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苏童短篇小说的艺术

苏童短篇小说的艺术

发布时间: 2024-06-09 19:48:54

1. 苏童的写作风格,不喜欢用引号

用心灵创作
——论苏童的小说创作风格

摘 要:多病的童年给苏童带来了独特的想象空间。他在创作中运用内心深处真切的情感来反映世界。他的关于精神残缺及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描写,反映了不为人关注的另一个社会侧面;他独特的女性视角、松弛的写作状态使女性形象自然而生动。 关键词:苏童;人物形象;悲剧命运 苏童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玩观照,或是关于精神残缺及其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描写,或是源于内心深处真切的情感剖析,或是讲述女性的婚姻悲剧,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味。
一、用一颗敏感的心灵创作
或许苏童天生就是一个当作家的料。他自己也颇为得意:“我爱小说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这是上苍对我的一种怜惜,让我这个笨人具备一点‘过人’之处”,但得意之外又有些疑惑:“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属于‘作家’这个特殊类别,而我常常觉得自己不象……他们应该是具备非凡的心胸和头脑……”[1](P28)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作家写来写去,最终都要回到他的童年。苏童对于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他曾说回顾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发现自己对世界感触最强烈、最文学化的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奇怪,比如说,你近几年的记忆可能忽略掉,30岁以后的记忆可能很淡,但十几年前的记忆很深,所以说记忆是不讲道理的。对苏童来说,这些记忆是文学化的,如“枫杨树的故乡”系列,这是他虚拟的一个故乡,这个故乡一切都很湿润,从早到晚有雾。孤寂的童年生活给苏童日后的创作生活带来了写作的灵感源泉。苏童9岁时因肾炎辍学一年,那时就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深深攫住了这个怕被世界遗忘的孩童,直接导致一颗敏感心灵的生成。正是这段童年记忆化作切肤之痛改变了他的生命观,也支配了他感知世界的方式,由那时起他产生了巨大的自卑心理。自卑往往成为一种生命的张力、意志力和向上的动力。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某种缺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艺术天才与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不可分,生理缺陷和童年时心灵的创伤驱使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取得精神平衡。
苏童生于20世纪贫穷的60年代,长于单调的70年代,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都是一段比较难堪的岁月。苏童的敏感多思与早熟懂事,显然与那样一个生活时代息息相关。寂寞的孩子有着最好的想象,没有痛苦就没有创造。正如家道中落的童年记忆给鲁迅心灵带来的冲击一样,多病的童年赋予苏童独特的才思。在《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罂粟之家》、《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米》、《城北地带》等代表作品中,苏童以生花妙笔,演绎沧桑悲歌,虚构一个个系列,写来有枝有叶,意象纷飞,浮华感伤,于不动声色中道尽人生的残缺凄凉。苏童借助笔下的枫杨树故乡、椿树街,表达幻灭、失望、困惑、愤激、浮躁、焦灼、痛苦等种种感知,让人读出了丑陋的集结、道德的沦丧、生存的空虚、死亡的恐怖。苏童善于从少年、女性等某种视角切入,对陌生领域浪漫玄想,观照无数的青春与死亡、崇高与淫乱、热情与疯狂、神圣与卑贱,可谓“故国八千里,风云二十年”。苏童是那种纯如水晶而笔调老成、世事洞明而心境澄澈的人,正是简单的复杂和复杂的简单达成非凡的张力。他笔下的一切,其实都可以视为童年记忆的外化与映射。苏童曾说:“尽管童年没有留下甜蜜和温情,但这些确是我的财富,我一直在用它。”[2]曾有人讲苏童的眼神气质如忧郁少年,映射出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

二、用一颗真诚的心灵写作
作家写作应有爱恋、荣誉、同情、怜悯和牺牲精神等真实情感。如果没有这些真实的情感,多么美好的故事都会成为过眼烟云,不得久传。
苏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发自内心强烈的情感,真诚地对待读者,广泛涉猎,得其精髓,并且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兼食五谷杂粮的小市民位置上,描写社会中不被人关注的人物形象。如《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最终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整部小说充满着可读性,又不乏深层的寓意。有评论家称之“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人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3](P112)。苏童曾说这是他第一次在作品中思考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黑暗的一面。他以似乎静如水的作品帮助我们荡涤衣服上的灰尘,驱散眼睛里的阴翳。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他醉心营造了某种历史、某种归宿、某种结论。
苏童认为小说家能够做到的是聚焦周围所有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对你冲击最强烈、记忆最深刻的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种人,要让这种人造成强烈的冲击力,然后用真诚的心灵去承受这种冲击力。这当然跟美学评价和道德评价有关系,但不要坏的、好的搅在一起达到一些审美平衡。他不希望出现这种平衡,要写与别人不一样的。苏童喜欢关注别人不关注的东西,不喜欢表现所谓美德、气节、尊严等。他笔下的那些东西是跟传统有距离的。笔下的人物常常是那些精神有残缺的人,世界常常是精神残缺的世界,关注他们对于苏童来说有了激情,有了灵感。苏童笔下所写大都是虚构的,几乎直接逾越了经验到达本体。只是某些带有一定的生活影子,如对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故乡的看法,就带有他某些阴郁的童年的影子。早期一些以儿童作为叙述人的作品,有《桑园留念》、《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祭奠红马》等短篇,长篇《城北地带》也是他少年生活的题材,而《我的帝王生涯》虽是历史题材,但帝王仍是一个顽童,可说是这类人物的“最高代表”。
苏童之所以写不被社会关注的一面,是因为小说与心灵有关,而跟作家的日常生活形态无关。托尔斯泰一生无趣无味至极,但都认为他丰富多彩,这种错觉,是将艺术与现实混为一谈导致的。心灵是人类的内宇宙,有着源源不断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甚至连作家本人也不能充分掌握。内宇宙的扩张与放射,直接决定着创作状态的高与低、好与坏。如有关还乡者形象的小说,这类小说是以苏童拟想的“故乡”枫杨树为背景,其中产生很大影响的是《1934年的逃亡》、
《罂粟之爱》以及长篇《米》,重点描写那个时代所不被关注的乡村生活以及乡村人物在城市的生活。
三、独特的女性视角
苏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站在男性的角度写女性,设身处地为女性想,而且还常调换位置从女性角度去思考,不断琢磨揣测,就如同置身戏台,男扮女装反串,演出一个个有着生活质感的女性,演完便卸妆。“红粉们”以《妻妾成群》、《红粉》、《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的颂莲、梅珊、秋仪等女性的形象最为注目。苏童的小说总是飘荡着一股少年男孩对成熟女性向往与眷恋的神秘气息。正是这种神秘气息支撑着苏童小说的框架。苏童认为女性身上到处都是小说,但他只是写女性的一小部分而已。
苏童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很少有大家闺秀,知识女性也很少,大都是市井女人。这可能源于他的童年生活,也是他生长的年代和他的生活所决定的。一条老街,房子是平房,东家走到西家,连门都不需要敲。你就是不想观察,只要留心就能记住无数个活灵活现带着灵气的女人和女孩儿。对这些女性,他从未去细微或有心地观察,只是在写他眼里经常闪现的女性形象,不在他眼里经常闪现的女性形象他一般是不会写的。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苏童是在一种非常松弛的状态中写作使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自然而生动的。苏童所处的那个时代女性只是一个符号,她们对自由要求很少,被压迫、被奴役、被欺凌,因而那时代对于女性的理解也是肤浅的。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没有被当做社会符号,他首先把她们看成人,是社会问题与人的命运发展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准确地切入女性的社会命运或与社会的矛盾。
人的心灵是一个“黑洞”,是一片源源不断的强力磁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创作是一种完全源自心灵的东西,一切言表都是一种渐近线,无限接近,却也永远无法到达本体。 苏童在《寻找灯绳》中说:“小说是一座巨大的迷宫,我和所有同行一样小心翼翼地摸索,所有的努力似乎就是在黑暗中寻找一根灯绳,企望有灿烂的光明在刹那间覆盖小说及整个生命。”

2. 跪求,评论苏童小说语言特色

苏童的小说注重语言的创新与实验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追求意象化的语言境界 ;二、用隐含作家的提示性语言构成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三、对色彩词汇和意象的迷恋 ;四、标点符号的有节制的删略 ;五、颠覆情感化的语言 ,惯用冷笔。

论苏童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

指导教师:潘文

作者:韩钰

摘要:苏童的语言极富魅力,本文选取苏童小说中的语句,从五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奥秘:对细节细致如画的描述、隐藏于冷静表述背后的情感、语言超常规的变异组合、唯美的诗意化语言

关键词:苏童 细节描写 情感性 语言超常规的变异组合 诗意化语言

苏童的语言,是极富魅力和创造力的。他总能悠闲地玩弄着诡异绮丽的诗意般语言,利用娴熟的笔触,让一个个性格扭曲而倍受忽略的人物鲜活起来。他的作品不断地在农村和城市,过去和现在之间转换,在时空与地域的交错中,在种种充满悲观、孤独、荒谬的情节中,苏童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

一、 对细节细致如画的描述

苏童对“白纸上好画画”满怀信心,他的小说语言常常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在创作过程中,他仿佛打开自己所有的感官,敏锐地捕捉着对声色、光影、触觉和味道的感觉以及那些细碎琐屑的细节,并把它们细腻地表达出来。

1、 细微的动作描写

颂莲弯腰朝井中看,井水是蓝黑色的,水面上也浮着陈年的落叶,颂莲看见自己的脸在水中闪烁不定,听见自己的喘息声被吸入井中放大了,沉闷而微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颂莲的裙子吹得如同飞鸟,颂莲这时感到一种坚硬的凉意,像石头一样慢慢敲她的身体,颂莲开始往回走,往回走的速度很快,回到南厢房的廊下,她吐出一口气,回头又看那个紫藤架,架上倏地落下两三串花,很突然的落下来,颂莲觉得这也很奇怪。——《妻妾成群》

井中的世界对颂莲来说是个黑色的诱惑,她的一系列动作都表明她想将它看清楚以便使自己不再莫名地恐惧,所以她“看见自己的脸在水中闪烁不定,听见自己的喘息声被吸入井中放大了” 可是她却永远也不敢靠近,“颂莲开始往回走,往回走的速度很快,回到南厢房的廊下,她吐出一口气”这种恐惧既是对阴森的井和那个不祥的传说,更因为对自己不可掌控的,随时可能被幽黑深井般生活所吞噬的命运的恐惧,所以她永远摆脱不了那口井的阴影。通过动作的细微描写,含蓄地表现出颂莲矛盾、恐惧、不安的内心

“小武汉发现他的生活是被手毁坏的,也要让手来挽救,但是除了用一只手拍打另一只手,用一只手惩罚另一只手,他并不知道怎样用一只手去挽救另一只手。”——《手》

从搬尸工小武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人性所遭到的扭曲、毁灭与戗残。

2、 景物及静物描写

凝视着自己手里的一只紫檀木球,从木球上散发的是她所熟悉的那股幽香,它熏香了锦带罗裙,与女孩特有的乳香融为一体,那是媚娘的母亲与姐妹啧啧称奇的香味。——《武则天》

在武则天中作者反复描写紫檀木球的香味,这一细节描写直接关系着小说主角的心理转变,紫檀木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意象.

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浓重,太阳犹如破碎的蛋黄悬浮于铜尺山的峰峦后面。端白看见一群白色的鹭鸟从乌桕树林中低低掠过,它们围绕近山堂的朱廊黑瓦盘旋片刻,留下数声哀婉的啼啭和几片羽毛,我看见我的手腕上、石案上还有书册上溅满了鹭鸟的灰白稀松的粪便。——《我的帝王生涯》

用破碎的蛋黄来形容太阳,一方面写出了在晨雾缭绕中,阳光昏暗不明,另一方面也象征了帝王驾崩,宫中的诡谲气氛和王朝日渐式微的命运.

颂莲朝井边走去,她的身体无比轻盈,好像在梦中行路一般,有一股植物腐烂的气息弥漫井台四周,颂莲从地上拣起一片紫藤叶子细看了看,把它扔进井里。她看见叶子像一片饰物浮在幽篮的死水之上,把她的浮影遮盖了一块,她竟然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妻妾成群》

植物腐烂的气息, 幽篮的死水,烘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颂莲的反常举动,泄露出她虚弱,不安的内心.

3、 色彩描写

在美学上色彩包含两方面内容:主观色彩和客观色彩,客观色彩的涂抹、渲染,可以造成一种特定的氛围、色调。

苏童在作品中习惯运用鲜艳的红色来抒情,他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凄艳的“红”有关:如红菱、颂莲、灵虹、段红等。

去年冬 天我和你们一起喝了白酒后打翻一瓶红墨水,在墙上画下了我的八位亲人。我还写了一首诗想夹在少年时代留下的历史书里。那是一首胡言乱语口齿不清的自白诗。诗中幻想了我的家 族从前的辉煌岁月,幻想了横亘于这条血脉的黑红灾难线。有许多种开始和结尾交替出现。最后我痛哭失声,我把红墨水拚命地往纸上抹,抹得那首诗无法再辨别字迹。——《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无论是在《妻妾成群》、《城北地带》中,还是在《罂粟之家》中,红色成为了一种象征。盛开的罂粟花、鬼火般的夜繁花和深夜里的红灯笼,在漆黑的夜晚,在荒僻之所,它们兀自鲜艳火红,但却如斯邪媚。红色和沉重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反差,小说更具张力和撞击力,更渲染了一种颓废感伤的氛围。

二、 隐藏于冷静的表述背后的情感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小说中的诗”,实际上是一种“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意境,而在这意境中萦回的便是情感之流了

苏童从不轻易在小说中泄露自己的情感和褒贬,他的叙述是极为冷静的,波澜不惊。

我还听说杨夫人也已被赐死殉葬,她拒死不从,她光着脚在宫中奔逃,后来被三个宫役追获,用白绢强行勒毙了。七口红棺拖上王陵时,有一口棺木内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众人大惊失色。后来我亲眼看见那口棺盖被慢慢地顶开了,杨夫人竟然从棺中坐了起来,她的乱发上沾满了木屑和赤砂,脸色苍白如纸,她已经无力重复几天前的呐喊。我看见她最后朝众人摇动了手中的遗诏印件,很快宫役们就用沙土注满了棺内,然后杨夫人的红棺被重新钉死了,我数了数,宫役们在棺盖上钉了十九颗长钉。——《我的帝王生涯》

杨夫人被活活钉死在棺材内的情景极其残忍和血腥,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冷静地,不厌其烦地详尽描述酷刑的过程,宫廷内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爱哭的废妃们被小皇帝剜去了舌头;何其惨烈!作者的笔却应是平静地写道:那些爱哭的嫔妃们的舌头看上去就像美味的红卤猪舌一样。令人不寒而栗.

而对起义失败的李义芝的”空前绝后的极刑”更是让人不忍去读。可作者的语言永远是平静的,从容的,而这种冷静得近乎游戏的文字背后,是作者的一种颓废而绝望的情绪,是末世纪的孤独和叛逆,反而能给读者极大的感官刺激和心灵震颤

三、 语言超常规的变异组合

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人的思维、情感、审美价值的多元性,导致了言语运用的多样性。在小说中,叙事、写人、绘景、状物,超乎常理的语言变异运用,可以使言语代码突破其自身的容量,而带上了浓郁的审美意味。于是,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变异言语世界。这个世界,无法用理性来领会,却可以由解码者借助语境,凭借审美经验去解读。①

苏童是个变换组合语言的高手,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极具颠覆性的语句和陌生感的意象

1、将相互矛盾的事物现象在同一语言时段表达出来

苏童很擅长闻一多《死水》式的以美写丑法

“寒光四溅中,有猩红的血火焰般蹿起来,斑驳迷离。陈玉金女人年轻壮美的身体迸发出巨响扑倒在黄泥大路上” “那天早晨黄泥大路上的血是如何洇成一朵莲花形状的呢?陈玉金女人崩裂的血气弥漫在初秋的雾霭中,微微发甜”。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这是《1934年的逃亡》中展示陈玉金弑妻的场景,美艳的色彩和意象用于形容杀戮的场景,甜的滋味也用于形容血的气息,估计没有读者会觉得美好,反而有一种作呕之感。这便是以美写丑所能带来的效果。

2、有时,言语代码的组织突破了正常的思维意向,给人以出奇不意的感觉

“老秦不懂小武汉心里的苦,只是一味地劝导小武汉,我们这行当怎么了?也是个铁饭碗呢,人嘛,一生一死,谁没个那一天?死人其实是最安全的了,没思想了嘛,像个睡沉的孩子一样,很软,很听话,我这几年看东西有时候看花眼,上次给小美她爷爷穿衣服,老觉得他肩膀在动,好像配合我,自己要翻身呢。”

搬尸工的工作和”铁饭碗”,恐怕是无法联系到一起的,但乐观的老秦突破正常思维, 将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就产生了俏皮、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四、 唯美的诗意化语言

苏童小说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上,不但吸收大量西方现代派的技法,同时他的审美情趣具有古典化特征,着力于意境的营造,注重语言的诗意化。

苏童小说语言诗意化首先表现在他运用了很多具备中国传统特殊风韵的词语和意象,这一点葛红兵曾加以精辟的论述:“夏天的海棠,秋天的紫藤;凄清的雨,肃煞的雪;等等;它们在小说中构成了一幅幅中国古代文人画,”“更重要的是小说中人物的行动,梅珊唱戏、飞浦吹箫、陈左仟阳痿、颂莲醉酒,等等,也都是意象,”“它接续了中国古代诗词戏曲的传统,接续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传统,以一种书画同源的风格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表现空间”“ 我更愿意说,苏童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人气息的、深深地扎根在中国土壤上的作家,也因为他身上的这种气息,使他获得了飞越枫杨树故乡,穿过香椿树街,在鲁迅、茅盾力所不及的地方回顾历史,瞻望现实的能力,”②

其次表现在他苏童的这种收发自如的叙事风格,读他的小说,我们仿佛看到有个人站在小说的意境里面,平视着小说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之后平静地向你述说,呈现出一种干净而透明的意境,“如华丽而质地绵实的苏州丝绸”。③

男孩小拐出生于一月之夜,恰逢大雪初歇的日子,北风吹响了屋檐下的冰凌,香椿树街的石板路上泥泞难行,与街平行的那条护城河则结满了厚厚的冰层。在去火葬场的途中,男孩小拐多次撩起死者的衣袖,察看他左手臂上的猪头刺青,它在死者薄脆的皮肤上放射着神奇的光芒。 ——《刺青时代》

这段环境描写只截取了北风中的冰凌,香椿树街的石板路上泥泞,结了冰的护城河这三个片段,但是已经让人感到了环境的险恶,可以想象如果是大雪纷飞的日子是怎样一副光景了。

第二天起了雾,丘陵地带被一片白蒙蒙的水汽所湿润,植物庄稼的茎叶散发着温熏的气息。这是枫杨树乡村特有的湿润的早晨,50里乡土美丽而悲伤。—— 《罂粟之家》

这段描写中,氤氲的水气扑面而来,淡淡的一笔却让人感到无限韵味

但是在这些充满古典韵味的景与物、比与喻的后面,赫然而立的却是人性的被扭曲与戕害、人生的孤独与痛苦等等现代的主题。在苏童那里,对古典审美风格的追求与对现代主题的表现融合得天衣无缝。

总之,苏童小说既有奇特绮丽的现代感又有唯美诗意的古典感,对细节细致如画的描述、隐藏于冷静表述背后的情感、语言超常规的变异组合、唯美的诗意化语言,构成了苏童小说语言的个性标志和审美韵味。

热点内容
文阅网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11 06:06:49 浏览:136
都市最强神医废材赘婿小说 发布:2025-05-11 05:36:51 浏览:324
1048幻影凶间小说结局 发布:2025-05-11 05:30:53 浏览:455
日本轻小说有简体版的 发布:2025-05-11 05:27:24 浏览:911
重生之怼死女配计小说 发布:2025-05-11 05:17:17 浏览:14
六六小说短篇故事 发布:2025-05-11 05:10:42 浏览:903
霸道总裁虐肉虐心小说 发布:2025-05-11 05:04:09 浏览:983
短篇小说办公室的人妻 发布:2025-05-11 05:03:28 浏览:839
都市后宫种马肉多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1 05:02:01 浏览:780
小说推荐虐文总裁葬爱 发布:2025-05-11 05:00:22 浏览: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