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开篇
1. 小说开头怎么写啊
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写小说和看小说的人。
言情类的,一开始大多是一段主人公的内心对白。比如倒叙式的:“或许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没有忘记过。”比如直接的:青春是一首歌,当从他口中唱出
时,忧伤,快乐或许就在那一瞬间取代了它所拥有的原本意义。又比如名言(俗语)开头,然后得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当xx听到老师说:“人尽可夫”时,她
的心忽然猛地跳了一下。她不是那种保守的女孩,也不是特立独行的愣头青。她喜欢一些尽可能轻快地旋律,就像她的生活一样。她偶尔会将四周的朋友悄悄隔开,
一个人躲在静静的小黑屋里,闭上眼睛,然后默默的流泪。但这回,她却忘记了控制自己,“啪”的一声从隔着三个正睡得满头大汗的网吧党后面站了起来:“不
对!”
夏末秋初那似有似无的微风从她白色的百褶裙上越过,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形。身后望着那白色身影微微发呆的xx突然惊醒,带着一丝诧异地望着这个女孩······等等,
等等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都市类的,可以从描写主人公小时候的家庭开始,顺便把故事背景交代一下。也可以直接开门见山,将主人公的一些
基本信息描写出来。类似于内心独白的那种。举个例子,打个比方:阿黄出生在一个90年代的南方农村小山沟里。那时正是春末夏初的季节,田地里到处都开着一
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黄灿灿的,这也预示着这今年又一个丰收的年岁。所以,他爸也很高兴地给了他一个阿黄的小名。
他出生的这个季节并不算好,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一个寒冬的考验,所以他从小就没生过什么病,虎头虎脑的······等等随意就好。
玄幻和魔幻类的,一开始大多是序章,写一些有关主人公的最终boss和他之前的死对头(死了或残了的对头)的信息并介绍一下这个世界的世界观,比如有什么牛
叉的魔法师啊,神仙啊,等等的和职业等级的确定(这个也可以放在主人公大显牛叉(倒霉?废柴?等特性)的考试时候的说明)(说实话,我本人不喜欢什么等
级,搞得好像是玩网络游戏似的,我砍你一刀,好,你死了,我就升级了。然后又砍谁一刀,好,又升级了······)但这也没办法,话说当年金庸先生写的武
功都是几层几层的,我们又怎么能免俗呢?只是少用,淡化最好。前面着重描写一些这个世界的历史和文化是有好处的。写几首诗什么的,玄幻也好,西幻也好,甚至穿越都可以。
而
穿越就简单了,随你怎么写,反正烂摊子可以丢给那个世界的人,你只管把这个世界收拾好就行。比较经典的就是一出来描写主人公无比郁闷的心情和回忆。(本来
好好地在和基友窝在寝室里打dota,没想到一个闪电,闪瞎了屏幕和狗眼,而无比神奇的是基友发现自己也给闪没了······(开个玩笑,不过大致就是这
样,那边有自己无比留恋的东西(基友,不是dota)而自己却与这些永远的告别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郁闷的?))之后就是怀恨在心的主人公利用无比博学的
现代科技型大脑征服这个位面和这个位面的女人了。当然这只是最经典或者说最俗的写法,你自己也可以写一些其他的,比如在这个世界开始了旅行,见识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参与了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并最终得到了回去的方法,和阔别了20多年的基友重逢,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再就是对人物的描写,这个贵在传
神,特别是那种一写起来就是好几百号人的小说,你不可能写出几百种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读者也不会接受。所以你得先在草稿纸上确定写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记住“矛盾”是
每个 重要 角色的性格特点,而 区别 只是或重或轻,而且只会表现在人物有意无意的所重视的情感上),以及他的口头禅?习惯性动作?特殊(y
dang,阴沉,豪放等等)的语气?,然后就可以在名字或外号上动动手脚:比如说到大名鼎鼎的《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老叫花子”谁都会想到:洪七公,还有
“老顽童”:周伯通等等。不然就可能会写得连自己都搞不清谁是谁了。
2. 小说开头怎么写
写作思路:
1、构思
2、继续构思
3、细纲
4、完善结构
5、设定冲突
6、选定一种风格
7、开始写
1、构思
或许你的故事已经构思千百回,大纲完善,人物、背景、环境、剧情、道具、等级功法等等设定齐全,但是依然卡在了开篇,为什么,因为你的构思太过“大而全”,开篇不需要把你那些设定和宏伟的框架写出来。
而仅仅是一个引子,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慢慢进入你的故事,了解你的框架,所以说,开篇第一步,先构思,构思你的故事开头,从哪里开始,为什么开始,将来会发生什么。
2、继续构思
你没看错,还是需要构思,因为你想好了故事的起因,但这个起因并不够细致,你要继续构思,故事开始的种种因果关系给捋顺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纠结接下来要写什么。
3、细纲
当你构思好开篇的大概故事走向和情节后,就要给自己列出一个细纲,把你的构思记录下来,免得之后忘记,因为小说不是一两天能够写完的,大纲和细纲很有必要!
细纲可以细到每一章,也可以粗到数十章,这个看个人需要,一般一个小剧情一个细纲,或者小剧情的发展中出现的小桥段,大多一笔带过就可以,写太多反而限制发挥。
4、完善结构
写完细纲之后,你要继续思考,而不是动笔,要检查并修改你的故事走向和框架,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比如前面主角被高人指点,实力突飞猛进,后面插入主角介绍的时候却写主角掉进悬崖获得宝藏之类。
5、设定冲突
当前面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你还需要将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然后找出切入点和爆发点以及爽点,并完善其中的顺序,找出任何可以联系到一块的事件,并将之糅合,这里可以多注意一下细节问题,比如某配角的一个眼神,可以当做伏笔,让读者产生期待感。
6、选定一种风格
风格是每一个作者的个性标签,或许你的故事和别人差不多,套路差不多,设定也差不多,但是风格绝对不能差不多,要写出自己的风格!
同样是搞笑的,但是小点切入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幽默,有的人用表情,有的人用动作,有的人用言语,表达方式不一样,叙述手法不一样,这就是风格,具体自己可以进行发散思维,不要被别人的话而左右思想,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7、开始写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写作了,这是你头脑中的思路是清晰的,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以及结尾处的伏笔,引出下一个故事的场景转换也都已经了然于胸,之后后面的故事走向也已经心中有数,所以你可以尽情的去开始创作,而不会被卡到头疼!
注意事项:
1、切记不要好高骛远,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要浮躁。
2、若是脑中混沌,可先放下,转移一下注意力,灵感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3、尽量养成做笔记做备忘的习惯,无论是一些点子还是什么,记录下来,灵感稍纵即逝,来之不易,不要浪费。
4、若是在思路纠缠,可以读一下其他优秀作品,或者传统文学,有益无害。
3. 怎样写好一个短篇校园言情小说的开头
其实写一本吸引人的小说关键是在于它的情节发展而不是开头。一些开头都是华丽句子的小说让读者看了反而会觉得无聊卖弄文采当然一部小说有一个好的开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当然内容要新颖),或者在开篇写一篇楔子来描述人物关系或情节。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说千万不要写什么富家小姐天才美少女别人一见就喜欢的这些玛丽苏文,我想一般看这类言情小说的都是女生,这些读者也一定不会喜欢这样的女主角,看了会倒胃口
4. 侦探小说开头怎么写大神们帮帮忙
(供你参考) 小说的开头艺术 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一文中谈到:“小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第一页)是设置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与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世界之间的一道门槛。因此,小说的开局应当如俗语所说:‘把我们拉进门去’。”如何把读者拉进门?不同的作者根据写作需要的不同选取了不同的方式。但由于小说体裁本身质的规定性,小说开头所涉及的内容也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鉴于传统叙事学理论关注的对象重点放在叙事“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上,大多数的小说创作也基本遵循这一理论进行,从小说第一句就开始传达有关三要素的内容。由此,我们把小说的开头从内容角度做如下归类: 第一类为人物类,即以对故事人物的介绍或人物的自我介绍(如性格、个人经历等)开篇。如《小二黑结婚》开篇就写“二诸葛”和“三仙姑”的绰号由来,并借此引出主人公小二黑与小芹,这种写法迎合了农民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刘恒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也是开篇即向读者详细介绍张大民一家三口的姓名、身高、体重等情况,实实在在的写实姿态溢于言表。 第二类为背景类,即以描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自然风景及社会环境等作为小说开头,以此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打破读者的虚假感。 如《红与黑》的开头,先从故事发生的地理风貌讲起,然后自然地引出人物。背景类开头如果运用得当,对故事的人物、主题可以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有利于渲染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增加小说的文学性与审美性。迟子建《亲亲土豆》的开头:“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园。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银灰色。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开头就谱写出一曲静滥、祥和的田园牧歌,带给读者的是宁静之怀与神往之思。但是连篇累犊的环境描写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厌倦心理。 第三类为情节类,即小说开篇就进入故事的发生状态,从人物的某种行为开始叙述,它具体又可分为顺叙。倒叙及中间叙三种不同形式。丛维熙在《谈作品的艺术构思》中说:“我比较喜欢寻找有吸引力的开头,……我没有浪费什么抒情的描写,而是力图一下把读者带到事件的漩涡中去,使读者在头脑中闪过一团疑云之后,寻找‘这是什么回事’的答案。”这里所说的就是情节类开头,它的吸引力和动感比较强。因此受到众多作家的青睐。 通常说来,如果小说的开头与情节的“开端”呈同步发展关系,我们称之为顺叙,反之则为倒叙。顺叙式开头有利于读者迅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又往往因单调、缺乏变化而不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于是,作家将之进行变化,倒叙式就是变体之一。在许多侦探类或悬念类小说中,作者开头就将故事的结局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去猜测去遐想,达到较好的阅读效应。这种作法虽然屡见不鲜,但效果却是屡试不爽。但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适合于倒叙,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有明确结尾且结尾具有异常性的情节感较强的故事才适于倒叙。 实际上,许多小说常从情节发展到关键或精彩的中间环节开始,故事的前因后果则以插叙的方式通过人物对话或叙事人的补充说明来加以介绍。“坐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联保主任方治国,当他看见正从东头走来,嘴里照例拢嚷不休的邢幺吵吵的时候,他简直立刻冷了半截,他觉得身子快要坐不了。” 《在其香居茶馆里》就这样拉开了交战的序幕,迅速进入故事,将对立双方的性格特征推到了读者面前。篇章的开头不等于整个故事的开端,作者截取最能顺利展开下文的一个点作为展开全文的突破口。对此,路遥的观点是:“一般来说,短篇小说把切入的部分放在事物矛盾发展的后半部分,写的是接近结局部分的生活,而把前边的故事插进去写。中篇小说的切入部分一般选择矛盾发展已经进入高潮部分作为作品的切入部分。如《人生》,从高加林被卸职写起,各种矛盾骤起,接近于人物命运的尾声部分。”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开头思路。 以上三类是我们常见的几种开头方式,多数时候这三类并非孤立运用,而是两两搭配,甚至三者兼容,以求得预期效果。此外;另有两种开头方式值得注意: 第四类:警句类。此类以诗句、引言、俗语。比喻或作者自创的简练深刻的话语开篇,它一般与文章的写作缘由或主题相关。如《安娜"卡列尼娜》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哲理起语,起到了总括全局、提纲挈领和悬念的作用,并向读者宣布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陈染的《与往事干杯》开篇语是:“生命是一只漫长钟”, 往事就随着这不断运转的钟流淌出来,全文洋溢着一种饱经风霜的气息。 第五类:闲谈类。这是一种以叙述类或说明类文字作为开场白的开头方式,是一种漫不经心的。随随便便的谈话风格,像闲话家常,又像促膝谈心,如电影的画外音、说书人的开场白或戏剧的幕前朗诵词。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就属于此类:“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又如《冈底斯的诱惑》:“当然,信不信由你们,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即使开头与作者要说的事风马牛不相及,但作者以随意的闲谈方式开篇,却很容易地将读者拉进了他的叙事圈套。闲谈类还包括另一种作法,即以说明故事源由或总结故事开头。鲁迅的《孤独者》:“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闲谈类开头有意于缩短与读者的距离,努力做到尽快地把读者拉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让读者和他们一道观察、品评、创造。好的闲谈类开头是作者艺术创作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经过艺术家不断探寻与摸索获得的,它不是随便地乱谈。 文笔好的用文笔吸引读者,文笔不好,编故事能力强的用故事吸引读者,擅长恐怖的语言的用恐怖气氛吸引读者。诗歌写得好的用诗来吸引读者。 祝你成功!!
5. 短篇校园爱情小说开头
七?是个怎样的数字?曾经以为它是我的幸运数字,我好像错了。
寝室的问我,班上的人问我,以前的同学问我,哥哥问我,妹妹问我。所有的关心我的人都在问我。我分手了吗?多么尴尬的字眼啊。我多想回答他们,说一句没有。
艰难,还是艰难,艰难道我不知如何去答复他们。昨天妹妹让我过年把嫂子带回去给她看看,我心碎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我却不得不实话实说。“她只是故意气你的,几天后就回来了。”多么好的愿望啊,多么希望早上醒来的时候,这句话变成现实,那些事不过是一个噩梦。可是现实,现实狠狠的给了我一棍子。
我好后悔,后悔没有牵着你的手走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看到,让他们知道这是我的女朋友,没有人会抢走她,不要打她的主意。
好好的生活吧,不要有压力,我依然守候在我们最初的地方等你,等你回来我的怀抱。都说在月亮最圆的时候许愿,愿望就会实现。月亮啊,求求你尽快实现我的愿望吧,也希望你把我的祝福和爱, 伴随着月光散播到空气里,陪伴她每一个日日夜夜
6. 各类短篇小说的开头怎么写
写法很多,如:开门见山…,建议从小处着手,练好基本功
7. 短篇小说怎么写
写短篇小说,要把握好三点。
1、人物
由于短篇小说篇幅的设定,这就要求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把握要精准。尤其是要塑造一个拥有鲜明性格的人物,要让人物来传递故事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采取对话、行为的描写,力图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2、立意
这是短篇小说的核心,要传递什么思想、讲什么故事、引起何种思考,都由「立意」来决定。星星建议如果要用短篇小说来练手的话,多去追求新颖的「立意」。
星星举个例子,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曾在《一分钟小说选》中说过「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
他常常借助童话、科幻、推理等,通过一些非现实的题材,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而一个新颖的立意,往往能让读者印象深刻,即便是长篇小说,也可能达不到其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3、结尾
短篇小说很容易让读者有“拍案惊绝”的感觉,那是因为有一个好的结尾。但这个结尾不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结局,它可以是开放式的。
(7)短篇小说开篇扩展阅读
字数的多少,是区别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人们通常把几千字到三万字的小说称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这只是就字数而言的,其实,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围、作品的容量来决定的。
长篇小说容量最大,最广阔,篇幅也比较长,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一般是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的,如《红楼梦》。中篇小说反映生活的范围虽不像长篇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广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节的繁简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如《人到中年》。
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紧凑、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写了一个或很少几个人物,描写了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插曲。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虽不及长篇、中篇广阔,但也同样是完整的,有些还具有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
8. 短篇小说怎么写开头,举例
例:
她爱他,可是,他不爱她。
她愿意为他奉献出一切,他却不以为然。
时间逆转,这一次,她不会再去爱他,也不愿再遇见他。
他,开始寻找她。
故事,,,也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故事,,,
9. 小说开头讨教
都说小小说的结尾重要,极端者甚至把小小说称为“结尾的艺术”。其实,小小说的开头同样轻慢不得。人们的时间那么紧,好不容易抽出一点闲暇、酝酿一点情绪读你的小小说,不料读了几百字还不得要领,还进不了戏,干脆“啪”地甩一边,不受那个罪了。反之,如果小小说头开得好,或语言别致,或富于动感,或角度新颖,或有一个吊胃口的悬念,我们就会眼睛一亮,兴致大增。
有几个不错的开头,随手拈来与诸君同赏——
王晨的《鹿回头》:树有树声,鸟有鸟语;参有参谚,渔有渔歌;狩猎呢?72岁的炮手阚明德用肯定的语气说,打猎也有打猎的规矩。
这个开头简明、硬朗,一望而知接下来要读到的是一篇信息量大、饶有兴味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信息承载量大小,也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狩猎对于我们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何况是72岁的老炮手讲的故事呢?尽快形成阅读期待,是小小说开头常用的手法。
再看看刘黎莹小小说《仲夏的莲》的开头:
爸的烟袋锅像一个小火球在明晃晃的月亮地儿一上一下闪着红光,说:“南岭那边的亲事,定了。”
莲问:“定了?”
爸说:“定了。”
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直接入戏,好!还有老作家许行的名篇《立正》,开头是这样写的: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个开头可谓精彩之至,一下子触及到小说的核心内容。把最惊人的情节或细节放在开篇之初,也是小小说重要的创作技巧,可以让读者一开卷就集中注意力。在电影创作中,有经验的导演对此格外讲究。还记得《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吗?诺曼底登陆的惊险场面,让我们几乎是屏着气来看这个好莱坞大片的——先声夺人,出手不凡,较适用于情节性强的小小说开头,而抒情类的小小说就另当别论了。
小小说由于篇幅所限,对语言的概括力要求很高,没有删繁就简、惜墨如金的文字功力,是写不好小小说的。笔者在阅读来稿、特别是阅读初学写作者的稿件时,常常见到这样的通病,即环境描写太细微、太琐碎,生怕读者不知道你拥有许多美丽的词藻。大到湖光山色,小到青枝绿叶,巨细无遗,如数家珍,写了几百字还刹不住车,您在那儿意犹未尽,读者可就受洋罪了,不知道你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我们知道19世纪的长篇小说常有大段景物描写,动辄上千字,可那是马拉车的时代。现在呢,人类都登上火星了。我的意思是,不是不要景物描写,许多优秀的小小说也是以写环境作为开头的,试举两例:
礁盘其实是个小岛,白白的珊瑚礁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儿,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没水,没树,没草,甚至没土,就驮着一帮子海军陆战队的兵.
这是青年作家陆颖墨的获奖小小说《礁盘》的开头,数数,六十来个字,就把地处赤道的小岛的严酷环境写了出来,而且还点出了海军陆战队,预示着故事将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段描写如果拉长到几百字,艺术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诸如此类以环境描写作为小小说的开头,有两个要素值得注意,一是尽量精练,勿滥用形容词;二是尽快和你写的人物挂上钩,或干脆就以你小说中的主人公为视觉,通过他的眼睛去观察环境,这样的开头就比较高明了。比如谢友鄞的著名小小说《残页》,开头是这样写的:
半个多世纪前,东北民主联军一位长官,在警卫簇拥下逛街,经过桥头茶馆、水陆货栈、车马皮铺、牛羊杂碎老汤馆,在棺材铺前停下。长官招呼:“老板,生意兴隆?”开棺材铺的小老板,脸吓白了。
这个描写环境的开头,没有使用一个诸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商贾云集”之类的成语或形容词,却使读者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语言的锤炼非一朝一夕之功,《残页》的开头可谓老练之至。在国画创作手法上,白描常常用来画静物,而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白描手法,特别是用在小小说的开头,则一定要富于动感才好。
其实,大可不必为小小说的开头绞尽脑汁,如果你对笔下塑造的人物有足够的信心,那么,直接以刻画人物开篇,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比如郑洪杰的小小说《六嫂子》:六嫂子是村里最俊的小媳妇,当年嫁来戴楼时,一村人都跑来看,半个月络绎不绝。现在六嫂子已30岁了,生了两个孩子,可还是风韵十足,俊俏迷人。这种开头的笔法可能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技巧了,从唐传奇到宋话本到明清笔记小说,一直到赵树理至今长盛不衰,盖因为小说是写人的艺术,万变不离其宗。但这类开头切记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或形象,或性格,或身份,总之要有与众不同的东西。例如秦德龙的小小说《艺术家》,开头是这样写的:艺术家老丁,不住大城市也不住中小城市,而住在乡野小村,陪老婆喝面汤,喝完一碗汤,摸摸肚皮硬邦邦。当然,老丁也不用西装革履包装,也不留长发髯须吓唬人。这就属于抓人物特征的开头,什么特征?行为特征。一下子使读者对这位“艺术家”产生了好奇心,想读下去认识认识他。
而彭飞小小说《下点》开头这样介绍他的人物:香水桥乡新调来的乡长走马上任了。新任乡长姓白,年纪不大,30岁出头的样子,长得文质彬彬的,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倒更像是学校的老师。这个开头平易近人,娓娓道来,读着毫不费力,看得出作者对“白乡长”有充分的自信。
小小说的开头,往往决定一篇作品的语言节奏和叙述基调。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开头是:“漏头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曾被许多评论家称道。现在许多小小说作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如青年女作家申永霞,她的语言无拘无束,恰与笔下表现的人物合拍,如《都市女子》的开头:都市里常有这样一些女子,她们将皮肤涂成小麦色,将嘴唇涂成黑紫色,将中国人的头发染成外国人的头发,将原来俩细弯的眉毛拔掉再画俩细弯的上去。一卡拉就OK,一跳舞就OK……土露就是一个。这个开头既介绍了人物背景,又为下文的叙述确定了基调和活泼自由的风格。黄建国的名篇《谁先看见村庄》,是我国近年小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精品,它的开头从容不迫: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连用两个“她们”显得浑然大气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干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这个开头并不出奇,但你看看结尾:“呀,天都黑了,”她们说,“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黑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就知道,开头和结尾一脉相承,遥相呼应,作者在动笔前,已经有了“烂熟于心”�鲁讯语的整体构思,是“一气呵成”的产物。所以,我想,优秀的小小说是在动笔前就考虑到如何结尾的,并在开头予以呼应。中长篇小说可以“跟着感觉走”,边想边写,但小小说就不能这么散,即使形散但决不能神散,开头就要聚住这股气,用针扎而不是用巴掌打,一针见血,四两拨千斤。
还有一种悬念式的开头,适宜情节性强、故事抓人的小说。记得小时候读过一部长篇小说《平原枪声》,内容全忘了,但那个开头却记得很清楚:老槐树上吊着一个人……悬念式的小说开头,当数美国“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用得得心应手,如《窃贼的浪漫史》开头:我真不该停下汽车,可是她站在那里忧郁无助的样子,叫人看了于心不忍。这个开头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读者会想为什么不该停车呢,停车后会有什么浪漫或恐怖的后果呢?不由你不往下深究一番。小小说作家关汝松,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创作了一批科幻小小说,故事生动有趣,几乎篇篇都有悬念式开头,如《活广告》:陈先生不买服装。这不仅因为穷,还因为用不着。读者会诧异,不买服装穿什么呀,即使奉行“天体运动”也要分场合呀?读了下文才明白,陈先生原来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活体广告。悬念式的开头之所以有优势,不仅在于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而且一下子切入到小说的骨干情节和故事核心之中,便于节省笔墨。日本著名小小说作家星新一也擅长用这种开头的技巧。
爱下棋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围棋、国际象棋或中国象棋,开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全局的发展甚至成败,所以优秀棋手都能娴熟运用各个流派的开局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小说的开头也是这样。我们只要留意研究,多掌握一些开头的技巧,然后随机应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匠心独运,就迈出了创作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