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短篇小说兴与衰

短篇小说兴与衰

发布时间: 2023-10-11 10:08:12

Ⅰ 短篇小说又叫小小说么

不是,比短篇小说还短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
小小说体现出“以小见大”特征。
它“篇幅短小”、“单一性原则”、“人物单纯”、“细节精简”、“情绪简单”、“时距简短”、“风格单纯”、“语言简约”。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征;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质特点。
①较之短篇小说篇幅更短的一种小说文体,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片断,但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具有同样的文学审美价值,这是其与故事、速写的本质区别。讲究以小见大,其简约、含蓄、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代小小说代表作家有芦芙荭、刘国芳、王海椿、秦德龙、于德北等。
②又称微型小说,在当代文学体裁分类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现代汉语词典》“小说”词条也没有提及,网络“小说”词条增补了“小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炙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Ⅱ 想了解海明威,别错过这六篇短篇小说

当你对鸡汤干货感到厌倦疲惫时,请读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强烈的感情冲击,使得你能踏踏实实地阅读平实干净的文字,让你从那些言辞华丽,情绪泛滥的文章中抽离。

海明威不是一位安静隐世的作家。他经历丰富,当过战士、记者、作家,三岁开始钓鱼,十岁开始打猎,爱好斗牛、赛马、拳击。多姿多彩的生活为他的短篇小说提供丰富的题材,涉及自然、战争、城市,反映社会、生活、爱情和个人经历。

无论你想细细品味文字,还是初识海明威的文风,请别错过以下六篇短篇小说。

这是短篇小说集中我最喜爱的一篇。

它讲述了一个不服输的斗牛士曼努埃尔。曼努埃尔曾经是斗牛场上的英雄,在受伤出院后被新人辈出的斗牛场忘记。凭着对斗牛的热爱,他积极地争取重新上场的机会,哪怕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夜场表演。在喧嚣的夜晚中,看台上坐满了兴奋的看客,曼努埃尔毫无畏惧地面对可能的死亡,在勇猛的斗牛面前冷静地展现自己的技术和勇敢。而这些惊险激烈的斗牛场面,为尊严和荣誉而拼搏的老斗牛士的坚强形象通过简洁的文字呈现面前。我们经常看到用华丽文字渲染场面以避免枯燥和单调,《没有被斗败的人》会让人见识并且感叹朴素文字的魅力。

海明威自小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他热爱旅行,旅行也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完成非洲旅行之后的作品。他描述作家哈利与妻子在非洲打猎期间膝盖受伤,得了坏疽,在等待救援期间,濒临死亡时对人生的回顾。这篇小说的特别之处是它采用意识流的手法,一条线是小说主人公哈利和妻子正等待救援,另一条线是哈利的回忆。哈利的现实和他的梦幻互相交替,既反映出战争对人的影响,也反映出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追求过程中的挣扎和反思。

我们生活在城市丛林里,大多只能通过屏幕看见狩猎的场景。而读完这篇小说,我却发现文字“画像”的精彩之处——与视频体验相比,由文字导向大脑而产生的视觉效果丝毫不逊色,文字传递出更为深刻的细节。小说中伴随着生动的狩猎描写,刻画出弗朗西斯-麦康、妻子和猎手三人面对猛兽,面对草原,面对不曾经历过的场面时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也通过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写出空虚富人们的社会现状,简练的笔触下蕴含丰富的情节。

小说的名字来自于一对情侣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很简单,仅仅关于男子试图劝说姑娘去做一件她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整篇小说的节奏却是被这简单对话推动的。小说没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白地让人物通过说话表现男子解决问题的初衷和犹豫,姑娘的纠结、害怕直至最后勇于承担的情绪转变。整个对话的紧凑节奏体现出主人公的压抑感,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心理的走向,自然地形成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

与《白象似的群山》相似,《杀人者》也采用对话手法来写。初看时觉得平铺直叙,“杀人”如此惊心的题材在毫无惊悚的场景下用一些波澜不惊的文字描述完成。其实这是一篇需要仔细品味的小说,字里行间隐藏玄机。小说从杀手走进饭店的那一刻就开始铺设,杀手和饭店人员的对话体现出杀手的冷峻老辣,将精心布局隐藏在平淡简单的话语里。毫无疑问,这些干脆利落的对话符合杀手的果断风格,衬托速战速决的行动原则,并把死亡的气氛在纸面上悄悄蔓延。杀人者的目标——拳手,在小说结尾出现。他躺在床上,背对人说话。小说的三言两语已经告诉读者,拳手垮掉了,他无处可逃也无力远逃,只能无助地等待生命被终结。这样的结尾及其强化杀手的震慑力。

之所以提到这篇小说,主要是因为它对死亡的原因和处理非常的让人意外。海明威的父亲是医生,他童年时常跟随父亲帮印第安人看病。小说描述的是叫尼克的小男孩跟着爸爸去帮一个印第安妇人接生。妇人的丈夫因不能忍受她生孩子的叫声而自杀。丈夫也许对于妇人的痛苦感到无助,难于承受如此的煎熬,于是选择死亡来逃离困境。有着丰富生活的海明威,晚年不堪忍受病痛而选择自杀作为生命的终点,难道尼克幼年目睹死亡的经历就是他的真实体验吗?海明威的很多作品里表现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蔑视死亡,如斗牛士、患病的哈利、出海捕鱼的老人等,全是铁骨铮铮的形象。但这篇早期小说透露出他对死亡的认识——死亡是一种选择,它可以被理解为逃避,也可以被理解为与痛苦抗争的结果。

海明威说:“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消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 ”海明威实践了自己的写作原则,将自己融入作品中,以简洁平实的文字直接打通作家和读者之间的通路。

Ⅲ 什么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事情。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Ⅳ 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三者有什么区别

小说的一种。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划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长,它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于长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说的故事只发生于几天或几小时之内),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发展”.短篇小说又称为小小说。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
小小说体现出“以小见大”特征。
它“篇幅短小”、“单一性原则”、“人物单纯”、“细节精简”、“情绪简单”、“时距简短”、“风格单纯”、“语言简约”。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征;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质特点。
①较之短篇小说篇幅更短的一种小说文体,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片断,但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具有同样的文学审美价值,这是其与故事、速写的本质区别。讲究以小见大,其简约、含蓄、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代小小说代表作家有芦芙荭、刘国芳、王海椿、秦德龙、于德北等。
②又称微型小说,在当代文学体裁分类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现代汉语词典》“小说”词条也没有提及,网络“小说”词条增补了“小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炙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Ⅳ 明清时期的短篇小说的代表有

明清时期的短篇小说的代表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初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玉堂春落难逢夫》等。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Ⅵ 谁能简评一下欧、莫、契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特点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色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艺术,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较之于19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汤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摆脱了任何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切手法。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1、在选材上,莫泊桑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尾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开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
2、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
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上的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如《一家人》,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某种现实。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是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
B.有的采取矛盾“层递法”,通篇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的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
3、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段,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根本没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时序上,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有目前与过去两重时间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观描述的,也有主观描述的,有时描述者有明确的身份,有时又身份不明。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与富于变化,提高了叙述艺术的水平,大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描述方式。
4、采用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能抓住神髓,细致,准确传神。
5、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境况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的心理与性格真实。不回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处与缺点错误。人物性格都是通过情节开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很少斧凿痕迹。
6、语言规范、优美、清晰、简洁、准确、生动。 [编辑本段]作品莫泊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年至1890年之间写成,共出版27部中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主要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 又译作《漂亮朋友》)《一生》(1883)描绘了贵族少女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通过约娜的悲剧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冲击下,土地贵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溃与瓦解。《漂亮朋友》(1885)通过对冒险家杜洛阿利用女人为进身之阶,发迹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腐败,资产阶级的淫荡,特别是报界的污秽。
更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
《幸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羊脂球》(1880)
《一家人》(1881)
《我的叔叔于勒》(1883)
《米隆老爹》(1883)
《两个朋友》(1883)
《孤儿》
《项链》(1884)
《西蒙的爸爸》
《珠宝》
《小步舞》
《珍珠小姐》
《一生》(1883)
《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
《温泉》(1886)
《皮埃尔和若望》(1887)
《像死一般坚强》(1889)
《我们的心》(1890)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另外,他敏锐的观察也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师福楼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福楼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泊桑遵从师教,逐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说:“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其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Ⅶ 短篇小说的小说发展史

古代短篇小说分文人小说和市人小说两大类,体现在艺术语言上则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类小说除了在小说文体和美学规律必然互相沟通的趋同性之外,从内容到形式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文言小说的创作主体一般都是高层文人,以唐人传奇的作者言,几乎全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科举成名,有的还当显宦,如元稹、牛僧孺位至宰执;白居易白行简兄弟、沈亚之、蒋防、李复言等人都有一代才名;宋明以来的刘斧、洪迈、瞿佑等作家亦然。而宋元以降的白话小说作者,不是出身下层,也便只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书会先生这类中下层知识分子;冯梦龙、李渔这样的饱学之士不多。创作主体的性状必然要影响从意象到形象的风格区别。
其次,创作动机和目的不同。文人小说的作者不论由于现实人生的感兴,或意在评价人生,或意在发抒情怀,创作都不是为了卖文维生,只是自我娱悦或娱悦周围同好。白话小说的作者(演述者)却是将作品作为在游艺场中谋生的手段,或为了刻印出售。前者可以单凭一己的感兴,有独立挥洒的自主性;以小说为谋生手段的就必须考虑“买方”,关注于群众是否接受,还要顾及社会舆论的评价,以至受限于公众传媒式的言论自由度。后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没有报刊之类的传播工具,说话艺人演讲故事,大抵采集周遭近事、民间传闻,带有现代报刊社会新闻报道的作用。只要看现存北宋传来的话本大都叙述东京(今开封)一带故事;南宋大都叙述行都临安(今杭州)一带的故事;除了都城是艺人集中之区的原故外,也有取近时近地的见闻为材料的性质,因而有舆论责任的负荷,和文人的关门著述不同。
复次,主体的社会地位、创作目的和欣赏对象的不同,必然导致思想观点、感情态度和艺术趣味的不同。文人小说持上层文人圈的价值观、感情和趣味;市人小说作者的意绪、情绪和口味既不同于上层文人,又必须代表市民群众的意识、愿望和趣味,作市民的代言人,才能为市民写心而博得听众(读者)的赏爱;这之间显然要承受市民的进步的或庸俗落后的意识和趣味的影响,使两者的倾向和美学品位异趣。
又,上下层人士的生活接触面不同,所择取表现的题材和角度自然也有差异。再次,主体的素养、创作目的等的歧异,导致两者的表现方法直至驱使语言(不仅指文言和白话)的不同,文人通晓文体章法,有所秉承;丰厚的学养使之熟谙文史典故,运用自如;诗词韵语更得心应手,无所窒碍;市人小说则多用俗谚俚语,以浅俗之言适应听众;叙述的情节必须更为繁富,细节描写力求生动以吸引听众。比如,临场演述时为了等齐后到的听众,正文之前必须先加一个小故事作“入话”,以至市人小说形成一种特定的格式,后来成了案头文学时也承袭不变。唐代传奇作家人人能诗,不以为奇,除了情节必要,极少夹入无谓的诗赋韵语(元明以后的文言小说大量使用诗词韵语,是文言小说的劣化);而市民小说作家则因没有作诗歌的素养,为了炫示风雅,反而要借用前人的诗词或自诌几句以文饰,往往不是情节发展所必需,反而成为破坏情节连贯流走的障碍。至于文言小说简洁典雅、市人小说通俗亲切,就更无庸解释了。
文人小说自七世纪的初唐出现;至中唐而极盛,作品都密接现实,宣泄时代心声;九世纪后叶起逐渐衰疲,迄宋明而不能复振,虽然余脉不绝如缕,但和全盛时期唐人传奇相比,大抵仅存形骸,神气萧索。直到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出,才结合市人小说情趣,为文人小说作了一个光辉的总结。市人小说从宋元起取代文人小说而繁荣,实因为小说是群众的艺术,而群众对深奥的文言小说毕竟有语言障碍,对文人的思想感情也较隔膜,文人小说即使不自行衰颓,也难与广大市民更贴近更能接受的市人小说争席。但市人小说经过了晚明的全盛期也渐次衰落了,这因为,大量头脑冬烘的文人(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占绝大多数)插手,将小说作为宣扬礼教的工具,这些充塞迂腐的教条的作品当然缺乏艺术,甚至没有可读性。更因为,中国陈腐的封建社会及其文化已经到了末世,已经缺乏新的美学生机,缺乏艺术创新的原动力。白话小说的长篇作品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问世后,立即进入了退潮期;短篇则比长篇更早衰落,明清之际的李渔成了最后一位佼佼者。此后虽仍有文言和白话的短篇小说行世,但在文学价值上已可存而不论了。

热点内容
南宫凛叶慕兮小说结局弹窗 发布:2025-05-21 16:37:04 浏览:420
小说堕落钱色门的结局 发布:2025-05-21 16:31:17 浏览:121
网游同人小说千章以上的 发布:2025-05-21 16:31:09 浏览:508
古风短篇小说帝后 发布:2025-05-21 16:26:07 浏览:144
嗯霸道总裁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21 16:18:49 浏览:507
关于小白兔的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21 16:17:11 浏览:729
女主被情敌带来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21 16:02:00 浏览:288
评分高的现代高干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21 16:01:38 浏览:612
叫林毅的明星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21 15:51:14 浏览:540
虐文的古言小说不好的结局 发布:2025-05-21 15:48:58 浏览: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