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孙子爷爷
1. 凡卡的大结局是什么
《凡卡》大结局:凡卡出去看爷爷来了没有,却突然被撞住了,立刻躺在了血泊之中,撞住他的人正是那个喝的醉醺醺的邮差,他骑着那匹马,非但没有扶起凡卡救治,开说了一句:“穷小子 你该死。”手中还拿着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把那封信撕得一条一条的,凡卡用最后的力气摸了摸那封信的碎片,放在自己的胸口,死了。
《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886年。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慈祥的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生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情景。
这篇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1)短篇小说孙子爷爷扩展阅读
《凡卡》是契诃夫于1886年写的。当时沙皇统治的社会十分黑暗,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
小说的开篇是一个陈述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整篇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华丽耀眼的主人公,通篇都是借凡卡之口,通过描写凡卡给乡下的爷爷写信这个过程,从凡卡的视角出发去审视这个世界。从叙述中我们得知小凡卡因为不小心睡着遭到了老板的毒打;看到了凡卡被老板娘用黄瓜狠狠地戳了脸;还看到了那些伙计怂恿凡卡去偷老板的黄瓜而饿肚子的场景。
为了把情节表现得真实感人,作者在艺术上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构思,因为凡卡是一个才九岁的孩子,所以作者把书信和叙事互相穿插起来,使两者水乳交融,真切动人。假如这篇小说完全采用书信体,凡卡的悲惨境况,他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以及他的希望,全部由他用信写出来,那么这封信就要写得很长,很有条理,这就令人难以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何况他还没有条件享受正规的文化教养,只不过他的母亲在老爷家里做女仆时小姐没事做才教他读书写字,他现在才能拿起笔来给爷爷写信,而要这样一个小孩写出那种有条有理的信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精湛的写作手法集中反映了帝俄时期社会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作者通过对小凡卡生活的一些细节的描写,揭示了沙皇等级制度的残暴与冷酷,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小主人公凡卡的同情。
2. 短篇小说||神笔马良的故事
“爷爷,昨天晚上讲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小海抓着爷爷的衣服角,来回的摇晃了几下。
正在案头上练字的爷爷哈哈的笑着,把手里的毛笔放了下来,蹲下身子问刚过完5岁生日的小孙子:“小海呀,你这记性还真好呀。昨天,我们讲的什么故事呀?”
“爷爷,你给我讲的神笔马良的故事。你都不记得啦,我还记得呢。”小海很得意的叉着腰,仰着头,大声音的说着,洁白的小乳牙闪闪发亮。
“哈哈哈,对对对,我们小海儿最聪明啦。记性特别好,爷爷给你继续讲。”爷爷双手托住小海的腰,一把将小海举过了自己的肩膀。
爷孙两坐到了桌子边上的沙发上。爷爷拿出来童话书,按着书签的标记,翻开了书页。他把那枚精致的木制书签,小心的放到了茶几上,这一下引起了小海的注意。他把书签拿到了手里,好奇的来回的翻看了几下,问爷爷说,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呀?
“哦,这个呀,叫书签,是可以夹在书里边,记住上次看到了哪一页,下次读的时候,中基就可以记住了位置啦。”爷爷耐心的给小海解释着。
“哦,我明白了,那,爷爷,我们老师是用Kindle看书,那里边有很多书,可是我没看到她有书签。会不会每次看的时候,就不知道看到哪儿里了呀?”小海显的有些担心的转着自己的小黑眼珠。
“这个,爷爷可真不懂啦。”爷爷显的有点茫然,小孙子说的“金豆“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没太好意思去问小孙子。
这是小海已经不再想那个问题了,他爬起来站到了沙发上,两手扒着爷爷的肩膀,下巴靠在手上,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开始认真的读起来了书上的内容。小海听的很认真,并且,不时的会跟着故事的内容做着各种有趣的表情。
“爷爷,马良的笔,是不是长的和你的毛笔一样呀?”
“爷爷,马良身上带着好多的颜料吗?为什么可以画出来各种的颜色呀?”
“爷爷,马良的为什么不给自己画一部手机呀?也可以画个电脑,我妈妈就是用电脑画图的。”
不时从小海口里冒出来的问题,让爷爷猝不及防。爷爷告诉小海,这笔呢,是和爷爷的长的一样的,但是,他的笔,是神仙爷爷给的,有神力,他不需要沾颜料,想画什么,都会自动变出来颜色。马良那个年代,还没有发明手机和电脑,所以呀,他不会画手机和电脑。
听完故事的小海,并没有像平时一样的兴奋,他坐在那儿像是在想着什么。爷爷摸头他的头,说:“故事讲完了,你去自己玩会儿,爷爷再练练字好不?”
“爷爷,如果马良的笔是真的,那我们其实不需要用手机啦。”小海显的很失望的样子。爷爷奇怪的问:“为什么呀?”
“你想呀,妈妈每天买东西,都是在手机上买的,然后再有人送过含桐来。而且,还要花很多钱,妈妈都经常要找打折的,要省钱给我上学用。但是,如果真有马良这样的笔,就不需要有手机,想要什么,他就画什么出来。昨天给我买的钢琴,爸爸存了三年的钱才买回来,要是有这支笔,画一个就好啦。”小海抬头望着爷爷,嘟着的小嘴和眨巴的眼睛都像在对爷爷说,这故事,就是一个假的。
爷爷被问无言以对啦,把老花镜摘下来,放到了茶几上。这时候,刚好小海妈妈回来了,爷爷赶紧叫着她过来,解答下小海的问题。妈妈听了之后,开心的笑了半天。
“小海,神笔马良本来就是一个童话人物,童话的故事呢,都是假的。听着好玩就行了,快去玩吧,妈妈去做饭。”妈妈说完,摸摸儿子的脸,拿着菜去了厨房。
小海更沉默了,他低着头不说话,爷爷无奈的陪着他坐在沙发上,半天也没有说话。小海自己去玩了,爷爷也无心练了,拿起来了笔又放到回了笔架上。他不知道这个事情,应该如何去解决,但是,心里却总感觉哪儿不对,却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晚饭的时候,去外面打羽毛球锻炼身体的爸爸回来了,爷爷叫他进了自己房间,他问儿子说:“你记得,小时候我给你讲神笔马良的故事不?”
儿子被问的一头雾水,他点点头。爷爷又问道:“那你记得,你听完了之后,对这个故事是什么感受呀?”
“爸,您为什么要问这个事呀?多少年前的事情啦,哪儿还记得呀。”儿子傻笑着,一脸的困惑。
“你回忆下,这很重要。”爷爷说。小海爸爸看着自己的小海爷爷很认真的样子,也只好眨巴着眼睛努力回忆起来。
“当时,可能感觉这故事很震撼,让我感觉应该去帮助穷人,打倒欺负穷人的坏人,就是那个县官。还有就是,那卖老谨个县官特别贪婪,马良把他弄到海里,把船弄破了特别的解气,解恨。”爸爸说着,手握起来,用力的使着劲。
“哦,这样呀?那为什么小海感觉到的,全都不一样呢?”爷爷自言自语的说着。之后,他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给儿子讲了一遍。儿子听完了,也哈哈的笑起来。
“这孩子,真是个鬼精灵,什么都能想到。”小海爸爸显然是只关注到了自己儿子的聪明。
“你不感觉,这里边有点什么不对嘛?”爷爷问道。
小海爸爸沉思了一下,说:“可能现在的孩子,见的东西多吧,时代不一样啦。他们每天看的各种动画片,手机游戏,还有就是他说他们老师读书都用,那个叫Kindle。像您说的书签儿,都是电子的,作笔记也是电子的,会自动记录书读到哪儿啦。现在谁还用笔呀,各种电子设备,都有输入内容的功能,很快呀,这笔估计都得被淘汰了。”
小海爸爸说完了,又安慰了一会儿自己的父亲,告诉他不用担心,这些东西是新的时代产物,孩子们的思想,现在进步也快。讲个童话,想让他们相信是真的,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之后,他劝着老人去吃晚餐了。
夜色,又降临下来了。小海上床之后,爷爷又拿着书来准备给他讲故事了。正在边上的小海妈妈和孩子说,“爷爷来给小海讲故事啦,听完了,你赶紧快睡觉哈。周末过完了,明天还要早起去幼儿园呢。”
小海看了看拿着童话书的爷爷,说:“妈妈,我不想听假故事啦。我也不想去幼儿园啦,那里的老师,也成天给我们讲假故事,前天就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让我们要学习故事里的人。”
妈妈被说的也怔了一下,她告诉小海说:“这故事里的人物,虽然是假的,可是故事的意义是好的,是要让我们向好的人和事学习的,老师说的没有错。”
“对,对,妈妈说的对,这故事里,都是有意义的内容,是让小海学习,成为有更好的人的。”爷爷赶紧附和着小海妈妈的话。
小海抬头看了看他们两个人,说:“那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都是为了编出来,要让我们学习的呀?妈妈是不是也是学着故事里的人物做事情呀?”
“对呀,都是假的,不过,里边的精神是好的,你应该学习里边的人物。”小海妈妈感觉自己应该可以说服了孩子了。
“哦,明白了,你们也都是被骗着长大的,所以,现在又来骗我。但是,你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啦,可是,还是骗人。这也是从哪个故事里学来的吧?也就是说,骗人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事情,对吗?”小海瞪着眼睛看着爷爷和妈妈,想要得到最后的答案。
爷爷和妈妈都被问的哑口无言了,他们感觉世界好像在崩塌一样的。缓过神来的妈妈对小海,用命令的口气说:“别问那么多啦,快点听爷爷讲个故事,然后睡觉,你要听话。”
小海耐的躺到了床上,妈妈把被子盖好,从房间出去了。爷爷拿着手里的童话书,看着自己的孙子,勉强的笑了笑。他打开书,翻到下一个故事,上面写着标题:“木偶奇遇记。”
小海妈妈回到自己卧室,走到书架前面,翻动着上面的书本。她问小海爸爸:“老公,我怀孕时候买的那本《儿童教育心理学》去哪了?”
“我不知道,有买过吗?好了,别翻了,快睡吧。明天还上班呢。”老公的催促下,小海妈妈停下了翻找,惴惴不安的回到了床上,熄灯之后,忙碌了一天的两人相继睡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