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短篇小说
⑴ 朱自清的作品有多少
朱自清的作品共有132部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40.罗马 [朱自清] 41.滂卑故城 [朱自清] 42.瑞士 [朱自清]
43.荷兰 [朱自清] 44.柏林 [朱自清] 45.德瑞司登 [朱自清]
46.莱茵河 [朱自清] 47.巴黎 [朱自清] 48.西行通讯 [朱自清]
49.三家书店 [朱自清] 50.文人宅 [朱自清] 51.博物院 [朱自清]
52.公园 [朱自清] 53.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54.吃的 [朱自清]
55.乞丐 [朱自清] 56.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57.房东太太 [朱自清]
58.动乱时代 [朱自清] 59.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朱自清] 60.回来杂记 [朱自清]
61.论严肃 [朱自清] 62.论气节 [朱自清] 63.论吃饭 [朱自清]
64.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65.论百读不厌 [朱自清] 66.论书生的酸气 [朱自清]
67.论老实话 [朱自清] 68.说话 [朱自清] 69.沉默 [朱自清]
70.撩天儿 [朱自清] 71.如面谈 [朱自清] 72.人话 [朱自清]
73.论废话 [朱自清] 74.很好 [朱自清] 75.是喽嘛 [朱自清]
76.不知道 [朱自清] 77.话中有鬼 [朱自清] 78.正义 [朱自清]
79.论自己 [朱自清] 80.论别人 [朱自清] 81.论诚意 [朱自清]
82.论做作 [朱自清] 83.论青年 [朱自清] 84.论东西 [朱自清]
85.憎 [朱自清] 86.父母的责任 [朱自清] 87.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88.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89.哪里走 [朱自清] 90.悼王善瑾君 [朱自清]
91.白马湖 [朱自清] 92.赠言 [朱自清] 93.春 [朱自清]
94.哀互生 [朱自清] 95.论说话的多少 [朱自清] 96.买书 [朱自清]
97.松堂游记 [朱自清] 98.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99.绥行纪略 [朱自清]
100.蒙自杂记 [朱自清] 101.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102.这一天 [朱自清]
103.重庆一瞥 [朱自清] 104.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 105.外东消夏录 [朱自清]
106.重庆行记 [朱自清] 107.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朱自清] 108.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09.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朱自清] 110.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朱自清] 111.论不满现状 [朱自清]
112.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 113.刘云波女医师 [朱自清] 114.南行通信 [朱自清]
115.南行杂记 [朱自清] 116.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17.悼何一公君① [朱自清]
118.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119."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0.前言 [朱自清]
121.欧洲之旅: 带你领略欧洲的文化 [朱自清] 122.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123.悼何一公君 [朱自清]
124.细雨 [朱自清] 125.赠友 [朱自清] 126.小舱中的现代 [朱自清]
127."海阔天空&4cquot;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8.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29.全文下载 [朱自清]
130."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31.奖券热 [朱自清] 132.朱自清散文全编 [朱自清]
⑵ 朱自清的所有作品,有那些
朱自清的作品有:《雪朝》、《毁灭》 、《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 、《匆匆》 、《伦敦杂记》、《国文教学》、《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谈》、《标准与尺度》、《语文拾零》、《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2-3]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朱自清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朱自清的创作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其次,览胜记游散文。《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⑶ 老舍和朱自清的代表作有哪些
朱自清:《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⑷ 朱自清的作品
春>
<背影>
回答者:axjaal - 试用期 一级 5-20 16:10
朱自清的作品共有132部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40.罗马 [朱自清] 41.滂卑故城 [朱自清] 42.瑞士 [朱自清]
43.荷兰 [朱自清] 44.柏林 [朱自清] 45.德瑞司登 [朱自清]
46.莱茵河 [朱自清] 47.巴黎 [朱自清] 48.西行通讯 [朱自清]
49.三家书店 [朱自清] 50.文人宅 [朱自清] 51.博物院 [朱自清]
52.公园 [朱自清] 53.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54.吃的 [朱自清]
55.乞丐 [朱自清] 56.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57.房东太太 [朱自清]
58.动乱时代 [朱自清] 59.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朱自清] 60.回来杂记 [朱自清]
61.论严肃 [朱自清] 62.论气节 [朱自清] 63.论吃饭 [朱自清]
64.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65.论百读不厌 [朱自清] 66.论书生的酸气 [朱自清]
67.论老实话 [朱自清] 68.说话 [朱自清] 69.沉默 [朱自清]
70.撩天儿 [朱自清] 71.如面谈 [朱自清] 72.人话 [朱自清]
73.论废话 [朱自清] 74.很好 [朱自清] 75.是喽嘛 [朱自清]
76.不知道 [朱自清] 77.话中有鬼 [朱自清] 78.正义 [朱自清]
79.论自己 [朱自清] 80.论别人 [朱自清] 81.论诚意 [朱自清]
82.论做作 [朱自清] 83.论青年 [朱自清] 84.论东西 [朱自清]
85.憎 [朱自清] 86.父母的责任 [朱自清] 87.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88.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89.哪里走 [朱自清] 90.悼王善瑾君 [朱自清]
91.白马湖 [朱自清] 92.赠言 [朱自清] 93.春 [朱自清]
94.哀互生 [朱自清] 95.论说话的多少 [朱自清] 96.买书 [朱自清]
97.松堂游记 [朱自清] 98.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99.绥行纪略 [朱自清]
100.蒙自杂记 [朱自清] 101.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102.这一天 [朱自清]
103.重庆一瞥 [朱自清] 104.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 105.外东消夏录 [朱自清]
106.重庆行记 [朱自清] 107.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朱自清] 108.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09.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朱自清] 110.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朱自清] 111.论不满现状 [朱自清]
112.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 113.刘云波女医师 [朱自清] 114.南行通信 [朱自清]
115.南行杂记 [朱自清] 116.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17.悼何一公君① [朱自清]
118.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119."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0.前言 [朱自清]
121.欧洲之旅: 带你领略欧洲的文化 [朱自清] 122.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123.悼何一公君 [朱自清]
124.细雨 [朱自清] 125.赠友 [朱自清] 126.小舱中的现代 [朱自清]
127."海阔天空&4cquot;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8.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29.全文下载 [朱自清]
130."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31.奖券热 [朱自清] 132.朱自清散文全编 [朱自清]
回答者:遥山恰对帘钩7 - 助理 二级 5-20 16:11
《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温州踪迹·绿》、《荷塘月色》、《给亡妇》《执政府大屠杀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松堂游记》,《旅行杂记》《春》、《冬天》、《南京》、《威尼斯》《温州的踪迹》、《匆匆》、《儿女》
回答者:liulissdy - 助理 二级 5-20 16:17
http://www.tianyabook.com/xiandai/zhuziiqing/
这里全是
回答者:独孤〖求败】 - 江湖新秀 四级 5-20 16:17
春 背影 匆匆 择偶记 扬州的夏日 我是扬州人 罗马 给亡妇 荷塘月色...........................................
回答者:wyc19951002 - 初学弟子 一级 5-20 16:46
《匆匆》,《春》,《冬天》,《背影》,《南京》
回答者:xxbbssmm - 初学弟子 一级 5-20 17:42
匆匆
回答者:天使界主 - 助理 二级 5-21 18:05
旅行杂记
--------------------------------------------------------------------------------
这次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开第三届年会,我也想观观光;故“不远千里”的从浙江赶
到上海,决于七月二日附赴会诸公的车尾而行。
一 殷勤的招待
七月二日正是浙江与上海的社员乘车赴会的日子。在上海这样大车站里,多了几十个改
进社社员,原也不一定能够显出甚么异样;但我却觉得确乎是不同了,“一时之盛”的光
景,在车站的一角上,是显然可见的。这是在茶点室的左边;那里丛着一群人,正在向两位
特派的招待员接洽。壁上贴着一张黄色的磅纸,写着龙蛇飞舞的字:“二等四元A,三等二
元A。”两位招待员开始执行职务了;这时已是六点四十分,离开车还有二十分钟了。招待
员所应做的第一大事,自然是买车票。买车票是大家都会的,买半票却非由他们二位来“优
待”一下不可。“优待”可真不是容易的事!他们实行“优待”的时候,要向每个人取名
片,票价,——还得找钱。他们往还于茶点室和售票处之间,少说些,足有二十次!他们手
里是拿着一叠名片和钞票洋钱;眼睛总是张望着前面,仿佛遗失了什么,急急寻觅一样;面
部筋肉平板地紧张着;手和足的运动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好容易费了二虎之力,居然买了
几张票,凭着名片分发了。每次分发时,各位候补人都一拥而上。等到得不着票子,便不免
有了三三两两的怨声了。那两位招待员买票事大,却也顾不得这些。可是钟走得真快,不觉
七点还欠五分了。这时票子还有许多人没买着,大家都着急;而招待员竟不出来!有的人急
忙寻着他们,情愿取回了钱,自买全票;有的向他们顿足舞手的责备着。他们却只是忙着照
名片退钱,一言不发。——真好性儿!于是大家三步并作两步,自己去买票子;这一挤非同
小可!我除照付票价外,还出了一身大汗,才弄到一张三等车票。这时候对两位招待员的怨
声真载道了:“这样的饭桶!”“真饭桶!”“早做什么事的?”“六点钟就来了,还是自
己买票,冤不冤!”我猜想这时候两位招待员的耳朵该有些儿热了。其实我倒能原谅他们,
无论招待的成绩如何,他们的眼睛和腿总算忙得可以了,这也总算是殷勤了;他们也可以对
得起改进社了,改进社也可以对得起他们的社员了。——上车后,车就开了;有人问,“两
个饭桶来了没有?”“没有吧!”车是开了。
二 “躬逢其盛”
七月二日的晚上,花了约莫一点钟的时间,才在大会注册组买了一张旁听的标识。这个
标识很不漂亮,但颇有实用。七月三日早晨的年会开幕大典,我得躬逢其盛,全靠着它呢。
七月三日的早晨,大雨倾盆而下。这次大典在中正街公共讲演厅举行。该厅离我所住的
地方有六七里路远;但我终于冒了狂风暴雨,乘了黄包车赴会。在这一点上,我的热心决不
下于社员诸君的。
到了会场门首,早已停着许多汽车,马车;我知道这确乎是大典了。走进会场,坐定细
看,一切都很从容,似乎离开会的时间还远得很呢!——虽然规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楼上正
中是女宾席,似乎很是寥寥;两旁都是军警席——正和楼下的两旁一样。一个黑色的警察,
间着一个灰色的兵士,静默的立着。他们大概不是来听讲的,因为既没有赛瓷的社员徽章,
又没有和我一样的旁听标识,而且也没有真正的“席”——坐位。(我所谓“军警席”,是
就实际而言,当时场中并无此项名义,合行声明。)听说督军省长都要“驾临”该场;他们
原是保卫“两长”来的,他们原是监视我们来的,好一个武装的会场!
那时“两长”未到,盛会还未开场;我们忽然要做学生了!一位教员风的女士走上台
来,像一道光闪在听众的眼前;她请大家练习《尽力中华》歌。大家茫然的立起,跟着她
唱。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些人不敢高唱,有些人竟唱不出。所以唱完的时候,她
温和地笑着向大家说:“这回太低了,等等再唱一回。”她轻轻的鞠了躬,走了。等了一
等,她果然又来了。说完“一——二——三——四”之后,《尽力中华》的歌声果然很响地
起来了。她将左手插在腰间,右手上下的挥着,表示节拍;挥手的时候,腰部以上也随着微
微的向左右倾侧,显出极为柔软的曲线;她的头略略偏右仰着,嘴唇轻轻的动着,嘴唇以
上,尽是微笑。唱完时,她仍笑着说,“好些了,等等再唱。”再唱的时候,她拍着两手,
发出清脆的响,其余和前回一样。唱完,她立刻又“一——二——三——四”的要大家唱。
大家似乎很惊愕,似乎她真看得大家和学生一样了;但是半秒钟的惊愕与不耐以后,终于又
唱起来了——自然有一部分人,因疲倦而休息。于是大家的临时的学生时代告终。不一会,
场中忽然纷扰,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东北角上;这是齐督军,韩省长来了,开会的时间真到
了!
空空的讲坛上,这时竟济济一台了。正中有三张椅子,两旁各有一排椅子。正中的三人
是齐燮元,韩国钧,另有一个西装少年;后来他演说,才知是“高督办”——就是讳“恩
洪”的了——的代表。这三人端坐在台的正中,使我联想到大雄宝殿上的三尊佛像;他们虽
坦然的坐着,我却无端的为他们“惶恐”着。——于是开会了,照着秩序单进行。详细的情
形,有各报记述可看,毋庸在下再来饶舌。现在单表齐燮元,韩国钧和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
博士的高论。齐燮元究竟是督军兼巡阅使,他的声音是加倍的洪亮;那时场中也特别肃静—
—齐燮元究竟与众不同呀!他咬字眼儿真咬得清白;他的话是“字本位”,是一个字一个字
吐出来的。字与字间的时距,我不能指明,只觉比普通人说话延长罢了;最令我惊异而且焦
躁的,是有几句说完之后。那时我总以为第二句应该开始了,岂知一等不来,二等不至,三
等不到;他是在唱歌呢,这儿碰着全休止符了!等到三等等完,四拍拍毕,第二句的第一个
字才姗姗的来了。这其间至少有一分钟;要用主观的计时法,简直可说足有五分钟!说来说
去,究竟他说的是什么呢?我恭恭敬敬的答道:半篇八股!他用拆字法将“中华教育改进
社”一题拆为四段:先做“教育”二字,是为第一股;次做“教育改进”,是为第二股;
“中华教育改进”是第三股;加上“社”字,是第四股。层层递进,如他由督军而升巡阅使
一样。齐燮元本是廪贡生,这类文章本是他的拿手戏;只因时代维新,不免也要改良一番,
才好应世;八股只剩了四股,大约便是为此了。最教我不忘记的,是他说完后的那一鞠躬。
那一鞠躬真是与众不同,鞠下去时,上半身全与讲桌平行,我们只看见他一头的黑发;他然
后慢慢的立起退下。这其间费了普通人三个一鞠躬的时间,是的的确确的。接着便是韩国钧
了。他有一篇改进社开会词,是开会前已分发了的。里面曾有一节,论及现在学风的不良,
颇有痛心疾首之概。我很想听听他的高见。但他却不曾照本宣扬,他这时另有一番说话。他
也经过了许多时间;但不知是我的精神不济,还是另有原因,我毫没有领会他的意思。只有
煞尾的时候,他提高了喉咙,我也竖起了耳朵,这才听见他的警句了。他说:“现在政治上
南北是不统一的。今天到会诸君,却南北都有,同以研究教育为职志,毫无畛域之见。可见
统一是要靠文化的,不能靠武力!”这最后一句话确是漂亮,赢得如雷的掌声和许多轻微的
赞叹。他便在掌声里退下。这时我们所注意的,是在他肘腋之旁的齐燮元;可惜我眼睛不
佳,不能看到他面部的变化,因而他的心情也不能详说:这是很遗憾的。于是——是我行文
的“于是”,不是事实的“于是”,请注意——来了郭秉文博士。他说,我只记得他说,
“青年的思想应稳健,正确。”旁边有一位告诉我说:“这是齐燮元的话。”但我却发见
了,这也是韩国钧的话,便是开会辞里所说的。究竟是谁的话呢?或者是“英雄所见,大略
相同”么?这却要请问郭博士自己了。但我不能明白:什么思想才算正确和稳健呢?郭博士
的演说里不曾下注脚,我也只好终于莫测高深了。
还有一事,不可不记。在那些点缀会场的警察中,有一个瘦长的,始终笔直的站着,几
乎不曾移过一步,真像石像一般,有着可怕的静默。我最佩服他那昂着的头和垂着的手;那
天真苦了他们三位了!另有一个警官,也颇可观。他那肥硬的身体,凸出的肚皮,老是背着
的双手,和那微微仰起的下巴,高高翘着的仁丹胡子,以及胸前累累挂着的徽章——那天场
中,这后两件是他所独有的——都显出他的身份和骄傲。他在楼下左旁往来的徘徊着,似乎
在督率着他的部下。我不能忘记他。
三 第三人称
七月A日,正式开会。社员全体大会外,便是许多分组会议。我们知道全体大会不过是
那么回事,值得注意的是后者。我因为也忝然的做了国文教师,便决然无疑地投到国语教学
组旁听。不幸听了一次,便生了病,不能再去。那一次所议的是“采用他,她,它案”(大
意如此,原文忘记了);足足议了两个半钟头,才算不解决地解决了。这次讨论,总算详细
已极,无微不至;在讨论时,很有几位英雄,舌本翻澜,妙绪环涌,使得我茅塞顿开,摇头
佩服。这不可以不记。
其实我第一先应该佩服提案的人!在现在大家已经“采用”“他,她,它”的时候,他
才从容不迫地提出了这件议案,真可算得老成持重,“不敢为天下先”,确遵老子遗训的
了。在我们礼义之邦,无论何处,时间先生总是要先请一步的;所以这件议案不因为他的从
容而被忽视,反因为他的从容而被尊崇,这就是所谓“让德”。且看当日之情形,谁不兴高
而采烈?便可见该议案的号召之力了。本来呢,“新文学”里的第三人称代名词也太纷歧
了!既“她”“伊”之互用,又“她”“它”之不同,更有“佢”“彼”之流,窜跳其间;
于是乎乌烟瘴气,一塌糊涂!提案人虽只为辨“性”起见,但指定的三字,皆属于也字系
统,俨然有正名之意。将来“也”字系统若竟成为正统,那开创之功一定要归于提案人的。
提案人有如彼的力量,如此的见解,怎不教人佩服?
讨论的中心点是在女人,就是在“她”字。“人”让他站着,“牛”也让它站着;所饶
不过的是“女”人,就是“她”字旁边立着的那“女”人!于是辩论开始了。一位教师说,
“据我的‘经验’,女学生总不喜欢‘她’字——男人的‘他’,只标一个‘人’字旁,女
子的‘她’,却特别标一个‘女’字旁,表明是个女人;这是她们所不平的!我发出的讲
义,上面的‘他’字,她们常常要将‘人’字旁改成‘男’字旁,可以见她们报复的意思
了。”大家听了,都微微笑着,像很有味似的。另一位却起来驳道,“我也在女学堂教书,
却没有这种情形!”海格尔的定律不错,调和派来了,他说,“这本来有两派:用文言的欢
喜用‘伊’字,如周作人先生便是;用白话的欢喜用‘她’字,‘伊’字用的少些;其实两
个字都是一样的。”“用文言的欢喜用‘伊’字,”这句话却有意思!文言里间或有“伊”
字看见,这是真理;但若说那些“伊”都是女人,那却不免委屈了许多男人!周作人先生提
倡用“伊”字也是实,但只是用在白话里;我可保证,他决不曾有什么“用文言”的话!而
且若是主张“伊”字用于文言,那和主张人有两只手一样,何必周先生来提倡呢?于是又冤
枉了周先生!——调和终于无效,一位女教师立起来了。大家都倾耳以待,因为这是她们的
切身问题,必有一番精当之论!她说话快极了,我听到的警句只是,“历来加‘女’字旁的
字都是不好的字;‘她’字是用不得的!”一位“他”立刻驳道,“‘好’字岂不是‘女’
字旁么?”大家都大笑了,在这大笑之中。忽有苍老的声音:“我看‘他’字譬如我们普通
人坐三等车;‘她’字加了‘女’字旁,是请她们坐二等车,有什么不好呢?”这回真哄堂
了,有几个人笑得眼睛亮晶晶的,眼泪几乎要出来;真是所谓“笑中有泪”了。后来的情形
可有些模糊,大约便在谈笑中收了场;于是乎一幕喜剧告成。“二等车”,“三等车”这一
个比喻,真是新鲜,足为修辞学开一崭新的局面,使我有永远的趣味。从前贾宝玉说男人的
骨头是泥做的,女人的骨头是水做的,至今传为佳话;现在我们的辩士又发明了这个“二三
等车”的比喻,真是媲美前修,启迪来学了。但这个“二三等之别”究竟也有例外;我离开
南京那一晚,明明在三等车上看见三个“她”!我想:“她”“她”“她”何以不坐二等车
呢?难道客气不成?——那位辩士的话应该是不错的!
1924年7月14日,温州。
⑸ 朱自清写了哪些文章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朱鸿钧的感情之深让读者感到了一丝丝的怀念和感动。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⑹ 朱自清有哪些作品
朱自清的作品共有132部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40.罗马 [朱自清] 41.滂卑故城 [朱自清] 42.瑞士 [朱自清]
43.荷兰 [朱自清] 44.柏林 [朱自清] 45.德瑞司登 [朱自清]
46.莱茵河 [朱自清] 47.巴黎 [朱自清] 48.西行通讯 [朱自清]
49.三家书店 [朱自清] 50.文人宅 [朱自清] 51.博物院 [朱自清]
52.公园 [朱自清] 53.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54.吃的 [朱自清]
55.乞丐 [朱自清] 56.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57.房东太太 [朱自清]
58.动乱时代 [朱自清] 59.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朱自清] 60.回来杂记 [朱自清]
61.论严肃 [朱自清] 62.论气节 [朱自清] 63.论吃饭 [朱自清]
64.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65.论百读不厌 [朱自清] 66.论书生的酸气 [朱自清]
67.论老实话 [朱自清] 68.说话 [朱自清] 69.沉默 [朱自清]
70.撩天儿 [朱自清] 71.如面谈 [朱自清] 72.人话 [朱自清]
73.论废话 [朱自清] 74.很好 [朱自清] 75.是喽嘛 [朱自清]
76.不知道 [朱自清] 77.话中有鬼 [朱自清] 78.正义 [朱自清]
79.论自己 [朱自清] 80.论别人 [朱自清] 81.论诚意 [朱自清]
82.论做作 [朱自清] 83.论青年 [朱自清] 84.论东西 [朱自清]
85.憎 [朱自清] 86.父母的责任 [朱自清] 87.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88.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89.哪里走 [朱自清] 90.悼王善瑾君 [朱自清]
91.白马湖 [朱自清] 92.赠言 [朱自清] 93.春 [朱自清]
94.哀互生 [朱自清] 95.论说话的多少 [朱自清] 96.买书 [朱自清]
97.松堂游记 [朱自清] 98.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99.绥行纪略 [朱自清]
100.蒙自杂记 [朱自清] 101.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102.这一天 [朱自清]
103.重庆一瞥 [朱自清] 104.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 105.外东消夏录 [朱自清]
106.重庆行记 [朱自清] 107.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朱自清] 108.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09.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朱自清] 110.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朱自清] 111.论不满现状 [朱自清]
112.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 113.刘云波女医师 [朱自清] 114.南行通信 [朱自清]
115.南行杂记 [朱自清] 116.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17.悼何一公君① [朱自清]
118.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119."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0.前言 [朱自清]
121.欧洲之旅: 带你领略欧洲的文化 [朱自清] 122.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123.悼何一公君 [朱自清]
124.细雨 [朱自清] 125.赠友 [朱自清] 126.小舱中的现代 [朱自清]
127."海阔天空&4cquot;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8.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29.全文下载 [朱自清]
130."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31.奖券热 [朱自清] 132.朱自清散文全编 [朱自清]
http://..com/question/218655128.html
⑺ 关于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有哪些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⑻ 朱自清的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佳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第二第三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⑼ 关于朱自清的作品
朱自清作品按时间排序:1922年《雪朝》诗集、1923年 《毁灭》长诗、1924年 《踪迹》集 诗和散文、1928年 《背影》散文。
1930年 《春》 散文、1934年 《欧游杂记》散文、1936年 《你我》散文、1943年 《匆匆》 散文、1944年 《伦敦杂记》散文、1945年 《国文教学》论文集。
1946年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7年 《诗言志辨》诗论、1947年 《新诗杂谈》 诗论、1948年 《标准与尺度》 杂文集、1948年 《语文拾零》 论文集、1948年 《论雅俗共赏》 杂文集。
(9)朱自清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⑽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
1、《春》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匆匆》是 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伦敦杂记》是200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4、《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5、《标准与尺度》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人们很难计算他们的将来,即使是最短的将来。
6、 《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
(10)朱自清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参考资料:
网络--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