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近代沈從文短篇小說

近代沈從文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24 00:37:58

Ⅰ 沈從文的小說集有哪些

沈從文短篇小說集主要有《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駿圖》等,建議看《沈從文全集》,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Ⅱ 沈從文的鄉土小說有哪些

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沈從文式鄉土文學寫作類型的延續,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也在述說著某種無法抗拒的悲涼。翠翠那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在親人的死亡和情人的離去的現實面前,不也宣告了詩意的神話的破滅了嗎?而沈從文的另一名篇《丈夫》,幾乎完全可以將其視為關於鄉村底層人物的一曲悲歌。進入鄉土文學純美境界的沈從文。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一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的創作,大自然的「神性」成為鄉土世界沉默的主宰。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還開創了以展現「異質文化」中人性軌跡來表明文化成規對人的影響的寫作模式。那麼,沈從文意圖在他的寧靜超脫的鄉土作品中寄寓什麼樣的主題呢?是「人性」。沈從文在他《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中言明,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顯示處於弱勢的邊緣文化中沉靜深遠的生命力量。另外,沈從文的鄉土文學,是我理想的建築,未必就不懂的社會的苦痛。」在沈從文詩意神話的長廊中,從而內在地對所謂文明社會的種種弊端構成了超越性的批判。在新時期的鄉土文學寫作中,草木能談吐。在沈從文的鄉土文學世界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它不僅在整體上與都市「現代文明」相對照。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規定的鄉下人的生存方式,朴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沈從文以鄉村為題材的小說是典型的鄉村文化小說,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只不過他是以率真淳樸、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的邊緣性異質性的鄉土文化的敘述,禽獸在做夢,即使是最精美的篇章、人生足跡及歷史命運。特別是在這些「化外之境」中發生的愛情故事,更有令人一唱三嘆之妙,宛如一副副古樸奇幻的風俗畫、主幹突出,單純而又厚實、碼頭寧靜而秀美。《邊城》中少女翠翠的愛情觀和愛情經歷,單純而美麗,有著未受現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澈和微妙,而且始終注目於湘西世界朝現代轉型過程中、象徵於一體,多注意刻畫鄉土中的「粗糙的靈魂」和「單純的情慾」。沈從文描繪的山寨。精緻,結實

Ⅲ 沈從文的小說有那些

年表 1902 年 12 月 28 日 生於湖南省西部的鳳凰縣,原名沈岳煥。 1917 年 秋 自縣第一小學高小畢業。這是他最後學歷。 8 月 入地方軍隊當兵。 1922 年 夏 隻身抵北京,住酉西會館。半年後遷銀閘胡同一公寓「窄而霉齋」,進行自學。 1924 年 12 月 《一封未曾付郵的信》發表於《晨報副刊》。 1926 年 11 月 《鴨子》(散文、小說、戲劇、詩歌合集),由北新書局出版。 1927 年 9 月 《蜜柑》(短篇小說),由新月書店出版。 1928 年 1 月 赴上海。 2 月 《入伍後》(小說戲劇集),由北新書局出版。 7 月 《老實人》由現代書局出版。 同月《阿麗思中國游記》(長篇小說),第一卷由新月書店出版。 同月《好管閑事的人》(短篇小說集),由新月書店出版。 8 月 被胡適聘為上海中國公學講師。 9 月 《篁君日記》(長篇小說),由文化學社出版。 10 月 《雨後及其他》由春潮書局出版。 12 月 《不死日記》(短篇小說集),由人間書店出版。 《阿麗思中國游記》第二卷由新月書店出版。 1929 年 1 月 《紅黑》《人間》兩雜志創刊,與胡也頻、丁玲合編。 同月《呆官日記》(長篇小說),由遠東圖書公司出版。 2月 《男子須知》(短篇小說集),由紅黑出版社出版。 3月 《十四夜間及其他》(短篇小說集),由光華書局出版。 7月 《神巫之愛》(中篇小說),由光華書局出版。 1930 年 2月 《一個天才的通信》(中篇小說),由光華書局出版。 4月 《旅店及其他》由中華書局出版。 6月 《沈從文甲集》(短篇小說集),由神州國光社出版。 12 月 《舊夢》(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1 年 1月 《石子船》(短篇小說集),由中華書局出版。 同月 胡也頻被捕,不久被槍殺於上海龍華。 4月 陪同丁玲及其孩子回湖南常德。 5月 《沈從文子集》(短篇小說集),由新月書店出版。 秋 應楊振聲之邀赴山東青島大學任教。 8月 《龍朱》(短篇小說集),由曉星書店出版。 同月《一個女演員的生活》(長篇小說),由大東書局出版。 1932 年 1月 《虎雛》(短篇小說集),由新中國書局出版。 5月 《記胡也頻》(長篇傳記),由光華書店出版。 7月 《泥塗》(中篇小說),由星雲堂書店出版。 秋 應楊振聲之邀赴北京參加中小學教材編選委員會的工作。 11 月 《都市一婦人》(短篇小說集),由新中國書局出版。 1933 年 3月 《阿黑小史》(中篇小說),由新時代書局出版。 同月《慷慨的王子》(短篇小說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5月 丁玲被捕失蹤。 7月 發表《記丁玲女士》,於《國聞周報》連載,後集為《記丁玲》。 同月《鳳子》由巷山書店出版。 9月 與張兆和結婚。開始主編《大公報.文藝》。 10 月 發表《文學者的態度》,引起京海論爭。 同月《一個母親》(中篇小說),由合成書局出版。 11 月 《月下小景》(短篇小說集),由現代書局出版。 1934 年 1月 返湘西探母病。 4月 《游園集》(短篇小說集),由大東書局出版。 5月 《如蕤集》(短篇小說集),由生活書店出版。 7月 《從文自傳》由第一出版社出版。 9月 《記丁玲》(散文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10 月 《邊城》(中篇小說),由生活書店出版。 1935 年 12 月 《八駿圖》(短篇小說),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6 年 1月 《從文小說集》(短篇集),由大光書局出版。 3月 《湘行散記》(散文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4月 《沈從文選集》(短篇小說集),由萬象書屋出版。 5月 《從文小說習作選》(短篇小說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6月 《沈從文小說集》(短篇集),由仿古書店出版。 10 月 發表《作家間需要一種新運動》,引起關於當前創作關於反「差不多」運動的爭論。 11 月 《新與舊》(短篇小說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1937 年 1月 《廢郵存底》(散文集,與蕭乾合著),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8月 離京轉道天津、煙台、濟南、南京、武漢、長沙,到大後方。後又回湘西。 1938 年 4月 離沅陵,經貴州到達雲南昆明,任西南聯大師范學院副教授。後任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教授。 本年《一個婦人的日記》(小說),由星光書店出版。 1939 年 1月 發表《一般或特殊》,引起關於「反對作家從政」的討論。 8月 《湘西》(散文集),由長沙商務印書館出版。 9月 《昆明冬景》(散文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同月《記丁玲》(續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12 月 《主婦集》(短篇小說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0 年 本年《紳士的太太》(短篇小說集),由三通書局出版。 1941 年 1月 《如蕤》(短篇小說集),由上海藝流書店盜編出版(與生活書店出版之同名小說集篇目不同), 8月 《燭虛》(散文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43 年 4月 《春燈集》(短篇小說集),由開明書店出版。 6月 《雲南看雲集》(雜文集),由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 7月 《黑鳳集》(短篇小說集),由桂林開明書店出版。 9月 《長河》(長篇小說),由桂林開明書店出版。 1945 年 1月 《長河》出昆明文聚社版。 1946 年 夏 離昆明返京,時任北京大學教授, 《大公報》兼編、《益世報》等四種報紙副刊。 10 月 《沈從文傑作選》(短篇小說集),由新象書店出版。 1948 年 8 月 《長河》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 1949 年 秋 入中央革命大學研究班學習。後改行於歷史博物館工作。 1963 年 周恩來提議其參與《中國歷史圖譜》的編寫。 1964 年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初稿完成。 1969 年 赴湖北咸寧幹校,在雙溪看菜園子。 1971 年 獲准回京。 1978 年 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 1980 年 赴美國訪問講學。 1981 年 1981 年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1988 年 5 月 10 日 於北京逝世。

Ⅳ 沈從文的文學作品主要有哪些

沈從文作品全集 作家簡介:沈從文(1902~1988),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鳳凰(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學畢業後隨本鄉土著部隊到沅水流域各地,隨軍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開始接觸中外文學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學並學習寫作。曾去北京大學旁聽。1924年後開始發表作品,並與胡也頻合編《京報副刊》和《民眾文藝》周刊。1928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編輯《紅黑》、《人間》雜志。翌年任教於中國公學。1930年起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任教。1934年起編輯北平和天津的《大公報》副刊《文藝》。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大學教授,編輯《大公報》、《益世報》等文學副刊。從192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集《鴨子》開始,沈從文出版了7O余種作品集,被人稱為多產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集《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駿圖》,中篇小說《一個母親》、《邊城》,長篇小說《舊夢》、《長河》,散文集《記胡也頻》、《記丁玲》、《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他的小說取材廣泛,描寫了從鄉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於詩情畫意的鄉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土小說。他的創作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文體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嘗試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成為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一些後來的作家曾深受他創作風格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沈從文被安排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從事文物、工藝美術圖案及物質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棄了文學生涯。1978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致力於中國古代服飾及其他史學領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銅鏡》、《龍鳳藝術》、《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著作。1980年曾應邀赴美國講學,1982年增補為中國文聯委員。沈從文的著作除前面列舉的外,還有論文集《沫沫集》、《廢郵存底》、《雲南看雲集》,批評專集《現代中國作家評論選》,以及多種沈從文的選集和多卷本《沈從文文集》等。

Ⅳ 沈從文短篇小說漁概括

沈從文短篇小說《漁》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作品,寫於1929年,正好是「從文成熟時」。它貫通「過去」和「現在」,連通人事中的「神性」和「魔性」,既有「斗爭」又有「合作」,講的雖是兩個家族及兩個兄弟的事,其所指卻是兩個民族的關系。開篇後,《漁》裡面提到的湘西華山寨烏雞河兩岸「甘」、「吳」兩族的爭斗與魯迅小說《葯》裡面華家、夏家的譬喻色彩如出一轍,直接指向便是苗漢兩族的民族斗爭,書中寫道:「在那裡,有兩族極強,屬於甘家為大族,屬於吳家為小族。小族因為族小,為生存競爭,子弟皆強梁如虎如豹。大族則族中出好女人,多富翁,族中讀書識字者比持刀弄棒者為多。象世界任何種族一樣,兩族中在極遠一個時期中在極小事情上結下了冤讎,直到最近為止,機會一來即有爭斗發生。」

「過去一時代,這仇視,傳說竟到了這樣子。兩方約集了相等人數,在田坪中極天真的互相流血為樂,男子向前作戰,女人則站到山上吶喊助威。交鋒了,棍棒齊下,金鼓齊鳴,軟弱者斃於重擊下,勝利者用紅血所染的巾纏於頭上,矛尖穿著人頭,唱歌回家,用人肝作下酒物,此尤屬平常事情……」

「甘族」自然就是漢族了,「吳族」則為苗族,兩族之間的斗爭直至煮人為食,斗爭之殘忍想而易見,而這卻並非短暫的刀兵相接,而是持久戰,因為「相傳在這地方過去兩百年以前,甘吳兩姓族人曾在烏雞河荒灘上各聚集了五百餘彪壯漢子大戰過一次,這一戰的結果是雙方同歸於盡……岸上還有司官所刊石碑存在。」而在「現今」兩族合作時,雖然「野蠻的殺伐已經演變為『漁』」,但離去的父親還是交代下來了復仇之事,用祖傳下來的刀去「流那曾經流過你祖父血的甘姓第七派屬於朝字輩仇人的血」(《漁》)。

《漁》是一部主題很隱蔽的作品,但深入其中我們便能感覺到這部講族與族之間斗爭的小說其主題卻是和平主義的,它顯揚的明顯是神武不殺柔情似水的「弟弟」龍朱一樣的人物,而不是那個拿祖傳寶刀斫魚殺蛇的「哥哥」,這其實就是用辨證的眼光看待民族的傳統、家國的爭斗等,是對民族未來的跨越式思考。

.
參考鏈接: http://wenku..com/view/0e8ab6bef121dd36a32d82b5.html
.
如果你認為我的解答對解決你的問題有幫助.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選為滿意答案】按鈕.

Ⅵ 誰知道沈從文的作品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奉獻的一生。他沒有讀過很多書,只上過小學,15歲就走出鳳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在舊軍隊里當過兵漂流在湘西沅水流域。19歲闖入北京,過著飢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但他勤奮好學,樂於進取。在文學、考古學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成了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
沈從文(1902~1988)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鳳凰(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學畢業後隨本鄉土著部隊到沅水流域各地,隨軍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開始接觸中外文 作者簡介目錄沈從文及其「希臘小廟」中短篇小說柏子龍朱會明蕭蕭 媒體評論沈從文及其「希臘小廟」1936年上海良友公司為沈從文刊印習作選集,沈從文在為其所作的《代序》中說:「我只希望造希臘小廟」,「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美國漢學家金介甫先生在他的《鳳凰之子——沈從文傳》中認真分析了沈從文的創作思想,認為「沈從文不主張用政治術語來剖析中國社會,他在精神上把自己看作是19世紀的人,卻想救治20世紀積存下來的病症」,結合沈從文在20世紀40年代的創作思想和社會價值觀,金介甫對沈從文作了這樣的判斷,「他認為中國40年代的嗜殺成性和物慾主義是現代道德墮落的表現,是世界文明的失敗」。沈從文是從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場,來解剖中國積存各種「問題」的,與之相應則是他供奉的「人性」的「希臘小廟」,這使他對現實社會的反抗,顯得多少有些極端,同時也使沈從文一下子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作家。到後來,沈從文及其作品被接受的歷史,很能說明中國20世紀文學觀念的變革,甚至可以說,沈從文文學世界的接受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凹世紀中國文學的心路歷程。沈從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寫於1930年代初的《文學者的態度》、《論「海派」》等文,引起了「京派」「海派」文人的論戰。誰曾料想,這個惹起文壇論戰的「小個子」若干年前還是京城文壇的「漂泊族」。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於1902年12月28日生於湘西鳳凰一個世家大族。其祖父沈宏富在太平軍起兵時,受清政府委派統率當地人組成的一支軍隊,隨湘軍攻打太平軍。1863年,沈宏富任貴州提督,年方25歲。然不久病逝。沈從文曾在《從文自傳》里,對沈家的「發家史」有過較詳的描述,沈宏富雖功名富貴集於一身卻天不假壽,但「他留下的一份光榮與一份產業,使沈家後人在當地居於優越地位」。沈宏富沒有子女,其夫人將沈宏富的弟弟沈宏芳的第二個兒子沈宗嗣過繼為子,沈宗嗣後來也成了一員鎮守邊關的大將軍。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沈宗嗣解甲歸田,回到家鄉生下第二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沈從文。沈從文的身上流著苗、漢、土家各族的血液。其母親是土家族,其祖母是苗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雜糅在沈從文的血液里,「給他帶來特殊的氣質,帶來多彩的幻想和少數民族在長期受壓的歷史中積淀的沉憂隱痛。從少年時期起,他就熟讀社會這本大書,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從生活中得來」。從14歲開始,沈從文「即按當地風俗進入地方行伍,先後當過衛兵、班長、司書、文件收發員、書記,看慣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種迫害和殺戮的黑暗」。個人經驗和社會黑暗,並沒有把沈從文「培養」成一個「冷血動物」,相反,他在內心組織起一個充滿溫情和人道的「內在世界」,並以這一「內在世界」來溫潤自己的心靈。這一「內在世界」是一個追求和平、仁愛而充滿詩情畫意的世界。加之沈從文對處於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自然風光的諳熟與熱愛,更由於長期生活於社會下層,對淳樸的風土人情的接納與親近,使其對民間的東西懷著廣份特殊的感情,這份感情為他日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1922年,沈從文剛剛20歲,他獨自跑到北京謀生。沈從文到北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讀書。可惜他並未上過新式學校,自然很難考上大學。他考了一個大學又一個大學,全是名落孫山,至於外語,沈從文看著就頭痛。後來總算考上了中法大學,然又交不起學費。一口湘西方言,又使他多了一層融人社交圈子的障礙。他幾乎絕望得去當兵,去繼續他的兵營生活。就在要領伙食津貼的一剎那,沈從文一咬牙,離開了部隊,決心尋發展的機會。他開始大量投稿,而所投之稿大多石沉大海。美國漢學家金介甫在他的《鳳凰之子——沈從文傳》中描述沈從文當初投稿之狀可謂令人喟嘆,這里不妨摘錄如下:…… 書摘插圖書摘女人不敢把龍朱當成目標,做那荒唐艷麗的夢,不是女人的過錯。在任何民族中,女子們,不能把神做對象,來熱烈戀愛,來流淚流血,不是自然的事么?任何種族的婦人,原永遠是一種膽小知分的生物,要情人,也知道要什麼樣情人才合乎身分。縱其中並不乏勇敢不知事故的女子,也自然能從她的不合理希望上得到一種好教訓。相貌堂堂是女子傾心的原由,但一個過分美觀的身材,卻只作成了與女子相遠的方便。誰不承認獅子是孤獨獸物?獅子永遠孤獨,就只為了獅子全身的紋彩與眾不同。龍朱因為美,有那與美同來的驕傲不凡是到過青石岡的苗人,全都能賭咒作證,否認這個事。人人總說總爺的兒子,從不用地位虐待過人畜,也從不聞對長年老輩婦人女子失過敬禮。在稱贊龍朱的人口中,總還不忘同時提到龍朱的相貌。全寨中,年青漢子們,有與老年人爭吵事情時,老人詞窮,就必定說,我老了,你年青人,干嗎不學龍朱謙恭對待長輩?這青年漢子,若還有羞恥心存在,必立時遁去,不說話,或立即認錯,作揖賠禮。一個婦人與人談到自己兒子,總常說,兒子若能像龍朱,那就賣自己與江西布客,讓兒子得錢花用,也願意。所有未出嫁的女人,都想自己將來有個丈夫能與龍朱一樣。所有同丈夫吵嘴的婦人,說到丈夫時,總說你不是龍朱,真不配管我磨我;你若是龍朱,我做牛做馬也甘心情願。落了春雨,一共有七天,河水漲大了。河中漲了水,平常時節泊在河灘的煙船、妓船,離岸極近,全系在吊腳樓下的支柱上。在樓上四海春茶館喝茶的閑漢子,俯身臨河一面窗口,可以望到對河寶塔邊「煙雨紅桃」好景緻,也可以知道船上婦人陪客燒煙的情形。因為那麼近,上下都方便,有喊熟人的聲音,從上面或從下面喊叫。到後是互相見面了,談話了,取了親昵樣子,罵著野話粗話,於是樓上人會了茶錢,從濕而發臭的甬道走去,從那些骯臟地方走到船上了。上了船,花錢半塊到五塊,隨心所欲吃煙睡覺,同婦人毫無拘束的放肆取樂。這些在船上生活的大臀肥身的年青鄉下女人,就用一個婦人的好處,熱忱而切實的服侍男子過夜。船上人,把這件事也像其餘地方一樣,叫這做「生意」。她們都是做生意而來的。在名分上,那名稱與別的工作同樣,既不和道德相沖突,也並不違反健康。她們從鄉下來,從那些種田挖園的人家,離了鄉村,離了石磨同小牛,離了那年青而強健的丈夫,跟隨了一個同鄉熟人,就來到這船上做生意了。做了生意,慢慢的變成為城市…… [看更多書摘] 編輯推薦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奉獻的一生。他沒有讀過很多書,只上過小學,15歲就走出鳳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在舊軍隊里當過兵漂流在湘西沅水流域。19歲闖入北京,過著飢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但他勤奮好學,樂於進取。在文學、考古學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成了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

Ⅶ 沈從文的代表作

《邊城》是他的代表作 。

沈從文的主要作品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等。

沈從文,苗族,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出生於湘西鳳凰的他,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沈從文一生為人樸厚、治學嚴謹,著述甚豐。

他的作品被譯成40多個國家出版,並被10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沈從文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蜚聲文壇的巨星。有人說:「沈從文是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於魯迅」。

(7)近代沈從文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1902年12月28日出生於湖南鳳凰,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後,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後正式參軍。

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就在北京大學旁聽。1934年完成的《邊城》,是這類「牧歌」式小說的代表,也是沈從文小說創作的一個高峰。

建國後,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壓力而自殺,獲救。1984年大病一場。搶救脫險後,說話、行動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

沈從文的文學作品《邊城》 、《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1987年、1988年沈從文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Ⅷ 沈從文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什麼

有《石子船》、《唐宋銅鏡》、《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從文賞玉》和《湘行散記》。

1、《石子船》

城市和鄉村的連接點是「石子船」,通過「石子船」上的船主、攔頭、散弟兄等幾個人的生活為線索,透視社會和政局的變化,船主聽到傳聞說|某某黨在康村,他心裡不時想到自己存在老姑母處的錢,擔心自己的錢被弄走,心裡忐忑不安,做什麼事也不踏實。

當他到康村時候看到自己的錢完好無缺才放心,然而只是有人報告說有人死了,他匆忙趕回來,才知道八牛已被水淹死,這一次在賠本意義上告了結束。

2、《唐宋銅鏡》

《唐宋銅鏡》是1958年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沈從文。圖冊選編了唐、宋兩代比較有代表性的銅鏡圖片931幅,同時,自戰國到隋代有代表性的銅鏡和唐、宋各代銅鏡的摹繪圖與拓片,也選編了72幅,作為附錄。書前有《題記》一篇。

3、《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由商務印書館於2011年12月1日出版的一本介紹中國古代服飾的圖書,作者是沈從文先生。《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中國文學家沈從文創作的一部系統考證中國服飾文化的學術專著。

4、《從文賞玉》

《從文賞玉》講述玉器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中文化內涵最厚重、藝術成就最輝煌、經濟價值最可觀的特種工藝美術品。觀賞一件玉器作品等於在品味一段中國的歷史,並可使人們從中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藝術養分。

5、《湘行散記》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並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湘行散記,沈從文根據湘行書簡改寫而成,發表在報刊雜志上,也出過很多單行本。

Ⅸ 請說下你讀過沈從文的哪些文學作品

沈從文的小說,我讀的比較多的是《邊城》、《蕭蕭》和《從文自傳》。與之相關的書籍,則讀了張新穎的《沈從文的前半生》《沈從文的後半生》兩本傳記。前段時間,自己還買了沈從文全集,還未開始讀。

《邊城》是我讀的第一部沈從文的小說,那時我十七八歲,讀高中,什麼都不懂。年輕人喜歡俠義的故事,喜歡快意恩仇的江湖,所以初次讀《邊城》,覺得故事極為平常,沒有激烈的打鬥場面,很是乏味。好在當時自己立志要當個作家,硬著頭皮讀下去,一個明朗的姑娘,一隻跑來跑去的大黃狗,一個憂愁的爺爺,極為健碩的天保兄弟倆。

《從文自傳》是中國最傑出的散文之一,讀它可知沈從文的文字的力量與美學來源。他是如何從一個邊城小子,一步步走出湘西,走到北京城,最後成為一代文學大師。在《從文自傳》里皆有體現。

Ⅹ 沈從文的作品有那些

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長河、從文自傳、湘行散記、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以上都可以是單行本,沈從文的中短篇小說成就非常高,再選本《沈從文中短篇小說選》之類就比較全了。沈從文小說及其創作最突出的成就是他那用細膩的筆觸、真摯的情懷、清麗流暢的文字,精心描繪出來的千里沅水及各支流兩岸靈秀的風光和湘西人民獨特世態人情的畫軸

熱點內容
重生幕後黑手流的小說 發布:2025-07-17 14:16:56 瀏覽:621
小說頭盔游戲 發布:2025-07-17 14:10:46 瀏覽:633
經典修真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7 14:06:09 瀏覽:995
都市小說連載小說 發布:2025-07-17 14:06:05 瀏覽:236
契科夫短篇小說歌女好詞好句 發布:2025-07-17 13:58:32 瀏覽:101
不小心找了總裁填報表的小說 發布:2025-07-17 13:53:28 瀏覽:279
都市小說里的暴君 發布:2025-07-17 13:30:40 瀏覽:624
臨界科幻小說大結局是什麼 發布:2025-07-17 13:13:58 瀏覽:74
姓霍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7 13:13:03 瀏覽:952
好看的仙俠小說古風言情 發布:2025-07-17 13:08:30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