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教程第二版答案
1. 七根火柴的阅读答案
答案如下:
1.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七根火柴》的故事通过描写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后来那位战友用火柴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生动地描写了红军长征时草地行军的艰难困苦,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2.从无名战士的外貌能想象出他头天夜里是怎样过来的吗?写一段想象文,注意刻画人物形象。
想象文:无名战士无力地倚在树上,他的呼吸很缓慢。一阵寒风吹过,他抖了一下,随即又瘫了下来,他痛苦的呻吟着,安静的夜晚,只听见他轻轻地低吟。
3.多处州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找两处来分析其作用。
党证里的火柴象火焰在跳,既然象征了无名战士一颗火热的心,也象征神枣着这些火柴将燃起一堆堆温暖的火,给部队带来希望。
“像擎着一碗贮满水的碗”形象地体现了无名战士对火柴的珍惜,凝聚着无名战册瞎拦士牺牲前为革命事业贡献最后一点力量的心愿。
“手象路标,形象地表明了无名战士临终前仍不忘红军前进的方向,体现他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这是考试题目的标准答案,请采纳,谢谢支持!
2. 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课后翻译题的原题及答案
unit1
1.无论你是多么富有余陵逗经验的演说家,无论你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你都很难在这样嘈杂招待会上发表演讲
No matter how experienced a speaker you are, and how well you have prepared your speech, you will have difficulty making a speech at such a noisy reception.
2.就像吉米妹妹的朋友都关心吉米一样,吉米也关心他们
Just as all his sister’s friends cared about him, Jimmy cared about them.
3.汽车的生产商在新车的几处都印有汽车识别号码,以便帮助找回被盗车辆
Car manufacturers stamp a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at several places on new cars to help track down stolen vehicles.
4.老师回来时你敢告我状的话,我就不再和你说话了
If you dare tell on me when the teacher gets back I won’t say a word to you any more.
5.有些老年人愿意独自过日子,但大多数老人选择和儿女一起生活
Some elderly people prefer to live on their own while the great majority choose to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6.现在需要面对的事情是:如何筹集创建公司所需的资金
Here is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be reckoned with: how to get the necessary finances to establish the company.
unit2
XI
1.被告是位年仅30岁的女子,她坚持称自己无罪
The defendant, a woman of only 30, kept insisting on her own innocence.
2.总体来看,枣、豆类以及一些多叶的绿色蔬菜是最好的铁质来源
All tings considered, dates, beans and some leafy green vegetables are the best sources of iron.
3.正餐时不供应饮料,饮料会影响消化
No beverages are served with meals because they interfere with digestion.
4.考虑到那个地竖卖方受欢迎的程度,提前订旅馆是明智的
Tak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region into consideration, it is advisable to book hotels in advance.
5.服药后若有呕吐感,请立即停止服用并汪败尽快咨询医生
If you have a feeling of wanting to throw up after taking this drug, stop taking it immediately and consult your doctors as soon as possible.
6.总结这次讨论时,他说双方都要好好考虑怎样以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Summing up the discussion, he said both parties should consider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unit3
XI
1.在思维方面,与他的行为一样,他是非常传统的
In his thinking, as in his behavior, he is very traditional.
2.教师一旦同意接受新的教学计划。他们就得面对新计划所带为他们的压力
Once the teachers agree to accept the new teaching program, they have to face the strain it puts on them.
3.从长远看,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而不是直接参加工作是值得的
In the long run, it is worthwhile to pursue one’s study after graating from university instead of going to work directly.
4.由于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品德第一,所以道德观和学习成绩受到同样的重视
As the school operates on the Character First principle, moral valu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re stressed equally.
5. 据说,原定于这个月召开的会议将推迟到下个月召开
It is said that the meeting, which is scheled to be held this month, will be put off till next month.
6.这所学校把为学生做好人生准备当作其职责,办法是倡导一整套能使所有学生受益的道德标准
The school sees its job as preparing its students for life by cultivating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rinciples that can benefit all of them.
unit4
XI
1.从各方面考虑,这座城市都是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城市
Everything considered, this city is the world’s most exciting city.
2.尽管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他还是继续他的计划出国学习
Though with no approval from his parents, he went ahead with his plan to study abroad.
3.这座桥是以一位英雄的名字,这位英雄为人民的事业献出了生命
The bridge was named after the hero who gave his life for the cause of people.
4.据说,画家是以他母亲为模特的,他母亲的面容沧桑却不失坚定
It is said that the painter used his mother as the model in the painting whose face represented suffering yet strength.
5.这位作家于1950年因出版一本小说而一举成名,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他和一位姑娘在农场的经历
The writer instantly rose to fame in 1950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a novel inspired by his experience with a girl on a farm.
6.有个故事说,US是“山姆大叔”的缩写,“山姆大叔”原名叫山姆,威尔逊,他曾和一名男子一起工作,这名男子和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给军队提供肉食
One story says that “US” was short for “Uncle Sam” whose real name was Sam Wilson, who had once worked with a man who had signed a contract with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meat to the US Army.
unit5
XI
1.直到看到弥留之际躺在床上的母亲,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地爱她
Not until he saw his mother lying in bed, dying, did he realize how much he loved her.
2.考虑到他最近的身体状况,我认为他这次考试成绩还不错
Taking into account of his recent physical condition, I think he has done quite well in the exam.
3.克拉克夫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时间我都纳闷她是否和活着
Mrs. Clark lies in bed motionless, and I wondered briefly if she is still alive.
4.整栋楼一片黑暗,只有三楼的某个窗户透出一丝光
The building was darkened except for a single light burning in a third-storey window.
5.这些士兵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并且对完成这项新任务有充分的准备
These soldiers have received very strict training and are well equipped to fulfill the new task.
6.他伸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宾馆的号码
He reached for the phone, picked it up, and dialed the hotel’s number.
unit6
XI
1.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预测地震,这样地震造成的财产破坏才会被尽可能的避免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forecast earthquakes so that destruction of property caused by them could be prevented as much as possible.
2.一个农民注意到有很多鱼在水面上游动,他说这预示着可能有地震发生
A farmer noticed large schools of fish swimming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hich, he said, indicated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an earthquake.
3.要将英英词典放在手边,当你不能准确地理解单词时,你就能随时查阅
Keep an English-English dictionary handy, and when you cannot understand a word with accuracy, you may refer to it any time.
4.如有必要,生活在将要发生地震地区的人可以睡在帐篷里
If necessary, people who live in the area where an earthquake is about to occur may sleep in tents.
5.对一个想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有没有硕士学位的确有很大影响
A master’s degree does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to a student who wants to get a job.
6.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地震方面的知识外,还告诉我们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In addition to the knowledge about earthquakes, the book tells us how to prepare for them.
不好意思,只找到这么多了
3. 《哈佛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读书笔记2
第二章 短篇小说中的戏剧性 ——以场景为单元
以真实生活为蓝本,创造出一个有趣且合理的幻象的能力,就是一个作家具有高超技巧的标志。特定的兴趣法则就像化学或物理法则一样明确,把它们应用到你的素材中,能够帮助你对其进行筛选和安排,让你在呈现时能创造出你想要的幻象——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地点,对刺激做出反应,其反应方式能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特点。
每一篇小说里都有四个明确的叙事转折点或危机。第一个,小说情境,发生在开头部分;第二个,推进,还有第三个,阻挠,都发生在主体部分;以及第四个,结束动作,发生在小说的结尾部分。
一边对照图表一边学习关于兴趣法则的讲解,能让你看到一个(小说)主要情境(某个要完成的壮举或某个要做出的决定)哪怕内在是不重要或不是有趣的,也能通过增加冲突的预示来使其变得重要和有趣。比如某种困难所带来的冲突,某个危险的对手所带来的冲突,以及为避免灾难或失败所必需的某种冲突。当一个小说情境通过这些手段而变得重要之后,它就具有了戏剧性因素。对于困难、敌对力量,尤其是灾难的暗示和预示,能让任何任务都变得危险而富有戏剧性。显然,如果对于冲突的暗示是戏剧性的,那么这个冲突本身就必须是更加戏剧性的。同样地,如果对于灾难或失败的预示是戏剧性的,那么灾难或失败本身就必须是更加戏剧性的。
每一个叙事转折点都自然地落在三大分区(开头、主体、结尾)的其中之一,戏剧性因素也同样如此。对于冲突(困难、对手或逼近的灾难或失败)的预示给开头带来戏剧性,冲突本身给主体带来戏剧性,灾难或失败给结尾带来戏剧性。当然,每一个冲突显然都必须包括相反的两方势力,其中一方遭受灾难或失败,意味着另一方避免了灾难或取得胜利。因此,无论结局是发生了灾难或避免了灾难,都是具有戏剧性的。
在构思小说时,不仅要有叙事趣味,还要有戏剧趣味。
你必须展示小说人物在某种叙事模式下,对于某种戏剧性素材的反应,从中描绘出真实的印象,以此来引发读者的情感。
如果你看到太阳从马特洪峰上方升起,如果你听到火车在远处鸣笛,如果风把陆地上的灰尘吹进你的眼睛,如果海里咸咸的浪花溅进你的嘴巴,这些事件都可以归类为“背景说明”。如果你看到一个衣着时髦、身材高挑、举止优雅的年轻女郎,五官匀称,烫着鬈发,匆匆行走在街上,你观察到的这个事件就可以归类为“人物形象”。如果你看到一个男人正在踢一条瘸狗,或正在扭一个女人的手腕,或正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一个落水的人,或把自己的最后一分钱或最后一口食物送给了陷入困境的朋友,这些事件都可以归类为“性格说明”。
一篇小说的情感价值(它的印象和感觉)来自背景和人物性格,但它的情节只跟叙事转折点或危机有关;一系列合理安排的危机构成一种叙事模式,并带来叙事趣味或情节趣味。
一个男人奋勇地拿斧头劈向敌人,这能说明他的性格,但这个动作可能同时也是一个情节转折点。
在渲染背景和角色时,你会尽可能地从叙事和戏剧性危机的角度来渲染它们。
所以你要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在任何可能的地方,从紧密联结的事件中,去提炼印象和情感之外的叙事和戏剧性价值。
没有叙事模式就不会有小说趣味,所以你尤其要能接受和感知那些可以促成情节的事件:作为转折点或危机,具有叙事特性。
生活的刺激,对我来说,就在我们每个人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排列组合中。我经常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一些我熟悉的品质,听到我熟悉的语句,而不是从总督身上。然而,你有没有意识到,讲述某个人一天经历的故事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女人有时能描述得几近完美。我们把这称作八卦,但它其实是文学的原始素材,比陈词滥调中那种阴沉的安静强多了。
正如我之前在这一章中所指出的,对你来说属于“生活的刺激”的事件,对非虚构作者来说似乎并不值得去特别进行收集和记录。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收集,也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只要它们能给读者带来真实的印象就行了,来源并不重要。
如果你在脑子里过一遍过去两周内你经历过的、观察到的、听来的,或读到的那些可以归类为危机或转折点的事件,你会被这个范围震惊。以下是几个跟你亲眼见过的,听说的,或读过的危机有所不同的例子。
1.一个邻居告诉你,他的穷儿子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富有的女孩,她有很多门当户对的追求者,而他发誓要得到她。
2.一个年轻人告诉你,他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装备,准备前往新发现的加拿大金矿,希望在那里能发财。
3.你听一个年轻人说,他哥哥被残忍而神秘地杀害了,他发誓要找到凶手并杀了他。
4.一个女人急着带重病的孩子去看医生,她发现如果自己不停下来发出警示的话,会有一列火车撞上障碍物,但这样一来她会失去宝贵的时间。
5.一个记者的信条是:无论会给谁带来痛苦,所有的新闻都必须刊发。结果却收到了自己的儿子挪用公款被抓获的消息。
6.一个需要钱来替儿子填补亏空的禁酒官员,收到了劣质威士忌制造商的贿赂。
7.一个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里被提拔了。
8.你听说一个拳击手把对手打晕了。
9.你读到一个北极探险家的船被浮冰卡住,只好终止了探险行动。
10.一个年轻人收到贿赂,要他背叛自己的老板,而他决定保持忠诚。
现在,如果你分析这些危机的话,会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前三个都展示了一种要完成某件事的决心。一个年轻人想得到一个女孩。一个年轻人想发财。一个人想找到并惩治未知的杀人犯。所以这个类型就是“待完成的壮举”。接下来的三个都展示了要在不同的做法中做出选择。要么拯救火车乘客,要么拯救自己孩子的女人;要么压住新闻,要么发表新闻的记者;要么接受贿赂,要么拒绝贿赂的禁酒官员。所以这个类型就是“待做的选择”。一旦你让读者意识到了,人物有某件事要完成或有某个决定要做,你就得到了一个叙事情境(叙事难题)。
第7、8、9和第10个例子都可以归类为“结束动作”。它们展示了某件事得到了结果。无论是关于决定还是关于完成的小说,其叙事转折点或危机都包含着这些时刻:当读者意识到主角必须完成某个壮举或做出某个决定时,以及当他意识到无论是决定还是完成,某件事已经得到了结果,做出了完成动作时。这些就是叙事转折点。只有当读者明白了小说人物必须完成某个壮举或做出某个决定,他才能感觉到叙事趣味,或叙事难题。
叙事问题决定了叙事情境。没有叙事问题就不会有叙事情境,不管是完成还是决定。
一篇小说的大纲就可以由引发叙事问题和回答叙事问题的情境单元来组成。画出来应该是这样:
情境的结果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而只要叙事问题得到了回答,他的好奇心也就得到了满足。读者对任何叙事情境的兴趣,都只能延续到他知晓情境结果之前。因此,为了保持悬念,让他知晓结果的结束动作必须尽可能地延迟。要延迟答案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让角色遇到一股力量,或被动或主动地拖延或阻挠结束动作(决定或完成)的发生。
延迟叙事问题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角色与刺激相遇的时间点安排在读者意识中产生叙事问题之后,知晓结束动作(回答叙事问题)之前。
“相遇”这个类别里包含三种相遇的形式。
第一种相遇指的是角色对刺激因素只有很微弱的反应,而刺激因素对人物没有反应,我们用“事件”这个术语来称呼它。事件就是单个人物对某刺激因素的单一反应动作,而刺激因素本身对角色没有主动意图。比如:“五点的钟声敲响时,约翰·莫尔顿放下了他的钢笔。”刺激因素是“五点的钟声”这一条件。约翰·莫尔顿的反应是放下他的钢笔。在这次相遇(将被归类为事件)中,刺激因素与人物之间没有互动,只有人物一方有反应。这也就是说,他有反应;刺激因素不反应。而一旦有了互动,就有了另一种相遇。举个例子:
五点的钟声敲响时,约翰·莫尔顿注意到他的朋友兼同事鲍勃·英格兰依然埋头在他的账本上。他穿过办公室,在鲍勃的耳边小声说:“行了,老伙计,警钟已经响过了。”“你说得对,”他的朋友高兴地回答,“我把这些账本放到保险箱里,马上回来找你。”在这一类的相遇中,两方力量是友善地相遇,互动中没有碰撞,双方互为刺激,互做反应,而且双方都有主动性,都有向对方做出反应的意图。约翰·莫尔顿对看到鲍勃·英格兰做出了反应,这一反应本身又成了英格兰说话的刺激因素,说话这一动作又形成了他的反应。为了让授课者和学习者都能准确地理解,我们在后面谈到这种两方势力有互动但无碰撞的相遇时,将使用这个术语来称呼——片段。两方势力相遇还有另一种类型,但其中的互动包含碰撞或冲突。如果约翰·莫尔顿走到他的朋友鲍勃·英格兰身边,提议两人一起出去走走,结果英格兰情绪烦躁,态度粗鲁,而他自己也被激怒进行了反击,那么这次相遇中就有了碰撞,双方都受到了对方动作的刺激。描述这样的相遇时我们要用的术语是“遭遇”,指的是在一次相遇中,双方势力都主动做出了反应,并伴随着碰撞。所以就有了三种相遇——事件、片段和遭遇。
1.事件是单个势力的单个动作,它呈现的是一种刺激或一种反应。“一看到警察,亨利就溜到了街对面”是一个事件,它是单个势力的单个动作。这个势力是亨利,这个动作是他溜到街对面。这展示出了他对于一种刺激的反应,这种刺激就是看到了警察。这一刺激是作为一个事件来呈现的。“他(亨利)看到了警察。”
2.片段是两方势力之间无碰撞的相遇。比如:一看到警察,亨利就溜到了街对面,来到警察身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警察猛地转身,本能地把手伸进了裤子后袋里。看到是亨利后,他才放松下来:“你吓到我了。”亨利凑近他:“我要沿着街走大概两分钟。你盯着那扇车库门,如果有人出来你就吹哨子。”警察了然地点点头。“别太久,”他说,“现在随时都可能出事。”
3.遭遇是两方势力之间有碰撞的相遇。比如:月亮慢慢地爬上车库的矮屋顶时,亨利看到警察正蹲在两座建筑的夹角处。警察背对这边,凝视着29号房子的大门。亨利非常小心,蹑手蹑脚地溜到他身后。他几乎都要贴到那个健壮的身体上了,这时警察似乎是对自己的仔细观察感到满意了,不慌不忙地回过头来。看到亨利的瞬间他僵了一下,手本能地伸到裤子后袋里去拿枪。甚至在认出了亨利后,他也没有改变态度。“别激动,”亨利说,“我只是要到街上去走一会儿。”警察继续冷冷地盯着亨利。“你不能去。”他说。“为什么?”亨利问。“因为我接到的命令是,局长到这里之前任何人也不准离开。”“老天爷,”亨利不耐烦地说,“这可不包括记者。”“包括所有人。”警察简短地说。“如果我非要去呢,你会怎么做?”“你可以试试看。”警察说,并继续板着面孔凝视亨利。看到亨利那一副显然不打算退让的样子,他拿出了那把丑陋的手枪,并用枪指着亨利的肚子,认真地说:“回你原来的地方去,如果你敢出声,我就开枪了。”亨利很清楚,警察说到做到。被打一枪可没什么好处,他想。所以他小心翼翼地退回了原处。
现在你要做的是,在相遇一词的后面写上解释性的词语——事件、片段或遭遇,来给你的呈现单元大纲增加一些明确的信息。
给事件加上另一些合理挑选的事件,就可以把它发展成片段。同样地,增加更进一步的事件,展示互动中显现的敌意,也可以把片段发展成遭遇。事件永远是最小公分母。
叙事或情节趣味对小说中任何一次相遇的贡献,跟它对小说整体的贡献是一样的——在相遇之前交代其发生的情境,在相遇之后交代其结束动作。这种情境——相遇——结束动作的结构单元,我们称之为“场景”。作为小说中的一个单元,它与小说整体有着完全相同的功能分区。
1.让读者搞清楚场景情境,提出场景叙事问题,抓住读者的兴趣。
2.读者对接下来的互动抱有兴趣期间,延迟场景叙事问题答案的揭晓。
3.回答场景叙事问题,让读者心里对互动的结果不再有疑问。
都具有跟小说整体相同的功能。像小说整体一样,它也有一个开头、一个主体和一个结尾,相当于情境、互动和结束动作这几个功能分区。互动就是主体。
你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是场景单元里的互动部分。最终的成败取决于你能不能既有趣又合理地把它呈现出来。
互动可以是一个片段或一次遭遇。但如果是片段的话,就没有戏剧性,因为片段里没有碰撞。它无法形成叙事性,因为如果没有碰撞也就没有推进和阻碍的交替,所以也就没有不确定性。一旦给互动中加入了碰撞,也就几乎必然地加入了推进和阻碍的交替。而一旦互动中加入了推进和阻碍,也就创造出了碰撞。这样戏剧性就加入了叙事性,叙事性里也加入了戏剧性。但当你在主体部分(冲突或碰撞)加入了戏剧性时,也就把片段变成了遭遇。所以能看到,小说中叙事单元的主体(后面我们将称之为场景)可能是片段性的(如果里面没有冲突或碰撞的话)或戏剧性的(如果里面有冲突或碰撞的话)。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非常确切的结论,能够有力地帮助你厘清自己的创作。第一,情境分为两种——小说情境和场景情境。第二,小说情境(主要情境)把人物推入一系列尝试或互动中,每一次尝试或互动都有各自的场景情境或目标。
第三,一个场景情境后面一定跟着一次尝试或互动。比如,一个男人的目标是赢得一个女孩的芳心,这构成了一个小说情境。而在试图赢得女孩芳心的过程中,他可能需要两百美元。而借到两百美元这个目标就构成了场景情境。第四,一个场景的主体可以是一个片段。那么该场景就是一个片段性场景。第五,一个场景的主体可以是一次遭遇。这样的话该场景就是一个戏剧性场景。第六,事件(一股单个力量的单个动作)是基本的结构单元。它可以逐步扩展为:
1.片段
2.遭遇
3.片段性场景
4.戏剧性场景
5.完整小说
戏剧性场景包含完整小说的一切元素,相当于短篇小说的微缩版。完整小说由许多这样的场景组成。显然,如果每篇小说都由许多场景组成,那么要想写出一篇短篇小说,你必须首先能够:
(a)区分小说情境和场景情境。
(b)对事件进行丰富,让它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直到成为戏剧性场景。
(c)对戏剧性场景的呈现要合理,这样人物的性格就能在时间和地点的印象底色上浮现出来。
长远来看,你必须明白人物塑造就是一篇小说的一切,而且你之所以要学习结构技巧,也是为了完整地掌握整套方法,从而避免在创作现代短篇小说时受到束缚。
小说的结构概念并不能自己形成一篇小说,所以在结构概念中必须要有人物塑造(人物对刺激的反应)带来的生活气息。
搞清楚什么是场景,光是这一点对你的价值就已经无可估量了。它是比完整小说更小的单元,但在结构概念上与后者是一样的。戏剧性场景本质上跟完整小说是相同的,能让你提高自己的构思能力和呈现能力。包括:时间、地点和社会氛围的印象。人物的登场。让人物做出反应的刺激因素。
你的场景中,大部分都会有另一个人物作为主角的对立方而存在,这第二个人物和他的反应会刺激第一个人物做出反应。因此,这样的戏剧性场景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两个人物推到一起——让读者看到其中一个人物有着某种目标(我们稍后再考虑选择类的场景),从而创造出叙事趣味。让读者看到另一个人物与这个目标相对立,从而创造出戏剧趣味。
目前你面对的是叙事性场景的开头。在构思时你必须记住,A人物的目标可能引发与B人物的相遇。举个例子,如果A想从B那里借十美元,他可能会去B的家里或办公室见他。另一种情况,A也可能是在街上偶遇B之后,才想说服他借给自己十美元。这种情况下,目标是因相遇而产生的;而在前一种情况下,相遇是因目标而产生的。这完全是你作为作者的个人选择,取决于你对于现实生活中事情会如何发生的构想。
在构思和呈现一个戏剧性场景时,请记住你的细节必须再现真实生活。在给你的人物设立目标时,要确保你再现的是能在各方面驱动人们的普通目标。这样你就能创造出真实性或真实的表象。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一个人物与另一个人物相遇时,他的目标是获取信息;是说服对方接受某种他本身持怀疑态度的东西;是说服对方接受采用某种做法;是用自身的重要性或不重要性(比如他在试图逃税)来打动对方。当这样的目标出现时,读者就会问自己一个场景叙事问题。
A人物能从B人物那里获得信息吗?
A人物能说服B人物吗?
A人物能说服B人物采取某种做法吗?
A人物能打动B人物吗?
即一个人物实现某种叙事目标的一切尝试,都是对该目标和场景叙事问题(得知了该目标后在读者脑海中升起)的推进
推进的作用是给人物遇到的障碍提供合理性,通过预示最终的灾难或失败来制造戏剧趣味。
因此,为了保证戏剧性场景的实现,你必须在每一次推进(即人物在该场景中为实现直接目标而做的一切尝试)之后跟着来一次障碍。要想做到这点,你得展示对立人物所做的尝试,通过他的语言或动作,来表现他是如何阻碍主角实现目标的。如果他的这种尝试预示了主角的直接目标无法实现,那么这个场景叙事问题中就有了障碍。在一个均衡的场景中,A人物和B人物之间的互动占据着最大的比重。
场景叙事问题的答案要么是“是”,要么是“否”,永远不可能是“也许”。因为即使A人物和B人物在遭遇中打成平手,对A人物来说也是失败。因为他没有实现他的目标。
记住场景和小说之间的相似性,你还可以给遭遇的结果加入各种意义:
(a)对角色的影响。比如:“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奇怪的是他却并不感到满足。”
(b)对敌对力量的影响,比如:“他被扔进角落里,怒视着汤普森。显然,虽然他被打败了,但却并不服气。”
现在,你只要知道一流的现代短篇小说是由一系列戏剧性场景组成的就够了。那么既然如此,要想写出一篇短篇小说,你显然必须首先能构思出和写出优秀的戏剧性场景。
在互动之前要提出场景目标,展示出人物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是决定要去完成某件事,在互动之后要交代结束动作,这样就能在任何相遇中加入叙事趣味。小说中任何人物的目标都可以赋予该场景叙事趣味。因此,就有了下面这些所有场景需要遵循的步骤:
1.把主角和敌对力量推到一起
2.展示其中一方的目标
3.展示互动
4.展示结束动作
5.影响(通过这一步,你就把场景和整篇小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4. 短篇故事文字版
短篇故事文字版(9篇)
短篇故事文字版1
灰狼与小乌龟
一只大灰狼抓住了一只小乌龟,狼要用石头砸死乌龟,乌龟说:“我的壳很坚硬,不怕石头砸。”狼要用火烧死乌龟,乌龟说:“我的壳很硬,不怕火烧。”
狼指着一条河说:“我要把你淹死。”乌龟说:“狼大哥,千万不要把我扔进水里,我小时候就怕水,还有一次差点淹死啊!所以千万不要把我扔进水里啊!”“我偏要把你扔进水里!”狼恶狠狠地说。“狼大哥,请你给我一小时,就一小时,我会给你抓来一只兔子,或者一只小松鼠,一小时就够了!”“我才不信呢。”狼说:“你连跑过它们都不行,何况是抓住它们呢!”
狼说完,就把小乌龟高举过头,扔进了河里。狼在岸上慢慢地等乌龟的尸体浮出水面,一分钟过去了,二分钟过去了,等了二、三分钟,水面上果然浮出了龟壳,狼刚想用手抓,突然从龟壳里冒出了一个脑袋,嘿!没死!乌龟说“谢了,狼大哥,你让我洗了次澡,我现在有点困,我回家睡觉去了,GOODBYE!”说完,划动四肢游走了。
狼在岸上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死乌龟,下次别让我在碰见你!不然我就把你撕成两瓣!”
“那就等下一次吧,BYEBYE!我亲爱的狼先生!”说完,乌龟扬长而去。
短篇故事文字版2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能考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母亲仍然没有回答,因为她想儿子找一个最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跟得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母亲带儿子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他们坐在沙滩上,母亲指着前面说:“你看那些海面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过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起飞;而海鸥比较笨拙,要很长时间才能飞上天空,然而真正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后来,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寒假归来,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他讲了小时候的这段经历,在场的许多母亲都流下了眼泪,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哲理】不聪明没有关系,只要每次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会成为大海横过大洋的海鸥。
短篇故事文字版3
今天是熊宝宝的生日,熊妈妈很早就起床做了一个大蛋糕,忽然,门外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熊宝宝听后连忙问:“谁呀,谁在门外?”
这时,小猪、小兔、小猴子和其他小动物异口同声地说:“小熊快开门,我们大家一起来跟你过生日了。”小熊听到后,打开了门,向大家表示欢迎。
刚进门,就看到小动物们手里都拿着礼物,看,小猪手里拿着很多零食,小兔把珍藏的两根大胡萝卜都带来了,小猴子则抱来了大西瓜,其他小动物还带了各种水果呢。
熊宝宝开心极了,对大家说道:“谢谢你们陪我过生日,还送了那么多生日礼物给我,我妈妈做了生日蛋糕,我们一起来吃吧。”说完,熊妈妈给熊宝宝的蛋糕插上了蜡烛,大家唱着生日快乐歌,熊宝宝则对着蛋糕许愿,吹灭蜡烛,最后给小动物们各切了一块蛋糕,熊妈妈还给大家拍了照,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今天玩的可开心了。
短篇故事文字版4
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大树披上了嫩绿的新莎,鲜花换上了五彩宾分的彩装,大自然被妆点得色彩班斓的,漂亮极了。
河马大叔看着自己灰不溜丢的衣服,心里真是别扭极了,“我得弄一身飘亮衣服去。”
于是,他去了花婆婆的服装店。
花婆婆拿起一块雪白的布批在河马大叔身上,看着河马大叔一脸嫌弃的样子,她说:“去你最想去的地方吧,你会发现奇迹的。”
河马大叔半信半疑地走出服装店,外面的阳光晒得人好热啊,他现在最想去河里洗个澡了。
突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大河,他开心地跳了进去,他可不知道,在他洗操的时候,那件白衣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鲫鱼、鲸鱼、热带鱼、金枪鱼、石班鱼、里鱼、鳄鱼等等五言六色的鱼儿都趴到了他的衣服上,把自己的形状任了上去。
所以呢,等河马大叔从河里钻出来的时候,他的白衣服就变成了一件点坠着五彩鱼类的时毛衣服了。
在大家欣赏河马大叔这件新衣服的时候,可要注意了,故事里有些小错误哟。
麻豆来告诉你:比如说,金枪鱼和石斑鱼都是海里的鱼,不是河里的。
还有,热带鱼不是一种鱼,而是养鱼爱好者为了区别于其他观赏鱼类,将热带、亚热带等地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类统称为热带鱼。最后呢,不是所有叫“鱼”的都是鱼类。鲸鱼是海洋中的动物,但它一种哺乳动物,不过呢,它长得实在是太像鱼了。
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之所以给它也起了个鱼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它能够像鱼儿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吧。
短篇故事文字版5
屋檐下有个麻雀窝,窝里住着一只笨麻雀。这只笨麻雀眼睛乌黑雪亮,小嘴尖尖,叫起来“叽叽”的十分悦耳,很得主人的喜爱。
坏猫猫因此心生嫉妒,面上却对麻雀说:“小麻雀,你真漂亮,简直就是鸟类的骄傲,老鹰见了你都会俯首称臣的。”
笨麻雀对坏猫猫的话半信半疑。因为麻雀最怕老鹰,它从来没敢靠近过那个阴沉的家伙。它疑惑地说:“老鹰很可怕的,它怎么会对我俯首称臣?”
坏猫猫笑着说:“因为你漂亮呀!别看你身材矮小,可你的羽毛多漂亮,你的声音多动听,这足以让老鹰臣服了。”
笨麻雀听信了坏猫猫的话,马上来了精神,恨不得马上见到老鹰。
第二天傍晚,一只老鹰落在笨麻雀不远处休息,要是放在以前,笨麻雀会怕的缩进窝里,不敢叫唤。可是今天不一样,它扑扇着翅膀,飞到老鹰身边,扯着嗓子尖叫。
老鹰开始没搭理笨麻雀,可它一直叫一直叫,老鹰生气了,一把把它抓走了。
坏猫猫趴在门前看到笨麻雀被抓走了,美滋滋的唱起了歌。
短篇故事文字版6
很久很久以前,狮子是一种弱小的动物,它的声音小得像只蚂蚁在哼哼,豹子才是森林。
有一次,狮子跟随豹子去捕食物,它们突然发现了一只兔子,只见豹子大吼一声,兔子的脚就发软了,跑也跑不动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蹲在地上,给豹子当了美美的午餐。
狮子看到了,真是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啊!它想:“原来声音有这么大的用途啊!”
于是它迫不及待地跑到豹子跟前说:“亲爱的豹子大哥,您真威武啊,一只兔子这么容易就被逮住了,尊敬的大王,您教我点功夫吧。”
豹子听说它要当师父了,不知有多高兴了,便乐呵呵地答应了。
以后啊,狮子天天来找豹子学声音,学了一句又一句,每天从早学到晚。不久,狮子的声音越来越宏亮了,豹子把它所有会的声音都教给了狮子。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不知学了多少年多少月,狮子变得非常威武,只要它大吼一声,整个森林都会抖动,所有的动物都听它的安排,在第二次选森林的时候,动物们都选了狮子。
结果,森林就变成了吼声威猛的狮子。
短篇故事文字版7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饥肠辘辘的老鼠掉进一个还有大半缸米的米缸里,面对如此丰盛的美餐,老鼠高兴极了。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不愁吃喝的日子开始了,老鼠的身体一天天地发福,缸里的米一天天地见少,而这只老鼠并没有觉察到危机在一天天地临近。
点评: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粒,就离死亡近了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要很功利地固守于眼前的这“半缸米”,要不断超越“生命的高度”!
短篇故事文字版8
发生在森林里
在一个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森林像妈妈一样为它们提供食物和家。它们快乐地唱歌,跳舞。小松鼠在树上蹦来蹦去,小猴子在树上嬉戏,打闹……森林里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个伐木人,他把所有的树都砍光了,小动物没有了家,也没有了食物,森林里的绿色渐渐消退,取之而代的是枯黄。
有一天大象紧急着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应该怎样把伐木人赶走,让森林恢复原貌。小动物们各有高招,有得说用石头赶他走,有的说用陷阱抓住他,再赶他走,有的说直接抓住他,暴打一顿后,再赶他走……最后,大象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虽然把伐木人赶走了,但是他还会叫来更多的伐木人来砍树,我觉得得教育那个人才行。”“对!”动物们双手赞同。
伐木人来了,小动物把伐木人引到了一个地方,并把他团团围住,伐木人很害怕,这时大象走出来,对伐木人说:“你不要怕,只要你能改过自新,我们不会伤害你的。”伐木人说:“好吧你们对我有什么意见?”小动物们争先恐后的说还我家,还我食物,还我玩的地方……伐木人主动承认了错误,并离开了森林。小动物们拿出种子栽到地下,第二个春天,森林里又一片生机了!
拉拉和妮妮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叫左拉咪王国。这是一个富裕而繁华的王国,广大的国土、数不清的华丽城堡。英俊的国王和美丽的皇后都很善良,他们生育了二个可爱的公主,大公主叫拉拉,小公主叫妮妮。国王和皇后都很喜欢她们。
有一天,小公主想去皇宫外面玩玩,就恳求姐姐一起陪她出去。大公主也很疼爱这个小妹妹,于是,她们一起去请求父王允许她们出宫去瞧瞧。国王禁不住二个公主的撒娇、只好同意了,就这样开始了下面精彩的故事。
走出皇宫,二位公主对外面的一切都感到那么新奇,包括走过身边的人儿。特别是小公主,一个时髦漂亮的姑娘从她身边走过,她愣愣得直看了足足三分钟,看得人儿不见了,她还傻站在那儿。大公主拍拍她的脸,她才回过神来,继续前行。可是不一会,又一个打扮入时的姑娘从她身边经过时,她开始了幻想:如果我也打扮得时髦、与众不同,会不会让我变得更漂亮呢?一时的好奇心驱使着她。于是,小公主说服姐姐,二个一起去赶时髦。她们先染了发,美了甲,描眉涂唇,还买了新裙子,新靴子。当二个人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假睫毛,红嘟嘟的嘴巴,短短的裙子,高高的靴子时,都感到自己有多么时髦,多么不一样!二位公主迫切希望父王母后能看到自己变得漂亮后那欣喜的表情,于是,顾不得再逛下去了,急急忙忙地回宫了。
可是,她们进不了皇宫了,因为过于摩登的装扮让门口的侍卫都不认识她们了,不管二位公主怎么解释,他们都不相信,认为是二个女骗子,并且把她们关进了监狱。
小草和北风
天气冷了,北风吹到小草身上,小草变黄了。
小草对北风说:“大清早的,你别吹那么大风好不好?”
北风听了,对她说:“北风,北风,我就是吹风的呀,你以为我是让你暖和的吗?”
小草不高兴地说:“看看你,把我身上的绿色裙子都给吹黄了!”
北风却高兴地说道:“嘿嘿,我可不是好人,我是想把你变得不漂亮的,你能怎么招?”
小草不喜欢北风,北风也不喜欢小草。小草多想见他的好朋友红花呀,可红花都被北风给吓跑了,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北风还是乐呵呵地对他说:“你想你的朋友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你自己去找吧!”
小草说:“你说什么呀?我是不会走路的,你看看我有腿吗?你看看我有手吗?真是的,都怪你!把我的朋友都给吹跑了。”
“谁说的?你看那不是一棵没有叶子的树吗?”
小草不高兴地说道:“我喜欢我漂亮的那个的朋友,你看她离我多远呀!我都无法和她说话了,再说我声音那么小,我把嗓子喊破,她都听不见,她在那里睡大觉呢!”
北风说:“你有一个伙伴看在你眼里还不行吗?”还没等小草说话呢,北风又说:“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小草眼泪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一边哭一边说:“可恶的北风,等他们来,到时我们一起来教训他!”
天气慢慢地热了,花儿、大树、鱼儿、青蛙都出来了,他们快活地说笑话,笑得大家肚子疼。
小草说:“我好想你们呀!你们今天终于来到我的面前。”
红花说:“我也很想你呀,小草。”
小草给红花讲起了以前北风和他吵架的事,红花听了,不相信小草说的话:“北风能吹到南边来吗?”
小草说:“我也不知道呀,大概是我在做梦?不可能!那时候我眼泪都掉下来了,还跟他说话呢,我记得清清楚楚的!”
红花这才相信小草说的话。
天慢慢地黑了,任何东西都看不见了。
红花说:“我好困呀。”
青蛙“呱呱呱”叫道:“我要回家了!”
大家都要睡觉了。小草在黑夜里慢慢地闭上眼睛睡着了,红花像小草一样也进入了梦乡……
想飞的猴子
有一只调皮的猴子长得很可爱,很招人喜欢,可它有一个毛病,爱做一些离奇的事儿,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也惹了不少麻烦。
猴子看见鸟儿轻盈的身姿在空中展翅盘旋,飞起、飞落,自由翱翔,很羡慕。它想:“有一副翅膀该多好啊,可以看看广阔的'天空,摸一摸美丽的云朵,说不定还能摘几颗小星星带回家当灯笼呢!”于是,它爬上树,采下两枝松毛,梆在胳膊上,然后跑上山头去试飞,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还不小心扭伤了脚。
有一天,小猴子去看跳伞表演,伞兵在空中展示出各种各样姿态、队形,优美极了。小猴子一夜没睡好觉,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当了伞兵从天而降。
小猴子一大早溜到旅游景点,它看见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姑娘在草坪上玩,趁小姑娘不注意“借”走了小红伞。小猴子爬到一棵高大的树上学着伞兵的动作,来了个自由落体,可它还没来得及享受飞的快乐就挂在树枝上了,幸好它手臂长,抓住了树枝才没跌伤。不过,这一次脸给划破了,火辣辣地疼。
受伤的小猴子呆在家挺无聊,它又跑出去找小男孩玩。它看见小男孩手里拿着小瓶子,小棍棍在里面一沾,呼啦啦吹出许多彩色的气泡,飞呀飞,蓝的、红的、黄的、绿的变来变去,越飘越远,看得小猴子心里直痒痒。“气泡会飞,为什么不做些气泡,让它们带着我飞!”小猴子赶紧跑回家,找出肥皂,融了浓浓一盒肥皂水,一口气把它喝了下去,它等啊等,希望肚子生出许多大气泡,然后带着自己飞。可是,小猴子没有等到自己能飞起来就头晕目眩,还吐了一地,害得它几天吃不下东西。
妈妈以为小猴子生病了,带它去瞧医生,它悄悄地把自己想飞的事讲给了山羊医生听,山羊爷爷语重心长地说:“爱幻想不是一件坏事情,但不懂科学道理,只是简单地模仿,终究会吃苦头的。”小猴子抓耳挠腮,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乐于助人的狐狸
从前,有一个湖,湖里有一群淘气的小鱼。有一条小鱼想去月亮上去玩,可是无论她怎么跳,也跳不上去。森林里有一只虽然很笨但是乐于助人的狐狸知道了,他要到湖边和小鱼一起想办法。
狐狸飞快地朝小湖跑去,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碰破了皮,殷红的鲜血顿时流了出来。狐狸慢慢地站起来,一看,呀!那块石头竟然是一块会发光的宝石。狐狸想,这回发大财了。可是仔细一想,这块宝石是从哪来的呢。我一定要仔细地查清楚,但他又转而一想,我还要去帮助小鱼呀。不,先别管小鱼了,先去调查吧。狐狸忍痛站起来,才走了十几步,扑通一声,他又被石头给绊了一下,手里的宝贝也掉了,和地上的石头掺在了一起,而且也不再发光了。哪一块是宝石呢?狐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猛然想起了无所不知的小巫婆,对,就去找她。
狐狸来到小巫婆家,小巫婆正在练习魔法,狐狸就在一边等。不一会儿,小巫婆练完了,就问:“狐狸哥哥,有什么事吗?”狐狸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我本来要去帮小鱼,可是却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宝石,一不小心,手中的宝石掉了,而且和一块石头掺在了一起,不知哪块是宝石了。”“是这样呀,你先别急,我马上就把它们分辨出来。”小巫婆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对着两块石头念起了咒语,不一会儿,其中的一块又闪闪发光了。狐狸非常高兴。小巫婆说:“这是一块魔石,是我一不小心弄丢了,谢谢你帮我找了回来。”
狐狸把魔石还给了小巫婆,匆忙和小巫婆告别后,又高高兴兴地去找小鱼了。
短篇故事文字版9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巧克力和玩具的家!”午后,花兔兔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幻想着自己能拥有—个神奇的仙女棒,实现她所有的愿望。
花兔兔翻了个身,从草地上坐了起来。她发现,草丛里的花好美呀!正好可以制作一个仙女棒。花兔兔小心翼翼地摘下—支蔓花,精心地编织起来。
她用长长的硬硬的花茎做棒子,上面装饰上大团大团的紫色风信子花,还在顶端点缀上几朵盛开的铃兰。她相信,这支神奇的仙女棒能带给她好运。
回到家,花兔兔用神奇的仙女棒朝着兔爸爸挥舞了—下,心里默念着:“爸爸,快把我抱起来举高高!”
没想到,原本窝在沙发里看手机的兔爸爸立刻站了起来,伸开双臂对花兔兔说:“宝贝,快到我的怀里来,我要让你飞起来。”在爸爸的肩头,花兔兔好高兴呀,她笑得咯咯响,手里不觉抓紧了那支神奇的仙女棒。
兔妈妈回到家,看到父女俩闹作一团,不禁皱紧了眉头:“花兔兔,都几点了,还不睡觉?赶快上床去!”
花兔兔从爸爸的肩头滑下来,垂头丧气地往自己的房间走去,突然她想起了神奇的仙女棒。她朝着兔妈妈挥舞了一下,心里默念着:“妈妈,请不要对我大吼大叫,快和我—起开心地笑吧!”
没想到,刚才还一脸怒气的妈妈走过来,轻柔地对花兔兔说:“宝贝,快到妈妈这来,妈妈给你讲—个故事。”
伴着妈妈美妙的故事,花兔兔睡着了。睡梦中,她还紧紧抓着那支神奇的仙女棒——她希望仙女棒上的花朵永远都不会枯萎。
5.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问题
是中文系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还是外国语学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楼答案完全不靠谱,二楼的已经是很多年前网上的东西了。
那么就说说中文系的吧。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两门专业课考试分别为“中外文学”和“中外文论”,满分都是150分,没有中文系其他专业要考的“大综合”部分。报考时须在两个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国外中国学)中选择一个,但考试出题是不分方向的,所有考生做的都是同一套试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参考书目(中文系不指定书目,本书目为北大中文考研工作室http://class.chinaren.com/fengyuyanluren发布)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董学文《文学原理》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
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
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
毕业去向和研究方向无关,可以看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答疑专区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20374&extra=page%3D1里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去向表。
命题特点及试题举例分析。
按考试涉及的学科来划分,“中外文学”主要考察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当代文学较少涉及甚至不考,但也不能忽视,要稍带复习。各门学科所占的分值不是很固定,现代文学有时占30分,有时占50分,古代文学占10-30分不等,剩下的分数就是外国文学了,其中东方文学主要涉及东亚(日本、朝鲜和越南)文学和圣经文学,所占分值不大,一般在15分左右;“中外文论”主要考察西方文论、中国古代(含近代)文论,并且结合比较文学和文论出比较诗学方面的考题。覆盖面较广,出题点很难预测,分值分布也时有变化。07年古代文论占30分、西方文论50分,比较诗学70分;08年古代文论30分、西方文论40分,比较诗学80分。
从考试题型上看,近五年的惯例是“中外文学”和“中外文论”各出五、六道大题,一般都是论述题,有时“中外文论”考试中会用一个名词解释,或若干填空,或若干简答,或一段文言文标点、翻译、评述等题型来代替五六道论述题中的一两道。每门考试的五六道大题中,一般前两三道题分值较低,占30-60分,后三道题分值较高,占90-120分。
这里说一下比较文学这个学科,它的身份较为特殊,在“中外文学”中一般考应用,与具体文学史相结合;在“中外文论”中,一般与中外文论相结合,考察考生在比较诗学方面的掌握以及考生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看法,基本上都为最后的论述题,也有可能考比较文学方面的名词解释,例如08年考了“拼贴”(collage)这一名词解释。
北大中文系无论哪个专业,考研的试题都注重考查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简单考查知识点本身的记忆情况,所以千万不要只满足于背下了书上的一个个知识点,这一点请大家切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题,不仅偏重于考查考生对外国文学的熟悉程度,还要求我们能够把外国文学放在比较文学的视角下加以分析,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外国文学知识基础,对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也要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例如08年“中外文学”中的一道30分的论述题:用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研究方法分析一首唐代律诗或绝句。此题看上去似乎是在考查古代文学的知识点,但这其实并不是关键所在。这道题的本意是考查我们能否在答题时充分地融入新批评的理论观点,并恰当地运用到分析唐诗上面,也就是考查我们在比较文学视角下,以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观点重新审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北大的比较文学专业课考试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当前的文化热点十分关注。所以平时应该注意阅读一下《中华读书报》等文学报刊中报道的中外文化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很可能会在考试中遇到。例如08年“中外文学”中的两道大题,都涉及到了时下的文化热点:一道40分的题是“分析《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或类似文本(如《指环王》)的文类、风格和母题”(07年《哈利·波特》最后一部问世,此系列宣告完结),另一道50分的题是“分析张爱玲小说与中西小说的关联”(张爱玲近几年一直是研究热点,07年底更因电影《色戒》而迅速升温)。
复习方法和复习计划:
考生应该在3月份以前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如果3月份开始复习,可将复习计划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取在9月之前把所有的参考书过一遍,划出重点。
第二阶段,做自己的专业课笔记,争取在11月底完成。
第三阶段,抛开书本,拿着自己的笔记复习,加强记忆。
政治在9—10月份开始复习,12月初复习第二遍。英语每天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复习量,重点在做真题上。阅读和作文为重中之重。
如果是7月份才开始复习,必须将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遍在两个月之内解决,之后再开始复习政治。这时候应该没有时间细细整理笔记了。建议将整理笔记的重点放在西方文论和外国文学上,因为这两个方面涉及的知识点最多且分值最大,也是考生相对薄弱的环节;比较文学的知识可以在图书馆翻阅相关的入门书籍,将其中涉及流派、代表人物和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浏览一遍,掌握的放过,没有掌握的强化记忆和理解,就不一定抱着参考书了;古代文论则必须从大处着眼,放过细小知识点,总结出清晰的文论发展脉络。
总的说来,如果准备考研要用到十分力,那么五分应该在专业课上,四分在外语上,一分在政治上。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不知道该怎样协调看参考书和看文学作品的时间分配,一般有一定文学阅读积累的同学,要在10月份以前查漏补缺,而且不能只局限于读小说,诗歌、散文,尤其是戏剧也要引起相当的重视。文论方面,可以挑比较重要的原典好好研究一下,不要贪多,例如亚理士多德的《诗学》或钟嵘的《诗品》等等。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浅尝辄止,要注意勤于思考,最好做一做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这样可以锻炼思维输出能力,想法也会渐渐有独创性和深度。如果在10月以后还要在阅读原典上纠缠,就得不偿失了,因为时间根本不够。
如果深感自己文学积累欠缺,那么应该尽量找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论专著来阅读和研究。也可参照历年考试真题来发掘出题重点。一般近十年间出现的文学作品和文论考点都是复习重点。
如果复习文论感到困难,可以先复习相关的文学史,因为文学史脉络是文论的基础。如复习古代文论之前最好复习古代文学史,复习西方文论之前最好复习完西方文学。
在复习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不少其他问题。首先是每天的时间安排。不建议每天都早起,自己是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就保持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每天的复习时间要在7个小时以上,最重要的是兴奋点来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也不建议通宵熬夜,一天两天可以,长此以往,不到考研最后阶段人就已经垮了。其次是学习上遇到难题怎么办。如果方便的话最好到北大上一两次研究生的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许能结识到上一届考上的师兄师姐,可以向他们讨教经验,问他们是怎么复习的,怎么答题的。如果他们的建议和自己的复习有明显出入,就应该考虑适当进行调整。
另外,在初试前不建议联系导师,因为这样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导师的论文及专著应该找来看一看,但没必要精读,只要知道他们最近的研究方向和大致观点就行了。
需要提醒学弟学妹们注意的是,考研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考研考的是大家的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复习期间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关键在自我调节,可以通过写日记、找同学聊天等抒发郁闷。在考研过程当中最好不要孤军奋战,建议找几个考友,每天一起复习。
chaomi2588,以上我的回答希望能令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