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寫的短篇小說賣米
Ⅰ 17年前,一位寒門才女24歲病逝,北大破例為她辦追悼會,她是誰
北京大學是眾多學子最心儀的高等學府,能進去北大讀書的人,都是萬中選一的佼佼者。
張培祥短暫的一生,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堅強樂觀,積極向上,面對命運的威脅毫不退讓,或許這就是她就給大家最後的禮物吧。
Ⅱ 24歲早逝的北大才女,學校為她在八寶山辦追悼會,後來怎樣
泰戈爾在《園丁集》里寫道: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我覺得這短短十二個字,卻是對北大才女張培祥一生最好的寫照。張培祥身上的標簽很多,她是北大常年獲得獎學金的優秀學子,也是著有多本文集的文壇才女,她的文章被譽為「可入選小學課本」的佳作,卻年僅24歲早逝,北大更是罕見的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追悼會。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人生經歷?何以讓北大如此看重?咱們今天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北大校史上最有名才女之一的張培祥。
同年9月2日,北大為張培祥在八寶山菊廳舉辦隆重追悼會,撒貝南到場為其致悼詞。北大為一位學生在這樣的地方舉辦追悼會,是非常罕見的。張培祥留下的遺願比較特殊:將她的骨灰分成兩半,一半留在北京,這里有她可親可敬的同學老師;一半帶回老家,家中有她慈愛的父母還有她放心不下的弟弟。
最後,推薦大家帶著家裡的小孩一起讀一讀《賣米》,這篇文章給人的感觸是直擊心靈的,給孩子的影響也將受益終身。
Ⅲ 賣米北大才女作者原文
賣米
文|張培祥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瓊寶,今天是這里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了,好弄點錢給你爹買葯。」
我迷迷糊糊睜開雙眼,看看窗外,日頭還沒出來呢。我實在太困,又在床上賴了一會兒。
隔壁傳來父親的咳嗽聲,母親在廚房忙活著,飯菜的香氣混合著淡淡的油煙味飄過來,慢慢驅散了我的睡意。我坐起來,穿好衣服,開始鋪床。
「姐,我也跟你們一起去趕場好不好?你買冰棍給我吃!」
弟弟頂著一頭睡得亂蓬蓬的頭發跑到我房裡來。
「毅寶,你不能去,你留在家裡放水。」隔壁傳來父親的聲音,夾雜著幾聲咳嗽。
弟弟有些不情願地沖隔壁說:「爹,天氣這么熱,你自己昨天才中了暑,今天又叫我去,就不怕我也中暑!」
「人怕熱,莊稼不怕?都不去放水,地都幹了,禾都死了,一家人喝西北風去?」父親一動氣,咳嗽得越發厲害了。
弟弟沖我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就到父親房裡去了。
只聽見父親開始叮囑他怎麼放水,去哪個塘里引水,先放哪丘田,哪幾個地方要格外留神別人來截水,等等。
吃過飯,弟弟就扛著父親常用的那把鋤頭出去了。我和母親開始往谷籮里裝米,裝完後先稱了一下,一擔八十多斤,一擔六十多斤。
我說:「媽,我挑重的那擔吧。」
「你學生妹子,肩膀嫩,還是我來。」
母親說著,一彎腰,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
我挑起那擔輕的,跟著母親出了門。
「路上小心點!咱們家的米好,別便宜賣了!」父親披著衣服站在門口囑咐道。
「知道了。你快回床上躺著吧。」母親艱難地把頭從扁擔旁邊扭過來,吩咐道,「飯菜在鍋里,中午你叫毅寶熱一下吃!」
趕場的地方離我家大約有四里路,我和母親挑著米,在窄窄的田間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個鍾頭才到。場上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趕緊找了一塊空地,把擔子放下來,把扁擔放在地上,兩個人坐在扁擔上,拿草帽扇著。
一大早就這么熱,中午就更不得了,我不由得替弟弟擔心起來。
他去放水,是要在外頭曬上一整天的。
我往四周看了看,發現場上有許多人賣米,莫非他們都等著用錢?
場上的人大都眼熟,都是附近十里八里的鄉親,人家也是種田的,誰會來買米呢?
我問母親,母親說:「有專門的米販子會來收米的。他們開了車到鄉下來趕場,收了米,拉到城裡去賣,能掙好些哩。」
我說:「憑什麼都給他們掙?我們也拉到城裡去賣好了!」其實自己也知道不過是氣話。
果然,母親說:「咱們這么一點米,又沒車,真弄到城裡去賣,掙的錢還不夠路費呢!早先你爹身體好的時候,自己挑著一百來斤米進城去賣,隔幾天去一趟,倒比較劃算一點。」
我不由心裡一緊,心疼起父親來。從家裡到城裡足足有三十多里山路呢,他挑著那麼重的擔子走著去,該多麼辛苦!就為了多掙那幾個錢,把人累成這樣,多不值啊!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收入,不賣米,拿什麼錢供我和弟弟上學?
我想著這些,心裡一陣陣難過起來。
看看旁邊的母親,頭發有些斑白了,黑黝黝的臉上爬上了好多皺紋,腦門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眼睛有些紅腫。
「媽,你喝點水。」我把水壺遞過去,拿草帽替她扇著。
米販子們終於開著車來了。他們四處看著賣米的人,走過去仔細看米的成色,還把手插進米里,抓上一把來細看。
「一塊零五。」
米販子開價了。
賣米的似乎嫌太低,想討價還價。
「不還價,一口價,愛賣不賣!」
米販子態度很強硬,畢竟,滿場都是賣米的人,只有他們是買家,不趁機壓價,更待何時?
那人從鼻子里哼了一聲,說:「你這個價錢,就是開場的時候也難得賣出去,現在都散場了,誰買?做夢吧!」
母親的臉一下子白了,動著嘴唇,但什麼也沒說。
一旁的我忍不住插嘴了:「不買就不買,誰稀罕?不買你就別站在這里擋道!」
「喲,大妹子,你別這么大火氣。」那人冷笑著說,「留著點氣力等會把米擔回去吧!」
等那人走了,我忍不住埋怨母親:「開場的時候人家出一塊零八你不賣,這會好了,人家還不願意買了!」
母親似乎有些慚愧,但並不肯認錯:「本來嘛,一分錢一分貨,米是好米,哪能賤賣了?出門的時候你爹不還叮囑叫賣個好價錢?」
「你還說爹呢!他病在家裡,指著這米換錢買葯治病!人要緊還是錢要緊?」
母親似乎沒有話說了,等了一會兒,低聲說:「一會兒人家出一塊零五也賣了吧。」
可是再沒有人來買米了,米販子把買來的米裝上車,開走了。
散場了,我和母親曬了一天,一顆米也沒賣出去。
「媽,走吧,回去吧,別愣在那兒了。」
我收拾好毛巾、水壺、飯盒,催促道。
母親遲疑著,終於起了身。
「媽,我來挑重的。」
「你學生妹子,肩膀嫩……」
不等母親說完,我已經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
母親也沒有再說什麼,挑起那擔輕的跟在我後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肩上的擔子好沉,我只覺得壓著一座山似的。
突然腳下一滑,我差點摔倒。
我趕緊把剩下的力氣都用到腿上,好容易站穩了,但肩上的擔子還是傾斜了一下,灑了好多米出來。
「啊,怎麼搞的?」母親也放下擔子走過來,嘴裡說,「我叫你不要挑這么重的,你偏不聽,這不是灑了。多可惜!真是敗家精!」
敗家精是母親的口頭禪,我和弟弟幹了什麼壞事她總是這么數落我們。但今天我覺得格外委屈,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在這等會兒,我回家去拿個簸箕來把地上的米掃進去。浪費了多可惜!拿回去可以喂雞呢!」母親也不問我扭傷沒有,只顧心疼灑了的米。
我知道母親的脾氣,她向來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雖然也心疼我,嘴裡卻非要罵我幾句。
想到這些,我也不委屈了。
「媽,你回去還要來回走個六七里路呢,時候也不早了。」我說。
「那地上的米怎麼辦?」
我靈機一動,把頭上的草帽摘下來:「裝在這裡面好了。」
母親笑了:「還是你腦子活,學生妹子,機靈。」
說著,我們便蹲下身子,用手把灑落在地上的米捧起來,放在草帽里,然後把草帽頂朝下放在谷籮里,便挑著米繼續往家趕。
回到家裡,弟弟已經回來了,母親便忙著做晚飯,我跟父親報告賣米的經過。
父親聽了,也沒抱怨母親,只說:「那些米販子也太黑了,城裡都賣一塊五呢,把價壓這么低!這么掙莊稼人的血汗錢,太沒良心了!」
我說:「爹,也沒給你買葯,怎麼辦?」
父親說:「我本來就說不必買葯的嘛,過兩天就好了,花那個冤枉錢做什麼!」
晚上,父親咳嗽得更厲害了。
母親對我說:「瓊寶,明天是轉步的場,咱們辛苦一點,把米挑到那邊場上去賣了,好給你爹買葯。」
「轉步?那多遠,十幾里路呢!」我想到那漫長的山路,不由有些發怵。
「明天你們少擔點米去。每人擔50斤就夠了。」父親說。
「那明天可不要再賣不掉擔回來哦!」我說,「十幾里山路走個來回,還挑著擔子,可不是說著玩的!」
「不會了不會了。」母親說,「明天一塊零八也好,一塊零五也好,總之都賣了!」
母親的話里有許多辛酸和無奈的意思,我聽得出來,但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我自己心裡也很難過,有點想哭。
我想,別讓母親看見了,要哭就躲到被子里哭去吧。
可我實在太累啦,頭剛剛挨到枕頭就睡著了,睡得又香又甜。(完)
這就是人生的現實
遲子建在《候鳥的勇敢》里有句話:所有的問題,在時間面前,都不是問題。
這話說的確實很讓人振奮開闊,可現實畢竟是現實,芸芸眾生的悲苦,有些人無法熬過時間,在這個過程就消失了。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余華的《活著》皆是如此,並非我們不想看到希望,也並非我們不心懷陽光,只是現實就是現實,出了這個門,有人遭遇風雪,有人逢著彩虹;有人看見虎狼,有人遭遇羔羊;有人在春天裡發抖,有人在冬天裡歌唱。
只爭朝夕整理於2018年5月31日。
Ⅳ 她的生命定格在24歲,北大破例為她辦葬禮,撒貝南致悼詞,她是誰
以上這段文字,出自於一個24歲女孩兒的手,她的名字叫做張培祥,在她身上有很多光環,作家,才女,北大高材生,掌管人,還有一個令人悲傷的標簽——白血病人。
張培祥出生於1979年,是湖南省醴陵市轉步鄉筱溪村老屋組人,這長長的出生地,標志的卻是張培祥出身的微渺,她是一個普普統統的鄉村女孩兒。
張培祥的家境非常清貧,父親張元賢身體不好,常常患病,假如他是這個家的頂樑柱的話,那麼這根頂樑柱要支撐這個家,是難堪重負的。由於張培祥的母親小時分得過小兒麻木症,一隻手簡直都是癱瘓的,這就讓這個家愈加雪上加霜了。
張培祥走後,北大破例為張培祥在八寶山菊廳中舉行了相當盛大的葬禮,在追悼會上,很多人都列席了,而作為學長的撒貝南,中央電視台掌管人,也列席了這場追悼會,在追悼會上念出了沉痛的悼詞,送別了這個愛笑的女孩兒 ——張培祥,走好。
Ⅳ 2003年,年僅24歲北大才女逝世,撒貝南致悼詞,她是誰
生命總太匆匆,不等人。許多人在如詩般的年紀綻放出華美的生命的光彩,卻戛然而止,給世人留下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有一個女生,她出生在貧窮的一個家庭,但不因貧窮而感到恥辱,相反,她視貧窮為土壤,在這片土壤上播撒下文學精神的種子,供世人品嗅綻放時的芳香動人。
結語
生命總是匆匆離去,不給我們留下說再見的機會。張培祥生於苦難之中,卻從不抱怨,她總是理解家人,然後很懂事的不給家人帶來任何麻煩。北京大學專門為張培祥在八寶山墓園舉行悼念會,這個小姑娘的事跡讓所有認識她的人感動,銘記。我們應該像她學習,熱情地去擁抱生活,只有接受生活的好與壞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Ⅵ 北大才女《賣米》轟動文壇,24歲卻因病辭世,撒貝南為何為她致悼詞
眾所周知,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稀世才子的成功案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與毅力來鼓舞世人。但在這千百年的歷史中,也出現過眾多天妒英才的案例,現在想想都令人憤恨不已,《蜀相》中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便用一句話將他對天妒英才這種事跡的看法寫於書面,讓世人通過文字便知悉其中情感,令人敬仰。
時至今日,現代也有很多天妒英才的案例,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賣米》的作者張培祥了。她被稱為北大薄命才女,靠《賣米》一文轟動文壇,但在24歲時卻因病辭世,北大還請撒貝南為其致悼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張培祥逝世後,大家都覺得十分可惜,經過北京大學校內商議後,決定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並邀請了著名主持人撒貝南來為張培祥這個薄命才女致悼詞。雖然張培祥因病逝世,但她多年刻苦努力勤工儉學的韌勁,值得我們每個華夏子弟學習。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北大薄命才女:《賣米》轟動文壇,24歲卻因病辭世,撒貝南致悼詞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Ⅶ 撒貝南破例致悼詞,北大為其辦追悼會,她的傳奇在24歲終結,她究竟是誰
2003年在北京的一場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老了不少的人。人們驚奇的發現他們都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在致悼詞的時分,人們驚奇的發現,居然是央視名嘴撒貝南來致悼詞。什麼樣的人居然有如此的魅力,在八寶山舉行葬禮,撒貝南致詞。不曉得的人一定以為他一定是北大的某位知名教授,在理解詳情之後,人們驚奇的發現居然是一位年僅24的北大學生。今天我們就來理解這位北大才女短暫而輝煌的人生。
在生命最後的時辰,張培祥照舊非常悲觀,四周的好友反而非常傷心。最終張培祥還是被病魔奪走了生命。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4歲。張培祥的終身,固然短暫,卻閃爍著光芒。靠著本人的努力改動了本人的聲譽,固然英年早逝,卻照舊讓很多人記住了她。
Ⅷ 《賣米》作者飛花(張培祥)的照片哪裡能看到
暈,照片那麼老?4,50歲了一樣
作者可是只有20出頭咧。同名不同人吧,老大。
抱歉一直就沒找到飛花的照片,只對她的簡歷略知一二。
漫天飛花:原名:張培祥,女,系北大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未名bbs資深站友,網名flyingflower,通譯為飛花,超級紅迷。戲作《大話紅樓》曾風靡全國高校bbs紅版,短篇《賣米》亦被「夜看紅樓論壇第一呆霸王」——方金前輩譽為「可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佳作。網上經行數年來,寫下《飛花讀紅筆記》、《大話紅樓》、《紅樓十日談》、《七種樂器》等或長或短的文集,多不乏思想性與娛樂性並重的好文。然天妒英才,飛花於2003年5月末非典期間罹患白血病,並在三個月後與世長辭.
樓主可以去http://tieba..com/f?kz=405955864貼吧里看看信息。有很多她家人的信息。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lqwhsk.llzc.com/eight/maps/U2.jpg&imgrefurl=http://lqwhsk.llzc.com/eight/two.htm&usg=__XEReDfoaalvtEKgbsZYT_ybP5nk=&h=218&w=378&sz=29&hl=zh-CN&start=2&um=1&tbnid=iVeJzAZXyaDObM:&tbnh=70&tbnw=122&prev=/images%3Fq%3D%25E5%258C%2597%25E5%25A4%25A7%25E6%2589%258D%25E5%25A5%25B3%2B%25E5%25BC%25A0%25E5%259F%25B9%25E7%25A5%25A5%26um%3D1%26hl%3Dzh-CN%26newwindow%3D1這個圖片是她的家人的集體照,可惜已經找不到北大才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