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後現代主義短篇小說推薦

後現代主義短篇小說推薦

發布時間: 2022-08-23 11:14:58

❶ 後現代文學代表人物有哪些

二十世紀文學·後現代主義文學 ■ 存在主義文學 濫斛於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達到發展的顛峰。它與存在主義哲學關系密切。「荒謬」和「痛苦」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主題。在藝術上,存在主義文學寓哲理於文學中,體現「文」「哲」一體的特點;同時不拘一格地運用傳統的、現代的各種表現手法。代表作家有薩特、加繆等。 代表作家——地位影響——代表作品——思想內容/藝術風格 薩特 1905-1980。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小說家、劇作家、文藝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的領袖人物,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家。196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以「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為由拒絕領獎。 存在主義哲學中心思想——薩特的存在主義是無神論的,主要思想可概括為三個基本原則:存在先於本質;自由選擇;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文藝觀上,薩特批判純藝術論,主張文學介入時代,介入生活。 存在主義小說創作——「自由」是薩特存在主義核心之核心,他的所有小說創作和戲劇創作,都圍繞著「自由選擇」這一命題展開。 《惡心》——採用的是日記體、自敘體。寫青年歷史學家「我」對周圍的惡心感,表現對現實世界的否定。 短篇小說集《牆》——代表作是同名的短篇小說《牆》,一篇重要的哲學小說。小說通過存在主義的化身伊比埃塔從生到死、由死而生的曲折經歷,控訴法西斯匪徒草菅人命,嘲笑了荒謬的現實世界,反映了存在主義的生死觀:生存與死亡只是一牆之隔,並非不可逾越的天塹。 長篇小說《自由之路》——包括《理性的時代》《延緩》《心靈之死》三部曲,是薩特存在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表現自由選擇的命題:在荒謬絕倫的世界裡,要想獲得自由與幸福,就必須「介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去,為尋求正義的事業而斗爭。有明顯的無政府意味。 存在形式戲劇創作——薩特的存在主義戲劇又稱「境遇劇」、「自由劇」,它們不是按照傳統戲劇的原則處理環境與人物的關系,而是讓環境支配人物。 《蒼蠅》《禁閉》——表現人在特定處境中的自由選擇。「他人就是地獄」成為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句名言。 《畢恭畢敬的妓女》——一部反種族主義作品,同時體現了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主張。 《死無葬身之地》——以法國淪陷時人民的反抗斗爭為背景,寫5個最後的游擊隊員為了保護游擊隊長而英勇獻身的故事。作品的基調是向上的。 哲學論著——《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加繆 法國當代作家和評論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與薩特齊名。 《局外人》《鼠疫》——因他的作品「揭示了當今人們的良心提出的問題」而獲獎。《局外人》是反映荒謬世界荒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義作品。局外人莫爾索對一切都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面孔。作者以局外人為題,正意反說,包含辛辣的諷刺。莫爾索似真卻假的荒謬言行和心理,說明他是消極地對抗荒謬社會的真正的局內人。《鼠疫》用象徵手法寫成。鼠疫象徵德國法西斯侵略,奧蘭城市民受鼠疫之害象徵法西斯鐵蹄踐踏下的人民之苦,市民奮起抗疫象徵人民反法西斯斗爭。里厄醫生不僅是舍己為人的人道主義者,而且是拯救人類於水火的英雄。 ■荒誕派戲劇 50年代興起於法國,後迅速風靡歐美各國的一個反傳統戲劇流派,因1962年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思琳寫的《荒誕派戲劇》而得名。1950年尤金·尤奈斯庫《禿頭歌女》的上演標志著該流派的誕生。荒誕派戲劇有以下幾個特徵:1、荒誕、抽象的主題;2、支離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異的道具功能。 尤金·尤奈斯庫 荒誕派戲劇奠基人,荒誕派經典作家,羅馬尼亞人。 《禿頭歌女》一部離奇古怪的獨幕話劇,被稱為「對一切傳統戲劇的嚴重挑戰」,是「天才的作品」寫兩對英國中產階級夫婦莫名其妙、令人倒胃的交談。通過這些不知所雲的談話,旨在說明人的個性、本質已消失在群體之中。劇中不但沒有禿頭歌女,甚至連長頭發的歌女也沒有,只有那口瘋狂的大掛鍾。 塞繆爾·貝克特 1906-1989。愛爾蘭人,荒誕戲劇代表作家。描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人類生存狀況。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荒誕派戲劇——貝克特劇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殘志缺的糊塗蟲,幾乎與世隔絕,思維混亂,語言貧乏,活動幅度很小。劇作人物少,動作單調。所有的人物只是某種習俗、思想感情的代表,他表現的只是類型,而不是個性,是「人類的縮影」。貝克特為了體現其創作意圖而採用的恰當的藝術形式——荒誕,正好表現出現代西方社會正經歷著難以克服的精神危機。 《劇終》《啊,美好的日子》——突出表現了人的精神麻木。 《等待戈多》——2幕,是一部反傳統、反理性的劇作。劇本通過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而又毫無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誕與人生的痛苦,表現了現代西方人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作者力圖通過自己的劇作來反映「社會真實」,彈出「一個時代的失望之音」。劇作用「直喻」的方法強化了「純粹戲劇性」,把內在的思想變為視覺形象,以達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劇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如光禿禿的樹上一夜之間新添幾片綠葉,代表了時光的流逝。 ■新小說派 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60年代進入鼎盛,並蜚聲世界各國。新小說派既沒有嚴密的組織,也沒有統一的文學主張。新小說派作家反對傳統小說的思想性和傾向性,主張作家「毅然決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動地照搬荒誕世界裡的存在,不賦予它任何意義和感情色彩。在創作上,新小說摒棄情節和人物,拼貼散亂的片斷,以物代人,創立純粹寫物的風格。倡導讀者參與創作,重建小說的人物與情節。代表作家有克洛德·西蒙等。 克洛德·西蒙 「新小說派之父」之稱,1985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佛蘭德公路》——因「在描寫人類生活狀況中把詩人與畫家的創造性與他對時間作用的深刻理解結合起來」而獲獎。 羅布·格里耶 新小說派旗手,當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 《窺視者》《橡皮》 ■ 黑色幽默 20世紀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作家沒有結社,沒有宣言,也沒有明確的綱領,稱謂是評論者所加。「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採取的嘲諷態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了一種展現絕望的幽默,故被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作為一個流派,「黑色幽默」在藝術上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2、「反英雄」式的人物;3、「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4、小說具有寓言性。代表作家有弗里德曼、約瑟夫·海勒等。 約瑟夫·海勒 1923-1999。美國當代著名作家,「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其小說創作形成了一種「絕望的喜劇」風格。 獨白型小說《出了毛病》——通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日常生活和相互聯系,反映了60年代彌漫於美國社會的精神崩潰和信仰危機。主人公工作出色,一切都很順利,但他卻得了神經過敏症,認為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毛病。 《象戈爾德一樣好》作品圍繞一個猶太後裔的知識分子戈爾德在美國的遭遇展開,表現了猶太人的「異化」主題,題材超出個人命運的范圍,反映城市的衰敗史,家族的瓦解史。 《第二十二條軍規》 (《最後一幕》是續集)——【內容】被譽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說。小說寫的是美國一支空軍中隊的內幕。主人公尤索林要求停止飛行復員回國,與軍隊官僚們的斗爭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基本矛盾沖突。小說通過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戰爭和官僚機構的瘋狂、荒誕,並通過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象徵,表現出西方人對人類處境的困惑。 【思想】小說不是一部歷史小說,而是一部當代寓言,表現超現實的哲理:第二十二條軍規本身就是一種「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徵著冥冥中統治世界的神秘力量,變化無窮,令人莫測高深……它的本質就在於它是一個圈套。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圈套,是一種永遠無法擺脫的困境。這種圈套和困境就是現代人對世界的一種感受。 【人物】尤索林是一個浸透著存在主義意識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現實的積極因素和取消斗爭的消極因素。 【特色】1、結構散亂。小說採用一種類似於戲劇「人像展覽式」的結構。2、敘述方式上,全書沒有一個貫穿首尾的故事情節,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節若斷若續地進行拼貼。3、小說是一出瘋狂的喜劇,但喜劇效果中又浸透著黑色,對死亡的恐懼、對瘋狂世界的絕望態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 魔幻現實主義 指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一個流派。自本世紀中期,拉美小說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拉美作家們不再刻意模仿歐洲某種流派,拘泥於過去某種固定的文學模式,而是注重採用具有民族意識和內容和形式。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作方法。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小說創作極富民族特色,成為當代頗受人們關注的一種文學現象。代表作家有馬爾克斯等。 胡安·魯爾福 魔幻現實主義作為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一個流派真正成熟的代表作家 中篇《佩德羅·帕拉莫》——寫一個破落的庄園主之子由一個負債人變成一方巨富,是一個墨西哥惡霸地主的典型形象。結構上作者打破了時間順序和空間界限,隨意顛倒。 加西亞·馬爾克斯 1928-。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擅長表現拉美土著文化和孤獨狀態。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短篇《周末後的一天》——小說寫馬孔多的奇特現象:炎熱七月,群鳥自殺。點明人間缺少同情的主題。 中篇《枯枝敗葉》——《百年孤獨》的前身。寫馬孔多這個神話王國中上校和他的子孫們孤獨的生活。 長篇《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寫西班牙遺民的後代布恩蒂亞家族的興衰與馬孔多由開拓到繁榮、再次毀滅的歷史。馬孔多百年間經歷了氏族統治、封建統治和殖民統治等變化,布恩蒂亞家族的七代人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馬孔多實際上就是哥倫比亞和拉丁美洲的縮影。布恩蒂亞家族的神奇經歷與不幸,是印第安人歷史文化的再現阿和拉美民族命運的濃縮。作者著力表現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獨」——與世隔絕、愚昧落後的歷史真實。揭露和批判了哥倫比亞國內外反動獨裁政權的殘暴和美國侵略者對拉美民族的政治壓迫與經濟掠奪,預示了拉美人民將告別愚昧、孤獨,走向覺醒與文明。烏蘇拉是貫穿全書的主人公,在她身上,集中了拉美婦女的優秀品德。奧雷連諾是布恩蒂亞家族中最有影響的人物。 【藝術特色】1、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相結合;2、象徵、暗示手法大量運用。 長篇《家長的沒落》——用「多人稱獨白」的手法講述了獨裁者尼卡諾爾的一生,以此抨擊拉美的獨裁統治。作品被美國《時代》周刊推薦為1976年世界十大優秀作品之一。 中篇《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講述一個由於謠傳和猜測致使無辜者慘遭殺害的故事,揭露了陳規陋習對人們心靈的毒害。 長篇《霍亂時期的愛情》——作品以男女主人公的戀愛為主線,展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哥倫比亞沿海城市生活、社會變遷和時代風氣,反思了人們的偏見與感情。男女主人公戀愛50多年而終未果,被評論界認為寫了一個完整的人生觀和歷史的種種意想不到的突變。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該派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以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著稱,追求絕對的自由和人的生物學的滿足,認為墮落就是解脫,沉淪就是解放,躲進超現實的環境尋求神秘主義的靈感,用怪僻的內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淪的所謂「脫俗」態度來表示對體面社會的不滿,對社會進行病態的反抗,因而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的《嚎叫》等。

❷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從八十年代末開始,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解放,後現代主義色彩也在各種藝術包括小說中出現。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點是無深度、無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是游戲性的,多元主義的藝術,它無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劃分,也模糊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其對小說的影響是多種形態的。如先鋒小說,這批作家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場,雖不是文革的直接參與者,但深受其影響,表現最突出的是被遺棄的孤獨感,與傳統價值觀念有所遠離,與英雄人物有隔膜,對現實感到迷茫、困頓。對中國傳統文化也較矛盾,。代表作品有劉索拉的《混沌那個哩登愣》《你別無選擇》徐星《無主題變奏》陳染《世紀病》劉毅然《搖滾青年》等。馬原、格非、蘇童、余華、孫甘露等的作品受後現代主義影響很深,創作思想與評議風格一的後現代特色鮮明。
《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天風船》《虛構》《青黃》《訪問夢境》《信使之函》《褪色鳥群》《雨季之瓮》《黑手高懸》等都是代表之作
此外,王朔的消費小說也體現了後現代反對理性、崇高,提倡世俗化慾望全面擴張的特點。《浮出海面》,《千萬別把我當人》等塑造了一批從社會學意義上講是真正獨立但從社會體制角度看是零餘人的一批形象,將傳統的人的歸屬感解構,對傳統價值體系的解構思想深處具有後現代的影子。

建議參考http://..com/question/29492476.html

❸ 後現代主義作品賞析求助

洛麗塔>--後現代主義里程碑代表作之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

--------------------------------------------------------------------------------

小說以獄中懺悔的形式敘述了主人公漢·漢勃特的一生。從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具有性反常心理的中年男子與一個典型的追求物慾享受的美國少女間的頗有些色情意味的故事,有著自己的意義層面,而且為數不少的評論也正是從這一角度展開的。最初納博科夫寫完作品在國內尋求出版時到處碰壁,而且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況也是如此。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網際網路上鍵入主題詞「洛麗塔」,所調出的全部網頁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然而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決不能僅限於作品表層結構給人的直接感受。要全面讀解這部小說,我們還應了解這樣一些背景情況:在一篇論述《洛麗塔》的文章中,納博科夫曾告訴我們他最初的靈感來良於一幅前所未有的由人猿在強迫調馴下作的畫:「這幅素描顯示了囚禁那可憐生物的籠子的鐵柵欄。」顯然鐵柵欄被人猿當成了現實的必然限定。這幅畫對一個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政治的和心理的、社會的和個人的——囚籠的作者來說極富啟悟,同時也給我們理解《洛麗塔》提供了一個切人點——漢勃特的人生囚籠;此外在《洛麗塔》之前,納博科夫曾寫過一個短篇《失望》,其瘋狂而自覺的主人公——能看得出是漢·漢勃特的前身——設計了一項復雜的罪行,但這「完美的罪行」及記載犯罪實施的日記卻顯示了主人公無法理解:偶然的現實是不能操縱的,以及「藝術的創造遠比生活現實來得真實。」這一認識在《洛麗塔》中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展現。我們在作品中可看到,漢勃特在他的初戀情人安娜貝爾為他在慾望和佔有之間設立了溝壑以後,竭力想跨越這溝壑:他始終在尋覓「寧芙」,甚至不擇手段——委屈地娶了洛麗塔之母夏洛特並幻想著謀殺。可在到達了慾望那欣悅的彼岸後,漢勃特卻處在了一個不停地逃跑——躲避的痛苦過程中,最終只是在監獄中他才從反思中懂得了是慾望而不是佔有(也即是藝術創造而不是現實)才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超越現實,所以在監獄里「只有詞語可以玩弄」的漢勃特用語言倒是成功地把他和洛麗塔擺渡到了那種「想像的極樂」境地。由此,漢勃特的性的慾望就成了對藝術創造慾望的一個隱喻。所以,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主要想表現的就是他對藝術創造與現實之間關系的這樣一種看法。至於他採用這樣的「色情」題材,則與他的藝術見解有關,他認為:「我所有小說的一個功能就是要證明一般的小說並不存在,我所寫的書屬於一種主觀的和特定的事件。」正如《阿達》選擇兄妹亂倫的題材,《灰火》類同於注釋讀本一樣,《洛麗塔》也是這樣一部有意為之的作品。
小說還顯示了一種卓絕的對語言的自覺。納博科夫,正如「只有詞語可以玩弄」的關在監獄里的主人公,也是詞彙游戲場上的一個高手,在詞彙的游戲場上,人們能享有一種靈活性,一種在現實世界中毫無希望獲得的頤指氣使的權利。作者充分利用了這一特權,在創作中令人眼花繚亂地將夢幻和事實、韻文和散文、情趣和智慧、虛構與現實交織在一起,顯示了他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納博科夫自認《洛麗塔》是他與英語間的風流韻事,恰好也是對作品在這方面努力的一個現實的注腳。所以閱讀這部小說時,從文字的迷宮中尋找意義出路的努力也同樣給人以極大的樂趣。

❹ 後現代派小說的國外作家

唐納德·巴塞爾姆,美國後現代主義新一代之父,是戰後最令人興奮而傑出的創新作家之一。他一生出版過四部長篇小說,一百五十多篇短篇故事,以及幾十篇文學評論。他是一位頗具奇妙創造力的作家,在小說中實驗性嘗試非線性的敘述和荒誕的寫作手法。巴塞爾姆以及他同時代的作家對他們所見證的政治事件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詹森政府的混亂、尼克松政府的謊言、越南戰爭、水門事件、核武器的擴充等等所有的官方版本都遭到質疑。事實與虛構的混亂致使後現代主義以新的寫作方式填平了由官方話語的分離而製造出的語言的鴻溝。巴塞爾姆的小說具有令人困惑的特點:片段敘述、陳詞濫調的濫用和對社會和歷史事件的宣告性模仿,讓人覺得必須接受語言的局限性以及它的垃圾似的現狀。在他的作品中時常以反諷的方式使用廣告宣傳語、街道俚語、流行歌曲歌詞、插科打諢、工業以及軍事行話和褪色的笑話,以此泄露他們秘密隱藏起來的意義。他那具有顯著特徵的小說似乎是拚貼而成的——把來自於美國文化中的冗長混亂的片段聚集在一起,粘貼起來。他曾說過,把互不相關的事物粘貼在一起,效果好的話,就能產生新的現實。

❺ 你看過哪些有趣的短篇小說

《艾比斯之夢》。《艾比斯之夢》的起初,人類在機器人統治的世界裡苟延殘喘,「我」以講述故事為業,浪跡四方,偶爾也會參與人類團體襲擊機器人運輸隊的行動。某一天「我」與一個人形機器人不期而至,「我」與之交手,不敵負傷遭擒,被送到機器人城市的醫院中接受治療,而那個擊傷「我」的機器人則開始每天給我念故事,同時與「我」約定,除非「我」自己要求,否則她(因為是女性外形的機器人)只會給我念那些由從前的人類自己寫的、絕對不是這個世界真實歷史的故事。與其說這是一部討論人與AI、或者說是AI自我意識覺醒的小說,不如說這是一部借AI之口,探討人類的邏輯思維、道德、宗教、信仰等等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的社會哲思小說來得貼切。

❻ 幫忙提供一些2000年以後的外國文學作品

外國文學作品的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l9rb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❼ 請問西方後現代著名作家有哪些誰的書值得一看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約瑟夫·海勒德《第二十二條軍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布托爾的《時間表》,巴塞爾姆的《辛伯達》,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莫里森的《所羅門之歌》

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共有六個流派可以歸入後現代主義范疇。這些流派之間彼此關聯不大,但其「反文學」、「反理性」、「解構」的本質卻是相似的。

存在主義文學

存在主義文學是在存在主義哲學基礎上形成的文學流派,以對「荒誕」狀態的描繪著稱。二戰前夕產生於法國,戰後盛行於整個西方世界,並產生了一些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代表人物:讓-保羅·薩特、阿爾貝·加繆、西蒙娜·德·波伏娃、諾曼·梅勒等。此外法國作家雷蒙·蓋夫、莫里斯·梅爾洛-蓬蒂和美國的索爾·貝婁、英國的戈爾丁等人的創作也具有存在主義 荒誕派戲劇特點。

荒誕派戲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先產生於法國,而後流行於西方各國,是存在主義文學在戲劇領域的變體,對西方戲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代表人物:歐仁·尤奈斯庫、塞繆爾·貝克特、讓·熱奈、阿瑟·阿達莫夫、哈洛·品特、愛德華·阿爾比等。

新小說

50年代形成於法國,嚴格的說只是一個鬆散的俱樂部式的文學團體,主張打破傳統小說模式,進行激進的語言實驗,顛覆傳統的小說架構。總體上影響力不大,基本局限於法國一國。

代表人物:娜塔麗·薩洛特、阿蘭·羅伯-格里葉、米歇爾·布托爾、克洛德·西蒙等。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於美國,是一群鬆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人,對社會公認的一切價值都抱有背道而馳的態度,往往以頹廢、墮落、犯罪、縱欲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戰後美國本土產生的最具影響力的文學流派。

代表人物:傑克·克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博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等。

黑色幽默文學

60-70年代產生並流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受存在主義影響很大,主張用表面上輕松、調侃、玩世不恭的幽默態度來敘述沉鬱甚至可怖的故事,從而產生荒誕不經的喜劇效果,是以喜劇形式上演的荒誕的「悲劇」。

代表人物:約瑟夫·海勒、小庫爾特·馮尼古特、托馬斯·品欽、約翰·巴斯等。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30-40年代形成於拉丁美洲,60年代以後取得了輝煌成就,產生了諸多世界級文學大師。傳統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將拉美土著民族的傳統觀念和現代化進程融合,特別注重在作品中引入神秘的荒誕的元素,卻又不違背現實主義原則。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但一些歐洲作家的作品也被認為屬於魔幻現實主義范疇。

代表人物:加西亞·馬爾克斯、阿萊霍·卡彭特爾、胡安·魯爾弗、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蘇聯的博加科夫等。

❽ 對於唐納德·巴塞爾姆的短篇小說《學校》(the School),你有什麼反思或讀後感

學校這部小說作為後現代主義的作品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解釋,在我看來可能是用荒誕的口吻表達一種對生命的溫情與敬意。

學校劇情簡介:

在一所學校,教師埃德加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他們去種橘子樹、照料小動物,可是他們種的樹和照管的小動物很快都死掉了,甚至連後來收養照料的孤兒Kim也夭折了。

孩子們大為不解,便問老師它們為什麼會死?教師也頗為困惑,於是隨便找了各種原因搪塞學生。可是學生並不滿意老師的答案,繼續追問,問那些小動物死後去了哪裡?

是不是死亡給了生活意義?對於孩子們的問題埃德加難以應對,只是說是生命賦予了生活意義,於是孩子們便和老師繼續爭論。

作者簡介:

唐納德·巴塞爾姆Donald Barthelme(1931年4月7日—1989年7月23日)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家,代表作是《巴塞爾姆的白雪公主》 。

他一生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並曾從事新聞記者、雜志編輯等工作,並曾在紐約城市大學任教。1972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❾ 最新科幻小說推薦幾本唄

.《編碼寶典》 尼爾・斯蒂芬森
這部由尼爾・斯蒂芬森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則二戰期間的密碼破譯人員和1997年的極客之間錯綜復雜、環環相扣的故事。
「這本書不僅很長,內容也非常豐富。它有近1000頁,而且是大開本。這書一定有五十萬字,」游朝凱(Charles Yu,美籍華裔作家)說道。
2.《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這部經典作品的是發生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故事,還講述了香料 Melange
3.《萬有引力之虹》 托馬斯・品欽
後現代主義經典之作,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結束之際,其事件主要圍繞德國V2火箭計劃展開。

5.《大魔法師》 蘇珊娜・克拉克
一部異質歷史,講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紀的英格蘭的故事。

6.《1984》 喬治・奧威爾
給了我們「新話」和「老大哥」的反烏托邦經典。
「我覺得很多人都假裝他們已經讀過了奧威
7.《最後和最先的人》 《造星者》 奧拉夫・斯
8.《漫長的明天》 雷・布拉凱特
這部1955年的小說故事發生在一場核戰爭之後,其作者是《帝國反擊戰》的編劇之一。
「我不明白為什麼沒人把它列入偉大美國科幻小說之列―
9.《達爾格倫》 塞繆爾・德拉尼
這部不能繞過的小說講述了一座隔絕而奇怪的美國城市Bellona的故事。
「這是我們的《芬尼根的守靈》。我也沒有讀過,」Nick Mamatas用想像中的科幻迷的口吻說道。(Mamatas最近的作品是The Damned Highway: Fear and Loathing in Arkham)
「《達爾格倫》保持著紀念性的成就,」Jeff VanderMeer(Finch的作者,The Weird的編輯之一)說道。像《萬有引力之虹》一樣,這部小書需要讀者做大量的功課,「而閱讀的時候我們好像不會在意做功課,」VanderMeer說。《達爾格倫》「顯示了巨大野心、情感、智慧以及技術能力的組合,」而且它站在了最高峰,遠遠超過「這個領域內的傳統認知」。
10.《無盡的玩笑》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一本相當長的、寫滿腳注的書,講述了Incadenza一家的故事,還有一部有著致命吸引力的電影,還有網球。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