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宇短篇小说
① 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
作者:傅晓慧
我没有想到,青年作家班宇会给一个凄苦艰难的人生故事取了洒脱自由到富有游仙气质的名字——《逍遥游》。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只能约莫猜测:只有持老庄无为的态度,才能看透、看穿人世间种种不期而遇的磨难,才能有信心继续坚强地活下去?所谓“逍遥”,基本上是一种无奈的应答,既然不能让别人看见颓丧和眼泪,那么就得装作随遇而安,并相信,第二天睁开眼睛,仍可望见“晴空破朝阳”,那便是赚到了。或许,也只有那些随时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之人,才更明白每一天努力活着的意义吧。毕竟,活着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情!
《逍遥游》是部短篇小说集。300页的容量,收录了7个底层小人物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故事。与其说它们是作者绞尽脑汁、精心构思杜撰的故事,不如说就是现实中普通人们的真实遭际。这些人生片段中缺乏起、承、转、合的戏剧性,只有猝不及防便翻身陷落的困境。有时候来的是别离,有时候来的是疾病,有时候是无边的痛苦,当然,还有一些你怎么都琢磨不过来的事情——反正生而为人,你只要承受、体验,并和磨难斗智斗勇便是了。
先说说书中主打的那篇《逍遥游》吧。主人公“我”是个中年女人,因患白血病而只能独身。父亲徐福明早年出轨,搬出去和别人过了。母亲下楼摔了一跤,没人看见,耽误了抢救,离开人世。这时候徐福明得知妻子死了,女儿需要定期去医院透析才能保命,良心发现,搬回来照顾。为了给“我”治病,徐福明卖掉房子,又劳心劳力地往返于出租房和医院之间,几乎倾家荡产。父女俩尽管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到底心知肚明:这是在相依为命。除了徐福明,“我”还有两个老同学,女的叫谭娜,男的叫赵东阳。他们的日子也过得稀里哗啦,一个遇人不淑,没结婚,也没稳定工作,人到中年,还在 社会 上漂着。另一个倒是有家有室,但夫妻不睦,成天和老婆干仗,所以也经常心情不佳,反而愿意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又因赵东阳是男人,收入也好些,时不时就接济“我”一把。故事到最后,三人为暂时抛却各自的烦恼,搭伴外出 旅游 了一趟。山水有清音,到自然风景之中,人的胸怀总能更开阔一些。然而一旦行程结束,大家又不得不复归原位。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其实一切依然故我,丝毫不曾改变。这是一篇叫人很是动容的小说,多多少少呈现出一些生活的真相,叫人不知所措,又叫人百感交集。
《逍遥游》中的7篇文章,风格迥异,绝少雷同。有的富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不见江南山温水暖,多为北地凛冽寒风;有的带有魔幻主义色彩,主人公和蚂蚁对谈着人生的故事;有的则是从现实中衍生出恍惚梦境;有的从头至尾,弥散着一股对亲人掩盖不住的幽深思念……这些小说,皆是循着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在疾疾走笔,但又像是将真实的生活囫囵置于文学世界当中。我们被小说感动,其实是被其中真切的人物形象所感动。那些卑微的,要保持尊严;那些痛苦的,在佯装洒脱;那些被现实桎梏的,拼命寻找着精神出口。生命的样式各异,却无一甘于失意、沉沦和铩羽。所以我们才会在阅读《逍遥游》时,不仅听到人物心底的悲伤啜泣,还能听到他们发出的爽朗笑声。
渺小脆弱,又光明磊落;笨拙狼狈,又顽强坚韧——这是一些会努力活到世界末日次日的人啊!至此,我再度思量“逍遥游”三字,似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人生最大的智慧便是“逍遥”。当一个人历经种种悲欣交集后,回首茫茫,发现自己居然还残存有继续前行的力量,那么就走下去,“游”下去!哪怕总是摇摇摆摆,跌跌撞撞,也仍是一个不屈服的强者。(傅晓慧)
② 《冬泳》一本颜色深灰的书
《冬泳》作者班宇,收录七篇短篇小说:
《盘锦豹子》讲印厂工人,曾经辉煌,被生活磨砺,一生挣扎,只为活下来。
《肃杀》讲下岗工人,为生计跑摩的,当仍热爱生活,在磅礴的人海里,沉浮,经历形形色色的人,日子悲苦,心里有光。
《冬泳》讲平凡的日子,有许多偶然,结尾有伏笔,像被动的生活,“深陷其中,在水草的层层怀抱之下,各自安眠”。
《空中道路》讲吊车司机,都是普通的凡人,骄傲着自己的职业,自信而寂寞的活着,像北方的寒冷一样,轻轻的冒着冰凉而潮湿的冷气。
《梯形夕阳》讲被欺骗的销售员,有友情,有爱情,更有绝情与无助,“周围空空荡荡,仍旧没有答案,可喜的是还能看到暖暖的夕阳,一点点下坠”。
《工人村》讲古董店老板,讲足疗店夫妻,讲离婚的男人,讲骗人生计的“大仙”,讲失业青年,都是活在村里的人,像曾经鼎沸的城中村,有着简陋的繁华,都在为生存而疲于奔命,坚强的是灵魂,脆弱的是活着。
《枪墓》讲写手,两条线交织,一线聊写手的日子,有一种奇异的姿态,不深不浅刚好灌满岁月的量杯;一线讲故事,一点一点述来,其实又像是在说写手的过往,结尾却不挑明。不明不暗刚好塞得下无限遐想的井......
整本书就像作者生活的北方,寒冷而遥远,灰暗而又沉默,每一篇均以写景结尾,用一两句话讲虚幻,结而不散,像在隧道里行走,突然看到前方的的亮光,便戛然而止,告诉你,不管结局怎样,你终要到达现实。人生路漫漫,不管你是结伴而行,还是独自前进,“无论是在阴间,在阳间,在工厂里,在黑夜里,在海水里,他们正式凭着这些痕迹找到彼此,并重新依附在一起。”
看,夜幕笼罩,总有一些光亮在不远处游走!
③ 读《冬泳》
这学期读的东北作家班宇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因为对东北突然感兴趣,东北,中国的一个非常有特色、有特点的地方,不是传统意义的华夏大陆,远离黄河长江流域,远离中原地带。
虽然东北口音让人想到春晚上的各种小品,但我觉得东北是一片实实在在的蛮荒之地,就像小说里反复出现的东西,工厂倒闭,员工下岗,酗酒,打架,凛冽的冬天……各个故事自成一派,又完整的融入到东北,这个大背景板里。下面摘抄几处:《盘锦豹子》:“孙旭庭昂起头颅,挺着脖子奋力嘶喊,向着尘土与虚无,以及浮在半空中的万事万物,那声音生疏并且凄厉,像信一样,它也能传至很远的地方,在彩票站,印刷厂,派出所,独身宿舍,或者他并不遥远的家乡里,都会有它的阵阵回响。终于,力竭之后,他瘫软下来,躺在地上,身上的烙印逐渐暗淡,他臂膀松弛,几次欲言又止,只是猛烈地大口喘着气。这时,小徐师傅的哭声忽然从头顶上传过来,他们父子躺在楼梯上,静静地聆听着,她的哭声是那么羞怯、委婉,又是那么柔韧、明亮,孙旭东说,他从来没有听见过那么好听的声音,而那一刻,他也已看不清父亲的模样。”《冬泳》:“黑暗位于峭壁的深处,没有边际,刚开始还有拉拽声,争吵声,后来我们几乎同时发现,那是令人极度困乏的黑暗,散发着安全而温热的气息,像是无尽的暖流,我们深陷其中,没有灯,也没有光,在水草的层层环抱之下,各自安眠。 我赤裸着身体,浮出水面,望向来路,并没有看见隋菲和她的女儿,云层稀薄,天空贫乏而黯淡,我一路走回去,没有看见树、灰烬、火光与星系,岸上除我之外,再无他人,风将一切吹散,甚至在那些燃烧过的地面上,也找不到任何痕迹,不过这也不要紧,我想,像是一场午后的散步,我往前走一走,再走一走,只要我们都在岸边,总会再次遇见。”
可以看到他的文字还是很有功力的,干净流畅,和他的故事一样,一种粗犷的东北气味,第一段是《盘锦豹子》的结尾,一个忍气吞声了一辈子的男人,在最后被逼到绝路上的爆发,拔火罐的印子像是豹子的花纹,声嘶力竭的呐喊成了野兽的咆哮。第二段《冬泳》的结尾,“我”投湖自杀,亦是冬泳,这一段是最后的意识,从湖水的一片黑暗开始,班宇好像在写死亡后的人的感知,就像游上了岸。这一段我反复看了几遍,也不明白他想表达的东西,因为他笔下的人都是那么沉默寡言,冷冰冰的艰苦的活着,他好像也没有什么是要借这些人物的嘴说出来,他更擅长的是营造这种环境,沉默的,萧瑟的,无力的人们所生活的东北。
我看有人评价说班宇是在用知识分子的时间在写这些下岗工人,缺乏说服力,我没办法做出评价,因为我的成长环境和东北完全不同吧,我生在西南山区,很多农民因为种地的收益太低到城里打工,所以他书里的人们从工厂里出来,而我知道的人都是到工厂里去,所以我也没有办法评价,可是我对我的家乡,这片土地是有很复杂的感情的,大家都过得很苦,我想班宇应该也是这种感情,所以他写这些东西,并不是想给出答案,下一个评价,他只是在写东北这片土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