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短篇小说奖获奖名单
① 冯梦龙作品还有那些
冯梦龙编撰的主要作品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除此之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
《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书,可谓冯梦龙在“三言”之外的又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小说类书。《智囊》之旨在“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疗腐”、《情史》之旨在“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而《智囊》是其中最具社会政治特色和实用价值的故事集。他在《智囊叙》中说: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②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现代名著有哪些(全是中国)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诗经》 《国风》 《雅》《颂》 《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九辩》《周易》 《尚书》 《春秋》《左传》 《国语》 《论语》《老子》 《战国策》 《礼记》《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盐铁论》《汉书》 《史记》 《三国志》《搜神记》 《诗品》 《文心雕龙》《阳春白雪》 《全宋词》 《赵飞燕别传》《沧浪诗话》 《贵耳集》 《吹剑录》《全元散曲》《西厢记》 《桃花扇》《聊斋志异》 《隋唐演义》 《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 《虞初新志》《全唐诗》 《全五代诗》 《花间集》《孽海花》 《唐宋传奇集》 《离魂记》《柳氏传》 《太平广记》 《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封神演义》 《金瓶梅》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儿女英雄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榴花梦》 《笔生花》 《饮冰室诗话》 《艺概》 。
至于现代名著则不好说,毕竟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因为现代在文学史上是1919年以后出名的书,所以就代表性的举几个例子吧:
《子夜》,《骆驼祥子》,《家》,《呐喊》,《朝花夕拾》,《女神》,《围城》,《雷雨》,《繁星》,《春水》,《活着》,《边城》,《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林家铺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以下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应该也算是名著了。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东方》魏巍《将军吟》莫应丰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芙蓉镇》古华《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准《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作品:《浴血罗霄》萧克 《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2002)
《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
《秦腔》 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湖光山色》周大新
《暗算》麦家
③ 冯梦龙的作品三言
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编辑与修订便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从"三言"中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可以把它概括为: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这具体体现在“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诸方面。
④ 冯梦龙的成就
冯梦龙编选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这三部小说集相继辑成并刊刻于明代天启年间。“三言”各40篇,共120篇,约三分之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三言”中较多地涉及到市民阶层的经济活动,表现了小生产者之间的友谊;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神仙道化的作品;其中表现恋爱婚姻的占很大比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总之,明代拟话本较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感情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市民文学色彩。它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上,“三言”比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步。它与宋元话本一样,具有情节曲折的特点,但它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心刻画上也更细腻。但是,“三言”语言不若话本生动,矛盾冲突也淡化了。
冯梦龙在小说、戏曲、文艺理论上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书,可谓冯梦龙在“三言”之外的又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小说类书。《智囊》之旨在“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疗腐”、《情史》之旨在“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而《智囊》是其中最具社会政治特色 和实用价值的故事集。
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智囊》初编于明天启六年(1625),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还正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兼为书商编书以解无米之炊。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大兴冤狱,正红得发紫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并且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表示敬佩。以后此书又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内容上均同《智囊补》。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上智》《明智》《察智》所收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冯梦龙在《杂智部总叙》中说:“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点明了这些杂智故事的认识价值。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书中的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十分有益的。应当特别提及的是书中专辑《闺智》一部,记叙了许多有才智、有勇谋、有远见卓识的妇女,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使此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人民性。
书中各部类之前的总叙、分叙,各篇之后的评语,文中的夹批,均由冯梦龙撰写。这些地方是冯氏政治态度、人生见解、爱憎之情的最集中、最直接的表达,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是研究冯氏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间系以评语,佻薄殊甚。” 这一站在封建正统道德一边的评价是不公平的。不过书中确实有一些迷信观念,对少数民族、农民起义有一些诬蔑之词,这些落后的东西今天并不难识别,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智囊》的刻本很多,我们这次校译所用的底本名《增广智囊补》,题为冯梦龙重辑,张明粥、沈几、张我城同阅。虽然是清初的印本,但和其他清刻本相比,此本不避“夷”、“虏”等字,如卷三《薛简肃》中的“虏酋”,他本改作“胡人”或“汗”;同卷《高拱》中的“夷民”、“夷俗”、“夷人”,他本改作“其民”、“民俗”、“民人”,证明此本可能是明末的原刻本或离原刻本很近的翻刻本。
冯子曰: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何以明之?昔者梁、纣愚而汤、武智;六国愚而秦智;楚愚而汉智;隋愚而唐智;宋愚而元智;元愚而圣祖智。举大则细可见,斯《智囊》所为述也。或难之曰:智莫大于舜,而困于顽嚣;亦莫大于孔,而厄于陈蔡;西邻之子,六艺娴习,怀璞不售,鹑衣彀食,东邻之子,纥字未识,坐享素封,仆从盈百,又安在乎愚失而智得?冯子笑曰:子不见夫凿井者乎?冬裸而夏裘,绳以入,畚以出,其平地获泉者,智也,菲夫土究而石见,则变也。有种世衡者,屑石出泉,润及万家。是故愚人见石,智者见泉,变能穷智,智复不穷于变。使智非舜、孔,方且灰于廪、泥于井、俘于陈若蔡,何暇琴于床而弦于野?子且未知圣人之智之妙用,而又何以窥吾囊?或又曰:舜、孔之事则诚然矣。然而“智囊”者,固大夫错所以膏焚于汉市也,子何取焉?冯子曰:不不!错不死于智,死于愚,方其坐而谈兵,人主动色,迨七国事起,乃欲使天子将而已居守,一为不智,谗兴身灭。虽然,错愚于卫身,而智于筹国,故身死数千年,人犹痛之,列于名臣。(左车右免)斗宵之流,卫身偏智,筹国偏愚,以此较彼,谁妍谁媸?且“智囊”之名,子知其一,未知二也。前乎错,有樗里子焉;后乎错,有鲁匡、支谦、杜预、桓范、王俭焉;其在皇明,杨文襄公并擅此号。数君子者,迹不一轨,亦多有成功竖勋、身荣道泰。子舍其利而惩其害,是犹睹一人之溺,而废舟揖之用,夫亦愈不智矣!或又曰:子之述《智囊》,将令人学智也。智由性生乎,由纸上乎?冯子曰:吾向者固言之:智犹水,然藏于地中者,性;凿而出之者,学。井涧之用,与江河参。吾忧夫人性之锢于土石,而以纸上言为之畚锸,庶于应世有廖尔。或又曰:仆闻“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子之品智,神奸巨猾,或登上乘,鸡鸣狗盗,亦备奇闻,囊且秽矣,何以训世?冯子曰:吾品智非品人也。不唯其人唯其事,不唯其事唯其智,虽好猾盗贼,谁非吾药笼中硝、戟?吾一以为蛛网而推之可渔,一以为蚕茧而推之可室。譬之谷王,众水同归,岂其择流而受!或无以难,遂书其语于篇首。东吴之畸人也。
智囊自叙、智囊补自叙
忆丙寅岁,余坐蒋氏三径斋小楼近两月,辑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请教于海内之明哲,往往滥蒙嘉许,而嗜痴者遂冀余有续刻。余菰芦中老儒尔,目未睹西山之秘籍,耳未闻海外之僻事,安所得匹此者而续之?顾数年以来,闻见所触,苟邻于智,未尝不存诸胸臆,以此补前辑所未备,庶几其可。虽然,岳忠武有言:“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不善用之,则马服之书无以救败。故以羊悟马,前刻已庆其繁;执方疗疾,再补尚虞其寡。第余更有说焉。唐太宗喜右军笔意,命书家分临兰亭本,各因其质,勿泥形模,而民间片纸只字,乃至搜括无遗。佛法上乘,不立文字,四十二章,后增添至五千四十八卷而犹未已。故致用虽贵乎神明,往迹何妨乎多识?兹补或亦海内明哲之所不弃,不止塞嗜痂者之请而已也。书成,值余将赴闽中,而社友德仲氏以送余,故同至松陵。德仲先行余《指月》、《衡库》诸书,盖嗜痂之尤者,因述是语为叙而之。
吴门冯梦龙题于松陵之舟中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又和“二拍(《初刻拍 案惊奇》和《 二 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合称“三言二拍”。(《喻世明言》初刻时名为《全像古今小说》,后来为了和三言之意,改名为《喻世明言》
冯梦龙的思想非常复杂,充满了矛盾。如果要全面研究冯梦龙思想的来源,至少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孔子为代表的正统的儒家思想;第二,明中叶以降东南沿海一带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第三,明代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就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的关系而言,对冯梦龙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李卓吾和王阳明。
《活见鬼》纳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寓意人生中的鬼其实都是幻影,只有冷静,才能克服这些“鬼”。
⑤ 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
冯梦龙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写作。曾刊印《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创作《双雄记》等传奇剧本;改编《平妖传》、《新列国志》等小说;评纂《古今谈概》、《大平广记钞》等作品;还编辑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以“三言”影响最大。《古今小说》是冯梦龙所编的“三言”中《喻世明言》的初刻本。
⑥ 冯梦龙的作品有哪些(至少2项)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⑦ 冯梦龙的主要作品
冯梦龙勤于著作,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六十一岁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曾编过当地的方志《寿宁待志》。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冯梦龙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同时,冯梦龙也是通俗文学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 话本·小说类(短篇小说):《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话本·讲史类(长篇历史演义):《有夏至传》、《东周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新列国志》、《盘古至唐虞传》; 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 笔记小品类:《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燕居笔记》;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酒家佣》、《女丈夫》、《量江记》、《精忠旗》、《梦磊记》、《洒雪堂》、《西楼楚江情》、《三会亲风流梦》、《双丸记》、《杀狗记》、《三报恩》等; 散曲、诗集、曲谱类:《宛转歌》和诗集《七乐斋稿》,均已失传,《太霞新奏》、《最娱情》、《墨憨斋传奇定本》等; 时事类:《王阳明出生靖难录》、《甲申纪事》、《中兴实录》、《中兴伟略》; 应举类:《春秋衡库》、《麟经指月》、《春秋别本大全》、《四书指月》、《春秋定旨参新》; 其他:《寿宁待志》、《折梅笺》、《楚辞句解评林》、《牌经》、《马吊脚例》等。
⑧ 冯梦龙的三言短篇小说集您认为哪几篇写得最好
冯梦龙的“三言”中特别引人注目的题材是平民阶层的男女性爱。性爱一直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咏的对象,但是作为小说,大胆直率地描写青年男女狂热追求性爱以致置名声礼教于不顾的行为,从而肯定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这无疑是“三言”在思想上的一个全新的开拓。《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这类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小说无视封建贞操观念,描写市民阶层的三角情爱故事,达到在此以前男女青年性爱为题材的所有短篇小说所未能达到的艺术深度:王三巧的“失节”行为的恼怒,始终被一种温馨的互相眷恋对方的情爱所笼罩着。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及其行为背景,深入发掘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可谓匠心独运。《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是描写市民阶层爱情生活颇具特色的作品,表现了青年男女为追求纯真爱情最终战胜门阀观念的市民阶层的新兴意识。比起以描写世家公子抛弃教坊名妓为主要内容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具有冲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意义。杜十娘诚然是一个献身于崇高爱情的鲜明形象,好追求独立的人身价值和纯真的爱情生活,但封建道德观念终于扼杀了她的精神和肉体;小说深刻揭露了世家公子虽有爱情自主要求却无法摆脱传统道德束缚的悲剧下场。
⑨ 冯梦龙都有哪些作品啊
明代剧作家冯梦龙的作品有:
1、《醒世恒言》
白话短篇小说集,是“三言”之一。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
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2、《警世通言》
白话短篇小说集,是“三言”之一。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警世通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警世通言》内容丰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诏生死冤家》,反映妇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反映爱情生活的《乐小舍生觅偶》等作品。
《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3、《喻世明言》
白话短篇小说集,是“三言”之一,初刻用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部分为宋元话本旧作,也有明人拟作。文字可能经过纂修者的加工。题材多来自民间,也有根据历史小说和前人小说改编改写的。
《喻世明言》中故事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中多数为宋元旧作话本,例如“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少数为明朝拟话本,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另外有些是明人对宋元旧作的改编加工,例如“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等。
4、《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2011年1月1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梦龙。该书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
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智囊全集》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是十邵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辑录了一千多则小故事。
5、《古今谈概》
《古今谈概》是明代冯梦龙撰写的文集。书中多为采选历代公私史乘、稗官杂著以及民间流传的笑话故事。
冯梦龙将搜集来的每一条资料加以整理,削其浮文,存其始末,加工提高,长的达千字,短的只有几字,然後分类编排,按条立题。
万历庚申(1620)春重刻,改名《古今笑》,增“韵社第五人题于萧林之碧泓”的《题古今笑》和冯氏《自叙》,《自叙》署“吴下词奴”、“前周柱史”。
⑩ 冯梦龙明朝人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三言
醒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