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加拿大短篇小说

加拿大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4-24 01:35:08

『壹』 《A Farewellto Arms》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A Farewell To Arms》(Ernest Hemingway)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4EzfRhov81n94D462vK6qA

提取码: 3enc

书名:A Farewell To Arms

作者:Ernest Hemingway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Prentice Hall & IBD

出版年份:1995-6-1

页数:332

内容简介:

The best American novel to emerge from World War I, A Farewell to Arms is the unforgettable story of an American ambulance driver on the Italian front and his passion for a beautiful English nurse. Hemingway's frank portrayal of the love between Lieutenant Henry and Catherine Barkley, caught in the inexorable sweep of war, glows with an intensity unrivaled in modern literature, while his description of the German attack on Caporetto -- of lines of fired men marching in the rain, hungry, weary, and demoralized --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oments in literary history. A story of love and pain, of loyalty and desertion, A Farewell to Arms, written when he was 30 years old, represents a new romanticism for Hemingway.

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

『贰』 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英语文学出现了哪些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继乡土文学之后在20年代出现,最初多是描写西部草原农民生活的作品。如罗伯特·斯特德(1880-1959)的《粮食》(1926)、玛莎·奥斯滕索(1900-1963)的《野鹅》等。后来作品的内容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社会的阴暗面,如弗雷德里克·格罗夫(1872-1948)表现马尼托巴地区欧洲移民生活的《沼泽区的开拓者》(1925)等4部小说,描述了移民在严酷的大自然中精神和肉体受到摧残的情景。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莫利·卡拉汉在加拿大英语文学中首次描写城市中的小人物以及生活中的失败者的形象,并展现了蒙特利尔的面貌。他的短篇小说集《四月来临》(1936)和长篇小说《爱的得失》(1951)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女作家梅佐·德·拉·罗施(1885-1961)的作品别具一格。她的《贾尔纳山庄》(1927)及其十余部续集,叙述怀特奥克世家的历史,曾经风行一时。

『叁』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 门罗门罗的文章

艾丽丝·门罗(Alice Ann
Munro,1931-),加拿大短篇小说家,以其创作生涯的诸多优异作品获得2009年度布克奖,并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总督奖。蒙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

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故事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镜头,透视人的处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她的小说大都以加拿大的安省西南部和太平洋西北沿岸为背景,她
的声誉却远远超出加拿大,受到国际读者的认可。
她的故事可感、动人,以看似毫不费力的风格探索人的心结。她的作品使她成为“当代最了不起的小说家之一”,Cynthia Ozick称她为“我们时代的契柯夫”。

【小传】

艾丽丝·门罗出生于安大略省Wingham镇的一个以饲养狐狸和家禽为业的牧场主家庭。父亲是Robert Eric
Laidlaw,母亲是学校教师,名叫Anne Clarke
Laidlaw。爱丽丝十几岁时开始写作,并于1950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期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影子的维度》。1949年,爱丽丝进入西安大略大学
主修英语,在校期间做过餐厅服务员,烟草采摘工和图书馆员。1951年,她离开大学与詹姆斯?蒙若结婚,移居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她的女儿
Sheila,Catherine和Jenny相继出生于1953年、1955年和1957年。Catherine出生后15个小时便不幸夭折。1963
年,蒙若夫妇移居维多利亚,在那里创办了蒙若图书公司。1966年,他们的女儿Andrea出生。

1968年,艾丽丝·门罗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阴影的舞蹈》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一举赢得了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项。在此之后她又出版了《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书中讲述了一组相互关联的故事,它们合起来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

1972年,艾丽丝·门罗与詹姆斯·蒙若离婚。爱丽丝回到安大略,成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住校作家。1976年,爱丽丝与地理学者Gerald Fremlin结婚,夫妇二人搬到安省克林顿镇外的一个农场,后来又从农场搬到克林顿镇,从那以后一直住在那里。

1978年,艾丽丝·门罗的小说集《你认为你是谁?》出版,这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故事,它在美国出版时采用的标题是《乞丐女孩——弗罗与罗斯的故事》。
这本书为她赢得了第二次总督奖。1979到1982年,蒙若游历了澳大利亚、中国和斯堪底那维亚半岛。1980年她同时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与昆士兰两所大
学的住校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这二十年里,蒙若每隔四年就会出版一部短篇小说集,人们对她赞誉倍加,而她也不断地在加拿大和国际上获得各种奖
项。

2002年,蒙若的女儿Sheila出版了儿童时代的回忆录:《母亲与女儿的生活——在艾丽丝·门罗陪伴下长大》。

艾丽丝·门罗的故事经常发表于各类刊物,比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格兰德大街》、《女士》以及《巴黎评论》等等。在为推广她
2006年出版的小说集《城堡岩石上的眺望》而做的一次访谈中,蒙若提到以后也许不会再发表新的小说集。但后来她放弃了这种打算,又有新作品问世。她的最
新小说集的标题暂定为《太多欢乐》,预计年内出版。

她的小说《越山而来的熊》改编后搬上银幕,片名为《远离她》,由Sarah Polley执导,Julie
Christie和Gordon
Pinsent主演。影片于2006年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成功首映。Polley的影片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但该奖项最终授予了影片《老无所
依》。

【写作风格】

蒙若的很多故事都以安大略省的Horon县为背景。突出的地方性是她的小说重要特点。另一个特点,是故事的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一边讲述一边对世
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理解。很多人因为蒙若笔下的小镇场景而把她跟美国南部的乡村作家相类比。蒙若笔下的人物跟威廉?福克纳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中的人

物一样,经常需要面对根深蒂固的风俗和传统。但不同的是,蒙若的人物对事情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具体就她笔下的男性人物而言,可以说蒙若掌握了描述
普通人的精髓,而她的女性人物却比较复杂。蒙若的很多作品体现了南安大略哥特风格 。

人们经常拿蒙若与杰出的短篇小说家相比,美国作家Cynthia
Ozick就曾称蒙若为“我们时代的契柯夫”。像契柯夫的作品一样,情节在蒙若的故实里是次要的,而且“很少有事件发生”。在与契柯夫的比较
中,Garan
Holcombe写道:“[故事的]全部基础是瞬间的领悟,突如其来的昭示,以及精确而微妙地揭示事物的细节。”蒙若的作品涉及“爱与工作,以及这两者的
失败。她像契柯夫一样对时间这个主题十分着迷,一再地描写我们在时间面前的悲哀的、无能为力的处境——既无法拖延、也无法阻挡它无情的向前的脚步。”

蒙若作品的一个常见主题(尤其反映在她的早期作品里)是正在步入成年的女孩子面对自己的家庭和她成长的小镇时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在她近期的作品
中,例如2001年出版的《仇恨、友谊、礼仪、爱、婚姻》和2004年出版的《逃离》中,她的主题转向中年人、独身女人以及老人的劳苦。

蒙若那简练而清晰的语言、对细节的娴熟把握赋予她的小说“令人瞩目的精确”——Helen
Hoy这样评价她。蒙若的叙述揭示出生活含混的多义性:“讽刺与严肃同时出现”、“神圣庄严的箴言与炙热的偏见”,“专门而无用的知识”,“尖利而快乐的
狂暴音调”,“庸俗趣味,冷漠无情,以及由此带来的欢乐”等等。蒙若把奇妙与平常并列,两者相互截断、交织,直接地、毫不费力地为作品注入生命。正如
Robert Thacker所言:

蒙若的写作……显而易见地在读者和评论者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理解的联合体。我们都被她栩栩如生的描写所吸引,这种栩栩如生并不是所谓的逼真的摹拟,也不是“写实主义”,而是让人感到她所写的就是事物本身,就是人本身。

很多评论家认为蒙若的故事常常具有长篇小说的情感和文学深度。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蒙若写的究竟是短篇故事还是长篇小说?Alex Keegan在《选编》杂志上做出了简单的回答:“谁在意呢?蒙若的大部分故事包含着与长篇小说一样多的东西。”

【作品】

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快乐阴影的舞蹈》),1968年(获1968年加拿大总督小说奖)

Lives of Girls and Women(《女孩和女人的生活》),1971年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我一直想告诉你的事》),1974年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你认为你是谁?》),1978年(获1978年加拿大总督小说奖)

The Moons of Jupiter(《木星的月亮》),1982年(获加拿大总督奖提名)

The Progress of Love(《爱的进程》),1986年(获1986年加拿大总督小说奖)

Friend of My Youth(《青年时代的朋友》),1990年(Trillium Book Award 崔灵奖)

Open Secrets(《公开的秘密》),1994年(获加拿大总督奖提名)

Selected Stories(《故事选集》),1996年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一个善良女人的爱》),1998年(Giller Prize 吉勒奖)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仇恨、友谊、礼仪、爱与婚姻》),2001年

No Love Lost(《无爱失落》),2003年

Vintage Munro(《蒙若精选集》),2004年

Runaway(《逃离》),2004年(Giller Prize吉勒奖)

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城堡岩石上的眺望》),2006年

Too Much Happiness(《太多欢乐》),2009年

『肆』 加拿大高中生必读小说

加拿大的著名的小说著作不是很多,多数为短篇小说集,简单推荐一下:首先是获奖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得奖纪录
2002年 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
2004年 德国图书奖(首位加拿大作家获此殊荣)
2001年 加拿大魁北克作家联盟麦克伦小说奖
2002年 加拿大优质平装书俱乐部最佳小说新人奖
2003年 南非“波克奖”
2003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书展大众奖

荣获提名
2001年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小说类提名
2001年 不列颠国协作家奖“年度最佳图书”提名
2003年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提名2001年
2003年 博得集团原创奖小说类提名
2003年 B.E.W.奖风趣写作类提名
2003年 托基有声书奖提名
2004年 Book Sense年度好书奖决选

年度推荐
2001年 鹅毛笔与拆信刀杂志年度最佳好书
2002年 诗人与作家杂志年度最佳小说
2003年 加拿大CBC电视台年度好书
2003年 美国亚利桑那州、缅因州班戈市
密西根特拉福斯城《一书读书会》选书
2003年 红书读书俱乐部七月份选书
2003年 Book Sense选书TOP25
还有荣获2004 年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奖的《一些大事》,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一个房屋建筑商和一个城市规划师之间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评委比尔·加斯顿称该书是他近年读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
34岁的作者马克亚当早年曾在英国、丹麦和中国香港生活,高中时移居加拿大的渥太华,之后又因为澳大利亚籍妻子的缘故而成为该国的常住客.然后是加拿大经典成长小说艾米莉系列:艾米莉之恋
简介 · · · · · ·
艾米莉意识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并不懈地向这个理想努力着。然而一场不幸的事故几乎永远地夺走了她的梦想;同时她的骄傲也差点扼杀了她与童年好友泰迪之间的朦胧的爱。幸运的时,有着深沉的美和强烈的感情的艾米莉并不惧怕迎接生活的挑战。她发现她和她内心真挚的爱之间始终有一根纽带,无论是伤痛还是骄傲,却不能让这根纽带消失。

作者简介 · · · · · ·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出生在加拿大最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美好的田无生活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露西九岁开始写诗,十六岁开始投稿,三十七岁结婚,嫁给一位牧师。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都挤出几个小时坚持阅读与写作,成果累累。她的女孩成长小说系列在英语国家畅销近一个世纪而不衰,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又搬上舞台,改编成音乐喜剧。
艾米莉系列小说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异国异地一个女孩丰满的成长过程。艾米莉坚持自己爱美的天性和纯真的情怀,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成为人们心目中有着阳光般美好性格和浪漫情怀的梦女孩。(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伍』 以加拿大为背景的小说有哪些

长篇的不清楚,但我知道几篇短篇,英文的,是写华裔在温哥华地区的平常生活,第一代华裔与第二代代沟。叫"YELLOW SLEEVE PRINCESS"(BY: LUCY NG)。还有一篇叫“Candian Culture 201”,是日裔加拿大人写的。加拿大是个多元社会,不过加拿大的确没有什么很有名的小说。

『陆』 如何评价加拿大作家门罗的小说《逃离》

《逃离》讲述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柒』 介绍几本加拿大作家的著名小说

- 梦碎之地
韦恩•约翰斯顿(WayneJohnston1958—):加拿大著名作家,生于加拿大纽芬兰,曾任记者,后专职写作,现居加拿大多伦多。近年来发表小说多部,在英语文坛颇受瞩目。他屡获重要奖项,如英联邦最佳作品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吉勒文学奖及总督文学奖提名奖。主要作品有《纽约的探险家》(2002)、《鲍比•欧玛莱的故事》(1985)、《神圣的莱安》(1990)、《梦碎之地》(1998)、《巴尔的摩大厦》(1999)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享有国际声誉的加拿大作家,曾经获得过多个奖项和十二个荣誉学位。《可以吃的女人》是她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69年。女主人公玛丽安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从表面上看,她的工作和爱情生活都很顺利,但是,她的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自己是从
属于未婚夫的这么一种感觉,这种心理上的压力越来越严重,弄得她甚至渐渐地无法正常进食,精神上日趋崩溃;最后,她烤了一个女人形状的蛋糕,将这个“可以吃的女人”作为自己的替身献给她的未婚夫,从而与过去一刀两断,去争取独立的人格,去把握自己的将来。小说幽默而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女性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处不平等地位的反抗,表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中妇女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捌』 一个孤儿成长的感人故事什么文学作品作者是加拿大的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下载此书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荆棘鸟》 考琳 ·麦卡洛 下载此书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艳绝伦的少女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深刻的矛盾之中,从而引发出一连串感人至深的故事。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开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各自的人生悲欢离合;尤其是小说的时间跨度恰好横越了二次大战,因而两代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冲突,更是引人注目。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而作为一位女作家。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本书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本书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印数超过了800万册,与《教父》、《爱情故事》、《穷人、富人》、《洪堡的礼物》等作品一起,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下载此书
魅力四射、倾倒众生、传奇女子郝思嘉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面对不幸坚强生活,从一个受人仰慕的庄园娇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女商人。虽执着的爱着一个人,却又三嫁他人,仍无法得到梦想的爱情,糊涂的她发现今生至爱时,爱又离她而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下载此书
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 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1942年被捕,1943年9月8日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他写过不少歌颂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散文、有关矿工斗争的报道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论文,最著名的是 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1945)。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 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其临终遗言“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安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作品表现了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出版后己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作者是美国
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1811—1896)。比彻·斯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曾经做过教
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一
些逃亡的黑奴。奴隶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她本人也去过南方,亲自了解
了那里的情况,《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此书于1852年首次
在《民族时代》刊物上连载,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仅
第一年就在国内印了100多版,销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评论界认为本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制情绪上起了重大作用,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
一。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
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
故事从一个奴隶主与一个奴隶贩子的讨价还价中开始。
美国肯塔基州的奴隶主谢尔比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为了还债,决定把两个奴隶
卖掉。一个是汤姆,他是在谢尔比的种植场出生的,童年时就当伺候主人的小家权,颇
得主人欢心,成年后当上了家奴总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另一个要卖掉
的奴隶是黑白混血种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伊丽莎不是一个俯首贴耳死心塌地听主人
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汤姆和自己的儿子哈利后,就连夜带着儿子在奴
隶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乔治
·哈里斯是附近种植场地奴隶,也伺机逃跑,与妻子汇合,带着孩子,历经艰险,终于
在废奴派组织的帮助下,成功地抵达加拿大。
汤姆却是另一种遭遇。他知道并支持伊丽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没有逃跑。由于他从
小就被奴隶主灌输敬畏上帝、逆来顺受、忠顺于主人这类的基督教说教,对主人要卖他
抵债,也没有怨言,甘愿听从主人摆布。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奴隶贩子海利的奴
隶。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汤姆救了一个奴隶主的小女儿伊娃的命,孩子的父亲圣·克莱
从海利手中将汤姆买过来。当了家仆,为主人家赶马车。汤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
久小女孩突然病死,圣·克莱根据小女儿生前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
当还没有来得及办妥解放的法律手续时,圣·克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圣·克
莱的妻子没有解放汤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将他们送到黑奴拍卖市场。从此,汤姆落到了
一个极端凶残的“红河”种植场奴隶主莱格利手中。莱格利把黑奴当作“会说话的牲
口”,任意鞭打,横加私刑。汤姆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仍然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找一条
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着做一个正直人的原则。这个种植场的两个女奴为了求生,决定
逃跑,她们躲藏起来。莱格利怀疑汤姆帮助她们逃走,把汤姆捆绑起来,鞭打得皮开肉
绽,死去活来。但是汤姆最后表现出了他对奴隶主的反抗,什么都没有说。在汤姆奄奄
一息的时候,他过去的主人、第一次卖掉他的奴隶主谢尔比的儿子乔治·谢尔比赶来赎
买汤姆,因为汤姆是小谢尔比儿时的仆人和玩伴,但是汤姆已经无法领受他过去的小主
人的迟来的援手,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乔治·谢尔比狠狠地一拳把莱格利打翻在地。
就地埋葬了汤姆。回到家乡肯塔基后,小谢尔比就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
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
《汤姆叔叔的小屋》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
嘴脸。它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
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
斯。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不完全相同的表现。这本书
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
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因
此,《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
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美国
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说它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高老头》 [法]巴尔扎克 下载(194k)
巴尔扎克的创作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的顶峰,他的小说分三大类即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本篇是早期的杰作,要描写的是私人生活,写主人公靠粮食买卖起家,养大女儿反而被女儿遗弃,在痛苦中死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支配一切的规律

《邦斯舅舅》 [法]巴尔扎克 下载(293k)
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私有心理的最令人作呕的特点。主人公曾经是一个有热情,有抱负的人,但饱经沧桑后却总结出一条无耻的信条:金钱就是一切。金钱的腐蚀作用使它自己的主人也沦为了奴隶。
《幻灭》 [法]巴尔扎克 下载(611k)
金钱不只毁灭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腐蚀青年人天真的灵魂,巴尔扎克通过本篇小说,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人才是怎样被毁灭的,文学、艺术怎样变成进行无耻交易的对象的。巴尔扎克回到了巴黎求功名的青年人的命运的主题,创造了一个典型的形象。
《交际花盛衰记》 [法]巴尔扎克 下载(460KB)
这又是巴尔扎克讽刺小说中的一篇著作。叙述风尘女艾丝苔与青年诗人吕西安秘密相爱,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身世。扮成西班牙教士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控制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足够的钱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迫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烈搏斗后,终于归顺官府,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作者通过介绍一个交际花由盛而衰的过程,刻划了她耳边一个个上层人物的丑恶的嘴脸。当她发达时,人人巴不得喊她奶奶,当她衰落`,悲惨地离开时没有一个人表示同情,作者批判了社会上赤裸裸的肉欲关系。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下载 (443k)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描绘了中世纪,再现了十五世纪巴黎的生活。他善于把事实和想象,叙述和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为纯朴善良的敲钟人和吉普赛女郎、邪恶狡诈的教士和队长都安排了毁灭的结局。本小说也让雨果声名远扬。

《笑面人》 [法]雨果 下载 (455k)
《笑面人》是雨果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主人公格温普兰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就被卖给儿童贩子,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他落到儿童贩子之手以后,被迫动过毁容手术,脸孔因此始终像在怪笑一样。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从此,他就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格温普兰在见到于苏斯之前,还在雪地上救过盲姑娘蒂。他们几个人四海飘泊,受尽贫穷与不幸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向环境屈服,他们彼此之间充满着诚挚的感情。在颠沛流浪生活中格温普兰和盲姑娘蒂之间也渐渐产生了爱情。后来格温普兰有机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他却厌恶贵族生活,在议会痛斥了贵族罪行后,回到自己的同伴那里。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终于去世,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格温普兰的脸是丑的,但是他的内心却无比美丽。

《三剑客》 [法]大仲马 下载(615k)
大仲马最优秀最著名的历史小说。描写路易十三时代,三个剑客,波尔托斯、阿托斯和队拉密斯帮助主人公达达尼昂追求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小说特色是人物形象生动,情节动人,妙趣横生。
《基督山伯爵》 [法] 大仲马 下载(1096k)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的主要作品之一,发表于1844年。描述了水手邓蒂斯(基督山)报恩复仇的故事。他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侥幸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凭借难友提供的大量财宝,报答了一直照顾他父亲的恩人,惩罚了三个曾经陷害他、现已成为7月王朝统治集团要元的仇人。小说扶正除恶,具有鲜明的亲拿破仑的政治倾向。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 [法]司汤达 下载 (417k)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小说描写19世纪20年代查理十世统治后期的社会生活,揭露复辟王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反复避是作品的基本主题。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小说的线索是,于连与市长夫人及贵族小姐的爱情故事。作者通过爱情世界即揭露了上流社会腐败、伪善的社会风气,又揭示了于连时而反抗时而妥协的矛盾性格。最后于连被送上断头台,说明复辟王朝容不得一个平民青年。小说对现实生活栩栩如生的描绘和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其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约翰·克里斯朵夫》 [法] 罗曼·罗兰 下载(820KB)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 通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我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即宽厚、仁慈和友爱的力量。整部作品人物刻画细致,充满激情,充满乐感,且细腻而出色的心理描写读来情真意切,让人充分体会到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共鸣。 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

《红字》 [美〕霍桑 下载 (207KB)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51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被牧师丁梅斯代尔诱骗怀孕。被判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ltery:通奸女犯)在受尽屈辱的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海丝特这种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丁梅斯代尔大为感动,也大受刺激,不久他便心力交瘁地病倒了。而获释归来,一直在暗中侦察底细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在给丁梅斯代尔治病中,已基本了解到了真情,并欲置丁梅斯代尔于死地。为了逃脱,海丝特跟丁梅斯代尔议定在新市长就职那天,带上孩于一同乘船到“看不到白人足迹”的地方去。但此事也被奇林渥斯识破,逃脱不成。于是,丁梅斯代尔在新市长就职那天,携海丝特和珠儿走上示众台,当丛宣布了自己诱骗海丝特的事实,并死在海丝特怀抱中。海丝特也从此得到了解放,带着珠儿远走他方。海丝特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耻辱的红字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直到老死。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嘉莉妹妹》 〔美〕西奥图·德莱塞 下载 (365K)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的力作,它描写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从小镇来到大城市谋生的故事。小说围绕嘉莉和她的两个情人之间的瓜葛,再现了19世纪末美国城市生活的广阔画面,其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可与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相媲美。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下载 (51k)
写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将它捕获结果又被大鲨鱼吃掉猎物,单身上岸的惊险故事。歌颂了人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海明威因此获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
《乞力马扎罗的雪》 〔美〕海明威 下载
海明威的一篇意识流小说。写诗人哈里在非洲荒野上因疾病而等待死神降临之际的思维。把现实、内心独白与幻觉交杂在一起,信手写来,展现了主人公苦闷、痛苦、绝望,悔恨的心理历程。是海明威自己认为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 约瑟夫·海勒 下载 (474KB)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 品。故事围绕这第二十二条军规展开。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就象哲学中的悖论一样,他规定了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神经病,但得了精神病的人能要求离开吗,除非他又是正常的,这是个圈套……
《喧哗与骚动》 〔美〕 威廉·福克纳 下载(263KB)
这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福克纳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它以“意识流”的手法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这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作品,也是福克纳的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
喜爱一部作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如今只剩下一幢破坏的宅子。一家之主康普生先生在世时整天醉醺醺,把悲欢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杰生是康普生二子,他和昆丁相反,随着金钱的势力在南方上升,他已顺应潮流,成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仇恨和理想又想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实际的复仇狂与虐待狂。通过对康普生一家其他人的描写,福克纳表达了对南方旧制度的绝望;通过对杰生的漫画式的刻划,福克纳又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新秩序”的憎恶。

《白鲸》 〔美〕赫尔曼·麦尔维尔 译者:姬旭升 下载523k
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是有时比拟为作者的伊什梅尔,他受雇于“裴廓德号”出海猎鲸,船长亚哈是个狡猾老练的水手,计划向一只前次航行中毁了他一条腿的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大副斯达巴克试图说服亚哈放弃复仇计划,但疯呸的老人胁迫他遵从命令。在寻找莫比·迪克的呶程中,他们捕到一些鲸鱼,并与几条捕鲸船相网。后来,他们发现了白鲸,亚哈在与之交战三昼咬后,用鱼叉刺中莫比·迪克。白鲸被激怒,将“裴廓德号“撞沉,所有水手中只有伊什梅尔被救起,得以讲述此故事。

《伊豆的舞女》 [日]川端康成 下载 (3k)

是作者19岁那年的经历演变而成的短篇,描写了作家为摆脱孤儿的悲哀和青 春的悒郁,独自去伊豆漫游,路遇一江湖艺人便结伴而行所发生的青春恋情,本书是川端康 成的成名作,成为日本青春文学的杰作。

《我是猫》 〔日〕 夏目漱石 下载392k
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反映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一颗痛苦而不安的灵魂,反映了他在东方思维和西方文明、在虚幻理想与残酷现实、在迂腐守旧与拜金大潮之间的艰辛求探与惨痛折磨。《我是猫》,够得上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战争与和平》 [俄]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1,695KB)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安娜·卡列宁娜》 〔俄〕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696k)
托尔斯泰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篇是他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两条情节线索,即安娜家庭的悲剧和列文农事改革的失败,揭露了城市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和冷酷,也揭露了地主与农民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小说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世界观的转变。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531KB)
这篇小说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两个主人公的“心灵净化”揭示他们“复活”的复杂过程,也会面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
+
《春潮》 [俄] 屠格涅夫 下载 100K
写于1871年的《春潮》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1840年5月屠格涅夫在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回柏林途中来到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在那里他偶然踏进一家糖果店想喝杯柠檬汁,适遇店主的女儿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突然昏厥的弟弟。女郎的美貌和气质使他产生爱慕之心,只是由于匆匆离去,爱情种子未及萌芽便夭折了。这成了30年后创作《春潮》的基础。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与作者的经历几乎毫无二致。但不能说这是自传体小说,因为作者只是采用了自己经历中的一件事作为小说的引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春潮》发表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俄国评论界的反应则褒贬不一,后来的文学史家和传记作者在论及屠格涅夫创作时对它较少提及或几乎不提。究其原因,大概就如本段开始所说的那样,小说不像作者其他许多小说那样总是反映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不过《春潮》在艺术上仍是成功之作。无论杰玛这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的少女形象,还是萨宁这个青年贵族的多余人的虚弱性格,甚至波洛索夫太太这个外表华美内心丑恶的坏女人形象,都刻画得极为成功。

《名利场》 [英]萨克雷 下载790K
作品小说主要描写穷画家女儿蓓基·夏泼,在受尽歧视后,靠色情和机智,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故事。通过夏泼的沉浮遭遇,着力反映西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人际关系的而虞我诈、争权夺利、趋炎附势等丑恶的现象,揭露那种以金钱为本质的社会。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腐朽堕落,生动地塑造了以斯丹恩勋爵为首的一系列厚颜无耻、荒淫奸诈的贵族资产阶级形象。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复杂而鲜明,作品读后给人以无尽的反思。为此,马克思曾赞誉他跟狄更斯等是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蝴蝶梦》 [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 下载 (386KB)
小说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通过吕蓓卡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与德温特的畸形的婚姻,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至上享乐、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力伪善等现象作了生动的揭露。

《还乡》 [英]托马斯·哈代 下载446k
故事发生的场景爱敦荒原,以及荒原上固守传统习惯风俗的居民,就是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缩影。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与荒原的关系,不管是克林·姚伯的回归荒原,改造荒原,还是游苔莎的厌倦荒原,摆脱荒原,都反映了哈代那个时代的“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剧烈冲突。克林·姚伯年轻有为,从巴黎还乡,满怀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生发而来的善良意图,自愿抛弃繁华世界的纷扰劳烦、纸醉金迷的生活,意欲在故乡的穷乡僻壤开创一番小小的经邦济世、开蒙启智的事业,但他首先遭到的,是与自己最亲近的寡母和新婚妻子的反对。由于命运的捉弄,他又突患眼疾,则进而为他的失败推波助澜。女主人公游苔莎与环境的冲突,是朝着与姚伯相反的另一方向。姚伯是生于荒原——走向繁华世界——复归荒原;游苔莎是生于繁华世界——流落荒原——意欲逃离荒原。他们二人虽都不满现状,都具有超出荒原人传统习俗、思想的“现代”意识,但是彼此仍格格不入。这样的一对青年男女,多半出于外貌上的相互吸引,再加上初识阶段彼此的误解,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结为婚姻伴侣,他们婚后的冲突也就更加激烈。又是命运的拨弄,这种冲突不仅难于因势利导地得以排解、消减,相反却愈演愈烈,最后必然酿生悲剧。

『玖』 《绿山墙的安妮》主要内容 简短 概括

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上,未娶未嫁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一译马瑞拉)住在一栋有着绿山墙的房子里,随着年事渐渐转高,准备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便于将来替他们打理农庄上的活计,可是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又喋喋不休的女孩儿安妮,一天的相处后,马修和玛丽拉决定留下这个能说会道的女孩儿。

后来这对兄妹发现安妮生性倔强勤恳、活泼乐观、酷爱幻想、待人真诚;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频繁地闯一些无伤大雅的祸,让人不忍责难,反而忍俊不禁。她不似任何意义上的传统女孩儿,从此马修兄妹刻板的生活被彻底颠覆了。

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她知恩图报,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9)加拿大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读了这部小说后致信作者蒙格玛丽,称赞这本书是“最甜蜜的描述儿童生活的小说”。

书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战胜生活困难的感人故事,洋溢着灵动的童趣和充满乐观精神的幽默。

这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自一九零八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拾』 门罗的《逃离》是一篇的还是一本的

《逃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艾丽丝·门罗(又译艾丽斯·芒罗)代表作,并曾于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是国内引进的该作家的第一本中文简体作品,全书共收录八篇作品,集中体现了爱丽丝·门罗的文学造诣。
《逃离》是由几部短篇小说而组成的, 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女人,她们都来自城郊小镇, 在小说里同命运: 她们为自己的感情而烦恼, 被爱情所困惑, 为激情而一时冲动。她们同样渴望爱情, 寻觅真爱, 但同时又不知所措……其中短篇《匆匆》讲的是曾经是书呆子的未婚妈妈朱丽叶,与在小镇上居住的做教师的父母以及带着两个孩子的22岁丧偶的保姆艾琳的故事。
(网络)
所以应该是八个小故事合集~

热点内容
四月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5-08 05:02:04 浏览:592
总裁烂醉走不稳前妻小说 发布:2025-05-08 04:48:21 浏览:407
短篇小说合集爱爱 发布:2025-05-08 04:48:19 浏览:913
网络小说发新浪 发布:2025-05-08 04:35:51 浏览:426
未婚妻是总裁小说 发布:2025-05-08 04:35:06 浏览:115
男爵女儿结局小说 发布:2025-05-08 04:33:46 浏览:870
下载小说言情网站 发布:2025-05-08 04:33:40 浏览:741
网络小说为什么都写上门女婿 发布:2025-05-08 04:33:35 浏览:987
莫波格经典成长小说主要内容 发布:2025-05-08 04:30:28 浏览:112
最虐的感短篇小说 发布:2025-05-08 04:14:53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