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吗
①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小说,具体是什么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三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是明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可以看成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另外也有作者的创作。
冯梦龙毕生所从事的通俗文学的整理与编辑工作,是与当时文艺环境分不开的,当时的主情思潮弥漫文坛,这一点对冯梦龙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但不难发现他的文艺思想及审美倾向由有着自己的特色。即是他在对通俗文艺的整理与编辑的创作中本着坚持发扬儒学的基本精神,并包容其它文化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冯梦龙所提倡宣扬的儒学精神是先秦的儒学精神,这里也包含了一些释、道思想,而不是宋明之际提倡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② 三言是指哪三部作品 关于三言是指哪三部作品
1、三言指的明代作者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曲。三部作品皆为白话短篇小说,其题材广泛,涉及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
2、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③ 三言是指哪三部作品
三言指的明代作者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曲,三部作品皆为白话短篇小说,其题材广泛,涉及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
冯梦龙是谁
冯梦龙,字犹龙,是明代初年的文学家、戏曲家和思想家。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涉及到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生活面貌、经济活动等方面。
三言是什么
三言指的明代作者冯梦龙编选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曲。三言一共一百二十篇,是冯梦龙搜集、整理、汇编而成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合,对于后世学者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研究有莫大的学术价值以及文学价值。
④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小说,分别是什么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小说,分别是什么?
三言,是明朝冯梦龙纂辑的三个经典短篇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统称,是明朝通俗文学的代表作品。这种著作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朝拟话本开展编写,冯梦龙在对其开展编写的与此同时,开展了一定的修订,能够当作是冯梦龙的文字重新构建;此外也是有创作者的写作。
因而,总体来说,他仍规定小说集的内容“不害于风化层,不谬于圣人,不戾于书香经史”而求“让人为贤臣,为孝子贤孙,为贤牧,为益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警世通言序》)
《醒世恒言序》云:“若夫淫谭亵语,取快一时,贻秽百世快递”。冯梦龙在那时候淫风特盛的晚明文学界发布那样的看法是弥足珍贵的,是他在温文尔雅与情俗中间开展调节的结果。这一观点在那时候就遭受大家的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你有所帮助。
⑤ 我国有哪些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 ,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 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⑥ 近代汉语三言包括哪些
“三言”是明代民间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收录的短篇小说多为宋元明三代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各篇小说故事结构完整,语言清新流畅,记录了社会下层百姓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汉语后期口语的真实面貌,具有很好的汉语史研究价值。以往的“三言”研究主要从方言、俗语、称谓词、特殊句式、副词、量词、指示代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没有对《三言》中人称代词进行专门而系统研究的论文和著作。
三言二拍
(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合称)
编辑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2015年1月中国画报出版社再次出版了此集,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
⑦ “三言”是哪三本书的合称作者是谁
“三言”,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明末冯梦龙纂辑。“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它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晚明时期拟话本的创作活动。
⑧ 三言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还有哪些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总共包括120个短篇的《三言》,是我国宋元明时代话本的总汇,《明言》、《通言》保存了不少宋元旧作,而《恒言》则以明代特别是嘉靖以后的作品为多。
总之,明代拟话本较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感情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市民文学色彩。它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上,“三言”比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步。它与宋元话本一样,具有情节曲折的特点,但它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心刻画上也更细腻。但是,“三言”艺术上也有不少缺点。小说中的矛盾冲突一般不如话本的直接尖锐,语言上文言成分增多了,虽然比较洗炼、流畅,但没有话本的鲜明、生动。
三言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三言”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它的刊行,不仅使许多宋元旧篇免于湮没,而且推动了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影响深远。
三言”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至今仍然受到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为文学史上少有的经典之作。冯梦龙的小说是最早被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作品。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以英文翻译了两篇冯梦龙的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和《吕大郎还金完骨肉》。19世纪以后,又有五十多篇“三言”中的小说被译为英文,二十四篇译为法文。此外,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等文字的译本也很多。
⑨ 我国古典小说集“三言”是指《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哪一本
前几天买的《三言二拍》到了,《三言》乃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三本书的合称,之前读过一遍,大抵是忘记了,只记得零星的几个故事,但是读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再重新读一遍,就能够有新的收获了。
忘记是哪一位学者这样说过他的读书方法,一年中用九个月去读新书,剩下的三个月去读旧书。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就和你喜欢的电影和零食一样,反复去观看和品尝,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窃以为然。
至于《二拍》,指的是明朝学者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我还没来得及看,暂时先不介绍,但都是好书。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言》。
“三言”是三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均是由明末文学家冯梦龙所写。这三本书是中国最早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代表了中国早期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也推动了白话小说的发展,是我国杰出的通俗文学家。
说白了,就是作者用古时候普通人说话的口气写的小说,不是那些官样文章,之乎者也类的,相比文言文,这种古白话读起来很容易。
这“三言”每言有40篇,共120篇,每一篇都记载了一段故事,包括宋元以来的话本,明代的一些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内容真是包罗万象。经过冯梦龙的增删和润饰,加工处理创作,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以来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放在现代来说,作者就是一位小说家,但这个小说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小说,更加像是一种杂文小说。说到这里想起了蒲松龄的《聊斋》,郭沫若先生曾经称赞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都是通过小说这样一种有趣的,吸引人的文学体裁,达到对一些行为风气的赞扬或是讽刺,以此来警醒劝诫世人,明白世间的一些善恶美丑。
文章不是赤裸裸的教条文章,《三言》的故事有虚有实,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词汇丰富,更有许多充满哲理,打趣的好诗文。读起来是甘之如饴,对于喜欢文学的朋友来说,真的是一份文化盛宴。故此推荐一番,愿诸君共赏之。
⑩ “三言二拍”分别指的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二拍》从中选取71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粗取精、一管窥豹。
(10)三言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吗扩展阅读:
作者介绍:
1,冯梦龙
冯梦龙 (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2,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
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参考资料:网络----三言二拍