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芥川的短篇小說

芥川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22 13:57:40

⑴ 芥川龍之介-海市蜃樓

1、這是芥川龍之介的一篇短篇小說,關於這部小說的簡介如下:
《海市蜃樓》本身是小說,是一部藝術作品,而不會僅僅是為了表達作者自我內心的情緒。甚至也不會是揭露社會現實,創作的時候,可能不會有徹底明晰的目的。
2、這篇小說的原文如下:
《海市蜃樓》
一個秋天的晌午,我和從東京來玩的大學生K君一道去看海市蜃樓。鵠沼海岸有海市蜃樓出現,大概已是盡人皆知的。比如我家的女用人,她看見船的倒影,就贊嘆地說:「簡直跟前些天報紙上登的照片一模一樣啊。」
我們就從東家旅館①旁邊拐過去,順便把O君也邀上。O君仍舊穿著紅襯衫,可能是在准備午飯吧,正在隔著籬笆能夠瞥見的井口一個勁兒地壓唧筒。我把梣木拐杖揚了起來,向O君打了個招呼。
東家旅館坐落在鵠沼海岸上,芥川曾在這里作過短期逗留。
「請從那邊進屋來吧。——哦,你也來了呀。」
O君好像以為我是和K君一起來串門的呢。
「我們是去看海市蜃樓的。你也一塊兒去好嗎?」
「海市蜃樓?」O君忽然笑起來了,「最近海市蜃樓很時興啊。」
約莫五分鍾以後,我們已經和O君一起走在沙土很厚的路上了。路左邊是沙灘。牛車壓出來的兩道車轍黑糊糊地斜穿過那裡。這深陷的車轍使我產生了近乎受到一種近似壓迫的感覺。我甚至感到:這是雄偉的天才工作的痕跡。
「我還不大健全哩,連看到那樣的車轍都莫名其妙地覺得受不了。」
O君皺著眉頭,對於我的話什麼也沒回答,但是他好像清楚地理解了我的心情。
過一會兒,我們穿過松樹——稀稀落落的低矮的松樹林,沿著引地河①堤岸走去。寬闊的沙灘那邊,海面呈蔚藍色,一望無際。但是繪之島的房舍和樹木都籠罩在陰郁的氣氛里。
引地河是流過神奈川縣藤澤市西邊,注入相模灣的一條河。
「是新時代啊。」
K君的話來得突然。而且他說時還含著微笑。新時代?——然而我立即發現了K君的「新時代」。那是站在防沙竹籬前面眺望著海景的一對男女。當然,那個身穿薄薄的長披風、頭戴呢帽的男子說不上是新時代。可是女的不但剪了短發,還有那陽傘和矮跟皮鞋,確實是新時代的打扮。
「好像很幸福呀。」
「你就羨慕這樣的一對兒吧。」0君這樣嘲弄著K君。
距他們一百多米就是能望到海市蜃樓的地方。我們都趴下來,隔著河凝視那游絲泛起的沙灘。沙灘上,一縷緞帶寬的藍東西在搖曳,多半是海的顏色在游絲上的反映。除此而外,沙灘上的船影什麼的,一概看不見。
「那就叫海市蜃樓嗎?」
K君的下巴頦上沾滿沙子,失望地這么說著。這時,相隔二三百米的沙灘上,不知從哪兒飛來一隻烏鴉,掠過搖曳著的藍色緞帶似的東西,降落到更遠的地方。就在這當兒,烏鴉的影子剎那間倒著映現在那條游絲帶上。
「能看到這些,今天就算是蠻好嘍。」
O君的話音未落,我們都從沙灘上站起來了。不知什麼時候,落在我們後面的那對「新時代」,竟從我們前邊迎面走來了。
我略一吃驚,回頭看了看身後。只見那兩個人好像仍在一百多米遠的那道竹籬前面談著什麼呢。我們——尤其是O君,掃興地笑了起來。
「這不更是海市蜃樓嗎?」
我們前面的「新時代」當然是另外兩個人。但是女人的短發和男人頭戴呢帽的那副樣子,跟他們幾乎一樣。
「我真有點兒發毛。」
「我也思忖他們是什麼時候來的呢。」
我們這樣說著話。這次不再沿引地河的堤岸而是翻過低矮的沙丘向前走。防沙竹籬旁邊,矮小的松樹因沙丘而變得發黃了。打那裡走過時,O君吃力地哈下腰去,從沙土上拾起了什麼。那是個似乎塗了瀝青黑邊的木牌,上面寫著洋文。
「那是什麼呀?Sr.H.Tsuji……Unua……Aprilo……jaro……1906……
世界語:過先生……1906年4月衛日
「是什麼呀?dna……Majesta②嗎……寫著1926呢。」
世界語:5月2日。
「喏,這是不是附在水葬的屍體上的呢?」O君作了這樣的推測。
「但是,把屍體水葬的時候,不是用帆布希么的一包就成了嗎?」
「所以才要附上這塊牌子。——瞧,這兒還釘著釘子哪。這原先是十字架形的呀。」
這當兒,我們已經穿過像是別墅的矮竹籬和松林面走著。木牌大概是和O君的猜測差不多的東西。我又產生了在陽光之下不應該有的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真是揀了個不吉利的東西。」
「不,我倒要把它當作吉祥的東西呢。……可是,一九六○到一九二六的話,二十來歲就死了啊。二十來歲……」
「是男的還是女的呢?」
「這就不敢說了……反正這個人說不定還是個混血兒呢。」
我邊回答著K君,邊揣摩著死在船里的混血青年的模樣。據我的想像,他該是有一個日本母親。
「海市蜃樓嘛……」
O君一直朝前面看著,突然喃喃地這樣說。這也許是他在無意之中說出的話,但我的心情卻微微有所觸動。
「喝杯紅茶再走吧。」
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站在房屋密集的大街拐角的地方了。房屋雖然密集,沙土乾涸的路上卻幾乎不見行人。
「K君怎麼樣?」
「我怎麼都行……」
這時,一隻渾身雪白的狗無精打采地耷拉著尾巴,迎面走了過來。

K君回東京以後,我又和O君以及我的妻子一道走過了引地河上的橋。這一次是傍晚七點鍾左右,我們剛剛吃完晚飯的時候。
那天晚上看不見星星。我們連話都不多說,在沒有行人的沙灘上走著。沙灘上,引地河河口左邊,有個火光在晃動,大概是給入海捕魚的船隻當標志用的。
波濤聲當然不絕於耳。越是靠近岸邊,咸腥味也越重。與其說是大海本身的氣味,倒更像是沖到我們腳底下的海藻和含著鹽分的流水的味道。不知怎地,我對於這股氣味,除鼻孔以外甚至皮膚上都有所感覺。
我們在岸邊佇立片刻,眺望著浪花的閃動。海上到處是漆黑一團。我想起了大約十年以前在上總的某海岸逗留時的情景。同時也回憶起跟我一起在那裡的一個朋友的事。他除了自己讀書之外,還幫忙看過我的短篇小說《芋粥》的校樣……
過一會兒,O君在岸邊蹲著,點燃了一根火柴。
「干什麼哪?」
「沒什麼……你看這么燃起一點火,就能瞧見各式各樣的東西吧?」
O君回過頭,仰臉看了看我們,他這話一半也是對我妻子說的。果然,一根火柴的光照出了散布在水松和石花菜中的形形色色的貝殼。火光熄滅後,他又劃了一根火柴,慢騰騰地在岸邊走了起來。
「哎呀,真嚇人,我還以為是淹死鬼兒的腳呢。」
那是半埋在沙子里的單幫兒游泳鞋。那地方海藻當中還丟著一大塊海綿。這個火光又滅了,四下里比剛才更黑了。
「沒有白天那樣大的收獲呀。」
「收獲?啊,你指的是那個牌子嗎?那玩藝兒可沒那麼多。」
我們決定撇下無盡無休的浪濤聲,踏著廣闊的沙灘往回走。除了沙子以外,我們的腳還不時踩在海藻上。
「這里恐怕也有各種各樣的東西。」
「再劃根火柴看看吧?」
「不用了。……哎呀,有鈴鐺的聲音。」
我側耳聽了聽。因為我想那說不定是我最近經常產生的錯覺。然而不知什麼地方真有鈴鐺在響。我想再問問O君是不是也聽得見。這時落在我們後面兩三步遠的妻子笑著說道:「我的木履①上的鈴鐺在響哩……」
木履是日本女孩子穿的一種塗上黑漆或紅漆的高齒木屐,有時繫上鈴鐺。
我就是不回頭也知道,妻子穿的準是草履。
「今天晚上我變成了孩子,穿著木履走路呢。」
「是在你太太的袖子里響著的——對了,是小Y的玩具。帶鈴鐺的化學玩具。」O君也這么說著,笑了起來。
後來,妻子也趕上了我們,於是三個人並排走著。自從妻子開了這個玩笑以來,我們比剛才談得更起勁了。
我把昨晚做的夢講給O君聽。我夢見自己在一棟現代化住宅前面,跟一個卡車司機在談話。我在夢中也認為確實見過這個司機。但是在哪兒見過,醒來以後還是不知道。
「我忽然想起來,那是三四年前只來采訪過一次的女記者。」
「那麼,是個女司機嘍?」
「不,當然是個男的。不過,只是臉變成了那個女記者的臉。見過一次的東西,腦子里畢竟會留下個印象吧。」
「可能是這樣。在面貌之中也有那印象深刻的……」
「可是我對那個人的臉一點興趣也沒有。正因為這樣反而感到可怕。覺得在我們的思想意識的界限之外還存在著各種東西似的……」
「好比是點上火柴就能看見各種東西一樣吧。」
我在說著這些話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惟獨我們的臉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但是跟先前完全一樣,周圍連星光也看不見。我又感到一種恐怖,屢次仰起臉看著天空。這時候妻子好像也注意到了,我還什麼都沒說呢,她就回答了我的疑問:「是沙子的關系。對吧?」
妻子作出把和服的兩個袖口合攏起來的姿勢,回頭看了看廣闊的沙灘。
「大概是的。」
「沙子這玩藝兒真喜歡捉弄人。海市蜃樓也是它造成的……太太還沒看到過海市蜃樓吧?」
「不,前些天有一次——不過只看到了點兒藍糊糊的東西……」
「就是那麼點兒,今天我們看到的也是。」
我們過了引地河上的橋,在東家旅館的堤岸外面走著。不知什麼時候起了風,松樹梢都刷刷作響。這時,好像有個身量挺矮的人匆匆地迎面走來了。我忽然想起了今年夏天有過的一次錯覺。那也是在這樣的一個晚上,我把掛在白楊樹上的紙看成了帽盔。這個男人卻不是錯覺,而且隨著相互接近,連他穿著襯衫的胸部都能看到了。
「那領帶上的飾針是什麼做的呢?」
我小聲這么說了一句以後,隨即發現我當作飾針的原來是紙煙的火光。這時,妻子用袖子捂住嘴,首先發出了忍不住的笑聲。那個人卻目不斜視地很快和我們擦身走過去了。
「那麼,晚安。」
「晚安。」
我們很隨便地和O君分了手,在松濤聲中走去。在這又一次的松濤聲中間還微微地夾雜著蟲聲。
「爺爺的金婚紀念是什麼時候呢?」
「爺爺」指的是我父親。
「唔,什麼時候呢?……黃油已經從東京寄到了嗎?」
「黃油還沒到,只有香腸寄到了。」
說話之間,我們已走到門前——半開著的門前來了。

⑵ 如何評價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從細處著手,或取材於現實,或從日本、中國的歷史傳說故事吸取靈感,不拘泥於時代,描繪武士、貴族、僧侶、匠人、盜賊、平民等等各色人等的離奇故事,縱觀他的全部短篇,也是一種對人間百態的展現。

芥川對人的心理狀態描述是源於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對社會人情的觀察。他擅長心理描寫,對人性做深層的挖掘,他筆下的主人公幾乎沒有幾個算得上是可愛的人,除開那些窮凶極惡之人,最平常的普通百姓也是懷著隱秘不足外道的心思。



人物影響

芥川龍之介與森鷗外、夏目漱石被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上的三巨匠。

在短短12年的創作生涯中,芥川龍之介寫了148篇小說,55篇小品文,66篇隨筆,以及大量的評論、游記、札記、詩歌等。

他的每一篇小說,題材內容和藝術構思都各有特點,這是他在創作過程中苦心孤詣地不斷進行藝術探索的結果。他的文筆典雅俏麗,技巧純熟,精深洗練,意趣盎然,別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時期的作家中佔有重要地位。

⑶ 羅生門講的是什麼

《羅生門》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侯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

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僕人,思想上正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

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謀生罷了。他說「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干當做魚干來賣,吃了魚乾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

於是,僕人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並且從那以後再也沒人見過他。

(3)芥川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

作品雖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作品影響:

《羅生門》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發表於大正4年(1915)的《帝國文學》上,之後芥川龍之介將其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也取名為《羅生門》。在其後的作品中芥川再也設有用過柳川窿之介這一筆名,而且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羅生門》中除了《羅生門》外,所有以柳川隆之介發表的作品都沒有收錄。從這一點上,讀者就可以看出小說《羅生門》在芥川文學中的重要位置。

參考鏈接:網路-羅生門

⑷ 芥川龍之介的《密林中》到底表達了什麼

《密林中》即《竹林中》

1、《密林中》已經超越了以往「惡」的命題。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已讓它擺脫善惡的界定而達到一個更為深刻的層次。

2、表達了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令事實真相不為人所知,電影羅生門就是據此改編的。

3、該故事講述了一個武士帶著妻子真砂在前往若狹的途中,遭遇大盜多襄丸後,武士被縛,武士之妻真砂被大盜凌辱。事件結果: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故事以在公堂上審訊相關證人和犯人為主要背景展開。

4、該懸疑小說採用獨特的敘事視角和形式,使整個案件形成一個敘事的迷宮。

該小說共有七段文字,分別是案件的證人樵夫、行腳僧、捕快、老嫗和案件的關鍵人物大盜多襄丸在公堂上的供詞,加上真砂在清水寺懺悔時對案件的描述以及被殺的武士借巫女之口對案件的描述,共同組成了該小說。

奇怪的是武士說自己是自殺,而多襄丸和真砂又各自承認自己殺了武士,單獨來看,他們的話都可以自圓其說,然而又相互矛盾。

(4)芥川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真砂19歲,她是一個「臉色微黑,左眼角有一個黑痣,小小的瓜子臉」的「有丈夫氣的好強的女子」,對丈夫很忠誠;在多襄丸看來,她美麗得「好像一位觀音」,周身散發出難以言說的魅力;而丈夫武弘卻在地獄里也不能忘卻對她的怨恨,在他看來,沒有比真砂更放盪、更輕浮、更惡毒的女人了。

2、武弘是若狹國國府的武士,26歲,性情溫和。他的妻子是真砂。武士已經死去。屍體穿的是淺藍綢子外衣,戴一頂城裡人的老式花帽,仰躺在地上,胸口受了刀傷。

3、多襄丸是一名強盜。他被人從馬上逮住,跌下來在栗田口石橋上嗚嗚叫痛。他穿一件藍黑綢衫,帶一把沒鞘的刀子,還帶得有弓箭,是包牛皮的弓,黑漆箭筒,17枝鷹毛箭。

參考資料

網路-竹林中(芥川龍之介著短篇小說)

⑸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假面醜八怪》,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

芥川龍之介在顏小二心裡的地位僅次於魯迅,兩位都是一針見血的大文豪,對人性有著深刻且犀利的體悟,而他們筆下的文章,常人讀個一篇兩篇,大抵就會在情不自禁的「對號入座」中,羞得面紅耳赤,比如芥川龍之介筆下《假面醜八怪》這篇短篇小說。

《假面醜八怪》這個故事,通過講述主人公「山村平吉」的酒後猝死,對他的一生作了簡短回顧,其中,芥川龍之介做了這樣一個總結:「平吉的一生,除去這些謊言,想必也空空如也」。

說到這里,顏小二倒是看到了芥川龍之介的一些話外音:「很遺憾,我們生活中所謂的起伏也跌宕,總是伴隨著或大或小的謊言,以至於謊言變得十分尋常,當我們適應並習慣謊言時,那麼慾望下的放縱,才最是致命。」

但是,當我們對「謊言」不再有「罪惡感」時,我們趨於「麻木」,我們臉面上的彬彬有禮也僅僅只是停留於臉面而已,這種時候,我們的謙遜不是由內而外,我們在壓抑自己「放肆」、「瘋狂」的「本質」,於此,一旦我們可以打開「慾望的閥門」,那麼我們就容易在自欺欺人中被慾望湮滅。

「生於謊言,死於慾望」,這樣的人生,著實有幾分悲涼。但是好在,我們雖像「山村平吉」,卻並不是「山村平吉」,因為我們至少還有芥川龍之介這樣的文豪們,他們將不加修飾的「真相」直接呈現在我們眼前,於此,在「對號入座」之下,我們除了臉紅,還會反思。

註: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文中圖片來自網路,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⑹ 芥川龍之介一生寫過多少短篇小說

芥川是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短暫的三十多年生命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丑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而僅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便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丑惡性,因此彰顯其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其代表作品有《羅生門》《竹林中》等

⑺ 如何評價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

芥川最令人稱奇的地方在於,他的許多作品是從已有的傳說和故事稍加改編而來。而這寥寥幾筆的改動卻能給故事賦予之前沒有的更加耐人尋味的另一層含義。
首先看他的小說風格:潔凈。終生不寫粗野的文學,潔凈是芥川文學的魅力所在。文字洗練、狷狂、典雅,有太白的風骨,也有愛倫坡的詭異。藝術感受性敏銳,追求形式,強烈地關心文體與結構,正如他所說:「輕視技巧的人,壓根不懂藝術。」
拋去技巧方面,芥川對於人性方面的刻畫更是觸目驚心,甚至令人膽寒。「摘花飛葉可傷人」。
他的小說題材大多取自歷史,原典用的最多的是《今昔物語》,更有不少是取自中國古代典籍。他從讀書中產生作品,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寫得不只是歷史背景下的故事,而是他所處那個時代的經歷。在其高雅文章的背後隱藏著的,是沉重的黑暗。
魯迅談到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時說:「所用的主題最多的是希望之後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時之心情。」
「外面只有黑漆漆的夜」,「旁觀者的利己主義」,《羅生門》《鼻子》這兩篇小說基本上確定了他的創作手法與方向。「善與惡不是相反的,而是相關的。」
他是名副其實的藝術至上主義者,當之無愧的鬼才。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