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小说国色天香
❶ 有什么优秀的,好看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1.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2.黄金期: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做烂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3.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3.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金瓶梅》;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编辑本段
白话小说概述: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认为小说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的东西。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小说正是这样一种俗文学。班固也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他认为小说是末技,是小道小智所为。但小说的生命力极为旺盛,虽然饱经磨难和拒斥,却仍然有强烈的发展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到唐宋之交,市民阶层兴起,尤其是宋代,生产力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休闲娱乐的呼唤也日益强烈,城市文化越来越盛行,中国的长篇白话小说以此为契机,迅速的发展起来。
唐代传奇相对白话小说是雅,但拿传统的雅俗观来衡量它,却又可以说它为俗。雅俗问题与上述娱乐和教化、虚构和实录的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化的内容是礼义,实录叫做雅驯,可见传统的雅俗观是贬低和排斥娱乐和虚构的。 儒家道统文统的继承和发扬,阻塞了传奇小说的发展。传奇小说,一般的说是士人写给士人读的文学,它本来就产生和活跃在雅文化圈内。当它蒙上不雅的俗名,士人便疏远它,它便从雅文化圈走出来,逐渐向俗文化靠拢。宋代传奇小说作者的文化层次下移,同时创作倾向却向雅的方向攀附。“论次多实”、“采艳殊乏”,都是弃俗而就雅的表现。
降至元明,传奇小说俗化趋势愈益明显,从明代中后期流行的各种通俗类书如《国色天香》、《万锦情林》、《绣谷春容》、《燕居笔记》等竞相转载来看,它们在士人中还是颇有读者的。人们总爱附庸风雅,标榜不俗,而实际却有难以脱俗的一面。
这类半文半白的、篇幅已拉得很长的传奇小说继续走着俗化的路,到明末清初,它们干脆放弃文言,使用白话,并且采取章回的形式,便成为了才子佳人小说,完全与通俗小说合流。
如果说传奇小说是从雅到俗,那么白话小说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是从俗到雅。白话小说无论短篇还是长篇,都源于民间“说话”,它们的体制和叙事方式都保留着“说话”的胎记,与源于史传的传奇小说迥然有别。白话小说长时期在民间传播,其故事是生鲜的、同时又是稚拙的,版刻也很粗率。直到明代嘉靖前后,情况才发生重大变化。文人突然看好这种俗而又俗的文学样式,他们不只是评论,而且参与其间,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辑、出版。接着还有模拟这种样式的文人创作,如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和陆人龙的乱嫌《型世言》,等等。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王阳明“心学”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系。王阳明是主张人皆可以成为圣贤的,有利用俗的形式才能达到化俗的效果。他对俗的重视,在当时却有振聋发聩效果。嘉靖万历时代推崇通俗文学的文学家所依据的就是王阳明的这种思想。
白话小说的作者由不见经传的无纯陪漏名氏,渐次上升为大文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都是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所不能相比的。
白话小说的内容和风格也随着作者成份的改变而渐次由俗变雅。按创作方式,白话小说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说话”的书面化;中期是作家根据现成故事进行创作;后期是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独立创作。文人独创的小说,不仅题材情节出自个人机杼,而且艺术风格也有鲜明的个性。白话小说发展到后期已有雅俗的分别。不过,白话小说的主流趋向于雅,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它们的源头分别为雅和俗,它们的走向却相反,文言小说向俗靠拢,白话小说向雅接近。雅俗在小说范畴内达成了妥协。“雅”接纳了白话,承认了“虚构”;“俗”则承担起“教化”的使命。换言之,“雅”放弃了“雅言”和“实录”的原则,“俗”则放弃了娱乐惟一的宗旨。小说中雅俗共存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际志。
中国小说的源头就存在着雅俗的分歧,雅的是文言小说,它从史传蜕化而来;俗的是白话小说,它从民间伎艺“说话”转变而成。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发展途程中,雅和俗构成两极,文言小说受到俗的引力作用,不断吸收俗的成分,显示出渐次俗化的倾向;而白话小说则受到雅的引力作用,不断吸收雅的成分,表现为渐次雅化的倾向。雅俗结合是小说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明万历以后,不仅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而且短篇白话小说的创作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作品衰微,这种文学样式在当时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相反,白话短篇小说作品的创作却是一派生机盎然。这里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市民阶层的力量壮大,在社会上是一股极为活跃的、强大的阶层,他们要求在文学上能有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文学样式和文学作品。
其次,宋元话本小说在明代得以继续发展,它是劳动群众小说创作自身发展的结果,显示出比文言小说更强的生命力。参予白话小说创作的作家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善于吸收群众艺术创作的结果,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内容,有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因而有着更强的人民性,为广大群众所观赏喜爱。
明代印刷术发达,书坛众多,迎合人们的口味与喜好,书商也大量地刊行话本小说,因此话本小说慢慢地演变为供案头阅读之作的拟话本。
拟话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词,中间以诗词为点缀,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完整,描写人物的心理细致入微,个性突出,比较注意细节的刻画等。但它又与话本不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拟话本是“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在口语运用和生活气息上,拟话本明显地逊于话本小说。
现在认为最早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辑印的,分《雨窗》、《长灯》等6集,每卷1篇,共收话本60篇,故全书总名为《六十家小说》,今存15种。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印的话本今存4种。这两种话本集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在内。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初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每集收话本40篇,包括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两部分。“三言”对后世影响较大,此后拟话本的专集大量出现。明末凌濛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简称“二拍”。“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形态,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创作在明末以后继续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爱情婚姻的题材是明代拟话本的一个重要内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玉堂春落难逢夫》等真实地描写了被糟践的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她们对爱情婚姻的自主要求,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贯穿了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尤其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称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篇中,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俞伯牙摔琴哭知音》、《施润泽滩阙遇友》等篇描写了在冷酷的等级社会中真诚的友谊。《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灌园叟晚逢仙女》等篇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狰狞面目和无耻罪恶。《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等篇反映了明代社会商人的心理。
总之,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描写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生活与思想,歌颂市民阶级的勤劳诚实及对发财致富的追求,要求爱情与婚姻生活的自由,抨击科举制度的不合理和司法制度弊病等主题,共同组织成明中叶以后短篇白话小说的重要内容,显示了明拟话本新的思想特色。但“三言”、“二拍”中也包含着明显的落后和庸俗的因素,比如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迷信鬼神等占了相当的数量,尤其又以“二拍”更为严重,这也是明代后期话本小说的通病。明末短篇白话小说集还有十多种,比较有影响的是《西湖二集》、《石点头》、《鼓掌绝生》、《醉醒石》等,成就都不高,但其中有一些篇章,文笔生动,形象鲜明,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有所揭露。
明清时代是一个充满进步与守旧、启蒙与顽愚、思想解放与钳制的时代。一方面,个性觉醒,人本意识抬头,不少进步人士张扬个性,追求自由,肯定物欲财利,这反映在小说里就是小说中人性涌动,追求物欲,情爱描写细腻等。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强化统治,中央集权突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理学观念浓厚、伦理说教明显的小说作品。此外,还有两种思想皆有,禁欲主义和享乐之风并行。明清小说内容丰富,类别繁多。
❷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什么
1、《剪灯新话》这本书是明代小说家瞿佑的大作,里面充斥着畸形,扭曲的不雅画面,其荒诞离奇已经达到了一种旷世罕见的高度,有人和鬼,鬼和鬼,妖和人,妖和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书中不敢写的,连作者自己都说,这本书实在是太“诲淫”了,自己都没脸拿出去给人看,此书在明朝正德年间遭到禁毁。
2、《国色天香》第二个要出场的大作家是明代的吴敬所,这位仁兄在这方面也是大才,跟上面那位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书中专一描写各种偷香窃玉的手法,是不折不扣的“教唆犯罪”,书中的主角是一名美艳的少妇,每天的日常工作除了偷腥就是偷腥,有时候偷一个,有时候同时偷好几个,大家自行想象。
3、《醋葫芦》第三位要出场的是明代作家心月主人,这位兄弟与上面两位比起来,格调更加低下,通篇除了男女之事就没有别的,故事情节简单粗暴,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也很少,全篇充斥着偷腥,猥琐,怪诞,暴力等各种元素,就像一块肥的流油的大肥肉,看着恶心,吃着更恶心。起这么有格调的名字,就是用来写链消这种玩意的吗?
4、《隔帘花影》下面要出场的是清代小说家丁耀行,这位仁兄与其他几位相比,水平要高出一大截,这本书是《金瓶梅》的续作,在本书之前,这位丁先生还写过《续金瓶梅》,由于影射时政被禁封,丁先生吸取了经验教训,决定不写时政了,就写小说,可惜由于脑洞太大,手术太快,写的时候根本刹不住手,书中不仅充斥着大量的低俗场面描写,还加上了女同的情节,不仅如此,丁先生还对金人入侵扬州时糟蹋妇女进行了长篇大论的描写,这对于推行“满汉一家”的康熙来说自然是不可原谅的,丁先生不仅被禁了书,还被关进了大狱。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写书有风险,码字需谨慎。
5、《飞花艳想》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的樵云山人,本名刘璋,与一般的小说作者不同,他中过举人,做过县令,可谓见多识广,深知民情,这本书被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格调不高,而是其中关于皇宫选秀女造成民间男女关系大乱,触了朝廷的霉头才被封禁。
6、《空空幻》下面要出场的这位兄弟即使在这些作者里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葩,他的名字很有诗意,叫梧岗主人,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却让人目瞪口呆,主角是个其丑无比的男人,书中的一切都发生在梦中,十分荒诞离奇,主角先是与丫鬟发生不正当关系,丫鬟又拉小姐下水,小姐又拉自己的母亲姐妹下水,秽乱不堪,颠覆了所有的纲常伦理,让人大跌眼镜,被封禁也是应该的。
7、《玉楼春》作者不详,清代嘉庆年间被禁。这本书可以说是SM的鼻祖,书中男主角整日游手好闲,专门猎艳,靠坑蒙拐骗诱拐女性,然后对她们进行折磨和摧残,十分残忍血腥,它还有另一个臭名昭著的版本叫《巫山艳史》,作者是不题撰人,他还写过一本书叫《换夫妻》,写的是啥大家看名字应该都能猜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还有一个词牌名也叫玉楼春,应该加以区分。
8、《红楼春梦》这本书其实有点冤枉,跟其他基本比起来,格调还算高雅,可惜作者用的人物都是《红楼梦》里的,此书一经刊出就遭到了全体文人的抵制,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一时,《红楼梦》成于乾隆年间,拥有大批的粉丝,《红楼春梦》对于原作来说,无疑是一种亵渎和侮辱,在浪潮般的抵制声中,很快就歇菜了。另外,香港还有个电影也是这个名字。
9、《品花宝鉴》作者陈森,运伏如果说《玉楼春》是SM的鼻祖,那这本书就是腐书的鼻祖,主角是两个男人,一个是青年公子,一个是唱戏的伶人,书中充斥着大量低俗内容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被禁的主要原因,早在宋代就有文人对男同进行过描写,不过都是短篇小说,这本书被禁的主要原因是将上层社会的王孙公子玩弄男伶的风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在书中表现了对男伶人格的尊重和对这种不良风气的痛恨,扒掉了王侯棚悄知将相们的底裤,这种书自然是不能留的。
10、《九尾龟》这本书的作者是漱六山房,跟他名字一样,格调也很高雅,除了应该有的“低俗”描写之外,书中表现了大量晚清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一本批判性质的小说,这是被禁的主要原因。
❸ 中国古代十大毁禁小说是什么
1《剪灯新话》
2《醋葫芦》
3《品花宝鉴》
4《隔帘花影》
5《国色天香》
6《飞花艳想》
7《空空幻》
8《玉楼春》
9《红楼春梦》
10《九尾龟》
❹ 涓鍥藉彜浠e崄澶х佷功
1銆併婂壀鐏鏂拌瘽銆嬭繖鏈涔︽槸鏄庝唬灏忚村剁灴浣戠殑澶т綔锛岄噷闈㈠厖鏂ョ潃鐣稿舰锛屾壄鏇茬殑涓嶉泤鐢婚潰锛屽叾鑽掕癁绂诲囧凡缁忚揪鍒颁簡涓绉嶆椃涓栫綍瑙佺殑楂樺害锛屾湁浜哄拰楝硷紝楝煎拰楝硷紝濡栧拰浜猴紝濡栧拰濡栵紝鍙鏈変綘鎯充笉鍒帮紝娌℃湁涔︿腑涓嶆暍鍐欑殑锛岃繛浣滆呰嚜宸遍兘璇达紝杩欐湰涔﹀疄鍦ㄦ槸澶鈥滆叉帆鈥濅簡锛岃嚜宸遍兘娌¤劯鎷垮嚭鍘荤粰浜虹湅锛屾や功鍦ㄦ槑鏈濇e痉骞撮棿閬鍒扮佹瘉銆
2銆併婂浗鑹插ぉ棣欍嬬浜屼釜瑕佸嚭鍦虹殑澶т綔瀹舵槸鏄庝唬鐨勫惔鏁鎵锛岃繖浣嶄粊鍏勫湪杩欐柟闈涔熸槸澶ф墠锛岃窡涓婇潰閭d綅鍚勬湁鍗冪嬶紝涓嶇浉涓婁笅锛屼功涓涓撲竴鎻忓啓鍚勭嶅伔棣欑獌鐜夌殑鎵嬫硶锛屾槸涓嶆姌涓嶆墸鐨勨滄暀鍞嗙姱缃鈥濓紝涔︿腑鐨勪富瑙掓槸涓鍚嶇編鑹崇殑灏戝囷紝姣忓ぉ鐨勬棩甯稿伐浣滈櫎浜嗗伔鑵ュ氨鏄鍋疯叆锛屾湁鏃跺欏伔涓涓锛屾湁鏃跺欏悓鏃跺伔濂藉嚑涓锛屽ぇ瀹惰嚜琛屾兂璞°
3銆併婇唻钁鑺︺嬬涓変綅瑕佸嚭鍦虹殑鏄鏄庝唬浣滃跺績鏈堜富浜猴紝杩欎綅鍏勫紵涓庝笂闈涓や綅姣旇捣鏉ワ紝鏍艰皟鏇村姞浣庝笅锛岄氱瘒闄や簡鐢峰コ涔嬩簨灏辨病鏈夊埆鐨勶紝鏁呬簨鎯呰妭绠鍗曠矖鏆达紝浜虹墿鎬ф牸鍜屽績鐞嗘弿鍐欎篃寰堝皯锛屽叏绡囧厖鏂ョ潃鍋疯叆锛岀尌鐞愶紝鎬璇烇紝鏆村姏绛夊悇绉嶅厓绱狅紝灏卞儚涓鍧楄偉鐨勬祦娌圭殑澶ц偉鑲夛紝鐪嬬潃鎭跺績锛屽悆鐫鏇存伓蹇冦傝捣杩欎箞鏈夋牸璋冪殑鍚嶅瓧锛屽氨鏄鐢ㄦ潵鍐欒繖绉嶇帺鎰忕殑鍚楋紵
4銆併婇殧甯樿姳褰便嬩笅闈㈣佸嚭鍦虹殑鏄娓呬唬灏忚村朵竵鑰琛岋紝杩欎綅浠佸厔涓庡叾浠栧嚑浣嶇浉姣旓紝姘村钩瑕侀珮鍑轰竴澶ф埅锛岃繖鏈涔︽槸銆婇噾鐡舵呫嬬殑缁浣滐紝鍦ㄦ湰涔︿箣鍓嶏紝杩欎綅涓佸厛鐢熻繕鍐欒繃銆婄画閲戠摱姊呫嬶紝鐢变簬褰卞皠鏃舵斂琚绂佸皝锛屼竵鍏堢敓鍚稿彇浜嗙粡楠屾暀璁锛屽喅瀹氫笉鍐欐椂鏀夸簡锛屽氨鍐欏皬璇达紝鍙鎯滅敱浜庤剳娲炲お澶э紝鎵嬫湳澶蹇锛屽啓鐨勬椂鍊欐牴鏈鍒逛笉浣忔墜锛屼功涓涓嶄粎鍏呮枼鐫澶ч噺鐨勪綆淇楀満闈㈡弿鍐欙紝杩樺姞涓婁簡濂冲悓鐨勬儏鑺傦紝涓嶄粎濡傛わ紝涓佸厛鐢熻繕瀵归噾浜哄叆渚垫壃宸炴椂绯熻箣濡囧コ杩涜屼簡闀跨瘒澶ц虹殑鎻忓啓锛岃繖瀵逛簬鎺ㄨ屸滄弧姹変竴瀹垛濈殑搴风啓鏉ヨ磋嚜鐒舵槸涓嶅彲鍘熻皡鐨勶紝涓佸厛鐢熶笉浠呰绂佷簡涔︼紝杩樿鍏宠繘浜嗗ぇ鐙便備簰鑱旂綉涓嶆槸娉曞栦箣鍦帮紝鍐欎功鏈夐庨櫓锛岀爜瀛楅渶璋ㄦ厧銆
5銆併婇炶姳鑹虫兂銆嬭繖鏈涔︾殑浣滆呮槸娓呬唬鐨勬ǖ浜戝北浜猴紝鏈鍚嶅垬鐠嬶紝涓庝竴鑸鐨勫皬璇翠綔鑰呬笉鍚岋紝浠栦腑杩囦妇浜猴紝鍋氳繃鍘夸护锛屽彲璋撹佸氳瘑骞匡紝娣辩煡姘戞儏锛岃繖鏈涔﹁绂佺殑鍘熷洜骞朵笉鏄鍥犱负鏍艰皟涓嶉珮锛岃屾槸鍏朵腑鍏充簬鐨囧閫夌濂抽犳垚姘戦棿鐢峰コ鍏崇郴澶т贡锛岃Е浜嗘湞寤风殑闇夊ご鎵嶈灏佺併
6銆併婄┖绌哄够銆嬩笅闈㈣佸嚭鍦虹殑杩欎綅鍏勫紵鍗充娇鍦ㄨ繖浜涗綔鑰呴噷涔熸槸涓涓嶆姌涓嶆墸鐨勫囪懇锛屼粬鐨勫悕瀛楀緢鏈夎瘲鎰忥紝鍙姊у矖涓讳汉锛屼絾鏄鍐欏嚭鏉ョ殑涓滆タ鍗磋╀汉鐩鐬鍙e憜锛屼富瑙掓槸涓鍏朵笐鏃犳瘮鐨勭敺浜猴紝涔︿腑鐨勪竴鍒囬兘鍙戠敓鍦ㄦⅵ涓锛屽崄鍒嗚崚璇炵诲囷紝涓昏掑厛鏄涓庝斧楝熷彂鐢熶笉姝e綋鍏崇郴锛屼斧楝熷張鎷夊皬濮愪笅姘达紝灏忓愬張鎷夎嚜宸辩殑姣嶄翰濮愬逛笅姘达紝绉戒贡涓嶅牚锛岄犺嗕簡鎵鏈夌殑绾插父浼︾悊锛岃╀汉澶ц穼鐪奸暅锛岃灏佺佷篃鏄搴旇ョ殑銆
7銆併婄帀妤兼槬銆嬩綔鑰呬笉璇︼紝娓呬唬鍢夊簡骞撮棿琚绂併傝繖鏈涔﹀彲浠ヨ存槸SM鐨勯蓟绁栵紝涔︿腑鐢蜂富瑙掓暣鏃ユ父鎵嬪ソ闂诧紝涓撻棬鐚庤壋锛岄潬鍧戣挋鎷愰獥璇辨嫄濂虫э紝鐒跺悗瀵瑰ス浠杩涜屾姌纾ㄥ拰鎽ф畫锛屽崄鍒嗘畫蹇嶈鑵ワ紝瀹冭繕鏈夊彟涓涓鑷鍚嶆槶钁楃殑鐗堟湰鍙銆婂帆灞辫壋鍙层嬶紝浣滆呮槸涓嶉樻挵浜猴紝浠栬繕鍐欒繃涓鏈涔﹀彨銆婃崲澶濡汇嬶紝鍐欑殑鏄鍟ュぇ瀹剁湅鍚嶅瓧搴旇ラ兘鑳界寽鍑烘潵銆傞渶瑕佹敞鎰忕殑鏄锛屽彜浠h繕鏈変竴涓璇嶇墝鍚嶄篃鍙鐜夋ゼ鏄ワ紝搴旇ュ姞浠ュ尯鍒嗐
8銆併婄孩妤兼槬姊︺嬭繖鏈涔﹀叾瀹炴湁鐐瑰啢鏋夛紝璺熷叾浠栧熀鏈姣旇捣鏉ワ紝鏍艰皟杩樼畻楂橀泤锛屽彲鎯滀綔鑰呯敤鐨勪汉鐗╅兘鏄銆婄孩妤兼ⅵ銆嬮噷鐨勶紝姝や功涓缁忓垔鍑哄氨閬鍒颁簡鍏ㄤ綋鏂囦汉鐨勬姷鍒讹紝杩欎欢浜嬪湪褰撴椂杞板姩涓鏃讹紝銆婄孩妤兼ⅵ銆嬫垚浜庝咕闅嗗勾闂达紝鎷ユ湁澶ф壒鐨勭矇涓濓紝銆婄孩妤兼槬姊︺嬪逛簬鍘熶綔鏉ヨ达紝鏃犵枒鏄涓绉嶄旱娓庡拰渚杈憋紝鍦ㄦ氮娼鑸鐨勬姷鍒跺0涓锛屽緢蹇灏辨瓏鑿滀簡銆傚彟澶栵紝棣欐腐杩樻湁涓鐢靛奖涔熸槸杩欎釜鍚嶅瓧銆
9銆併婂搧鑺卞疂閴淬嬩綔鑰呴檲妫锛屽傛灉璇淬婄帀妤兼槬銆嬫槸SM鐨勯蓟绁栵紝閭h繖鏈涔﹀氨鏄鑵愪功鐨勯蓟绁栵紝涓昏掓槸涓や釜鐢蜂汉锛屼竴涓鏄闈掑勾鍏瀛愶紝涓涓鏄鍞辨垙鐨勪级浜猴紝涔︿腑鍏呮枼鐫澶ч噺浣庝織鍐呭圭殑鎻忓啓锛屼絾杩欏苟涓嶆槸琚绂佺殑涓昏佸師鍥狅紝鏃╁湪瀹嬩唬灏辨湁鏂囦汉瀵圭敺鍚岃繘琛岃繃鎻忓啓锛屼笉杩囬兘鏄鐭绡囧皬璇达紝杩欐湰涔﹁绂佺殑涓昏佸師鍥犳槸灏嗕笂灞傜ぞ浼氱殑鐜嬪瓩鍏瀛愮帺寮勭敺浼剁殑椋庢皵琛ㄧ幇鐨勬穻婕撳敖鑷达紝浣滆呭湪涔︿腑琛ㄧ幇浜嗗圭敺浼朵汉鏍肩殑灏婇噸鍜屽硅繖绉嶄笉鑹椋庢皵鐨勭棝鎭锛屾墥鎺変簡鐜嬩警灏嗙浉浠鐨勫簳瑁わ紝杩欑嶄功鑷鐒舵槸涓嶈兘鐣欑殑銆
10銆併婁節灏鹃緹銆嬭繖鏈涔︾殑浣滆呮槸婕卞叚灞辨埧锛岃窡浠栧悕瀛椾竴鏍凤紝鏍艰皟涔熷緢楂橀泤锛岄櫎浜嗗簲璇ユ湁鐨勨滀綆淇椻濇弿鍐欎箣澶栵紝涔︿腑琛ㄧ幇浜嗗ぇ閲忔櫄娓呯ぞ浼氱殑榛戞殫鍜岃厫璐ワ紝鏄涓鏈鎵瑰垽鎬ц川鐨勫皬璇达紝杩欐槸琚绂佺殑涓昏佸師鍥犮
❺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
1、国色天香
2、品花宝鉴
3、飞花艳想
4、玉楼春
5、九尾龟
6、红楼春梦
7、隔帘花影
8、醋葫芦
9、空空幻
10、剪灯新话
1、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是由吴敬新所写的在明万历年间禁书,里面描写了各种各样偷香窃玉的场景,有极强的宣泄性。书中经常以一男多女作乐的方式为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而里面的女主不仅有待字闺秀,还有思春少妇等等,其中有的爱慕男色,有的倾心男才,算得上是有“色”有“香”,因此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
7、隔帘花影
《隔帘花影》是清代康熙、嘉庆年间禁书,也是《金瓶梅》的三种续书中最受"好评"的一部书。其中有不少露骨的描写,《隔帘花影》除了继续演绎西门庆的那些个淫逸故事之外,还有不少女子之间的"同性恋"情节,因此被认为独具阅读价值,
不过由于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金兵入扬州奸淫妇女的事件,犯了当时的大禁,该书也被下令燃毁了,作者也因为写了这本书而在康熙四年的时候被捕入狱。
《隔帘花影》是《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的《续金瓶梅》遭到诲淫禁毁后出现的另一种续书,大约是于清康熙年间刊行的。《隔帘花影》小说为了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不小的改动,主要以因果轮回写世事之沧桑,当然亦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床帏秘事。
8、醋葫芦
《醋葫芦》通篇写的都是男女情事,其中的大量婚外性描写也是令人啧舌的,其间的男女大多道德观念薄弱,无视理法,随意通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变迁。
反映了当时人的本能欲望获得重视,对个别生命、感官快乐的追求获得强调,这本书也是中国社会早期"婚外恋"现象的一个真切记载,书中还有对反传统行为的讥讽和鞭挞,反映出女人对男性放纵的不满。
9、空空幻
《空空幻》是清代光年间的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是由一位丑陋的男子因为艳羡风情而产生的性幻想组成。书中唾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喜新而没有厌旧的花痴型男子走马灯般调换情人,先后与十女发生性爱关系的情节,
且书中还有同时以数女为妻妾,而女性亦纵情享乐,有不少丫鬟拉小姐下水,小姐为情郎猎艳的情节,其中的姊妹、主仆、母女、闺友纲常伦理颠倒,极具想象力,令人目瞪口呆。
10、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是明正德年间禁书,因为元末明初的社会大骚动,所以培植、扭曲着社会中、下层男女的情欲生活,造就了《剪灯新话》这个作品。
《剪灯新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遭到禁毁的小说,书中除了普罗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外,还有不少人鬼相恋的事件,"交合之事,一如人间"也成为该书遭禁主要原因之一。作者自己皆坦陈此书"近于诲淫,躲之书笥,没有欲傅出"。
❻ 古代白话小说有哪些
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1.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2.黄金期: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3.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3.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金瓶梅》;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编辑本段
白话小说概述:
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认为小说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的东西。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小说正是这样一种俗文学。班固也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他认为小说是末技,是小道小智所为。但小说的生命力极为旺盛,虽然饱经磨难和拒斥,却仍然有强烈的发展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到唐宋之交,市民阶层兴起,尤其是宋代,生产力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休闲娱乐的呼唤也日益强烈,城市文化越来越盛行,中国的长篇白话小说以此为契机,迅速的发展起来。
唐代传奇相对白话小说是雅,但拿传统的雅俗观来衡量它,却又可以说它为俗。雅俗问题与上述娱乐和教化、虚构和实录的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化的内容是礼义,实录叫做雅驯,可见传统的雅俗观是贬低和排斥娱乐和虚构的。 儒家道统文统的继承和发扬,阻塞了传奇小说的发展。传奇小说,一般的说是士人写给士人读的文学,它本来就产生和活跃在雅文化圈内。当它蒙上不雅的俗名,士人便疏远它,它便从雅文化圈走出来,逐渐向俗文化靠拢。宋代传奇小说作者的文化层次下移,同时创作倾向却向雅的方向攀附。“论次多实”、“采艳殊乏”,都是弃俗而就雅的表现。
降至元明,传奇小说俗化趋势愈益明显,从明代中后期流行的各种通俗类书如《国色天香》、《万锦情林》、《绣谷春容》、《燕居笔记》等竞相转载来看,它们在士人中还是颇有读者的。人们总爱附庸风雅,标榜不俗,而实际却有难以脱俗的一面。
这类半文半白的、篇幅已拉得很长的传奇小说继续走着俗化的路,到明末清初,它们干脆放弃文言,使用白话,并且采取章回的形式,便成为了才子佳人小说,完全与通俗小说合流。
如果说传奇小说是从雅到俗,那么白话小说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是从俗到雅。白话小说无论短篇还是长篇,都源于民间“说话”,它们的体制和叙事方式都保留着“说话”的胎记,与源于史传的传奇小说迥然有别。白话小说长时期在民间传播,其故事是生鲜的、同时又是稚拙的,版刻也很粗率。直到明代嘉靖前后,情况才发生重大变化。文人突然看好这种俗而又俗的文学样式,他们不只是评论,而且参与其间,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辑、出版。接着还有模拟这种样式的文人创作,如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和陆人龙的《型世言》,等等。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王阳明“心学”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系。王阳明是主张人皆可以成为圣贤的,有利用俗的形式才能达到化俗的效果。他对俗的重视,在当时却有振聋发聩效果。嘉靖万历时代推崇通俗文学的文学家所依据的就是王阳明的这种思想。
白话小说的作者由不见经传的无名氏,渐次上升为大文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都是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所不能相比的。
白话小说的内容和风格也随着作者成份的改变而渐次由俗变雅。按创作方式,白话小说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说话”的书面化;中期是作家根据现成故事进行创作;后期是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独立创作。文人独创的小说,不仅题材情节出自个人机杼,而且艺术风格也有鲜明的个性。白话小说发展到后期已有雅俗的分别。不过,白话小说的主流趋向于雅,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它们的源头分别为雅和俗,它们的走向却相反,文言小说向俗靠拢,白话小说向雅接近。雅俗在小说范畴内达成了妥协。“雅”接纳了白话,承认了“虚构”;“俗”则承担起“教化”的使命。换言之,“雅”放弃了“雅言”和“实录”的原则,“俗”则放弃了娱乐惟一的宗旨。小说中雅俗共存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际志。
中国小说的源头就存在着雅俗的分歧,雅的是文言小说,它从史传蜕化而来;俗的是白话小说,它从民间伎艺“说话”转变而成。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发展途程中,雅和俗构成两极,文言小说受到俗的引力作用,不断吸收俗的成分,显示出渐次俗化的倾向;而白话小说则受到雅的引力作用,不断吸收雅的成分,表现为渐次雅化的倾向。雅俗结合是小说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明万历以后,不仅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而且短篇白话小说的创作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作品衰微,这种文学样式在当时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相反,白话短篇小说作品的创作却是一派生机盎然。这里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市民阶层的力量壮大,在社会上是一股极为活跃的、强大的阶层,他们要求在文学上能有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文学样式和文学作品。
其次,宋元话本小说在明代得以继续发展,它是劳动群众小说创作自身发展的结果,显示出比文言小说更强的生命力。参予白话小说创作的作家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善于吸收群众艺术创作的结果,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内容,有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因而有着更强的人民性,为广大群众所观赏喜爱。
明代印刷术发达,书坛众多,迎合人们的口味与喜好,书商也大量地刊行话本小说,因此话本小说慢慢地演变为供案头阅读之作的拟话本。
拟话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词,中间以诗词为点缀,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完整,描写人物的心理细致入微,个性突出,比较注意细节的刻画等。但它又与话本不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拟话本是“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在口语运用和生活气息上,拟话本明显地逊于话本小说。
现在认为最早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辑印的,分《雨窗》、《长灯》等6集,每卷1篇,共收话本60篇,故全书总名为《六十家小说》,今存15种。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印的话本今存4种。这两种话本集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在内。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初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每集收话本40篇,包括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两部分。“三言”对后世影响较大,此后拟话本的专集大量出现。明末凌濛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简称“二拍”。“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形态,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创作在明末以后继续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爱情婚姻的题材是明代拟话本的一个重要内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玉堂春落难逢夫》等真实地描写了被糟践的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她们对爱情婚姻的自主要求,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贯穿了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尤其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称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篇中,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俞伯牙摔琴哭知音》、《施润泽滩阙遇友》等篇描写了在冷酷的等级社会中真诚的友谊。《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灌园叟晚逢仙女》等篇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狰狞面目和无耻罪恶。《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等篇反映了明代社会商人的心理。
总之,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描写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生活与思想,歌颂市民阶级的勤劳诚实及对发财致富的追求,要求爱情与婚姻生活的自由,抨击科举制度的不合理和司法制度弊病等主题,共同组织成明中叶以后短篇白话小说的重要内容,显示了明拟话本新的思想特色。但“三言”、“二拍”中也包含着明显的落后和庸俗的因素,比如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迷信鬼神等占了相当的数量,尤其又以“二拍”更为严重,这也是明代后期话本小说的通病。明末短篇白话小说集还有十多种,比较有影响的是《西湖二集》、《石点头》、《鼓掌绝生》、《醉醒石》等,成就都不高,但其中有一些篇章,文笔生动,形象鲜明,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有所揭露。
明清时代是一个充满进步与守旧、启蒙与顽愚、思想解放与钳制的时代。一方面,个性觉醒,人本意识抬头,不少进步人士张扬个性,追求自由,肯定物欲财利,这反映在小说里就是小说中人性涌动,追求物欲,情爱描写细腻等。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强化统治,中央集权突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理学观念浓厚、伦理说教明显的小说作品。此外,还有两种思想皆有,禁欲主义和享乐之风并行。明清小说内容丰富,类别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