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欧亨利短篇小说华而不实读后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华而不实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7-02 16:49:39

⑴ 欧亨利 爱的奉献 最后的常春藤叶 华而不实 黄雀在后 女巫的面包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艺术良心的读后感 谢谢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作品的选集。书中,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丑恶行径,被揭露无遗。通过他们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文明社会”的黑暗与滑稽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然而在众多对丑恶人性的描写之中,也不乏许多使人肃然起敬的“小人物”,让人对荒诞,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后,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感恩节的绅士》这篇文章,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故事讲了两位美国绅士——其中一人根本不能称之为绅士,他只能说是一个常年受饥饿折磨的穷人。在他们之间有个奇怪的约定——每年感恩节,穷人便会坐在联邦广场喷水池对面人行道旁边东入口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等待着老绅士的到来。老绅士来了之后,会带这位饥肠辘辘的穷人饱餐一顿。这就是他们之间神圣的约定。对老绅士而言,一顿饭钱简直微不足道,但是,他却从其中找到了助人的乐趣。而穷人的目的也并不完全是在于那顿丰盛的饭菜,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位老人如自己所愿。
这个传统延续了九年之久,第十年的感恩节,穷人照惯例走在去约会地点的路上。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半路上,穷人被一幢住宅的管家请进了门,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原来住宅的主人——两位老太太,也有一个奇怪的传统——在正午把第一个饥饿的路人请进门,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饥饿的穷人抵挡不住事物的诱惑,畅开肚子,吃了起来。当他心满意足地走出住宅时,才想起了和老绅士的约定。但他还是如约与老绅士碰了面。老绅士将他带到了一处餐厅,穷人为了不扫老绅士的兴,只能装作饥饿难奈地狼吞虎咽起来。尽管穷人那时只剩下挪动身子和呼吸的确力气了。穷人吃完后,老绅士付了帐,两人便道了别。
故事的结局是——两人在回家的路上都晕了过去,被送进了医院。穷人是因为吃得太撑,几乎撑破了胃,而老绅士,一位在前些日子还家财万贯的富翁则是因为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身体脱虚,而在路上倒了下来。
读这篇文章就好像是在嚼一只橄榄,甜味中带了一丝酸涩,让人在漠然一笑之后,思索良久。
文中的主人公,充其量不过是两个“小人物”,然而反映初等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性魅力却是那些“大人物”,“权贵们”所无法匹敌的。
那位老绅士在身上只剩下一点钱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去赴约,但是他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诚信,他宁可饿死也不愿意食言。相比如今社会上一些只要自己利益受到损害就不择手段的人来说,老绅士的人性魅力显露无遗。再看那个穷人,尽管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受什么教育,但是他比任何受过良好教育的“权贵”都充满魅力——那是人性的魅力,他可以对老绅士说自己已经饱了,可他为了圆老绅士的心愿,咬紧牙关,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也许这很可笑,可是却是不是多么伟大,多么令人钦佩!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人性的伟大力量,我也立志要像那两个绅士一样,不求活得轰轰烈烈,但求真真实实,充满意义,有所追求!!!

补充: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2009-07-31 13:41:34)
标签:金表 麦琪的礼物 读后感 表链 欧亨利 杂谈 分类:絮语书卷
早就听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了,可是一直也没能“一饱眼福”。这不昨天刚刚看完了这部短篇小说,感触颇深。欧亨利一直是以出乎人意料的结尾见长的,这篇也不例外。《麦琪的礼物》写的是一对贫苦夫妇,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然而妻子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丈夫卖掉了祖传三代的金表给妻子买了发梳。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力心魄的“壮举”,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金表和美发,对这个每星期只有20块钱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者处心积虑表现金表和美发的重要,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更加衬托出它们对主人公的重要,毫不夸张的说,金表和美发是他们生命得一部分,双方都是因为欣赏而艰难幸福的生活。但是到最后,真挚、纯洁的爱情还是让双方都舍弃了自己的最爱,心甘情愿的献出。这深深地打动了我。另外,小说揭示社会现实不靠说教,而是用人物感情的起伏的发展变化作为脉络,感受人物带有悲剧性的思想性格。在那个有金钱可以胡作非为,心理和感情出现畸变的社会中。德拉夫妇的真挚深厚的爱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这绝非常人手笔。所以,作品给人的不是消沉和晦暗,而是对美的追求和眷恋。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我们要去关爱别人,这样别人才会爱我们,正是有了爱,人与人之间才会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才有温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补充:

最美的绝笔——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有感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我认为他比德塞莱更伟大。德塞莱的《嘉丽妹妹》的确是一篇宏伟巨著,但在欧•亨利对黑暗的社会无情的鞭挞下,这部书也算不了什么了。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短篇小说有三大流派——以莫泊桑为代表的法国、以契诃夫为代表的俄国、还有就是一群美国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西•德塞莱、杰克•伦敦、欧•亨利……一个个耳熟能详名字。在这群星璀璨的人物之中,最耀眼的一颗便是欧•亨利。

用小人物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是短篇小说家常用的方法,欧•亨利也不例外。在他的笔下,你见到的只有形形色色的骗子,一个又一个的正挣扎在贫困线下的社会底层的人们。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与上层人物相对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保持了人类的真、善、美。《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便是这样的故事。

纽约西区(一个著名的贫民窟集中地,《西区故事》描述的就是这个鬼地方),两位年轻的女画家苏艾和琼珊租住在这里的一幢公寓中,这儿的许多房客是艺术家。一年冬天,酷寒带来了它那令人恐惧的朋友——肺炎。整个西区陷入了恐慌中,琼珊不幸也被传染上了。多天的医治不见效果使琼珊逐渐失去了信心,她放弃了对生命的希望。苏艾对她的室友感到十分担心:琼珊在病中反复重复的说:“我将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坠落后去当天使。”她找到了住在楼下的贝尔曼——一个60多岁唠唠叨叨的老头。当然他同样是位画家,可是离缪斯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会有那么一天他将作出一幅惊世骇俗的作品。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后不住地骂着琼珊,最后他还是和苏艾上楼去看了她。这是一个冷风凄雨的夜晚。一夜风雨后,前夜只剩五片叶子的常春藤上还有一片孤单的叶子傲然挺立着。琼珊还以为叶子早应该掉下去,随后她的病也好了许多。医生对苏艾说琼珊闯过了鬼门关,他还有另一个病人,上了年纪,也是肺炎,闹得挺凶的,就在楼下……过了一天,苏艾告诉了琼珊贝尔曼的消息,他去世了,为什么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会岿然不动呢?因为这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

一个感人的故事。朴实的笔法彰显出欧•亨利驾驭文字的能力。一位老艺术家对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关怀,以自己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另一位全新的生命。虽然没有传世的杰作,一生穷困潦倒,为温饱而奔波,但是他具有崇高的的品格,他的心灵是美丽的。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为老贝尔曼那漫长的艺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苍凉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那不能被遮掩的人性的光辉,令人唏嘘不已!欧•亨利对这篇故事倾注了不少心血,让作为读者的我感慨万千。

这些 你看行不

⑵ 《华而不实》:你的虚荣,终将以悲剧收尾

一个人越是显摆什么,就越缺什么。

《华而不实》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延续了他一贯的出其不意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因为虚荣错过了原本应有缘分的故事,用出人意料的反转结局表达了人生的荒诞。

小说的主角是22岁的钱德勒,在一家建筑事务所里工作,工作务实,收入稳定。然而,他向往上流社会富有的生活。他每星期会在十八块的酬劳里留出一块钱,只为凑满十周后,用来体验一晚上流社会的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从每七十个沉闷的夜扮谨晚撷取一个愉快的晚上,对钱德勒来说,是终古常新的幸福源泉。

在这样一个晚上,他偶遇了让他心动的姑娘——玛丽安,并约对方一起吃饭。或许是被身边富人的气氛所感染,让他产生了一种自己真是富人的错觉。他一直在玛丽安面前吹嘘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用华而不实的谎言,给玛丽安虚构了自己富人的身份,富人的生活方式。

倘若他能够保持平时的态度,坦然的说出自己的工作和身份,也许这段缘分便能继续下去,因为玛丽安是真正的富人,见惯了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她喜欢的是踏踏实实的人,有志气有追求的人。这样一个浪漫的童话故事,巧合的偶遇,因为一个虚荣的谎言,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结局。 

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没有虚荣心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因贪图一时的虚荣而赔上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的悲剧典型。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都摆脱不了追求荣誉的欲望,或多或少都有虚荣心,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比如,在穿着打扮、车房等方面互相攀比雀圆,不考虑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在知识学问上不懂装懂,显摆自己;爱厅岁基好面子,只想表达自己而听不得别人的批评等,这些都是虚荣心作祟的表现。

虚荣的本质是自卑。一个人的虚荣心和他的愚蠢程度是相等的。虚荣心越强的人就越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总会去掩饰自己的缺点和弱项来表现得和别人一样优越。他们不会去想办法提升自己,他们最在乎的是表面文章,而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越遮越丑,让自己进一步丢失了尊严。正如“华而不实”这个词语的内涵,虚荣会开花,但不会结果。

这让我想起《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她总是摆出一副傲娇的样子,穿着名牌衣服,背着奢侈品包包(尽管是山寨版),假装自己有房,有着高薪工作,全力塑造白富美的美好形象。为了这个伪装,她承担了不切合自身实际的花销,编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但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本身没有错,它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赞美的强烈愿望,这无可厚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我们为了理想生活而努力的斗志。可是,任何伪装、谎言,在时间面前,终会落败。如果人一旦被虚荣心奴役,双眼就会被蒙蔽,慢慢地迷失自己,并终将以悲剧收尾。

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我们毕竟是为自己而活,而非为别人而活,用虚荣换取快乐实属愚蠢。洒脱点,豁达点,放下贪念,放下虚荣,拥抱充实丰盈的人生!

分享别人的,但是现实社会需要反思。让自己时刻清醒。

⑶ 欧亨利的华而不实怎么理解

欧亨利的《华而不实》所表达的“华而不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故事层面的解读

  • 谎言与真相的反转:故事中的穷女孩为了吸引注意,谎称自己是富家女,而最终揭示的真相却是,她所追求的“富家男”实际上比她更有财富。这种反转揭示了“华而不实”的表象与内在真相之间的巨大反差。

  • 对物质追求的讽刺:女孩的行为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而这种追求最终导致了误解和尴尬。欧亨利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看重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价值的人。

二、深层含义的探讨

  • 真实自我的重要性: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保持真实自我是至关重要的。追求那些不切实际、华而不实的东西,最终只会让人迷失自我。

  •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上流社会中的许多人往往徒有其表,内在空虚。欧亨利通过这个故事对这些“华而不实”的所谓绅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脚踏实地的价值观:与那些追求浮华的人不同,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脚踏实地的。故事鼓励人们追求真实、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

三、总结

综上所述,欧亨利的《华而不实》不仅是一个关于谎言与真相反转的故事,更是一个对物质追求、社会现象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深刻探讨。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真实、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被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所迷惑。

热点内容
年年有余周周复始小说结局 发布:2025-07-03 10:30:06 浏览:966
小说版白夜行结局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3 10:28:09 浏览:325
女总裁不想相亲的小说 发布:2025-07-03 10:16:22 浏览:876
武动乾坤哪有免费小说 发布:2025-07-03 10:16:11 浏览:624
因为孩子爱看网络小说抑郁了 发布:2025-07-03 10:12:02 浏览:197
类似总裁的帝国萌妻的小说 发布:2025-07-03 10:07:39 浏览:440
现代总裁虐心小说完结 发布:2025-07-03 09:55:43 浏览:957
非兄妹小说女主重生 发布:2025-07-03 09:42:38 浏览:731
穿越宋朝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03 09:39:44 浏览:593
主角是傻子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03 09:38:44 浏览: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