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为
A. 张爱玲全部作品
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阴历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B. 张爱玲有哪些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收入《传奇》。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以上三篇约作于1950年,发表时间晚。)
C. 张爱玲所有作品有哪些
小说
《不幸的她《牛》
《霸王别姬»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
《茉莉香片》,
《心经》《倾城之恋》
《琉璃瓦》
《金锁记》
《封锁》
《连环套》
《年青的时候》
《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殷宝滟送花楼会》
《等》
《桂花蒸阿小悲秋》
《留情》
《创世纪》
《鸿鸾禧》
《多少恨》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恋》
《五四遗事》
《怨女》
《半生缘》
《相见欢》
《色·戒》
《浮花浪蕊》
《小团圆》
《同学少年都不贱》
散文
《迟暮》
《秋雨》
书评四篇
《论卡通画之前途》
《牧羊者素描》
《心愿》
《天才梦》
《到底是上海人
》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
《公寓生活及其他
》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烬余录》
《谈女人》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
《论写作》
《童言无忌》
《造人》
《打人》
《说胡萝卜》
《私语》
《中国人的宗教》
《诗与胡说》
《写什么》
《〈传奇〉再版序》,
《炎樱语录》
《散戏》
《忘不了的画》
《谈跳舞》
《谈音乐》
《自己的文章》
《夜营的喇叭》《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
《气短情长及其它》
《〈卷首玉照〉及其它》
《双声》
《吉利》
《我看苏青》
《姑姑语录》
《中国的日夜》
《华丽缘》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太太万岁〉题记》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
《忆胡适之》
《谈看书》
《谈看书后记》
《〈红楼梦魇〉自序》
《〈张看〉自序》
《〈惘然记〉序》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表姨细姨及其他》
《谈吃与画饼充饥》
《“嗄?”?》
《草炉饼》
电影剧本
《未了情》
《太太万岁》
《情场如戏场》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学术论著
《红楼梦魇》
译文
《海上花列传》
D.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分别有哪些
短篇的不多,中篇的有一大堆。本人斟酌再三,短篇的有这么几个:《鸿鸾禧》《等》《茉莉香片》(勉强算)《琉璃瓦》《花凋》《封锁》以上出自流言。
《散戏》《殷宝艳送花楼会》《华丽缘》《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
这里大多都是5到25页之间的,只有《散戏》《爱》才算是真真的短篇小说,只3,1页。
本人张迷,还望体谅,仅供参考,别无他途,有也无所谓啦……
E. 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散文集分别是
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一部。
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成名之作为长篇小说《倾城之恋》。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文集《传奇》,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等。
F. 张爱玲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张爱玲的主要作品有:《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红楼梦魇》、《不幸的她》等等。列举五个如下:
1、《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中华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早期的小说作品,于1943年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后被收录于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
小说讲述叙述的是上海的女中学生葛薇龙“八一三事变”后随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难,后因物价飞涨,家人离港返沪,葛薇龙为了继续求学投靠了一个断绝亲戚关系多年的、拥有巨额财产寡居的亲姑母。
在姑母那豪华、精巧的豪宅里,葛薇龙开始为姑母的物质款待所俘虏,在“假做真来假亦真,真作假时真亦假”的游戏氛围中,成为姑母勾住那些对她不再感兴趣的男人的色饵。
在姑母指导下,葛薇龙最终和华侨花花公子乔琪结了婚。她整天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为姑母弄人,变成了家庭里的高级交际花,甚至自嘲为娼妓。
2、《茉莉香片》
《茉莉香片》是张爱玲的一篇中篇小说。它主要描述了从小都没有得到父爱的聂传庆,在碰到本能成为他父亲的言子夜的女儿言丹朱,聂传庆从小是个怯懦,变态的男孩,有三分像女孩子。言丹朱想帮助聂传庆。聂传庆是个仇恨的人,待一切都是悲观的角色。
3、《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4、《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一部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结, 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汇时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悲剧人生。
该书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等十余部作品。
5、《红楼梦魇》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
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之一》,《初详〈红楼梦〉》,《二详〈红楼梦〉》,《三详〈红楼梦〉》,《四详〈红楼梦〉》,《五详〈红楼梦〉》。
《红楼梦魇》像迷宫,像拼图游戏,又像推理侦探小说。早本各各不同的结局又有《罗生门》的情趣。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
收在这集子里的,除了《三详》通篇改写过,此外一路写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没去改正前文,因为视作长途探险,读者有兴致的话可以从头起同走一遭。
作者不过是用最基本的逻辑,但是一层套一层,有时候也会把人绕糊涂了。作者自己是头昏为度,可以一搁一两年之久。
G. 张爱玲的小说代表作有哪些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家、散文家。河北丰润人,1921年出生于上海,名门闺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成名之作为长篇小说《倾城之恋》。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文集《传奇》,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等。
《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亲手毁掉自己儿女的幸福。
H.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
张爱玲全集(11本)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定价】¥113.00 【出版时间】1997-03-01 【开本】32开 张爱玲全集包括:《半生缘》、《余韵》、《爱默生选集》、《对照记》、《流言》、《倾城之恋》、《怨女》、《第一炉香》、《惘然记》、《张看》、《续集》。 张爱玲全集(14本) 哈尔滨出版社 【定价】¥207.20 【出版时间】2003-10-01 【开本】32开 本套装包括:《张爱玲全集1:长篇小说·半生缘》、《张爱玲全集2:长篇小说·怨女》、《张爱玲全集3:散文卷一·1939-1947年作品》、《张爱玲全集4:散文卷二·1939-1947年作品》、《张爱玲全集5:对照记·1952年以后作品》、《张爱玲全集6:散文卷四·1952年以后作品》、《张爱玲全集7:中短篇小说·1943年作品》、《张爱玲全集8:中短篇小说·1944年作品》、《张爱玲全集9:中短篇小说·1945年以后作品》、《张爱玲全集10:文学评论·红楼梦魇》、《张爱玲全集11:海上花开》、《张爱玲全集12:海上花落》、《张爱玲全集13:爱默森选集》、《张爱玲全集14:剧作暨小说增补·情场如战场等三种》共十四本!
I. 张爱玲有什么作品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女作家,作品很多,但是几乎本本是经典,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种种历史原因,一直被埋没,后来经过美国学者夏志清的挖掘后,张爱玲才逐渐走入当代大陆主流文坛,并且很快赢得了相当高的文学地位。她的主要作品有以下,按时间先后和体裁排列:
小说类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这个中篇很有名,后来被改编
成电视剧,由周润发和赵雅芝分别扮演男女主角,轰动一时)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这个好像也有同名电视剧)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有同名电视剧)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
《小艾》《十八春》, 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
《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1957年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
《半生缘》,1968年,后改名为《惘然记》(这个很有名
气,有电视剧)
《 色·戒》,这个名气更大,李安同名电影。
浮花浪蕊》,1983年
《小团圆》(创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陆出版发行,引起
热议
《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中篇作于1973年至1978年之间,2004年2月台湾皇冠出版社推
出了这本小说的正体字单行本。)
《雷峰塔》《易经》繁体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
《异乡记》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经》简体版大陆发行(2011年4月)
散文类
《迟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张看》。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
1943年《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樱语录》,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
《借银灯》
《银宫就学记》
《存稿》
《雨伞下》
《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1976年。
《谈看书》,1976年。
《谈看书后记》,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1976年。
《〈张看〉自序》,1976年5月。
《〈惘然记〉序》,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
《表姨细姨及其他》,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电影剧本类
《未了情》,1947年。
《太太万岁》1947年。
《情场如戏场》(改编),1956年摄制,收入《惘然记》。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学术论著类
《红楼梦魇》,1976年。
《〈海上花列传〉评注》,1981年。
译文类
《海上花列传》(汉译英)。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英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