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开膛破肚短篇小说

开膛破肚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9-21 13:27:32

『壹』 短篇小说|恋爱低能儿

文/木子秦淮

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初恋受过伤的人,注定都是恋爱的低能儿,没有听过是吧?可是叶子听过,而且用事实证明了,这是真理。

但是没关系,真理也只存在特定的时间范围。

大家都会喜欢或者怀念自己的16.17,那时候的自己青春飞扬、自信阳光,眼睛、心灵纯净如雪,叶子也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可是更多的是,羡慕那时自己心里的世界,一点点小欢喜就足以让它花团锦簇的绽放。

至于怀念,一点也不。

人似乎都是固执的,有了挚爱之后就会关上自己的心房,从此万般美景只为他一个人盛放。

叶子想是不是因为那时候年轻,才会如此偏执呢?偏执到即使这个人破门而出,还是会固执得把心门阖上,即使里面只有自己了。

叶子的十八岁到二十三岁,心里一片贫瘠一片荒芜。

十六岁的,喜欢上一个人,一个长得并不是那么英俊的男孩,可是即使没有长得那么完美,却依旧是叶子心里的唯一。

有了喜欢的人就会变得无畏,好像披上了战袍,随时可以披荆斩棘,上场厮杀。

本来这是属于叶子的暗恋,后来却变成了全班人知道的明恋,没去想过他为什么会和自己在一起,只知道现在他和自己在一起就好了。

可是后来还是知道了啊,青春期的好感,都是这样猝不及防,一个张扬的喜欢让这个男孩顷刻间成为中心,也许有着不能与人语的沾沾自喜,接受这样一份爱意并不需要自己弯腰,何乐不为?

这样的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吧,可笑的是作为主人公的叶子当局者迷。

反正叶子很开心,很满足。即使在学习高压下,在学校家长的明令禁止下,她好像怀揣着一只不安分的兔子般雀跃,在他面前不遗余力的展现自己的好。

他喜欢吃鱼,她在家里学,开膛破肚,血腥且恶心,刀划破手,还是笑嘻嘻的上赶着学。

他成绩好,她也努力,昏昏沉沉的拼命学。

他说没有围巾,她学着织,选了最好看的一种花色,轻拢慢捻,反反复复。

……

她开心,难过,吃醋……

所以的小情绪让她戾气横生,却无处可发。

在一起猝不及防,分手也是来的措手不及。

他们在操场拥吻被批评,熬过去了。他们在牵手时被家长抓到,挺过去……却没有一点准备下分开了。

那一晚,叶子哭了一宿,眼睛肿的和核桃一样, 曾经的掏心掏肺,最后的挖心挖肺。

从十八岁到二十三岁,叶子单身,没有异性朋友,没有暧昧对象,人际交往直白的如同那镜子。

叶子没想过自己会找一个这样的男朋友,龟毛、话唠、牛皮糖。

这个男朋友是自己在路上捡到的。那时候他正失恋,胖了十多斤,每天想找点事做,于是雄心壮志要减肥,夜跑的时候看见了边跑边哭的叶子,好奇而来。

最后走出失恋阴影的他,也不跑步了,净顾着催促叶子锻炼身体,好好吃橡皮饭。最后得寸进尺登堂入室了。

叶子不经意和他说过,自己上一个男朋友不告而别人间蒸发的事,那时候的他正抱着脸盆大的碗在捞面,他听了哼哼哼,破口大骂。这什么玩意儿,就是个没责任心的东西呗。

叶子说,其实也没什么了。

他听了火冒三丈,把筷子一摔:“就你这破性子给惯的,这种人,见一次打一次,咋的你还觉得见面还能问候一句好久不见?你丫的,演戏呢。”

叶子看着他,觉得自己荒芜杂草丛生之地,长出了绿芽。

他有很多不好,衣服袜子好几天不洗,天天和他斗智斗勇让他洗澡,和以前那个高冷的人截然不同。

可是叶子从来没有下过厨,不知道抽油烟机怎么开,她对空气干度敏感。可是她从来没有开过家里的加湿器;她也没有织过围巾,他说有这空时间不如看看电影。

这一天,他一大早出去干活了,叶子自己开车去上班,下午下班回家的时候,在路口,她被一辆从右转车道的车面包车超车的时候撞了。

车头撞得稀烂,她坐在车子里一片恍惚,打电话给男友,他穿的破破烂烂浑身是灰的跑过来,看了看叶子,长舒了一口气。

“尼玛,人没事就好。”

“可是你车子坏了。”叶子小声的说。

“呸,车和你比算个球球,你丫脑袋是个摆设?”

他不甚熟练老道的解决了后事,最后看着叶子说。

“你没事,就什么事都没有,别怕,以后我送你。”

受过伤又何妨,关上心门又怎样。

总有一个人会以你可意想不到梁漏差的架势破门而入,且盘踞于心。

祝你搜冲好运,好梦。

『贰』 女性推理力作《法医狂妃》

古言大家谁家MM最新力作

作者介绍:谁家MM

女性情感小说家。无线阅读量最受瞩目的新晋女王,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结构严谨,所著作品均有出版。

作品《情人劫》获2013华语言情小说大赛最具有潜力文学新人奖

《情意绵绵》获得2014年华语言情小说大赛第三赛季冠军

《婚意绵绵》连续四个月蝉联掌阅月票榜冠军,掌阅月票榜5连冠神话的创造者

《法医狂妃》

作品亮点介绍:

这是一个穿越古代携亲夫亲子断国家悬案,解身世奇谜之传奇故事。

故事冲突性强:

以女主纪家女儿身世之谜为线索,以女主剖人尸断悬案为主故事,悬案故事新颖精彩,主人公与犯罪之间矛盾张力足,戏剧冲突性强。

人物关系复杂:

人设多重身份性格,人物关系复杂,增加故事厚度深度。女尊女强,女子男扮女装入朝为官,堪称古代女版神探夏洛克。

内容介绍:

柳蔚,原为二十一世纪女法医,出生医学世家,中西医双绝。穿越成为京都相府长女,穿越之初,得知自己会被强行嫁予妻妾成群的七王爷为侧妃,便包袱款款,逃婚!逃婚路上,迫于盘缠吃紧,与男主容棱有过接触,稀里糊涂一夜情后,远走他乡。

五年后,已成为江南曲江府大仵作的柳蔚,带着天才儿子,母子两人一路追踪“开膛破肚”系列案的变态杀人狂来到一个村镇,与儿子迅速找到有用的线索,用心理学和催眠术逼嫌疑人现形,当机立断带着官府人员前往李家村寻找背后的真相。而这一切被幕帘之后的神秘老人和青年尽收眼底,青年主动向神秘老人请示保护娘俩,柳蔚一行人在李家村的嫌疑人住所出查获所有证据,并擒获患有人格分裂的“变态杀人狂”。因为杀人狂村长儿子的分身,定罪困难重重,而这时(之前的神秘青年)男主容棱现身,利用“都尉”的职务之便顺利帮助女主结案。男女主一眼认出对方,但又必须瞒住着儿子,于是进行暗潮汹涌相互拆招。这时“杀人狂”恰巧莫名暴毙而死,而容棱的下属也得了奇怪病症,经过柳蔚诊断推测,这是苗疆“巫蛊之术”并帮下属“开脑去虫”技惊四座,而之前明明已经解决的凶案却又笼罩在一层迷雾中,柳蔚怀疑这一切另有幕后黑手。

『叁』 超级恐怖短篇鬼故事

1、一位医生在做完急诊后已是午夜,正准备回家。走到电梯门口,见一女护士,便一同乘电梯下楼,可电梯到了一楼还不停,一直向下。到了B3时,门开了,电梯门开了,一个小女孩出现在他们眼前,低着头说要搭电梯。

医生见状急忙关上电梯门,护士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让她上来。”医生说:“B3是我们医院的停尸房,医院给每个尸体的右手都绑了一根红丝带,她的右手,他的右手有一根红丝带……”护士听了,渐渐伸出右手,阴笑一声说:“是不是……这样的一根红绳啊?

2、有个人说他祖母得病了,大家都来看他。大家都去吃饭了,只有他姑姑跟他祖母说话,他祖母突然说,这屋里怎么来这么多人啊。

他姑姑说,妈,没人啊,你眼花了吧。他祖母说,怎么没有,你旁边不坐着一个,穿绿衣服的。吓得他姑姑跑出来了。

第二天,他祖母就走了。

3、有些大厦,因为四字不吉利,所以没有四楼,小时候,我就是住在那种大厦的五楼。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在坐电梯时,电梯突然在三楼至四楼停了下来,然后电梯慢慢的打开了。我望出电梯,看见四楼的字样,立刻关了电梯。

到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说是我看错了,但是我明明看到四楼的。第二天,全梯停电,所以我走楼梯回家,过了三楼,我继续走,但上层竟然是四楼。我是真的走到了四楼了吗?我打开四楼的防烟门一看,看见了一个女尸挂在水管上。

4、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条羊肠小道上有一根笔直的电线杆,说也奇怪,常常有人在那出事。不久一对年轻男女不小心骑车撞倒,当场毙命。

一天晚上,5岁的小志和他妈妈在回家路上经过那儿,小志突然:“妈妈,电线杆上有两个人。”妈妈牵着他的手快速走开说:“小孩子不要乱说!”但是这件事很 快就传开了,有一天,一个记者来采访小志让他带他去看发生车祸的地方,小志大大方方的领他走到那,记者问:“在哪?”小志指指上面,记者抬头一看,电线杆 上挂着个牌子,上写:交通安全,人人有责。

5、夜深了,父亲把儿子放床上准备哄他睡觉,儿子说:“爸爸,帮我看一下我床底下有没有妖怪,我有点害怕。”父亲假装配合他往床底下看看,床底下趴着一个和儿子一模一样的小男孩瑟瑟发抖,惊恐的盯着男人说“爸爸…我床上有个人!”

『肆』 海明威的作品"Indian Camp"赏析

《Indian Camp》即《印第安人的营地》,这篇小说中所有人的痛苦都源于现实的残酷无情与自身的无能为力之间的冲突:印第安妇女生育与难产之间的冲突;印第安男人与白人医生之间在种族、文化和人性上的冲突。

尼克眼中的生命之轻与心理上的承载之重之间的冲突。而小说中四个不同层面的痛苦正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基本冲突。

婴儿通过大折刀费劲地获得了新生,而父亲却借助小剃刀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用于肉体不同部位的三把刀是海明威精心挑选的道具,为的是不断推出残酷的镜头,最后拉开悲剧的大幕。

然而,描写触目惊心的暴力决不是海明威的最终意图,他想让人看到的应该是暴力后面不同人物的各种痛苦。

因此,完全可以说,海明威构建这三个人物的目的和创作《印第安人营地》的意旨在于强调痛苦对于人的意义: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痛苦—自然的、心理的、精神的;而且以各种方式承载着痛苦—或迷惘地接受(如尼克)、或气馁地咀嚼(如白人医生)、或被动地消亡(如印第安男人)。

由此看来,《印第安人营地》实际上隐含了作者的生命观和人生观—“我相信生活就是一场悲剧,而且知道它只能有一个结果。”

《印第安营地》中,通篇都是围绕着尼克与父亲前往印第安营地解救临产妇女的情节展开,小说以故事的发生、发展,乃至高潮的清晰脉络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英雄画面,这正是海明威风格的独特之处。

可是从几处生动的对话和印第安丈夫微妙的行为描写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种族歧视的画面,感受到善与恶的对立。小说虽然以尼克父子的对话为主线,然而可怜、善良而又讲情义讲友爱的印地安人却在海明威的笔下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白人医生的世界中,印第安人就像是任人宰割的牲畜一样,无需半点尊重和同情,读者通过海明威简短的描述深刻体会到蕴含在其作品里的对印第安人尊重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白人种族歧视的批判精神。

(4)开膛破肚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印第安人营地》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早期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收录于192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白人医生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到印第安人那儿为一位难产的孕妇接生的故事。作者用一种平静的叙事基调讲述了这个故事,至于这个男人为什么自杀却没有交代详明。

1918年,正值19岁的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身负重伤,医生从他身上取237块弹片,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留在他的身体里。战争像这些弹片一样给他的心灵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他清楚地看到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摧毁了青年对生活美好的幻想,摧毁了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战争给海明威的精神和肉体带来的巨大创伤,促使他最终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

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伍』 海明威小说《印第安人营地》最后两段有什么象征意义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短篇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精湛,情节惊栗,而且触及了贯穿他日后一切作品的主题,这就是“死亡”。他曾在一部描写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说过,“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在《印第安人营地》中,死亡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呈现的,这使死亡在恐惧之外,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个儿童的名字叫尼克?亚当斯。尼克的故事海明威共写了二十四个,从儿童一直写到他长成为一个青年。后来,等到海明威自己也长成了一个享有盛名的大作家时,他就把尼克抛开了。
尼克和海明威一样,都有一个当医生的父亲,都随时可能在夜晚去乡下出诊。海明威童年时就有过随父出诊的经历,而《印第安人营地》的故事,正是尼克随父出诊的一次见闻。有人据此认为,尼克的原型就是海明威本人。但更多人的似乎不以为然,因为尼克敏感、脆弱,而海明威叛逆、强悍,后来在巴黎,他曾设法告诉斯泰因小姐,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在男人堆里厮混,而且做好了杀人的准备。⑷但仅仅据此断定海明威和尼克的截然不同,却是十分轻率的。追溯海明威的童年、家庭以及父母的婚姻,我们会略微惊讶地发现,在他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自己,的确就是尼克:敏感、脆弱,缺乏安全保障,有着急于被证明的焦虑。海明威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钢琴教师,她一个人的收入足以养活全家,也许她也因此自负而专断,出于某种奇怪的控制欲,她把海明威和他姐姐打扮成双胞胎,时而装扮成兄弟、时而装扮成姐妹,有两张照片显示,身着女装、坐在母亲怀里的海明威表情异常尴尬和惊恐。⑸母亲的强大让父亲感到很大的压力,也让所有人都压抑,海明威一生都同母亲关系不好,在他父亲于1928年吞枪自杀之后,海明威抱怨是他母亲逼死了父亲。海明威年岁稍长之后,立刻致力于摆脱母亲的影响,并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一件事情: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他对体力运动和暴力题材的偏嗜,似乎都是围绕着这种证明展开的。当有人怀疑他的胸毛是用胶水粘贴的时候,海明威回敬的方式就是照了一张泡在澡盆中的半裸照片发表在报刊上,展示他的胸毛是货真价实的。很多年前,我读到过一本外国作家关于母亲的访谈录,我很吃惊地发现,几乎所有人同母亲的关系都很疏远或者紧张,感受不到充沛的母爱。有一位老作家已经年过七十,但他说自己仍有一种孤儿的感觉。与此相反,此前我读过的中国作家写母亲的文章,都是饱含着深情和感恩的。我到现在也没想清楚,这种相反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还是由于外国作家更加坦率?不过,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所有艺术家都有过一个相同的摇篮,这就是童年的孤独。
在我读过的几种海明威传记中,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和父亲的关系是亲密的。但父亲带给他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父亲帮助他走近了死亡。海明威在父亲的诊所和随父出诊的过程中,得以观察死亡,同时以他的敏感,他会发现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父亲和他截然不同。父亲是个医生,他对肉体的疼痛和消灭,感觉是麻木、迟钝的,也就是说,死亡这种异常的事件,对他而言也是日常和正常。但海明威还小,生与死都不啻是世上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就像稚嫩的舌头初次接触到辣椒,那种烧灼感是永远难忘的。他总是用神秘而严峻的态度来写到死亡。但是当他多次在战争和捕猎中出生入死后,他对死亡的态度似乎变得松弛了,最后他像父亲一样,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在这个时候,极端也正是平常,没有哪个作家像他一样,经历过那么多死亡、写到过那么死亡,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不过是对触及死亡的又一次重复,从前用笔,这一次用枪。海明威夫人在回忆那两声打飞丈夫脑袋的枪声时说,就像两只抽屉同时被关上了。关上抽屉,这是多么日常的一个动作啊。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都写得精悍、结实,《印第安人营地》只写了尼克在一个晚上的见闻,内容压缩得更加紧密,翻译成中文,也就3300多字,以我个人的经验,这样做很容易,但要写得出色,则非常之困难。我有一个短篇小说《李将军》,也是写李广一个晚上的经历,但在一夜之间,同时展开了李广的个人记忆,结果写了他的一生,有一万六千多字,差不多是一个中篇了。中国眼下流行小小说,似乎是王安忆说过,小小说都是些刻意经营的“段子”,算不得真正的小说。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也认为像欧?亨利那样为了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而写作的短篇,太匠气而经不起反复地阅读。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每一次细微的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开始于漆黑的夜晚,事情的由来是一位印第安产妇难产,生了两天也没把孩子生下来。尼克为此跟随父亲去印第安人营地出诊,他们乘船经过有雾的湖水,踏过被露水浸湿的草坪,抵达了村庄。产妇躺在双层床的下铺,正发出一阵阵尖叫。海明威没有直接描写她的痛苦,只提到:“营里的老年妇女都来帮助她、照应她。男人们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听不见她叫喊的地方,在黑暗中坐下来抽烟。”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你却可以体会这尖叫凄惨得多么让人发怵!而她的丈夫躺在上铺,他不能跑,因为他是丈夫,还因为三天前他的斧头把自己的腿砍伤了。海明威没有说明砍伤的原因,应该是心慌意乱吧。尼克的父亲用职业医生的眼光略一判断,就决定给她施行剖腹产手术。尼克不能忍受她的尖叫,请父亲给她吃点什么,让她镇静下来。但父亲这样回答,“不行,我没有带麻药。不过,让她叫去吧。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这时候,那个始终一声不吭的丈夫在上铺转个身靠着墙,他想必是听到了尼克父亲的话。接着,尼克的父亲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开始了手术:用一把大折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瑞士作家迪伦马特有一篇叫《嫌疑》的小说,揭露一个纳粹军医在不注射麻醉剂的情况下就给俘虏作腹部手术,是禽兽所为。而侵华日军也曾拿活生生的中国人做实验,在无麻醉的情况下,开膛破肚。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或出于对人类的仇恨,或出于卑鄙的目的。但在《印第安人营地》中,尼克父亲则是在沿着他以为正常的逻辑,在尽到一个医生的职责,他不需要拷问自己的良心,因为他“听不见”产妇的惨叫。这和法西斯的兽行比较起来,显得更加荒谬和残忍。海明威没有渲染产妇的惨状,他冷静得仿佛尼克的父亲,但是他通过尼克的眼睛看到并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乔治大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按住了产妇,不让她动。她咬了乔治大叔的手臂……手术做了好长一段时间。”你可以设想,这是怎样的惨痛,才会迫使一个产妇不要命地挣扎,而且就在四个男人按住她的情况下,还咬伤了其中一个人!手术终于结束了,海明威像是漫不经心地补充道:还需要用九尺长的细肠线把伤口缝起来。婴儿生出来了,尼克的父亲很得意,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后球员在更衣室里的那种得意劲。他拍拍上铺的产妇的丈夫,揭开蒙着那印第安男人脑袋的毯子:他已经自杀了。这是整个小说的最高潮,可以说压抑的夜色、产妇的尖叫、无麻醉的手术,都是为了抵达这个高潮而作的铺垫,而当高潮到来的时候,海明威不仅一如既往的冷静,而且表现出新闻记者般的精确,其实这正是一切好作家都具有的严峻的克制:
只见那印第安人脸朝墙躺着。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断了,刀口子拉得好长,鲜血直冒,流成一大滩,他的尸体使床铺往下陷。他的头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开着,锋口朝上,掉在毯子上。
因为这篇小说采用的是尼克的视角,所以这个男人自杀的动机、过程、他在那个瞬间的念头,都被略去了。海明威借此交给读者的,不仅有疑问,更是那具死了但还冒着鲜血的尸体。每一个细心的读者,都不能不在情感和感官上遭受双重的刺激。他的文字看似无情,所以能让读者伤情,他的冷静近于冷酷,所以他那一刀就像割在我们身上。
我以为,好的小说要有精彩的故事、精致的语言和精妙的结构。还要有立场,立场就是价值观、生死观,这是小说的出发点。还要有心灵,心灵就是同情、悲悯。要让立场消失在叙述中,让心灵从字里行间溢出来。还要有感官,这就是“身体”。身体使小说饱满和丰盈。如果结构是脊梁,语言是质地,身体就是血与肉。血肉之躯才会让故事具有暧昧和神秘。海明威成功的短篇小说,都离不开死亡这个主题,而死亡从来不是抽象的,它是身体的消灭,是诉之于感官的刺激,是一刀致命,或者慢慢地腐烂,就像《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患了坏疽等死的男人。
海明威的生死观通过《印第安人营地》的结尾,有过难得的抒情般的流露:在返回的路上,尼克问父亲,“他干吗要自杀呀?”父亲说,“我说不出。他这个人受不了一点什么的,我猜想。”尼克又问,“死,难不难?”父亲说,“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况。”最后,这个血腥的故事在牧歌般的情景中落幕:
他们上了船,坐了下来,尼克在船梢,他父亲划桨。太阳正从山那边升起来。一条鲈鱼跳出水面,河面上画出一个水圈。尼克把手伸进水里,跟船一起滑过去。清早,真是冷嗖嗖的,水里倒是很温暖。
清早,在湖面上,尼克坐在船梢,他父亲划着桨,他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
海明威发表这篇小说的时候,大约25岁,对死亡已经抱有既神秘又坚定的态度。他尚不知自己将如何死去,但他一定深信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尼克无可置疑地是内在的海明威,一语成谶,他后来的结局和那个一言不发的印第安男人如出一辙。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九妹 发布:2025-05-24 12:41:04 浏览:599
野花男频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24 12:30:08 浏览:178
网络小说不要说爱我 发布:2025-05-24 12:28:15 浏览:457
亦舒最新小说四部曲 发布:2025-05-24 12:24:52 浏览:508
重生落魄农村媳小说 发布:2025-05-24 12:24:06 浏览:208
上亿总裁小说 发布:2025-05-24 12:24:02 浏览:979
萦萦重生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24 12:22:39 浏览:741
哪里看沙海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24 12:08:22 浏览:139
游戏类play小说 发布:2025-05-24 11:54:23 浏览:69
甄嬛传是网络小说改编吗 发布:2025-05-24 11:53:16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