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大馬戲
㈠ 《馬戲團》讀後感100字
曹文軒出過許多的書,我最喜歡他新出的書——《馬戲團》。這本書一共有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
不可思議的是,當她們返校後,丟的東西又都回來了,可是臨近周末,她們的東西都又丟了,夏螢懷疑是舒袖乾的,就和其他兩個女孩跟蹤舒袖,看她到底有沒有偷她們的東西。眼看著舒袖沒有往家走,而是走出三里地後,她上了一輛公共汽車,又向一座離公路大約五百米的小鎮走去,快到小鎮時,舒袖一閃,進了一片小樹林。大約過了一刻鍾,從樹林里走出一個漂亮的少女,白皮鞋,帶絨絨球的短襪,墨綠色的長裙,一頂藍帽子,將平日總是一副憂郁神情的舒袖,打扮成了一個小小的美人兒!舒袖是高傲地走進小鎮的,她招搖過市,其他三個女孩卻十分反感,便責罵舒袖。有個老婆婆告訴了三個女孩事情的經過,並且讓她們原諒舒袖。三個女孩躲在門後,一直看到天將黑,舒袖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這個小鎮
㈡ 《湯姆叔叔的小屋》《小王子》《馬戲團的動物明星》《木偶的森林》《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的讀後感。每篇
湯姆叔叔的小屋
今天,我細細品味了一本經典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看了這本書,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湯姆,他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是哈里,他和他的父母,歷經艱險,最終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這本書中,湯姆的遭遇令人同情。在奴隸們紛紛逃跑的情況下,他自己沒有逃跑。他從小就忠順於主人,甘願聽從主人擺布。在這期間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主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女兒的命,孩子的父親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為主人家趕馬車。不久主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於是湯姆又被拍賣掉了。從此,湯姆落到了兇殘的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經常任意鞭打奴隸們。湯姆忍受著痛苦的折磨,最後為了幫助兩個女奴逃跑,湯姆被打得皮開肉綻,但是他最後什麼都沒有說。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候,他之前的主人來買湯姆,但是湯姆最終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
看了這本書後,我從湯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幹,還有樂於助人的好品質,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小王子
今天,我讀完了著本書很短的一個童話故事.語言樸素又平實,而背後隱含的道理和智慧卻如此深刻.小王子,那個永遠不回答別人的問題、自己所問的問題沒有答案就會一直問下去的小王子,那個有著金**頭發、面帶無邪微笑的小王子,那個來自外星球、有著憂郁而明凈純潔眼神的小王子,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和我們自己.
到底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呢,用世俗的權力、金錢、和理論教條,還是用純真的童心和善良的人性,小王子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日夜忙碌,我們追逐名利,我們行色匆匆,我們關心得失,我們卻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寂寞,象文中所說得那樣「風把他們吹散了,他們沒有根,活得很辛苦.」我們很難再像孩子那樣容易快樂、容易滿足,我們用慾望埋葬了自己孩童時豐富的想像力和單純的心地.
而文中最讓我動容的是狐狸與小王子的一段對話.當小王子以為他的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而卻發現在地球上有無數這樣的花朵時,他是那樣傷心,覺得自己受了欺騙,狐狸卻告訴他,通過「馴養」會使人們建立起關系.狐狸是這樣說的「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個小男孩兒,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兒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我也不過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間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小王子明白了,他的那朵玫瑰花雖然和別的玫瑰長得很象,但是她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玫瑰,因為他馴養了她,她是他的玫瑰花,「她只要一朵就勝過你們全部」.狐狸還告訴小王子,「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必須對那些你所馴養的東西負責,你必須對你的玫瑰花負責.」
小王子明白了,記住了.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記住了,這就是愛的真諦,世界那麼大,他是那麼平凡,但卻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因為這種「馴養」的關系,付出,負責,才會給對方帶來幸福,自己才會得到幸福.
小王子為了回去陪伴他的玫瑰花,舍棄了肉體,看到這里,我的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他找到了自己真正追尋的東西.「我會住在這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在某一顆星星上微笑著,每當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我情不自禁的走到窗前,抬頭望著星空,小王子就在那上邊,所有的星星都在溫柔的笑……
馬戲團的動物明星
暑假裡,我讀了許多好書。有不少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戲團的動物明星》便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本收錄了沈石溪動物小說中關於馬戲團的中短篇小說的小說集。其中,每一個故事都令人感動。在沈石溪筆下「陽光大馬戲團」里的動物演員有的聰明乖巧、有的令人發指、有的兢兢業業、有的……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板子猴》這篇故事。它構思巧妙、真是引人入勝。
在這個故事裡,漂亮的金絲猴雅娣是馬戲團的動物明星之一因為生性調皮,「配」了一隻「板子猴」。但由於「板子猴」特別勤奮,在一次事故中徹底代替了雅娣。「讓別的猴子代替雅娣挨板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生活中,那些看起來並不漂亮,用起來笨手笨腳的東西,都有自己的,也許有些特殊的用法,都是獨一無二的。
木偶的森林
《木偶的森林》是我最近讀的一本課外書,它是一本非常感人的童話書,作者是王一梅。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大森林裡有一棵橡樹。有一隻會魔法的小鳥,把橡樹變成了一個有智慧、會說話的樹,樹的名字叫羅里。伐木工人把羅里砍了下來,把他做成木偶人,羅里心中充滿了悲傷和仇恨,他用魔法控制動物,企圖把人類趕出城市。故事從小熊白黑黑進城,講到善良的阿燦姑娘和熱愛動物的阿湯先生感動了羅里,幫助木偶人羅里改變了瘋狂的想法。
這中間阿湯先生經歷了千辛萬苦,也沒有讓羅里那顆冰冷的心變成一顆高興的心,最後阿燦姑娘用綠色的衣服讓羅里回到了森林中自己的樹樁身邊,同時也讓小熊白黑黑在冬眠前又趕回到森林。
從書中我感受到了阿燦姑娘的善良和阿湯先生的熱心,也感受到了白先生和白太太的寬容。如果我們人人都像他們一樣,從小事做起,愛護環境,愛護自然,那麼世界會變的更加美好。
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
這個假期,我從小夥伴網看了一本名叫《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的書,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的書中,作者說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剛看到這篇文章我有點不相信,看完了才明白,當你的身體因寒冷和孤寂而顫抖;當你面對世間殘存的丑惡、冷漠和殘暴忍不住憤怒呼喊……有一雙陌生而溫暖的手向你伸來。這時,你會體會到人世間種種真情和溫馨感動。也許就在這時,你的心靈正在悄悄地成長,發芽、長葉,在向你遼闊的心靈生長著枝幹,直到枯萎。心靈真的是棵樹,而且是棵會開花的樹。每當有些人在向世界默默奉獻愛心的時候,就是開花的時候。
心靈之花就在我們的身邊,它無時無刻地不在人間開放:公交車上的老奶奶,有人將自己的位置讓給了她,突然又來了一個孕婦,大家都自動自覺的讓位給她坐,在餐廳有個人吐了,你幫他打掃吐出來的東西,這時受你幫助的人的心靈也開花了 。
心靈之花是善良的,不分貧窮和富有。貧窮的人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幫助別人,不要被別人收買來利用;富有的人就捐助災區人民,不能用錢來欺壓別人。在當今社會,只有好壞之分,不分貴賤之別。
心靈之花是溫暖的。當你摔倒時,有一雙陌生的手在幫助你;當你發燒時,有人把你背去醫院;當你做事沒有信心時,有人在鼓勵你;當你准備考試時,有人在為你打氣……如果別人幫助了你,你的心裡會有一股濃濃的愛,很溫暖,這就是心靈之花的力量。
心靈之花就像任何季節開的美麗的花,一到時間就會凋謝,想要維持它,就必須將心中的熱情來把它保護好。就像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人的本性從一開始就是善良的。如果有一些人做了一些不良的行為,你要用這份善良來感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只有善良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愛。
心靈之花是美好的,把所有開心的、高興的、快樂的都記錄在裡面,當你哭的時候會想到它,當你笑的時候也會想到它,確實,它無時無刻地在你身邊,等到你的心靈開花到枯萎為止。
這些都是心靈之花的作用,心靈之花的作用還不止這些,比如說愛、幸福、奉獻……有些自己也說不出來,說也說不完,說也說不清楚。
《心靈是棵會開花的樹》這本書教育我們做人要有愛心,做個心靈美的人,要懂得給予、施捨、幫助和奉獻。不做道德醜陋、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與回報的人。
望採納,謝謝!新年快樂!
㈢ 製作起點小說封面,書名 大馬戲 作者 鄭獨孤 發表在起點女生網的作品 新人求幫助,謝謝!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網路下——做封面——這字,排名第一的網站就是專業製作封面的,
我找美工做過,QQ登錄就行,方便做的也好,可以試試
㈣ 村裡來了馬戲團讀後感
曹文軒出過許多的書,我最喜歡他新出的書——《馬戲團》。這本書一共有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 不可思議的是,當她們返校後,丟的東西又都回來了,可是臨近周末,她們的東西都又丟了,夏螢懷疑是舒袖乾的,就和其他兩個女孩跟蹤舒袖,看她到底有沒有偷她們的東西。眼看著舒袖沒有往家走,而是走出三里地後,她上了一輛公共汽車,又向一座離公路大約五百米的小鎮走去,快到小鎮時,舒袖一閃,進了一片小樹林。大約過了一刻鍾,從樹林里走出一個漂亮的少女,白皮鞋,帶絨絨球的短襪,墨綠色的長裙,一頂藍帽子,將平日總是一副憂郁神情的舒袖,打扮成了一個小小的美人兒!舒袖是高傲地走進小鎮的,她招搖過市,其他三個女孩卻十分反感,便責罵舒袖。有個老婆婆告訴了三個女孩事情的經過,並且讓她們原諒舒袖。三個女孩躲在門後,一直看到天將黑,舒袖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這個小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可能她的內心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美麗的東西是人人追求的,外表的美是短暫的,內在的美才是恆久的。一個愛美的人不能通過醜陋的行為來修飾自己的外表,做錯了事就要有勇氣說出來,不能因為個人私利而侮辱了別人的清白。而那個老婆婆,為了不讓舒袖當眾出醜,還勸其他三個女孩原諒她,這種寬容與樂於助人的精神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㈤ 說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成立於北京的文學研究會,發起人有周作人、鄭振鐸、王統照、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他們有刊物《小說月報》,是現實主義文學流派.[如果是文學研究會的簡答+(將文藝當作高興時的游戲或失意時的消遣的時候,現在已經過去了.我們相信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於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
*創造社:成立於1921年7月,發起人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田漢、穆木天,當時都是留日學生,出版有《創造季刊》.他們尊自我,重主觀,強調藝術是自我表現、內心自然流露;他們強調文學的本質是感情,以感情為生命;他們崇天才,講神會,強調靈感在創作中的作用.
*新月社: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員有胡適、徐志摩、聞一多、陳西瀅、梁實秋等,都是歐美留學生.開始時是聚餐會性質,1925年10月徐志摩主編《晨報副刊》.1926年4月徐志摩、聞一多在《晨報副刊》上編《詩鐫》周刊.聞一多發表《詩的格律》的理論文章,提出詩歌」三美」的主張,即音樂的美(指音節)、繪畫的美(指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
*語絲社:成立於1924年,北京以創辦《語絲》周刊而得名.同人刊物主要成員有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孫伏園、章川島等.其主張和態度是:」想沖破一點中國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濁停滯的空氣」,」提倡自由思想,獨立判斷,和美的生活」,以刊登「簡短的感想和批評為主」,文藝思想接近於文學研究會.魯迅說《語絲》有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談,無所顧忌,要催促新的產生,對於有害於新的舊物,則竭力加以排擊.語絲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專門性散文和雜文的刊物.
【文學革命時期影響較大的文學社團還有莽原社、未名社、狂飈社、淺草社、沉鍾社、彌灑社、湖畔詩社、南國社等.魯迅最早的散文詩集:《野草》,他創辦的社團有:莽草社、未名社、語絲社.先叫淺草社後叫沉鍾社.湖畔詩社是1922年成立於杭州的新詩團體,主要成員有應修人、潘謨華、馮雪峰、汪靜之等四人.李金發是象徵詩派.中國話劇運動開始於1907年,一批愛好戲劇的留日學生曾孝谷、李叔同、陸鏡若、吳春柳社.】
中國詩歌會:在詩歌方面,1932年9月,左聯領導下的群眾性的詩歌團體中國詩歌會成立,發起人有穆木天、楊騷、蒲風、任鈞,出版會刊《新詩歌》,提出」要捉住現實,歌唱新世界的意識」,在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們的詩歌成為大眾歌調」.這是一自覺地與無產階級革命取同一步調,以大眾化為創作目標的現實主義詩歌團體.
自由主義文藝中有」京派」、」論語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種人」等文學流派.
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其主要成員有周作人、龐名(馮文炳)、沈從文、蕭乾、蘆焚(師陀)、李健吾、朱光潛.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高蹈於現實功利之上,強調藝術的獨立品格.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
論語派:是30年代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語堂,成員有陶亢德等.以1932年創辦《論語》半月刊而得名,提倡幽默、閑適、性靈,宣揚」世事看穿,心有所喜悅,用輕快筆調寫出……自然幽默」,主張」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筆調,與各體別,所謂個人筆調是也.」內容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取材.
1931~1933年,左聯又和」自由人」、」第三種人」展開了思想論爭.」自由人」指《文化評論》的胡秋原,」第三種人」指《現代》的蘇汶(杜衡).
東北作家群:蕭軍、蕭紅、端木蕼、駱賓其、李輝英、舒群、羅烽、白朗等,創作了一批以現實主義為基本傾向的抗日救亡文學.
1938年3月27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在武漢成立.
孤島文學: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一部分文藝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環境,在日本侵略勢力的四麵包圍中,堅持抗日文學活動,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侵入租界止,歷時四年零一個月,稱之為」孤島文學」.
七月詩派:因胡風主編的《七月》.1937年10月創刊,以抗戰現實為內容、以自由體為主要形式的詩歌,以艾青、田間為首,並培育了綠原、亦門(阿壠)、曾卓、魯藜、鄒荻帆、牛漢、冀汸、彭燕郊等一批青年詩人,形成貫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國統區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七月詩派」.
戰國策派或戰國派:1940年,陳銓、林同濟等創辦《戰國策》半月刊,翌年,又在重慶《大公報》上編《戰國》周刊,稱為戰國策派或戰國派.他們自稱是抗戰文學思潮中的另一種聲音.他們雖然也主張和宣傳」抗戰」,但他們卻錯誤地稱當時的時代是」戰國時代的重演」.
戰國策派的思想觀點,適應了國民黨專制主義的需要.
【附】學衡派:吳宓主編的《學衡》雜志於南京創刊,主要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先驌等,主張」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反對白話文.
*李金發與象徵派詩
在中國現代文學上,象徵詩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發的詩集《微雨》為起點的,活躍在20年代中後期的詩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發。
特點:注重自我心靈的藝術表現,強調詩的意象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謂「觀念聯絡的奇特」。
李金發於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與凶年》,是中國早期象徵詩派的代表作。
內容:他的詩歌並不直接反映現實,而是直接表現自己的內心生活,內容往往是悲劇性的人生感受:死亡、悲哀、絕望、孤獨。這實際是也是現代詩歌的一個主題,多表現人的「異化」。代表詩歌《棄婦》就傾訴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用棄婦的悲慘象徵人生的悲慘。
藝術價值:
1、詩歌大量意象的使用。
2、詩歌意象新奇。
3、大量地選用了文言詞語 。
******
文學研究會:被稱為「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流派
1921年成立於北京,是文學革命後出現的第一個新文學社團。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葉聖陶、許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說月報》、《文學旬刊》
理論主張:積極提倡「為人生」的文學主張和現實主義文學思想。
主要貢獻:它承接了「五四」文學革命的現實主義傳統,使之發展成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佔主流地位的文學思潮。
*創造社:1921年在日本東京成立
發起人: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創造季刊》《創造周刊》《創造日》
理論主張:尊自我,重主觀,強調藝術是自我表現、內心自然流露;強調文學的本質是感情;強調靈感在創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浪漫主義特徵。
*新月社:1923年成立
主要成員: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都是歐美留學生。
重要刊物:《晨報副刊》《詩鐫》《新月》(後期)
聞一多發表《詩的格律》的理論文章,提出詩歌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以聞一多、徐志摩為首的新格律詩的創作,稱為「新月詩派」
*語絲社:成立於1924年
以創辦《語絲》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員: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
文藝思想接近於文學研究會。
《語絲》多發表雜文、小品、隨筆,形成生動、潑辣、幽默的語絲文體,對中國現代散文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魯迅說《語絲》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談,無所顧忌」。
*左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以下簡稱左聯)於1930年3月
在上海成立。
主要人物:沈端先、錢杏邨、魯迅、田漢等。
(魯迅在成立大會上作了著名的《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演講,是其綱領。)
主要成就:推動了左翼文藝運動迅猛發展。左翼文學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左聯十分重視理論批評。開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傳播。開展了文藝大眾化運動。文學創作十分繁榮,左聯還重視培養青年文學作者。
*中國詩歌會:1932年9月成立
發起人:穆木天、楊騷、蒲風、任鈞等。
會刊《新詩歌》
詩內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識」;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們的詩歌成為大眾歌調」。*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
主要成員: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等
(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
主要刊物:《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
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
「基本特徵: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風格。
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
*論語派:論語派是30年代的一個散文流派。
主要人物:林語堂。
主要刊物有《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以刊登小品文為主,提倡幽默、閑適、性靈。
《論語》前期文章尚能觸及時弊、幽默中含諷刺。1934年後,諷刺鋒芒日益減弱,幽默也流於說笑話。
*戰國策派:活動於抗戰中期,因陳銓、林同濟等創辦的《戰國策》而得名。
主要成員:陳銓、林同濟。
文藝上:主張以「恐怖·狂歡·虔恪」為創作的「三道母題」。
代表作有陳銓的劇本《野玫瑰》,把國民黨間諜作為民族英雄歌頌。
(時間問題,沒法一一細談,上面的一些有的也不太全面,是我自己備考的一部分參考資料,試著看看吧)
㈥ 曹文軒寫的馬戲團的主要內容
《馬戲團》這篇文章寫的是油麻地中學的幾個同學和馬戲團的一個名叫秋的演員的故事。秋跟隨馬戲團從很遠的地方來到了油麻地中學表演雜技。有一次,在被馬戲團團長欺辱了以後,她傷心、羞愧、生氣,一氣之下,逃離了馬戲團。
在秋無處可藏之時,主人公"我"(林冰)和自己的的幾個死黨們幫助了秋,將她帶到了馬水清的家裡,讓她住了下來。後來學校調查,問是誰把秋藏了起來,大家都沒有承認,學校也就沒有查出來。之後沒過多久,馬戲團的團長懷疑到"我"和"我"的幾個死黨頭上,並在馬水清家裡找到了秋,然後帶走了她。
文章最後寫到"高中即將畢業時,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傳說:秋與那個馬戲團團長結婚了,很相愛,生了一個跟秋一樣好看的女孩。"命運有時會和人開玩笑。
(6)短篇小說大馬戲擴展閱讀
《馬戲團》收錄中短篇小說15篇,包括《弓》《啞牛》《水下有座城》等名篇,也包括《馬戲團》《誅犬》《紅辣椒》等從長篇名作中化出又獨立成篇的小說,融合了多種寫作風格及寫作題材,構成了一曲既豐富又純美、既優雅又剛勁的交響樂章。
作者簡介: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獲省部縱學術獎、文學獎40餘種
㈦ 師陀的主要作品
著作書目
《谷》(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里門拾記》(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黃花苔》(散文集)1937,良友
《落日光》(短篇小說集)1937,開明
《野鳥集》(短篇小說集)1938,文生
《江湖集》(散文集)1938,開明
《無名氏》(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看人集》(散文集)1939,開明
《上海手杞》(散文集)1941,文生
《無望村的館主》(中篇小說)1941,開明
《果園城記》(短篇小說集)1946,上海出版公司
《結婚》(長篇小說)1947,晨光
《馬蘭》(長篇小說)1948,文生
《大馬戲團》(劇本)根據安特烈夫《一個挨耳光的人》改編,1948,文生
《夜店》(劇本)與柯靈合著,根據蘇聯高爾基《底層》改編,1948,上海出版公司
《歷史無情》(長篇小說)1951,上海出版公司
《春夢》(短篇小說集)1956,香港藝美圖書公司
《石匠》(短篇小說集)1959,作家
《保加利亞行記》(散文)1960,上海文藝
《山川.歷史.人物》(散文、小說等合集)1979,上海文藝
《惡夢集》(短篇小說集)1983,香港文學研究社
《蘆焚散文選集》1981,江蘇人民
《蘆焚短篇小說選集》1982,江西人民
《上海三札》(散文集)1984,寧夏人民
㈧ 馬戲團讀後感
曹文軒出過許多的書,我最喜歡他新出的書——《馬戲團》。這本書一共有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
不可思議的是,當她們返校後,丟的東西又都回來了,可是臨近周末,她們的東西都又丟了,夏螢懷疑是舒袖乾的,就和其他兩個女孩跟蹤舒袖,看她到底有沒有偷她們的東西。眼看著舒袖沒有往家走,而是走出三里地後,她上了一輛公共汽車,又向一座離公路大約五百米的小鎮走去,快到小鎮時,舒袖一閃,進了一片小樹林。大約過了一刻鍾,從樹林里走出一個漂亮的少女,白皮鞋,帶絨絨球的短襪,墨綠色的長裙,一頂藍帽子,將平日總是一副憂郁神情的舒袖,打扮成了一個小小的美人兒!舒袖是高傲地走進小鎮的,她招搖過市,其他三個女孩卻十分反感,便責罵舒袖。有個老婆婆告訴了三個女孩事情的經過,並且讓她們原諒舒袖。三個女孩躲在門後,一直看到天將黑,舒袖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這個小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可能她的內心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美麗的東西是人人追求的,外表的美是短暫的,內在的美才是恆久的。一個愛美的人不能通過醜陋的行為來修飾自己的外表,做錯了事就要有勇氣說出來,不能因為個人私利而侮辱了別人的清白。而那個老婆婆,為了不讓舒袖當眾出醜,還勸其他三個女孩原諒她,這種寬容與樂於助人的精神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