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短篇小说奖排行榜
Ⅰ 有哪些好看的短篇英文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简介: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年轻时试写过剧本。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泽尔达结婚。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内容简介: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人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他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推荐理由: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Ⅱ 铁凝代表作
·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
·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
·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
·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
·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
·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
·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
·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
·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
·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
·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
·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
·2005年底,经过六年的沉淀后,铁凝推出了继《大浴女》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长篇小说《笨花》。这部近45万字的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首印数即达到20万册。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Ⅲ 有什么英语短篇小说推荐
1.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Flannery O’Connor
Few short stories have stuck with us as much as this one, which is probably O'Connor's most famous work — and with good reason. The Misfit is one of the most alarming serial killers we've ever met, all the more so for his politeness, and the story’s moral is so striking and terrifying that — whether you subscribe to the religious undertones or not — a reader is likely to finish and begin to reexamine their entire existence. Or at least we did, the first time we read it.
《好人难寻》这篇小说是奥康纳最为著名的作品,很少有其他短篇小说能像这篇一样给我们带来震撼。无论你是否能明了宗教般的潜在含义,看完这篇小说读者都会开始或是结束对存在的检视。
2. “The School,” Donald Barthelme
This story is very short, but pretty much perfect in every way. Though Barthelme is known for his playful, post modern style, we admire him for his ability to shape a world so clearly from so few words, chosen expertly. Barthelme never over explains, never uses one syllable too many, but effortlessly leads the reader right where he wants her to be. It's funny, it's absurdist, it's sad, it's enormous even in its smallness. It may be this writer’s favorite story of all time. You should read it.
这篇小说很短,但是堪称完美。巴塞尔姆的优秀就在于他能用精选的极少几个文字就为我们叙述了一个世界。他很少过多地解释,就把读者带到了他想要你去地方。
3. “In The Penal Colony,” Franz Kafka
Kafka called this one his“dirty story,”and thought it imperfect, but it's one of our favorites of his (though we also recommend “The Hunger Artist”and“A Country Doctor”). It's so obviously a story about writing, in some ultimate way — a machine punishes its victims by writing on them over and over until their bodies give out — but its as if, while the body is the source of every problem in the tale, every weakness, it is also the only place where true knowledge can be translated.
卡夫卡称自己的这篇小说是一个“很脏的故事”,认为并不完美,但是这个短篇确实我们的最爱之一。在小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身体是一切问题和弱点的根源,但身体也是唯一能转化真知的地方。
4. “Signs and Symbols,”Vladimir Nabokov
Another short one, we revere this story for its ability to turn every tiny detail into a portentous disaster, not to mention the fact that it's penned in Nabokov's effortlessly gorgeous, silvery prose. An old Jewish couple goes to visit their son in the mental hospital, only to be turned away because he has attempted to kill himself. And that's it, really. They go home and look though a photo album, eat some jam. The phonerings. But the whole thing is, perhaps, both a comment on the nature of insanity and the nature of the short story itself, with all its rules and strangeness and banality. And all its symbols, of course.
我们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故事有能力把每个细微的细节瞬间变为一场灾难,而Nabokov在写这篇小说用的是轻松华丽水银泻地般的散文风格。
5. “Gooseberries,” Anton Chekhov
Chekhov's stories are indisputably among the greats, and this one, written rather late, is one of our favorites. Chekhov probes at both the frailty and the worth of humanity, not to mention the natureof life, both for the fortunate and the unfortunate. But like most of Chekhov's stories, there's no clear moral, there's no obvious takeaway. Some men sit around and discuss their thoughts, and we listen, mulling over the subtleties for ourselves.
契科夫的小说无疑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这篇是我们的最爱。这篇小说像他的其他小说一样,没有清晰的道德标准,我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几个人围坐着,讨论他们的思想。
6. “Sea Oak,” George Saunders
“Sea Oak” is Saunders's favorite of his own stories, we've heard, so because we find it so hard to choose among them, we've included it here on his own recommendation. Absurdist and satirical, and including at least one zombie shouting at her housemates to get laid, it's a weird one. But it's also concerned with placelessness, with family, with poverty, and like all of Saunders's stories, has a good, thumping heart under all that darkness and fun-poking.
这部小说是桑德斯最为喜爱的一步短篇,这也是我们听说的。因为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因此就把他自己的推介放在了这里。这部小说充满了荒诞和讽刺,但是也关心家庭和贫穷等问题。像他的其他小说一样,在黑暗和取笑中,也暗含着美好和快乐。
7. “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 Ursula K. LeGuin
LeGuin's parabolic tale, which won the Hugo Award for best short story in 1974, is a weird, spacious story about a city that seems to be a utopia — except for its one flaw, the single child that must always be kept in darkness and wretched misery so that the others may all live happily. Most of the citizens eventually accept this, but some do not, and silently leave the city, vanishing into the world around. Strange but pointed, Le Guin is a master of her genre.
勒古这部寓言般的短篇小说获得过1974年的“雨果奖”,是关于一个类似乌托邦的城市的荒诞又宏大的故事。
8. “The Veldt,” Ray Bradbury
This tale, from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in history, is deliciously wicked. Though it was written in 1950, this kind of story — of children driven mad by want, of technology turning on its masters — will never get old. Until technology actually turns on us, that is. Then we probably won't want to hear about it.
布莱伯利作为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科幻小说家,这篇小说也是通过精心编写的。
9.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Alice Munro
The undisputed queen of the short story, Alice Munro’s work is stark and often heartbreakingly raw, and this story of memory loss and the aching tenderness of human interaction is no different. Fun fact: this story was adapted into the film “Away from Her”, starring Julie Christie and Gordon Pinsent.
门罗是毫无争议的短篇小说女王,她的作品有一种朴实风格,常常带着心跳般的粗犷,这篇关于丧失记忆以及人类互动中的痛苦和柔弱的小说也不例外。
10. “The Nose,” Nikolai Gogol
Gogol might be the oldest writer on this list, but he’s also one of the weirdest — in a good way. Nabokov once wrote, “In Gogol…the absurd central character belongs to the absurd world around him but, pathetically and tragically, attempts to struggle out of it into the world of humans — and dies in despair.” What else can an absurd noseless man do, after all?
果戈里应该是这个书单上最久远的作家了,但是他也是最荒诞的小说家之一。纳博科夫曾近这样写道:“在果戈里的作品中,荒诞的人物属于他周围荒诞的世界,但是却可怜兮兮且悲惨地要逃离他的世界,最终死于绝望”。
Ⅳ 高分求所有雨果奖短篇小说
1953年 长篇:《被毁灭的人》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1954年 (未颁发) 1955年 长篇:《他们相当正确》 马克·克里夫顿 弗兰克·瑞雷 中篇:《达夫斯讲述者》 小瓦尔特·M·米勒 短篇:《阿拉玛果沙》 艾里克·F.拉赛尔 1956年 长篇:《双星》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中篇:《探险队》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说奖未颁发) 1958年 长篇:《大时代》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蛎的海洋》 A.戴维逊 1959年 长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马克 短篇:《那地狱边缘的火车》 罗伯特·布罗赫 1960军 长篇:《星船伞兵》 罗伯特·A·海因莱因 1961年 长篇:《为雷伯威兹而作的赞歌》 小瓦尔特·M·米勒 短篇:《最长的航程》 波尔·安德森 1962年 长篇:《异乡异客》 罗伯特·A·海因莱因 短篇:《温室》 布赖恩·奥尔迪斯 1963年 长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龙大师》 杰克·范斯 1964年 长篇:《神秘的中继站》 克利福德·D·西马克 短篇:《与国王们战斗到底》 波尔·安德森 1965年 长篇:《流浪星》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战士,不要问》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长篇:《……叫我康拉德》 罗杰·泽拉兹尼 《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说:“忏悔吧,哈勒昆!”》 哈兰·埃利森 1967年 长篇:《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女人》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中篇:《最后的城堡》 杰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长篇:《光之神》 罗杰·泽拉兹尼 长中篇:《维乐搜索》 安妮·麦卡芙瑞 《紫薪骑手》 菲利普·J·法玛 短中篇:《打算滚动石头》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我没有嘴,但我要叫》 哈兰·埃利森 1969年 长篇:《站在桑给巴尔》 约翰·布鲁纳 长中篇:《夜之翼》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中篇:《肉体的分享》 波尔·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 哈兰·埃利森 1970年 长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阴影之船》 弗里兹·雷伯 短篇:《时间像假宝石的螺旋线》 撒缪尔·R·狄兰尼 1971年 长篇:《环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兰克马》 弗里兹·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奥多·斯特金 1972年 长篇:《到你散乱的躯体中去》 菲利普·J·法玛 中篇:《空气与黑暗的女王》 波尔·安德森 短篇:《不恒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长篇:《神们自己》 艾萨克·阿西莫夫 长中篇:《世界之词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尔·安德森 短篇:《伊瑞马水坝》 拉菲尔·A·拉弗蒂 《会见》 弗雷德里克·波尔 C·M·考恩布鲁斯 1974年 长篇:《与拉玛相会》 阿瑟·C·克拉克 长中篇:《被插上插头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鸟》 哈兰·埃利森 短篇:《离开麦欧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长篇:《被剥夺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长中篇:《给莉娅的歌》 乔治·R·R·马丁 短中篇:《兰格汉斯开始漂流》 哈兰·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长篇:《永远的战争》 乔·哈德曼 长中篇:《家是刽子手》 罗杰·泽拉兹尼 短中篇:《索尔的边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则皮林》 弗里兹·雷伯 1977年 长篇:《迟暮鸟语》 凯特·威尔黑姆 长中篇:《通过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罗宾逊 《休斯顿,休斯顿,你读到了吗?》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两百岁人》 艾萨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乔·哈德曼 1978年 长篇:《门口》 弗雷德里克·波尔 长中篇:《星舞》 斯比德·罗宾逊 珍尼·罗宾逊 短中篇:《琥珀之眼》 琼·D·温基 短篇:《杰弗梯是五》 哈兰·埃利森 1979年 长篇:《梦蛇》 冯达·麦金太尔 长中篇:《视觉的持续》 约翰·瓦雷 短中篇:《猎人的月亮》 波尔·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长篇:《天堂的喷泉》 阿瑟·C·克拉克 长中篇:《敌人的矿藏》 巴里·B·龙耶 短中篇:《沙王们》 乔治·R·R·马丁 短篇:《十字与龙的通道》 乔治·R·R·马丁 1981年 长篇:《雪王后》 琼·D·温基 长中篇:《失去的多赛》 戈东·R·迪克逊 短中篇:《斗篷与棍棒》 戈东·R·迪克逊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马克 1982年 长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长中篇:《土星游戏》 波尔·安德森 短中篇:《独角兽变种》 罗杰·泽拉兹尼 短篇:《推销者》 约翰·瓦雷 1983年 长篇:《基地的边缘》 艾萨克·阿西莫夫 长中篇:《精灵们》 琼安娜·露丝 短中篇:《火警监视》 康尼·威利斯 短篇:《忧郁的大象》 斯比德·罗宾逊 1984年 长篇:《星潮汹涌》 大卫·布林 长中篇:《瀑布点》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乐》 格里格·贝尔 短篇:《演说的声音》 欧克塔维亚·布特勒 1985年 长篇:《神经浪游者》 威廉·吉布森 长中篇:《按回车[>键》 约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欧克塔维亚·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卫·布林 1986年 长篇:《安德的游戏》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长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个风景,作者贺古赛》 罗杰·泽拉兹尼 短中篇:《失去时间的巴拉丁》 哈兰·埃利森 短篇:《费米与霜》 弗雷德里克·波尔 1987年 长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长中篇:《内地的吉尔加美什》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冻土》 罗杰·泽拉兹尼 短篇:《切线》 格里格·贝尔 1988年 长篇:《社会进步之战》 大卫·布林 长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尔斯,你今晚出来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为什么我留下了哈里的汉堡包》 劳伦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长篇:《赛亭》 C.J.切瑞 长中篇:《温勒巴格斯的最后一个》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谔的猫》 乔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亚戈》 迈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长篇:《超离子》 丹·西蒙斯 长中篇:《悲悼的山峦》 露易丝·M·布琼尔德 短中篇:《输入一个兵,再输入另一个》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篇:《蠢人们》 苏泽·M·查拉斯 1991年 长篇:《沃尔的游戏》 露易丝·M·布琼尔德 长中篇:《海明威骗局》 乔·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迈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发现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长篇:《巴瑞亚》 露易丝·M·布琼尔德 长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萨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阳中行走》 杰弗里·A·兰迪斯 1993年 长篇:《深渊上的火》 弗诺·文奇 《末日之书》 康尼·威利斯 长中篇:《太空人比尔》 路修斯·谢芭德 短中篇:《碎果钳政变》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后》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长篇:《绿火星》 金·斯坦利·罗宾逊 长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图特雷多夫 短中篇:《佐治亚在我脑中》 查尔斯·谢菲尔德 短篇:《尼罗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长篇:《镜舞》 露易斯·M·布琼尔德 长中篇:《欧都外峡谷的七个景观》 迈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卫·戈罗德 短篇:《没人这么瞎》 乔·哈德曼 1996年 长篇:《钻石年代》 尼尔·斯蒂芬森 长中篇:《未来的上尉之死》 爱伦·斯蒂尔 短中篇:《像恐龙一样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车》 玛瑞·F·麦克芙 1997年 长篇:《蓝火星》 金·斯坦利·罗宾逊 长中篇:《龙血》 乔治·R·R·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车的人》 布鲁斯·斯特灵 短篇:《灵魂选择她的社会》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长篇:《永久的和平》 乔·哈德曼 长中篇:《天使恐惧的威胁》 爱伦·斯蒂尔 短中篇:《我们要与鱼一起唱……》 比尔·约翰逊 短篇:《四十三个南极王朝》 迈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资料缺) 2002年 长篇:《美国众神》 尼尔·盖曼 长中篇:《费尔曼中学的匆匆时光》 弗诺·文奇 短中篇:《地狱是无神之地》 特德·蒋 短篇:《狗说汪汪》 迈克尔·斯文维克 2003年 长篇:《智人》 罗伯特·J·索耶 长中篇:《珊瑚线》 尼尔·盖曼 短中篇:《缓慢的人生》 迈克尔·斯文维克 短篇:《坠落火星》 杰弗里·A·兰迪斯 2004年 长篇奖项由本项奖的获奖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灵魂骑士》 (Paladin of Souls)获得 长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点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时间军团》(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说奖由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祖母绿研究》获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查尔斯·威尔逊 凭借《旋转》摘得了雨果最佳长篇小说奖 最佳长中篇小说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务》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毕格尔轻轻松松地凭借着《双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说奖 最佳短篇小说项目上,戴维·D·莱文以《Tk’tk’tk》一文拔得头筹
Ⅳ 有哪些好看的短篇英文小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
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年仅43年生命历程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精巧合理。典型细节选用真实可信、叙事抒情的手法如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这种的文学传统。莫泊桑的最出色的短篇代表作是《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其作品在我国影响很大,近几年来,一直被作为中学生必课的文学作品.
欧~亨利(1862~1910)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他颇善情节设计,处处留下玄机,结局常常以出人意料出外而收场。读后使人不禁使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黑色幽默,“含泪水的微笑”。代表作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契诃夫(1860-1904)他常以十九世界俄国社会中所常见的凡人小事为素材,用语言简练、讽刺尖刻笔触描写小人物和知识分子两类人的命运。代表作有《小职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等。契河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其他的有: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窃贼(阿·康帕尼尔)
情书(岩井俊二)
永远占有(格雷厄姆·格林)
化石街(岛田庄司)
棋逢对手(西瑞尔·哈尔)
首领(卡拉维洛夫)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蚂蚁 (博里斯·维昂)
蠢猪 (马莱巴)
品酒 (罗·达尔)
打不碎的鸡蛋 (马莱巴)
劳驾,快点!(图戈依)
品酒 (罗·达尔)
Ⅵ 外国文学奖项有哪些
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梅迪西斯奖
瑞士齐格蒙特·卡伦巴赫奖
德国歌德文学奖
德国赫尔德尔文学奖
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
戴维·科恩英国文学奖
美国福克纳文学奖
法国龚古尔奖
法国勒诺多奖
法国梅迪斯奖
法国最佳外国文学奖
德国毕希纳奖
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
日本的芥川文学奖
日本直木文学奖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美国凯迪克奖
美国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
卡内基奖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
英国红房子图书奖
西班牙文学奖
法国主要文学奖
法国文学奖名目繁多,全国文学奖共有1,500种左右,
其中可分为官方颁发的奖金与私人奖金两大类。官方奖
金有国家级奖金与地方奖金之分。私人奖金多数是出版
商出于商业目的而设置的。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文学
奖有下列几种:
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创设于1911年,每年 6月由
法兰西学院颁发,奖励一位全部作品质量优秀的作家。
罗曼·罗兰、蒙泰朗以及女作家尤瑟纳,曾分别于1913、
1934、1977年获奖。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由12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每
年向法兰西学院提出获奖人选。每年11月由法兰西学院
发奖。弗·莫里亚克的小说《爱的荒漠》,贝尔纳诺斯
的小说《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曾分别于1926、1936
年获奖。
法兰西学院诗歌奖
国家文学大奖 每年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从一位作
家的全部作品考虑,给以奖励。这项奖金1977年的获得
者是超现实主义作家菲力浦·苏波。
以上 4种是官方的文学奖,以下为私人文学奖:
龚古尔奖 每年由龚古尔学院院士评选当年出版的
最佳小说一种,给予奖金。奖金为数甚微,完全表示一种
荣誉。这项奖金在法国文学界威望之高,影响之大,甚至
超过法兰西学院的小说大奖。普鲁斯特的《在花枝招展
的少女们身旁》、马尔罗的《人类的命运》、西蒙娜·
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们》,都是经过这项奖金介绍
给广大读者的名著。
妇女文学奖 创设于1904年。评奖委员会由12位女
作家组成, 每年奖励一部最优的小说。 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圣埃克苏佩里的《夜飞行》,
曾分别获得这项文学奖。
勒诺陀文学奖 评奖委员会由若干位记者和评论家
组成,从30部当年出版的小说或短篇小说集中,“根据
才华或独创性这个唯一的标准”,选出一部受奖的作品。
获奖者被邀请和评奖委员们共进午餐,没有奖金。塞利
纳的小说《长夜漫漫的旅程》、阿拉贡的小说《豪华市
区》 和新小说派布陶的小说 《变化》,分别于1932、
1936、1957年获奖。
Ⅶ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求推荐
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白鸽》等作品,他的作品都值得一看。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百万英镑》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华盛顿·欧文《睡谷的传说》《瑞普·凡·温克尔》、《鬼新郎》,他的短篇都带有奇幻色彩。
Ⅷ 你知道欧美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吗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2)契诃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欧.亨利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
《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
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Ⅸ 介绍几部经典英文短篇小说
(少年维特的烦恼),我正在看,可能不算短篇吧。但是它的英文我觉得还比较容易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