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在美国
『壹』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有哪些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苦行记》,《竞选州长》,《案中案》,《卡县名蛙》,《百万英镑》,《三万元遗产》 等。
1、《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写他1861年——1866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
2、《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的故事。
3、《卡县名蛙》。小说的基本题材来自美国西部边疆,原来这些赌徒轶事仅在边疆流传,但经马克·吐温的加工改造后,“跳蛙”故事迅速传遍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笑料。
4、《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5、《三万元遗产》。是马克·吐温的著作,描写的是湖滨镇萨拉丁·福斯特一家意外得知远房族叔留下三万元遗产之后的故事。
『贰』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人物经历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1865年,欧·亨利3岁时,母亲因结核病而去世。同年,他和他的父亲搬到祖母家里居住,他与兄弟被送往堂亲所开办的一所私立学校读书。他后来由他的祖母和姑姑抚养长大,姑姑启发了他对文学的喜爱。
1876年,欧·亨利从姑姑的私立学校毕业。然后他就进入高中读书,但是在1877年被迫辍学,到叔叔的药房里当了五年学徒。少年时的欧·亨利喜欢画画,且颇具天分,他年少时便一心想当画家。
1882年3月,格林斯伯勒的一位名叫詹姆斯·K·霍尔的医生见欧·亨利身体不好,带他到得克萨斯州 *** 尔县的一个牧羊场做客。欧·亨利一去便喜欢上了西部牧场的生活,在那儿一住就是两年。他有时帮忙做牧羊人、厨师、婴儿看护员,并从一些移民那儿学了一段时间的西班牙语和德语。
1884年,欧·亨利来到奥斯汀,住在一位同乡的家里,并在奥斯汀找到了工作。欧·亨利当过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和出纳员等,改变了贫穷的生活状况。西部生活激发了他的幽默细胞,而且成为他后来的短篇小说的重要素材。他在21岁这一年改变了志向,立志成为作家。
1887年,欧·亨利与阿索尔·埃斯蒂斯(婚后改为阿索尔·波特)结婚,同年在《底特律自由报刊与真实》上发表了作品。
1891年,欧·亨利来到奥斯汀第一国民银行当出纳员。
1894年,欧·亨利花250美元买下了奥斯汀的一家周刊,将它更名为《滚石》,使它成为一份幽默杂志。他既当编辑又当出版商,自己写文章,自己作画。同年10月,联邦银行检查员发现欧·亨利的账目有问题,他只好辞职。
1895年4月,在编辑《滚石》一年后,杂志完全失败,于是欧·亨利将杂志物归原主。接着,他们搬到了休斯顿,欧·亨利转到《休斯顿邮报》当记者和专栏作家。
1896年2月,欧·亨利受到了盗用公款的起诉,被传受审并被暂时关押。他的岳父将他保释出狱。本来欧·亨利的案情并不严重,但他在传讯的前一天(1896年7月7日)逃到了新奥尔良,然后又逃到了洪都拉斯。他在特古西加尔巴的旅馆里呆了好几个月。他早年间学的西班牙语帮了他大忙,他在洪都拉斯开始写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
1897年2月,欧·亨利获悉身患结核病的妻子病危,便赶回了奥斯汀。他回国后随即被捕,但又很快再次被岳父保释出狱。7月25日,他的妻子阿索尔·波特死于结核病。
1898年2月,欧·亨利被判有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3月25日,他开始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联邦监狱服刑。服刑期间,欧·亨利当上了监狱的药剂师,同时为了维持女儿和自己的生活,以及供女儿上学,他开始认真写作短篇小说。同年,欧·亨利将自己的名字从 William Sidney Porter 改为 William Sydney Poter。
1899年12月,他以“欧·亨利”为笔名在《麦克卢尔》杂志圣诞专号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口哨大王迪克的圣诞袜》。他把小说寄给他在新奥尔良的朋友,他的朋友再转寄给杂志社。此后,他的笔名开始为读者所关注。
1901年,服刑3年零3个月后,欧·亨利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而提前获释。7月24日,他在匹兹堡与女儿团聚。
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了职业作家,创作了上百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在纽约,由于大量佳作的发表,他名利双收,有时也受到记者的采访。可他不仅挥霍无度,而且赌博,并染上了他父亲的恶习酗酒。写作的劳累与生活的无节制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伤。
1904年,欧·亨利出版了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这是一部结构松散的政治讽刺小说,有时也被视作短篇小说集。
1906年,欧·亨利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四百万》。
1908年,他与第二任妻子莎拉·林德赛·科尔曼离婚。他的经济状况也开始不好,为了缓解生活压力,他不得不以很快的速度创作小说来换取稿费,这也导致了他的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他经常一周六天喝酒、赌博,第七天花一天来写一篇短篇小说,再交给杂志发表。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城市之声》和《最后一片叶子》。
1909年,欧·亨利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命运之路》。
1910年,欧·亨利创作了《红毛酋长的赎金》。6月3日,欧·亨利在写作他一生中最后一篇短篇小说《梦》时病倒了。6月5日,欧·亨利死于肝硬化。他的葬礼在纽约举行,他被葬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
『叁』 美国现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样的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现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有着“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真挚的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的小说结尾采取喜剧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社会内涵、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升华,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实是不可逃避的.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来塑造角色,而且创造了悬念突变的“欧·亨利式结尾”,其作品构思奇巧,文字简练形象,语调风趣幽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出人意料的结尾、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幽默调侃的笔调进行探讨.
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记者、银行职员,还办过一份名为《滚石》的幽默周刊.在纽约他以每周一篇的速度为基芦杂志写小说,并且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关注与喜爱.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百姓的生活故事,他深知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所以他的文章才喜欢用朴实、诙谐的语言描绘人世间的故事,又用迂回路转的结尾来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西部之心》《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爱的牺牲》(A Service of Love)、《 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The Furnished Room)、《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后一片藤叶》(The Last Leaf)等都是他的短篇小说的经典篇目,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到1910年病逝,欧·亨利以旺盛的精力共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
在美国文学史上,欧·亨利属于南北战争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他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场景,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拟人、反语、谐音、双关联想引申等手法增添作品的生动性,并且用幽默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而且往往在故事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突然出现一个令人始料未及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使故事充满戏剧性.欧·亨利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让读者在前面似乎是平淡无奇而又是诙谐风趣的娓娓动听的描述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仿佛在和读者捉差启迷藏,或者在玩弄障眼法,给读者最后一个惊喜.作为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短篇小说家,他以幽默讽刺甚至玩世不恭的语调,叙述一个引人入胜而结局大出读者所料的故事,目的在于揭发贫富悬殊的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表现小人物心酸悲惨的生活.他说过,他是纽约“四百万小市民”中的一员,而不是“四百个富翁”之一.欧·亨利的每个小说故事都来源于美国人的现实生活,描写的都是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而且故事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两个社会因素.这是因为欧亨利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 *** 、坑蒙拐骗造成的人间悲喜剧的素材比比皆是.
在《 与赞美诗》中,作者怀着无比深切的同情心叙述了流浪汉苏比的故事: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处在饥寒交迫之中的苏比也搏庆带曾考虑冬天蛰居的问题,但他并没有什么奢望,他不打算到地中海游弋,或者到温暖的南方旅行.他衷心的渴望是什么呢?作者用幽默而心酸的语气说,这就是“布勃莱克维尔岛”.原来苏比要到收容流浪汉的监狱去住三个月,把监狱当成他的冬令寓所.根据过去的经验,他在这里可以三个月不愁吃不愁喝,还能摆脱 的骚扰,真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苏比想了很多办法,希望 把他抓进监狱去过冬.他故意到餐馆吃饭不给钱,砸破商店橱窗,拿走别人的雨伞甚至调戏妇女,但却都被 放过去了.而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安排了一个极其令人意外的情节,苏比徘徊在教堂旁边,忽然听到从教堂里传来赞美诗的声音.赞美诗诱发他产生了神圣的感情,决心重新做人.正当他打算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时,在所有人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 却把他抓住了,并将他带上法庭,罪名是“不法分子妨碍治安”.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就犹如看见黎明的人又跌入黑暗一般,让读者的心一揪,回味无穷,发人深省.而欧·亨利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这篇作品始终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结局令人折服,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的扼杀.
“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并不一定只出现在小说结尾处,也会在文章情节中.例如,在《 与赞美诗》中有这样两个情节: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 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简朴而颇讨人喜欢”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相信读者在读到这个情节时都感到不可理解,但细细想来这样的“伪君子”在现实社会中是处处存在.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成员都是衣冠楚楚、文雅高贵?可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也正因为内心的肮脏,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装点.因而表里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欧·亨利式结尾”在幽默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每况愈下的世风.
在《最后的常青藤叶》中作者叙述了一位患肺炎的穷画家恢复健康的故事.她把室外最后的一片藤叶当做垂危生命的象征.这一片藤叶早已凋落,老画家贝尔曼夜间在院墙上画了一片假叶子,与真的藤叶一模一样.结果贝尔曼因为在夜里画藤叶时受了风寒,患病死去,而年轻的穷画家却在藤叶的安慰下获得了新生.小说开始时用明显的抑郁口吻介绍不得志的老画家贝尔曼,说他画了四十年的画,“还是和艺术女神隔着相当的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不过小说最后让读者看到了贝尔曼的杰作,他以生命作为代价,画出了栩栩如生的藤叶.这片藤叶表现了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心灵,使读者领悟到作者在对老画家才能、脾气性格所做的讽刺性描写中,暗藏着他对这个人物的敬佩. “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在他的另一篇著名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中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麦琪的礼物》中,作者塑造了吉姆和德拉这一对贫困但很善良的年轻夫妇的典型形象.他们为了爱情,愿意为对方做出任何牺牲.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情节结构很精巧.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虽然生活拮据,入不敷出,但却相濡以沫,恩爱非常.
他们有两样引以为豪的宝物:一样是妻子德拉的美丽的头发,一样是丈夫杰姆祖传三代的金表.但是由于贫穷,头发既缺少与之相称的发饰,金表也没有与之相配的表链.圣诞节到了,按照西方的风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赠节日礼品.德拉早就想给心爱的丈夫买一挂称心如意的表链儿,但是,尽管她平日寸积分累,却仍然凑不起足够的钱.她面对这点钱发愁,哀伤.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她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美丽如瀑布的长发,她不得不在自己的头发上面打主意,狠了狠心,含着眼泪卖了垂膝的美发,终于买下一条白金表链.她怀着喜悦而又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丈夫下班回来等吉姆也有和德拉一样的想法,要买一件圣诞礼物送给德拉.他卖掉了心爱的表,买了发梳来装饰德拉的头发.他们见面后互赠礼物,双方都得到了向往已久的东西,但却都已经派不上用场.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余地.爱情就在他们分别拿出礼物之时发出了万丈光芒,使读者的眼眶湿润.文章的最后说:“他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对现今的聪明人说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一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又道出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的真谛,引导读者向纵深思考:何为爱情?何为良心?何为生存?从而得出读者自身的生活真谛.
『肆』 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欧亨利生平简介
世界范围内,有三名杰出的作家被评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们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以及美国的欧亨利。
欧亨利,本名叫做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是他的笔名。他出生于1862年9月11日,在度过了近四十八个春秋后,于1910年6月5日与世长辞。欧亨利的出生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但是由于父亲生活的无节制和酗酒的恶习,导致了家庭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家境十分贫困,在母亲去世后,欧亨利便改由姑姑和祖母抚养,因为家庭的原因,欧亨利被迫于高中时中断学业,成为药店的学徒工只为养活自己。
欧亨利的一生并不平静,幼年时的困苦、成年后的挫折、爱人的离世、生活困顿给欧亨利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却因为如此,欧亨利也从不平静的生活中获得了许多 灵感 ,这些灵感使他的创作才思泉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最为有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欧亨利的创作之路上,他的第一任妻子阿索尔·埃斯蒂斯给与了他重大的鼓励。
欧亨利的作品,因其 幽默 的讲述方式,获得了世界的赞美,成为了美国独特的小说家,并成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
欧亨利的幽默
作为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备受美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赞誉。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如此有名,不仅仅因为小说的构思新颖独特,更是因为欧亨利的幽默,一定意义上,欧亨利小说的标志之一便是欧亨利的幽默。
欧亨利的小说常常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欧亨利也常常将幽默和夸张的写作方法融入到他的作品之中,曲折的 故事 情节、幽默的叙事方法、外加上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三个要素成为欧亨利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欧亨利的幽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幽默,而是具有更深层涵义的黑色幽默,通过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让人们往往在笑声中不自觉的淌出泪水,引起读者在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在欧亨利的大多作品之中,其黑色幽默一直贯穿始末,这成为欧亨利表达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欧亨利的主要作品《最后一片落叶》、《警察与赞美诗》中,他均不同程度的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了社会现象,并通过讽刺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用“好客”来形容监狱,被捕仅仅是一个美梦的黑色幽默,变相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就连进监狱都能成为美梦,可见现实社会的残酷,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便能让读者深刻解读作者的用意。
欧亨利代表作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的巨匠之一,欧亨利在他短短的四十八年时光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数量高达三百多篇,被公认为是世界短篇小说高产作家,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如此享誉盛名的一个人,欧亨利代表作以哪种类型的作品为主。
欧亨利的一生文学创作的题材有散文和小说,小说之中又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欧亨利代表作的类型以短篇小说为主,这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 决定 的。
第一,从欧亨利创作类型的数量来看,欧亨利虽然创作题材中有散文,但是其数量与小说数量相较来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另外欧亨利的所有小说中只有一篇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而其他的小说皆为短篇小说。
第二,从欧亨利的知名度来源来看,广大读者之所以喜爱欧亨利,大多数是因为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喜爱。
那么在三百多篇的作品之中,欧亨利的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落叶》、《麦琪的礼物》、《财神与爱神》、《二十年后》等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欧亨利的代表作,主要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作品或者通过生动的描述方式,或者运用了欧亨利式结尾,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
第二、这些作品通过故事的描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欧亨利写作风格
世界上有许多的作家,有的功成名就,名垂千古,有的默默无名,直至终老。但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的哪一种作家,在他们的创作道路上,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形成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写作风格。
欧亨利的作品创作,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在众多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欧亨利的影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也是由此而逐渐形成的,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写作的题材和对象的固定化。欧亨利的一生曾去过美国西部,而后重新回到美国大城市生活,所以在欧亨利的写作题材囊括了美国西部的生活、美国大城市的生活,其中以美国大城市的生活为主。而欧亨利本人也并非什么大人物,所以他的写作对象同样大多数也是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第二、欧亨利小说的虽然短小,但其构思极为巧妙,将许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串联在一起,引人入胜。
第三、欧亨利小说以语言幽默为主要特色,通过幽默的语言技巧,让读者往往泪水含笑,笑中含泪的进行阅读。
第四、欧亨利的小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这种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猜你喜欢:
1.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2.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简介
3.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试卷
4.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教学设计
5. 文学家杰克伦敦的简介
『伍』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求推荐
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白鸽》等作品,他的作品都值得一看。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百万英镑》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华盛顿·欧文《睡谷的传说》《瑞普·凡·温克尔》、《鬼新郎》,他的短篇都带有奇幻色彩。
『陆』 短篇小说巨匠一共才四位,为何美国就占了两位
美国只有四位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其中两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广阔的蓝天上。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才能抵制这种不可战胜的失望我们希望以更高、更广的方式探索外层空间的奥秘。同时,在其推动下,世界航空航天事业也在快速发展。
这并不是说其他国家的航空工业不好,尽管中国在发动机领域仍处于下风但中国的航天工业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中国仍然需要继续坚持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国会会取得突破。中国,加油!
『柒』 20世纪美国优秀短篇小说有哪些
1900寂静的雪野杰·伦敦
1901一次失败伊·怀亚特
1902教授的毕业典礼薇·凯瑟
1903狗的自述马·吐温
1904浅尝即止者伊·沃顿
1905埃蒂莎威·迪·豪威尔斯
1906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1907公主与美洲狮欧·亨利
1908精确的婚姻学欧·亨利
1909神峰薇·凯瑟
1910点篝火杰·伦敦
1911改变夏·帕·吉尔曼
1912埃菲·惠特利亚乔·艾德
1913高品位书店威·迪·豪威尔斯
1914生活本·赫克特
1915在柏林玛·博奥赖利
1916临时演员弗·布思
1917年轻人阿克塞尔布罗德辛·刘易斯
1918失去了的菲碧本·德莱塞
1919上帝的力量舍·安德森
1920撕心裂肺詹·奥本海姆
1921我想要知道为什么舍·安德森
1922都因一分钱司·菲兹杰拉德
1923血色月亮琼·图默
1924最危险的猎物理·柯内尔
1925斯蓬克佐·尼·赫斯顿
1926丛林里的死亡舍·安德森
1927杀人者欧·海明威
1928老人的圣诞节林·拉德纳
1929斯塔兹詹·托·法雷尔
1930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威·福克纳
1931我们到了多·帕克
『捌』 美国短篇小说的特点
其特点 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 结构
『玖』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
美国欧.亨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O. Henry, 1862-1910)
作者简介: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
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柯夫之后,而又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9月11日出生于北卡来纳州中部小城格林斯勃罗。他的父亲是地方医生。他幼年丧母,家境贫寒,从小由祖母抚养。15岁到一个远房叔叔的药店里当学徒。20岁上来到得克萨斯州,先当牧牛人,后到州首府奥斯丁。从1884年起先后当过药剂师、绘图员、第一国民银行的出纳员。这一时期他的生活极不安定,但却为日后写作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
1887年7月,他与亚瑟尔·阿斯特斯结婚,1894年10月,银行发现他的帐目短缺了现金,法院审讯后宣布不予追究,于是他辞职离开了奥斯丁,来到休斯敦的幽默刊物《滚石》当美术编辑,第二年又成为《休斯敦邮报》的专栏作者。这段平静生活并不长久。1896年联邦银行检察机关又对他开始刑事追究,再次传讯他。他抛下妻小,流亡到洪都拉斯等地躲避。不久,他得知妻子病危,赶回家探望而被捕。1897年7月,他的妻子因肺病去世。1898年2月,他以贪污银行公款罪被判5年徒刑,关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
在狱中,他忍受了极大的精神折磨,他的名字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犯人编号。幸亏不久监狱医务室需要一个药剂员,他得以重操旧业,还有闲暇时间。1899年岁末,他想到要给女儿一份圣诞礼物。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写成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他以一本法国药典书作者的名字为笔名,投给了《麦克吕尔》杂志,在圣诞节前夕刊登了出来。由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拾,作品接二连三地发表,欧·亨利的名字随之声誉鹊起。1901年7月,他由于“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3年半前他是贪污犯波特,出来时则成了小说家欧·亨利。
欧·亨利定居纽约。他以创作为业。1903年12月,他负责《星期日世界》周刊。从1904年起,他一年要出版一两本短篇小说集,较著名的有《四百万》(1906)、《剪亮的灯盏》(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声》(1908)、《善良的骗子》(1908)、《命运之路》(1909)、《选择》(1909)、《毫不通融》(1910)、《乱七八糟》、《滚石集》、《流浪儿》和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1904)等。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欧·亨利除了跟杂志社老板和出版商打交道外,很少交朋友。1907年,他与萨拉·克里曼结婚。他酗酒的习惯未能改掉,加上早年生活颠沛流离,身体状况日见衰竭。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纽约逝世,年仅48岁。
走近欧·亨利
——写在美国作家《欧·亨利全集》出版之际
郭俊峰
距华盛顿州不远的北卡罗来纳州有一个名叫格林斯波罗的小镇。1862年9月11日,小镇里一位不得志的医生和他美丽纤弱的妻子生了一个大眼睛、不大强壮的孩子。谁也不曾想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孩子以欧·亨利的笔名平步文坛,成为一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欢的伟大小说家,并且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
欧·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岖、艰苦而又不幸,他三岁丧母,15岁就走向社会,从事过牧童、药剂师、�事、办事员、制图员、出纳员等多种职业。1889年,他和罗琦不顾她父母的反对私奔成婚,并在年轻妻子鼓励下走上创作道路,创办《滚石》杂志,发表幽默小品。后来,他因挪用银行资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狱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每周为世界报提供一个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饮酒过度,终于1910年6月5日在纽约病逝。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巧取豪夺的金融寡头,肆无忌惮的买卖官爵,小偷、强盗、流浪汉的生活,以及失业、犯罪等等。对贫民他充满了同情,对资产阶级剥削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批判与揭露,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反抗与心声。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欧·亨利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态度,他写小鸟、古老的村庄,歌颂流浪者,以阴郁的笔调吟颂“唱催眠曲的男孩”,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因数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响很小。相反,他的许多书信倒是精彩的随笔,他同编辑谈生活,谈创作,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思想。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叶子》。其著名小说还有《黄雀在后》、《市政报告》、《配供家具的客房》、《双料骗子》等,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开始,许多作家都善于写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但由于作者写作速度快且多,这种手法运用过多过滥,不免使人感到有明显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欧·亨利的作品在我国一直拥有广大读者。这次出版的《欧·亨利全集》重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给所有喜欢欧·亨利的读者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欧·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郭俊峰)距华盛顿州不远的北卡罗来纳州有一个名叫格林斯波罗的小镇。1862年9月11日,小镇里一位不得志的医生和他美丽纤弱的妻子生了一个大眼睛、不大强壮的孩子。谁也不曾想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孩子以欧·亨利的笔名平步文坛,成为一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欢的伟大小说家,并且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
欧·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岖、艰苦而又不幸,他三岁丧母,15岁就走向社会,从事过牧童、药剂师、�事、办事员、制图员、出纳员等多种职业。1889年,他和罗琦不顾她父母的反对私奔成婚,并在年轻妻子鼓励下走上创作道路,创办《滚石》杂志,发表幽默小品。后来,他因挪用银行资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狱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每周为世界报提供一个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饮酒过度,终于1910年6月5日在纽约病逝。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巧取豪夺的金融寡头,肆无忌惮的买卖官爵,小偷、强盗、流浪汉的生活,以及失业、犯罪等等。对贫民他充满了同情,对资产阶级剥削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批判与揭露,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反抗与心声。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欧·亨利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态度,他写小鸟、古老的村庄,歌颂流浪者,以阴郁的笔调吟颂“唱催眠曲的男孩”,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因数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响很小。相反,他的许多书信倒是精彩的随笔,他同编辑谈生活,谈创作,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思想。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叶子》。其著名小说还有《黄雀在后》、《市政报告》、《配供家具的客房》、《双料骗子》等,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开始,许多作家都善于写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但由于作者写作速度快且多,这种手法运用过多过滥,不免使人感到有明显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欧·亨利的作品在我国一直拥有广大读者。这次出版的《欧·亨利全集》重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给所有喜欢欧·亨利的读者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欧·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