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反转的短篇小说
『壹』 文学作品中的反转故事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创作中,增添反转情节,一定会给读者意想不到的思想冲击,让故事更加曲折动人。
我的心目中,有一位国外文学大师,堪称玩转反转的高手。他就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
他的三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都是有反转故事情节的经典之作。
01
《羊脂球》故事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展开。十位法国鲁昂市的居民决定离开鲁昂,乘马车逃到勒阿弗尔。车上有一名名叫“羊脂球”的妓女。
一位普鲁士军官把旅客们拦截住了,他要求羊脂球与他过夜。起初,羊脂球是拒绝的态度。
同车的旅客们用逻辑和道德的例子说服她这么做是正确的,最终,羊脂球被说服,与军官过夜了。军官第二天早晨就放他们的车离开了。
故事到这儿,出现反转。按常理,车上的人从此应对羊脂球心怀感激之情吧,因为要不是她答应军官过夜,军官是不会放车离开。
然而,在车离开的路上,人们似乎完全忘了他们曾经以“美德的代表”来劝说羊脂球一事,开始冷落她,并拒绝与她分享食物。总之,令她的尊严扫地,而她则痛心哭泣。
02
《我的叔叔于勒》故事的反转同样令人唏嘘。于勒叔叔曾是家里不被父亲待见的人。
后来他去了美国,后来他陆续来信说赚了点钱,说发财了就会回家、希望能补偿之前对父亲的亏欠等言语。
信中的言语给了父亲包括其他家人思想不小的影响,他们以为于勒在美国发大财了,好像已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分别十年,他们对此仍深信不疑。因为两年前于勒写的一封信如同福音书一样给了他们希望,虽然这是于勒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
怀着趁机沾光发大财的小心思,他决定带全家人乘船旅行,去往于勒居住的岛。
故事的反转情节发生在这艘船上。父亲看到船上有个卖牡蛎的人,长得像于勒。毕竟十年未见,他向船长打听。
当确认此人是于勒后,父亲不动声色带全家人乘船回家了。
03
《项链》被入选中学教科书。故事女主人公的十年命运,因为一条项链,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她向朋友借来的一条漂亮钻石项链,参加部长举办的晚会后,不小心弄丢了。她以为那条项链价值不菲,她和丈夫不敢告诉朋友实情,偷偷借高利贷到珠宝店买了一条看起来和丢失的项链一样的项链。
为了偿还高利贷,她和丈夫付出十年艰苦劳动。等到终于还清所有费用和利息的那一天,夫妻俩看起来都老了。
若故事至此结束,作为读者,我们会对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也可能会想像如果项链没丢,夫妻俩应不会背负高额债务,就不会过持续十年的辛苦生活吧!生活应会是另一番光景吧!
故事结尾的反转,瞬间击中读者心灵。当女主人公还清了所有债务,鼓足勇气去告诉朋友真相后,朋友却告诉她另外一个真相:当年借给她的钻石项链是假的。
这个反转结果,真的会让人五味杂陈,灵魂会出窍。
『贰』 求推荐你看过的内容反转的漫画、小说、小故事等
小说版的庶女有毒,这个里面是女主穿越了。最开始的男主后来变成了男配。还有《名侦探柯南》最后的找到凶手的时候,都是跌宕起伏的。
『叁』 求一篇神反转微小说的具体内容
永远的蝴蝶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参考资料:ke..com/view/1527461.htm
『肆』 欧·亨利的剧情反转颇有意思的短篇《心与手》,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以上故事来自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心与手》。
欧.亨利的小说与众不同的是故事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每每读到最后,都会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而拍案叫绝,因此“欧.亨利式结尾”享誉世界。
《心与手》中单从前面故事看,很难看懂谁是真正的罪犯、谁是警长,直到旅客甲一句话“你见过哪个警察会把罪犯铐在自己右手上”,我们才恍然大悟。
故事在结束时,却在另外两名旅客对话中达到了高潮。看似无意的对话,却将我们脑海中形成的情节进行解构,原来:
年轻女士的那位朋友不是警长而是真正的罪犯,而那位自认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
短短的故事结束后,让我们回味无穷,警长编造谎言是为了给罪犯留些“面子”,不给他造成心灵负担,虽然年轻人犯了罪,但仍然有做人的基本尊严。
警长的这种人性深处的美好,似乎正是我们所失去的。
大家怎么认为呢~~~
『伍』 求短篇推理、侦探或者悬疑小说 不要科幻要比较真实又不会很恐怖的,最好结局要有出人意料的反转的
我推荐的是梦野久作的推理集,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半七捕物帐,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西泽保彦的《解体诸因》,一个暑假全看完了 很不错的
尤其是半七捕物帐,不仅有江户风情,而且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明确的法律,所以办案充满了人情味,非常不错,作者是冈本绮堂
再给你推荐些我喜欢的日本推理作家江户川乱步
日本人,1894~1965。他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地位相当于手冢治虫在漫画界的地位。 江户川乱步原名平井太郎,其笔名的日语语音就是"爱德加·伦坡"。
他塑造了东洋神探--明智小五郎,与《名侦探柯南》中的"沉睡的小五郎"可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名侦探小五郎还是柔道二段,值得一提的是"沉睡的小五郎"也是柔道高手,也许是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的作者)有过借荐吧。再提一点,《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金田一的对手,明智健悟警视,和名侦探小五郎是同一姓氏。
横沟正史
日本人,1902~1981。著有《本阵杀人案》、《狱门岛》等多部小说。
看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朋友,一定记得少年侦探金田一一的招牌台词:"为了不辜负名侦探爷爷的名声!"他的爷爷就是金田一耕助,横沟正史笔下的大侦探,和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及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合称日本小说史上的三大名探。感兴趣就去看漫画中的名侦探!
森村诚一
生于1933年,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1969年以《高层的死角》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的"江户川乱步奖",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森村诚一说:"我所描给的全是人间的戏剧"。他的作品充満了社会责任感,想象奇特,最著名的作品是"三证明"系列,即《人性的证明》(改编成电影《人证》,父辈的人一定都看过)、《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日本自1977年以后出现了"森村诚一热"。 特别推荐他的小说《新人性的证明》和纪实《食人魔窟》。记录了七三一部队和另一支恶魔部队--一○○部队的恶行,其中包括令人发指的"活人试验"。有民族责人感的人一定要看一看。正如森村诚一所说,《新人性的证明》是要偿还一些"日本人的债务"。
喜欢森村诚一,不光因为他的作品是推理小说,更重要的是作品主题,他写了很多别人不可能写的东西。
西村京太郎
1930年出生于东京,本名矢岛八郎。代表作《天使的伤痕》获得1965年的"江户川乱步奖"。十津川就是他笔下的侦探。我很喜欢他的一个短篇《敦厚的诈骗犯》,希望你也看过。
再说一句偏题的话:大家都说《少年包青天》抄袭了日本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曾有一个名叫《刑事侦缉档案》的港台片中的某一案也"借荐"了西村京太郎的《天使的伤痕》。当然,我看电视不是很仔细,可能看错了。
赤川次郎
1948年生于日本福冈,28岁发表了《幽灵列车》。其中"三色猫福尔摩斯的探案集"十分有名,也非常有趣,在南京的广播电台中播过"三色猫"的广播剧,我就是那时起喜欢这个作家的。
"三色猫"系列的主要人物:片山义太郎、片山晴美、石津。还有一只黑白褐三色的花猫,名叫"福尔摩斯",总在关键的时候给人启示。 自从看了这个系列小说,我决定以后养猫就起名"福尔摩斯",养狗就起名"小白"(因为《蜡笔小新》,这是搞笑动画,不是推理小说)。
我还很喜欢另一部小说《小偷物语》。讲三个平凡的工薪阶层偷取了二千万的黑钱之后所引起的故事。仿佛要告诉我们:"金钱不能带来快乐。"
《华丽的侦探们》系列短篇也十分有趣。在一个疯人院的9号楼中,住了一些自以为自己是某些名人的怪人,其中有会挖地道的埃德蒙·邓蒂斯,会易容术的亚森·罗宾,还有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主要人物:铃木芳子、"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注释:埃德蒙·邓蒂斯和达尔大尼央分别出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剑客》)。
赤川次郎笔下的青春女孩的形象非常可爱,比如:女侦探铃木芳子和《幽灵列车》中的永井夕子。
松本清张
(1909~)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而失学,从13岁起被迫辍学谋生,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广告制图工。1943年应征入伍,被驱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批发笤帚。他在文学回忆录《半生记》(1966)中,感人地描绘了这段辛酸的往事。松本清张长期受歧视受屈辱的生活,为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真实的社会和心理依据。他的《某〈小仓日记〉传》(1952)、《菊花枕》(1953)《断碑》(1954)等等,都是通过逆境中人物的生活道路和失败命运来展示时代和社会生后的。
松本清张于1955年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小说作家队伍,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披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比起历来的刑事侦破小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拓展与超越。他的《点与线》(1957)、《隔墙有眼》(1957),间世后深受读者欢迎。
森村诚一
1933年1月生于土奇玉县熊谷市,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曾在饭店从事管理工作10年。1967年以《大都会》登上文坛。1969年发表《高层的死角》获江户川乱步奖。《腐蚀的构造》获1973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等。主要作品还有《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恶魔的盛宴》等一百多部。
推理小说即侦探小说。日本侦探小说创始人江户川乱步给它下的定义是:"主要着眼于运用逻辑推理,逐步解开有关犯罪的秘密,描写破案过程的有趣的文学。"
1925年左右,日本文坛先后出现两位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他们各自开创了"本格派"与"变格派"侦探小说。从他们开始,日本逐渐形成推理小说的风格。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井原西鹤在 1689 年开始模仿中国公案小说,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兴起学习西方的运动,接受欧美侦探小说的影响,黑岩泪香编译了西方的《法庭的美人》等 30 多部外国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一些著名的纯文学作家,如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等,也发表了具有神奇色彩的侦探故事性质的作品,给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阶段 1920年森下雨村、横沟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创作。 1923 年,江户川乱步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奠定了日本侦探小说的基础。这一阶段一般称为"侦探时代"。当时侦探小说派生出两个流派:一是以江户川乱步、角田喜久雄为代表的本格派,主张着重写破案的逻辑推理;一是以横构正史、木木高太郎为代表的变格派,强调写神奇、冒险情节和变态心理。后者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当局以制止扰乱国内治安为由,对侦探小说加以限制和禁止。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 50 年代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突破了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派推理小说的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 50 年代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帝国银行案件》和水上勉的《花的墓碑》等都是写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的政治冤案和贪污、盗窃、走私、贩毒、卖淫等社会问题。 60 、 70 年代松本清张的《沙器》、森村诚一的《人的证明》,暴露了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的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日本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陆』 鏈夋病鏈夌畝鐭鐨勬偓鐤/渚︽帰/鐏靛紓鐨勫弽杞鏁呬簨锛
涔濅笁骞村忓ぉ锛屾潙閲屼竴浣嶅囧コ鍠濆啘鑽姝讳簡銆傝繖浠朵簨鏈鏉ユ病浠涔堝ソ璇寸殑锛屼絾鏄鍚庢潵鎴戜簡瑙e埌锛岃佹槸鏉戦噷浜鸿寸殑鏄鐪熺殑锛岄偅灏变笉寰椾笉鏈濓紝楝肩炴柟闈㈡兂浜嗐備笁瀹朵綇鐨勯兘涓嶈繙锛岀洿绾块兘涓嶈秴杩囦笁鐧剧背銆傚湪鍠濊嵂姝讳骸浜虹殑锛屽墠鍚庨兘涓嶈秴杩30鍒嗛挓锛屼笁瀹剁殑濡囧コ鍦ㄨ繖30鍒嗛挓鍐咃紝閮借佸枬鑽銆備竴瀹舵槸浠庢墜閲屽ず璧扮殑锛屼竴瀹舵槸澶鸿捣鏉ュ掓帀鐨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