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
『壹』 推荐一些以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
《项链》莫泊桑
『贰』 高考小说叙述的视角和人称
1.叙述视角
(1)全知视角。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给我们讲述的是过去时代一个乡村男性妇产科医生陈小手的故事。运用全知视角叙事,作者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讲述着,他的倾向只会从情节和场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讲述本身充满耐人回味的魅力。
(2)有限视角。在鲁迅的《祝福》中,“我”知晓祥林嫂的故事,却不知道她的内心的苦楚。“我”只能讲述我知道的、看到的、听到的,“我”无权对祥林嫂的内心世界进行解剖,“我”只能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推测她的想法。读者在阅读中既会被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打动,也会因“我”对自己内心的审问而深深思考祥林嫂的悲剧究竟来自何处,因此,读者的阅读感受会丰富和复杂起来。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小说中以“我”为叙述人称来描述情景、叙述故事的我们就称之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能引导读者关注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使读者产生一种如遇故友,如听至交之言的真实、亲切的感觉。如茹志鹃的《百合花》叙述故事采用了第一人称,使我们有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仿佛憨厚、淳朴的小通讯员那一连串动作都在我们的面前活动起来,同时可以看到娴静、温存的农村新媳妇的崇高品格和把子弟兵当亲人的美好心灵。
(2)第二人称。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自由、灵活地选取“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正是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3.着眼全局
从全局出发,结合题目要求,着眼于分析、概括,用鉴赏性的语言整理、归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