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丁短篇小说
⑴ 寻欢者不知所终怎么样
之前错过了阿丁的《无尾狗》,所以在《寻欢者不知所终》到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断断续续的花了三天时间读完,在公交车上读书是判断一本书是否足够吸引人的捷径。 这本书是一些短篇小说的合集,全书分为三辑:有关记忆、有关逃离、有关存在。 有关记忆的几篇小说,看上去色色的,因为更多的是探讨男生从男人的长成过程,对异性的好奇、对自己身体变化、心理变化的关注,但是因为教育和经历的缺乏,我们不得不通过窥探、黄片等方式去获得这些外部经验,平常的外表下还是有一颗骚动的心。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男生小时候看过A片,女生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只是我们不说,因为羞于开口。女生对于性成长的态度还是压抑居多的,当然,豆瓣小组里的姑娘们还是比较开放的,= =!对于成人礼这件事儿,每个人看法都不同,但是我相信绝对不是宣誓“今天我成人了,满18岁了”这样一个口号,你就算是成人的。而是因为某件事,你忽然间意识到自己是个女人、或者是男人了,不限于身体的变化,更是某种经验或者时刻的必然到来。 阿丁在描述有关“性”的场面的时候,语言是冷的,他根本不屑于用大段的意淫式对白,显得自制和冷淡,因为,性不是他想去描述的,而是在通往其故事架构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而已。 我个人还是喜欢第二、三辑中的故事,关于逃离和存在的一些事儿。 印象深刻的是“寻欢者不知所终”、“你进化得太快了”、”上帝是吾师“这几篇。 喜欢”寻欢者不知所终“因为它是书名,我很喜欢。 ”你进化得太快了“描述一男一女放弃所有进入森林,试图要回归最单纯的生活;”上帝是吾师“建构在一个人类能预知自己的死期的前提之上。 觉得这两篇好是因为故事很新颖,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类似想法,但是苦于不知道如何表述,阿丁将它写了下来。 但是短篇小说的局限在于,不爽!所有的东西都是点到即止,让人有点阳痿的感觉,就差点高潮的快感。不过这也是印证了作者的克制,写书人难免絮叨,但是他不会让人觉得烦,字里行间之间非常节制,关键是文脉很清晰,引用《新周刊》主笔胡赳赳的一段话:”阿丁比阿乙写得好,阿乙比冯唐写得好“,不能同意更多~~~~
⑵ 读书读了那么多年,你有哪些好书推荐
LIST.1 现代华语作品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
⑶ 有哪些好书推荐
11月的北京,雾霾深重,寒风刺骨,能缩在被窝里,读一本书,再惬意不过。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这个月,我读了16本书。先介绍一下比较推荐的8本。
一、推荐的8本书
1 小镇奇人异事这本书,算是周星驰的不完全自传。本人是周星驰的铁粉中的铁粉。他的绝大多数电影,我都看了不少于6遍。个别电影看了至少15遍。没事儿就喜欢,一边看周星驰,一边吃饭或是写字。书里,讲述了周星驰一路成为喜剧之王的经历。绝大多数经历我都了然于胸。但就是冲周星驰,看了这本书。爱,就是这样。14 一生的读书计划
作者:克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 梅杰
推荐:☆☆
这是一本正确的书,也是一个超级书单。为什么用“正确”,因为作者在书中用报章体的笔法介绍了一大堆各国的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都是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的。推荐这样的书,当然“正确”。但也因为“正确”,反而不如比目鱼那类的私人化书评更能打动读者去阅读。
15 贩罪(3.4卷)
作者:三天两觉
推荐:☆☆☆
10月读了前两卷。这是网络小说。讲未来的某年,天下大变。地球被帝国统治,叛军四起。一群能力者,被一个叫“天一”的拥有深不可测的能力与智慧的人,集结在一起。他们要缔造新时代。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想改编电影的制片人等,赶紧来看这部小说。
16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作者:高桥政史0pp0
推荐:☆☆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得了微博读书的一个奖品,其中之一是方格笔记本。听说,这种笔记本风靡全球,高效率者都在用这个。看了一些人做的方格笔记,确实惊艳。这本书,是方格笔记本的使用教材。工具书。给有需要的人看。
推荐至此。2016年就剩最后一个月了,你真的不打算读几本书吗?
THE END.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
⑷ 坚果的内容简介
《坚果》(栗子号)惊喜众多:微博名人“作业本”的首次创作小说,讲的是一个惊悚的“圈套”;著名作家阿乙以5000字写就《五百万汉字》的传奇;而《信史·青狐传》则以诡谲的笔法揭示出大明王朝倾覆的神秘理由。主打栏目“希区柯课”由著名导演、编剧、电影人主持,先锋导演张元《床边的陌生人》(网络热播剧名为《床上关系》,王小山、作业本参演)剧本先睹为快。
“栗子号”中收入了主编阿丁为《坚果》写的短篇小说,《我不喜欢开玩笑》——一个超乎常人想象的故事,一个诡异跌宕的局,一张以爱情切入的网,一条急切落网的鱼。该小说以点带面,抽丝剥茧,以最简朴的笔法和汉字,精准描摹出人活于世的无奈和挣扎,以及最隐秘、读罢令人周身发冷的某种心理。
⑸ 你认为中国作家阿丁如何
1.
这是一篇不正式的书评。
写给我最为敬爱的活着的中国作家,阿丁。比目鱼第一次把阿丁推到我跟前。凤凰读书推出的文学青年专栏上,再次认识了阿丁。而后读他的小说,读他的公众号文章。庆幸的是,我在自己二十出头的年纪,读到了阿丁开具的“阿丁书单”。之后我的文学路,就基本上循着这份书单来警醒自己,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在阅读上首先要足够亲近大师,还要有足够的练习,和对某些事物基本的抗拒和清醒。
在新书发布会上,我问阿丁,对文学后辈有什么建议或是忠告?
阿丁说: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你在写作中想要寻求的一切技巧、叙事难题、经验等,都可以在经典作品中寻得。
我要感谢《职业撒谎者的供述》和阿丁的公众号,始终提醒我要对体制、崇高、宏大和权威保持距离;始终提醒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底线要求就是对经典的阅读和反复阅读。
最后的结语,就借用新书里18页的一个标题:
像猪一样地活着,就会像猪一样地死去。
THE END.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
⑹ 在你的写作生涯中,让你获益最深的文章是哪些
首先感激三本书,让我学会了读书。一为余华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一为阿丁的《职业撒谎者的供述》,一为比目鱼的《刻小说的人》。他们三个人用自己的叙事语言将文学祭坛上的各位大师搬下来,和你面对面聊天。
当你有了直面大师的勇气和资历,你才会明白,时间论证过的经典作品,其存在是多么得名正言顺。
在这三本书之外,有四篇谈及写作的文章,我时不时就会翻出来,一字一字读下去。至少是读过十遍的。老实说,我真恨不得把这四篇文章,贴在我的床头,时时警示自己。
1.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巴别尔谈写作》“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他们,说的就是那些才华横溢近乎伟大的翻译家们。他们拥有杰出的文学素养和自尊。他们苦心孤诣一辈子从事翻译,将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那种“锱铢必较”的姿态,那种“一词一句”的翻译态度,都注定他们将留下黄钟大吕般的文字。而这,就是好中文的一种范本。
“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王小波如是说。
所以,什么书是好书,怎么去读,王小波大概也为写作者指明了一条捷径。
4 福克纳《记舍伍德·安德森》
“他的特点是追求精确,在有限的词汇范围之内力图选用最恰当的词句,他内心对简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他要把词与句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总是力图要穿透到思想的最深的核心里去。”
这句话,是福克纳评用来价自己的文学师父舍伍德·安德森的。我真想把这句话制作成小卡片,送给每一位正在写作的人。
舍伍德·安德森和福克纳、海明威、卡佛、巴别尔一样,都是对写作极为虔诚的人。他们拥有庞大的痛苦。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像只谦卑的羔羊。他们对待笔下的每一个词语和标点符号,都显示锱铢必较的决心。
他们以工匠之心,认真对待自己的手艺。而这恰恰是我们最缺的。我们太容易放过自己,放过笔下粗糙不堪可以用一百种别的方式来代替的句子,也因此,太容易败坏自己的事业。
如果你对写作感兴趣,请你读一下这四篇文章。
届时,不用感谢我。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
⑺ 中间代代表作怎么样
2012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的文化周刊用一版篇幅发了一篇文章,名叫《被冷落的短篇小说创作》,所说的是现今作者与文学奖项以及读者只专注于长篇小说,而不像过去一样关注短篇的创作,以至于有些作者纷纷放弃这一过程,转投长篇市场。而短篇小说是写作中最能够锻炼作家笔力的课程,这一缺失使得作家创作的水准纷纷下降,而读者的阅读评价水平也随着创作水平不甚提高。 看这篇文章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直在看的《代表作,中间代》。这是一本让我有些舍不得放下的书,总觉得有些情感需要梳理。即使这几篇文章并没有关联性,作者也不是同一个人,却让人感到一种共同的情感——因为热情而引发的故事,在读者心中的回应。 相较于阅读长篇小说,这本书的几个文章,花费的时间要短了很多。文字少,故事性却不缺失,这使得整篇文章行进的效率必须要精炼迅速却不能粗糙,详略必须要得当,人物刻画及出场必须要即使而入木三分。因为这些东西没有时间、没有字数能够让你去铺垫去烘托去渲染。 虽然书名为这些70后作家的“代表作”,却并非于公的“代表”,而是更倾向于自己的“心灵”表现。尤其是相对于这种冷门的短篇而言,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股温暖的气息。其实看这些作者,可能大多数人惯见的也是他们长篇的作品,正如那篇文章所说的,对于读者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也许对读者来说,商业或者学术的评判标准永远都是复杂的——就好比有人说过,一篇好的短篇小说的结尾应该是最考验读者构建力的地方,往往是整个小说画龙点睛之处。其实读者的要求十分简单,就是“好读”。那就是,阅读起来,需要一些探究,却不是高深莫测的深藏隐晦,需要一些惊喜,却不是故作玄虚的突兀悬疑。从好读角度来讲,这本书总体水平还是不错的,不让人劳累,却会有所思考。 比如阿丁的《你进化得大快了》和柴春芽《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就是对待飞速发展的物质社会的反抗,而李师江《巩生与彩霞》在描述底层生活人物身上的一种姿态与现状,薛忆沩《出租车司机》与曹寇《小镇夜景》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铺垫。 也许这些作家正如短篇小说的存在一样,总是在被时代、被市场逐渐的边缘化,但是他们的热情与精湛的技艺却也总能让他们立于自己打拼的一个时代里,而不是被这个商业化而淹没。冷落下来的温度,也是一张温床,让他们与短篇小说一样更趋于艺术的修为、更衷心于生活的提炼。
⑻ 《寻欢者不知所终》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寻欢者不知所终》(阿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XC2Wq_P87c2VwrKBVoFjSg
书名:寻欢者不知所终
作者:阿丁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2
页数:292
内容简介:
作品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统一的主题。在一个主题下,有不同故事的阐释。
作者简介:
阿丁。生于上世纪70年代,河北保定人。从事过多种职业,麻醉医师、记者、编辑等,现任《坚果》主编。著有历史随笔集《软体动物》,长篇小说《无尾狗》。
⑼ 坚果的作者简介
阿丁,1972年生于保定。前麻醉医师、前记者、编辑、主编,嗜好写字。《无尾狗》是其首部长篇小说。
作品特点。有长篇小说《无尾狗》、历史随笔集《软体动物》、小说集《寻欢者不知所终》。曾为麻醉医师,后转行做媒体,2003年-2011年在《新京报》任职编辑、主编。
⑽ 年轻写作者,究竟要怎么对待写作这件事
今年六月,阿丁的新书发布会定在南锣鼓巷的菊儿胡同。我去了,并且向他提问:
阿丁老师,您对年轻的写作者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阿丁说:“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你在写作中遇到的一切技术、经验处理等问题,都可以在经典作品中寻得答案。”
我奉之圭臬,并身体力行,两天读一本书。
我从不讳言,我读书带有强烈的目的:为了建立自己的文学审美机制;明白什么是好的写作;学习怎么去写。当#Kindle 问简书,你今年读了什么书时,我想推荐十本作为年轻写作者的我,受益匪浅的书。
1.
对话一直是我的弱项。当我寻求如何写对话的秘诀时,塞林格和海明威给了我答案。他们是两个为数不多的能用对话就支撑起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的作家。
塞林格的《九故事》,其对话看似乏味、枯燥、庸常,但当你读到故事结尾,对人物或自杀或离开的结局不解时,你才会想起,原来他在对话中早已埋伏了一切线索。塞林格从不玩弄技巧,他的对话只是忠于人物与现实种种。正因为贴近人物,所以人物才会立体,才会真实。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乞力马扎罗的雪》,给我的是另一种教义。他的对话干练,纯粹,极简,短促却有力。他总是惯于截取生活的某一个面,然后在这个面上安排人物和对话。他曾提出写作上的“冰山原则”:写作要露一藏七。《乞力马扎罗的雪》里的对话,尤其佐证了这一点。日常对话就应该用最普通的词,最简单的句子。人物真实的情绪和故事的发展,都在对话中潜藏躁动着。面对措不及防的现实种种,写作者需要找到自己的声音和叙事风格,对现实做一次迫近与摹写。李诞用遗寺一对师徒的对话,为生活增添温情与禅机。这是他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让我惊喜的部分。当然,在《笑场》中,还有李诞认为他更好的短篇小说,以幽默的笔触写尽人世浮屠。李诞采用的这种独特的糅合幽默与现实、温情与感伤,同时消解着宏大命题的写作方式,是对中国现实的一种勇敢的解构。所以,我从 Kindle那里要到了这本书的免费阅读的链接。推荐给你们。
写作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修行。读书只是其中必备的一项功课。年轻写作者应当时时谨记巴别尔的一句忠告:
任何人都不要随便乱写,败坏自己的事业。
尹沽城,青年编剧,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微博|简书 ID:尹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