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纳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
㈠ 好人难寻的作品鉴赏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代表作,常为选家所选,故事写得十分生动,语言简朴,文笔清新严谨,含义丰富而深刻。奥康纳的《书信集》中曾有个英国文学教授写信问她写这篇小说的“意图”,她回答说,从描绘佐治亚州人民日常生活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但她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严肃的,寓意是深刻的。她指出,天主教相信原罪说,世间不乏充满兽性的人和野蛮的暴行,因此尽管有人称她写的是恐怖小说或哥特小说,她却认为她的小说属于“天主教现实主义”。原罪说指类人的祖先亚当与夏娃触犯了上帝的禁律,被贬到凡间,因此人一出生就带有原始罪恶。奥康纳小说的主题主要描写邪恶、赎罪和得救,她笔下的人物可以用圣徒奥古斯丁的一句箴言来概括:“我们的灵魂不得安宁,直到它们在您(指上帝)的身上找到了安宁。”但奥康纳作为南方作家,她的创作也带有南方文学的显著特征:浓厚的历史意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怪诞的人物形象。她从来不用说教来宣传她的宗教信仰,而是用完美的艺术形象通过隐喻和象征来抒写寓意深刻的主题,有时连主题本身也含有好几层意思,例如《好人难寻》的寓意深刻得连英国文学教授都要写信询问她本人。这个故事的第一层意思当然是讲原罪,说明这个世界已变得十分野蛮残酷,人成了冷血动物。作者一方面通过三个暴徒的暴行用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象征笔法攻击不信上帝的世俗社会,但另一方面,作者显然也寄同情于沦落人,认为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赎罪得救。美国文学史家弗雷德里克·R·卡尔在《美国小说1940—1980》(1983)一书中说,“好人难寻”这句话原是圣徒耶路撒冷的西里尔的箴言,他认为通向精神生活之路必须经过恶龙,这些龙可能把你吞噬掉。老奶奶认为通向精神之路可以不经过龙;但沦落人对精神生活不存幻想,明知各处都有龙潜伏着。“生活里没有真正的乐趣,”沦落人说,他所寻找的赎罪形式是老奶奶永远无法想象的。因此卡尔认为,沦落人是某种形式的先知,是个不露真相的耶稣。”路易斯·Y·高塞特在《南方文学史》(1985)中说,奥康纳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例如在《好人难寻》中沦落人说:“如果她活着时候每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意谓老奶奶有潜伏的优良品质,通过暴力可以把她改造过来成为好人。美国约瑟芬·汉定在《美国实验小说》(1979)里也认为奥康纳同情沦落人,说她笔下那些最凶暴的人受尽生活的摧残,只好默默地在这个世界上受苦,而世人却把他们看成破坏性的或者“与众不同”的人。奥康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懂得“与众不同”的含义。她本人用礼貌来掩饰自己的愤怒,她笔下的人物也同样用礼貌来掩饰自己的愤怒。例如《好人难寻》中的沦落人就是这样。向陌生人施加暴行使许多“沦落人”表示了愤怒,但他们同时又对促使他们愤怒的根源无动于衷。汉定还说,奥康纳自己受尽病魔的折磨,因此她深知最大的痛苦是一个畸形人、沦落人或弃儿每天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别人(亲友、社会工作者)和当局对他们的照顾或同情对他们毫无助益,只会使他们更加愤怒。这类人物的变态心理和反常行为是他们背离宗教信仰的后果,往往只能靠暴力或死亡得救。奥康纳自己曾说,她的创作源泉主要来自宗教,教会使她在学习与写作上节省了大约2,000年时间,而她的创作技巧也主要借用宗教上解释教义的方法:从字面意义之外看其最后的、神秘的含义,用这方法观察事物就能在一个意象或一个境遇中看出好几层现实。而《好人难寻》中的确描写和反映了好几层现实,耐人寻味。
㈡ 《好人难寻“弗兰纳里61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之二》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好人难寻》([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hdO1fh22akPcsqCYSUkapg
书名:好人难寻
作者:[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周嘉宁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0-1
页数:260
内容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美国文学的格局。她的作品具有坚硬冷酷的文风、极为凶残的创造性和赶尽杀绝的幽默感,以席卷人心的力量碾压读者。她笔下那些著名的怪诞而有喜感的角色,在读者掩卷之后仍萦绕于心。
《好人难寻》为“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三卷本)第二本,是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收录在册的十二篇作品充满宗教性的象征,萦回启示的可能性,保有人类行为的悲喜交加,面向救赎的必要意义。《好人难寻》《救人就是救自己》《善良的乡下人》等名篇让奥康纳在全世界爱好文学的读者心中占有不可替代一席。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作家。1925年生于佐治亚州萨凡纳市,父母为天主教徒。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女子州立大学,而后进入艾奥瓦大学写作班,期间发表首篇短篇小说《天竺葵》。擅画漫画,曾在高中和大学的校报等处发表多幅作品。1950年被诊断患有红斑狼疮,与母亲在安达卢西亚农场度过余生,酷爱养孔雀、雉等禽类。1964年去世。
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里,出版长篇小说《智血》和《暴力夺取》,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1972年,《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其作品探讨宗教主题和南方种族问题,主人公多与周遭格格不入,产生的反差效果彰显其写作风格——为使观念显而易见,作家得运用激烈手段,“遇听障人士,就大喊,遇视障人士,就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
译者简介:
周嘉宁,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居上海。作家,翻译。出版长篇小说《荒芜城》《密林中》,短篇小说集《杜撰记》等。翻译作品有《红丝带》《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写在身体上》《美好的时光无法久存》《玉米少女》。
㈢ 人生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乐趣 ——《好人难寻》读后感
这几天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这篇小说里的每一个细节,琢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比如结尾时那个格格不入的罪犯说的那句话:“她可以变成一个好人的,要是每分钟都有人向她开枪的话。”经典小说与平庸小说最大的区别,就像浅水滩与深井之区别。
《好人难寻》是一个短篇小说,作者是位只活到39岁的女性,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大家惊叹于她的语言之精炼,简直没有一句废话,所表达的绝对有她所指向的目的,所以这篇小说并不是读一遍就能懂,要反复读很多遍。
记得几年前朋友极力推荐给我看时,我读完第一遍的感受就是被小说的结尾所震撼,老太太因一个私念,带领全家人走向了不归之路。再看第二遍,觉得里面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老太太在回忆年轻时有个男人追求他,每次见她就带个西瓜,上面刻上男人名字的缩写,正好是”EAT”这三个字母,英文单词的意思是“吃”,觉得奥康纳为了这个细节而把那个男人的名字设计成那么一大长串,真是有意思。这里面蕴含着两层涵义,一个是衬托出这个男人的形象,不过是个世俗之人,他所想到的对追求对象施展的手段用的是用食物去讨好,因为他的名字缩写就是“EAT”,就像一个标签,一小个细节刻画出这种生活中占大多数的男人的型态。如果不是反复阅读,像这类小细节是会被忽略而过的。
再看第三遍的时候,反思起小说的名字,好人难寻,原来作者是想表达《圣经》罗马书中的一句话:一个义人也没有。是的,除了上帝,人人都是罪人,一个义人也没有。那个被称为不合时宜的人的确是罪人,他身上犯了很多案,是法律上所判定的罪犯,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老太太,甚至那两个天真的小孩,又何尝不是罪人。只有读过《圣经》的人才能理解,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像老太太一样自我标榜为好人,以为靠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绳,就是可以贴上好人的标签,可实际上,人的罪性之大,仔细分析起来是很可怕的,内心的心思意念只有自己最清楚,不可能做到一个完全无瑕疵的义人,就像老太太,为了一个私念,想去看一栋老宅,起心动念甚至引诱那两个孩子帮助自己促成行程,还偷偷带猫上车等。
小孩子按理说是最纯洁无暇的,更是不会有罪,可是你看小说中的这两个小孩,说话那么粗鲁无礼,无论是对老太太还是对加油站的老板娘态度。小说中一家三代,基本代表世俗中的所有人,谁没有罪?在上帝的眼里,凡贪婪、自私、撒谎、骄傲……都是罪,所以上帝制定了“十诫”。
反倒是那个从监狱里逃跑出来的罪犯,反而诚实的认罪,他把每次做过的坏事都做记录,他不否认,他承认自己就是罪人,可是他拒绝得到救赎,结尾,老太太面对死亡的恐惧,妄想用母亲般的爱去唤醒罪犯内心的善,结果适得其反,恼怒的罪犯对着她胸口连开三枪,还说她废话多,要是每分钟有人对她开枪的话,她可以变成一个好人。
这句话我思考了好久,按我自己的理解方式,人面对开枪,实际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刻,如果人人想到死亡时会到上帝面前接受审判,那么就不敢胡作非为了,罪犯枪杀了老太太,看似他占了上风,还可以逍遥一阵,生命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还会延续很长时间,就像一些坏人干尽坏事并没有马上被法律审判,但是只要是人,因为有罪,最终难逃一死,死就是罪的代价,人人无法躲过,最终都要接受上帝的审判,谁也逃不掉。
小说中对老太太被枪杀后的场景是这样描写的:半坐半躺在血泊中的老太太,她的两条腿像孩子一样盘在身下,面孔朝天向无云的天空微笑着。按理说老太太面对这样的死亡方式,是很恐惧的,可是她却面向天空微笑,为什么反而会微笑?对死坦然无惧的人当然是信仰耶稣的人,信仰耶稣,就是相信人最终是有盼望的,肉体生命虽然结束,但是灵魂是不朽的,因为可以到天堂与神相聚,在那里享受一种世间无法享受到的美好。
后来我又突然悟到,罪犯实际上不自觉扮演了一个审判者的角色,他用他自以为有用的狠毒方式去教训老太太。结尾的时候,罪犯把猫抱在他怀里,却把老太太一家全部杀害,罪犯的罪恶之大,从这里可见一斑。
那个被称为格格不入的罪犯,代表的是没有信仰的人,其中有个细节,老人听到自己的儿子被枪杀时,发出悲伤的叫声:我的儿啊!我的儿啊!这时罪犯马上回呛:只有耶稣才会让死人复活,意思是你喊什么都是白搭。
《圣经》里记载有耶稣让死人复活的事,罪犯显然并不相信经文中的记载,他紧接着继续拿圣经中的故事去怼老太太:他真不该这么做,他让这个世界不平衡了,要是他言行一致的话,你就只要抛掉一切跟他走就成。如果他言行不一的话,你就只要好好享受你仅有的几分钟,以最好的方式离开——杀人啊,放火烧这个人的房子啊,要不就对他干点别的坏事,不干点坏事就没乐趣了,罪犯说这话时几乎在嚎叫。这说明罪犯内心对神的抵抗,代表世俗生活中无知的那部分人,不仅不信,还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嘲笑,甚至亵渎,并且故意违背神的旨意,去行恶,说明了这类人的可怜。
之前,老太太与罪犯聊到他被误投进监牢这件事时,就问他为什么不祷告,如果祷告的话,耶稣会帮他的,这样的对话,一方面说明老太太是信仰耶稣的,一方面是在传福音,但是罪犯的回答是:我自己应付得蛮好。很多人自以为靠自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总之,就是不想靠神,这就是人类的悲哀之处,没有救赎,活在世间其实就是小说要告诉我们的: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
网上可以搜到很多的评论,这些评论大都是泛泛而谈,甚至有人说作者末尾说的人生没有真正的乐趣,是因为作者奥康纳长期患红白狼疮的原因,正是看到有人这么肤浅的认识,我才找来小说,认真读了几遍,而且还对《罗马书》产生了兴趣,以前听这一章的讲道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因小说的原因,我找出音频,全部重听了一遍,有那么一阵,我整天沉浸在小说中,不停的思考,总想与人讨论,可是有的人看不懂,没什么感觉,自然就无法讨论下去,有的看了,说写得真好,然后就没有再进一步讨论,时间一过,那股劲也就过去,淡了。写下自己的感受,留存,说不定过段时间再看又会有新的感受。
好的小说就是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僵硬的给读者一个唯一的答案和结果,如果我们都带着一种认真去读小说,就是给予伟大作家的尊重,因为越是优秀的作家,越懂得尊重读者,视读者为有智识有见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㈣ 好人难寻的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南方女作家,1925年3月25日生在佐治亚州萨凡纳的天主教家庭,1964年8月3日死于红斑狼疮。她父亲也死于这一不治之症,死时仅44岁。父死后第2年奥康纳才高中毕业,进入佐治亚州立女子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和社会科学,1947年在依阿华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她幼时曾想当漫画家,后来她所刻画的人物也或多或少有些漫画化。她大学毕业后有一个短篇小说获奖,使她决定放弃学画而从事写作。1950年住在好友费兹吉拉德家的农场上写作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时,发现患红斑狼疮,于是回到她母亲的农场上疗养和写作,闲时喂养孔雀。从1955年起不得不拄着拐杖走路,有一次去法国旅行时还幽默地说:“我有全欧洲最漂亮的拐杖。”她的活虽然洋溢着乐观精神,笑里却含着眼泪,颇似美国六十年代后现代派创作中的“黑色幽默”,这也是她后期创作的艺术特征之一。她有非常坚强的性格,以无比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后来医生只准她一周工作4小时,但她仍坚持写作一直到死,死时年仅39岁。她短暂的一生中共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1955)和两部长篇小说《慧血》(1952)及《强暴的人夺走了它》(1960)。在她去世后又出版了另一部短篇小说集《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1965),卷首附有她生前好友罗伯特·费兹古拉德很有价值的序言。1971年又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全集,包括31个短篇,其中有12篇是从未收在集子里出版过的。她的短篇小说要比长篇小说写得好,尤其在六十年代女权运动兴起之后,她的声名蒸蒸日上。目前奥康纳已被公认为美国南方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
㈤ 《好人难寻》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好人难寻》((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PMXAbUAHEEjHzkiNf7bKdQ
书名:好人难寻
作者:(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於梅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5
页数:288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本书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集,除收录她的短篇杰作《好人难寻》外,还收录了其他9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附录作者年谱。《好人难寻》一书中的很多篇章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震撼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名人推荐
二十世纪下半叶再也没有一个作家在写人性的邪、恶、丑上能够超过奥康纳,再也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奥康纳那样把邪、恶、丑、散发在小说中间,散发得那么的滴水不漏,一点都不留痕迹,而且读起来让我们不会觉得这个人写的就是脏、就是丑。——阎连科
奥康纳的写作方法非常奇特,她会告诉你,你无论写什么都可以,因为你不必关心别的事情,你只需要关心人的邪恶。奥康纳就是守住自己的那一份敏感,对人恶的那种敏感,对魔鬼的洞察力,她天生就知道魔鬼在哪里。——马原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 (1925—1964) ,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奥康纳39岁时死于红斑狼疮,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自菲茨杰拉尔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她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散文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
㈥ 优秀短篇小说推荐
1.《都柏林人》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如果说《十一种孤独》是属于美国人的孤独,那么,《都柏林人》则是属于爱尔兰人的孤独。
㈦ 《好人难寻奥康纳短篇小说精选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好人难寻》([美]弗兰纳里·奥康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t_ARXh2eLY6foSxyqlYpzw
书名:好人难寻
作者:[美]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于是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雅众文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年份:2018-9
页数:22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美国天才女作家奥康纳短篇名作九篇。包括《好人难寻》《格林利夫》《启示》《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
《好人难寻》以其惊悚而滑稽的美学效果成为奥康纳的代表作。一家六口驾车去佛罗里达旅行,途中遭遇逃犯“不合者”。家中的奶奶一路喋喋不休,在面对歹徒危在旦夕时,仍不愿停下自以为是的说教。与假装虔诚的外表相反,她的内心自私虚荣,打满各种小算盘,最后将全家人推下了命运的悬崖。
本书收入的其他作品同样展现了奥康纳的卓越想象力和非凡叙述能力,这些无与伦比的作品成为了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底色。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
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言人。曾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诸多奖项。三十九岁时死于红斑狼疮。
她的小说因有着荒凉、神秘、腐朽、离奇的特征而常被归类于“南方哥特式小说”。在其短暂的生命中,著有两部长篇小说、三十一篇短篇小说及大量的书评和影评。代表作有《智血》《暴力夺取》《好人难寻》等,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
译者:于是
作者,译者。著有《查无此人》《六翼天使》《一只黑猫的自闭症》《慌城孤读》等小说和散文。译有《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失落的秘符》《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黑暗塔VII》《杜马岛》等数十部文学作品。
㈧ 外国学者如何评价《好人难寻》
《好人难寻》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_PEuQWPdks8U3Q-smFNpcQ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O'Connor)(1925-1964),是与麦卡勒斯齐名的美国天才女作家,被誉为“南方的文学先知”。她39岁时死于红斑狼疮,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尔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