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契科夫短篇小說著名人物形象

契科夫短篇小說著名人物形象

發布時間: 2022-08-20 09:12:30

㈠ 《變色龍》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從他對下屬、對百姓的語言中表現他的專橫跋扈、作威作福;從他與達官貴人有關的人,甚至對狗的語言中暴露他的阿諛奉承、卑劣無恥;從他污穢的謾罵隨口噴出來揭開他貌若威嚴公正裡面的粗俗無聊。

同時,作者故意很少寫他的外貌神態,令人可以想像:此人在說出這一連串令人難以啟齒的語言時,竟然是臉不變色心不跳的常態,由此更突出了這一人物丑惡的嘴臉、卑劣的靈魂。

(1)契科夫短篇小說著名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著名的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廣泛的藝術概括性。小說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變色龍本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作者在這里是只取其「變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會上的一種人。

小說的內容富有喜劇性。一隻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准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㈡ 契科夫小說中突顯人物性格比較鮮明的是哪些

《套中人》別里科夫: 俄國作家契何夫的短篇小說《套中人》中的主人公。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頑固乖戾、因循守 舊的藝術典型。
作品開始時光從他的日常生活著手,描繪他在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套子」:晴天帶雨傘,耳朵塞棉花,把臉也躲藏在豎起的大衣領里。如果僅僅這樣,那麼只是孤僻可笑罷了,就讓他躲在角落裡吧;然而不止如此,他還要把思想臧在「套子」里,這個「套子」就是沙皇政府壓制人民自由的文告和法令,他老是一個勁地嚷著:「千萬別鬧出亂子啊!」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就讓他自言自語吧,用不著理睬他。但是問題遠不止此。他還要用「套子」去湊別人的思想。更令人詫異的是大家看見他都害怕。就是這么一個古怪猥瑣的人,就把大家壓得透不過氣來,把整個中學轄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他的轄制,弄得大家甚至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寫信,不敢交朋友……總而言之,人們對這個神經質的、變態的套中人妥協讓步,可以說許多人也被迫不同程度地鑽進「套子」中去了。作者在這里向我們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別里科夫並不是達官貴人,他沒有顯赫的地位和權勢,而是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員,他在生活中是無足輕重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他不是作為單個的人,而是作為知識界和社會上的一種典型,是舊制度、舊秩序、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人們害怕他,其實是被那黑暗污濁的政治空氣壓得喘不過氣來。當時的俄國,亞歷山大三世實行恐怖統治,在俄羅斯大地上警探密布,告密誣陷之風盛行,在社會上確實有許許多多的別里科夫式的人物。作品通過別里科夫這個人物將批判鋒芒直指扼殺一切生機的沙皇專制制度。

㈢ 契訶夫是個怎樣的人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年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代表作《套中人》《小公務員之死》《櫻桃園》等。 堅持現實主義傳統,作品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其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說。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憑借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這種小說抒情氣味濃郁,抒發他對丑惡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把褒揚和貶抑、歡悅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之中。他認為:「天才的姊妹是簡練」,「寫作的本領就是把寫得差的地方刪去的本領」。他提倡「客觀地」敘述,說「越是客觀給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讀者的想像和理解能力,主張讓讀者自己從形象體系中琢磨作品的涵義。他的短篇小說《凡卡》被選入中國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5課。

小說創作
契訶夫從事小說創作二十餘年,在寫作技巧上一絲不苟,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他一直盡他所能,希望開拓短篇小說反應社會生活的藝術潛力。契訶夫創造了一種內容豐富深刻、形式短小精湛的一種獨特的短篇小說體裁。在這種短篇小說中,作家往往以普通人們的日常生活為題材,憑借巧妙的藝術手法對生活和人物的心理進行真實而又細致的描繪和概括,從中展示出重要的社會內容。這種小說有強烈的抒情意味,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里的丑惡一面的厭惡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作家把他對自己筆下的生活和人物的褒貶以及作家內心的痛苦和愉悅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中,讓讀者自己從不同的人物形象中認知和體會作品的含義。

(一)契訶夫小說創作的第一階段

契訶夫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階段是在80年代,當時年青的契訶夫因為生存和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跟隨潮流,以「安東沙·契洪特」、「沒有病人的醫生」等筆名,寫了大量無傷大體的幽默風趣的故事和小品。在契洪特的某些作品裡,尤其是在他描寫金錢和權勢如何踐踏人格,而飽受欺凌的人又不知自重的作品裡,年青的作家雖然也在笑,但在他的笑聲中飽含了心酸的淚水、惆悵的音調和斥責的感情。在地主資產階級的俄國,人的尊嚴和人格同樣受到了金錢和權勢的蹂躪,這使出身卑微、靠勞動謀生的契洪特身上有一種自覺的民主主義作風。他尊重人的品格,並在自己的優秀幽默作品中一邊鞭笞辱沒人格的老爺,同時也諷刺了一些被欺辱者的奴隸心理,從而維護了人的自尊。在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從《驛站長》、《外套》到《窮人》,從普希金、果戈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們都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一直對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小人物」表示憐憫。但後來車爾尼雪夫斯基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批判了「小人物」本身的軟弱無能。而契洪特的態度則是指責多於同情。他斥責「小人物」不知尊嚴為何,在權勢面前卑躬屈節。這也說明,60年代的思想對契洪特還是有影響的。他的觀念里,一個人要有自尊,人不是渺小的,正是這種樸素的民主主義思想使契洪特的優秀而又幽默的短篇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與當時流行的詼諧小品截然不同。

除了幽默短篇之外,契洪特也寫過一些比較嚴肅的作品。短篇小說《賊》和《秋天》,這兩部作品的主題思想相似,表達的都是生活是不公平的,世界是壞人和騙子的天堂。而短篇小說《嫁妝》和《小人物》是契洪特向契訶夫轉變的標志。這兩部作品都通過普通常見的情節來反映不合理的生活現象。在《小人物》中小官吏涅維拉濟莫夫請求上司提高兩個盧布的薪酬,但十年都未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他為此還經常放棄休息,替別人值班。他只是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好一些,但卻無望,因為他既不會偷盜,也不會告狀。他的怨氣只能發泄到一隻無辜的蟑螂身上,他的輕松竟然是因為一隻被他摔死的蟑螂,這令人深思。在這盤作品中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未來的契訶夫,他的作品來源於生活,不追求情節曲折,而注意細節以及人物的內心活動。

(二)契訶夫小說創作的第二階段

從1886年到1882年發表《第六病室》為止,是小說家契訶夫創作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期間,契訶夫持之以恆地進行探索,只為尋求一個「中心思想」,希望可以把一切貫穿起來。而在創作上他不停地改善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以發掘該體裁所反映生活藝術潛在的魅力。同時,他也開始從事中篇小說和劇本的創作。

《草原》是契訶夫寫的第一篇大型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歌頌大自然的美好,描繪草原上的生活狀態,思索人的命運,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個內容都充滿了濃濃的抒情韻味。在契訶夫這一階段的創作中最重要的是他反映當時社會思潮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說《燈火》反映了當時另一種悲觀主義的社會思想。他描寫了厭世和悲觀的人,也反映了他本人當時的憂郁和困惑。

㈣ 契訶夫是個怎樣的人 如何評價契訶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生卒年 1860-1904。契訶夫是俄國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的小說結構精煉,言簡意賅。契訶夫的著名中短篇小說有《第六號病室》(Палата № 6)、《套中人》(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變色龍》 (Хамелеон)、《胖子與瘦子》(То́лстый и то́нкий)等。
契訶夫還是著名戲劇作家(драматург)、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契訶夫的劇作對19世紀戲劇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戲劇《海鷗》(Чайка)、《三姊妹》 (Три сестры) 、《櫻桃園》(Вишнёвый сад)、《萬尼亞舅舅》(Дядя Ваня)等,百年來在世界各國上演過多次。
契訶夫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典型性格的小人物。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和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㈤ 契訶夫小說的一個人物淺析

別里科夫
《套中人》寫於19世紀90年代末,此時,俄國新的革命高潮正在醞釀。面對日益壯大的革命力量,沙皇當局便以強化國家機器來維持其統治地位,因此,此時的俄國正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身處這一恐怖環境中的俄國知識分子,正如高爾基《海燕》中所描寫的,有在「烏雲和大海之間」「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高傲地飛翔」的海燕,但也有被「那轟隆隆的雷聲嚇壞了」「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岩底下」的海鳥與企鵝。《套中人》中的別里科夫就是一個海鳥與企鵝式的害怕變革,苟且偷安,甚至甘心充當沙皇鷹犬的知識分子形象。
綜觀全篇,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一個可惡可憎,然而又可悲可憐的人物。他的最大特點是把一切都裝在套子里。首先,在生活上,他用各式各樣的套子把自己里里外外裹得緊緊的,包得嚴嚴的。他常常晴天穿靴子、帶雨傘,坐車支車篷,房子不管怎樣悶熱,他也不開門窗。睡覺時,除帶上睡帽、穿上睡衣,還要把腦袋蒙在被子里。他不僅要將自己的軀體和物品用套子套起來,而且連自己的思想、精神也要「套」起來。政府告示、法令和保守報刊的文章,是他思想的惟一準則。凡是脫離常規、不合規矩的事,雖然與他無關,他也很不高興。這個別里科夫不僅把自己的一切都藏到套子里,令人生厭的是,他連周圍的一切也不放過。城裡新設一個茶館、一個閱覽室、一個戲劇小組,他便驚恐不已:「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同事參加祈禱式去遲了,聽到中學生頑皮鬧事的流言,他心慌意亂:「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十多年來,教師、校長、甚至全城的人都戰戰兢兢地過日子,整個城市死氣沉沉。人們之所以怕他,是因為他有著沙皇政府作後盾。他扮演的也正是舊制度、舊秩序、舊傳統的衛道士的角色。因此,作為這一角色的別里科夫是可憎可惡的。然而,作為一個小人物的別里科夫,他實際上也是一個受害者,「套子」在危害別人的同時,也毀壞和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性。因此,綜觀他的一生,又是可悲可憐的。通過他在婚姻事件引起的沖突中,我們足可以看到他悲劇性的一面。對於四十多歲還沒成家的別里科夫來說,戀愛結婚實在是一大樂事,可他遲遲不敢求婚,是因為害怕結婚會鬧出什麼亂子來。當他被柯瓦連科從樓上推下來,他最害怕的是「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里去,還會傳到督學耳朵里去。哎呀!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因此,他實際上是死於驚恐和擔憂。真是可惡、可悲的別里科夫!
別里科夫死了,人們應該解放了,自由了,然而死了一個別里科夫,還有許多別里科夫存在著,因為這是一個僵死、腐朽的社會。「不行,再也不能照這樣生活下去了!」契訶夫借獸醫的口表達了對消滅沙俄專制制度、創建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別里科夫的可悲之處還在於,他千方百計地想要隱藏自己,用一層一層的套子,而卻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些隱藏,反而將他醒目地暴露在了眾人的面前,當他已經被異化成套子的時候,這件套子卻又彷彿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別人眼中成了一個異類,被身邊的人所擠壓所排斥,直到期最終走向墳墓——一個永遠的套子。
《套中人》除了具有契訶夫一般短篇小說的客觀、含蓄、簡練、樸素及幽默、諷刺的風格外,還在結構上採用了故事套故事形式。作者將別里科夫的故事放在獵人月下閑談的大故事中進行敘述,這種形式,不僅使內容更真實,也使結構更加緊湊。

奧楚蔑洛夫
奧楚蔑洛夫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寫的小說《變色龍》中的人物。
小說通過描寫這個沙皇政權的走狗警官的5次變化、6次對待狗和首飾匠赫留金的態度來反映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趨炎附勢的性格特徵,同時揭露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統治。
官氣在他身上發揮得登峰造極,奴性亦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 處理街頭發生的一件小狗咬傷首飾匠赫留金的小事,他興師動眾。命令他的助手也葉爾德林「你去調查清楚這是誰家的狗,打個報告上來!這條狗得打死才成。不許拖延!」在得知狗是將軍家的時候,他官氣十足,發誓要早晚要收拾赫留金。一提起將軍,他整個臉上洋溢著溫情的笑容,反復申述, 「可了不得,主啊!我還不知道呢!他要來住一陣吧?」搖尾乞憐之態活靈活現。而剛才被他一頓惡損的下賤胚子的畜牲小狗立即「怪不錯的……挺伶俐」,他不惜放低警官的姿態,討好小狗,昵稱它為「小壞蛋」,誇贊其是「好一條小狗」。
披一張狗皮——新的軍大衣,這是他威風八面、張牙舞爪的道具,也是他出爾反爾、荒誕滑稽的遮羞布。他披著軍大衣登場,裹緊軍大衣謝幕,一穿一脫,滑稽可笑。
他是一條瘋狗。狼心狗肺的他把法律當兒戲,視民生為草芥,導演了一出鬧劇。在他心目中,法律非准繩,事實非根據。「打狗就看主人面」。他斷案的唯一依據是:狗的主人是誰。既能道貌岸然地說:「現在也該管管不願意遵守法令的老爺們了!」又能故弄玄虛地問:「要是這樣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讓人碰上,你們知道會怎樣?那兒才不管什麼法律不法律,一轉眼的工夫就叫它斷了氣!」
奧楚蔑洛夫集飛揚跋扈與殷勤諂媚於一身,在善於變色上,他堪稱一絕。在光天化日之下五次變色,警官的威嚴,人的尊嚴,一再退色。但每一次變色都有規律可循:媚上欺下,討好將軍。其變術到了隨心所欲,純熟無比的境地。其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機智,讓人嘆服。其廉恥之心之淪喪,令人發指。
在為官為人上,他是可憐蟲。奧楚蔑洛夫斷案過程中忽冷忽熱的感覺,昧著良心的判決,讓我們看到其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卑劣委瑣的內心世界。在無意冒犯了將軍後,這個小公務員悻悻而去了,但其內心的深度恐慌,不難想像。其下場的未知,讓這個荒誕的故事充滿耐人尋味的悲哀。
契訶夫刻畫的警官奧楚蔑洛夫,這個沙皇統治的忠實衛道士,面對一隻尖尖的臉,背上有一塊黃斑的白毛小獵狗,出盡洋相,可笑又可悲。像他這樣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走狗、奴才,是沙皇腐敗統治的產物,是沙皇專制警察統治的化身,變色龍的兩面派本質,是沙皇專制政府的虛偽和專橫的集中表現。作者用尖銳辛辣的筆觸揭露了這些走狗奴才的丑態和骯臟的靈魂,用以揭示沙皇統治的腐敗黑暗。這正是作者塑造「變色龍」奧楚蔑洛夫典型形象的社會意義。

㈥ 契訶夫 變色龍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有奧楚蔑洛夫、赫留金、葉爾德林、觀眾和小獵狗。

1、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是對上謅媚,對下欺壓。但他確要裝出一副正義、公允的面孔,總想以美遮醜,因此往往丑態百出,令人發笑。

2、赫留金是俄國沙皇統治下的一個小市民形象,他是小說里那「一群人」的典型代表,當狗咬人了,那一群人「彷彿一下子從地底下鑽出來」,他們把生活里的瑣事當作唯一的意義,毫無同情心。從本質上看,這些性格特徵又是小人物在那個社會環境下追求生存的手段,是和「變色龍」奧楚蔑洛夫的「變」相同的。

3、葉爾德林相對於奧楚蔑洛夫,葉爾德林是個次要角色,他除了端醋栗、幫警官脫大衣、穿大衣三個動作、以及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四句話外,不再有其他描寫。他代表著社會生活中某一階層、某類心態、某種命運的類型性典型。

4、觀眾。作家在小說里也含蓄地點出了「觀眾」的局限。他們也是一些庸俗的小市民,具有愚昧、軟弱、迎合強者,隨風倒的特點。

5、小獵狗在文中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更是利用了一種最平常的動物進行描寫。

(6)契科夫短篇小說著名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1、《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是哆嗦。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

2、作者簡介

契訶夫(1860—1904),俄國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1879年進入莫斯科醫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

他的主要作品有:《勝利者》、《變色龍》、《草原》、《沒意思的故事》、《庫頁島》、《在流放中》、《第三病室》。後來,他由開始創作戲劇,如《結婚》、《蠢貨》、《求婚》、《一個不由自主的悲劇角色、《伊凡諾夫》、《櫻桃園》等等。

3、創作背景

《變色龍》作於1884年,作品發表前,正是在俄國民意黨人刺殺亞歷山大二世(1881)之後,亞歷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強化警察統治的同時,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給殘暴的專制主義蒙上一層面紗。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員會頭目洛雷斯·麥里可夫後來當上了內務大臣,這是一個典型的兩面派,人民稱他為「狼嘴狐尾」。

這時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時代隨意用拳頭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著遵守法令的官腔,干著獻媚邀功的勾當。契訶夫刻畫的警官奧楚蔑洛夫正是沙皇專制警察統治的化身。因此,這篇作品諷刺、揭露的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個崇拜官爵的俄國社會,是那個窮凶極惡的沙皇專制主義。

㈦ 關於契訶夫的資料簡介

契訶 (hē)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juàn)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之王,著名戲劇作家。契訶夫出生於小市民家庭,父親的雜貨鋪倒閉後,他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後從醫並開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極富於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小見大,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

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第六病房》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

(7)契科夫短篇小說著名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19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羅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羅斯社會的狀況。

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契訶夫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㈧ 《契科夫短篇小說選》人物有哪些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人物:
——「萬卡」(《萬卡》)
——「姚納」(《苦惱》)
——「別里科夫」(《套中人》)
——「奧楚蔑洛夫」(《變色龍》)
——「切爾維亞科夫」(《一個文官的死》)

㈨ 急求契科夫短篇小說中的一個人物簡析

《套中人》
別里科夫的形象——封閉、懷舊、膽小、多疑,唯政府之命是從。與周圍一切事物敵對。是虛偽守舊的偽君子。成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詞。
1.性格、行為
①封閉: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隨身帶的東西都放在一個又一個「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臉也「藏在豎起的衣領里」;他「戴黑眼鏡,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馬車「總要叫馬車夫支起車篷」。——「總之」,他「總想把自己包在殼子里,彷彿要為自己製造一個套子,好隔絕人世,不受外界影響」。不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視為厭事,「他所去的那個擠滿了人的學校,分明使得他滿心害怕和憎惡」,跟「我」(布爾金)一塊兒走路,「對他那麼一個性情孤僻的人來說,顯然也是苦事」。
②懷舊:他「老是歌頌過去,歌頌那些從沒存在過的東西」,他總認為過去什麼都好,其實意味著對現實的恐懼、抗拒。所以作者說他「所教的古代語言」「雨靴」「雨傘」都是他逃避現實生活的道具。他為什麼這樣害怕現實生活呢?他究竟要「逃避」什麼?
③膽小多疑:他膽小,恐懼得讓人發笑。「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戰戰兢兢」,「深怕會出什麼事」,「深怕小賊溜進來」;他又多疑,什麼事都讓他「心慌得很,一個勁兒地說: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
從他封閉、懷舊、膽小多疑的性格行為上看,他的所謂「性情孤僻」,其實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人類生活總要向前發展,文明才能進步。他怕的就是這樣的發展、進步,所以他乾脆逃避生活,以今不如昔來安慰自己,甚至歌頌「從沒存在過的東西」,可見他已經虛妄到何等地步!
④極力維護現行秩序:思想上自覺向反動政府看齊。「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自然是御用報紙,經過鎮壓,不可能宣傳進步思想的新聞媒體)上的文章」,「其中規定著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準的東西,他也覺得「包藏著使人懷疑的成分」,總擔憂「鬧出什麼亂子」。至於「違背法令、脫離常規、不合規矩的事」,當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悶悶不樂」。
如果說他的悲劇是性格悲劇的話,那麼他樂於告密,就表現了他人格的卑鄙了。他對自己的無恥行為總是振振有詞:「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麼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我不能不這樣做。」他從思想上的保守僵化已經墮落到行為上的卑劣了。
就這樣,他在思想上行動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動專制統治聯系在一起,壓制著身邊的人們,全城的人戰戰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都怕他」,「他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寫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書,不敢周濟窮人,不敢教人念書寫字……」,這個「套中人」給人們帶來多麼大的精神壓力和恐懼!
2.結婚的悲喜劇
像別里科夫這樣厭惡別人、恐懼生活的人,居然要結婚,首先是一出讓人發笑的喜劇,最後必然以悲劇告終。
校長太太,也包括像布爾金這樣的同事,都「撮合」「慫恿」別里科夫和華連卡結婚。於是「他昏了頭,決定結婚了」。結婚意味著他對生活的渴望,意味著他走出「套子」的嘗試。但是要掙脫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難的,一樁小事,就讓他的希望徹底破滅,就讓他感到他和生趣盎然的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年輕活潑的華連卡「興高采烈」地騎自行車,這在別里科夫的眼裡是多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中學教員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迂腐、多疑、謹慎的別里科夫一本正經地找華連卡談話,卻碰上了她的哥哥,話不投機,別里科夫惱羞成怒,以告密相威脅,被摔到樓下,結果可想而知,婚事完了,別里科夫的性命也完了。——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經不能讓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了。
3.別里科夫的悲劇
別里科夫並不是十惡不赦的惡人,他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更多的是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助紂為虐。他轄制著大家,並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出氣」。可以說是專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靈,使他懼怕一切變革,頑固僵化,他既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也是受害者。

㈩ 契訶夫資料及《變色龍》人物分析

http://www.mingrenxiaoxiang.com.cn/html/mrtoday/mrtoday_0715qihefu.htm這是契呵夫的詳細資料。
社會背景
本篇是契訶夫的早期作品,發表於1884年。作者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當時的俄國進入了最反動的時期,廣大工農陷入了極度貧困和大量破產的悲慘境地,資產階級自由派在沙皇的高壓專制統治面前俯首聽命,不敢違逆,一些小市民卑微麻木,苟且度日,沉淪於黑暗中……面對社會上諸多的弊端,作者一方面強烈不滿,一方面又受世界的限制,不可能作出正確答案,甚至經常陷入深深的苦悶里。因此,在他的作品裡,除了抨擊反動統治,批判黑暗現實外,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惡,以表現當時俄國在黑暗籠罩下的小市民生活,也是他小說創作的重要內容。

我們認為,契訶夫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對於無產階級和它的偉大歷史使命缺乏清醒的認識,不可能開出療救病態社會的葯方,但他立足於現實,以他的優秀作品忠實地記錄了那時的俄國社會生活,赫留金和觀眾形象正是當時社會生活中一般小市民的生動寫照,富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和啟迪意義。

人物形象分析

(一)奧楚蔑洛夫:

1專橫跋扈,看風使舵的走狗形象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著名的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廣泛的藝術概括性。小說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變色龍本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作者在這里是只取其「變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會上的一種人。

小說的內容富有喜劇性。一隻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准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2 寡廉鮮恥的典型形象

在短篇小說《變色龍》中,契訶夫通過一個富於戲劇性的街頭場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寡廉鮮恥、欺下媚上的「變色龍」的典型形象,對沙皇政權的爪牙們的專橫霸道、欺壓人民、阿諛權貴、看風使舵的丑惡行徑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揭露,同時也對小市民們的逆來順受、安分守己、「順應」現實的庸俗生活態度加以批判。

變色龍奧楚蔑洛夫是一個高度概括的典型形象,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沙皇俄國,在反動勢力猖獗橫行,社會上一片消沉死寂的恐怖氣氛下,過去那些自詡進步的資產階級自由派,都急於去「適應」現實,拚命宣揚「規規矩矩」的生活哲學,而民粹派也已拋棄了過去的革命傳統,他們實際上是妥協了。至於廣大的小市民,更是軟弱消極、猥瑣鄙陋,滿足於「和平恬靜」、「奉公守法」的庸俗生活。當時社會上見風使舵、迎合現實、背叛變節之風盛行,這種痼疾是反動的社會政治條件的產物。契訶夫在短篇小說《變色龍》里,通過奧楚洛夫這個典型人物,有力地批判了這種丑惡的行為。

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具有廣泛的概括性。他是一個專橫的沙皇警犬,但同時也是一個見風使舵的變色龍。作為一個沙皇政權的走狗,他具有專制、蠻橫、欺凌百姓等特點。但這只是他性格的一個方面。他同時還具有趨炎附勢、對弱者耀武揚威、欺下媚上、隨風轉舵等特點。因此他也是一個厚顏無恥的兩面派。這兩方面的特點構成了他的完整的性格——「變色龍」。不過,這個形象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奧楚蔑洛夫這一類沙皇警犬這一特定的范圍。在當時,這一形象塑造,無疑也揭露和批判了在反動政治條件下迎合現實、轉向變節的妥協派和投降派。

(二) 赫留金:在這篇小說里,作者的諷刺和揭露的鋒芒,主要是對著奧楚蔑洛夫的,但是對小市民赫留金也指出了他身上的許多弱點。他粗鄙庸俗,想借小狗咬了手指頭,趁機撈一把。為了這個卑鄙的目的,同時也是由於小市民的軟弱本性,他對沙皇的警官畢恭畢敬,甚至曲意奉承(「他老人家是個明白人,看得出來到底誰在胡說……」),還打出了「兄弟當憲兵」這張牌。可是隨著「形勢」的發展,他發現力量不在他一邊,便縮了回去。甚至當奧楚蔑洛夫罵他「豬玀」、「混蛋」時,他也不曾吭一聲。他身上的奴性是很明顯的。

(三)觀眾:作家在小說里也含蓄地點出了「觀眾」的局限。他們也是一些庸俗的小市民,具有愚昧、軟弱、迎合強者,隨風倒的特點。

七.語言特色:

1 用人物自己的話諷刺自己

小說《變色龍》用奧楚蔑洛夫的話諷刺奧楚蔑洛夫自己。在不知道是誰的狗的時候,奧楚蔑洛夫說:「這多半是條瘋狗」;有人說是將軍家的狗的時候,奧楚蔑洛夫說:「說不定這是條名貴的狗」。當廚師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奧楚蔑洛夫說:「這是條野狗」;廚師證實是將軍哥哥的狗時,他又說:「嗚嗚……嗚嗚……這壞蛋生氣了……好一條小狗……」。廚師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奧楚蔑洛夫說:「弄死它算了」;巡警說說不定這就是將軍家的狗時,他說:「高興得很……把它帶走吧。這小狗還不賴」。巡警說這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奧楚蔑洛夫說:「將軍家裡都是些名貴的、純種的狗;這條狗呢,鬼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毛色既不好,模樣也不中看,完全是個下賤胚子」;巡警又說說不定這就是將軍家的狗時,他說:「你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裡去,問問清楚。就說這狗是我找著,派人送去的……狗是嬌貴的動物」。

不僅如此,作者還為奧楚蔑洛夫精心設計了美化自己、炫耀自己的語言來嘲諷、奚落奧楚蔑洛夫自己。

在故事的開始,奧楚蔑洛夫擠進人群,大聲嚷嚷道:「這兒到底出了什麼事?」「你在這兒干什麼?你究竟為什麼舉著那個手指頭?……誰在嚷?」一個小小的警官,擺出大官的架勢,好不令人發笑!

「 他哥哥來啦?是烏拉吉米爾·伊凡尼奇嗎?」「哎呀,天!我還不知道呢!他是上這兒來住一陣就走嗎?」垂涎欲滴,極力抬高自己的身價,彷彿他與將軍是至親好友一般,不然他怎麼對將軍、將軍的哥哥這般清楚呢?其實,那個將軍知道奧楚蔑洛夫是老幾。在將軍的眼裡,他恐怕連那個小獵狗也不如啊!聽著奧楚蔑洛夫不知羞恥的這些話,我們會從鼻孔里發出笑聲來。

2.生動的對話

「言者心之聲」。按著生活邏輯,把對話寫的符合各樣人物的階級地位和性格特徵,這是刻劃人物,展示他們內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契訶夫是中外聞名的文學語言大師。他的《變色龍》不在人物外貌的描繪和景物的鋪陳上見長,而主要是以人物對話的生動取勝的。作家的獨到之處,是能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而內心世界的顯示,又決不依仗作家的聲明,卻是用人物對話,讓他自己去表露。我們試看這幾句話:「你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裡去,問問清楚。就說這條狗是我找著,派人送上的……」這里警官的言外之意,無須多加發明,不是就能猜想得到的嗎?!契訶夫只用三言兩語,就使一個內心世界卑鄙骯臟,奴氣十足的走狗形象,躍然呈現在我們眼前。請再看,警官在廚師證實小狗是將軍哥哥的時候,又是這樣說:「哎呀,天……他是惦記他的兄弟了……可我還不知道呢!這么說,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興得很……」對話是這樣平平常常,卻又顯得多麼生動、犀利。它不是入木三分地把一個善於自我解嘲,善用甜言蜜語、善作拍馬奉承的走狗形象,活脫脫地表現出來了嗎?!

3 以語言表現人物的個性

以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個性是本文寫作上的顯著特點。最突出的是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從他對下屬、對百姓的語言中表現他的專橫跋扈、作威作福;從他與達官貴人有關的人,甚至狗的語言中暴露他的阿諛奉承、卑劣無恥;從他污穢的謾罵隨口噴出來揭開他貌若威嚴公正裡面的粗俗無聊。同時,作者故意很少寫他的外貌神態,令人可以想像:此人在說出這一連串令人難以啟齒的語言時,竟然是臉不變色心不跳的常態,由此更突出了這一人物丑惡的嘴臉、卑劣的靈魂。

4. 個性化的語言

個性化的語言是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變色龍》中的人物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變色龍」奧楚蔑洛夫是個沙皇警犬,因此他的語言具有驕橫和諂上欺下的特點。他對老百姓大逞威風,專橫跋扈,對大官僚則奴顏婢膝、趨炎附勢。在這兩種特點的統一中表現出他的厚顏無恥。赫留金的語言也是個性化的。他既是一個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個有所懇求的「小人物」。他的語言完全符合他的性格。他向巡官申訴的那一段著名的話,是相當出色的,形象地反映出他的粗俗鄙陋、虛榮誇張、逢迎官長和想趁機撈一把的特點,這一段申訴和下面一段辯詞(罵「獨眼鬼」那一段),把這個小市民的性格活龍活現地表現出來了。

八細節描寫對於刻畫人物的作用

小說曾四次寫奧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軍大衣,這些細節描寫深刻地揭露了人物的性格特徵,鮮明地表現了主題。

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把這件具有象徵意義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讀者面前。新的軍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標志,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嚇人的工具。作者以「軍大衣」這一服裝,交代了奧楚蔑洛夫的身分。

第二次寫軍大衣是在奧楚蔑洛夫聽到有人說「這好象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以後「把大衣脫下來」,他脫大衣不是因為天氣熱,而是「判」錯了狗,急得他渾身冒汗。脫大衣的動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驚,渾身燥熱的膽怯心理,也表現了他藉此為自己變色爭取時間以便轉風使舵的狡猾。這一「脫」,形象地勾勒出了這個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惡心靈。

當他訓了赫留金一頓,忽聽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又立刻抖起威風。可又有人說:「沒錯兒,將軍家的!」這時他大驚失色:「……給我穿上大衣吧,……挺冷……」這是第三次寫他的軍大衣。這里穿大衣則是心冷膽寒的表現,以遮掩他剛才辱罵了將軍而心中更深一層的膽怯,並進而為再次變色作準備罷了。這里的一「脫」一「穿」,熱而又冷,把奧楚蔑洛夫凌弱畏強的丑態暴露無遺。

結尾,他訓了一通赫留金後,「裹緊大衣……徑自走了。」這里第四次寫軍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畫這條變色龍出盡洋相之後,又恢復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態,繼續去耀武揚威,逞凶霸道去了。

總之,作品通過對奧楚蔑洛夫軍大衣穿而又脫,脫而又穿,這四個細節的描繪,淋漓盡致地勾畫出變色過程中的丑態,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動。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