他恢復了武功,重新成為「天下第一」,經歷了一場從死到生的涅槃,齊勒銘的故事至此方到一段落。此後再次出現的齊勒銘已成為大俠,是領了上官飛鳳的一份情?是從予然一身走向組成家庭?這時的齊勒銘已無法輕松,或許這正是羽生先生所堅守的理念,少年的輕狂總要走向成熟,這才是人生正確的道路。但這種轉變無疑使齊勒銘失去那份叛逆的神采,很多人或許會感到失望。然齊勒銘始終非平凡之人,他將楚天舒自己走完那一局愛情的殘棋,讓他在愛情及婚姻面前再作一次選擇,相比於《劍網》中他為了女兒愛情而放過楚天舒所表現出的幼稚,這種做法更表現出他人生的轉變所帶來的那一份成熟,為的是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公平」,或許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他,然在他身上註定會有不平凡的一面。
難解的一局殘棋 衛天元、楚天舒、姜雪君、齊漱玉和上官飛鳳五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構成了《劍網》、《幻劍》的情感主線,衛天元和姜雪君彼此相愛,齊漱玉則愛著衛天元,楚天舒內心對姜雪君也頗為傾慕,而齊漱玉與楚天舒彼此之間又有著極深的好感,四人之間形成了難以解開的情感糾纏,然這一切卻因上官飛鳳的加入變得更為錯綜復雜,卻也因上官飛鳳加劇了這一局情感殘局的變化,而上官飛鳳在此間更起了主導的作用。與穆娟娟一樣,為得到衛天元的愛,上官飛鳳用盡一切手段,讓深愛著衛天元的姜雪君和齊漱玉先後離開了衛天元。齊漱玉深愛著衛天元,而齊漱玉本身又是衛天元的師妹,齊燕然也有意將齊漱玉許配給衛天元,但是衛天元心中並不愛著齊漱玉,上官飛鳳利用楚天舒與齊漱玉彼此之間的好感,在楚天舒和齊漱玉雙雙受傷之機,救了他們,又安排他們相互照料,互相療傷解毒,將他們之間的深深好感轉化為濃濃愛意,從而減少了一個潛在的對手。 然齊漱玉的問題容易解決,因為衛天元內心深處並不愛著齊漱玉,而姜雪君同衛天元卻是彼此相愛,要使姜雪君離開衛天元無疑困難得多。比起穆娟娟利用齊漱銘的妒忌之心使齊勒銘離家出走,而上官飛鳳則顯得更為高明,她借幫助姜雪君報仇之機,與姜達成某種協議,而後巧妙地安排了姜雪君的假死,以絕衛天元之念。在衛天元陷入悲傷、痛苦之際甚至痛不欲生之際,百般柔情、萬般關懷,悉心照料以喚起衛天元的生機,也使衛天元由感激到愛上她。而後種種不利他們的謠言一方面激起了衛天元叛逆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激起了衛天元的內疚之心,而主動向她求婚。 在得到衛天元的求婚後,上官飛鳳又同丁勃、楚勁松安排了姜雪君靈堂的一場戲,將齊漱玉也拉進戲中,衛天元靈前的一番哭訴徹底斷絕了齊漱玉對衛天元殘存的一點愛,而安排仇家上門尋仇既驗證了衛天元對她的愛,又堅定了衛天元愛她之心,在戲的過程中清廷侍衛和華山派的上門尋仇差點搞砸了這場戲,她又於談笑間收拾了殘局,至此她終於獲得了衛天元的真愛。 自上官飛鳳加入這局殘局後,就以一已之力主宰著這局殘局,其他人都是被命運推著走,只有她是主動的,始終掌控著局勢的發展,與穆娟娟最激烈的手段相比,她無疑要高明得多;厲勝男為了得到金世遺的愛,又何嘗不是費盡心機,用盡手段甚至於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然比起上官飛鳳的從容布控,巧妙安排,厲勝男若是有知,當為之汗顏。厲勝男種種激烈的手段包括自殘雖留住金世遺,卻使金世遺對她這份愛感到恐懼、感到厭惡而與潛意識中加以拒絕;而上官飛鳳費盡心思安排的百般柔情卻使衛天元主動地靠攏、依賴,最後主動地表白對她的愛。即便最後姜雪君再次的出現,此時衛天元的心中已感到難以自處,難以回答究竟愛誰多一點,即便最終知道上官飛鳳安排的一切,衛天元此時已離不開她,而主動地與她一起。上官飛鳳為愛情所做的一切最終得到徹底的成功。 厲勝男、穆娟娟和上官飛鳳都是為了愛不惜一切手段,體現了對愛追求的自主性,此中表現出來的那種獨特的思想與藝術價值無疑足以打動人。但是「愛」究竟是否能夠壓倒一切,在追求自己的愛中是否能夠以別人的傷害為代價?這於羽生先生在其武俠創作生涯中,始終堅持著「不可以」的原則。厲勝男終於得到了金世遺的愛,然這是以她的生命為代價,這也是她在追求愛的過程中「不顧一切」所造成的惡果,假若厲勝男不死又當如何?這個結果羽生先生也給出了答案,那隻能是金世遺求得解葯之後自殺,兩人之間必將有一人喪失生命,而且金世遺也將永遠無法明白對內心中對厲勝男的那一份愛,所以結果只會是厲勝男帶著幾許滿足離開人世,這就是那種不顧一切,不惜傷害他人而得到「愛」所付出的代價。同樣,上官飛鳳在得到衛天元的那份愛後,內心深處卻是時時充滿不安,笑意中帶著幾分勉強,恐懼著衛天元得知真相會如何,畢竟這是以姜雪君的傷害為代價的。當衛天元再次與姜雪君相遇時,她只能悄然離去,她的內心缺乏直面兩人的自信。所幸的是姜雪君最終看破紅塵,退出了棋局,而一番苦心也使衛天元對她有著一份深深的愛意,加之她除了追求愛情的道路上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外,其它方面都無愧是一名「俠女」,她最終還是和衛天元走到一起。而楚天舒和齊漱玉經歷了重重考驗,終於也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此間有上官飛鳳的安排,但也不排除兩人性格中的相互吸引,最終成就的兩對姻緣也是美滿的,只是當募地想起姜雪君時,想來誰都會有有幾分嘆息、唏噓和歉疚。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一直喜歡姜白石這首詞,二十四橋旁,見證了當年的一個愛情故事。《幻劍靈旗》的愛情故事寫得甚為出色,羽生先生在創作時應該是傾注了心力,投入了真情。那一局愛情殘局寫得撲朔迷離,而這一段愛情故事卻徒令人感嘆萬分。 瑤光道:「我平生最痛恨的是寡情薄義的男子!」 玉虛子則接下去說道:「我最痛心的是有情人不能成為眷屬,有情卻被錯當作無情!」 品讀武當長老玉虛子和華山派長老瑤光散人當年那一段愛情故事,初次相會和最後一次相會都是在二十四橋旁,二十四橋見證了他們愛意的初生到愛情的破裂,而這一切只緣於「誤解」。 一直對玉虛子這位武當五老之一抱有很深的好感,雖為正派武當五老之一,卻沒有某些名門正派長老的迂腐,不近人情,其個性格充滿著飛揚豁達、不拘小節又關愛後輩,即如驕傲自矜、目無餘子的齊勒銘也認為武當五老中只有玉虛子能和他成為朋友,盡管他們之間有過毀容之恨,二十年前有名的美男子。如今在他的臉上,卻好像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車軌一般,有十幾道傷痕!這予這一位風流倜儻、才情過人的武林才子而言,所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然玉虛子對齊勒銘之恨主要是為本門聲譽著想而少有個人仇恨,在華山派尋仇之際,更積極為齊勒銘分辯,這份胸襟,委實也讓人欽佩。相形之下,搖光散人未免遜色了些。 還是回到這一段愛情故事,出身名門、文才武功樣樣出色而又風流自命的玉虛子行走江湖中愛上了比他更驕傲、同樣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從此對往事深自懺悔,彼此間也相愛了,二十四橋見證了他們的相愛,這本是美好的愛情故事,卻埋葬於雙方的種種誤解,也有家族的壓力,因為家庭早以為他訂了親。玉虛子無疑是勇敢地爭取愛情,為此他付出父子關系破裂,父親更是一氣之下重病早逝,然而種種的事搖光散人卻並不知曉,知之卻是玉虛子在妓院爭風吃醋打架的事,從此更是心灰意冷。搖光散人無疑也是愛著玉虛子的,離開他卻盼著他有朝一日上華山來找她,為此她在華山上等了玉虛子五年。然造化弄人,玉虛子卻因與齊勒銘比劍中慘遭毀容,從此避開搖光散人,深怕她見到他遭到毀容後的面目,搖光散人痛恨玉虛子的寡情薄義,玉虛子更痛心有情被當作無情,搖光散人痛恨世間一切無情男子,而玉虛子卻不忍見上一代的悲劇重演,為了不再讓悲劇重演,玉虛子終向搖光散人敞開了心扉,原來二十年來的痛苦創傷竟緣於誤解,而這又都是緣自雙方的驕傲,假若早些為此,何致於二十年老死不相往來。這個心結的解開,同樣也救了楚天舒、齊漱玉一命,同時也讓兩人的愛情再次經歷了一次考驗,更加堅定了對方在自已心中的地位,楚天舒和齊漱玉應該是最早走出那一局殘棋的人。其實青鸞這個人物真的很可愛,清純溫婉、楚楚動人,更懷著一顆善良之心對待世人,有點相似於《笑傲江湖》的儀琳,如果讓楚天舒早些遇上她,未嘗不會愛上她。楚天舒文彩風流,一如當年的玉虛子,也讓救他的青鸞動了真情,懷著憧憬之心向師傅要求還俗,在得知楚天舒心中已有齊漱玉,美夢破滅之時,她卻依然是那麼平靜地接受,而當楚天舒、齊漱玉受傷之際,為救治他們,她更是向師傅苦苦哀求。同是正面人物,上官飛鳳為了得到愛是用盡了心機,青鸞為了愛卻是只要愛人過得好,一個「愛」字產生了萬般情感,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誰高誰下,那是見仁見智了。與儀琳不同,青鸞最後嫁給了鮑令輝,從《劍網》一開始就出現的一個重要的配角,羽生先生對這位人物未展開筆墨,但是既得玉虛子青徠收入門下,應該還是不錯的,羽生先生的善良願望又一次地表現於書中。而玉虛子和搖光散人在相隔二十年後,也終於走到一起,但經霜的秋菊,豈不更可以傲視春花?一切正應著西湖邊的那對對聯: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 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自作孳,不可活
穆欣欣則凄然笑道:「是啊:他對我和對你都說過同樣的話,希望從今之後,永遠也不和我們分開的。我們三個,都是罪孽深重的人,所以我也覺得應該完成他的心願,這樣的結局,的確是最好也不過了!」 她保持那凄涼而又帶著快意的笑容,看白駝山主和金狐相繼倒下,最後她也倒下去了。 待穆娟娟找到這間密室之時,發現的只是三具屍體了。 善、惡、愛、憎、情、孽、恩、怨,都已同歸於盡! 再看又一段愛情故事,白駝山主、穆欣欣、穆好好三人終於死在一起,永遠不分開,一段三十多年的孳情也終於了結。俠客也好、魔頭也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穆欣欣和穆好好的姑侄先後愛上了白駝山主宇文雷,將自己的一切都奉於宇文雷,而愛情往往是獨占性,至親如姑侄也都成了仇人,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遺憾的是,宇文雷一生中根本沒有愛過誰,種種甜言蜜語只是為了自己。他利用穆欣欣取得宇文博的歡心,而確立了自己繼承人的地位,而後盡管穆欣欣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他卻不聞不問。而利用穆好好助他爭霸武林,然危難關頭也棄之不理。中毒之際,宇文雷在個愛她之人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為的是自己的活命,為了自己的活命,甚至不惜親手殺死愛他、幫他的人,一代梟雄,已然喪失了人性,讓人鄙薄之而為穆氏姑侄而不值,盡管她們都是作惡累累,沾滿血腥,然兩人在愛情面前儼然也是受害者,最終三人都死在一起,這樁三十年的孳情終於伴隨了結。
白駝山 《劍網》中設定的種種謎團在本書中終一一解開,原來這一切都離不開幕後的黑手白駝山的操縱。縱觀羽生先生35部小說,感覺白駝山應該是除朝廷大內外組織最嚴密、實力最強的反面陣營。喬北溟、孟神通縱武功絕世,然他們更多的是憑著自身絕頂的武功橫行於世,其陣營多是臨時聚攏的高手,武功雖高卻是烏合之眾,且喬北溟、孟神通本身除了稱霸武林似沒有更高的政治追求,至於其他幫派如六合幫則更不用說了,多是為朝廷所用。相比之下,更顯得出白駝山的與眾不同。白駝山與清廷的關系並不是簡單的投靠與收買的關系,而體現為相互利用。清廷利用白駝山鏟除反清義士,而白駝山則是利用清廷推銷毒品「神仙丸」牟取暴利更控制上癮的武林人士從而達到最終的政治目的。而白駝山更是通過神仙丸控制了御林軍統領穆志遙為其所用,更顯出白駝山的與眾不同。 白駝山主要的行動是挑動齊勒銘離家,或許齊勒銘之後的一些惡事系白駝山所為也不得而知,從而削弱正派力量。假手徐中嶽偽君子的身份,危害武林,慕容垂假冒翦大先生挑起武林風波,司空照謀害華山派掌門並與華山派叛徒陰謀篡奪華山派,與清廷聯手一再要置衛天元於死地,而後是挑動上官雲龍與齊燕然決斗而兩敗俱傷,鼓動西域十三家叛亂,而達到獨霸西域,種種部署、種種陰謀莫不是計劃周詳、謀定而後動,顯然是喬北溟、孟神通喜歡憑一已之力挑戰武林所不能相比的。而宇文雷、司空照、慕容垂、穆好好、南宮旭、武鷹揚均是絕頂高手,其整體實力之強,可說是一時無兩。遺憾是邪終不勝正,種種陰謀被上官飛鳳所揭穿,在齊勒銘、衛天元、楚天舒的聯手打擊下,終於灰飛煙滅,這也是小說結局的必然選擇。 幻劍非劍 星宿海上,當世兩大高手上官雲龍與齊燕然一場決戰。幻劍對重劍,決戰中上官雲龍在劍術的造詣應該是高出齊燕然一籌的。齊燕然、齊勒銘父子也於當世劍術名家中推崇上官雲龍的幻劍。在此也看出羽生先生在後期的創作中對武學尤其是劍術還是作了一番新的探索嘗試。中期的羽生先生於劍術一道推崇的是「重、拙、大」的境界,而本作中,得「重劍」精髓的齊燕然顯然在劍法上不及上官雲龍的幻劍,因幻劍非劍,「非劍」的境界似乎高出「重劍」,強調的是萬物皆可為劍,存乎一心,故為齊家父子所不及。而上官飛鳳用冰劍擊敗了叔梁紇和熊抱石,及帶病的最後一擊無不體現了這種境界。羽生先生於本作中對「劍」的理解似乎又更深了一層。
本書的許多人物、情節的刻劃都頗見功力,如楚勁松的大俠風范、天梧子的失足墮落,蓋覆天的利慾熏心、翦大先生、翦二先生的兄弟之情齊燕然與丁勃的深厚情誼,還有如趙青眉、徐錦瑤、凌玉燕、郭仲強、申公達等配角人物雖然著墨不多,但基本也都勾勒出各自的形象性格,於此就不一一詳述。
㈡ 段譽的母親的道號是什麼
原名刀白鳳,擺夷女子,道號玉虛散人,改拂塵為兵器
㈢ 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母親叫什麼
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母親叫~!刀白鳳 道號玉虛散人
㈣ 姜尚身為玉虛二代弟子,怎麼連三代弟子聞仲都打不過
從輩分上講,姜子牙確實要比聞太師高。
這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強者”未必就是“勝者”。獅子、老虎哪一個不比人厲害?但人類知曉自身的弱小,所以我們更習慣運用智慧,而不是蠻力。
聞仲是一位強者,但卻不是一位智者,這是他失敗的原因。而姜子牙是一位智者,他懂得順應天命,懂得運用他人的力量去打敗自己不可能戰勝的敵人,所以姜子牙笑到了最後。
㈤ 玉虛仙宮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玉虛仙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離難孤雛 異鄉受凌
玉虛仙宮最新章節TXT----- 「月落烏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姑蘇」,自古均為吳國所屬,至隋代始稱「蘇州」亦名「姑蘇」。
「蘇州」位於水鄉澤國之地,全城便建於密集河道之上,城內港道縱橫,拱橋處處不下四百餘座,其中最有名的乃是橫跨「據台湖」及運河(通濟渠)之上的「寶帶橋」。
「寶帶橋」南岸,有數條交叉縱橫的大街,查報茶肆鱗格而立,青樓大院重是集歌響徹不絕於耳,達官貴人萬金商賈川流不息,軒車駿馬往來不斷,真乃顯現繁華興盛的富足景象,決非中原城邑的戰亂之象。
而橋北之地則是行人稀少百商稀落的尋常住家,絕多住戶皆過橋為販,或是身為店伙、苦力,也有部分擺舟為生,十之八九皆依靠勞力為生。
「他媽的,你這小化子又來了?快滾!」
一聲怒斥聲突然打破了冷清街道的寧靜,又聽另有一人也不悅的說道:「唉!
小化子,你們還是過橋乞討吧!任那一家的殘餚剩飯也都比我們豐……
㈥ 玉虛仙宮是誰的武俠小說
玉虛仙宮好像是 桃花居士 的書吧
㈦ 段正淳有幾個女人
段正淳有6個女人。除了原配夫人刀白鳳,還有秦紅棉、甘寶寶、王夫人、康敏和阮星竹。
段正淳和刀白鳳十幾年的夫妻生活,卻沒有一男半女。這只能說明兩人雖然是夫妻,卻很少有夫妻之實。刀白鳳後來出家做了道姑,道號「玉虛散人」,常年居住在玉虛觀,她與段正淳在一起的日子就更是屈指可數了。
段正淳與秦紅棉有了女兒木婉清,也正因如此,秦紅棉在深山峽谷中將女兒養大,再也沒有和段正淳見過面。段正淳與甘寶寶有了女兒鍾靈,甘寶寶不得已嫁給了鍾萬仇,兩人也是沒有再見到過。段正淳與王夫人李青蘿有了女兒王語嫣,也是再也沒有見到過。
段正淳和阮星竹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阿朱「盈盈十六七年紀」,小女兒阿紫「只十五六歲」。阿朱和阿紫並不是雙胞胎,兩人相差了有一兩歲。這就說明,段正淳與阮星竹至少見了兩次面,這和其他女人很有點不同。
阮星竹生活在信陽西北小鏡湖方竹林,這是個常人很難找到的地方,但是,段正淳顯然是輕車熟路的。阮星竹人未出場聲先到,聲音嬌媚,最多二十一二歲年紀,沒想到卻是個三十五六歲的中年婦女了。
段正淳只要到中原,就必然會來到小鏡湖找阮星竹。他被「四大惡人」追趕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小鏡湖避難。因此,阮星竹這里,其實已經成了段正淳的第二個家,甚至比他在大理的家裡,還要逍遙快活。
而段正淳與其他的女子,都只有「一面之緣」,見過之後便沒有再相見。唯獨阮星竹,他們是多次見面的,因此也就有了人兩個女兒,阿朱和阿紫。所以,在段正淳的六個女人中,他最愛的應該就是阮星竹了。
而且阮星竹在這些女人的爭風吃醋中,是最被人忽視的一個。秦紅棉、甘寶寶、李青蘿、康敏都是別人嫉妒的對象,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唯獨阮星竹「被人遺忘了」。這說明她很會為人,不張揚。她與秦紅棉初次見面,很快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好得像一對親姐妹一般,阮星竹確實有一套。
㈧ 《玉虛首徒》最新txt全集下載
玉虛首徒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八章.鎮壓
卻說在九曲黃河陣中,元始天尊救出廣成子擊殺碧霄使得瓊霄悲痛之下憤然向元始天尊祭起混元金斗。
無論是玄門還是洪荒之中散流教派,門下弟子都需知道長幼有序,今日無論怎麼說元始天尊也是長輩。那碧霄向其出手已經是大逆不道,就是三霄師長通天教主在此見到門下弟子攻擊元始天尊也會將其處置。所以元始天尊無論出於何種願意擊殺碧霄都是說得過去。
但是三霄乃同源所處親姐妹,在親眼看到小妹身死,別說是瓊霄,就是雲霄也難以抑制心中悲憤。
那混元金斗在被瓊霄祭起後發出萬道金光向元始天尊罩下,一道道奇妙的漣漪自那金光之中隱隱散發而出。雖然這混元金斗乃雲霄所有,但也知曉其用法的瓊霄此時催動全身法力使得這件頂級先天靈寶幾乎發揮出全部威力。
截教通天教主收徒、教徒的確是良莠不齊,但門下親傳弟子也非尋常。這瓊霄以自己大羅金仙修為全力催動混元金斗,即便是剛剛斬屍的准聖也未必能躲得過去。可是,元始天尊這位三屍盡斬的混元聖人……
㈨ 刀白鳳的人物容貌
1、木婉清見這道姑年紀雖較段譽為大,但【容貌秀麗】,對段譽竟然如此親熱,而段譽伸右臂圍住了那道姑的腰,更是一臉的喜歡之狀,不由得醋意大盛,顧不得強敵在後,縱身過去,發掌便向那道姑迎面劈去,喝道:「你攬著他幹麼?快放開!」
2、雲中鶴初時見那道姑出來,【姿容美貌】,心中一喜:「今日運道來了,一箭雙雕,兩個娘兒一並擄了去。」待見那道姑拂麈一出手,便將木婉清攻勢凌厲的一掌輕輕化開,知道這道姑武功了得,便縱身上了馬鞍,靜觀其變,心道:「【兩個娘兒都美】,隨便搶到一個,也就罷了。」
3、木婉清見玉虛散人臉色變幻,顯是心中疑難,好生不易決斷。【午後日光斜照在她面頰之上,晶瑩華彩,雖已中年,芳姿不減】,心道:「【段郎的媽媽美得很啊,這模樣挺像是畫中的觀音菩薩】。」
4、玉虛散人伸左手去接木婉清手中的酒杯。燭光之下,木婉清見她【素手纖纖,晶瑩如玉】,手背上近腕處有些塊殷紅如血的紅記,不由得全身一震,顫聲道:「你……你的名字……可叫作刀白鳳?」
5、木婉清道:「是我師父。我師父叫我來殺兩個人。第一個便是你,她說你手上有一塊紅記,名叫刀白鳳,是擺夷女子,【相貌很美】,以軟鞭作兵刃。她沒……沒說你是道姑打扮。我見你使的兵刃是拂麈,又叫作玉虛散人,全沒想到便是師父要殺……要殺之人,更沒想到你是段郎的媽媽……」說到這里珠淚滾滾而下。
6、目不轉瞬的凝視刀白鳳、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四個女子,只覺【各有各的嫵媚,各有各的俏麗】,雖不自慚形穢,但若以「」、「」相稱,心中也覺不妥,【一股「我見猶憐,何況老奴」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刀白鳳就於段正淳的一段情節分外感人,因為無論金庸的心理分析是否與以上所說吻合,他所描寫的感情也是十分真切。
㈩ 刀白鳳是小說中最狠毒的女人,她都做過哪些壞事
刀白鳳出軌段延慶,生下段譽一事,如果現代讀者們,認為刀白鳳有「超越時代的女權主義思想」,因為段正淳背離了和她「一夫一妻制」的約定,才會委身他人,以此泄憤報復,而對她抱有某種程度的同情理解的話,那麼只是看到了表面最淺的一層。
至於因此讓段正淳在世人眼中形同鰥夫,大理段氏身為皇族的名聲,更從沒被她放在眼裡,好一個快意恩仇、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當世奇女子!
段正淳對刀白鳳的愛意,其實從來並不比李青蘿、秦紅棉、甘寶寶、阮星竹、康敏等情人更多,僅僅就是屈從於刀白鳳的家族勢力,擺夷族長之女的身份,為了大理段氏的江山社稷,不得不忍氣吞聲、忍痛割愛,長達十餘年時間,從此斷了和一眾情人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