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短篇小说新的家哪年发表
① 艾芜造句用艾芜造句
艾芜造句
“艾芜”的解释
艾芜[ài wú] 艾芜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区清流镇)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
用“艾芜”造句 第1组
1、尽管也不无负面的东西,但总体而言,人格退行对艾芜小说创作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2、新时期以来艾芜小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3、本文从沈从文与艾芜的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和文化入手,分析两人走上不同创作道路的原因。
4、相比此前破旧的故居,如今的艾芜故居,屋前是一片草坪,草坪上花团锦簇,一块巨石竖立于此,上书“艾芜故居”四个大字,为流沙河亲笔。
5、成都板鸭的主产地在新都区的清流镇,著名作家艾芜的故乡。
6、不过我知道,这里明代有文学家杨升庵,现代有文学家艾芜、中国神话学的奠基人袁轲。
7、关于四川乡土文学,通常是从上世纪30年代以沙汀、艾芜等人才进入文学史视野的,这几乎已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8、现代著名作家艾芜对冬日千佛山的风光也是一见倾心。
9、6月20日是成都籍文豪艾芜诞辰110周年。
10、假如艾芜还生活在成都,人们对成都也会另眼相看。
用“艾芜”造句 第2组
11、2014年6月19日,修缮一新的艾芜故居对游人开放。
12、止庵说,现代文学还被人读的作家不到十个人,大部分的作家几乎没人看了,比如丁玲、沙丁、艾芜,包括同属东北作家群的萧军。
13、至于人物,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清初诗人兼思想家费密、现代著名文学家艾芜,俱是新繁人。
14、1981年我受邀参加香港新闻访问团前往四川成都等地访问,原准备在成都拜访艾芜与流沙河二先生。
15、曾在这里摆过龙门阵的,有***、巴金、叶圣陶、郭沫若、沙汀、艾芜等。
16、2011年一开年,昨日成都故事就推出了“巴蜀文人大师”系列故事会活动,作家林文询来到故事大厅,开场讲述巴蜀文坛巨匠沙汀与艾芜的故事。
② 艾芜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艾芜,生于1904年,现代小说家。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县人。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
1932年初,艾芜在上海加入“左联”并开始小说创作。他以早年流浪生活为题材写下大量作品,1935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和《南行记》,稍后又创作了中篇小说《芭蕉谷》和短篇小说集《夜景》、《海岛上》等。这些作品善于把写景、抒情、叙事和刻画人物糅为一体,画出一幅幅富有浓郁地方色彩和奇特风情的边地、异国图景。
抗战期间以及整个40年代,艾芜继续创作了大量小说,先后发表了短篇《秋收》、《纺车复活的时候》、《石青嫂子》,中篇《乡愁》、《一个女人的悲剧》和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一系列很有影响的作品,此间的创作开阔了生活的视野,增强了现实主义力度。《石青嫂子》和《山野》标志着作者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成熟和新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艾芜深入生活,又创作了一批展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作品。作于1958年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建国后描写现代大工业,塑造新型工人阶级形象的最早的作品之一。此外,长篇小说《春天的雾》,短篇小说《新的家》、《归家》和《南行记续篇》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新感受。
艾芜的小说具有朴实的风格,奇异的情调,往往在现实生活的描写中倾注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
③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作家有哪些
1、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④ 中国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国著名作家有张爱玲、钱钟书、冰心、巴金、林语堂等。
1、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5、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