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佛法有关的三字短篇小说
① 帮我推荐一部有关佛教的小说
与佛教最密切相关的小说就是《西游记》了,在小说中没人超越。作者吴承恩是一个大才子,深通佛法。在《西游记》中以方便法,表现出甚深佛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能不能看出佛法义趣,就看读《西游记》的人的自身佛法修养。
② 列举四部有佛教思想的古典小说
(一)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佛教利用大量寓言故事来解释和宣传佛教的教义,其中《百喻经》列举故事近百条,劝喻人们信佛。这部佛教文学作品,文笔朴素简练,故事生动有趣。鲁迅先生曾把它作为历史文学资料进行研究。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百喻经》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自元明以来,章回小说逐渐登上新文学舞台,与诗歌分庭抗礼。我国古代小说在体裁结构,故事来源,艺术构思和思想倾向等方面,都受到佛教深刻的影响。
佛教为我国古代神魔志怪小说提供故事素材,启发艺术构思。佛教典籍广取譬喻语言,把教义、佛性,融化在文学形式里,取得形象化的教化效果。佛教典籍的直接流传,打破了中国原有小说题材的束缚,为小说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如千宝的《搜神记》,颜之推的《冤魂记》,集中宣扬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素的好处。
佛教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有很大影响。
《西游记》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浪漫主义的故事小说。书中所记菩提祖师于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就是从佛典所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半夜三更传衣钵给六祖慧能大师的传说蜕变而来。《西游记》描述唐僧历经八十一难,与妖魔斗法的故事,是受到《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述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参和奇幻多变的《降魔变文》描写舍利弗如何降魔斗法这两本经书的启迪。《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大闹天空,战胜各种妖魔的故事,塑造了 一个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顽强精神的形象。但孙悟空能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最后归正,成就正果。这是宣扬佛的威力无比,佛法无边的思想。
《封神榜》叙述商末政治纷乱和周武王伐商的故事。全书有很多佛仙斗法故事描写,其中有的人物塑造直接采用佛典,如哪吒的原型就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
《三国演义》描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小说开卷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西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这里渗透着佛教的人生虚幻的思想。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名著。但是,我们看到作者曹雪芹(包括续作者高鹗)在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上,受到佛教(主要是禅宗)的影响较深。
《红楼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最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从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到贾宝玉出家为僧,描述儿女缠绵之情和荣华富贵之乐,但结局是穷困潦倒,分崩离析。全书以梦开始,以梦告终,贯穿着佛教的人生如幻,世事无常,因果报应的思想。
佛教禅宗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很大。禅宗的反传统精神,在《红楼梦》中有所反映,如书中有“宝玉悟禅机”,“宝玉妄谈禅”等种种描述。
曹雪芹在禅宗哲理方面,造诣是很深的。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黛玉为了测验宝玉的佛学水平,出了一道试题:“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引起黛玉和在场的宝钗一起大笑说;“这样愚蠢,还参禅呢!”过了不久,宝玉听到一个有意义的曲文,自以为对禅机有所领悟,当即写了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看了认为还未尽善。就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黛玉把宝玉还认为有一个主观存在的立足境,也根本否定了。这一彻底否定,正符合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的根本精神。
此外,我国自元代杂剧表演形式的出现,才有合乐歌,舞蹈科白的正戏剧。元杂剧的取材,有许多直接引入佛教的故事。如郑廷生的《布袋和尚》,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都很著名。明代杂剧《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也是戏曲中深受佛教影响的例证。
③ 有关佛语禅心佛学经典短篇小说(精选99句)
1、 有业有报,不见
2、 要坚定四不坏信
3、 心灵的欲望是人生最痛苦的原因。
4、 【想要高远宏观,脚步要落实当下。
5、 能升华人格的不是威权,而是爱的关怀。
6、 【天天禅语】关心少付出多是可爱的生活。
7、 一切都超越了《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8、 做对生活有意义的事,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9、 希望大地资源不短缺,必须从懂得珍惜开始。
10、 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人意、包容、消旧。
11、 见人有错,要尊重提醒;被指正,要感恩接受。
12、 【佛心禅语】 爱是学习的付出和接受。-海涛大师
13、 【心灵禅语】 管理不是指挥别人,而是以身作则。
14、 【天天禅语】懂理、惜理、守礼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15、 念佛不是数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闻自性。
16、 想要家庭吉祥和谐,就要时刻开心,天天祝福家人。
17、 【天天禅语】发大心,立大愿,亲身体会,德才显现。
18、 厌恶行,却不认为有恶人;若有,那只有一个——我。
19、 被控制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控制人的人是有才华的人。
20、 资源回收的目的是倡导和教育每个人都懂得珍惜祝福。
21、 【天天禅语】享时,要撒上幸福的种子,才能生生不息。
22、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23、 什么样的心情工作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
24、 众生如来藏,普贤菩萨体性遍故。《真相般若波罗蜜经》
25、 击中正法鼓,觉悟十方刹。《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26、 心中有爱的女人是开放、放松、完全的,像花一样开放!
27、 自称智者,都不是智者;自处明者,其迷非。法律三昧经
28、 要让众生离苦得乐,必须以智慧为中心,以方便为工具。
29、 【佛心禅语】 一粒在荒田,无苗自秀。-《宏智禅师广录》
30、 得失不计较,有无不比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31、 【天天禅语】如果心能融入真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出错。
32、 一旦无常到来,方知梦里人,万般都不会去,只有业随身。
33、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大般涅盘经》卷十一,现有病品
34、 孝顺父母,尊重老师,爱妻子,善待他人,都能获得幸福。
35、 常修净命,不占吉凶,也不相生男女。《小品般若经》卷六
36、 能以退为进是不争的,懂得以无为有就是富足。海涛涛大师
37、 【天天禅语】一味想改变别人,不自我修正会导致精神障碍。
38、 【天天禅语】人生富足的方式不在于物质,而在于自我意识。
39、 【天天禅语】见人有错,要尊重提醒;被指正,要感恩接受。
40、 以天地为教室,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教科书和学习的对象。
41、 你有一定气质的口头禅,你很容易被视为属于某种气质的人。
42、 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都有佛种。在《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43、 既不兴奋也不冷漠。《经集》第四品,第七章《提舍弥勒经》
44、 【善用时间】 能善用时间的人,一定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45、 胜义悲伤是法医之王,治疗凡夫所有三毒重病。(古印度)阿底峡
46、 【天天禅语】凡事不满意,就会不满意;不满意,就会有遗憾。
47、 【天天禅语】天下一家,平安时互相爱,灾难来临时互相帮助。
48、 【天天禅语】虽然人生充满苦难与悲痛,但是也充满希望与爱。
49、 为生活而工作,生活不幸福;为工作而生活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50、 事业必须付出努力才能成功,人们必须付出努力,爱才能成长。
51、 众生贪心,都是因根起,若能摄诸根,疾得解脱。虚空藏菩萨经
52、 愚人是思惟恶念、说恶语、造恶业之人。南传《愚人与智者经》
53、 身体疲劳,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精神疲劳,沉默是最好的休息。
54、 知三界唯心,知三世唯心,知其心无限。《华严经》卷54,离世品
55、 做人要有踏实感,不要只有成就感。脚踏实地做人,心里多舒服。
56、 利用时间体验生活,理解真相,不仅能实现自己,还能帮助别人。
57、 十方如来,色目怒,名利剑,菩萨见怒,如避杀。《楞严经》卷八
58、 广植福田善结人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广植福田,善结人缘。
59、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是学佛。
60、 未来是妄想,过去是杂念。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坚守现在的责任。
61、 【心灵禅语】 自我管理是指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管理好自己。
62、 如果人因地跌而得起,因佛而过罪,因佛而灭。《大庄严论经》卷2
63、 父母是儿子的第一位老师和大师。南传佛教格言·贤人品第十六条。
64、 耽误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根,退失佛法。《华严经》卷57,离世
65、 菩萨摩诃萨在众生作质直心。《大般涅盘经》卷26,高贵德王菩萨品
66、 要懂得改变主意,换性,回头转身。(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67、 【天天禅语】感觉者,把握瞬间为永恒;迷人,浪费时间后悔晚了。
68、 了解一切法律,都是自我意识,却无所事事。《华严经》卷八,明法
69、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感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
70、 当制五阴,伏意如水,清净和悦,甘露味。《法句经》卷下,沙门品
71、 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佛日:依沂慈心无伤,是日持戒。《贤劫经》
72、 不知三世事,也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异。四十华严卷十二
73、 受众异道,不毁正信;虽然明世典,常乐佛法。《维摩经》卷上方便品
74、 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心不动,如须弥山。《思益梵天问经》卷一
75、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如寻兔角。
76、 看不起自己,但不要看不起自己;看别人一点,但不要害怕仰望别人。
77、 要勤保持正法,保护果报,广大无量。《一般涅盘经》卷三,金刚身品
78、 不得佛,不得法,不得僧,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思益经》卷2
79、 世界上有四个行业:一智两宝,三受五欲乐,四求解脱。四十华严卷十二
80、 所有的饿鬼都是因为贪婪和嫉妒,出生在彼此。《正法念经》卷16,饿鬼
81、 又如大海同咸,佛法亦尔,同趣涅盘,一味解脱。《佛说华手经》卷一卷
82、 幸福的生活不在于物质、权力、名利和地位,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83、 【能行,能舍,能为】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取得正果。
84、 一中解无量,无量解一彼此生起,无所畏惧。《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85、 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86、 当你把对手锁定在你面临的问题上,而不是别人,你的麻烦就会减少很多。
87、 笑容常开大肚能容,我有一个布袋,虚空无阻,展开遍十方,人时观自在。
88、 诸法不起如虚空,如电起一瞬间熄灭。(古印度)优波底沙《解脱道论》卷十三
89、 一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朋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90、 但是一法而自勤行,就是一切法如掌中得,什么样的法?所谓大慈。圣法集经
91、 无论生活知识有多高,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你的根源,能够照顾好你的性格。
92、 见义不为过后悔。见义不为,错失良机,事过境迁,无济于事,只留下遗憾。
93、 【佛心禅语】 世间万物各有其貌,才显得五彩缤纷,五彩缤纷,人也是如此。
94、 世界是神奇的,人心是美好的。有些人面对面不认识,有些人没见过就结婚了。
95、 若人得财,贪婪不施,当知是未来世界的贫穷种子。《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96、 身体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脏疾病;缺乏物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
97、 要拯救世界,我们必须做环境保护-精神环境保护、社会环境保护和地球环境保护。
98、 假使热铁轮,在我的顶上旋转,终不为此苦,毁圣和善人!《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99、 不管身边的人怎么刺伤身体,心里还是要充满善意,这样,自己就不会受伤,也不会受伤。
④ 求一些多涉及到佛教佛法类的小说
推荐两本书,前期多少都有些都市的内容,见谅……
《朱雀记》作者:猫腻
这是一部以当代方式续写《西游》的玄幻故事。
这是一个城市少年成佛的故事。
一个非著名少年妖怪神仙成长史,一个小红鸟成长过程中减肥的故事……
鄂西山区小城外一个捡荒的少年易天行,自从发现自身的异能之后,“破烂王”摇身一变,从此改写人生路,人间仙界任驰骋,妖魔佛陀即路人,诛仙斩妖,千回百折,终成佛尊。
苦命的二郎神、知节识体的邹蕾蕾、一心减肥的儿子小易朱、莫名其妙的玉帝和道家阴谋、爱穿ARMANI的老猴、怕老鼠的唐僧、背着米奇林书包的弥勒、阴险狡诈的西方血族、柔情似水的嫦娥、忠心耿耿的莫杀,还有奉玉帝之命引诱他的秦梓儿,他们在易天行成佛过程中,或推波助澜,或心怀不轨,或阴谋使坏……
原来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原来菩萨是这样练成的。
《佛本是道》作者:梦入神机
封神体系古典仙侠的开山之作,为仙侠类玄幻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一本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代修真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经典之作。
本书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重新架构了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开创了“洪荒流”,体系严谨宏大。此书将中国古代佛道体系通俗诠释于书中,并且将佛道两家的神话故事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小时候所看过的一些神话人物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身影。《山海经》、洪荒历史、道教神话、佛教神话、蜀山剑侠、民间传说、修真类等等,应有尽有。
⑤ 求几本好看的修佛小说
《佛本是道》,《绿袍老祖》,《地皇传说》,《还真道》,《洪荒元道》,《祖龙》,
《仙吟》,《断情逐妖记》,《幽冥仙途》,《逍行纪》,《太乙天寰录》 ,《人间仙路》,《子虚》 ,《掌天地》,《无极魔道》,《仙路烟尘》,《乱世铜炉》,《风起紫罗峡》,《九州牧云录》,《破劫》 ,《绘仙谱》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⑥ 求以佛教为背景的小说 越多越好。
呵呵,大名鼎鼎的《西游记》呀。还有金庸的《天龙八部》,尤其是描写少林寺的那些部分。
当代有一个小说家,叫雪漠,写过的小说内中包含着一些佛教的精神。下面是介绍:
《大漠祭》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又喜获第三届“冯牧文学新人奖”第一名。这一成功给来自西北大漠地区的青年作家雪漠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猎原》,又一次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使得雪漠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读雪漠的作品,你会被其中博大的佛教情怀所感染。无论是其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还是短篇力作《沙娃》、《美丽》,都无一例外地贯穿着作者一个最基本的思想线索——人生是无常的,一切现实的存在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争与斗是无意义的
另外,《藏地密码》系列,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背景。
⑦ 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指佛教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学作品。此依‘文学’一词的意涵,而有广狭二义。广义是指佛教的一切文献,即包括用巴利语、梵语书写的南方上座部原始圣典、大乘经典与相关著作,以及汉、藏、日、韩等各种语文的佛教文献。狭义则专指赞叹释迦及其弟子的一生行谊与本生(前生)故事之著述,以及各民族用文学表现方式所创作的佛教作品。
在巴利原典中,律藏的《大品》及经藏中的《大般涅盘经》以描述佛传为主题;《本生经》、《譬喻经》等乃叙述释迦及佛弟子的行谊与前世传说。此外,属于三藏注书的《法句经注》、《长老偈、长老尼偈注》亦收录许多故事、传说。至于梵本原典则可分下列三种︰
佛传︰包括马鸣所撰的《佛所行赞》,以及《大事》、《普曜经》等书。
譬喻︰包括《撰集百缘经》、《天业譬喻》、《菩萨本生鬘论》等书。其中收录颇多故事与传说。
赞佛︰包括马鸣所著的《孙陀利难陀》(Saundarananda)、摩咥里制吒所著的《一百五十赞佛颂》及《四百赞佛颂》等。(2)中国︰汉译佛典将表音文字换成表意文字。随着新文化的传播,而形成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学。不仅促进道教经典的制作,更为中国文学注入新血。而依据中国人之佛教信仰所创作的佛教文学,大致可分三类︰
赞颂文学︰包括称赞佛德的赞歌、歌咏佛法甚深微妙的诗文、慧皎及道宣等所撰的高僧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及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戒珠的《净土往生传》等书。
禅文学︰表现解脱悟道的心境者,如《临济录》(义玄)、《景德传灯录》(道原)、《无门关》(慧开)等。
唱导文学︰孕育自《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是以弘扬佛法为目的的通俗作品。(3)日本︰由于日本对佛教文学的界定,主要是根据研究者与鉴赏者的主观判断,并无客观的标准可循,因此其范围极不明确。此处仅以与佛教之思想、信仰、仪礼等关系密切的文学作品为主,分为八类,略述如次︰
祖师、高僧之法语、信息、语录、声明等有关佛教思想的著述。
释教歌、偈颂、佛教道歌等佛教诗歌。
平曲、延年、祭文、瞽女歌、能、狂言、落语等周边艺术的佛教词章。
佛、菩萨等的灵验利生谭、寺院、本尊等的缘起谭。
祖师、高僧等的传记。
与佛教有关的‘御伽草子’(日本室町时代的短篇小说),以及与佛教有关之故事、传说。
僧尼所撰的游记、巡礼记等纪行文、僧尼的日记。
《山家集》、《方丈记》、《平家物语》、《徒然草》等。
⑧ 谁知道有关佛学的小说
真实故事性佛教小说(了凡四训)
穿越型佛教小说(佛本是道)
佛教经典故事(六祖坛经)
《浪丐心泪 - 祈竹仁宝哲自传》
《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
《杂宝藏经》
虽然是传记、佛经,但有些内容很有趣,故事性娱乐性颇强。
《不负如来不负卿》《偷儿的穿越》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里面引用的佛经让文章变得不一样,悲哀和喜悦都显得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