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寫的短篇小說
A. 評價二月河的歷史小說和真歷史
我大學時就很喜歡讀二月河的作品,讀完了他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稱為「落霞三部曲」,連外還有《匣劍帷燈》、《二月河語》、《光緒皇帝》、《胡雪岩》等。不過,最出名的還是「落霞三部曲」,他遵循歷史小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和「不求真有,但求會有」的創作原則,以1年1卷計30多萬字的速度投入創作,硬是把清朝康、雍、乾盛世130餘年間既空前輝煌又行將沒落的歷史畫卷,活生生地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其中最受讀者青睞的是《雍正皇帝》這部書,被稱為「痛斥貪官的自白書」,還獲得了矛盾文學提名獎。
連金庸都自稱對清史的研究不及二月河,並坦言很喜歡看二月河的東西,覺得他對清史細節什麼的都研究到了,以前自己沒有注意到這些東西。金庸認為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寫得最好,但是也有些誇張,男女感情上面的描寫比較粗糙一點,還有結尾他不怎麼同意。寫乾隆的那一本就比較粗一點,沒有主題。在中國寫歷史小說的作家裡,二月河是比較嚴肅的,不會亂來。至於高陽的歷史小說,金庸認為他描寫非常細膩,文學的修養比較高,但是高陽的一個缺點是非常羅嗦。
二月河小說中一些和歷史差距較大的人
蘇麻喇姑
原名蘇墨爾,生於1612年,是孝庄文皇後的隨嫁侍女,比康熙大42歲。自然不可能和伍次友乃至康熙有什麼情愫。蘇麻喇姑死於康熙42年,即1705年,享年93歲,曾先後服侍孝庄文皇後、順治帝、康熙帝,並撫養了康熙帝的十二阿哥允祹。
納蘭性德
小說中稱,性德為明珠第二子,並在四阿哥和太子奉旨查抄明珠家產時說,四阿哥和性德要好。實際上明珠有三子,長子性德(原名成德)、次子揆敘、三子揆方。納蘭性德比康熙小一歲,死於康熙23年,享年30歲。而四阿哥胤禛生於康熙17年,性德死時胤禛才5歲。
佟國維、隆科多父子
小說中說,隆科多為佟國綱之子,佟國維系其六叔。實際上,隆科多為佟國維之子,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之兄。而那個小說中跟十四阿哥出征西北,後一度投靠雍正的鄂倫岱才是佟國綱之子。
馬齊
小說中多處說馬齊是漢臣。事實上,馬齊為真正的滿人,富察氏,傅恆的親叔叔。
王文韶
小說中稱,雍正元年恩科狀元為王文韶、榜眼尹繼善、探花劉墨林,實際上王文韶為咸豐二年的進士。
允祥
小說中稱,允祥之母為蒙古公主寶日龍梅,在允祥出生後出家。實際上允祥母敬敏黃貴妃章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參領海寬女。於允祥14歲時去世。
另,小說中多處說允祥為帶兵阿哥,與十四阿哥並稱俠王。實際上允祥從來沒有帶兵經歷,是偏於文才的皇子。
諾敏、張廷璐
小說中諾敏被田文鏡揭露,張廷玉則是因科場舞弊,被雍正處斬。實際上,諾敏(真名諾岷)因執行火耗歸公、養廉銀最力很受雍正器重,後因病於雍正11年去世;張廷璐則一直到乾隆朝仍頗受寵幸。
李紱、田文鏡
小說中稱,李紱、田文鏡曾同時進京趕考,並與胤禛相遇。實際上,田文鏡生於康熙元年,康熙二十二年納捐任福建長樂縣縣丞(當年雍正只有5歲);而李紱則生於康熙十三年,康熙三十八年中進士。此二人絕不可能同時趕考。
張廷玉
小說中,張廷玉為康熙朝權傾一時的上書房大臣,並為李紱的房師。實際上,張廷玉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比李紱要晚一年。到康熙死時,張廷玉任吏部侍郎,從二品官。他真正發跡於雍正朝。
B. 二月河有哪些作品
《雍正皇帝》:包括《九王奪嫡》、《雕弓天狼》、《恨水東逝》三部
《康熙大帝》 、《乾隆皇帝》 《爝火五羊城》 《光緒皇帝》
C. 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落霞三部曲》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二月河帝王系列一般指落霞三部曲
二月河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他自己稱為「落霞三部曲」,最為讀者熟知
D. 為什麼二月河的書會被稱為「落霞三部曲」
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位皇帝,也是爺孫三代,三部偉大皇帝的交響曲,也是大清三百年中舉足輕重的三代,康乾盛世就是說的是從康熙到乾隆的時代。
二月河先生在對三位皇帝進行歌頌的同時,也結合世界發展趨勢,客觀的評價了三人的功過,他們在當時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對歷史趨勢的發展也太過固執,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封建末期的發展趨勢,也是導致落霞來臨的原因。落日的余暉雖美的壯烈,但總比不過朝陽的朝氣。
E. 二月河簡介
二月河(1945年11月3日—2018年12月15日),原名凌解放,出生於山西昔陽,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河南省優秀專家,歷史小說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二月河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他稱為「落霞三部曲」,被海內外讀者熟知,2006年版稅收入至少1200萬元人民幣,為該年度中國作家的第二名。
二月河1967年高中畢業,1968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幹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任南陽市卧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1995年當選為南陽市文聯副主席,被譽為「南陽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名片」。2017年當選河南省籍十九大代表。
2018年12月15日凌晨,二月河病逝於北京,享年73歲。
2019年9月23日,二月河長篇小說《雍正皇帝》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5)二月河寫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榮獲河南省政府首屆文學大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說。人們習慣上把他的這三部書稱為「帝王系列」,把他稱作「皇帝作家」。對此二月河卻不大同意,他認為稱作「落霞三部曲」更為恰當。
他解釋說,自己是懷著非常傷感和遺憾的心情寫這三部書的。書中一方面固然展示了封建社會最後這個盛世很絢麗、很燦爛的一面;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太陽快要落山了,黑暗就要到來了。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它產生、發展、興盛到衰落以至滅亡這樣一個過程。
「落霞三部曲」發表後引起巨大反響。《康熙大帝》獲河南省首屆文學藝術成果獎、河南省改革十年優秀圖書一等獎,《雍正皇帝》獲河南省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三部作品陸續被拍攝為電視劇《雍正王朝》(1999年)、《康熙王朝》(2001年)、《乾隆王朝》(2003年)。
F. 二月河的貢獻他的書我知道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於山西省昔陽縣。1968年入伍,1978年轉業至南陽。40歲開始創作生涯。 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說及與人合著《胡雪岩》。現為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紅樓夢學會河 南分會理事。
二月河是成功者。評論家丁臨一認為.二月河《雍正皇帝》的藝術成就是「《紅樓夢》以來最為優秀的長篇小說」。也有人認為,二月河的作品是「五十年不遇或者說是百年不遇的好作品」。有人把二月河和曹雪芹、莎士比亞相比……
從二月河的氣質來看,實際上也有某種反叛精神。小時候他學習不用功,卻愛看閑書。他小時就讀了《西遊記》、《三國演義》,上高中時讀了《史記》、《後漢書》、《晉書》,到了部隊後,他又讀了一些外國名著。他研讀《清史》,但也讀了大量的稗官野史。他研究《紅樓夢》,他寫的文章寄到了《紅樓夢》學刊,杳無音信。他給「紅樓夢學會」會長馮其庸寫了一封信,並將稿子直接寄給了他。信中說,「紅學」是人民的,不是「紅學家」的。如果馮老看過這篇文章,認為我不是 「紅學」研究的料,就請回信,我就不再搞這方面的研究了。7天後,馮老回信了,出乎他的意料,馮老稱贊了他的文章,並約見了他,讓他參加了全國的紅學會。會上有人說,清代的康熙是一位傑出人物,至今沒有人寫。二月河大聲應道:「我來寫!」1995年,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在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讀書班裡脫穎而出。讀書讀得頭昏腦漲的專家們競相轉告,有一本好作品。丁臨一有「處女讀」之功,他大聲疾呼,這是百年不遇的好作品!甚至把這本書和《紅樓夢》相提並論。事後,作協書記處書記陳建功託人轉告我,這本書不錯,但要做些宣傳。在此之前,二月河的作品盡管在讀者中已不徑而走,但在評論界和作協一類組織中,並沒引起人們的注意。二月河對此也很關注,認真搜集各界的反映。過去,有人把他的作品歸入通俗文學之類,有意冷落他,二月河很有些不平。後來,茅盾文學獎評獎一拖拖了二年,這其間,有利的不利的各種消息不斷傳來。有一位自稱為「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的編輯寫信寄到某中央領導辦公室,說《雍正皇帝》是歌頌帝王將相,茅盾生前反對帝王將相,這種書怎麼能評茅盾文學獎?說這位責任編輯的祖先在清朝做過「宰相」(實際上是大學士),這有階級本性之嫌。還有人以單位名義寫信到中國作協,說《雍正皇帝》如何如何不行。作家的家鄉有人以「天迪」的筆名寫了一篇文章,指出要『警惕皇上在中國文化界的復辟」,很有些憂國憂民的氣概。這一時里,二月河不斷地寬慰責任編輯,說評上評不上無所謂,但他又極希望聽到這方面的消息。結果,《雍正皇帝》以一票之差「名落孫山」。這正應了「有人歡喜有人愁」之說。
G. 請問二月河的幾部書哪部最好
他的作品很多但還是這幾部作為好看:1.《雍正皇帝》
2.《康熙大帝》3.《乾隆皇帝》因為二月河的作品都很符合歷史,他本人也說過,他不可能將歷史書、皇帝的生活起居翻譯成白話文,這樣的書沒人看,是加了些自己東西進去的,對正史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