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喬伊斯短篇小說藝術特徵

喬伊斯短篇小說藝術特徵

發布時間: 2022-08-26 06:59:58

『壹』 請問從《尤利西斯》看意識流小說的特色,如何議論

初閱《尤利西斯》,始於那句流傳甚廣的100個人中沒有10個人能讀完《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著名的現代派小說家喬伊斯的著作,喬伊斯曾入都柏林大學專攻現代語言學,後赴歐洲大陸。喬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都柏林人》,後又寫自傳體中篇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文學界對於《尤利西斯》的評價,我覺得就如兩個磁極。一些評論將《尤利西斯》的身價抬得很高,覺得它「是一部曠世奇作」;另一些評論又將它貶得很低,覺得它「粗俗不堪入目」。
而我始終是以一種膜拜的態度看待《尤利西斯》的,它是一部太能夠顯示文學功底的著作。《尤利西斯》洋洋灑灑一百萬字,卻只是描述了十八個小時的事情,我無法想像作者需要怎樣的觀察和想像,才能寫出這樣一部獨特的著作。況,書中的出場人物並不多,只有布盧姆,斯蒂芬和莫莉三位主要人物。
《尤利西斯》的成功之處,在於對人物內心的細致刻畫。喬伊斯以他驚人的文學功底,用一百萬字講述了三個人物在十八個小時內的活動。《尤利西斯》雖篇幅巨大,但毫無贅言,喬伊斯以他對人生和生活的認識和細膩的洞察力,描寫了主人公的行動,語言和細微心理變化。《尤利西斯》中對內心活動的描寫出神入化,三位主人公的每個細微的思想變化,都清晰真切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諸如說《尤利西斯》的第三章,喬伊斯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刻畫了喬伊斯的心理活動。
《尤利西斯》的第一主人公布盧姆是一位匈牙利裔的猶太人,他在都柏林的報社做廣告推銷員。布盧姆這一形象的價值超越了固有的身份,喬伊斯用自己深刻的社會經驗和扎實的文學功底,把千千萬萬的愛爾蘭市民都集中到了布盧姆身上。布盧姆的經歷和性情,也恰恰屬於諸多愛爾蘭市民。
布盧姆的生活抱經滄桑,他幼子夭折,妻子不貞,自己常自欺欺人地在名存實亡的愛情中掙扎彷徨。布盧姆人到中年卻一無所成,面對比自己薪水高幾倍的莫莉,他自卑並且不自信。但布盧姆另一方面又自恃清高,甚至不願與吃相不雅觀的顧客在一個飯館用餐。布盧姆熱心血性,狹義地幫助醉酒的斯蒂芬。但另一方面,他也有著貪婪委瑣的慾望,甚至曾試圖欺侮一名海灘邊的殘廢少女。
布盧姆苦悶彷徨,充滿矛盾。他對現實迷茫但又充滿希望,無奈但又期待奇跡。布盧姆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進取的目的,生活和事業都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布盧姆的頹廢,正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市民的孤獨,迷茫和絕望。
喬伊斯將他十六年對於生活和社會的理解,都全部濃縮到了《尤利西斯》中,同時它又是一部價值超越了社會現實的著作,並且上升到了哲學的深度。
《奧德修記》聞名全世,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一部偉大的史詩。而喬伊斯,他以過人的悟性寫下了一部當代題材的《奧德修記》。《尤利西斯》每一章的內容,都採取了與《奧德修記》平行的結構,喬伊斯獨具匠心,巧妙構思,使整部《尤利西斯》的結構與寓意都和《奧德修記》相照應。喬伊斯從史詩的深度申時現代生活,賦予了《尤利西斯》哲學的內涵。
一個作家的文學功底達到一定程度時,他的著作往往會滲透進哲學,諸如說《紅樓夢》。《紅樓夢》中的經典名言「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以及「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還有「好一似食鳥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些都是作者對人生,對世界的哲學思考。
喬伊斯和曹雪芹同樣地將對社會的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思考,《尤利西斯》和《紅樓夢》之所以是兩部小說而又不僅僅是小說,也正在此。
曹雪芹著《紅樓夢》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而喬伊斯著《尤利西斯》,用了十六年構思觀察,七年專著寫作。但,越是民族的文化,往往就難以是世界的文化。從此角度來說,《尤利西斯》和《紅樓夢》有著相似的悲哀。
《紅樓夢》無疑是一部登峰造極的偉大著作,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中國古典文化的融合,已經達到了海納百川的程度。《紅樓夢》雖不過是部小說,卻包含了幾乎所有的中國古典文化精粹:詩詞,曲賦,樂府,楹聯,謎語,八股,請柬,祭文,奏章,書信,菜譜,帳單,葯方,占卜,星相,`````《紅樓夢》被世界公認是中國古典著作的最高峰,二月河前輩評價《紅樓夢》時說,「《紅樓夢》的成就,不僅是空前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絕後的。」
可正應了物極必反的原理,這樣的一部偉大巨著,雖被世界公認卻未被世界喜愛。誠然,《紅樓夢》在世界書榜中位列第八位,壓過了歐美大批舉世聞名的著作,然而正如多數民族文化經典一樣,《紅樓夢》未成為世界普遍的文化。
《紅樓夢》被譯為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發行,在歐美國家也建有紅學研究會,可美國一位女記者曾直言不諱地說,她身邊的朋友更多的是把《紅樓夢》作為一本必讀書目,而並非是出於喜歡。西歐的調查報告也清楚地表明,《紅樓夢》在民間遠不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甚至《金瓶梅》受歡迎。紅樓夢在國外,更多的是被知識分子當作名著來瀏覽。
《尤利西斯》於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出版,它是喬伊斯十六年構思七年寫作的成果,可出版後它長期被禁止在英美發行,直至一九三三年才重新流通。
《尤利西斯》出版後同樣不為世人接受,上市後即在文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弗吉尼亞伍爾夫斥責此書「粗俗不堪入目」,當時一些作家甚至毫不客氣地把喬伊斯的簽名贈閱本退還。只有艾略特等少數有慧眼的作家,意識到了《尤利西斯》的價值,竭力為它辯解。清華大學決定將《尤利西斯》列為必讀書目時,同樣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學界的諸多反對。
每思及此,我就不禁感慨。《尤利西斯》可以是一部世界名著,也可以是一部曠世奇作,但它難以在全世界的讀者中都受到歡迎。
喬伊斯和曹雪芹寫出了這樣的兩部著作——《尤利西斯》和《紅樓夢》,這究竟是他們的偉大,還是他們的悲哀``````
本作品為1998年全球讀者投票評選二十世紀小說類第一名。

『貳』 如何理解《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Dubliners)是詹姆斯·喬伊斯久負盛名的短篇小說集,稱得上20世紀整個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了。1914年出版,置景於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層人民生活的橫斷面,一個片刻一群人,十五個故事匯集起來,宛若一幅印象主義的繪畫,筆觸簡練,錯落成篇,浮現出蒼涼世態,遙遠、清冷,然而精緻。

這15篇故事,以寫實和諷刺的表現手法描繪了二十世紀初期都柏林中下階層的生活,癱瘓和死亡貫穿全書。在同樣的底色上,《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集中描繪了一個憂郁敏感、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成長起來、具有藝術家氣質的青年形象。通過青年之口,喬伊斯表達了自己對宗教、藝術和人生的觀點。後來,這個青年繼續成長,走進了意識流宏篇《尤利西斯》之中。因此,閱讀此書,將有助於閱讀《尤利西斯》。

『叄』 喬伊斯的作品主題是怎樣去適應他那種表現手法

寫照或者畫像只是譯法不同,不礙事的

我超愛喬伊斯的,你讀他之前要把固有的觀念拋棄掉,比如你習慣讀的小說是那種模式,諸如有個所謂的主題、要告訴你一個什麼道理、指示性很強、全知全能的敘述、前因後果、情節清晰,等等,可能你看習慣了這種,所以開始讀喬伊斯就不習慣,因為他沒有給你上述那些元素。

可是是誰規定了小說一定要有所謂的主題?沒有人規定。它可以是沒有主題的。意識流就是,它的出現首先是一種挑戰(當然到今時今日意識流已經很尋常了,再也不構成挑戰了),它高出讀者,而不是趴在讀者腳邊,它挑戰讀者的閱讀習慣,它讓你適應它;所以你要拋掉所有的成見,好像修佛,好像修心齋那樣,順從它,進入到意識流的那種水流當中,接受作者,也就是喬伊斯的帶領,他帶你去哪兒你就去哪兒,他說什麼你就聽著,他寫什麼你就看著,你跟著他就是了,不要脫離出來去想什麼主題,或者想從外部去捕捉他去定義他,這些都不要做,你就是跟著,慢慢你就能體會到個中樂趣了,你會狠狠地愛上他的。

《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的自傳色彩是很濃的,它基本上是復述喬伊斯的青春期,他的早期成長歷程,他就是那樣長大的,那裡面就是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愛與恨。青年時期的終點,是他扔掉了愛爾蘭,因為愛爾蘭是他的愛與恨,從此他就開始了他的僑居生涯,他的一生都是漂泊,但是他不願提及鄉愁。

這部小說的手法已經算蠻傳統的了,他的意識流技法大爆發是在《尤利西斯》里頭。所以《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其實是挺好讀的。有一次我在公車上讀,直接就讀哭了呢。關鍵是投入,放棄自己,跟隨作者,什麼都別想,別覺得你是在做作業,別覺得那是個任務。

『肆』 喬伊斯和伍爾夫的創作主題和創作手法的區別和聯系

喬伊斯與伍爾夫是英國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
聯系
他們在創作觀念上都追求形式創新,解構傳統敘事結構,同時通過各種技巧進行共時性寫作。
他們通過主觀的、非理性的寫作,以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真實,從而更好地展示小說人物的意識活動,揭示生活的本質與人性,以此構建小說內部世界可能的平衡與和諧。
喬伊斯與伍爾夫的意識流小說建立了新的美學形式觀,為文學閱讀提供了新視角與新的審美經驗。喬伊斯與伍爾夫的作品代表了英國小說藝術的一種極致。
區別
喬伊斯在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民族對國家的熱愛,深深感動著愛爾蘭人民。而愛爾蘭人是這么崇拜喬伊斯的,甚至把《尤利西斯》中描寫主人公利奧波德·布盧姆一天全部活動的六月十六日定為「布盧姆日」,該節日後來成為了僅次於國慶日(三月十七日聖巴特里克節)的大節日。
伍爾芙提倡女權主義,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而不要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學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關注於三個方向: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

二十世紀世界公認的意識流創作大師弗吉尼亞,伍爾芙是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之一,她和當時的詹姆斯.喬伊斯,還有法國的普魯斯特等創作意識流文學作品的作家一起,把意識流小說推向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世界范圍內傳統的寫作手法,他們的出現,成為了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的一個分水嶺。

『伍』 喬伊斯和伍爾夫創作手法和創作主題的區別和聯系

該文將分"生死情結"、"存在意識"、"透視死亡"三部分論述伍爾夫小說創作中 對人類生存與死亡的勘探,以此洞悉作家本人的生死及其形成的原因.
意識流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和詹姆斯·喬伊斯進行比較,得出結論——意識流寫作

『陸』 喬伊斯主要創作是什麼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後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1920年起定居巴黎。其一生顛沛流離,輾轉於歐洲各地,靠教授英語和寫作糊口,晚年飽受眼疾之痛,幾近失明。其作品結構復雜,用語奇特,極富獨創性。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描寫下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顯示社會環境對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毀滅。自傳體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1916)以大量內心獨白描述人物心理及其周圍世界。代表作長篇小說《尤利西斯》(1922)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悲觀。後期作品長篇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1939)借用夢境表達對人類的存在和命運的終極思考,語言極為晦澀難懂。喬伊斯出生於都柏林近郊拉斯加地區的一個富裕的天主教家庭。他的父系祖上曾是科可市富庶的商賈。1887年,喬伊斯的父親約翰·喬伊斯開始擔任都柏林公司的征款員一職,於是喬伊斯的家庭搬遷由拉斯加區搬遷至布雷區。喬伊斯於1888年進入「伍德小學」就讀。這是位於基爾戴爾郡的一所寄宿學校。然而四年之後,因為他的父親已經無力再負擔學費,他卻不得不離開這所學校。輟學之後,喬伊斯曾經接受過短暫的家庭教育,並就讀位於北里士蒙大街的基督教兄弟會學校。1893年,喬伊斯轉入貝爾維德中學。盡管喬伊斯一直就讀於基督教會學校,在16歲那年他卻和天主教決裂。然而,基督教哲學家聖托馬斯·阿奎那的思想卻對作家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柒』 經典短篇小說介紹

文學變革時期,短篇文體往往更易於實現藝術實驗和探索的訴求。新時期是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轉型階段,在各種文學觀念不斷更新、文學思潮不斷更迭的過程中,短篇小說呈示出諸多藝術創新的顯著特徵,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文學變革的“先導性”作用。以下是我介紹給大家的關於經典短篇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經典短篇小說介紹:
1、《乞力馬扎羅的雪》

作者:海明威

豆瓣評分:8.5分

(2965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海明威的十一篇短篇佳作。雪山上的豹子,河邊的垂釣人,咖啡廳中的老者……十一個貌似淡薄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海明威獨特的“冰山”式文風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得到了最佳的呈現。

2、《都柏林人》

作者:詹姆斯·喬伊斯

豆瓣評分:8.5分

(2011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15篇故事,以寫實和諷刺的表現手法描繪了二十世紀初期都柏林中下階層的生活,癱瘓和死亡貫穿全書。

3、《變形記》

作者:卡夫卡

豆瓣評分:8.3分

(18693人評價)

內容簡介|

卡夫卡描寫了人一夜之間變成大甲蟲的荒誕故事,嘲諷了人和人之間的冷漠和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4、《九故事》

作者:J. D. 塞林格

豆瓣評分:8.5分

(5342人評價)

內容簡介|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當代經典短篇小說集。在他的筆下,兒童與成年人再也無法互相溝通,柔柔的諷喻卻是在這一個世界中的生活藝術。

5、《羅生門》

作者:芥川龍之介

豆瓣評分:8.6分

(11270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芥川的中短篇小說共十三篇。《羅生門》以風雨不透的布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第一次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6、《大教堂》

作者:雷蒙德·卡佛

豆瓣評分:8.5分

(7742人評價)

內容簡介|

卡佛短篇小說集《大教堂》獲得普利策獎提名,是公認的巔峰之作。它的作品致力於描摹美國平民的生活,表現小人物日常生活的變質,表現普通人被生活打得遍體鱗傷後的孤獨與沉默。

7、《小徑分岔的花園》

作者:博爾赫斯

豆瓣評分:9.1分

(3157人評價)

內容簡介|

偵探小說形式下的小說藝術革新之作。本書敘述了中國博士余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替德國人充當間諜的故事。“小說—花園—迷宮”的脈絡第一次出現在博爾赫斯的作品中。
值得你深夜躲在被窩里啃的10篇短篇小說介紹:
1、 阿城《棋王》

這應該是我喜愛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也一度被稱之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品。在近幾年流行的“馮唐金線”里,這篇小說也被納入了金線之內。初看小說的動機多半源自我自己本身對象棋的愛好。後來發現,其實小說中真正講棋的內容並不多,反倒是講述了「」時代,被隱藏的“特殊人才”的命運與掙扎。後來我看了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總體並不如意,但幾個重要橋段卻十分精彩。但更精彩的還是小說,人物描寫的神形兼備,情節的扣人心弦,至今回味無窮。

2、 史鐵生《命若琴弦》

史鐵生大部分的作品裡,都隱藏著對自身命運的憤怒與無奈。盡管它被文學的厚重包裹的很好,但是仍然可見他對生活的詰問。這篇小說,他以盲藝人的角度卻剖析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然後強調“希望”的重要性,又同時證明著希望本身的虛妄。在這樣人物自身製造矛盾的縫隙里,窺探人性骨子裡的堅韌與辛酸。這像是一則人類通用的寓言,也是光明與黑暗相互撕扯的寫真。史鐵生從未假惺惺的歌頌人生的陽面,或者單純斥責生活的陰面,在他的筆下,人生就是枚轉動的硬幣,忽明忽暗,永不停息。

3、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

很難想像,一個作家能把頹廢壓抑的情緒,冰冷殘酷的環境寫得如此浪漫和唯美。郁達夫總是把冷色調的環境和低潮期的人物境遇寫得細膩入微,意蘊悠長。這篇小說情節看起來極其薄弱,但感情豐富,人物內心的雕刻鬼斧神工,藉助著深夜的春風,將一個落魄文人的辛酸與浪漫寫得撲朔迷離。其中折射著當時社會的頹唐,人性的善良和對關愛的渴望。小說看起來是似乎是消極的,又似乎是積極的,似乎是樂觀的,又似乎是悲觀的。似乎是表達著命運的不可逆轉性,又似乎在透露某種生活的希望。像是一扇破敗的窗戶里,亮起的幽幽燈火。

4、 余華《世事如煙》

余華的文筆利索而有力,宛如刻刀。他早期的“先鋒文學”作品風格獨樹一幟,風靡一時。其中這篇小說就極具代表性。這篇小說是篇邏輯相當混亂的小說,真至於說,它根本就沒有邏輯。全篇以各種怪力亂神的情節和描寫拼湊而成,甚至是人物都只是用數字作為代號。看起來沒有主題,沒有情感張力,沒有思想寄託,甚至沒有人物形象。那麼本來它應該極其枯燥而無味,但相反的是它散發這一種詭異、荒誕、諱莫如深的文學氣質,讓人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文字里,讀者的想像力和個人見解也獲得無限的發揮空間。

5、 斯蒂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篇小說很早聽說,讀過後不得不驚嘆。茨威格竟然能將一封以女人口吻的信件寫得如此牽動人心。小說的情節雖然細碎而縝密,但是基本沒有跌宕與大開大合的反轉,是極其難推動的。但是茨威格的文字魅力在於,能藉助人物內心的描寫將整個時間的跨度交代地清晰透徹,其中的悲歡離合不疾不徐的緩緩道來,彷彿書中人就與讀者隔桌而坐。這篇小說是茨威格的代表作品,徐靜蕾甚至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小說中透露著對愛情的敬畏與憐惜,亦摻雜著對人情似紙的怨懟與悲憫。

6、 天下霸唱《北大荒狼災記》

很多人只知道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但很少人知道他其餘的作品。在我看來,天下霸唱雖然是網路作家出身,但是天賦異稟,講故事的能力在很多專業作家的之上。他擅長怪力亂神、虛實結合的故事架構,承襲了古典小說對人物描寫的方式,生動活潑,精彩紛呈。雖然論文學的造詣,他並不算上乘,但是由於用文字講故事的天賦極高,所以其作品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這篇小說僅僅是講了一個狼災的故事,但起承轉合流暢無阻,情節的一波三折,人物的個性鮮明,以及細節的弦外之音,極具民俗文學的瑰麗色彩。

7、卡爾維諾《弄錯的車站》

老狼所唱的《弄錯的車站》便是根據卡爾維諾這篇小說創作而來的。這是篇幾乎無“指向性”的小說,內容簡單異常,只講了一個人出門,然後坐錯了一趟車,然後看見了意外的景象。但是如此單薄的脈絡里,卡爾維諾將其填充地迷離與詩意,通過環境的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動,鋪敘了一種生活隨處存在的偶爾性與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偶爾和不確定中,人物獲得的意外風景與身心體會,往往打破了生活的沉悶,平添了別樣的姿彩。這篇小說下筆淡,似乎沒有刻意強調某種寓意,但是整體彌漫的詩意又輕而易舉的讓人浮想聯翩。

8、 吳忠全《秋草黃》

吳忠全屬於少有的具有寫作天賦的青年作家。但他的作品良莠不齊,長篇小說寫得幾乎都不好,反倒是部分短篇有一部分寫得老練異常,頗有大家之風。這篇小說收錄在《再沒什麼比生命更寂寥》里,這也是我認為他最好的一本書。書里定義為散文,但實際上更接近小說。情節並不復雜,講述了一個男人因為思念前女友,回到老家與之相見,尋找失落的記憶。但是物是人非,前女友已經有了新的歸宿。他與前女友約會、吃飯、散步,但是都與舊時落差之大,一切都回不去了。全篇對話極少,但渲染與白描極其到位,無聲勝有聲。

9、 曾楚橋《餘生》

邂逅這篇小說是在火車站的小報攤上,火車行至午夜十分看到了這篇小說,驚艷不已。小說讓人極容易想起王家衛。因為小說的對白和構圖極具王家衛電影的風格。小說只有一男一女兩個人物,他們的相遇、經歷、結局,都有著一種強烈的宿命色彩,像是一種概念性的存在,落筆一直懸在空中,導致情節顯得空盪,不切實際。但這種寫法的魅力就在於將真實的生活虛化,在人物的內心世界無限放大,通過簡短、機鋒似的對白,勾勒了情到痴狂處的執念、瘋狂與荒涼。作者的寫作語感極好,最後收尾的對話讓人不禁動容,久久難以釋懷。

10、聽潮天外《聾子聽啞巴說瞎子看見了》

雖然這小說的作者現在還名不見經傳,但是並不妨礙我對這篇小說的喜愛。小說中少年有三位老朋友,一個聾子,一個啞巴,一個瞎子,通過與這三個老朋友的際遇,勾勒了一幅浮生若夢的情感畫卷,透露著一種對人生、歲月靜然窺探的靈氣。小說的語言詩化,長短句交錯,人物的存在不為寫實,更像是作為符號存在。全篇氤氳著一種人與人之間緣分的游離感。人物的飄零、苦悶、善良,與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導致了出世與入世的沖突,在沖突的最後,歲月無聲又包囊了一切,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獲得了自我的救贖與內心的通達。

看過"經典短篇小說介紹"的人還關注了:

1. 短篇經典小說介紹

2. 很經典的勵志文章推薦閱讀

3. 比較勵志的經典短文精選

4. 18歲青春勵志書籍排行榜

5. 好看的青春勵志書籍

『捌』 從尤利西斯看意識流小說特色

詹姆斯·喬伊斯是一位著名的英國現代「意識流」小說大師。他於1882年2月2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市郊區的一個中級資產階級家庭。父親約翰·喬伊斯是個稅務員,平時愛好杯中之物,且喜歡誇誇其談,在政治上具有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母親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詹姆斯·喬伊斯從小在耶穌教會學校受天主教教育,准備當神父。中學畢業前,開始同宗教信仰以及都柏林庸俗無聊的社會生活決裂,決心獻身於文學。1898年喬伊斯進入都柏林大學專攻現代語言,1902年畢業後赴巴黎學醫。1903年,由於母親病危暫時回鄉,他開始寫短篇小說。1904年喬伊斯結婚後到義大利和瑞士旅行,並宣布「自願流亡」,與天主教會統治的愛爾蘭徹底決裂。詹姆斯·喬伊斯先後在羅馬、的里雅斯特、蘇黎世等地以教授語言和為報紙撰稿為生。他的晚年苦於眼病,又為女兒的精神失常所困擾。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淪陷後,喬伊斯遷居蘇黎世,終因憂懼頻襲,心力交瘁,於1941年1月去世。

1.意識流與意識流小說

「意識流」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和「意識流」的方式進行的。他還認為:人們過去的意識會不斷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後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發展了詹姆斯所提出的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展了詹姆斯關於非理性、無意識的觀點,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學說都極大地促進了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在意識流小說創作中,作者不是按照傳統小說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進行創作,而是按照人的意識活動和自由聯想來描述故事。意識流創作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常常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交叉或重疊,其表現形式往往變幻無窮、循環往復。它打破了從理性和邏輯推理解釋世界和人的傳統觀點,以一種恰當的文學形式展現了當代世界和現代人的復雜景象。20世紀40年代,在西方文壇中,意識流小說創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涌現出了一批舉世公認的意識流小說大師和著名的意識流作品,例如: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及其代表作品《追憶逝水年華》,英國女小說家伍爾夫及其代表作品《達羅威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與《海浪》(1931),美國小說家福克納及其代表作品《喧嘩與騷動》(1929)與《當我彌留之際》(1930),愛爾蘭小說家喬伊斯及其代表作品《尤利西斯》(1922)和《芬內根們的蘇醒》(1939)。這些意識流小說的大師擯棄以往傳統的小說結構形式,將飄忽不定和流動不已的意識流作為小說故事描寫的主流,在廣大讀者面前展現出了一幅幅西方社會中人們紛亂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意識活動的畫面。
1922年,詹姆斯·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正式出版,它既是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意識流小說的集大成之作, 該書的問世轟動了整個西方文壇,獲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

2.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

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的題目源於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奧德修斯。小說取名《尤利西斯》,表明該書和《奧德賽》一樣,同是一部史詩,一部記載現代人探索人生和命運的史詩。《尤利西斯》向廣大讀者展示了西方現代意識,反映了整整一代人所面臨的矛盾與危機。
小說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從早上8點到晚上2點鍾一天之內在都柏林的種種經歷。故事由居住在都柏林市郊一座古塔里三個主人公展開,一個名叫斯蒂芬·德迪勒斯,他剛剛從巴黎一所院校畢業,是位年輕的歷史教師和詩人,他母親臨終時請他跪下祈禱,出於對宗教的反感,他沒有聽從母親的要求,母親死後,他為此事悔恨終身,始終沉浸在懊喪之中。後來,因家道中落,他幾乎與領著妹妹們艱難度日的父親斷絕了關系,他離家出走,以教書為生。第二位名叫利厄波爾·布盧姆,他是一位廣告推銷員,匈牙利猶太人。他常常串街走巷,終日奔忙,卻總是勞而無獲。他幼子的夭折使他在精神上受到無法彌補的創傷。而他的妻子對他不忠使他羞愧難當。第三個就是布盧姆的妻子莫莉,她是位典型的肉慾主義代表,由於布盧姆性功能衰退,她不甘寂寞,常常招蜂引蝶,這一切均使布盧姆蒙受著難言的羞辱和精神折磨。
1904年6月16日清晨,斯蒂芬·德迪勒斯上完了一節歷史課後,從校長那兒得到了三英鎊二先令的報酬,來到海邊漫步,面對翻滾的海浪,他思緒萬千,人世的滄桑、大自然的奧妙、時空的永恆、藝術的魅力在他的意識中開始了漫無邊際的涌動。他覺對母親有過情慾的愛戀,覺得對不起父親。他抱著負罪的感覺渴望在精神上重新得到一位父親。
同一日的早上八點鍾,在埃克爾德街某所房子里,廣告推銷員利厄波爾·布盧姆正在為自己和妻子莫莉准備早餐。這時,送信人給莫莉送來一封信,內容大致是一名叫波伊蘭的青年約定午後四點來看她。布盧姆懷著黯然的心情借故走出了家門。他到郵局取了一封寫給他的情書,在一個僻靜的地方讀了它。而後,他參加了友人的葬禮,在他去墓地途中,他看到了妻子的情夫波伊蘭正在向他家的方向走去,於是他腦海里閃現了一系列念頭:死亡、埋葬、以屍體為食物的墓地老鼠……一系列荒誕的想像在他心靈深處流淌。
隨後,他到《弗里曼日報》社去送交了一個廣告圖案設計,又去了一趟醫院探望因難產而住院的一位夫人。在這里他遇見了斯蒂芬·德迪勒斯,二人一見如故,斯蒂芬說要用自己新領到的工資請客,他們還去了妓院。在那裡斯蒂芬酩酊大醉,布盧姆精心照料他。他們終於在彼此身上找到自己精神上最重要的東西。布盧姆找到了失去的兒子,斯蒂芬找到了精神上的父親。布盧姆回家後告訴妻子斯蒂芬以後要加入他們的生活。這位背叛丈夫的放盪女人剛剛告別了一個情人,「從斯蒂芬的到來朦朧地得到一種母性的滿足,又混合著對一個青年男子的情慾沖動。她在快要睡著的瞬間又回憶起她和布盧姆相互熱戀的時光。他們的生活似乎會出現好的轉機。」整部小說以斯蒂芬零亂無序、恍惚迷離的意識流開始, 又以莫莉長達40多頁的滔滔不絕的意識流結束。

3.喬伊斯《尤利西斯》的創作藝術

《尤利西斯》代表了意識流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無論從形式或內容上都與傳統小說背道而馳,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技巧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與發展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筆下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生活原型。利厄波爾·布盧姆是奧德修斯現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妻子莫莉對應奧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羅佩,青年學生斯蒂芬·德迪勒斯(以喬伊斯本人為原型)對應奧德修斯的兒子忒勒瑪科斯。在小說中,喬伊斯將布盧姆在都柏林街頭的一日游盪比作奧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通過對布盧姆等三人在都柏林街頭的一天生活的描述,淋漓盡致地展現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喬伊斯通過簡單的情節描述表現出了最豐富的意識流內涵,其內容觸及到了都柏林的政治、歷史、哲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
在《尤利西斯》的創作過程中,喬伊斯突破傳統小說的時空界限,擺脫傳統小說中作者的描寫或轉敘,借鑒了藝術領域中各種生動的表現手法,巧妙地運用了包括內心獨白、自由聯想、蒙太奇和時空跳躍等精彩紛呈的意識流手法來描述人物的精神生活和內心活動。
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採用的藝術手段可謂別出心裁,但他使用最多的是內心獨白。「《尤利西斯》中的內心獨白所涉及內容包羅萬象:各種離奇復雜的情感、想像、慾望、猜測、推理、回憶、印象和幻覺互相混雜,形成一條來無影、去無蹤、恍惚迷離、稍縱即逝的主觀之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喬伊斯的內心獨白技巧在布盧姆的妻子莫莉身上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了真實地描述了莫莉的內心世界,表現莫莉凌晨兩點三刻的心理活動,喬伊斯用了長達40多頁的篇幅來記載她在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狀態下的內心獨白,不分段落,沒有任何標點符號,如實地記述了她那猶如江水般的滔滔不絕的意識流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時空不間斷的流動穿梭。這段意識流的文字被人們稱為意識流作品中最精彩的典範。
在小說中,喬伊斯的自由聯想技巧在布盧姆身上運用得極為成功。「作為一個猶太人,他時刻具有一種深刻的孤獨感和異化感。與愛爾蘭白領中產階級為伍使他自慚形穢;想到妻子莫莉水性楊花,與多人勾搭成奸使他覺得無地自容。父親的自殺,兒子幼年早夭,這都使他感到愁悶與悲哀。他那極其敏感、鬱郁寡歡而又膽小怕事的性格以及內心深處嚴重的失落感,不僅籠罩著他的整個意識領域,而且也隨時支配著他的自由聯想。」(李維屏:《英美意識流小說》)兒子的夭折、父親的自殺和妻子的不忠時刻籠罩著他的精神世界,並不時侵襲他的意識,這些因素成了他頭腦中的核心意識,他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隨時都會引發他對這些事情的聯想。
意識流活動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 一種是時間蒙太奇,主體在空間上保持不動, 而人物意識卻在時間上移動;另一種是空間蒙太奇,時間保持不動而讓空間因素發生變化。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成功地將時間蒙太奇和空間蒙太奇兩種蒙太奇手法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其共同成為渲染小說主題,生動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尤利西斯》中的人物並沒有做出什麼令人難忘的驚人之舉,但讀者卻對三位主要人物有著極其深刻的了解,這是因為作者向我們展示的是他們的內心世界。喬伊斯運用「意識流」手法,使讀者通過人物的眼睛觀察客觀世界,通過人物自己各不相同的語言及表達方式來了解他們的思想意識、內心隱秘、希望與回憶。作者使用意識流手法將人物的思維過程再現出來,這里有自覺的理智的思考活動,也有下意識的感官印象及思維上跳躍式的聯想。
在題材方面,作品突破一般文學作品以英雄美人或異乎常人事跡為主的窠臼,主人翁既無高貴的社會地位,又無超群驚人的業績,甚至在感情生活中也沒有特別動人心魄的大起大落,全部是平常人,平常事,通過符合現代社會實際的現象反映人和社會的本質。而現代西方社會道德和現代人的精神意識活動正是喬伊斯借古諷今的藝術手法所要表現的內容。在喬伊斯看來,都柏林在精神上和行動上都陷入癱瘓,「布盧姆的庸人主義、斯蒂芬的虛無主義、莫莉的肉慾主義,在道德衰微、家庭分裂、傳統觀念淪喪的現代世界裡,其實他們都是飄零無依,精神上遭受挫折、充滿動亂的人。這正是當時西方社會道德與精神文明的深刻寫照」。
著名美國批評家艾德門·威爾遜在《新共和》雜志上曾這樣評論作品《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把小說提高到同詩歌與戲劇平起平坐的地步。讀了它之後,覺得所有其他小說的結構都太鬆散。喬伊斯這部書在寫作方法上之新奇,對未來小說家的影響將是難以估計的。我簡直無法想像他們如何能不受此書的影響。它創造了當代生活的形象,每一章都顯示出文字的力量和光榮,是文學在描繪現代生活上的一重大勝利。」《尤利西斯》也得到了著名詩人T.S.艾略特的高度評價,他說:「小說《尤利西斯》是對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反映,是一本人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示而無從迴避的作品。」的確如此,《尤利西斯》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一部登峰造極的小說,它的問世無疑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4.結語

《尤利西斯》被人們譽為上世紀整個英語世界中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在小說的創作中,喬伊斯運用了內心獨白、自由聯想、象徵和時序顛倒等意識流手法,跨越了時間的界限,巧妙地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記載了人物繁復、雜亂的潛意識活動,真實地記載了人格的異化、心理的變態和性格的扭曲,使意識流成為現代文學創作獨特的思維模式和不可或缺的藝術手法,在世界文學史上產生了劃時代的意義。他通過對都柏林三個居民支離破碎的人格和混亂、猥瑣的慾念的描寫,真實地再現了都柏林小市民生活的無聊與精神世界的平庸,表現了西方社會人性異化、精神崩潰的現實,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生活的腐爛和不可救葯。作為獨樹一幟的意識流小說經典作家,喬伊斯對鍾表時間與心理時間的駕馭能力簡直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他那富有創造力的藝術手法和創新精神無疑將會對21世紀小說的發展產生劃時代的影響。

『玖』 詹姆斯·喬伊斯作品特點

《伊芙琳》與詹姆斯·喬伊斯的創作特色
【摘要】:《伊芙琳》是喬伊斯的代表作,其創作內容和創作方法上的傳統與創新成分貫穿於喬伊斯的整個寫作生涯,體現了他將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相結合的創作風格。
【關鍵詞】: 伊芙琳 詹姆斯·喬伊斯 現實主義 都柏林 象徵主義 創作風格 尤利西斯 弗蘭克 傳統與創新 相結合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詹姆斯·喬伊斯是英國現代主義的傑出代表,意識流小說大師。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1922)以其獨特的手法和嶄新的風格為他贏得了蜚聲歐美文壇的盛譽,他在小說創作上的另闢蹊徑,特別是《尤利西斯》離經叛道的藝術形式是近幾十年來人們對其作品進行評價和研究的中心和

『拾』 喬伊斯的寫作手法有何特點

喬伊斯的寫作手法是集子中的第三篇作品。是喬伊斯童年的經歷和情緒的寫照。作品中的「我」是一個天真無邪,正在成熟的孩子,住在一條名叫「北理奇蒙得」的「死胡同」里。出於對朦朧愛情和對理想本能的追求,他渴望在「阿拉比」市場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買件禮物。當他左思右盼的星期六終於來到時,早先答應給他錢的姑父卻遲遲不歸。隨後又因火車耽誤了時間……最後,他好不容易進了集市,此刻,大廳里已是黑燈瞎火,一片昏暗醜陋,和他想像的完全不同,他的美好理想受到了無情的嘲弄,他感到了深深的痛苦。這篇小說是喬伊斯早期現實主義小說中的一篇,但卻充分顯示出喬伊斯對其他寫作手法的大膽嘗試以及他在寫作技巧方面的非凡才華。

熱點內容
強者百年後重生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5 08:31:00 瀏覽:390
求一本都市言情小說名字 發布:2025-07-05 08:17:35 瀏覽:751
男主高冷深沉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08:04:24 瀏覽:988
賊軍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07:43:43 瀏覽:190
黑腹總裁契約小情人小說 發布:2025-07-05 07:38:30 瀏覽:594
游戲里的怪物小說 發布:2025-07-05 07:36:21 瀏覽:41
重生進入娛樂圈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07:12:22 瀏覽:869
經典穿越漫畫小說 發布:2025-07-05 07:08:04 瀏覽:81
2020網路小說免費榜第一名 發布:2025-07-05 07:01:12 瀏覽:646
我是富二代小說結局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5 06:52:35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