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短篇小說300字
『壹』 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寫一篇300字的短篇小說
我要的生活
只不過想要一個足夠溫暖的人陪 伴,不需要太充實的物質,只要生活平 實安定。我獨自的時候很多,開始拒絕
認識陌生人,骨子裡是一個唯美而單純 的人,本能地拒絕著某些東西。固執、 無理、任性、尖銳。有很多矛盾,但我 不願意麵對,一直覺得很堅強,卻也會
有突如其來的脆弱,我曾在瞬間感到心 疼。也許每個人都是寒冷的,所以無論 男人還是女人,都渴望溫暖,可是溫暖 那麼少,越想靠近越是冷得透徹。在往
事的來來回回中,當耗盡了所有的心力 和激情,已經徹底失望。時間久了,所 有的遺憾都是可以平復的,所有的深情 都能夠消亡。我們只能以平常之心驅趕
情懷。風起葉欲墜,自己何嘗不是一枚 秋風中的枯葉,奮勇前飛,卻又飄向何 方,落向何地………… 我過著簡單的生活,****、偶遇、
聊天、沉默,和網上的朋友說話。任何 一種方式都可以看作是幸福。其實沒有 人說得清什麼 愛著一個人。人的一生不可能 只愛
什麼是幸福,有些幸福是在生活 的瑣事中,或許我們根本沒有體會到它 的存在,如果在某個瞬間也能夠深刻地 感受到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或者是持久
的平淡,拋卻了種種外觀看到本質,只 有朴實平和的本質,才容易讓人接受。 可我們卻一再用很長的時間去追尋那些 煙花一樣的感情。想要的結果很簡單,
但道路曲折。總是要到很多年後,才能 夠看得清楚。身邊的朋友不斷的變更, 如果不在同一個城市,就註定要分離, 我們的一生那麼長,沒有是不會變的,
我們都一樣,沒有那樣的能力長久的惦 念著一些人,永恆的一個人,可總有一 個是讓你笑得最甜、痛得最深的,或許 你的最愛只是你生命文章中的某個段
落,因為有了它讀起來才那麼愜意,而 始終貫穿在整個文章中的主題才是最重 要的。值得我們去把握的。 生活永遠是矛盾的,亦或說人永遠
是矛盾的,我也不例外。總是會選擇一 些,放棄一些,得到一些,失去一些。 而我們已經默然接受了這樣的規則。 因為我們沒有退路。於是一再回頭
都是不可以被原諒的錯誤。而有些錯誤 生活從不給予改過的機會。一些疼痛已 經記不真切,另外一些卻始終無法愈 合。而我真的想要忘記那些一直記得的
事情。了解我的朋友們,我想透過那些 蒼涼的往事和未知的命運,來紀念我們 曾經共有並且已經流逝的時光,想告訴你 們那些愛和不愛。或許都只是分離,而
所有的分離都不只是短暫的,所有愛過 我也被我愛過的人們,我們之間沒有遺 忘,只有消失。
『貳』 創編小說作文300字
從前有個小鎮,這里來了一個可怕的巫師。他總喜歡做一些幾乎能嚇死人的惡作劇。比如,他會在一家很火的超市門..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本文《創編故事作文300字》由讀後感大全整理,僅供參考。
從前有個小鎮,這里來了一個可怕的巫師。他總喜歡做一些幾乎能嚇死人的惡作劇。
比如,他會在一家很火的超市門口放一面恐怖的鏡子,當客人走到超市門口,鏡子上就會出現魔鬼的臉,把客人嚇得不輕;他還會在小鎮某個屋頂上放置魔法球,一到晚上,魔法球就會放出一些可怕的視頻,很多人因此不敢走出家門。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這些可怕的事情是那個巫師乾的,於是大家決定聯合起來抓住他。可是想來想去,誰也沒想出好辦法,就在這時,鎮上最有名的發明家走進人群中說道:「我想到了好辦法,我們先把巫師騙到吊橋上,我在橋上設置了機關。他只要一上橋就會掉下去。然後我的籠子就會把他關起來。」聽了發明家的想法,大家紛紛鼓掌表示贊同,於是大家按照發明家的辦法,終於把這個邪惡的巫師抓了起來。
小鎮終於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叄』 以家庭為題的300字短篇小說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在這個家裡,父母之愛,一草一木之愛,使我的生活時時充滿著歡快與溫馨,我整天就生活在這愛的氣氛里。
在這個家裡我很喜歡吃肉,青菜就不怎麼愛吃。就因為這個爸爸媽媽不知說過我多少次,可是我就是覺得肉好吃,有一次爸爸為了讓我吃菜故意和我搶菜吃,那天媽媽炒了一個我最愛吃的芹菜炒肉,媽媽把菜放在我面前,我不停地挑著肉片吃,真香啊!爸爸來到桌子旁,將菜放在桌子中間,我急忙把菜碗拉過來,爸爸把菜碗又拉了過去,我們倆就這樣拉來拉去,我生氣了,放下筷子走了,眼看爸爸快要把菜全都吃完了,我就顧不上賭氣了,拿起筷子快搶,不管是肉還是菜都進了我的嘴了,不知為什麼芹菜也蠻好吃的,從那以後我就開始吃青菜了,我知道爸爸用搶的方法治掉了我不吃青菜的壞毛病,爸爸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好。
家庭就像我們的大樹,我生活在幸福的家裡,爸爸媽媽就像樹枝讓我快樂地生活著,我就像一片葉子。我要好好學習,要把這個家庭建設的更好,也就是我要做一片美的葉子,要把大樹裝扮得漂漂亮亮。
『肆』 巴金的短篇小說100-300字左右
父親的書房裡有一件奇怪的東西。那是一隻俄國的木製三角琴,已經很破舊了,上面的三根弦斷了兩根。這許多年來,我一直看見這只琴掛在牆角的壁上。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彈過它,甚至動也沒有動過它。它高高地掛在牆角,灰塵蓋住它的身體。它凄慘地望著那一架大鋼琴,羨慕鋼琴的幸運和美妙的聲音。可是它從來不曾發過一聲悲嘆或者呻吟。它啞了,連哀訴它過去生活的力量也失掉了。我叫它做「啞了的三角琴」。
我曾經幾次問過父親,為什麼要把這個無用的東西掛在房裡。父親的回答永遠是這樣的一句話:「你不懂。」但是我的好奇心反而更強了。我想我一定要把這只三角琴弄下來看看,或者想法使它發出聲音。但是我知道父親不許我這樣做。
而且父親出門的時候總是把書房鎖起來。我問狄約東勒夫人(管家婦)要鑰匙,她也不肯給我。
有一天午後父親匆忙地出去了,他忘記鎖上書房門。狄約東勒夫人在廚房裡安排什麼。我偷偷地進了父親的書房。
啞了的三角琴苦悶地望著我。我不能忍耐地跑到牆角,抬起頭仔細地看它。我把手伸上去。但是我的手太短了。我慢慢地拉了一把椅子過去,自己再爬上椅子。我的身子抖著,我的手也在打顫。我的手指挨到了三角琴,自己也不知道怎樣地忽然縮回了手,耳邊起了一個響聲,我膽怯地下了椅子。
地上躺著那隻啞了的三角琴,已經成了幾塊破爛的舊木板。現在它不但啞,而且永遠地死了。這個禍是我闖下來的。
我嚇昏了,痴痴地立了一會兒,連忙把椅子拖回原處,便不作聲地往外面跑。剛剛跑出書房門,我就撞在一個人的懷里。
「什麼事情?跑得這樣快!」這個人捏住我的兩只膀子說。
我抬起頭看,正是我的父親。
我紅著臉,不敢回答一句話,又不敢掙脫身子跑開,就被父親拉進了書房。
三角琴的屍首靜靜地躺在地上,成了可怕的樣子,很顯明地映在我的眼睛裡。我掉開了頭。
「啊,原來是你乾的事!我曉得它總有一天會毀在你的手裡。」父親並不責備我,他的聲音很柔和,而且略帶悲傷的調子。父親本來是一個和藹的人,我很少看見他惡聲罵人。可是我把他的東西弄壞以後,他連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卻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他放了我,一個人去把那些碎木板一片一片地拾了起來細看,又小心地把它們用報紙包起來,然後慎重地放到櫥里去。
他回到書桌前,在那把活動椅上坐下,頭埋在桌上,不說一句話。我很感動,又很後悔,我慢慢地走到他的身邊,撫摩他的膀子。我說:「父親,請你饒恕我。我並不是故意毀壞它的。」
父親慢慢地抬起頭。他的眼睛亮起來。「你哭了!」他撫著我的頭發說。「孩子,我的好孩子!……我並不怪你,我不過在思索,在回憶一件事情。」他感動地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
「父親,你又在想念母親嗎?」
「孩子,是的,」父親鬆了手回答說。他揩了一下眼睛,又加了一句話:「不,我還在想一件更遙遠的,更遙遠的事情。」
他的眼睛漸漸地陰暗起來。他微微地嘆息了一聲,又撫著我的頭說:「這跟你母親也有關系。」
我在兩歲的時候便失掉了母親,母親的音容在我的記憶中早已消失了。只有書房裡壁爐架上還放著母親的照像,穿著俄國女人的服裝,這是在聖彼得堡攝的;我就是在那個地方出世,我的母親也就是死在那裡。
這些都是父親告訴我的。這一兩年來每天晚上在我睡覺以前父親總要向我講一件關於母親的事,然後才叫狄約東勒夫人帶我去睡。關於母親的事我已經聽得很多了。我這時便驚訝地問:「父親,怎麼還有關於母親的事情我不知道的?」
「孩子,多著呢,」父親苦笑地說,「你母親的好處是永遠說不完的。……」
「那麼快向我說,快說給我聽,」我拍著父親的雙膝請求道。「凡是跟母親有關的話,我都願意聽。」
「好,我今晚上再告訴你罷,」父親溫和地說。「現在讓我靜靜地思索一下。你出去玩玩。」他把我的頭拍了兩下,就做個手勢,要我出去。
「好,」我答應一聲,就高高興興地出去了,完全忘記了打碎三角琴的事情。
果然到了晚上,用過晚餐以後,父親就把我帶到書房裡面去。他坐在沙發上,我站在他面前,靠著他的身子聽他講話。
「說起來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親這樣地開始了他的故事,他的聲音非常溫和。「是在我同你母親結婚以後的第二年,那時你還沒有出世。我在聖彼得堡大使館里做參贊。
「這一年夏天,你母親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亞去旅行。
你母親本來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子。她愛音樂,又好旅行。就在這一年春天她的一個好友從西伯利亞回來,這位女士是《紐約日報》的記者,到西伯利亞去考察監獄制度。她在我們家裡住了兩天。她向你母親談了不少西伯利亞的故事。尤其使你母親感到興趣的,是囚人的歌謠。你母親因為這位女士的勸告和鼓舞,便下了到西伯利亞去採集囚人歌謠的決心。我們終於去了。
「我們是六月里從聖彼得堡出發的,身上帶著監獄與流放部的介紹信。我們在西伯利亞差不多住了半年。凡是西伯利亞的重要監獄與流放地,我們都去看過了。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流放地還容易聽見流放人的歌聲。在監獄里要聽見囚人的歌聲卻很難。監獄里向來絕對禁止囚人唱歌,犯了這個禁例,就要受嚴重的處罰。久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連本來會唱歌的人也失掉了唱歌的興致。況且囚人從來就不相信禁卒,凡是禁卒叫他們做不合獄規的事,他們都以為是在陷害他們。所以每次禁卒引著我們走進一間大監房,向那些囚人說:『孩子們,這位太太和這位先生是來聽你們唱歌的。你們隨便給他們唱一兩首歌罷。』那時候他們總是驚訝地望著我們,不肯開口。如果他們給逼得厲害了,他們便簡單地回答說:『不會唱。』任是怎樣強迫,都沒有用處。
一定要等到我們用了許多溫和的話勸他們,或者你母親先給他們唱一兩首歌,他們才肯放聲唱起來。這些歌裡面常常有幾首是非常出色,非常好的。例如那首有名的《腳鐐進行曲》與《長夜漫漫何時旦》,便是我們此行最好的成績。你母親後來把它們介紹到西歐各國和美洲了。但是可惜這樣的歌我們採集得不多。
「這些囚人大部分是農民,而俄國農民又是天生的音樂家。他們對音樂有特殊的愛好。在他們中間我們可以找出一些人,只要給他們以音樂的教育,他們就能夠成為音樂界的傑出人物。我們在西伯利亞就遇到一個這樣的人。我們第一次聽見的《長夜漫漫何時旦》便是從他的口裡唱出來的。
「這是一個完全未受過教育的青年農人,加拉監獄中的囚犯。我還記得那一天的情形:我們把來意告訴獄中當局的時候,在旁邊的一個禁卒插嘴說:『我知道拉狄焦夫會唱歌,』典獄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領來。
「拉狄焦夫來了,年紀很輕,還不到三十歲。一對暗黑的大眼,一頭栗色的細發,樣子一點也不凶惡,如果不是穿著囚衣,戴著腳鐐,誰也想不到他是一個殺人犯。他站在我們的面前,膽怯地望著我們。
「『拉狄焦夫,我聽見人說你會唱歌,是不是?』典獄問。
「他微笑了一下,溫和地答道:『大人,他們在跟我開玩笑。……很久以前,我還在地上勞動的時候,我倒常常干這種事情。現在完全忘掉了。』「『你現在不想試一試嗎?』典獄溫和地問,『這兩位客人特地從遠道來聽你唱歌。不要怕,他們不是調查員,他們是音樂家。』「這個囚人的暗黑的眼睛裡忽然露出了一線亮光,似乎有一種快樂的慾望鼓舞著他。他稍微遲疑了一下就坦白地說:
『我還記得幾首歌,在監獄里也學到了一兩首。既然你大人要我唱,我怎麼好拒絕呢?』「聽見這樣的話,我們大家都很高興,你母親便問道:
『你現在可以唱給我們聽嗎?』「他望瞭望典獄,然後望著你母親,略帶興奮地說:『太太,沒有樂器,我是不能夠唱歌的。……如果你們可以給我一隻三角琴,那麼……』「『好,我叫人給你找一隻三角琴來,』典獄介面說,『你明天到這里來拿好了。』「『謝謝你,大人,』拉狄焦夫說了這句話以後,就被帶出去了。
「第二天我們到了監獄,禁卒已經找到了一隻舊的三角琴。典獄差人把拉狄焦夫叫了來。
「他現出很疲倦的樣子,拖著沉重的腳鐐,一步一步地走進來,很覺吃力。可是他看見桌上那隻三角琴,眼睛立刻睜大起來,臉上也發了光。他想伸出手去拿,但是又止住了。
「『拉狄焦夫,三角琴來了,』典獄說。
「『你大人可以允許我拿它嗎?』他膽怯地問。
「『當然可以,』典獄說。禁卒就把琴放在拉狄焦夫的手裡。他小心地接著,把它緊緊地壓在胸上,用一種非常親切的眼光看它。他又溫柔地撫摩它,然後輕輕地彈了幾下。
「『好,你現在可以唱給我們聽了!』你母親不能忍耐地說。
「『我既然有了三角琴,又為什麼不唱呢?』他快活地說。
『可是這幾年來我不曾弄過這個東西了。最好我能夠先練習一下,練習三天。……太太,請你允許我練習三天。那時候我一定彈給你們聽,唱給你們聽。』他的一雙暗黑的大眼裡露出了哀求的表情。
「我們有點失望,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只得附耳同典獄商量。典獄答應了這個囚人的要求。拉狄焦夫快活地去了,雖然依舊拖著腳鐐,依舊被人押著。
「三天以後,用過了午飯,我們又到監獄去,帶著鉛筆和筆記本。典獄把我們領到辦公室隔壁一間寬大的空屋子裡,那裡有一張小小的寫字台,是特別為你母親設的。
「囚人帶進來了。兩個帶槍的兵押著他。我們讓他坐下。
一個禁卒坐在門口。
「拉狄焦夫把三角琴抱在懷里,向我們行了一個禮,問道:
『我現在可以開始嗎?』「『隨你的便,』你母親回答。
「他的面容立刻變得庄嚴了。這時候秋天的陽光從玻璃窗射進屋子裡,正落在他的身上,照著他的上半身。他閉著眼睛,彈起琴弦,開始唱起來。他唱的是男高音,非常柔和。初唱的時候,他還有點膽怯,聲音還不能夠完全聽他指揮。但是唱了一節,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進到了夢里一樣,完全忘掉了自己盡情地唱著。這是西伯利亞流放人的歌,叫做《我的命運》。這首歌在西伯利亞很流行。但是從沒有人唱得有他唱的這么好聽。
「一首歌唱完了,聲音還留在我的耳邊。我對你的母親小聲說:『這個人真是天生的音樂家!』她也非常感動,眼睛裡包了淚水。
「尤其使人吃驚的是那隻舊的三角琴在他的手裡居然彈出了很美妙的聲音,簡直比得上一位義大利名家彈的曼陀林。
這樣的琴調伴著這樣的歌聲,……在西伯利亞的監獄裡面!
「他的最後一首歌更動人,那就是我方才說過的《長夜漫漫何時旦》。我完全沉溺在他的歌中的境地里了,一直到他唱完了,我們才醒過來。我走到他的面前,熱烈地跟他握手,感謝他。
「『請你設法叫典獄允許我把這只琴多玩一會兒,』他趁著典獄不注意的時候,忽然偷偷地對我說,『最好讓我多玩兩三天。』「我去要求典獄,你母親也幫忙我請求,可是典獄卻板起面孔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已經為你們破過一次例了,再要違犯獄中禁例,上面知道了,連我也要受處罰。』他一面又對拉狄焦夫說:『把三角琴給我。』「拉狄焦夫緊緊抱著琴,差不多要跪下地哀求道:『大人,讓我多玩一些時候罷,一天也好,半天也好,……一點鍾也好。……大人,你不懂得。……這生活,……開恩罷。』他吻著琴,像母親吻孩子一樣。
「『尼特加,把三角琴給我拿過來!』典獄毫不動心地對禁卒說。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這個囚人的面容突然改變了:
兩隻眼睛裡充滿著血和火,臉完全成了青色。他堅定地立著,緊緊抱著三角琴,怒吼道:『我決不肯放棄三角琴。無論誰,都把它拿不去!誰來,我就要殺誰!』「我們,你母親和我,都嚇壞了,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典獄一點也不驚惶,他冷酷地說:『給他奪下來。』「他這時候明白抵抗也沒有用了,便慢慢地讓三角琴落在地上,用充滿愛憐的眼光望著它,忽然倒在椅子上低聲哭起來。他哭得異常凄慘,哭聲里包含著他那整個凄涼寂寞的生存的悲哀。這只舊的三角琴的失去,使他回憶起他一生中所失去的一切東西——愛情、自由、音樂、幸福以及萬事萬物。
他的哭聲里泄露了他無限的悔恨和一個永不能實現的新生的慾望。好像一個人被拋在荒島上面,過了一些年頭,已經忘記了過去的一切,忽然有一隻船駛到這個荒島來給了他一線的希望,卻又不顧他而駛去了,留下他孤零零地過那種永無終結、永無希望的寂寞生活。
「我們聽見他的哭聲,心裡很不安,因為這一切都是我們夫婦引起來的。我們走到他面前,想安慰他。我除了再三向他道謝外,還允許送他十個盧布。
「他止了淚,苦笑地對我說:『先生,我不是為錢而來的。
只請你讓我再把三角琴玩一下,——只要一分鍾。』「我得到了典獄的同意,把琴遞給他。他溫柔地撫弄了一會兒,又放到嘴唇邊吻了兩下,然後嘆了一口氣,便把它還給我。他口裡喃喃地說:『完了,完了。』「『我們不能夠再幫忙你什麼嗎?』你母親悲聲地問,我看見她還在揉眼睛。
「『謝謝你們。我用不著什麼幫助了,』他依舊苦笑地說。
『不過你們回去的時候,如果有機會走過雅洛斯拉甫省,請你們到布——村的教堂里點一支蠟燭放在聖壇左邊的聖母像前,並且做一次彌撒祝安娜·伊凡洛夫娜的靈魂早升天堂。』說到安娜這個名字,他幾乎又要哭了出來,但是他馬上忍住了。他向我們鞠了一個躬,悲聲地說:『再會罷,願上帝保佑你們平安地回到家裡。』「門開了,兩個兵把他押了出去;腳鐐聲愈去愈遠。一切回到平靜了。剛才的事情好像是一場夢,但是我們夫婦似乎都飲了憂愁之酒。你母親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這個拉狄焦夫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凄然地問。
「『誰知道!』禁卒聳了聳肩頭說,『他的性情很和順,從來不曾犯過獄規。無論你叫他做什麼事情,他總是服從,永遠不反抗,不吵鬧,不訴苦。可是他不愛說話,很少聽見他跟誰談過話。所以我簡直沒法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總之,他跟別的囚犯不同。』「『那麼他犯的是什麼罪呢?』你母親接著問。
「『事情是很奇怪的。在雅洛斯拉甫省的布——村裡,有一天教堂中正在舉行婚禮,新郎是一個有錢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一個青年男子忽然闖進來,用斧頭把站在聖壇前面的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後來死了,新郎成了殘廢。兇手並不逃走,卻丟了斧頭讓別人把他捉住。他永遠不肯說明他犯罪的原因,也不說一句替自己辯護的話,只是閉著嘴不作聲。他給判了終身懲役罪,也不要求減刑。從此他的口就永遠閉上了。他在這里住了這些年,我從來沒有聽見他像今天這樣說了這么多的話。他的事情,只有魔鬼知道!』禁卒一面說,一面望著桌上的三角琴,最後又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壞了。』「你母親就花了一點錢向禁卒買來了三角琴。她把它帶回聖彼得堡。我們以後也沒有機會再看見拉狄焦夫。我們臨去時留在典獄那裡的十個盧布,也不知道他究竟收到沒有。
「說來慚愧,我們所答應他的事並不曾做到。雅洛斯拉甫省的布——村,我們始終沒有去過。第二年你母親生了你,過了兩年她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臨終時還記住她允許拉狄焦夫的蠟燭和彌撒,她要我替她辦到,她要我好好保存著這只三角琴,以便時時記起那個至今還不曾實踐的諾言。可是我不久就離開了俄國,以後也就沒有再去過。
「現在你母親睡在聖彼得堡的公墓里,三角琴掛在牆上又被你打碎了,而雅洛斯拉甫省布——村的教堂里聖母像前那支蠟燭還沒有人去點過,為安娜做的彌撒也沒有人去做。……
孩子,你懂得了罷。」
父親說話的時候常常撫摩我的頭發。他說到最後露出痛苦的樣子,慢慢地站起來,走到鋼琴前面,坐在琴凳上,揭開鋼琴蓋子,不疾不徐地彈著琴,一面唱起歌來。這首歌正是《長夜漫漫何時旦》。我從來沒有像這樣地感動過。父親的聲音里含得有眼淚,同時又含得有無限的善意。我覺得要哭了。我不等父親唱完便跑過去,緊緊地抱著他,口裡不住地喚道:「我的好爸爸!……我的唯一的善良的父親!」
父親含笑地望著我,問:「孩子,怎樣了?」我從模糊的淚眼裡看見父親的眼角也有兩顆大的淚珠。「啊,父親,你哭了!」我悲聲叫道。
父親捧起我的頭,看著我的眼睛,溫和地說:「孩子,你也哭了。」
『伍』 短篇愛情童話故事300字
遙遠遙遠的一個海里,有一隻很漂亮但是很孤單的大魚。他沒有朋友,沒有玩耍的夥伴,沒有自己的小窩,每天只是寂寞的在最深最冷的海底游盪,有很多的海草經常纏繞著它,他在這些美麗或不美麗的海草中穿行,聽著寂寞的聲音,一滴一滴,如它吐出的氣泡。
有一天,他終於厭倦這種冰冷和纏繞了,他向上游去,感覺到水的溫度變暖了,但是心底仍是寂寞的聲音。當他把頭探出水面時,看到了溫暖的太陽,明媚的世界,闊闊的海風,還有,還有,近處一朵浪花上坐著一條紅色的小魚。小魚穩穩地坐在上面,隨著浪花來來回回,彷彿坐搖籃一樣,好開心的樣子。
小魚也看到他了,很熱情的向他打了個招呼,「嗨,老頭魚,你好啊?」嗯?這只魚嚇了一跳,我有這么老嗎?她居然叫我老頭魚?他很生氣的說,「你好沒有禮貌啊,我還很年輕地,怎麼能叫我老頭呢?」小魚哦了一聲,裝作明白了的樣子,重新打招呼說,「你好啊,老爺爺魚。」他氣得切切的咬了幾下自己的牙。小魚嘻嘻笑著說,「再敢提意見,就叫你老不死的魚。試試哦。」他被氣得沒辦法,就只好笑了。心裡想,有意思的小魚。
小魚順手拿出一個鐵絲編成的空圈,舀了些海水,做成了一個水鏡,然後遞給他,一撇嘴說,「自己看看吧,好寂寞好老的樣子。」他自己看了看,嚇了好大一跳,的確是,一個寂寞的憔悴的人。小魚把鏡子收回去說,「你一定是經常呆在下面的緣故了,要記得經常上來曬曬太陽了,象我這個樣子,關於曬太陽我是非常有經驗的,哪裡不懂來問我好了。」新鮮啊,沒聽說曬太陽還有什麼說法。他想著,「那你說說吧。」小魚笑了,說啊,其實簡單的。就是當有太陽的時侯,你就出來,開始曬嘍。大魚笑了。這個充滿了陽光味道的小魚,挺有趣的啊。這樣子,大魚和小魚成了朋友。經常逗逗嘴啊,聊聊天啊。大魚來海面的時間越來越長了。時間長了以後,他們就成了好朋友了。
大魚很冷的,小魚很暖的,大魚很硬的,小魚很軟的,大魚很憂郁的,小魚很快樂的,大魚很粗暴的,小魚很溫柔的,大魚很安穩的,小魚很淘氣的,這只是它們的表現。其實大魚也會很暖,小魚也很冷,大魚也會快樂,小魚也會憂郁,大魚也會淘氣,小魚也會安穩,大魚也會溫柔,小魚卻不會粗暴。兩只很不同的魚在一起會怎麼樣呢?當然經常吵架。
有時會吵到夜裡兩點,小魚很氣的,大魚不愛哄她,一甩尾巴游到深海里去了,小魚坐在浪花上對著月亮哭,眼淚一滴一滴的掉進海里,可大海必竟太大了,這點眼淚算什麼呢?小魚想了想就不哭了,沒人哄,自己哄算了。她就自己坐在那裡看著星星的大眼睛,對自己說,「小魚小魚別生氣,我來我來哄哄你。惹你生氣我不對,以後不再發脾氣。真的對不起,以後一定愛護你。」說著她自己就笑了,臉上還掛著淚光呢。其實大魚沒那麼狠心了,他在遠遠的看著小魚呢。看到她自己哄自己,可是他不好意思過去。
第二天他會裝作什麼也沒看見的樣子,又來找小魚玩。小魚很好哄的,睡了一覺以後就不記大魚的仇了,看到他還是好開心的樣子。慢慢地,日子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大魚開心的時侯也會逗逗小魚的,有時侯他在水底的海草纏繞時,也會想一下那隻浪花上坐著的小魚在做什麼。彼此雖然不同,但不妨礙他們互相的掂記。大魚雖然喜歡和小魚一起玩,但他是喜冷的魚,他的家必竟是在海底。海底的石頭雖然冷,海底的草雖然亂,海底的世界雖然寂寞,但對於他來說都是無比的真實。浪花上的小魚雖然有趣,雖然溫暖,但是對於他來說,越溫暖就越虛幻,越明亮就越遙遠。
海里的任何魚都不能為對方改變自己的屬性的。不是不想改變,是不能改變。無論暖的變冷還是冷的變暖,無論海上的到海下還是海下的到海上定居,都只能是一種結局,因為無法適應而死去。大魚來得多了,他已經感覺到不舒服了。他的鱗片在脫落,防衛的外衣在變軟,這對他來說是可怕的現象,最後一次,他告訴小魚,他不能再來看她了。浪花上的小魚點點頭,很乖的,不吵不鬧,因為她心裡都知道。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一起曬太陽了,海面上微風輕輕吹著。大魚的皮膚感覺到了痛,小魚的心裡感覺到了痛。小魚的眼淚又一滴滴的掉進了海里。她看著大魚說,「大魚,我好想和你再吵一架。然後記得你壞壞的樣子,就不用想你的好了,就不會很想你很想你了。」 大魚看著小魚,慢慢地說,「你是我最討厭最討厭最討厭的小傢伙了。」然後他慢慢地把自己沉了下去,閉上眼睛,一片黑色,沒有小魚的聲音了,只有海風的呼嘯隱隱傳來。
大魚終於回到了海底,很多年過去了。他再也沒到海面上去過。因為他是勇敢的大魚。偶爾他也會想起那隻小魚,不知道她過得怎麼樣了,有沒有找到一個快樂的同伴一起玩耍呢,是不是偶爾會想起我呢。也曾托流動的海潮去探問一下她的消息,所有的回復都是,沒有什麼見過那條浪花上的小魚。
『陸』 300字的短篇故事
李白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還在他5歲的時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開始搖頭晃腦地大聲背誦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兩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書上的內容背鍀滾瓜爛熟。由於李白總是把功課作得很好,所以老師非常喜歡李白,經常在小朋友們面前誇獎他。可是,李白當時也是一個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身上難免有一些缺點。有一天,老師還在講課呢,他卻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雙大眼睛盯著窗外,腦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媽媽給他講的金色鯉魚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魚穿著金色的鱗片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們的美麗會不會引來壞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憐。」瞧,李白開始陷入他自己編織的幻想的世界裡。老師看見李白愣愣的模樣,知道他沒有認真聽課,就停下課來,很生氣的說:「李白,你站起來重復一遍我剛才講的話。」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同學們都在笑話我吧!」李白的臉刷的紅了,他感到難為情極了。放學回家的路上,李白還在生自己的氣呢。忽然,他發現一條清澈的小溪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棒。老婆婆磨得很認真很賣力,大滴大滴的汗珠從老婆婆的額頭上滾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著繼續磨那根大鐵棒了。李白看見老婆婆這么辛苦地磨鐵棒,覺得非常好奇。於是他跑上前去,來到老婆婆的身旁,一邊輕輕地拉著老婆婆的衣角,一邊很有禮貌地說:「婆婆,您好。請問您磨這根大鐵棒干什麼呢?」老婆婆繼續專心地磨著她的鐵棒,頭也不回地說:「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細細的綉花針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著嘴說:「這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老婆婆轉頭看了看李白,見他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來,慈祥地對李白說:「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綉花針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個深奧的道理,使勁地點了點頭。這件事給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後來凡是讀書碰到困難,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教導,便抖擻精神,鼓起勇氣,堅持不懈地奮力拚搏。有一段時間,他為了專心讀書,甚至搬到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他以後取得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