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問路
Ⅰ 插隊的故事的生平經歷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1958年入北京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讀書,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落戶。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橋街道工廠做工,後因癱瘓而停薪留職,回家養病。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後陸續發表中、短篇小說多篇,1983年他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從1986年起,即為北京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後為北京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一級作家職稱。1996年11月,短篇小說《老屋小記》獲得《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巨獎」金獎。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現方法上追求現實主義和象徵手法的結合,在真實反映生活的基礎上注意吸收現代小說的表現技巧,從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到《插隊的故事》,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技巧都顯出異乎尋常平淡而拙樸,屬意蘊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還創作了電影劇本《多夢時節》(與人合作)、《死神與少女》等,《死神與少女》屬於一種新的電影類型——詩電影,這為電影類型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這兩部影片都由林洪洞執導,《多夢時節》以其新穎的視角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廣電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第三屆兒童電影童牛獎藝術追求特別獎,《死神與少女》以其對人生價值的探索於1989年獲保加利亞第十三屆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與健康電影節榮譽獎。史鐵生著有短篇小說《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稱》《別人》《老屋小記》;中篇小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原罪·宿命》《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小說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運設計》《我與地壇》《牆下短記》《足球內外》;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個人的記憶》《靈魂的事》《答自己問》《我與地壇》《病隙碎筆》《扶輪問路》長篇小說《務虛筆記》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搶救無效去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斗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Ⅱ 史鐵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務虛筆記>>
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中短篇小說結集之一。《插隊的故事》、《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當屬於知青文學的經典佳作,作者以順時或逆時的手法,並互相交插,再現了荒謬特定政治時期,一部分知青的生存狀態及生命狀態,反思人生途路的幸與不幸,並藉此展現了陝北的風土人情以及陝北人的憨直、堅韌、順乎大道的性格。圖片的綴入,無疑為作品的經典性提供了最珍貴的佐證,所以至今為世所矚目。
我的丁一之旅>>
這是一部獨特的,耐人尋味的現代愛情小說。小說家和思想者的史鐵生用潔凈優美,富於詩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寫愛情,性和性愛,追溯愛情的本原,探尋愛情的真諦和意義。那些靈與肉的糾纏,性與愛的排演,那些孤獨的感動和溫情的撫慰,那些柔軟的故事和堅硬的哲理,無不給人以情理之中的體驗和意料之外的啟示。
信與問>>
這是著名作家史鐵生多年來與朋友、讀者的書信往來及為一些書寫的序跋。從未專輯出版。經過作者親自篩選,並徵得持信人的同意,共選取了幾十封書信,近二十篇序文。這本書以文學藝術、當代文學思考為主題,表達了史鐵生作為一位思想的行者,對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的思考,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他的文字,迸發出正義與力量,同樣給廣大讀者帶來啟示和鼓勵。
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斗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我與地壇>>
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晃,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問有著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活著的事
>活著的事>>
這 是一本思想隨筆集。中國當代的作家中,恐怕很難再找出第二個人像史鐵生這樣愛好玄思並且擅長此道的了。所謂擅長,是指他能夠從現實的瑣事里擷取那些閃爍著思想光芒的片段,而又能表達得優美、機智、引人入勝,讓人不忍釋卷。這是一個文學家所表達的人生智慧,而不是枯燥的哲學專著。當然,更不是膚淺的廉價文學。
寫作的事
在這本書里收錄的大多是史鐵生關於文學的思考。作家談文學往往比專門研究文學的學者談起來更好,有時候甚至比作家自己的創作還要讓讀者激動。一個好的作家首先是好的讀者、好的文學理論家和文學史家。史鐵生在這本書里向我們展示了他豐富的文學知識,以及作家獨有的敏銳
<<以前的事 >>
Ⅲ 史鐵生有哪些小說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著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寫作的事》史鐵生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鐵生自選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
《我與地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鐵生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輪問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電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希望採納啊~~嘿嘿~
Ⅳ 史鐵生的散文作品有哪些人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活著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以前的事》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寫作的事》史鐵生 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史鐵生自選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 《我與地壇》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筆》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史鐵生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扶輪問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妄想電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Ⅳ 我想要關於問路的英文笑話或是短篇英文故事
Two psychiatrists were at a convention. 「What was your most difficult case?」 one asked the other. 「Once I had a patient who lived in a pure fantasy world,」 replied his colleague. 「He believed that a wildly rich uncle in South America was going to leave him a fortune. All day long he waited for a make�believe letter to arrive from a fictitious attorney. He never went out or did anything. He just sat around and waited.」 「What was the result?」 「It was an eight�year struggle, but I finally cured him. And then that stupid letter arrived...」 兩個精神病專家在一次會議上碰見了。其中一個問另一個:「你最棘手的病例是什麼樣的?」 「我曾有過一個病人,他生活在一個純幻想的世界裡,」他的同行回答。「他堅信南美有個大富翁叔叔要留給他一筆遺產。他整天等待著從一個虛構的律師那兒收到證實信。他從不出門,無所事事,只是坐著乾等。」 「結果如何?」 「經過長達8年的努力,我終於把他給治好了。可就在那時,那封荒唐的信到了……」 Teacher:Why are you late for school every morning? Tom:Every time I come to the corner,a sign says,"School-Go slow". 老師:為什麼你每天早晨都遲到? 湯姆:每當我經過學校的拐角處,僦看見一個牌子仩寫著"學校----慢行".
Ⅵ 初一語文: 史鐵生,北京人,著名______家、______著有
史鐵生,北京人,著名_文學家_____家、___思想家___著有長篇小說《___務虛筆記____》、短篇小說《____命若琴弦___》、散文《___我與地壇____》等。
Ⅶ 關於英語問路的笑話
第一次家教,就是跟他熟悉,你給他做個小小的測驗,口頭上問他一些問題.或是問他看圖識字.幾分鍾,你就知道他的程度去到哪裡.
1.初中的小朋友應該能夠做到decode,就是看到一個基本的詞就讀得出來.也就是說懂得發音跟字母的關系.如果他不懂,那你就每次就攻一個字母,B,跟他說B的發音是/b/.ball, boy, book, bird.然後,你讓他學些小短語:a round ball, a tall boy, a nice book. a blue bird,不僅要會讀,還要讓他開始造簡單的句子.
2.學單詞,可以根據他家裡的物品來教英文單詞:電視機,冰箱,台燈,沙發,垃圾桶等.這樣他會感興趣,因為是他熟悉的,而且他也感到有用.
3.學語法可以輕描淡寫地說一說.比如說名詞復數,你就說兩個一上的物品就要在名詞後加上個小尾巴 s.兩個動詞在一起會打架,要放一個」to」來分開它們.
你做個小計劃: 口語每次有目的訓練他什麼(打招呼,問路,報時間等),語音重點是哪個?寫點什麼.可以帶點英文笑話,迷語讓小朋友猜.很多很多的.
你的目的最主要是讓他喜歡學英文.做家教時,要讓小朋友感覺到你是跟他的父母親不一樣的.你不會嘮叨,你不會訓斥他,但你又可以給他關懷,給他幫助.你不象他的老師那樣正正規規講大道理,或是批評指正.但你可以輕聲細談,跟他解釋,跟他開點玩笑.讓他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下把功課溫習好.你可以嚴厲,可以寬容,可以幽默.你可以是他的父母,可以是他的老師,更可以是他的朋友( All in one!).
介紹一個美國著名短篇小說的網址.有各種各樣的故事.還有一個關於英語語言的笑話網址.看故事學英文.說笑話中學英文.希望你喜歡.
http://www.americanfolklore.net/folktales/ok2.html
http://www.ahajokes.com/english_jokes.html
Ⅷ 史鐵生有哪些小說和散文
史鐵生的小說:
《好運設計》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務虛筆記》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鐵生作品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隊的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歡樹》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寫作》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鐵生散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雜文》 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史鐵生的散文:
1981年 秋天的懷念
1985年 合歡樹
1989年 文革記愧
1990年 好運設計
1991年 我與地壇
1991年 我二十一歲那年
1992年 黃土地情歌
1992年 散文三篇
1992年 隨筆十三
2002年 病隙碎筆
2004年 記憶與印象
2010年 扶輪問路
2010年 妄想電影
Ⅸ 史鐵生介紹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曾自稱說「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曾激勵了無數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中文名:史鐵生
外文名:Tiesheng Shi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1951年1月4日
逝世日期:2010年12月31日
職業:小說家、電影編劇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初中)
信仰:基督、佛(著有《晝信基督夜信佛》)
主要成就:2002年度華語文學傑出成就獎
代表作品:散文《我與地壇》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婚姻狀況:已婚
妻子:陳希米
逝世地:北京
分享
生平經歷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河北涿縣(今涿州市)人,.是中國電影編劇,著名小說家,文學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讀書,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初中)。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落戶。1972年因「脈管炎」病致雙腿癱瘓,1974—1981年在北京新橋街道工廠做工,後因病情加重回家養病。
寫作作品
劇本
史鐵生
另外,他還創作了電影劇本《多夢時節》、《與人合作》、《死神與少女》等。
《死神與少女》屬於一種新的電影類型——電影詩,這為電影類型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這兩部影片都由林洪洞執導,第三屆兒童電影童牛獎藝術追求特別獎。
短篇小說
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後陸續發表中、短篇小說多篇,1983年他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從1986年起,即為北京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後為北京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一級作家職稱。
1996年11月,短篇小說《老屋小記》獲得《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巨獎」金獎。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現方法上追求現實主義和象徵手法的結合,在真實反映生活的基礎上注意吸收現代小說的表現技巧,從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到《插隊的故事》,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技巧都顯出異乎尋常平淡而拙樸,屬意蘊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史鐵生著有
短篇小說《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稱》、《別人》、《老屋小記》
中篇小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插隊的故事》、《禮拜日》、《原罪·宿命》、《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小說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運設計》、《我與地壇》、《牆下短記》、《足球內外》
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
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
史鐵生
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個人的記憶》、《靈魂的事》、《答自己問》、《我與地壇》、《病隙碎筆》、《扶輪問路》。短篇小說《務虛筆記》,《秋天的懷念》選自《史鐵生作品集》被選入冀教版小學六年級課本,也被選入語文上海版中學七年級課本,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課本。《我的夢想》被選入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中學七年級下冊第十五課。《我與地壇》被選入蘇科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課。
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搶救無效去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
部分作品
圖冊 7張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且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零零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Ⅹ 有哪些虐死人的短篇小說
一、《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
涼生與姜生是一對倫理意義上的兄妹。慘淡的家境和生存的壓力讓妹妹姜生徹底的依賴與信任哥哥涼生,並不知不覺墮入了違背倫理道德的情感漩渦中。
面對這樣的愛情,作者的筆觸是那麼清麗、淡然,還夾著自嘲與絕望,甚至姜生覺得自己的感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這是人世間所有人都渴望的愛情,純粹、無悔、纖塵不染。
她一度以為他愛她是世間最可笑的笑話。很多時候愛情就是這樣,有那麼那麼多的枷鎖和藩籬,當你真的有勇氣去跨過的時候,也許一切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