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短篇小说
❶ 老舍写过的短篇小说
1、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骆驼祥子》、《 赵子曰》、《离婚》、《鼓书艺人》、《二马》、《火葬》、《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猫城记》、《文博士》、《小坡的生日》等。
2、中篇小说:《月牙儿》、《阳光》等。
3、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
4、剧本:《龙须沟》、《残雾》、《茶馆》、《桃李春风》、《神拳》、《 大地龙蛇》等。
5、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1982年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老舍名言: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生平:
1、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2、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
3、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
4、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5、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
6、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7、1946年赴美讲学。
8、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❷ 铁凝短篇小说 哦,春雪 主题思想是什么
不是《哦,春雪》,而是《哦,香雪》。
《哦,香雪》的主题思想:
《哦,香雪》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一、内容梗概: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庄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发了优美而内涵丰富的情感。作品主要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三、作品鉴赏:
《哦,香雪》,标题清新可人,富有诗意。铁凝的作品,擅长捕捉人物的细微心理活动,并以精妙的语言传达作家敏锐而细腻的艺术感觉。《哦,香雪》是这方面的代表作。1982年发表后,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哦,香雪》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小小的台儿沟是一个闭塞、孤独、贫穷的角落,那儿的人们过着几乎是封闭式的生活。他们隐藏在大山的皱褶里,无从知晓山外的世界。然而,前进着的生活浪潮终究会冲击每一个角落。火车开进了深山,也就为深山中的人们带来了山外的新鲜事儿。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的火车打破了山村往昔的寂静,拨动了山村人平静的心,带来了山外陌生新鲜的气息,诱发了山村人的不安与渴望。正是这短暂的一分钟,为山村人、特别是青年人提供了观察、了解山外天地的可贵时机。作家写山村姑娘们为那一分钟而急急吃饭、细细打扮的一段,寥寥几笔,却传达出多么丰厚的生活意蕴:现代生活的强大诱惑力、山村姑娘们奔向现代文明的急切与真诚……
17岁的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巨大的火车使她兴奋也使她恐惧的描写,极生动地表现了村姑的好奇与纯朴混杂在一起的微妙心绪。她的伙伴们感兴趣的是乘客的首饰和漂亮的乘务员,香雪却与众不同——她注意的是乘客的书包,她关心的是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小山沟的人。尤其是那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几乎牵动了她的全部注意力。她因此而与众不同。作家着意刻划香雪求知的渴望,便为这位村姑增添了一层清纯脱俗、积极向上的光彩。香雪是小山村唯一的初中生。她因贫穷而被公社中学的同学所歧视,又因为这歧视而萌生了走出贫穷的决心。这样,香雪的清纯中又透出了刚毅。
作家通过一个细节展示香雪内心情感的单一与丰富:铅笔盒。她那木制的铅笔盒使她面对同学的泡沫塑料铅笔盒而自卑;她猜测那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价钱值多少鸡蛋的一段描写,揭示了她的纯朴与可爱;而她最后在火车上以一篮鸡蛋换一位大学生的铅笔盒,并因此而不在乎被火车多拉了一站、不畏惧多走三十里夜路的那一段情节,和她因为铅笔盒而感到充实、感到无畏的心理活动,都使她的性格塑造完美了、升华了。香雪的举动是真诚自然的,只有像她这样的既渴求知识而又纯朴天真的山村少女才会有如此的勇气与行为。她的追求是如此具体、微小,却又是如此丰富、广大。在香雪的委屈与希望、胆怯与执着、羞涩与果敢的交替转换中,作品展示了山村少女美好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感情与理智、历史与现实的丰富内涵,暗示了一种古老陈旧生活方式与观念的逐步解体,传达了新一代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尊严的维护,对于现代文明的热切呼唤。一个山村少女的清纯、朴实、执着、热情,都通过铅笔盒这个细节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小说的基调是明净、清新、委婉动人的。小说构思精巧,以短短的篇幅包容了丰富的内涵。作品没有着笔于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未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它只是捕捉住瞬间,撷取几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将艺术描写聚焦在人物身上。细致入微地描绘她们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由此折射出生活的新旧嬗替。小说笔调清新婉丽,文字鲜活灵动,风格淡雅别致,意境回味悠长,具有诗情画意之美。不仅香雪的追求充满诗意,甚至村姑们对首饰和乘务员。的向往也饶有诗意,甚至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件,作者也赋予它们以灵气——试探着前进的铁轨、羞涩地畏缩着的小木盒、群山像母亲的胸脯、树叶在夜风中歌唱、小溪欢腾地迅跑……这样,既烘托了全篇的诗意,又展示了作家的童心。
现代文明冲击传统人生,许多作家笔下都是浮躁的悲剧——路遥的《人生》、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柏慧》……莫不如此。作家们欲为人类唤回传统美德、古朴风景的情怀,不难理解。而这篇《哦,香雪》却写出了传统人生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与追求,写出了一首希望之歌。
❸ 谁有韩少功和毕淑敏的作品全集法我一下 谢谢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她似乎不能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似乎人人所经所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宋人所推崇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开始出版《女工》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开始出版《女工》
1986年,她34岁写了《昆仑殇》
2、1994年,《预约死亡》
3、2003年出版《毕淑敏》
4、1996《红处方》
主要作品:
◎不宜重逢
昆仑殇 补天石 阿里
转 不宜重逢 伴随你建立功勋
北飞北飞 君子于役
◎生命
预约死亡 生生不已 教授的戒指
最后一支西地兰 看家护院 送你一条红地毯(长篇)
原始股 预约财富 紫花布幔
◎翻浆
西红柿王 匣子里的水牛 冰雪花卉
阑尾刘 赶考的女人 天衣无缝
不会变形的金刚 一厘米 妈妈福尔摩斯
跳级 翻浆 女人之约
束修 赔 雉羽
苔藓绿西服 梦幻小屋和蓝手镯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汗血马尾 蟑螂谷 硕士今天答辨
非正式包装 白杨木鼻子 米年型电话键
月饼的故事 术者 月晕而风
同你现在一般大 给我一粒脱身丸 最晚的晚报
雪花糯米粥 猫头鹰行动 紫色人形
捉刀 假如我出卷子 斜视
◎其他作品
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 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婚姻鞋 那座山,虎啸龙吟
素面朝天 提醒幸福 我很重要
孝心无价 行使拒绝权 芒果女人
天使和魔鬼的较量 红处方(长篇) 电脑时代的灰色诱惑
血玲珑(长篇)
韩少功(1953—),男,汉族,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
1977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七月洪峰》。
1980年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在《人民文学》发表,后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1年短篇小说《飞过蓝天》在《中国青年》发表,后获当年全国五四文学奖与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月兰》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短篇小说《风吹唢呐声》改编为电影,后由凌子执导,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
1985年随笔《文学的根》由《作家》发表,引发后来关于“文化寻根”的大讨论。中篇小说《爸爸爸》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归去来》等在《上海文学》发表。
1986年中短篇小说集《诱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本随笔集《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年与韩刚合译的米兰•昆德拉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由作家出版社内部出版(有删节版)。
1988年调海南省文联工作,举家南迁。
1992年年内有《归去来》英文版出版,《鞋癖》法文版出版,《爸爸爸》意大利文版出版。10月,开始用电脑写作,第一篇作品《夜行者梦语》为后来一系列长篇随笔的起始。
1993年随笔集《夜行者梦语》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中短篇小说集《北门口预言》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韩少功》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随笔集《海念》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法文版《空屋》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1995年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在《小说界》发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有《韩少功自选集》(四卷)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想》与《灵魂的声音》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荷兰文版《爸爸爸》出版。
1997年4月,对持续不止的谣言浪潮作出法律反应,对制造与传播谣言的六被告提起侵权诉讼。
5月,到海南省琼海市挂职体验生活。
6月,在《天涯》编发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长文,此文后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中国知识界围绕“新自由主义”问题出现再一次分化的导火索。
年内有《马桥词典》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其繁体字版分别由台湾中国时报公司和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分别获《中国时报》与《联合报》该年度“最佳图书奖”。
1998年《韩少功散文》(两卷)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1999年汉译费尔南多•佩索阿散文集《惶然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韩少功》繁体字版由明报出版社出版。
2000年5月,迁入湖南省汩罗市八景乡新居。
年内有法文版《山上的声音》出版,在网上被评为该年度十本法国文学好书之一。《马桥词典》被专家推荐为“中国二十世纪小说百部经典”之一。
2001年译作《惶然录》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韩少功文库》(十卷)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2年4月,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
长篇笔记小说《暗示》由《钟山》杂志发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获首届“华语媒体文学大奖”的小说家奖。年内还有中短篇小说集《韩少功读本》、《北门口预言》、《领袖之死》等分别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等出版,荷兰文版《马桥词典》出版,演讲集《进步的回退》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3年理论集《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随笔集《完美的假定》由昆仑出版社出版,英文版《马桥词典》出版,《暗示》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
2004年随笔集《阅读的年轮》由九洲出版社出版,《韩少功中篇小说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韩少功自选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小说集《空院残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韩少功中篇小说集》繁体字版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法文版《暗香》出版,英文版《马桥词典》由澳大利亚Harper Collins再出版。
2005年演讲对话集《大题小作》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政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英文版《马桥词典》由美国兰登书屋旗下的BANTAM DELL再出版。
2006年10月散文集《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出版。
❹ 贾平凹的(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满月儿》。
《满月儿》是2012年8月1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农村新人、新事动人的生活画面。
《满月儿》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了《一双袜子》、《弹弓和南瓜的故事》、《队委员》、《曳断绳》、《荷花塘》、《满月儿》等短篇小说60篇。
其中《满月儿》在197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农村新人、新事动人的生活画面。
(4)1982年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他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❺ 莫言著名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1981年《春夜雨霏霏》短
处女作
1982年《丑兵》短
《为了孩子》短
1983年《售棉大路》短
秋《民间音乐》短
《流水》中
1984年《岛上的风》短
《雨中的河》短
1985年《枯河》短
《老枪》短
《白狗秋千架》短
《大风》短
《三匹马》短
《秋水》短
1986年《草鞋窨子》短
《苍蝇、门牙》短
1991年《神嫖》短
《夜渔》短
《鱼市》短
《翱翔》短
1998年《拇指铐》短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短
《白杨林里的战斗》短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短
《蝗虫奇谈》短
1999年《祖母的门牙》短《儿子的敌人》短
《沈园》短
2000年《冰雪美人》短
(同年份作品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自己看吧~
———————满意请采纳哦~~
——-小卷发玲子
❻ 韩少功,我们学了他什么散文
男,汉族,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湖南省汨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1979年4月)在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到海南后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0年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19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 ,任杂志社社长。
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在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一批“寻根文学”倡导者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更多需要肯定和弘扬的是“不规范”的、存在于野史、传说、边地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的文化精华,就如阿城在“三王”系列中所描述的;而对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被体制化了的“规范”文化,则持拒斥、否定、批判的态度。相对于“三王”系列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痴迷,《爸爸爸》、《女女女》则以强烈的“寻根”意识,探寻文化规范对自由生命的制约,拷问“规范”状态下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态,从中发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也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批判。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丙崽是一个“未老先衰”却又总也“长不大”的小老头,,外形奇怪猥琐,只会反复说两个词:“爸爸爸”和“x妈妈”。但这样一个缺少理性、语言不清、思维混乱的人物却得到了鸡头寨全体村民的顶礼膜拜,被视为阴阳二卦,尊“丙相公”、“丙大爷”、“丙仙”。于是,缺少正常思维的丙崽正显示了村人们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在鸡头寨与鸡尾寨发生争战之后,大多数男人都死了,而丙崽却依然顽固地活了下来。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形象,象征了顽固、丑恶、无理性的生命本性,而他那两句谶语般的口头禅,既包含了人类生命创造和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具有个体生命与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同时它又暗含着传统文化中那种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绝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亘久难变。
韩少功通过《爸爸爸》解剖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明显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态度。韩少功基本上属于一个写实的作家,但由于他对楚巫文化和《离骚》浪漫传统的推崇,在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审视民族劣根性的同时,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神秘瑰奇的神话意味,使文本涂抹上浪漫神秘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我们说过,“寻根小说”大都采取一种貌似传统写实的叙述方式,《爸爸爸》用的却是类似荒诞的“寓言体”,可能是个例外。
创作年表:
[编辑本段]
1977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七月洪峰》。
1980年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在《人民文学》发表,后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1年短篇小说《飞过蓝天》在《中国青年》发表,后获当年全国五四文学奖与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月兰》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短篇小说《风吹唢呐声》改编为电影,后由凌子执导,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
1985年随笔《文学的根》由《作家》发表,引发后来关于“文化寻根”的大讨论。中篇小说《爸爸爸》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归去来》等在《上海文学》发表。
1986年中短篇小说集《诱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本随笔集《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年与韩刚合译的米兰�6�1昆德拉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由作家出版社内部出版(有删节版)。
1988年调海南省文联工作,举家南迁。
1992年年内有《归去来》英文版出版,《鞋癖》法文版出版,《爸爸爸》意大利文版出版。10月,开始用电脑写作,第一篇作品《夜行者梦语》为后来一系列长篇随笔的起始。
1993年随笔集《夜行者梦语》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中短篇小说集《北门口预言》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韩少功》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随笔集《海念》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法文版《空屋》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1995年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在《小说界》发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有《韩少功自选集》(四卷)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想》与《灵魂的声音》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荷兰文版《爸爸爸》出版。
1997年4月,对持续不止的谣言浪潮作出法律反应,对制造与传播谣言的六被告提起侵权诉讼。
5月,到海南省琼海市挂职体验生活。
6月,在《天涯》编发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长文,此文后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中国知识界围绕“新自由主义”问题出现再一次分化的导火索。
年内有《马桥词典》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其繁体字版分别由台湾中国时报公司和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分别获《中国时报》与《联合报》该年度“最佳图书奖”。
1998年《韩少功散文》(两卷)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1999年汉译费尔南多�6�1佩索阿散文集《惶然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韩少功》繁体字版由明报出版社出版。
2000年5月,迁入湖南省汩罗市八景乡新居。
❼ 1982年的台湾言情小说
匪我思存的书01裂锦阴谋傅圣歆、易志维、简子俊02寂寞空庭春欲晚别离康熙、卫琳琅、纳兰容若03来不及说我爱你执着慕容沣、尹静琬04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原谅慕容清峄、任素素05佳期如梦孤勇尤佳期、孟和平、阮正东06冷月如霜错过慕如霜、皇帝定淳、豫亲王定滦07香寒希望官洛美、容海正08当时明月在时光中短篇合集09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懂得叶慎守、纪南方、易长宁10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等待杜晓苏、雷宇峥、邵振嵘11桃花依旧笑春风温暖中短篇合集12景年知几时珍惜叶景知、陆与江、迟非凡13千山暮雪注定童雪、莫绍谦、萧山、慕振飞14东宫传奇小枫、李承鄞、顾剑、裴照、阿渡15花颜岁月中短篇合集16明媚静好散文集17星光璀璨完美余文昕、费峻玮、梁江18迷雾围城邂逅易连恺、秦桑19爱你是最好的时光1痊愈聂宇晟、谈静20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痊愈聂宇晟、谈静21爱情的开关黑道周衍照、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