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
① 1940年蕭紅發表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是什麼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蕭紅散文》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火燒雲也是其中《蕭紅選集》
《蕭紅選集》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② 蕭紅有哪些作品
抵港初期,蕭紅參加了香港幾所女校聯合舉辦的「女學生與三八婦女節」座談討論。4月,她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會員身份,登記成為「文協香港分會」會員。文協香港分會於8月3日舉行「魯迅先生六十誕辰記念」晚會,蕭紅應邀創作了啞劇《民族魂魯迅》。蕭紅說:「魯迅先生一生,所涉至廣,想用一個戲劇的形式來描寫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尤其不講話的啞劇。所以,這里我取的處理的態度,是用魯迅先生的冷靜、沉定,來和他周遭世界的鬼祟跳囂作個對比。」這部啞劇以象徵性的獨特構思,融匯了魯迅作品中的眾多形象,如孔乙己,阿Q、祥林嫂及少年魯迅等,劇情以實際和幻想各自參半的形式展開,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這部啞劇的原著到了同年10月,才在楊剛主編的《大公報·文藝》和《學生界》發表,成為了中國現代戲劇文學史上的一個獨特性的作品。
蕭紅在香港的生活,既貧困又孤寂,並且重病纏身,然而她以驚人的毅力,寫作了短篇小說《後花園》、《北中國》、《小城三月》,以及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馬伯樂》第一、二部。
《後花園》連載於1940年4月10日至4月25日的《大公報·文藝》及《學生界》,作品主要描寫作家對她童年生活的回憶。《小城三月》發表於1941年7月《時代文學》第1卷第2期,是蕭紅生前創作的最後一個短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再婚的寡婦翠姨愛上一個「不相干」的外甥,由於門戶不對戀情自然無法玉成。結果翠姨被許配給一個又丑又瘦小的男人,就在即將舉行婚禮之際,翠姨卻因抑鬱寡歡而香消玉殞。而那位外甥每逢提及翠姨時便會傷心落淚。「據蕭紅的堂弟妹說,《小城三月》中許多人和事都是真實的。蕭紅此時已體驗到絕望和悲慘,便十分留戀地回憶起自己的青春,那些已經逝去的生活場景居然對她產生一種感情上的誘惑,使她以往認為可憎的人物,也變得有些可愛了,那大家庭的生活也變得有情趣,她後期對故家對親人的懷念,同樣是真誠的,這也是人的一種天性吧。」事實上,在蕭紅以往的小說中所出現的那個異常冷酷,缺乏起碼的同情心和憐憫心的父親,以及兇狠、陰險的繼母、伯父等人,在《小城三月》里卻被抹上了一層脈脈溫情的色彩,這可能是蕭紅當時的一個良好的願望。
③ 蕭紅的簡介、資料、代表作等。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西(加走字)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為了逃婚出走,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蕭紅完成長篇《生死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這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有著寫作天才的女性命運悲涼,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時,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都不在身邊。(宇慧)
簡歷與書目:
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反滿抗日活動。
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
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l940年與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1942年,歷盡坎坷之後在香港病故,時年31歲。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遜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④ 蕭紅代表作有哪些
蕭紅代表作有《呼蘭河傳》,《生死場》,《孤獨的生活》,《小城三月》,《馬伯樂》等。具體介紹如下:
1、《呼蘭河傳》。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
2、《生死場》。是蕭紅早期創作的一個巔峰。這部作品奠定了蕭紅作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3、《孤獨的生活》。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
4、《小城三月》。是蕭紅的最後一部作品。這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女作家,在寫完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時間,就離開人世了。
5、《馬伯樂》。蕭紅的《馬伯樂》是她全部作品中被評論界評論得最少,甚至被視為蕭紅創作的「異端」作品。
《蕭紅代表作》是1987年黃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紅。這本書收錄了作者的精選優秀作品。
⑤ 蕭紅寫了幾本書
作家助手蕭紅作品如下:
《可紀念的楓葉》 詩歌
1932年春 《靜》
1932年春 《偶然想起》
1932年春 《栽花》
1932年春 《春曲》(六首)
1932年7月30日 《幻覺》
不祥(1933年8月13日首刊) 《八月天》
1937年6月20日 《一粒土泥》
1933年4月18日 《棄兒》 散文
1936年8月9日 《孤獨的生活》
不詳(1936年9月18日首刊) 《長白山的血跡》
不詳(1936年10月29日首刊) 《女子裝飾的心理》
不祥(1933年10月29日首刊) 《中秋節》
不祥(1934年6月14日首刊) 《鍍金的學說》
不祥(1936年11月29日首刊) 《感情的碎片》
1936年12月12日 《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1937年8月14日 《天空的點綴》
1937年8月22日 《失眠之夜》
1937年8月17日 《窗邊》
1937年10月17日 《逝者已矣!》
1937年10月22日 《小生命和戰士》
1937年10月22日 《火線外(二章)》
1937年12月13日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1938年2月20日 《記鹿地夫婦》
1938年5月15日 《無題》
不詳(1938年9月18日首刊) 《寄東北流亡者》
不詳(1938年12月29日首刊) 《我之讀世界語》
1939年8月28日 《茶食店》
1939年9月22日 《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不詳(1939年10月18日首刊) 《記憶中的魯迅先生》
不詳(1939年10月20日首刊) 《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1940年6月28日 《〈大地的女兒〉——史沫特烈作》
1940年7月 《回憶魯迅先生》
不詳(1941年5月5日首刊) 《骨架與靈魂》
不詳(1941年9月20日首刊) 《「九一八」致弟弟書》
不詳(1941年9月1日首刊) 《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
1933年10月 《跋涉》 散文集
1935年3月至5月間 《商市街》
1936年 《橋》
1940年6月初版 《蕭紅散文》
1933年8月6日 《兩個青蛙》 短篇小說
1933年8月27日 《啞老人》
1933年9月20日 《葉子》
1933年11月15日 《渺茫中》
不詳(1933年7月18日首刊) 《腿上的綳帶》
不詳(1933年8月4日首刊) 《太太與西瓜》
1934年3月8日 《患難中》
1934年3月8日 《出嫁》
⑥ 蕭紅的主要作品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雜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選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蕭紅評傳(美國葛浩文著)1979,香港文藝書物
論《呼蘭河傳》(周錦)1980,成文
蕭紅傳(蕭鳳)1980,百花
蕭紅小傳(駱賓基)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北方論叢》編輯部編)1983,《北方論叢》第四輯
蕭紅傳(日本尾坂德司)1983,日本燎原書店
懷念蕭紅(王觀泉編)1984,黑龍江人民
蕭紅作品欣賞(杜一白、毓茂)1985,廣西人民
⑦ 蕭紅的主要作品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雜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選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蕭紅評傳(美國葛浩文著)1979,香港文藝書物
論《呼蘭河傳》(周錦)1980,成文
蕭紅傳(蕭鳳)1980,百花
蕭紅小傳(駱賓基)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北方論叢》編輯部編)1983,《北方論叢》第四輯
蕭紅傳(日本尾坂德司)1983,日本燎原書店
懷念蕭紅(王觀泉編)1984,黑龍江人民
蕭紅作品欣賞(杜一白、毓茂)1985,廣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