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英语
㈠ 雷蒙德·卡佛 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出自哪里
雷蒙德·卡佛为人所众知的是他的小说家身份,其实除此之外,他还是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也创作了不少诗作。这首《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是其中非常温暖静谧的诗作。我们的生活,除却那些纷繁复杂之外,也有着这些宁静且温柔的时刻,需要我们去悉心感受。
凉爽的夏夜。
窗户开敞。
灯亮着。
水果在碗中。
你的头在我的肩上。
一天中这些最愉悦的时刻。
接下来,当然,
是那些清晨的时光。还有
临近午餐的时候。
以及下午,和那
薄暮时分。
但我真爱
这些夏天的夜晚。
甚至超过,我想,
其它那些时辰。
一天的工作已经完成。
这时没有人能影响我们。
或者说永远。
诗人简介:
雷蒙德·卡佛(RaymondCarver,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他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望采纳
㈡ 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是什么题材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 (1938—1988),“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 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1976年)、《愤怒的季节》(1977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981年)、《大教堂》(1983年)、《我打电话的地方》(1988年),诗集《冬季失眠症》(1970年)、《鲑鱼夜溯》(1976年)《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年),《海青色》(1986年),《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年)等。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
《请你安静些,好吗?》(1976);
《愤怒的季节》(1977);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981);
《大教堂》(1983);
《何方来电》(1988);
《大象》(1988)。
诗集
《离克拉马斯河很近》(1968);
《冬季失眠症》(1970);
《鲑鱼夜溯》(1976);
《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
《海青色》(1986);
《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
㈢ 卡佛Carver《大教堂》
在学习伟大小说如何写成的意义上,雷蒙德·卡佛无疑是我最可贵的老师和最伟大的文学同路人。—村上春树
【读书】卡佛的《大教堂》
顶着“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极简主义大师”的名号,雷蒙德·卡佛这本书的第一个短篇《羽毛》,却让我读完有踩空台阶的顿挫失落感。
《羽毛》讲述某天我和妻子去工友家聚餐的一件普通事情。作者语气平淡而隐忍,描述琐碎又细致,很有电影画面感。第一次(后来也证实是最后一次)到访工友家的遭遇并不喜悦,一只在门口怪异哀嚎的孔雀,一副摆在电视机柜的参差不齐的工友老婆的牙齿,一个长得丑陋无比健壮的婴儿…我和妻子在不断的诧异和些许难堪中与工友夫妻尬聊,好不容易结束了晚餐离开,回家时感到如释重负的轻快。
我读后的失落,应该是因为期待落空了,没有峰回路转的情节和逆转突变的结局。《羽毛》到最后也一直是淡淡地诉说:聚餐之后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妻子剪掉了我喜欢的长发,有了个天性有些问题的孩子,和工友的关系也因那次聚餐的尴尬而有些难堪…似乎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生活写照,找不到可圈可点的亮眼之处。
然而,整篇小说读下来,弥漫着的无奈低落的气息让人不禁思索。作者以当事人的第一人称述说,像电影的画外音,为每个画面做着解说。配合着日常细碎的琐事,他前后做了对照:从工友家的混乱不堪中出来,他相信自己不会落到他们那般境地。但是到了后来,镜头移转,他的妻子头发短了、发胖了,夫妻间渐冷淡,只聊电视;有了孩子,性格有些问题,而他又不想谈论此事;和工友的关系疏远,谈话也小心了,只在一起抽抽烟…所有这一切,他似乎要告诉我们:“我的生活也变成这样了有点问题,可又没办法改变,就这样过着吧”。
《羽毛》表达的应该是,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不堪,或者说,生活总会变得不堪的,就像原来漂亮美丽的孔雀,在时间的消磨中,光鲜的羽毛被一根根拔掉,露出了脏兮兮、臭哄哄的实相,显露出美国二十世纪市井浮世绘的一角。
PS:随书附送的书签,是一枚BOARDING PASS:“现在就启程从现实飞往梦想吧”,甚合我心。
㈣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美]雷蒙德·卡佛 (Raymond Carver ) txt下载拜托各位了 3Q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1981年4月。该书收入卡佛17个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不如意的生活。该小说集采用倒叙、结局省略等手法来突出艺术特色。
㈤ 雷蒙德卡佛都有哪些作品 请一一列举
【雷蒙德.卡佛】著作,主要是
短篇小说集。如:《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愤怒的季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我打电话的地方》。
诗集:《冬季失眠症》、《鲑鱼夜溯》、《海水交汇的地方》,《海青色》,《通往瀑布的新路》。
㈥ 《我们所有人雷蒙德·卡佛诗全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们所有人》([美] 雷蒙德·卡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VGlGiqqT8kaQlPZ-SseU2g
书名:我们所有人
作者:[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舒丹丹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6
页数:600
内容简介:
卡佛诗全集《我们所有人》自1996年起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相继出版后,引起了英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价。美国当代著名诗人,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前美国诗人学会主席卡罗琳•基泽尔就曾说,“假如卡佛不写小说,他会被公认为极好的诗人,正如事实本身。
卡佛最好的诗就像他短篇小说的缩影: 卡佛诗歌形式自由不拘,诗歌与散文或小说文本叠加,与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卡佛的诗有一种“蓝调音乐般打磨过的朴素”,除了这种哀而不伤的布鲁斯调子外,卡佛有些诗在节奏感上更有一种说唱乐风格。此外,卡佛多数诗歌采用一种美国式会话口语体诗歌语言写作。
作者简介:
雷蒙德•卡佛,海明威之后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被尊为简约派文学典范。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卡佛致力于描绘美国的蓝领生活,是写失败者的失败者,写酒鬼的酒鬼,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后的无望,是他小说中的常态。卡佛的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包括极其精简的遣词和冷硬的语言风格。
㈦ 卡佛的小说《取景框》在说什么
个人认为,篇中的“我”和“没有手的男人” 并不是表面上的失去孩子,而是一种一无所有,或者说是被“孩子”这一隐喻所抛弃的可怜人。他贫穷孤独,生活拮据,在社会的边缘处苟活。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
《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 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大教堂》是他最著名的短篇之一。主人公的妻子多年来与一位盲人朋友保持联系。一次,盲人朋友终于要来拜访这对夫妇,妻子兴致勃勃,主人公却非但不激动,反而竭力克制自己毫无理由的敌意和鄙夷。
和其他一些故事一样,主人公对生活这种无所谓和厌弃相混合的态度,始终是个没有提示的谜题。除了从卡佛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恐怕很难找到别的解释。
《大教堂》结尾,主人公在闭着眼睛和盲人一起画画的过程中,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不是四两拨千斤,而是花大量篇幅在天平一端放了过多郁闷之后,在另一端放一茶匙淡淡的欢欣意思意思。然而,这便是雷蒙德·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