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克申短篇小說下載
⑴ 關於蘇聯作家、導演舒克申的小說《秋天》的鑒賞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陰
⑵ 《女政委》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女政委》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VQtDRy27YX9LH8Qu5DAAQ
《女政委》
導演: 亞歷山大·阿斯柯爾道夫
編劇: 亞歷山大·阿斯柯爾道夫、瓦西里·格羅斯曼
主演: 諾娜·莫爾久科娃、羅蘭·貝科夫、賴莎·涅達什科夫斯卡婭、瓦西里·舒克申、謝爾蓋·尼科年科、奧塔爾·科別里澤
類型: 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蘇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04-11-21
片長: 110 分鍾
又名: 同志、人民委員、Komissar
前蘇聯1967年阿?阿斯柯爾道(Aleksandr Askoldo)夫執導的一部遭禁20年的經典戰爭名片,根據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說《在別爾季切夫城》改編,諾娜?莫爾久闊娃(《青年近衛軍》)主演,國內曾公映過。
影片拍成後即遭禁,導演也因此被開除黨籍,本片也成為他唯一的一部作品。影片在拍成20年後(1987年)終於解禁上映,不但在蘇聯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效應,並應邀參加了西柏林、多倫多等10多個國際電影節,榮獲1987年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並獲1990年四項列寧獎金。
劇情:
在國內戰爭的嚴峻年代,一支紅軍部隊擊潰了白匪軍,來到南方邊陲的小城鎮別爾季切夫。女團政委瓦維洛娃戎馬廝殺,執行軍紀毫不留情,她曾把一個未經許可順便回家住一夜的士兵葉海林當作逃兵處決了。目前,瓦維洛娃懷孕已臨近分娩,團長決定把她安排到這個小鎮的洋鐵匠葉菲姆夫婦家去待產。葉菲姆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家裡人口多,有老母及6個孩子。葉菲姆對於鎮長把瓦維洛娃安置在他家不表歡迎。他對政治不感興趣,他認為紅軍和白匪都不會給他這個猶太人帶來好處,上次白匪來犯,還殘忍地處死了他的哥哥。瓦維洛娃與這個信基督教的猶太家庭也格格不入。但葉菲姆的妻子、善良勤勞的瑪麗婭對她的悉心關懷和照顧改變了她的看法。她以普通女人的眼光看到了這一家人的生活雖不富裕,但卻溫馨而和諧。瓦維洛娃分娩時,瑪麗婭為她接生,並讓她同意按基督教的儀式為孩子祝福。瓦維洛娃成了一個會哼搖籃曲的媽媽了,並覺得自己也是葉菲姆家中的一員,常常幫著瑪麗婭做家務事。團長來看她,通知她:白匪開始進攻,紅軍即將轉移,但一個月後會回來。團長希望她和野戰醫院一起乘馬車撤退,她沒有表態。團長派人給她送來了一些食品,同意她留下。但當紅軍開始撤退時,瓦維洛娃心情矛盾地思考再三,哭泣著給孩子餵了最後一次奶,把他留放在葉菲姆家的床上,大踏步地走出院子,去追趕離去不久的紅軍隊伍了。
幕後:
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運:攝制組在烏克蘭拍片,莫斯科多次來電報命令停拍,但攝制組還是把影片拍完了。審看樣片時,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貝被剪得支離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毀。編導阿?阿斯柯爾道夫受到了迫害,他被扣上「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帽子,並以不適合從事電影工作為由把他從電影廠除了名,甚至還企圖以揮霍資金的罪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1969年,阿?阿斯柯爾道夫被開除出黨,並離開了電影界。他給黨中央寫信,提出申訴,1972年,他恢復了黨籍,但仍被禁止從事電影工作。1986年,前蘇聯所有遭禁映的影片都開禁了。於是,阿?阿斯柯爾道夫也想讓他的影片《女政委》登上銀幕,但本片已無完整的拷貝,後來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找到一個被偷偷保存下來的拷貝。阿?阿斯柯爾道夫花了半年時間修復了拷貝,《女政委》才於1987年正式上映。離開電影界達20年之久的阿斯柯爾道夫重新歸隊,本片是他從影以來惟一的作品。
影片上映後在蘇聯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效應,並應邀參加了西柏林、多倫多等10來個國際電影節。《女政委》獲1987年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並獲1990年四項列寧獎金。無論在國內外,很多人都不理解本片何罪之有?或許是因為人性在女政委身上的蘇醒受到了譴責,或許是因為葉菲姆一家使瓦維洛娃變得有人情味了,而不是瓦維洛娃從鮮明的階級立場出發,和這家不信馬列主義,只信上帝的人劃清界線。反正本片不符合那些經典教條,這就是它的罪名。阿斯柯爾道夫說他拍攝的是一部關於人的尊嚴和愛的影片,一部對女人、對家庭、對孩子的愛的影片。瓦維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只有軍人的勇敢和原則性,缺乏女性的柔順,生了孩子之後,她成了一個閃爍出母愛的真正的女人了。
瓦維洛娃由諾娜?莫爾久闊娃扮演,她曾在《青年近衛軍》中塑造了烏麗婭的感人形象,並主演過《不稱心的女婿》《主席》。
⑶ 太陽 老人 少女
《太陽·老人·少女》
一個從遠方城市來到西伯利亞寫生的女青年畫家,看到一位老人面對著落日
坐在河邊上。這情景使她感動。她要求為這老人畫像。老人同意了。第二天的傍
晚又繼續畫著。第三天的傍晚老人沒有出現。一去打聽,才知道老人已去世了。
蘇聯作家舒克申的題名為《太陽·老人·少女》這樣一篇短短的,而且情
節如此平淡的小說,為什麼竟如此深深地感動了我呢?小說的最後,當那位女青
年畫家知道老人已去世後,她靠著籬笆哭了,「她為老爺爺感到難過,也為自己
怎麼都沒能把他畫好而難過。不過,她現在對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有了更深
一層的感受,因此不知不覺地長大多了。」
這篇小說也同樣將進一步啟發我們對生活的嚴肅感和對於人生的深思。
老人八十歲了。原來是一個木匠。幾個兒子也都是木匠,衛國戰爭時期,犧牲了
四個。現在還剩下兩個兒子,只有一個在身邊。他有許多孫子,分散在各個城市裡。
他的臉上滿是皺紋。他的那一雙深褐色的、乾枯的手上也滿是皺紋。可以看出,
他是飽經風霜,勞累了一生。
當他七十歲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視力。他經常在傍晚時,出現在急流湍湍的卡
圖尼河的岸邊,坐在那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老樹旁,向將要墜落的又大又紅
的太陽凝望——是的,凝望,雖然他是一個盲者。
「多好的太陽啊!……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對面岸邊
的……」老人對年輕的女畫家贊嘆著。他雖然看不見,卻像看見了一樣。他是
通過他的記憶感受到這一切的;他是通過對於生活的愛——一個衰弱老人的對
生活的愛——感受到這一切的。
當少女問他:「生活很艱難吧?」他驚訝地回答:「什麼艱難,我不正告訴
你,我們生活得挺好嗎?」事實上,在家裡,兒子回來時總是疲憊不堪,百事
都不順心的樣子。兒媳婦也總是有氣。孫子都在城裡,家裡冷清得很。吃飯時
大家話也不願說(有什麼話好說呢?),吃完飯就鋪床睡覺。是這樣清苦、單
調,幾乎沒有溫暖的生活。然而老人的話並不是掩飾或矯情。他已習慣於這樣
的生活。他對於生活不作更多、更高的要求。
那張畫還沒有畫好,老人就不再出現在河邊了。女畫家在老地方等著他,
兩天,三天,四天,都沒見來。他不可能來,他已經去世了。
他的一生是那樣平凡、簡單。他眷念這生育了他的大地,但卻以恬靜的
心來漸漸走向死亡。而他的死也正像太陽落下去那麼自然。
女畫家來自遠方的城市。她提著寫生畫箱漫步來到荒涼的卡圖尼河邊。
她看到:將落的太陽,湍湍的急流,坐在一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旁的
老人……這一畫面感動了她。她還年輕,只有二十五歲。她的心地純潔、善
良,能夠從這樣一個滿頭白發、臉上手上都堆滿了皺紋、眼睛黯然無光、身穿
藍色印花襯衫的瘦削的老人身上,發現了她在藝術上應該表現的東西。當老人
推辭說:「我如今可不好看」時,她真誠地說:「您很美,老爺爺,真的。」
通過兩個傍晚的接觸,她對老人了解得更多,因而有了更深切的尊敬和
摯愛。出乎她意外的老人的死震動了她。她哭了。她為自己沒有畫好老人的像
而難過,而且思考著人生,在這思考中成熟了起來。
老人,一生勤苦,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力量,繁衍了後代(其中四個兒子為
祖國獻出了生命)。是他和無數與他一樣平平凡凡的人,創造了世界。他們流了
汗,流了淚,也流了血。他們是真正的大地之子,社會的脊樑。而他們從生活中
所得到的極少。他們是默默無聞的,他們共同的名字是:人民。
所以,年輕的女畫家從老人簡單、平淡的一生中,感受到某種不簡單、某種
了不起和意義深長的東西。她更深一層地理解到人生和功勛的意義與奧秘,不在
於對榮譽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勤懇地工作,為大地,為別人,奉獻出自己的全部
力量、全部生命。所以,她迫切地感到「應該工作,工作,工作……」
一個衰弱的老人。一個年輕的少女。老人走向死亡,他像黃昏時的鮮紅的太
陽那樣漸漸沉落於黑暗的幽谷中。而年輕的少女提著她的畫箱正走向生活,像清
晨的太陽那樣泛起火紅的霞光。太陽落下又升起,一代人消逝又一代人成長,湍
湍的江水奔騰,歷史的長河湧向無限……少女從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啟發和啟示,
這將能夠使她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堅定。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著如女畫家那樣的認識和理解的。女畫家
就想到過,當她把老人的畫像帶到城裡時,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一定會生
氣地說:「又是皺紋!為什麼要畫這個?西伯利亞氣候嚴酷,那裡的人很辛苦。
這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呢?有什麼?……」是的,皺紋,有些
人們,即使是那位有才華的真正的畫家,卻看不到「除此以外」的那個「什麼」,
隱藏在皺紋下的那個「什麼」。然而女畫家卻為自己沒有能夠畫好老人的畫像而難
過。這說明她真正具有一個藝術家所需要的素質。她沒有能將老人的像畫好,這不
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她對人生的認識和對生活的體驗還不夠。我們相信,她從老
人身上得到的啟發和啟示也將使她在藝術上成熟起來。
但是,對這樣純朴、善良、勤勞的人民表示尊敬和摯愛的同時,我們不得不
懷著痛苦的心情提出一個問題:對人類的發展和創造,作出了如此大的貢獻和犧
牲的人民,為什麼到了今天——一直到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是如此
單調、勞累、艱苦呢?他們的胸前可以沒有勛章,但是,他們應該有他們的歡樂
的歌聲,有他們的愛情和鮮花。他們應該真正成為大地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如
果我們在一己的安樂中忘記了這一點,可以說是一種罪過;如果我們的一切努力
不是朝向這一目標,那就不過是庸人或市儈。
《太陽·老人·少女》在藝術風格上也是值得注意的。它描寫的是兩個普通
的人,情節簡單、平淡,篇幅不大,然而內涵厚實。
作者沒有付與老人和少女以名字是有其用心的。老人代表著千千萬萬普通的
勞動人民,少女象徵著新的一代。作者通過簡單的情節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探索,
而且接觸到美的觀念和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問題。然而,這里不是簡單的圖解和枯燥
的說教,而是真正的生活的畫幅。老人和少女都是生動的具體的形象,都有著真實
的性格。
作者有時採用了某些象徵性的手法:將要墜落的太陽,新升起的太陽。太陽
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湍湍的急流。生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古樹。
……結合小說的情節,這些都可以使人產生聯想。然而這一切是有機地融合在整個
生活畫幅中,並不是外在地硬塞進去的,這里沒有任何牽強,任何矯揉造作。
作者在文字表面也不流露自己的感情。但感情卻融貫在全篇。這篇小說有著
淳厚的詩的素質。這種素質不表現在這裡面描寫了落日、河流、古樹……,而在
於作者的感情。
⑷ 舒克申的介紹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1929-1974),蘇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作家。他參加過25部電影的演出,憑借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么一個小夥子》,獲得第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他還創作了五部中篇小說、兩部歷史長篇小說、四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代表作有電影小說《紅莓》。
⑸ 請問以前CCTV8播過一部俄羅斯電視劇 《我愛你》,大家知道如何看到或下載這部電視劇
找到地址了,共10集,但不能下載,需要注冊然後交費。
http://kinoport.net/8694_2871_film.html
主演瑪麗婭.舒克申娜的檔案
http://www.kino-teatr.ru/kino/acter/w/ros/4940/bio/
電視劇《我愛你》劇照
http://www.kino-teatr.ru/kino/movie/ros/8193/foto/
⑹ 俄羅斯作家舒克申
蘇聯編劇,導演,演員。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後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導演的影片《湖畔》而獲國家獎金。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此外,他還創作了5部中篇小說、2部歷史長篇小說、1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等。
⑺ 舒克申的短篇小說有哪些、急、急、急
.舒克申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卓越的電影劇作家、導演和演員,是一位集多方面才能於一身的藝術天才。從一九五八年發表作品到一九七四年的猝然逝世為止,在不到二十年的創作生涯里,舒克申共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和一百一十六部
舒克申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卓越的電影劇作家、導演和演員,是一位集多方面才能於一身的藝術天才。從一九五八年發表作品到一九七四年的碎然逝世為止,在不到二十年的創作生涯里,舒克申共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和一百一十六部短篇小說。無論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還
《鄉村居民》小說集《那裡,在遠方》短篇小說集《鄉親們》短篇小說集《性格》長篇小說《我來給你們自由》
望採納~
⑻ 舒克申的主要事跡有什麼
舒克申,1929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中學畢業後曾當鉗工,後服兵役。1955年加入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
1959年,舒克申開始發表作品,他的大多數作品反映農村生活,主人公主要是農民、工人、農村婦女等,人物性格刻畫得比較細膩。比較著名的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1963)、《我的兄弟》(1975),中篇小說《在那遙遠的地方》(1968)、《觀點》(1974)、《晨雞三唱之前》(1975),長篇小說《柳巴文一家》(1965,1972年改編成電影),電影劇本《有那麼一個青年》(1964年拍成電影,獲第16屆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根據若幹部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1966),描寫斯捷潘·拉辛的電影小說《我給你們帶來自由》(1971)等。
舒克申的代表作電影小說《紅苗》創作於1973,由他自導自演拍成電影,獲1974年第7屆全蘇電影節獎,描寫一個勞改犯刑滿釋放後渴望回鄉建立新生活,卻被過去的同夥殺害。作者企圖以宣傳人們對土地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來抗衡社會罪惡。
舒克申曾任蘇聯影協理事。1971年因扮演影片《湖畔》中的角色獲蘇聯國家獎金。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⑼ 舒克申的人物簡介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俄羅斯作家、電影導演、演員。 1929年7月25日出生於蘇聯阿爾泰邊疆區斯羅斯特基村一農戶。17歲離家謀生,當過鉗工,後在海軍服役。1955年加入蘇共。退伍後在農村任教師,當過夜校校長。1959年考入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61年畢業後任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導演,並定居莫斯科。
舒克申從影後編導過許多電影,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獅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另外,他還在自導和其他人導演的電影中扮演過主要角色,1971年因在影片《湖畔》中飾演主角而獲蘇聯國家獎。1964年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家」稱號。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他參與演出的電影共有25部之多。
作為作家,舒克申也頗有成就。一生寫過兩部長篇小說;7部中篇小說(包括他獨創的電影小說和話劇小說);125篇短篇小說以及多部電影劇本。在眾多創作中,以短篇小說最具影響,也最能代表其藝術風格。在蘇聯批評界,他通常被稱作「農村作家」,因為他的創作題材主要源於農村,且多數作品都具有較廣闊的社會內涵,體現出主體對題材的超越,並顯示出一定的哲理性。他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作品中常帶有喜劇色彩。但在滑稽可笑、乖訛被理的後面總是包含著十分嚴肅的內容,既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善良與真誠,又無情的諷刺和針砭了社會丑惡的一面。
舒克申的作品短小簡朴、線索單純、編排緊湊自然、情節發展迅速,富於外在行動和突然轉折;敘述上多採用客觀型,善於讓人物自我展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個性的人們》、《明月下的談話》等和長篇小說《柳巴文的一家》。他的劇本《您的兒子和弟弟》曾獲1967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1974年10月2日,當他在頓河拍攝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時猝然逝世,當時正值其創作的高峰期。死後,於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⑽ 有誰讀過舒克申的短篇小說「考試」
沒看見過我想要錢包裝備考試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