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脑洞短篇小说

脑洞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6-15 20:52:26

⑴ 有哪些令人感动到崩泪的脑洞小说

第一本《从前有座灵剑山》作者:国王陛下

精彩内容:而就在此时,王陆那被激荡开的坤山剑,却又挑衅似的歪歪斜斜刺了过来。琉璃仙虽不知心魔大誓之事,直觉中却也知道此剑并无威胁,便准备不予理会。刹那之后,琉璃仙眼前一花,玉府剑心轰然绽放,少女身不由己地抬起手臂,七口还在分离中的飞剑陡然聚合,直刺而出“哈,来得好王陆散乱的剑势忽的企稳凝固,浑身释放出惊人的气息,台下几位长老豁然起身,满目惊叹。“临阵筑基?”顾不得惊叹王陆此时忽而展现的筑基修为,只见琉璃仙对陡然出现的变化毫不在意,飞剑去势不该,竟是要硬碰硬地与无相剑决一高下。

警察叔叔们连夜突击审问混混 ,张大道和白二傻子也把事情反复说了许多遍。警察叔叔有些纳闷的看着张大道,道:“行,你真行,看着疯疯癫癫的你还有点能耐啊?我们都没发现的线索被你找到了,这下你立功了,你在这儿等着,我这就申请拘捕令抓人去!” 张大道得意非常,嘴里道:“协助政府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人人有责!您别客气了,奖励啥的直接打我卡上就成!没什么事儿我们就先走了。”“走?走什么?跟着待着,等我们调查有个结果再说!”警察翻了个白眼,原本还想客气几句,现在根本懒得搭理张大道了,扭头就办正经事去了。 白二傻子这时候上来,问了张大道一个问题:“天师,你不是和影帝哥说不通知警察吗?这怎么又通知了?这他们不让咱们回去,不会有事儿吧?”

⑵ 脑洞最大的科幻小说

我觉得脑洞最大的科幻小说是流浪地球,三体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自己更喜欢流浪地球这篇小说的氛围,所有的科幻小说其实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脑洞也很大。

⑶ 有哪些看完让你看完“脑洞大开“的小说

我们总是会经历一拨又一拨的书荒,其实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书面世了,而是我们的心浮躁了,无法静下心去品味那些真正呕心沥血耗费大量心血的文章了。老左不才,最近这段时间阅读的大都是些小说了,品类大都是科幻小说或是推理小说。在此给大家推荐五篇。希望在这“书荒”的时代,能够抓住你的眼球,让你脑洞大开,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1.《24格每秒天堂》推荐指数:★★★★★

《伤心者》是由多个短篇小说组成的,而这多个短篇小说虽然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主角名大都就是使用作者名“何夕”,所以或多或少都给人一种相关性。小说有很深的科学基础,包含生物学、心理学、宇宙学、物理学等。很多科幻类的东西,可能也不仅仅是科幻,也许现在已经有相关的概念,不久后就能够实现。小说蕴含着很强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有个人的感情也有对于世界对于生命的大爱博爱。各个短篇小说的名称也很有韵味,如《人生不相见》、《爱别离》等。

⑷ 你看过脑洞最大的科幻小说是什么

关于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脑洞之争,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答案是“科学家的脑洞更大”,因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学家的想象,用一种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期好书榜中有几本与“科学”相关的书,一本是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本是牛津心脏外科医生奇遇记《打开一颗心》,还有一套科幻作家韩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将中国科幻分为两极,一极是刘慈欣,另一极就是韩松,“一种是想像力意义上的应用文,另一种是作为社会预警的小说”。《时代周刊》形容韩松“白天忙于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而读者给他的标签是“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在中国读者中,韩松的科幻小说褒贬不一,分歧很大——爱的人爱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带有人文与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维度、通过不同视角,冷静地观察宇宙、人间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历史、现实和未来。近日,他的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韩松精选集》一网打尽其成名作、获奖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国》,还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苦难》和《冷战与信使》,《苦难》收录的是新作,大多还没有正式发表过,《冷战与信使》包含了韩松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再生砖》、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说;《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随笔杂文集,处处体现出韩松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还有一部诗选《假漂亮和苍蝇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诞生两百周年,韩松从初中开始写科幻到现在,三十六年一直没有中断,常有人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回答:“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在这个片断宇宙中的经历,尽可能记录下来,留给另一个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来,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1953年德文版著作编译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会让人们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他坚信科学的应用可以是集体组织的,但科学的创造却只能是个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从不搞什么“创新团队”,甚至没有带过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成不了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否则只是靠那点儿专业知识,更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人。”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学科’同等重要时心中所想的东西”,而“过分强调竞争体系,以及为了立竿见影的用途而过早地专门化,将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赖以生存的那种精神”。
《打开一颗心》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医生是英国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曾经师从国际心脏外科先驱柯克林教授,经手过12000颗心脏。他所遭遇的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难过山车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后来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救治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过大屠杀的阿拉伯无名哑母病孩,全力施救却最后双双殒命;还有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韦斯塔比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反思。

⑸ 有哪些会让你脑洞大开的奇书

有那么一些书,会让我们感叹于作者的“脑洞”;有那么一些书,会让我们叹服于作者的强大。

今天,精读君选出了6本或异想天开,拥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的书籍,或别具一格,属于名家的传世名篇……请相信精读君,这6本“奇书”会让你感叹:原来书,也可以这样啊……


1
《哈扎尔辞典》豆瓣评分8.5 2173人评

作者简介:松田行正,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黑色的书,连三个切口都刷了黑漆。正面不着一字的书衣也是黑色特种纸,两边是两张切割出来的脸部曲线,封面上只有九个小孔。这九个小孔是凡尔纳的小说《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读暗号的模型纸,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阵列,正常包裹时显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将书衣顺时钟旋转90度就变成“ZARRATHUS”,再转90度会出现“TRRASIGNE”,再转90度则会出现“ASINTOERR”。这36个字母去掉作者名,就变成ZEЯ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个小孔的排列方式来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通称大玻璃》中的“九个射击的痕迹”,喜欢玩双关语的杜尚用射击的洞比喻射精。作者解说书名的含义是:从零(ZERO)出发,逐渐偏离(ERROR),进入记号的世界……

推荐理由:看着各种文字或是符号,慨叹着我们所了解的还真是浅薄啊。那一个个奇怪的符号让人叹为观止,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文字与符号,就像是一个历史、人文与智慧的缩影,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豆瓣读友半夜花儿开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⑹ 有什么脑洞开的比较大的短篇小说推荐一下吗

你好,三体和沙丘的脑同是最爽的,希望能帮到你

⑺ 除《三体》外还有哪些值得一看、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

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就说我看过的吧。长篇有《天意》、《灵海》系列、《宇宙钟摆》系列、《决战奇点》、《异海》等等。短篇小说集就更多了,像何夕的《汪洋战争》、《伤心者》;大刘的《赡养人类》、《流浪地球》。王晋康老师的没买……但那篇《水星播种》、《生存实验》、《终极爆炸》等很不错。唐匪的那个《看见鲸鱼座的人》,有几篇我挺喜欢的。还有那些科幻奖项的选集,比如《2017·中国最佳科幻作品》(《科幻世界》期刊的选集),《光年之外》(蝌蚪五线谱举办的光年奖选集)等等。

⑻ 你读过哪些脑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说

关于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脑洞之争,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答案是“科学家的脑洞更大”,因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学家的想象,用一种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期好书榜中有几本与“科学”相关的书,一本是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本是牛津心脏外科医生奇遇记《打开一颗心》,还有一套科幻作家韩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将中国科幻分为两极,一极是刘慈欣,另一极就是韩松,“一种是想像力意义上的应用文,另一种是作为社会预警的小说”。《时代周刊》形容韩松“白天忙于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而读者给他的标签是“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在中国读者中,韩松的科幻小说褒贬不一,分歧很大——爱的人爱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带有人文与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维度、通过不同视角,冷静地观察宇宙、人间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历史、现实和未来。近日,他的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韩松精选集》一网打尽其成名作、获奖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国》,还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苦难》和《冷战与信使》,《苦难》收录的是新作,大多还没有正式发表过,《冷战与信使》包含了韩松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再生砖》、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说;《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随笔杂文集,处处体现出韩松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还有一部诗选《假漂亮和苍蝇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诞生两百周年,韩松从初中开始写科幻到现在,三十六年一直没有中断,常有人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回答:“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在这个片断宇宙中的经历,尽可能记录下来,留给另一个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来,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1953年德文版著作编译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会让人们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他坚信科学的应用可以是集体组织的,但科学的创造却只能是个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从不搞什么“创新团队”,甚至没有带过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成不了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否则只是靠那点儿专业知识,更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人。”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学科’同等重要时心中所想的东西”,而“过分强调竞争体系,以及为了立竿见影的用途而过早地专门化,将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赖以生存的那种精神”。
《打开一颗心》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医生是英国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曾经师从国际心脏外科先驱柯克林教授,经手过12000颗心脏。他所遭遇的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难过山车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后来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救治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过大屠杀的阿拉伯无名哑母病孩,全力施救却最后双双殒命;还有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韦斯塔比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反思。

热点内容
网游小说主角的刀叫末日 发布:2025-10-20 08:36:28 浏览:618
菠萝包轻小说签约规则 发布:2025-10-20 08:36:27 浏览:143
官渡之战经典小说推荐 发布:2025-10-20 08:33:28 浏览:650
以武为尊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10-20 08:28:15 浏览:799
莫泊桑短篇小说每章主要内容 发布:2025-10-20 08:12:35 浏览:468
汉武帝小说全集免费阅读下载 发布:2025-10-20 08:06:42 浏览:500
寻秦记小说原著结局很惨啊 发布:2025-10-20 08:04:11 浏览:985
主角有一个珠子空间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10-20 07:52:04 浏览:834
爱情短篇小说心碎 发布:2025-10-20 07:50:34 浏览:584
类似国家游戏的小说 发布:2025-10-20 07:50:23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