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彭荊風短篇小說作品

彭荊風短篇小說作品

發布時間: 2022-08-22 01:33:32

㈠ 彭荊風的書目簡介

《當蘆笙吹響的時候》,短篇小說集。1954年9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3萬,印數1600。內收描述拉祜族人解放前後的悲歡離合故事,以及新的一代在戰斗中成長的兩個短篇。
《邊寨親人》,短篇小說集。1955年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數7萬,印數25000。內收反映滇南邊疆拉祜族人生活和邊防軍剿匪斗爭的6個短篇小說。
《佧佤部落的火把》,短篇小說集。1956年1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數6萬,印數12000。內收描述佤族、景頗族、傣族生活的6個短篇,反映了解放初期邊地人民對新事物的感觸。
《祝福邊防戰士》,電影劇本。林予、姚冷、彭荊風合著。1957 年8月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字數6萬,印數2萬。長春電影廠拍攝時改名為《邊寨烽火》,描述景頗人對新社會從迷茫走向理解的故事。
《蘆笙戀歌》,電影劇本。彭荊風、陳希平合著。1957年8月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字數6萬,印數2萬。根據彭荊風短篇小說《當蘆笙吹響的時候》改編。描述一對拉祜族男女解放前後的悲歡離合和反壓迫斗爭。
《驛路梨花》,短篇小說集。1978年9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40500。內收描寫雲南邊地少數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說11篇。
《蠻帥部落的後代》,中篇小說。1979年3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7萬,印數20萬。描述了兩個佤族部落解放前後從械鬥仇殺,轉變為和睦相處的故事。刻劃了一個佤族少年的成長過程。
《鹿銜草》,長篇小說。1979年7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數22萬,印數58000。描述了深居原始老林里的苦聰人的苦難生活,以及人民解放軍歷盡艱辛去尋找苦聰人並動員他們走出老林定居。
《阿佤姐妹》,多幕話劇。蘇策、陳希平、彭荊風合著。1980年2月由紅岩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18萬。描述阿佤頭人兩個女兒各受所愛的人(一個是解放軍,一個是國民黨)的影響而產生的矛盾沖突。
《愛與恨的邊界》,長篇小說。1980年3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9萬,印數20741。以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為背景,描述了一個邊防團隊眾多英雄人物的戰斗歷程和邊地人民的關系。
《綠色的網》,中、短篇小說集。1981年8月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字數9萬,印數2萬。內收11個中、短篇小說。從各個側麵塑造了邊地人民的戰斗生活和「文革」十年動亂中各種丑類的嘴臉。
《霧茫茫》,中篇小說。1981年11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字數9萬,印數108000。以「文革」為背景,描述一個無罪入獄的瑤族青年與他的戀人相互信任的忠貞愛情以及對丑類的反抗。
《綠色的網》,電影劇本。1982年12月由貴州《山花》月刊發表。字數6萬,描述一個傣族少女和兩個偵察員(中國和越南)在原始森林中相遇產生的矛盾和斗爭。由雲南民族電影廠拍成電影。
《巫山一段雲》,中、短篇小說集。1983年5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字數10萬,印數222000。內收8個中短篇小說。
《秋雨》,中篇小說。1984年4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6000。描述「文革」期間「造反派」想挑起部落之間的仇殺,遭到探明大義的佤族人的反對而產生的一系列矛盾。
《雲里霧里》,中篇小說。1984年5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字數7萬,印數94000。描述一個邊防士兵被誤認為與瑤族少女有曖昧關系;她們在外敵入侵時卻不顧個人的屈辱,英勇投入戰斗。
《紅指甲》,短篇小說集。1985年1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字數25萬,印數31000。這是作者的短篇小說自選集。內收31個短篇。著名老作家陳荒煤為此書寫了長達兩萬字的序言。
《斷腸草》,長篇小說。1987年4月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字數16萬,印數15705。以兩個苗族姑嫂為主角,描述了「左」風正熾的「四清」運動中,正直的苗家人所遭受的苦難。
《瀘沽湖水色》,散文集。1989年9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字數11萬,印數3000。內收29篇散文。有對雲南邊地風情的描述,有訪問泰國的感受,也有對作家朋友的懷念。
《紅指甲的女人》,中篇小說集。1989年11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字數20萬,印數9000。。這是作者的中篇自選集。內收4個中篇。有的寫邊防戰斗,有的寫美麗的傣族少女的純朴……
《師長在向士兵敬禮》,長篇小說。1992年7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2220。以邊地戰爭為主線,塑造了從將軍到士兵的眾多人物。同時在《中國作家》刊載和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廣播。
《伴隨白花蛇》,長篇小說。1994年8月——12月由《警壇風雲》發表。字數22萬,印數28萬。描寫一名邊防女警官化裝成傣族姑娘,潛入犯毒團伙,偵破了出入於邊境的大犯毒集團的故事。
《九月衣裳》,散文集。1995年12月由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加2000。內收35篇散文。從多角度描述了邊地的變化、昆明的民俗風情、作家的生活。
《秦基偉將軍》,傳記文學1996年9月由昆侖出版社出版。字數32萬,印數5000。描繪了一代名將秦基偉戰斗的一生。
《綠月亮》,長篇小說。1994年9月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字數22萬,印數30080。描述3個越獄犯的心態和他們重新犯罪後的不同結局。揭示了人性的美醜。
《孤城日落》,長篇小說。1999年5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數24萬,印數8000。以1944年中日騰沖之戰為背景刻劃了一個台灣慰安婦的悲壯人生。在《紅岩》刊載後,又為《今晚報》、《春城晚報》連載。
《滇緬鐵路祭》,長篇紀實文學。2002年初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2000,2005年再版10000冊。是近當代唯一一部描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滇緬鐵路艱難修建過程的作品。
《彭荊風談文學》,文學評論集。2004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字數22萬9千,印數1000。其中不少評論大膽尖銳 抨擊了某些作家的不正文風和文學上的歧路。
《揮戈落日》,長篇紀實文學。2005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字數34萬,印數15000。全面翔實的描述了1942年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那場大戰,是中國作家協會2005年重點扶持作品,2007年1月獲得雲南省文學創作一等獎。

㈡ 驛站梨花敘述了怎樣的故事

《驛路梨花》敘述了在敘述者「我」與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間小屋借宿一天的經歷,包括行山之苦與焦慮、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瑤族老獵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們的故事。
故事梗概:「我」和老余在西南邊區的一座山上迷路了,遇到一座小木屋,這座小木屋裡有水有電,是專門給路過的行人落腳用的方便之所。「我」和老余特別感動,想要找到主人表示感激之情,在三番兩次的誤會中,我們才得知這小屋子是當年解放軍無償修建供行人使用的,後來經過梨花姑娘、梨花妹妹等人的維護,一年又一年地起著作用。
《驛路梨花》是中國當代作家彭荊風創作的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該小說是彭荊風在特殊年代經歷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開寫作的雙翼後,情不自禁抒發的對在雲南邊地與朴實、純潔的少數民族人民誠摯相處時光的懷念,及對美好未來的呼喚。

㈢ <<驛路梨花>>作者是誰

彭荊風,當代作家,江西萍鄉人。1929年生,1949年夏參加人民解放軍,1950年春隨軍進入雲南。他一直生活在雲南邊寨,熟悉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寫了許多反映邊疆生活的作品。《邊寨親人》、《卡瓦部落的火把》,長篇小說《鹿銜草》、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後代》、《愛與恨的世界》、《綠色的網》等,還有與別人合作的電影劇本《蘆笙戀歌》、《邊寨峰火》等。在「四害」橫行期間,他被投入囚牢;在牢房中,還堅持寫作。「四人幫」垮台後,彭荊風同志的作品才重見天日。《驛路梨花》是作者坐了七年監獄以後重新提筆的第一篇作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作家對黨的無比信賴,對新生活的無比熱愛。確如作者在《驛路梨花》一書的後記中所寫:「我熱愛生活,……盡管我的功力有限,我還是要盡力為歡樂的生活奏樂。」

㈣ 彭荊風簡介

彭荊風(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漢族,祖籍江西萍鄉,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就職於成都軍區創作室,任主任,職稱文學創作一級,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協會。

1956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退休。其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驛路梨花》入選中國初中學生課本。

(4)彭荊風短篇小說作品擴展閱讀:

生平經歷

彭荊風1952年開始發表作品。大多描寫邊疆戰斗生活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具有鮮明的邊疆特色,受到好評。其中短篇小說《蘆笙吹響的時候》被列為西南地區1954年優秀小說,在全國產生影響。

1957年,與林予合寫的《邊寨烽火》,與陳希午合寫的《蘆笙戀歌》兩部電影劇本,攝製成影片,很受歡迎。 1976以後,陸續有作品問世。短篇小說集《驛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說,寫一個純潔少女的服務獻身精神,頗得好評。

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後代》、短篇小說《今夜月色好》、報告文學《覆蓋再覆蓋》均在全國獲獎。1962年創作的反映苦聰人由原始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長篇小說《鹿銜草》在「文革」中曾被批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㈤ 驛路梨花中哪一個是社會環境描寫

摘要 你好,你的問題我已經看見,正在為你整理相關資料,請稍等片刻

㈥ 驛路梨花作者用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句詩來結束全文的用意是什麼

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再次人花相映,使雷鋒精神已在邊境地區發揚光大這一主題得到了升華。

文中對「梨花」的贊美,傾注著作者對一代新人的歌頌、熱愛、崇敬之情,或描述梨花、梨樹林,或通過夢境,或引用詩句,都是為了寓情於景,使全文結構精巧、含蓄雋永、虛實相映又饒有餘味,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寓情於景,富有詩意美。作者說:「我正是懷著抒發自己對一代新人的崇敬的心情來寫作的。」為了深刻的體現主旨,作者巧妙的運用清新純潔、富有象徵意義的梨花貫穿全文。

(6)彭荊風短篇小說作品擴展閱讀:

寫法:

作者用「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句詩間接描寫,盡現人格美。文中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戰士並沒有出場,但他們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蘊含在字里行間,閃現著奪目的光輝。

另外,瑤族老人打聽到的故事、過路人為後來人做好事的實際行動以及他們對小屋主人感激不盡的心情,都間接地寫了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戰士的精神美,使他們的人格得到了一個升華。

作者:

彭荊風先生被稱為「雲南文壇乃至中國文壇的一顆堅強的不老松」,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已出版作品20餘部。先生的《驛路梨花》一文曾多次入選教材。早在1978年,即文章首次發表的第二年,《驛路梨花》便被選入《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初中課本(試用本)語文》教材中。

㈦ 《驛駱梨花》作者是誰主要作品

《驛路梨花》作者:彭荊風,籍貫:江西萍鄉人
代表作品:
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電影文學劇本《邊寨烽火》(合作)、《蘆笙戀歌》(合作)。
主要成就
《今夜月色好》獲全國第八屆優秀短篇小說獎。
其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㈧ 驛路梨花分段概括

《驛路梨花》全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寫作者和老余趕赴太陽寨的路上,在梨樹林發現了一間小屋;第二部分寫兩人借宿小屋,並猜測小屋的主人;第三部分寫作者和老余正好遇到老獵人,老獵人告訴兩人小屋的主人是一個叫梨花的姑娘;第四部分寫作者和老余遇到了梨花的妹妹;第五部分寫梨花的妹妹給作者和老余講述小屋的來歷。

《驛路梨花》的主要內容
全文按照「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巧妙地設置三次懸念和兩次誤會,通過與小屋相關的幾件小事,贊揚了少數民族的雷鋒精神。

《驛路梨花》的作者
《驛路梨花》的作者是彭荊風。彭荊風靠自學成為作家,熱愛鄉土,彭荊風的作品大多描寫邊疆戰斗生活和少數民族風俗人情,彭荊風的《今夜月色好》獲全國第八屆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後代》、報告文學《覆蓋再覆蓋》均在全國獲獎。

㈨ 驛路梨花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驛路梨花》講的故事是:敘述了在自己與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間小屋借宿一天的經歷,包括行山之苦與焦慮、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瑤族老獵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們的故事。
《驛路梨花》是中國當代作家彭荊風創作的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
小說體現出了作者構思謀篇的匠心,構成了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和回環遞進的結構形式,有力地表達了贊美青年一代優秀品質、心靈純美的主題。情不自禁抒發的對在雲南邊地與朴實、純潔的少數民族人民誠摯相處時光的懷念,及對美好未來的呼喚。

㈩ 驛路梨花拼音

驛路梨花的拼音是yìlùlíhuā,《驛路梨花》是中國當代作家彭荊風創作的短篇小說。《驛路梨花》的敘述者「我」敘述了在自己與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間小屋借宿一天的經歷,包括行山之苦與焦慮、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瑤族老獵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們的故事。

該小說是彭荊風在特殊年代經歷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開寫作的雙翼後,情不自禁抒發的對在雲南邊地與朴實、純潔的少數民族人民誠摯相處時光的懷念,及對美好未來的呼喚。

故事敘述者「我」是一個帶路人,讀者在「我」的眼光指引下,沿著線性敘述順序,跟著「我」經歷了在小屋借宿的經過,也看完了「我」所看到的老獵人、哈尼族小姑娘等人助人為樂的行為和高貴品質。因為是嚴格的第一人稱限知性敘述,「我」所不知道的、沒有搞明白的事,讀者也隨之不知道,於是故事產生了一波三折的敘述效果,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彭荊風出生於江西省鄱陽縣,祖籍江西省萍鄉市,中國當代軍旅作家,代表作品有《驛路梨花》、《鹿銜草》、《斷腸草》、《師長在向士兵敬禮》、《綠月亮》、《解放大西南》、《今夜月色好》、《孤城日落》、《太陽升起》等。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