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短篇小说引人深思
⑴ 怎样的短篇小说才是好的
18年7月看完了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异常喜欢,一直对它念念不忘。心里计划着要针对这部作品认真写一篇书评,然而却迟迟没有动笔。不可否认,懒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但还有一点是自己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到底怎样的短篇小说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优秀的短篇小说?
我们都知道,短篇小说虽短,但其创作难度并不亚于长篇小说,有时甚至更见作者功力。
爱伦·坡曾在评论霍桑的短篇小说集《重述的故事》时,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技术娴熟的艺术家构思出一个故事的时候,如果聪明的话,他不会让自己的想法去适应故事情节,而是精工雕琢,创造出故事情节来实现独一无二的效果——因此作家认为这样的效果能最好的帮助他实现脑海中这个美妙的故事。如果这故事的第一句话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那么他的第一步便失败了。整篇小说里不应有一个字会直接或间接地背离脑海已有的那个故事蓝图。经由这种方法,再加上精心构思和娴熟的技巧,最终,这幅画卷得以慢慢展开,在作家看来它不啻于一件艺术品,他能从中获取极大的满足感。这故事背后的理念完美无瑕地传递了出来,因为作者心无旁骛……”
总结和概括一下,我认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1、语言方面:语句流畅,描写精准,可读性强,最好能让人一口气读完,根本停不下来;
2、结构方面:精心构思,精雕细琢,最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3、情节方面:使人印象深刻,最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和莫泊桑的《项链》了;
4、立意方面:寓意深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并能引发长久的思考和讨论。
由于短篇小说篇幅的限制,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中,时间、地点可以简洁明了地点出,人物其实也不太需要花过多的笔触去进行描述。我认为,此刻我们不需要去纠结,这个人物在这篇短篇小说里,到底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平人物”,到底塑造得是否完美和立体。我们只需要去感受,这样的描述是否最“稳、准、狠”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想表达的含义,至于方式方法则可以百花齐放。
比起时间、地点、人物来说,更重要的是怎样在这短小精悍的篇幅中,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清楚和到位,并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效果。同时,环境的因素也没有像长篇小说中起到那么大的烘托作用,某些优秀的短篇小说甚至是吝啬于去进行一些环境描写的。
在《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王安忆的序和里面的7篇小说同样精彩。序中说,爱因斯坦一派认为理论的最高原则是以“优雅”与否为判别的,优雅就是“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能再行简化”。王安忆认为这句解释同样可用于虚构的方式。因此,好的短篇小说就有了一个定义,那就是“优雅”。
王安忆对各国短篇小说特点的分析非常有意思。她认为,以莫泊桑、都德等作家作品为代表的法国短篇小说也许是受洛可可风气的影响,都非常精致,就像拥有无数切割面的钻石那样,“将一个小世界切成无数棱面,棱面与棱面折射辉映,最终将光一揽收尽,达到饱和”。
俄国人的短篇“鼎力足,东西小,却压秤,如同陨石一般,速度加重力,直指人心”。真是非常精准的概括了,瞧瞧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作家就知道了。此外,美国的短篇小说,从欧·亨利的“甜美的伤感的变法”,到了后来的塞林格、雷蒙德·卡佛,演变得越来越极简主义。意大利的短篇则与他们的民族传统有关,充满了童话与寓言的色彩。
那么,代表加拿大尤其是加拿大地域文学的,短篇小说巨匠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这7篇小说,又有什么新奇之处呢?
首先,“优雅”这个词,这本书当之无愧。无论是从语言的优美、雅致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爱因斯坦“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能再行简化”的标准来看,都非常符合。
7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样都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这里有美丽而又凶险的大海,也有幽深而又黑暗的矿场,当地大部分居民都以捕鱼或采矿为生。故事大部分与生活的艰难以及亲情有关:有因为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家里忠实的老马而愤以斧子狂砍家里辛苦养殖的鸡的孩子,有为了摆脱挖煤命运而离家谋生的18岁少年,有不远万里来看望去世前妻的父母和自己生疏的儿子的失意中年男子,有回乡怀念自己壮志未酬并终年被困于此的父亲的中年大学教师,有回家看望奶奶却意外目睹了奶奶去世的绝症患者……
每个故事都很简单,但每个故事都是既充满了柔情温情深情,又萦绕着几丝血色的残酷。
随便拿其中一篇开头的景色描写作为例子,一起来感受一下有多美,当然翻译的文字水平也确实非同凡响:
“暮色渐浓,夕阳给万物抹上金光。没有棱角的灰石向着它们念想的欧罗巴赫然耸起,也漾在这片晚照中。落日信手点染的,还有未长成的云杉、往低处藏躲的地衣、精致而不失刚健的蕨类、根茎如神经般虬结的苔藓、瘦小而强硬的越橘。灰暗的雨飑斜斜地从海上扫来,又骤然远去,不由分说得如同趁人不备的劫掠者;所过之处,所向之地,尽管仓促,都转眼间湿透了。此时,透彻的水珠捕获余晖,把彩虹的万般旖旎都收纳承托起来。”
其次,虽然这几个故事都发生在加拿大偏远的布雷顿角,但你在阅读时并不会觉得距离故事中的人物过分遥远。即使都是一些非常个人,甚至是私密的成长体验、生活经历的描述,它们仍能轻易地引发我们的情感震动与共鸣。
正如梭罗所言:“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在这本集子的每个故事中你都能体会到生命里那令人窒息的几分绝望,但这绝望不显山不露水,仿佛隐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下,又像矿产悄悄躲藏在矿井之下深不见底,显得如此的平静。麦克劳德不是那种直接撕开血淋淋的伤口给你看的作家,他是以一种这么温柔,这么优美,这么浪漫的姿态,将这些残忍的现实一点、一点的透露到你面前,让你在感受绝望的同时,却也能找到几缕希望的曙光。
最后,结合前文罗列出的几个判断维度,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语言方面的优秀无须赘述了;结构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没有很复杂的设计与独创性,但整体仍然比较清晰、精巧;情节和寓意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情节中没有很多为了“偶然”的“偶然”,但有合乎情理的“必然”,从而引发的对生活、生命的思考还是很有一些质感与深度的。
当然,这些评判标准还是显得有一些“简单粗暴”了,我们对任何文本的评价与分析,都还是不能脱离于文本本身,一定要基于“具体文本具体分析”这个原则。
最后,再推荐一些其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短篇小说集给大家: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卡夫卡:《变形记》
契诃夫:《变色龙》
莫泊桑:《项链》
塞林格:《九故事》
毛姆:《赴宴之前》
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床笫之间》
雷蒙德·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杜撰集》、《沙之书》、《阿莱夫》
⑵ 您读过或听过的最深刻的短篇小说是什么
对我来说,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相当深刻。诗人济慈(Keats)死于肺结核的故事,搬到罗马来获得良好的气氛。在他的外科医生和他的另一个老兵的陪同下。济慈会见了意大利诗人贝利。他们不会说对方的语言,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朋友来翻译。起初,贝利(Belli)以他关于猫的美丽诗鄙视济慈。同时,济慈的朋友塞弗恩(Severn)对他在英格兰的未婚夫感到伤心欲绝。
⑶ 有哪些值得一读的短篇或中篇小说
不说以前,单说现在的网络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者很多,登载这种中短篇小说的平台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么多不断增加的中短篇小说中,我会向你推荐以下这些作品:
国内作品:
1、鲁迅《呐喊》《故事新编》
鲁迅先生就不用我过多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大家在语文课本上也读过不少他的作品,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少年闰土》《狂人日记》等等。
他主要写的是杂文,但也写过小说,《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就是他的三部小说集。用短篇小说的篇幅来刻画人性与社会炎凉,读起来可能费力,因为他采用了很多隐晦的描写,所以需要认真用心地去解读。
总结:
个人觉得,好看的中短篇小说很多都被收录进了语文教材里。就算是因篇幅限制,或者是某些要求需要改动,但还是值得我们去找来原版小说进行阅读的。
毕竟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还是到了我们面前,这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
只有好的作品,才会被时间和岁月留下来。
⑷ 有没有那种写离奇古怪,又引人深思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类似于苏童的《吹手向西》那样的
余华的《现实的一种》和《第七天》(第七天是长篇)
⑸ 有什么较有深度短篇小说集推荐吗
小说名称:调教坏总裁TXT下载txt下载
小说分类:总裁小说
小说作者:温芯
小说进度:全集
版权来源:
小说大小:193KB
小说格式:TXT小说
⑹ 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短篇小说
《换名》 邑人赵守成,素豪杰,任侠义,以猎头为生。所谓猎头者,乃古之刺客,受人之托,收人财货,暗使刀兵,纾其急难。守成重诺轻生,素有三不:“不凌妇孺,不杀老弱,不示面目”。三不之中,尤以不示面目为重,纵江湖多闻之士亦不识其面,而有幸见者,皆不幸死矣。邑有富贾朱二,与人争利,明争不得,竟起杀心,乃差人察消息,联通守成,为其谋划。于是守成昼伏夜行,勘察算计,旬日不休,方定朔月实行。是日守成玄装夜行,暗伏一陂畔,待机而动。时为深秋,霜露重重,陂边多石,苔草丛生,甚为湿滑。守成闻车马,欲起而攻之,岂料青石苔藓,不甚滑腻,守成箭在弦上,猝不及防,扑倒地上,其首因以触石,昏厥不醒。同乡刘三,素无赖,好偷盗。是夜,刘三无事,躞蹀陂畔,饵钓鱼虾,踌躇间,乃见守成,初惶恐,继而见其已“死”,乃稍稍然,手摸其身,望寻钱银,乃得一短剑于其胸前,再无其他。刘三携剑归家,就灯而视,则剑格上刻“不凌妇孺,不杀老弱,不示面目”,剑柄刻守成二字,乃悟其人为传说赵守成是也。刘三虽无赖,然性机敏,见此大喜。自此后,刘三乃仗剑充赵守成名,结豪强,交绿林,颇为得意。 明日,守成醒,不记世事,亦不知己谁,逡巡惆怅,正大囧间,乃于草丛见债契一张,上书乡人刘三,因欠赌资,自愿质地于地主朱二,得钱二两云云。守成方悟,己名刘三,因赌失地,恐被人捶挞在此,遂大恸,决意痛改,不复赌,于是进市寻做苦力,期积攒资财,赎回祖产。刘三即冒守成名,不免为守成事,奈何其体弱身孱,前为冒名,已多周旋,使其杀人越货则苦之矣,然猎物首级未取,刘三赏金却收,久之,为人所察,怨怼非常。尤有重金为江湖除“不义”者,乃朱二也。刘三虽与朱二有契,然画押做签皆是手下胥徒,二人并不谋面,故不相识。朱二即愤赵守成中饱赏金,不践其诺,乃出重赏,欲杀之而泄愤。然江湖皆惧守成威名,未有敢接者,日久乃成悬案。守成即已名刘三,日夜做工,然进不敷出,益窘,某日乃听得朱二悬赏事,私忖之,以为大丈夫活则顶天,死亦立地,与其日日为畜,饱受诟詈,不若引刀一快,成败春秋。乃于夜持刀潜刘三府,上下尽杀之而出。越明日,州府通缉,江湖乃尽知刘三杀赵守成矣。而守成亦不想刘三不堪击如此。朱二闻之,重赏守成,复又助其潜匿。自此守成以刘三名威震江湖矣。 先是,守成杀刘三,见其剑,上书三不,然其意,乃托工匠改剑柄守成二字为刘三,日夜携之不离周身。 异史氏曰:昔郭解有义,朱亥徒勇,二人威遍关内,而卒身败,徒留狭名。庄子言朱泙漫耗千金学屠龙而无用其巧,列御寇之齐国饮十浆而矜夸其功。守成侠义而杀己,刘三无赖而为己杀,呜呼!以此观之,守成刘三何如也,无赖侠义何如也?!
⑺ 你印象中最深的短篇小说是什么
有很多让我印象很深的短篇小说,例如张悦然的阿拉伯婆婆纳耳目一新的感觉,细腻又独特,读了两篇,越读越有味道,还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甚至由此爱上了泉城济南,还有莫泊桑的项链,一直忘不了,因为虚荣心而被假项链折磨十年的女主马蒂尔德。
⑻ 巨匠巨作|莫泊桑告诉你:什么叫短篇巨作
如果说莫泊桑的著名中篇小说《羊脂球》还不够短小,还需要用较长的篇幅讲述一个逃难过程中关于妓女如何维护法兰西民族气节的故事,那么他的以下短篇则足以成为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1.经典名篇《项链》
《项链》讲述了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丈夫公司的舞会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的故事。情节起伏,主旨引人深思。如果不是爱慕虚荣就不会去借,如果不是得意忘形就不会丢,如果不是心存良知就不会借债偿还购买钻石项链的钱,如果不是无债一身轻就不会向朋友吐露心声,如果不吐露心声就不会发现项链是假的。可怜、可爱、可悲、可叹的玛蒂尔德的悲剧注定令人动容。
2.家庭闹剧《一家人》
一家人本该和睦相处、宽容礼让,但卡拉望一家人的生活却不是这样。他有一个强势的老婆,他需要听从老婆的话工作、生活。当他的老母亲“去世”的时候,痛不欲生的他听从老婆的建议,抢夺了老太太的遗产——一座钟和一个五屉柜。可就在他大办丧事的时候,老太太“活”了。自己穿衣服下楼了。于是,引发了哥哥、嫂子和妹妹、妹夫之间的战争。没错,这就是一家人,心怀鬼胎的一家人。
3.悲喜结合《一个农场女工的故事》
农场女工萝丝和农场男工雅克相爱了,而且有了结晶。可在萝丝的逼婚下,本该负责任的雅克消失了。痛苦的萝丝回娘家生下了这个会给她人生带来不测的孩子。再次回到农场的萝丝又开始了出色的工作。虽然没有拿到增加的薪水,却得到了农场主的求婚。在农场主的倾情追求下,他们走到了一起。萝丝把秘密藏在了肚子里。五六年后,令农场主痛苦的是他们没有孩子。家暴随之而来。忍无可忍的萝丝终于呐喊出:“我有过孩子。”谁料想,这恰恰是农场主期盼的结局呢?痛苦的萝丝终于可以解脱了。莫泊桑也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4.主旨不定的《莫兰这只公猪》
打开网络,对于《莫兰这只公猪》这篇小说的主旨,众说不一。
莫兰在火车上强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然后被告上法庭。调解此事的拉巴布尔步步引诱,最终与少女有了私情。可怜的莫兰死掉了。可恨的拉巴布尔成为议员了。黑白颠倒,善恶反差,这就是现实。
以下篇目,也足可以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