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茹的短篇小說
A. 哪兒能下載作家「何玉茹的小說《素素》的電子文檔」
如果在網路上搜不到的話, 或許可以到各大高校的圖書館網頁上去找, 據我所知, 現在好多高校圖書館都會提供一些書籍的電子版本.
B. 何玉茹的獲獎作品
中篇小說《綠》、短篇小說《田園戀情》、《樓下,樓上》均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入圍中國作協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9年短篇小說〈〈到群眾中去〉〉進入「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說《太陽為誰升出來》、《素素》分別進入2000年和2001年「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小說《父親》進入2005年和2006年最具人氣作品。
C. 最近有什麼有好看的流行小說呀
《東方血修》
《星神震天》
《邪神傳說》
《死神傳說》
《修神異世錄》
《星辰變》
《重生成蟲》
《不死邪魂》
《巴識神王》
《都市神人》
《不死冥王》
《空速星痕》
《七界傳說》
D. 何玉茹的人物評價
「小事的神靈」
何玉茹是「小事的神靈」。當然,寫小事不一定就是小事的神靈,很多時候,人們是把小事寫成了大事,比如,女性就可以把私人生活寫成具有歷史意義的性別戰爭;但在何玉茹那裡,小事終是小事,她不會用鋸子切割一顆米粒兒,她用小巧的手術刀和顯微鏡。
於是,通過何玉茹細致的操作,我們看到了在最微小的事物中、在近乎無事的生活細部上,有繁復的意義世界。
何玉茹的小說有人喜歡,有不少的人不喜歡;對一個作家的特性,那些不喜歡她的人可能無意中看得更清楚,比如我吧,有一度看何玉茹的小說我就會心慌,於是就問自己:慌什麼呢?
捫心自問的結果是這樣的:這些小說里有奇怪的專注和偏執,它壓迫人。何玉茹的語調從來不是戲劇性花腔,總是很低、很靜,按說不會使人窘迫不安。問題是出在她的尺度感上,她注視著小事,如果她從中發現了事關存在或生存的大意義,我們也不會心慌,但她總是正好停留在小事本身,既不向上、也不向下,這就正好使我們面對生活中游絲般鐐繞的日常價值:友誼、溫情、快樂、孤獨,等等,在她的注視下,這些最簡單、最基本的事物變成了令人困惑的疑難。
我本想說何玉茹是我們的奧斯汀,後來想了想又覺得不是,奧斯汀是溫煦和藹令人愉悅的,她的嘲諷也讓胖紳士們自嘲地發笑,但何玉茹似乎斂盡了奧斯汀的煙火氣,在奧斯汀談笑風生的地方,她卻孤僻地、沉靜地注視和述說。
奧斯汀的世界有高度穩定的價值秩序,日常生活意義充盈,這位姑媽在其中安然自在。而何玉茹所面臨的是嚴重的意義匱乏,我們的生活世界是破碎的、荒涼的,一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想大事、干大事,小事的意義、如何在無數小事積累的日常生活中獲得一種價值感,對此我們幾乎毫無興趣。
所以,我們常常感到何玉茹的小說中有一種叫人不好意思的過敏,我們會心煩意亂地想:何必呢,不至於吧。但何玉茹卻偏執地過敏下去,她要讓生活在我們眼裡變得柔軟、充滿汁液。
在九十年代,「日常生活」一直是詩和小說的重要主題,事情似乎是,我們終於發現了日常生活。但我寧可說:只有何玉茹等極少數幾個人找到了真正的日常生活,而何玉茹的作品恰恰與以「日常生活」為旗幟的寫作保持著距離。也許是出於天性、也許是深思熟慮,何玉茹似乎知道,當人們喋喋不休地談論「日常生活」時,其實仍是被形而上學激情所支配,他們在寫作中最終表達的是關於日常生活的某種本質性圖景。所以,在看了那麼多小說之後,我們總會感到那不是日常生活,而是以「日常生活」為標題的觀念藝術。何玉茹也許會非常羨慕那些作家,羨慕他們化繁為簡的才能,但更可能,在何玉茹眼裡,這種寫作是反日常的,它已經遠離了日常生活的質地,是以日常生活的名義逃避日常生活,是不真實的。
何玉茹有通往真實的獨特路徑,她的路也是最簡單、最質朴的路,那就是真正地直接走向事物本身,在一種精確的尺度感指引下,她從不讓她的筆溢出事物之外,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尋求價值和意義,你不必到天邊外,你只需看著眼前,這時你就會發現小事之中有一個上帝、一個神靈,它一直在向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提出問題,我們過去竟沒有聽到。
聽到小事的神靈的聲音是我們所不習慣的。看何玉茹的小說我們常常有一種輕微的別扭,它幾乎是壓迫著我們注視我們本應最為熟悉的事物和情感,結果我們會有一種幻覺,會覺得這一切都有點不真實、不正常。
——這就是何玉茹作為一個小說家的奇異命運,她本來是最正常的,但在我們的語境中,她竟顯得偏執,她本來是真實的,但我們的眼睛在這種真實前感到不適。
但這同時也證實了她的寫作獨特、重要的意義:如果說「真實」就是我們在想像生活時的一種約定、一種習慣,那麼,何玉茹恰恰悄悄地修改著這種約定和習慣,只有極少數作家有能力作出這樣的修改。在這個意義上,我甚至願意說何玉茹是個先鋒作家,真正的先鋒作家都應該是眼科醫生,何玉茹也在為我們矯正視力。
生存的勇氣與超越的迷醉
《冬季與迷醉》是何玉茹精心打造的一件藝術品。它是寫實的,卻又是寫意的;它是平淡的,卻又是餘味無窮的;它是清澈的,卻又是渾朦繁復的。何玉茹雖然始終把人物框定在吃喝拉撒的層面,但是它的意義卻又不僅僅局限於這一層面,而是做到了「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從而使它不僅成為少年李三定的心靈的成長史,也是人的生存歷程的象徵。冬季是人生困窘的象徵,與蔣寡婦的迷醉是人生沉迷於肉慾的象徵,李三定在豆腐村學會了木工,他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裡,那正是由世俗向藝術化的人生超越的象徵。藝術化的人生也就是審美化的生存,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從此李三定「已經不是春天時候的李三定了,他瘦瘦的身體,像是長了許多的力氣,他小小的腦袋,像是多了不少的主意,這使得他走在人前,顯得不急不躁,不亢不卑,從容得多了。」即便是米屯固把上大學的指標給了兒子米小剛,李三定仍然不理不睬,「只笑一笑,又到他自個兒的世界裡去了」。由此可見,《冬季與迷醉》是何玉茹悟道的產物,也是何玉茹皈依傳統道家文化的結果。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庶幾可以看出何玉茹更加內斂、更加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的心靈軌跡。嫻靜的何玉茹,小事的何玉茹,內心洶涌著傳統文化的波濤,從老麥殺豬到李三定的幸福世界,何玉茹在小事中營構出一個充滿深度與廣博度的藝術世界。
E. 金雅的學術論文
1)、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系列
(1)、《「境界」與「趣味」:王國維、梁啟超人生美學旨趣比較》:《學術月刊》2012年8期。
(2)、《趣味與情調:梁啟超宗白華人生美學情致比較》:《社會科學輯刊》2012年5期。
(3)、《梁啟超:以趣味超拔人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3月29日。
(4)、《梁啟超趣味人生思想與人生美學精神》:《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1期。
(5)、《梁啟超「趣味」美學思想的理論特質及其價值》:《文學評論》,2005年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論點摘編。
(6)、《「趣味」與「生活的藝術化」——梁啟超美論的人生論品格及其對中國現代美學精神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9期。
(7)、《論梁啟超美學思想發展分期與演化特徵》:《浙江學刊》,2004年5期。《復印報刊資料·美學》,2004年12期。全文轉載。
(8)、《體系性、變異性、功利性——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中的三個問題》:《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4期。《報刊復印資料·美學》,2003年9期。全文轉載。
(9)、《梁啟超的「情感說」及其美學理論貢獻》:《學術月刊》,2003年10期。《中國美學年鑒》(2003年卷)論文摘要。
(10)、《文學革命與梁啟超對中國文學審美意識更新的貢獻》:《雲夢學刊》,2003年3期。《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近代文學研究》,2003年8期。全文轉載。《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7期。部分轉載。
(11)、《梁啟超「三大作家批評」與20世紀中國文論的現代轉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2期。《中國文學年鑒》(2004年卷)論文摘要。
(12)、《梁啟超小說思想的建構與啟迪》:《杭州師院學報》,2001年3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12期。全文轉載。
(13)、《重化合、創新變、揚個性——梁啟超美學思想的理論風貌》:《浙江學刊》,2003年2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文摘卡》,2003年4期。摘要轉載。
(14)、《梁啟超美學思想及其價值啟思》:《文藝爭鳴》,2008年3期。《復印報刊資料·美學》,2008年6期。全文轉載。
(15)、《梁啟超文論創構與當代文論建設》:《廣州大學學報》,2006年2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6年10期。全文轉載。
(16)、《梁啟超文藝美學思想及其當代啟思》:《美學前沿》(第三輯),2006年1月。
(17)、《論梁啟超「力」與「移人」范疇的內涵與意義》:《浙江學刊》,2005年3期。
(18)、《論梁啟超對中國女性文學的貢獻》:《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6期。
(19)、《梁啟超與中國美學的現代轉型》:《文藝報》,2004年8月17日。
(20)、《中西文化交流與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創構》(金雅,鄭玉明):《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1期。
2)、文藝學美學基礎理論研究系列
(1)、《全球化語境與「人生藝術化」理論的當代意義》:《文學評論》,2008年5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9年5期全文轉載。《融審美與啟蒙為一體的美學意向》,《文藝報》,2008年12月11日《學術新見》。
(2)、《審美人格與當代生活》:《光明日報》,2012年12月18日。
(3)、《「人生藝術化」與人的和諧生成》:《光明日報》,2009年6月9日。《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9年12期全文轉載。《追求藝術的人格和審美地生活》,《文藝報》2009年9月3日《學術新見》。
(4)、《「人生藝術化」:學術路徑與理論啟思》:《中山大學學報》,2013年2期。《新華文摘》2013年10期論點摘編。
(5)、《人生論美學的價值維度與實踐向度》:《學術月刊》,2010年4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10年10期全文轉載。
(6)、《促進人生藝術化》:《文藝報》,2007年12月18日。
(7)、《人生藝術化的中國現代命題及其當代意義》:《文藝爭鳴》,2008年1期。
(8)、《「人生藝術化」的中國現代命題與「美的規律」的啟示》:《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1期。
(9)、《中國現代文論精神之發掘與傳承》:《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5期。
(10)、《中國現代美學的精神傳統》(金雅,聶振斌):《安徽大學學報》,2009年6期。
(11)、《「大詞人」與「真感情」——談〈人間詞話〉的人生美學情致》:《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3期。
(12)、《文學教育及其情感功能》:《文藝報》,2011年6月20日。《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11年12期全文轉載。
(13)、《關於藝術學理論學科屬性與價值維度的思考》:《藝術百家》,2011年6期。
(14)、《文化開放與民族承擔》:《文藝報》,2011年12月14日。
(15)、《論文學功能系統與特質》:《河南師大學報》,2002年6期。《中國文學年鑒》(2003年卷)論文摘要。《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文摘卡》,2003年2期。摘要轉載。
(16)、《文學審美的情感功能》:《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1期。
(17)、《革新與復歸:「模仿說」及其在西方文論中的發展》:《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4期。
(18)、《大眾傳媒時代的文學變遷及其價值功能再認識》:《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4期。《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8年4期。全文轉載。
(19)、《馬克思主義與民族文化的建設》:《中外文化與文論》第21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20)、《為什麼重提「人生藝術化」》:《藝術百家》,2012年6期。
3)、中國當代女性小說批評與研究系列
(1)、《女性命運的文學風標——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女性解放》:《文藝報》,2001年12月15日。《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02/2。全文轉載。
(2)、《阿米哲學與女性命運的反思——評王方晨小說〈毛阿米〉》:《當代文壇》,2001年6期。
(3)、《社會轉型·愛情文化與女性形象——評何玉茹中篇小說〈素素〉》:《當代文壇》,2002年4期。
(4)、《現代女性迷失何方—評〈婚姻相對論〉中的女性形象》:《當代文壇》,2000年1期。
(5)、《生命的崇高與純真的執著—讀池莉小說〈雲破處〉》:《當代文壇》,2000年3期。
F. 誰能提供一下天津作家協會名單 謝謝了!
天津市作家協會的歷史沿革及組織機構
天津市作家協會的前身為天津市文協(1950年成立),1956年改名為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原天津市文聯下屬單位,並於同年4月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方紀擔任主席,李霽野、孫犁、王林、李何林擔任副主席、秘書長艾文會,大會還決議創辦了作協機關刊物《新港》(文學月刊),由方紀、鮑昌、王昌定、萬力先後擔任該刊的主編。
文革期間,協會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幫」後,於1980年重新恢復天津市作協。同年恢復文學月刊《新港》,由萬力擔任主編。1982年《新港》編輯部改制為《天津文學》雜志社,先後由柳溪、蔣子龍、張少敏擔任社長和主編。同期創辦了《兒童小說》(後改《少年小說》)、《通俗小說報》兩個文學刊物。1982年1月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
阿成 艾偉 巴音博羅 北北 畢飛宇
曹文軒 長江 陳繼明 陳建功 陳啟文
陳世旭 陳應松 陳忠實 成一 程紹國
池莉 遲子建 戴來 黨益民 刁斗
東西 董立勃 都梁 范穩 范小青
方南江 馮藝 高洪波 格非 葛水平
關仁山 郭澄清 郭文斌 韓東 韓少功
何建明 何玉茹 紅柯 胡學文 黃國榮
黃亞洲 黃詠梅 加央西熱 賈平凹 蔣韻
蔣子龍 金仁順 津子圍 荊歌 荊永鳴
賴妙寬 李春雷 李存葆 李洱 李浩
李景田 李蘭妮 李鳴生 李佩甫 李銳
李西嶽 梁曉聲 廖紅球 林白 劉恆
劉家科 劉靜 劉慶邦 劉醒龍 柳建偉
G. 何玉茹的介紹
何玉茹,作家。歷任《河北文學》、《長城》雜志小說編輯。河北省作家協會創研室創作員。
H. 誰能提供一下天津作家協會名單 謝謝了!
天津市作家協會的歷史沿革及組織機構
天津市作家協會的前身為天津市文協(1950年成立),1956年改名為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原天津市文聯下屬單位,並於同年4月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舉方紀擔任主席,李霽野、孫犁、王林、李何林擔任副主席、秘書長艾文會,大會還決議創辦了作協機關刊物《新港》(文學月刊),由方紀、鮑昌、王昌定、萬力先後擔任該刊的主編。
文革期間,協會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幫」後,於1980年重新恢復天津市作協。同年恢復文學月刊《新港》,由萬力擔任主編。1982年《新港》編輯部改制為《天津文學》雜志社,先後由柳溪、蔣子龍、張少敏擔任社長和主編。同期創辦了《兒童小說》(後改《少年小說》)、《通俗小說報》兩個文學刊物。1982年1月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
阿成 艾偉 巴音博羅 北北 畢飛宇
曹文軒 長江 陳繼明 陳建功 陳啟文
陳世旭 陳應松 陳忠實 成一 程紹國
池莉 遲子建 戴來 黨益民 刁斗
東西 董立勃 都梁 范穩 范小青
方南江 馮藝 高洪波 格非 葛水平
關仁山 郭澄清 郭文斌 韓東 韓少功
何建明 何玉茹 紅柯 胡學文 黃國榮
黃亞洲 黃詠梅 加央西熱 賈平凹 蔣韻
蔣子龍 金仁順 津子圍 荊歌 荊永鳴
賴妙寬 李春雷 李存葆 李洱 李浩
李景田 李蘭妮 李鳴生 李佩甫 李銳
李西嶽 梁曉聲 廖紅球 林白 劉恆
劉家科 劉靜 劉慶邦 劉醒龍 柳建偉
給你官網地址,你自己去看,人太多了,打不全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zgzx/zxtthy/sjhy/tjxh/
I. 找一2000年左右的小說
長篇小說:1、《中國:一九五七》尤鳳偉(《江南》2000年第4期) 2、《富萍》(王安憶《收獲》2000年第4期 )3、《大浴女》(鐵凝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3) 4、《懷念狼》(賈平凹《收獲》2000年第3期 )5、《大漠祭》(雪漠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8)
中篇小說:1、《青衣》(畢飛字《花城》)2000年第3期 2、《追上來啦》(熊正良《人民文學》2000年第ll期 )3、《拯救父親》(白連春《人民文學》2000年第9期 )4、《誰家有女初長成》(嚴歌薈《當代》2000年第4期 )5、《不要問我》(東西《收獲》2000年第5期 )6、《重瞳》(潘軍《花城》2000年第1期)7、《生活秀》(池莉《十月》2000年第5期 )8、《紀念碑》(薛榮《上海文學》2000年第8期 )9、《太陽為誰升出來》(何玉茹《長城》2000年第4期) 10、《庫蘭》(紅柯《當代》2000年第6期)
短篇小說: 1、《上海女人》(楊顯惠《上海文學》)2000年第7期 2、《清源寺》(徐小斌《百花洲》2000年第4期 )3、《援軍》(趙琪《解放軍文藝》2000年第lO期 )4、《河柳圖》(遲子健《作家》2000年第10期 )5、《一點紅》(蔣韻《山西文學》2000年第9期) 6、《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阿成《啄木烏》2000年第ll期 )7、《冬天我們跳舞》(唐穎《收獲》2000年第2期 )8、《准備好了嗎》(戴來《收獲》2000年第3期 )9、《保衛櫻桃》(裘山山《人民文學》2000年第10期 )10、《蛐蛐蛐蛐》(畢飛宇《作家》2000年第2期 )
J. 200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獲獎名單及作品
200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的獲獎作家名單為:
遲子建、鐵凝、邢汶,裘山山、閻連科、阿成、金甌、尉然、葉彌、石舒清、荊永鳴、蘇童、劉慶邦、何玉茹、陳忠實
獲獎作品有:
花瓣飯
誰能讓我害羞
靳師傅的太陽光
黑豬毛 白豬毛
東北吉卜賽
一條魚的戰爭
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
天鵝絨
農事詩
外地人(兩題)
人民的魚
手藝
擱在路上的飯局
作家和他的弟弟
直過的地方
幸福的折籮
雷余的詛咒
哈一刀
像飛一樣
死了一棵樹
水邊的阿狄麗雅
少林啊少林
比北京更好的愛情在上海
馱水的日子
甘蔗
七月的河
風鎖娥眉
誰能摩挲愛情
雪是最白的紙片
貴人不在服務區
鋸木場
哈瓦那
走夜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