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要求
A. 小说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塑造。
时代与人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强调了什么样的时代出现什么样的人物。因此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应紧扣时代的脉搏,给人物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故乡》中,健康活泼的少年闰土二十年后怎么变成了呆滞麻木的木偶人?有“豆腐西施”之称的杨二嫂又怎么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如果把这两个人物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村日益破产,农民日益贫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随着农民的破产,城镇小市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冲击,昔日年轻美丽、安分守己的杨二嫂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以至于变得自私刻薄了,而杨二嫂的出现,又增加了作品主题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前提。
第二,塑造人物形象应注意外貌、语言、动作的精雕细琢。
“以貌取人”固然有些偏颇,但它却充分说明了“貌”给人的直观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人的穿着打扮,判定其身份职业。因此人物的塑造也应根据其身份,职业等方面活化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外貌。鲁迅最擅长外貌描写“寥寥几笔,而神情逼肖”。他塑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是孔乙己灵魂的标签、悲剧命运的广告,孔乙己不肯脱去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而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安慰,其特殊身份和迂腐麻木的个性特征,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个性化的语言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优秀小说大都能做到,“即闻其声,便知其人”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范进的“噫,我中了”!都不失为塑造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典范。而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写好人物的动作,则能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吴敬梓成功地刻画了范进见到梦寐以求的中举喜报时,“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而后发疯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这些动作描写,不仅是对范进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辛辣嘲弄,而且也是对整个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无情鞭鞑。
另外,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不能离开具体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人物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是人物思想性格表现最重要、最突出、最深刻的部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很曲折动人。文章通过“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把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地展示出来。菲利普一家尽管生活拮据,但每星期总要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上散步,而且父亲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真是朝思暮盼,望眼欲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父亲的弟弟--于勒在美洲发了财,于是全家人对于勒赞不绝口,希望于勒早日回国,好利用于勒叔叔的钱实现他们拟定的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可无巧不成书,当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于勒,发现于勒已经沦落为分文不名的穷水手时,一下子由希望的峰巅跃入了失望的深渊,热切的盼望却变成了无情的躲避。是什么原因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从盼之唯恐不至到避之唯恐不及呢?钱!为了钱,富在天涯盼相见,为了钱,穷到眼前不认亲,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主题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来了。
总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凭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
B. 怎么可以写好短篇小说,不低于2000字的
短篇小说是最流行的小说品种。它篇幅短小,情节精练,人物集中,往往截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或侧面,围绕一组矛盾,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鲜明地表达主题,具有“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力量。 一、在立意上,要以小见大 二、在结构上,要以轻举重 三、在手法上,要以少胜多 其实,我觉得短篇小说就是将一个小故事,不一定华丽的辞藻,只要把事情的人来龙去脉和你想说的话,用平实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最平淡平凡的真人真事就能打动人!就是一篇好文章!首先,短篇小说应该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包括开篇、冲突、高潮和结局等因素,设置与人物性格相协调的场景,传达一个特定的主题,遵循始终一致的叙述视角,运用与人物性格相符的对话,通过简练精确的描写..写短篇小说、要注意什么? 首先,人物性格要鲜明,最好在情节中表现 其次,不要有太多的描写,小说的重点还是在情节上 再次,情节要紧凑,限于篇幅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兜圈子 最后,最好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和明确的主旨,至少你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首先,要把小说的框架构思好,就是你要有事可写,把你要写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哪些是需要浓墨重彩的,哪些是需要一笔带过的)大体罗列一下。 其次,要把故事布局好,哪里需要画龙点睛,哪里需要平铺直叙要构思好。 最后就是,写的时候注意语言,描绘景物的地方要语言优美,描写人物的地方,要注意人物特色(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等),要注意部分,也要注意整体。 总之,就是你先要挑选一个好的故事,好的题材,构思好才能有事可写,那样你会觉得2000字的小说刚刚好能写完一个故事,或者还不够写完一个故事。 事例吗?如果要求真实感人,如果你觉得你虚构的不够真实感人,就好好回忆一下身边最好的朋友们,最好不只一个,那样才会有很多事可写,小说内容不会空洞。但可以分清主次,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多想几个你们一起发生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感染人的事例就可以着手写了。 写短篇小说应该注意的是“简洁明了、一斑窥豹、出人意料、震撼心灵”,因为是短篇,字数的限制要求小说中的各种描写介绍要尽量简化,不必要的就可以省略;小说的整体构思要求能够起到一斑窥金豹的作用,即小说的结束并不等于整个故事的结束,而是让读者有回味联想的余地,有些名家的短篇仅仅不到十个字就能使读者浮想联翩如宇宙之广袤;另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篇幅虽短却可以借人物之间的关系动作乃至天气等元素制造出各种悬念来吸引读者的胃口就如相声中的包袱令人深思,最后可以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敲出全文的最强音,也可以不给结局只留下个意味深长的尾巴让读者自己回味;真正出色的小说最能抓住人的心灵,予其震撼,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并不要求多么天崩地裂壮阔浩大,那不是短篇小说所能追求的只有长篇小说才可能如此,一般都是于平凡处见真情,于细微之处也可以达到椎心刺骨的效果。,在写法上一般长篇小说是不可以整体构思的,一般是开个头之后就随着小说整体的发展走向展开作者的思路再写,短篇小说就可以从整体构思出来再写,之后可以不断修改补充细节。
C.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如何把角色写活
把人物写好的技巧,很难掌握,作者建议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可以考虑直接描写。
作者可以讲述自己对于某个角色的看法,其他人对于这个角色的看法,或是这个角色自己对自我的看法。此法对初学者看起来笨拙,对于老道成熟、眼光犀利的写作者来说,很有成效。
比如:
要介绍某个角色时,可以偶尔这样直接描写,当作能力测试,看能否与其他部分做到浑然一体。
二、 描述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人物个性的细节来丰满你的角色。
三、 描述人物所处环境来表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要么是他给自己创造的日常环境,要么是他面对陌生环境时的反应。
四、 可以写人物的想法,不管是他脑海中的意识流,还是他面对特定事件时的内心活动。
五、 展示一个角色对其他人的反应。
六、 让角色说话。
七、 写角色的动作,包括习惯性的小动作,某时某地的特别举动,或是他在整个故事里的一贯做派。
说话和举止是描写人物最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分析那些文笔出众的小说,作者往往将几种方法巧妙地混合在一起。
如何才能不偏不倚的写人?
为人物设定一种基本品格,一种根本的、长久的、关键的特质。
如果你要写一个负责人事工作的人,那么应该将他待人接物的机灵劲,作为他的基本特征;如果写婚姻关系,也许忠贞不渝就可以成为你的主旨。
慷慨、吝啬、和蔼、残暴、诚实、狡诈、勇敢、懦弱,都具有描写意义。
写人的时候不必过于拘泥,否则人物会干瘪僵硬,犹如一架骷髅。
可以按自己的趣味,让人物说一些与基本性格不相冲突的话。巧用材料,通过重复和微妙的暗示来不断加强人物的特征。比如,你的角色是个傲慢的粗汉,不要只交代或者表现一次,而要通篇小说里不停的让他夸夸其谈,大吹牛皮。花样百出的不断重复,不停暗示才是正解。
看别人写的小说,里面的角色能让读者感受到:看见他走进房间,听到他的声音和呼吸,读者的肌肉甚至都会与他的一同收缩。如果对他感同身受,就会为他祝福,替他害怕,如果不同情他,就会祝福其他角色或是为其担忧。
读者会理解角色的动机和心理,一边读一边体会着他经历的一切。当读者能够理解他,情感因他而动,想法随他而行时,这个角色就有了生命。
你能让自己的角色在读者眼中活起来吗?
嘿嘿,忏愧,我还不能!所以才想学习呀!
写人,没有神奇的魔法公式可以套用,最好的方法还是理解你的人物。
一、以自己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对人物认识得越深,赋予其血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可以特意做些什么去理解角色,如此便有望将各种细节融会贯通,最终给角色带来生命。
优秀的作家为了理解笔下的主角,往往都会经历巨大的痛苦,他们酝酿人物时,往往试图“穿透”这个角色的皮囊,深入内里,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
想要理解人物,可以从观察别人开始,比如:
做人物研究时,如果能注意到这些外表,细节既有一以贯之的,也有变化不定的部分,那么你的眼光会变得更加敏锐。
比如,角色有一双蓝眼睛,开心的时候眼睛颜色可能就会稍微变浅,愤怒时又会转成钢铁似的灰蓝。他的嗓音也是,平时的腔调总是差不太多,但情绪起伏时就能听出不同。这样一个角色,在安静和行动时就是两个人——也有可能,他每做一件事情就会显露出一种个性。
观察外貌时,带着理性的眼光,会让你和角色越来越心意相通。多了解他的爱好、品味、志趣、最爱的运动、阅读的习惯还有野心。
也许你从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并不能了解到以上所有,但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搞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当你要塑造一个人物时,这些经典的碎片能让你了解人物,他的基本性格特征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会是这样?
动用感知和意识的过程中,还要弄明白你在感性上对这个角色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尊敬、仰慕还是喜爱?你会嫉妒还是可怜他?还是说他让你排斥、讨厌,甚至觉得恶心?他会让你愤怒吗?你的感受是不是复杂得无从分析?当他靠近你的时候,你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理解角色的情感,最好能与他同喜同悲。如果自觉同理心不足,那就从和自己最相似的角色写起,逐渐提升能力。
如果你在观察一个角色后,发现自己心中淡漠不为所动,就不要浪费时间写这样的角色了。如果在一开始就对角色怀有真切的兴趣,那么就会想要利用感知和意识更好的把握这个角色,这一努力兴许会让你更能看清并强化自己对角色的情感。
如何能让笔下的人物不是一个傀儡,一个机器,一个普遍的抽象概念,一个扁平的单一维度的空壳,而是一个圆融的、独特的、立体的形象,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原来,那些能把人物写好的作者,心里都经历过无数无数,他人的生活呀!
太不容易了,我再好好细细思量,多多分析书里的角色和每天遇见的人,或许,哪天也能写出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以上是《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中玻尔·霍格非的“让你的角色活起来”的读后总结和小感触。
D. 写小说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例文的确,玛格丽特可真是个绝色女子。
她的头样很美,是一件绝妙的珍品,它长得小巧玲珑,就像缪塞所说的那样,好像是经她母亲精心摩挲才成为这个模样的。
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
黑玉色的头发,不知是天然的还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样地卷曲着,在额前分梳成两大绺,一直拖到脑后,露出两个耳垂,耳垂上闪烁着两颗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钻石耳环。
点评:就像描写罗敷之美一样,写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美丽肖像极尽优美的词句,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利用细腻的笔触,直接地间接地去描摹,而且稍稍暗示了她卖笑的生活地位。
2.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例文“瞧,又一个,‘我准备得不好’;一个个背得滚瓜烂熟的,还‘请大家原谅’。”
这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头号“活宝”孔兵杰。孔兵杰这个人,高高瘦瘦,五官虽不很和谐,却平添了几分风趣。这会儿,他坐在演讲台上准备上场,口里却为其他选手彬彬有礼的开场白而大发牢骚。
“别问,看着吧!”说完,他甩着细胳膊腿就上台了。
东北方向90度一个鞠躬,东南方向90度一个鞠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准备得相当充分。我演讲的题目是……”
干净,利落!台下一片掌声。
这就是孔兵杰。他追求的可不仅仅是与众不同。
结果怎样?硬碰硬——第一!他说准备得充分,就是准备得充分!点评:本文语言简洁,人物的个性却非常丰满,作者抓住人物特点,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活宝”的可爱之处。用“高高瘦瘦”“五官不很和谐”描绘了他“风趣”的外表。用“细胳膊腿”进行堆叠性的强化性描写,礼貌而又不失滑稽的个性动作,简短而富有个性的语言,使我们如见其人,把人物写得活泼、有趣,极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自信心。
3.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例文当她拿叉子的时候,她发抖得那么厉害,那叉子竟掉了下来。她饿到了这地步,她的头竟像老人一般颤巍巍的。结果她只好用手指头拿菜吃。当她把一块马铃薯塞在嘴里的时候,她忽然哽咽地哭起来。两行粗大的眼泪从两腮上流下来,直流在面包上。她始终只管吃,拼命地吞着那湿透了眼泪的面包,同时她喘得很厉害,她的下巴还抽动着。顾奢迫使她喝酒,好教她不至于噎着;然而那酒杯碰着她的牙齿却发出的的得得的声音。
点评:因为饿极了,吃起来极为异常;作者抓住这“吃”的细节动作,把人物的处境和神态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现在,她孤单单地只身独坐,弟妹们也不在身边,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顾种种恋情旧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诚和爱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对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静沉着和老实可靠似乎是天赐之福,一个正直的妇女应该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筑在这些基础上;她相信他会永远关怀她和她的弟妹们的。另一方面呢,维特在她的心中占据了十分宝贵的位置,从他们相识的最初一刻起,两人就显得情投意合,融洽无间,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他已经在她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凡是她感到兴趣的事,或是她想起什么有味的事,她习惯于和他分享,他的离去会在她整个心灵上撕开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填补的裂口!哦,如果她能够在刹那之间使他变成她的嫡亲哥哥,那她会多么幸福!——她可以在她的女友中间介绍一位和他结婚,他和阿尔贝特的关系也就可以完全恢复!
她把她的女友逐个想了一遍,觉得每人都有些缺点,没有人配得上他。
经过这种种思索后,她模糊地然而深深地感到,她的心中隐藏着一个秘密的愿望,要把他保留给自己,同时又告诫自己,不能保留他,也不许可保留他;她那纯洁的、美好的、通常是十分轻松、易于排遣的心情感受到阴郁的重压,阻断了她的幸福的期望。她内心抑郁,一团悲戚的阴云遮挡在她的眼前。
点评:人物“孤单单地只身独坐”这一动作给作者一个很大的创作空间,也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内心的感受由作者描述出来,显得真实可信。
E. 小说人物塑造的方式有那些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题型及解题技巧
唐山市友谊中学 王淑东
1.故事情节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4.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F. 小说是怎么塑造人物形象的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指把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6)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要求扩展阅读
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注重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他们外部情态的特征性表现,进而深入他们的内心。
要把观察到的结果,得到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此激励自己。感染他人,就需要在文章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可以这样说,生活就是各种各样人物的活动,因此,我们应把人物描写作为写好文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