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細節化的短篇小說
① 推薦一下細節描寫生動、語言優美的小說
穿越
最大氣架空經典第一<<且試天下>> [不是穿越、是武俠小說、很好看、]
最悲壯架空經典第一<<帝王業>>
最迤儷架空經典第一<<紅顏亂>>
最難超越胎穿經典第一<<木槿花西月錦綉>>
最有特色反穿經典第一<<瑤華>>
最具人氣清穿經典第一<<夢回大清>>(這個<<步步驚心>>票數很是接近)
最虐心清穿經典第一<<步步驚心>>(覺得是當仁不讓的哦)
最難超越清穿經典第一<<獨步天下>>
最搞笑清穿經典第一<<清空萬里>>(<<我是康熙的奶奶>>票也很高哦)
最經典秦穿第一<<秦誅>>
最經典漢穿第一--<<大漠謠>>《雲中歌》(我個人覺得<<呂漢>>也不錯)
最經典唐穿第一--<<誰是李世民>>
最經典明穿第一<<花落燕雲夢>>
最具特色多穿清穿經典第一<<清夢*繁華冢>>
1.《木槿花西月錦綉》,好文,強推,錯過,後悔,這個要有耐心看。★★★★★+★
2.《綰青絲》,經典,毋庸置疑,很多人都看過,內容不需要介紹。★★★★★+☆這個我看過 我也是心中的五顆星
3.《步步驚心》,清穿中的翹楚了,桐華大人的書,還用說?還有《大漠謠》《雲中歌》非穿越,卻很好看。★★★★★+☆這是我看過的覺得最好的穿越文了 不過結局太過凄慘 承受力弱者慎看、雲中歌很悲、
4.《獨步天下》,跟上面的一起時我最喜歡的兩篇清穿,大大對歷史的了解以及於真史的緊密結合令人嘆為觀止,從此,清朝的皇帝阿哥中,我最喜歡皇太極。★★★★★+☆看完你對於清初明末的歷史基本就了解、
講的是一個興天下,亡天下的美麗女人東哥——布喜亞瑪拉格格、
5.《法老的寵妃》,拉美西斯二世與奈菲爾塔麗,很感人,很浪漫,很糾結......★★★★★+☆
6.《瀟然夢》,架空文,「要我相信他背叛我,除非我死。」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三人之間的友情。★★★★
7.《暴君,我來自軍情9處》,新發現的文,很不錯,女主很強悍,男主更有看頭。超好看。★★★★★+☆
8.《11處特工皇妃》,與上文同為瀟湘冬兒的文,內容同樣很震撼,場面很壯觀吶~~真的很好看。★★★★★+☆疼愛燕詢、疼惜李策、偏愛諸葛四
9.《三救姻緣》,不算長,不過膾炙人口,大大文筆很強。★★★★★
10.《愛莫能棄》,跟上面的應該是同一人所寫,又虐又溫馨。應該說這兩篇的亮點在於作者,文章語句很經典。★★★★☆
11.《美人殤》,不一樣的董卓,不一樣的呂布,董卓的神情讓明明知道歷史的人都感動到流淚。太好了。★★★★☆
12.《笑傾三國》,曹操,梟雄的柔情。不過,讓我最感動的還是郭嘉,死的時候傷啊......★★★★☆
13.《美人劫》,相比較而言,大大的這篇文沒有前兩篇寫的那麼讓人觸動,不過,瘦死的駱駝還要比馬大呢,高手的作品本身就處在一個高層次上。★★★★
② 細節描寫的小短文20篇(每篇200—300字)
1.細節描寫:童年往事
孩提時,迷戀西瓜,現在長大啦,有時還真懷念那種透心涼的感覺。街頭小攤抑或是屏幕畫面的瓜影映入眼簾,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現在眼前:
夏日裡,余日的光輝沉入天角,燥熱也漸漸消逝。在晚風的吹拂下,人們的精神格外舒暢。這時西瓜的清香氣息彌漫在街道里,時強時弱,若有若無。我(大概五六歲)雙手合抱膝蓋,如貓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烏黑的小眼睛瞟著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轉兒。透過水面,臉上的汗珠早已風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樣遙掛「前川」。蚊子在耳邊「周遊」,心裡也絲毫不在意。一張燦爛的笑臉下,有一顆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絲絲。
待到西瓜切成一塊塊的:只見西瓜子如黑珍珠鑲嵌在紅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著些許涼意;瓜汁順著明鏡似的瓜面流下來,一滴,兩滴;瓜面的紋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筆細描的線條……
最最幸福的時刻是:冰鎮的西瓜捧在手裡,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來回飄盪。
2.甜 甜 的 泥 土
黃 飛
西北風呼嘯著,殘雪在馬路上翻卷。雖已立春了,天還是很冷。
她,倚著學校門口的一棵楊樹,一動不動,宛如一座雪雕。
一陣電鈴的急響。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熱切的光。
一群唱著歌兒的孩子,跨出了校門,沒有她的兒子;又一群說說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馬路,也沒有她的兒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沒有了。
吱呀呀的大鐵門,鎖住了沉寂的校園。
她一陣昏眩,幾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撲過去,雙手緊抓鐵欄使勁地搖著。「干什麼?」傳達室的老頭面帶慍色走了出來。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學了。」
「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著,無力地垂下腦袋,慢慢松開手,從大襟棉襖口袋裡,掏出一包裹得很緊的、還帶著體溫的糖:「大伯,麻煩……給孩子。」
「叫什麼?」
「王小亮。」
「幾年級幾班?」
「今天,剛過,八個生日。」
「我是問幾年級幾班。」老頭有一點不耐煩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搖搖頭。
老頭奇怪地打量著這神經質的女人:「你到底是什麼人?」
回答他的是奪眶而出的淚水和踉蹌而去的背影。老頭在疑惑中嘆了口氣,似乎明白了什麼。
下午,這包糖終於傳到了二年級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驚喜極了,這最喜歡吃的奶糖好久沒嘗過了。他那雙小手在衣服上來回蹭著,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顆,給要好的夥伴發兩顆,又恭恭敬敬地給老師五顆。「吃呀!」他快活地叫著、跳著,連那隻張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學們在嘻嘻哈哈的笑聲中和他一起分享著歡樂,只有老師悄悄背過了身……
放學了,小亮還沉浸在歡樂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驀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裡還剩下的捨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懼感襲上心頭。他好像又看到:現在的媽媽揚起細眉在爸爸的耳邊嘀咕什麼,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氣勢洶洶地向他走來。他愣怔著,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勁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腦袋,吮著指頭,想了許久,瞅瞅四周無人,迅速將糖埋入路邊的雪堆中,還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這一夜,小亮睡得特別香,特別甜。他夢見過去的媽媽笑著回來了,現在的媽媽垂著頭走了,真高興。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別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凈,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鍋,然後才背上書包拿塊冷饃悄悄溜出門。他要趕緊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間地溫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漿和雪水混在一起,滲入大地。潮濕的地面上,歪躺著幾張皺巴巴的糖紙和那根作為標記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滾下淚來。他傷心地蹲在地上,獃獃地凝視著。一會兒,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凍裂的小手指,摳起一點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
總結常見的幾種細節描寫:
(1)肖像細節描寫,即對人物肖像進行細節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里,對病人的肖像描寫就是一個細節。正是這個細節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語言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某一典型語言進行仔細描寫。比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在魯達打死鎮關西之後他詐死,就是一個語言的細節,說明魯達粗中有細,勇敢機智的性格特點。
(3)行動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典型行動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比如,還是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關於魯達借銀兩幫助金老父女這個段落中,在使用的動詞上就生動的表現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點。
(4) 心理活動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細致的描寫。比如,在《爸爸的看護者》一文中,對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嚴重之後的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就非常能夠表現這個少年體貼關心父母的優秀品質。
(5)表情變化細節描寫,即對人物表情的變化過程進行細致的描繪。在《七個火柴》一文中,在無名戰士把火柴交給盧進勇之後的表情變化的描寫,就是一個很值得品味的細節。
(6)服飾細節描寫,即對人物的衣著進行仔細的描寫。 要通過服飾描寫看得出來這個人的職業特點,同時,也看得出來在職業特點之外的個性特徵,這才是好的關於服飾的細節描寫。
(7)事物細節描寫,即對某一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進行細致的描寫。比如,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中,對魯提轄如何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這個部分的描寫就可以看作是對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細節描寫。
三、請同學舉一些細節描寫的實例: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些學過的細節描寫的例子:
①語言細節描寫: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讀書人竊書不算偷。」 《項脊軒志》中,通過老嫗回憶先母事: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一個細節,其情其景歷歷在目,無怪「(嫗)語未畢,余泣,嫗亦泣」,就是讀者,我們能不感動流淚嗎?
②行動細節描寫:……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走了。」(魯迅《葯》)作者對康大叔取錢的動作描寫,用了「抓」「捏」等動詞,准確地寫出了他接錢、數錢的熟練程度,生動地刻畫了康大叔兇狠、貪婪、慣於敲詐的丑惡嘴臉。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錢」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個。」(孫犁《荷花澱》)作者用「震動」、「吮」兩個動詞准確、細致而生動地寫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隊去的消息之後豐富、復雜、細膩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變化,一個關心丈夫,體貼丈夫,但又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思想進步的青年婦女形象躍然紙上。
③肖像細節描寫:「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描寫一樣,都是對別里科夫服飾的描寫,屬於肖像描寫的一個方面。作者正是運用這種誇張的語言,漫畫式的勾勒來揭示別里科夫種種有形的套子及自願入套的心理,因循守舊的性格。這種獨特的肖像描寫,顯得幽默詼諧,令人忍俊不禁,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寫:「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段描寫,抓住了「長衫」這一典型細節,穿長衫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象徵,而孔乙己的長衫卻「又臟又破」,一個窮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形象出現在我們眼前,也由此可見封建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④場面細節描寫:《葯》中的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使人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這段文字寫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殺的情景,而那些無聊的人們都伸長了頸項在欣賞著,就象一群「鴨」,生動形象,一個比喻就展現了國民的麻木、不覺悟。
四、歸納細節描寫的特徵:這樣不斷地實踐和思索,我們就不難得出有關描寫的最基本的理論:
⑴成功的描寫語段都是客觀景物與作者主觀感情的有機結合;
⑵成功的描寫語段都離不開作者仔細的觀察和大膽的想像;
⑶成功的描寫語段總將形象的畫面與生動的語言結合在一起的。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應該學會對細節進行描寫。描寫的目的是要達到生動形象,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受。
五、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經歷與觀察,寫一個細節片斷。
六、寫好細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選用典型細節。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細節描寫要能抓住典型細節,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題的事。這樣才更具有廣泛性,有利於突出文章中心,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比如,魯迅在《祝福》里幾次寫到魯四老爺「皺一皺眉」,這種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紳士厭惡寡婦、維護舊禮教的反動立場和丑惡靈魂。
2、細致觀察事物。
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徵,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後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是這樣,細節描寫用於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3、細節描寫要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細節具有深刻意義。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大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魯迅在他的小說《孔乙己》中寫孔乙已第一次出場,在買酒時他「排出九文大錢」,這一細節表現出孔乙己作為底層文人講面子、好顯擺、窮酸迂腐的個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對人的迫害。
4、細節描寫必須典型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徵。所謂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象揭示本質。比如,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圓圓的指頭肚兒像用樹木做成的小耙子」, 「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指甲」。這一段細節描寫既真實又典型,突出其主人公的特徵,也表現勞動人民那種健壯、勤勞的共性特徵。又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台時吃力樣子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我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他的成功之處在於對父親動作的細致觀察和准確地表達。
5、精心錘煉詞語。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
6、巧妙運用修辭。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③ 求12個細節描寫的片段(50字的)
西邊天際出現了比胖娃娃的臉蛋還要紅還要嬌嫩的粉紅色。太陽的周圍最紅,紅得那樣迷人。紅色向四下蔓延著,蔓延了半個天空,一層比一層逐漸淡下去,直到變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飄浮著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氣。
「好雨知時節」,在這群芳斗妍時悄然發生。那妖艷欲滴的牡丹,在春雨的滋潤下,越發顯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貌。花瓣上滾動著一顆顆露珠,裹著它那誘人的色彩,悄然無聲的滴落,帶著余香鑽進草叢。小草兒也傲立起頭,冒出針尖似的小腦袋,如剛出生的小孩子,在春雨的滋潤下,透著可愛的綠,新生的綠,在雨水的擁抱中茁壯成長。草間上那一點靈動的色彩,似明珠,如翡翠,鑲嵌在單純的綿綢上。鳥兒低飛,在春雨瀟瀟下時,在樹梢婉轉地唱。鳥語花香,風光無限好!
煙雨蒙蒙,炊煙縷縷。山鎮被春雨籠罩著,山也朦朧,花也俊俏,如詩如畫,若虛若實,讓人如痴如醉。
霧蒙蒙的,濕潤潤的,春之嫵媚在此線路無遺。你看那一脈遠山,如同一眉青黛,而又若隱若現,被這潤潤的春雨裹上一層半透明的面紗。山上綠油油的一片,融入這朦朧的天地,綠得誘人,亮得耀眼,充滿了勃勃生機。
★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掛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擠滿了銀河,眨巴著眼睛。
★ 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被擦亮的銅盤。
★ 圓月漸漸升高,她那銀盤似的臉,流露著柔和的笑容。
★ 明凈似的圓月,已經被遠方藍藍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
★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 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 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 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鑽進樹葉子里藏起來。
★ 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 月亮是那麼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 門外西邊的林梢,掛著的上弦月已經變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條彎彎的眉毛。
★ 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 夜空掛滿了星星,月亮像一隻釣魚的小船,彷彿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裡。
★ 月亮像一張弓,彎彎地掛在天空。
★ 一鉤新月從遠處的林子里升了起來,它那樣白凈,就像剛煉過的銀子似的。
★ 一彎新月像一把銀打的鐮刀,從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來。
★ 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著碧輝。
★ 一彎新月宛如一葉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劃行,給我送來一片情思。
★ 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墨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輝普照著大地。
★ 新月如一隻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丫間。
★ 半個月亮斜掛在一棵槐樹尖兒上,好像一瓣橘子。
★ 月亮小得像一隻發卡,彎得使人心醉。
★ 一彎朦朧的月亮正林蟬翼般透明的雲里鑽出來,閃著銀色的清輝。
④ 類似魯迅這樣的作者寫的小說中的細節描寫!~至少6個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⑤ 片段描寫細致的小說片段
片段描寫細致的小說片段
1、大門開了,走進來一位年輕的郵遞員。只見他全身衣服濕透了,褲腿卷得高高的,從膝蓋到腳全沾滿了泥水,好像剛從泥地里爬起來似的。他手裡捧著一包用油布包著的郵件,顧不上抹臉上的雨水,響亮地對屋裡人說:「《兒童時代》來啦!」
2、這個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歲,兩條彎彎的眉毛下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個能乾的人。在一隻挺標致的鼻子下面,卻是一張大嘴,生得兩片厚厚的嘴唇。人們常說:「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卻能說會道,是個健談的人。
3、等她走近,我才有機會仔細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見她齊耳的短發,一雙眼睛大大的,嘴角還帶著笑。上身穿一件紅色衣服,別著「蘇州十中」的校微。她溫和地對我說:「小妹妹,坐我的車吧!」說著,她把自行車推了過來。
4、二哥是賣海產品的,他一年四季風里來雨里去,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他個子不高,長相也不怎麼好,有時讓人看了覺得不像好人,但他賣的貨下得快,周圍的商販都很佩服他。
5、車廂里,一位高挑個兒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結實,健美。微微捲曲的黑發攏在腦後,紮成兩綹,輕巧地垂掛著。深紅色的運動衫領子,悄悄地露出深藍色的外套。可以感覺到,這個姑娘的身上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
6、我的叔叔二十來歲,是個碼頭工人,長方臉,臉色黑里透紅,個兒挺高,長得很結實,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
7、在老媽媽的左邊有一位秀麗端莊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頭美麗的金發,一條大辮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襯託了她白凈柔美的臉龐。她低著頭朝前面望著什麼,眼神中流露出悲憤和關懷。手中的綳帶已經卷好,卻忘記丟入筐中。
8、屈指一算,母親今年已四十歲了,多快啊!打開相簿,看見母親年輕時,身材苗條,臉龐細嫩漂亮。無情的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下一條條的皺紋,如今母親已略有中年婦人的身材。這時,我發現,是我們使母親勞累成今日的樣子。
⑥ 推薦一部細節描寫方面比較好的小說。
其實名著不過是經過時間而成為的,下面的都是小說。我覺得滿有感觸,讓人對人生對今後的路都有了重新的認識。希望樓主喜歡!
這幾本都是今年的。網路文庫應該有,。我是買來看的:
花火的《最後我們都哭了》 (個人不是很喜歡,借同學看,他們說好看,結局是死的死傷的傷)
悅讀紀《向左,遇見花開》(這本書我今晚才看的,對我而言有那麼點點長,363頁,看前面內容也沒有什麼勁,所以我只看前面的1/4和後面的1/4,不知道為什麼,看郭敬明的書我不會覺得傷感,而我卻因為費雨橋這個男人哭了。在一個人沒有學會愛的時候就學會了恨,這該多麼可悲啊)
《sorry sorry》這本書很純情,某些人不喜歡看,個人滿喜歡喜歡的。特別是孜然死後,遺書落筆,sorry sorry。滿有感觸,
《踮腳張望的時光》(這本書的文筆很清新、很朴實喲。字里行間都透露著絲絲的真實與淡雅,真的挺不錯的喲,無論是從繪畫角度,還是從文筆角度,都很值得一讀呢O(∩_∩)O~。 )
《下個路口遇見你》(李宇春主打歌完美小說版,這部書淡然悠遠,實則回味無窮)
《蒹葭往事》( 《最小說》人氣作者 林汐作品, 個人很喜歡林夕的書,有感觸。終其究竟,不過一段蒹葭往事。)
《我相信,幸福是會重生的》(包你笑到流淚最打動人心的愛情小說,是本好書,今年1月份出的)
自己打的,
希望樓主採納。
⑦ 光速要一篇細節或人物描寫的小小說
小小說《老劉》
--------------------------------------------------------------------------------
老劉不算太老,應該說不算老,無論是年齡還是長相。之所以叫他「老劉」,有三個原因。一是叫老劉透著尊敬。二是他這么多年在科里,啥職務也沒有,算老人兒了。三呢,就是他的心態確實有點兒老。
老劉很老實,不,是很窩囊,他下班就回家,集體聚餐也是早早地回去。現在的公家人誰不紙醉金迷,他偏不。按說,這樣廉潔自律、潔身自好,應該受到一種尊敬,最起碼吧,也該得到個口頭的表揚什麼的吧,可惜在科里從沒人針對這一點贊揚他。
單位也就單位吧,回到家裡老婆也沒有因為這一點就待見他。有次,他對現在到洗頭房等地方去瀟灑的人嗤之以鼻,老婆卻說:「有本事你也去啊?」他以為自己聽錯了,驚訝地回頭盯著老婆有些扭曲的臉。老婆又補充道:「別人去那是交際是有本事是又魅力,你懂嗎你!」他忽然覺得自己很無能,頭知趣地垂下來。
在辦公室,他就這件事與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老王討論了一番。老王似乎感到很興奮,老劉有些莫名其妙。老王號召全科的同志重點對老劉扶貧,幫他轉變觀念,於是大家討論去哪裡瀟灑,老劉這才開了耳,知道現在很多地方開了洗頭房,可並不洗頭。大城市裡瀟灑的地方似乎叫茶樓或叫咖啡廳,小地方干什麼都實實在在,沒有假高雅。
到了洗頭房,當然沒有洗頭,因為根本就沒有洗頭的傢伙什。幾個人領著各自的小姐就進了包間。據老劉說,他只是拉拉小姐的手,小姐給他講了一晚上「情趣笑話」,他什麼也沒有做。同事笑著打斷他,說不要緊。他很是忐忑不安地回了家,奇怪的是老婆不但沒有因為他回來晚責怪他,反而對他招待很周到,他很奇怪,也很高興。
在單位里,同事們開始同老劉探討瀟灑問題,還說他變年輕了。老劉也常常跟著出去瀟灑,他常對自己說,能有人聽自己述說苦惱也確實不錯。
碎嘴
老劉平時有些木訥,話不多,可偏偏是個碎嘴——不該說的亂說。有個領導似乎早就點出過他的這種毛病。
有一次,來了一個賣工藝品的,大家正忙著打價,老劉闖進來,一見工藝品,張口就說:「這種東西,一個朋友賣給我,優惠價40元一個。」抬頭一看,大家怒目相向。原來,大家打價已經打到了25元。
這天,對桌的小張神秘兮兮地問老劉,認識一個叫胡霞的姑娘吧,她怎麼樣。老劉原先當過兩天老師,教過胡霞,想都沒想就說,那丫頭長得很醜,忽然感到小張的神情不對,忙問怎麼回事。小張倒也坦白,說他下個月就要與胡霞結婚了。哎,哎,直到現在胡霞叫老劉老師的語氣還怪怪的呢?
上周在酒場上,老劉講了一個領導的怪話,講完後他有些後怕地看了看周圍的人,確信沒有領導的熟人和親屬,才放下心來。在上廁所時,老王提醒他別亂說,他說沒事。老王告訴他,坐在老劉旁邊的就是那位領導的表妹夫。
老劉回家自我批評了一晚上。第二天,他開始搜集整理縣城領導幹部的社會關系,結果下了一跳:不算乾的、拜把子的,每個人通過不出五個人就能很親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後來,人們發現老劉的嘴更碎了,不過他再也不提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只說新聞和笑話。
⑧ 就是細節描寫的小說。。。
1、契訶夫小說《變色龍》的讀者,一定會記得奧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為小說反復四次描寫那件大衣,這是作者用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一個精心設計的「道具」。小說開頭與「巡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顯示出他一副威嚴的神態。當他要教訓放出狗來到處亂跑的「混蛋」時,聽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的狗」,於是馬上來了個大轉變:「席加洛夫將軍?哦!葉爾德林,替我把大衣脫下來。」後來,他再次表示要懲處狗主人時,忽又聽得狗是「將軍家的」,他又變了:「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風了……」這里大衣一「脫」一「穿」,活畫出奧楚蔑洛夫掩飾心虛膽怯的尷尬情狀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強的丑態。最後一次寫大衣在小說結尾,當他確切知道這是將軍家的狗並向首飾匠訓斥一通之後,「緊裹大衣,接著穿過市場廣場,徑自走了」。這條變色龍又恢復了他那耀武揚威的常態。如此反復描寫,把這條沙皇鷹犬的性格刻劃得入木三分。
2、魯迅的小說《故鄉》塑造了一個深受剝削壓迫的淳樸農民的典型形象——閏土。小說在閏土的語言細節描寫中,巧妙地借用標點符號,來表現閏土這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共有六句,其中卻有了9個省略號,給人印象特 別深的有兩處 (1)見到「我」時,「閏土態度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2)當「我」問他景況時,「他只是搖頭,『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 ……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不好』」。第一句寫閏土的變化,一聲「老爺!」破壞了他們往日的黃金般的友誼,在他們感情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個省略號,真實而細膩地表現了閏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為之惋惜的悲哀的變化。第二句分明是寫閏土性格變化的社會根源,省略號顯示了他的聲音低微,又斷斷續續,正是「飢荒,苛稅,兵,匪,官,紳」把他折磨成一個「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淵。這省略號里,浸透了閏土的血淚,包含 了人生的辛酸。
3、魯迅的《孔乙己》開頭部分刻畫孔乙己的形象時寫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著豆,自己搖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於是這群孩子在笑聲里走散了。」這一段細節,寥寥幾筆,把孔乙己這個人物思想和盤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構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單位,一個窮困落魄卻又虛榮性十足的科舉制度的犧牲品的形象躍然紙上。這種簡筆勾勒的方法,就是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賣弄」的集中體現,雖惜墨如金,卻生動傳神。
(摘)
⑨ 注重細節描寫的小說
《一生》很不錯耶,總之細節的、景物的、還是什麼的都有~~
⑩ 名著小說中細節描寫的段落
《水滸》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節選)
輕輕把石頭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裡去!」
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撥。
陸虞候叫聲「饒命,」嚇的慌了,手腳走不動。
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後心只一槍,又搠倒了。
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好賊!你待那裡去!」
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膊,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擱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麼冤讎,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候告道:「不幹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
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幹你事?且吃我一刀!」
把陸謙上身衣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裡,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
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
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
必來把富安,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結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
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傅雷家書》 精彩段落:
1. 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後是能夠想到而不是驚心動魄,能夠從容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難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就是要你把這件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2. 理論與實踐絕對不可分離,學習必須與現實生活結合,馬列主義不是抽象的哲學,而是極現實具體的哲學,它不但是社會革命的指導理論,同時亦是人生哲學的基礎。就是一般人的學習,完全是為學習而掌心。所以談起理論來頭頭是道,什麼唯物主義,什麼辯證法,什麼 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等, 能長篇大論發揮一大套,一遇到實際事情,一坐到辦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廠室,農村裡,就把一切理論忘得乾乾凈凈……既既然一切都在變,不變就是停頓就是死亡,那未來為什麼 是思念過去 ,自傷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陽光也毒害了呢?……
3. 假如心煩而坐不下來寫信,可不可以想到為安慰爸爸媽媽起而勉強寫,開頭是為了我們勉強寫,但寫到三、四頁以上,我相信你的心懷一定應付靜下來,而變得很自然很高興的,自動的想寫下去了,告訴你這個方法,不但可逗你多寫信,同時也可以消除一時的煩悶。人總得常常逼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
一個人的思想 不動筆就不在會有系統,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於忘了,豈不可惜,就為這個緣故,我常常逼你多寫信,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認識的訓練。我屢次要你生活正規化,學習規范化,不正規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而且作品的了解與掌握,就需要長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4. 領導對音樂的重視,遠不如對體育的重視,這是我大有感慨的…國務院中有一位副總理專管體育事業,可有哪一位副總理專管音樂?中央不了解,我們在音樂 上得一個國際大獎比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得幾個第三第四,影響要大得多…北京辦莫扎特記念音樂會時,某某當主席,說莫扎特富有法國在革命的民主精神,真是莫名其妙,我們專愛扣帽子,捧人要戴高帽子,不管這帽子戴在對方頭上合適不合適。
5. 總之,一切不能急,越是事關重要,越要心平氣和,態度安詳,從長考慮,細細觀察,力求客觀!感情沖上高峰很容易無奈,任何事物的高峰(或高潮)都只能維持一個短時間,要久而彌新的維持長久的友誼可很難了。除了優缺點,倆人性格脾氣是相投也是重要因素,剛柔,軟硬的差別要能相互適應調劑。所謂經得起考驗乃是指有形的許許多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人家一舉一動所引起的反應即是無形的批評)
6.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