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是短篇小说集吗
㈠ 沈从文和《边城》资料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他通过一个古朴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我们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总体的大叙事的角度考察《边城》,则不难发现他的真正的命意在于建构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从《边城》中,我们看到沈从文笔下诗画般的湘西世界,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们单纯而又勇敢,没有贫富、地位之分,均以诚挚为美的,以亲善为人之本,使读者置身于温馨的世界,这种描写手法本身就是对尔虞我诈无情的鞭挞。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原始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目的在于衬托湘西人清水般的心灵。他笔下的湘西风情与现实中的都市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㈡ 沈从文《边城》的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和长篇小说《长河》等。
㈢ 《边城》短篇小说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㈣ 沈从文边城简介,只要简介就可以了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4)沈从文边城是短篇小说集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
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作品赏析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而且为我们展示出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啼声婉转的黄莺、繁密的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奇景如画,美不胜收。
这些又都随着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动而自然展开。或是以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反衬翠翠爱情萌动的内心的躁动、落寞和薄薄的凄凉;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着的一层薄薄的白雾、虫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对傩送情歌的热切期待,以及少女爱情的纯洁和朦胧。
㈤ 请问: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本长篇小说的书还是仅仅一篇文章短篇小说还是 要写《边城》的读后感是针对
一本书,不过很薄,就是一本小说,一个故事。。。写读后感的话,可以从时代背景和作品的文学性来写,沈从文是和鲁迅差不多一个时代的人,但鲁迅写的东西太黑暗太深刻了,相比较而言,沈从文的《边城》描写的湘西就和天堂一样。。。而且边城这本小说也很有看点啊。。
㈥ 这本《边城 沈从文集》里是不是从388页开始的内容才是小说《边城》
是 都说了是文集 就是包括好多文章,只是《边城》比较出名才写在题目上 其实边城.只是一个中篇小说 并不长。
㈦ 边城是短篇小说吗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㈧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哪些
沈从文文学作品全集:
边城 [沈从文] 神巫之爱 [沈从文] 山鬼 [沈从文]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沈从文] 看虹录 [沈从文] 长河 [沈从文]
大山里的人生 [沈从文] 阿丽思中国游记 [沈从文] 一个母亲 [沈从文]
阿黑小史 [沈从文] 十四夜间 [沈从文] 篁君日记 [沈从文]
创作杂谈 [沈从文] 水云集 [沈从文] 非梦集 [沈从文]
凤子 [沈从文] 丈夫 [沈从文] 新摘星录 [沈从文]
灯 [沈从文] 夫妇 [沈从文] 艺术教育 [沈从文]
新烛虚 [沈从文] 冬的空间 [沈从文] 好管闲事的人 [沈从文]
龙朱 [沈从文] 芸庐纪事 [沈从文] 石子船 [沈从文]
或人的家庭 [沈从文] 新景与旧谊 [沈从文] 入伍后 [沈从文]
自传编零 [沈从文] 雨 [沈从文] 文学运动杂谈 [沈从文]
往事 [沈从文] 玫瑰与九妹 [沈从文] 月下小景 [沈从文]
新与旧 [沈从文] 湘西 [沈从文] 怯步集 [沈从文]
雨后及其他 [沈从文] 老实人 [沈从文] 怯步者笔记 [沈从文]
狂人书简 [沈从文] 致唯刚先生 [沈从文] 到北海去 [沈从文]
绿魇 [沈从文] 黑魇 [沈从文] 白魇 [沈从文]
劝人读经 [沈从文] 穷与愚 [沈从文] 中国人的病 [沈从文]
禁书问题 [沈从文] 一点回忆一点感想 [沈从文]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友情 [沈从文] 悼勒以 [沈从文] 无从驯服的斑马 [沈从文]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蜜柑 [沈从文]
旅店及其他 [小说集] 湘西民族的艺术 [沈从文] 小草与浮萍 [沈从文]
新湘行记 [沈从文] 雪晴 [沈从文] 福生 [沈从文]
在别一个国度里 [沈从文] 采蕨 [沈从文] 苗民问题 [沈从文]
鸭子 [沈从文] 生之记录 [沈从文] 老伴 [沈从文]
一个传奇的故事 [沈从文] 街 [沈从文] 凤凰 [沈从文]
沅陵的人 [沈从文] 桃源与沅州 [沈从文]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市集 [沈从文] 沈从文子集 [沈从文] 过节和观灯 [沈从文]
虎雏 [小说集] 都市一妇人 [小说集]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
常德的船 [沈从文]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 [沈从文] 泸溪·浦市·箱子岩
如蕤集 [小说集] 游目集 [小说集] 八骏图 [小说集]
凤凰集 [沈从文] 柏子集 [沈从文] 主妇集 [沈从文]
辰溪的煤 [沈从文] 沅水上游几个县份 [沈从文] 水车 [沈从文]
流光 [沈从文] 遥夜 [沈从文] 一天 [沈从文]
新废邮存底 [沈从文] 沉默 [沈从文] 逃的前一天 [沈从文]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时间 [沈从文] 水云 [沈从文]
水云集 [沈从文] 人生石板路 [沈从文] 人生的梦幻 [沈从文]
我的学习 [沈从文] 我所见到的司徒乔先生 我为什幺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记丁玲 [沈从文] 西山的月 [沈从文] 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湘行书简 [沈从文] 新诗的旧账 [沈从文] 新文人与新文学 [沈从文]
血 [沈从文] 一个女人 [沈从文] 一张大字报稿 [沈从文]
忆翔鹤 [沈从文] 贵生集 [沈从文] 游二闸 [沈从文]
云南看云 [沈从文] 在昆明的时候 [沈从文] 躁 [沈从文]
怎样办好一份报纸 战争到某市以后 芷江县的熊公馆
致王际真 [沈从文] 顾问官 [别集] 凤凰集 [别集]
抽象的抒情 [沈从文] 长河集 [沈从文别集] 边城集 [沈从文别集]
柏子集 [别集] 湘行集 [沈从文别集] 友情集 [沈从文别集]
萧萧集 [沈从文] 蜜柑小说集 [沈从文] 生命 [沈从文]
雪晴集 [沈从文别集] 萧萧 [沈从文] 湘女萧萧 [沈从文]
㈨ 沈从文的边城是长篇小说吗
中篇小说。《边城》字数:41000字。
一般认为,篇幅在三万字至六万字之间的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长短、人物多寡、情节繁简等均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故事情节完整。线索比较单一,矛盾斗争不如长篇小说复杂,人物较少。所以,相比于长篇,中篇小说比较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成功。因为对于初涉创作领域的人而言,写作长篇易陷入多数的情节造成凌乱难收的困境,而写作短篇不是转折太少而单调、就是转折太多却显得拥挤。这时考虑将原本的构想修改中篇是一个广受推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